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及其工作方法、电梯的安装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80972.X

文献号 : CN1058835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葛志煌唐其伟郭伟文仲兆峰

申请人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及其工作方法、电梯的安装结构,包括自救对重、用于连接所述自救对重和轿厢的定滑轮组件、设置于轿厢内且相互连接的自救开关和传动机构、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启闭装置和第一扣接件、及均设置于电梯导轨上的泄重装置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与所述第二扣接件位置相对应,所述自救对重设有泄重开关,所述泄重装置与所述启闭装置、所述泄重开关均连接。上述支撑轿内自救的电梯遇到险情时,可以使电梯轿厢平稳到达平层,展开救援行动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且其工作原理简单可靠,操纵方式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权利要求 :

1.一种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救对重、用于连接所述自救对重和轿厢的定滑轮组件、设置于轿厢内且相互连接的自救开关和传动机构、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启闭装置和第一扣接件、及均设置于电梯导轨上的泄重装置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与所述第二扣接件位置相对应,所述自救对重设有泄重开关,所述泄重装置与所述启闭装置、所述泄重开关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接件可转动地固定于轿厢上,且所述第一扣接件包括第一钩挂部,所述第二扣接件包括第二钩挂部,所述第一钩挂部与所述第二钩挂部配合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重装置包括与所述启闭装置连接的连接件、固定于电梯导轨上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及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导向组件,所述连接件套装于所述导向组件,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泄重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扣压件,所述扣压件设有扣压部,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扣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内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自救对重的上方、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自救对重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救对重内还设有自封口装置,所述自封口装置包括可转动固定于所述自救对重上的封闭件、及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封闭件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壁上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泄重开关相对设置。

9.一种电梯的安装结构,其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驱动装置,轿厢对重和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所述连接绳索的一端与所述轿厢对重连接,所述连接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持轿厢内自救的电梯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自救开关转动,驱动启闭装置动作;

启闭装置驱动泄重装置动作,带动自救对重泄重,轿厢逐渐下移,自救对重逐渐远离第二限位件,自封口装置工作,自救对重停止泄漏;

自救开关驱动第一扣接件转动,使第一钩挂部与第二钩挂部相对布置;

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扣接,轿厢在平层位置停止移动,完成自救。

说明书 :

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及其工作方法、电梯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及其工作方法、电梯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梯的不断普及,特别是较多私用电梯的推广,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性。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电梯制造质量、长期使用后检修和保养不佳、或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电梯的安全性尤为突出,其最突出和常见的表现为运行途中突然停止工作,将乘梯人员困在电梯轿厢内,如此会极大地危险乘梯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目前市面上也存在自救式电梯,但该种电梯或多或少的存在自救装置操作繁琐、工作原理复杂、可靠性不高等问题且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及其工作方法、电梯的安装结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达到自救操作简单、工作可靠性高且制造成本低的目的。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包括自救对重、用于连接所述自救对重和轿厢的定滑轮组件、设置于轿厢内且相互连接的自救开关和传动机构、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启闭装置和第一扣接件、及均设置于电梯导轨上的泄重装置和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与所述第二扣接件位置相对应,所述自救对重设有泄重开关,所述泄重装置与所述启闭装置、所述泄重开关均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接件可转动地固定于轿厢上,且所述第一扣接件包括第一钩挂部,所述第二扣接件包括第二钩挂部,所述第一钩挂部与所述第二钩挂部配合扣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泄重装置包括与所述启闭装置连接的连接件、固定于电梯导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及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导向组件,所述连接件套装于所述导向组件,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泄重开关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扣压件,所述扣压件设有扣压部,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扣压部。
[0009]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内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自救对重的上方、下方。
[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自救对重间。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自救对重内还设有自封口装置,所述自封口装置包括可转动固定于所述自救对重上的封闭件、及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封闭件的位置相对应。
[0012]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壁上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泄重开关相对设置。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的安装结构,其包括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驱动装置,轿厢对重和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所述连接绳索的一端与所述轿厢对重连接,所述连接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持轿厢内自救的电梯连接。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5] 自救开关转动,驱动启闭装置动作;
[0016] 启闭装置驱动泄重装置动作,带动自救对重泄重,轿厢逐渐下移,自救对重逐渐远离第二限位件,自封口装置工作,自救对重停止泄漏;
[0017] 自救开关驱动第一扣接件转动,使第一钩挂部与第二钩挂部相对布置;
[0018] 第一扣接件与第二扣接件扣接,轿厢在平层位置停止移动,完成自救。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上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在遇到紧急情况电梯停运时,轿厢内人员只需要转动所述自救开关,驱动所述启闭装置和所述第一扣接件工作。此时,所述启闭装置带动所述泄重装置工作,开启所述泄重开关以使所述自救对重泄重,电梯可缓慢下行,同时所述第一扣接件展开与固定于所述电梯导轨上的所述第二扣接件配合扣接从而使电梯停止移动并保持稳定,此时电梯轿厢到达平层,即可自救来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述支撑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原理简单可靠,操纵方式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0021] 上述电梯的安装结构通过装备所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遇到紧急情况电梯停运时,轿厢内人员只需要转动所述自救开关,驱动所述启闭装置和所述第一扣接件工作。此时,所述启闭装置带动所述泄重装置工作,开启所述泄重开关以使所述自救对重泄重,电梯可缓慢下行,同时所述第一扣接件展开与固定于所述电梯导轨上的所述第二扣接件配合扣接从而使电梯停止移动并保持稳定,此时电梯轿厢到达平层,即可自救来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述电梯的安装结构简单可靠,操纵方式便利,且制造成本低。
[0022] 上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方法能够确保电梯安装稳定的到达平层,快速可靠的使轿内人员展开自救行动以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且该工作方法原理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方法。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100、自救对重,120、泄重开关,140、自封口装置,142、封闭件、144、支撑杆,200、定滑轮组件,300、自救开关,320、自救开关防护件,400、启闭装置,420、扣压件,422、扣压部,500、第一扣接件,520、第一钩挂部, 600、泄重装置,620、连接件,640、第一支撑件,660、第二支撑件,680、导向组件,700、第二扣接件,720、第二钩挂部,800a、第一限位件,800b、第二限位件,900a、防护件,900b、回收装置,1000a、驱动装置,1000b、连接绳索,1000c、轿厢对重。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9] 如图1所示,一种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包括自救对重100、用于连接所述自救对重100和轿厢的定滑轮组件200、设置于轿厢内且相互连接的自救开关 300和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的启闭装置400和第一扣接件500、及均设置于电梯导轨上的泄重装置600和第二扣接件700,所述第一扣接件500与所述第二扣接件700位置相对应,所述自救对重100设有泄重开关120,所述泄重装置600与所述启闭装置400、所述泄重开关
120均连接。
[0030] 在遇到紧急情况电梯突然停运时,轿厢内人员只需要转动所述自救开关 300,驱动所述启闭装置400和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工作,此时,所述启闭装置 400带动所述泄重装置600工作,开启所述泄重开关120以使所述自救对重100 泄重,电梯可缓慢下行,同时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展开与固定于所述电梯导轨上的所述第二扣接件700配合扣接从而使电梯停止移动并保持稳定,此时电梯轿厢到达平层,即可自救来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述支撑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原理简单可靠,操纵方式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003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自救开关300为旋转杆件,便于人们方便省力的进行操作,且所述自救对重100和轿厢通过所述定滑轮组件200平衡连接,所述定滑轮组件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内、并位于轿厢上方的定滑轮,及绕装于定滑轮上的连接绳索,该连接绳索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自救对重100、轿厢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乘梯人员误碰造成意外,或者保护旋转杆件的安全、干净,轿厢内还设有自救开关防护件900a,所述自救开关防护件900a罩设于所述自救开关300上。所述自救开关防护件900a优选使用有机玻璃制作的防护罩,不仅强度高、制造成本低,而且美观大方。此外,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实施自救时,可直接徒手破坏防护罩即可展开自救,极大地节省了营救时间。
[0032] 此外,所述自救对重100内还设有自封口装置140,所述自封口装置140包括可转动固定于所述自救对重100上的封闭件142、及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件 800b上的支撑杆144,所述支撑杆144与所述封闭件142的位置相对应。当所述自救对重100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封闭件142受到所述支撑杆144的顶起作用而呈开启状态,所述自救对重100内部的配重物由所述泄重开关120封闭,以防止泄露。当需要进行自救式,拉动所述泄重开关120打开,配重物不断泄露以减轻所述自救对重100的重量,此时轿厢不断上移,所述支撑杆144与所述封闭件142逐渐分离,由此所述封闭件142逐渐与所述自救对重100的内壁压紧贴合,实现封闭防泄露作用,让救援过程更加安全可控。
[0033] 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可转动地固定于轿厢上,且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包括第一钩挂部520,所述第二扣接件700包括第二钩挂部720,所述第一钩挂部520 与所述第二钩挂部720配合扣接。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和所述第二扣接件700 均为强度高,韧性高的钢等材料制作的挂钩,以确保足够的连接强度和使用寿命。在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一扣接件500为贴合于轿厢厢体的收合状态。实施自救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作用可以实现展开,其展开状态优选为垂直于轿厢,且所述第一钩挂部520与所述第二扣接件700的所述第二钩挂部
720相对设置,以便于轿厢下移时所述第一钩挂部520与所述第二钩挂部720顺利的配合挂接,实现阻止轿厢继续移动的目的,确保轿厢平稳停止于平层,使轿内人员自救逃出。
[0034] 旋动自救杆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启闭装置400和所述第一扣接件500 动作时,所述启闭装置400和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可以是先后动作,也可以是同时动作的,优选的是同时动作。此外,上述自救对重100采用的是壳体,并在壳体内部填充配重物的组成结构。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与所述泄重开关120密封连接,且所述泄重开关120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固定于壳体上。需要泄重时,拉动所述泄重开关120,所述泄重开关120与开口分离,泄重物自行泄落,当所述自救对重100驶离所述第二限位件800b时,自封口装置140使自救对重100自行封止泄漏,上述配重物可以是固态的钢粒、铁粒等,也可以是比重大的液体等。
[0035] 所述泄重装置600包括与所述启闭装置400连接的连接件620、固定于电梯导轨上的第一支撑件640和第二支撑件660、及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660上的导向组件680,所述连接件620套装于所述导向组件680,且所述连接件6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
640连接,所述连接件620的另一端与所述泄重开关120连接。
[0036] 所述连接件620为钢绳等,钢绳的一端与固定于电梯导轨上的第一支撑件 64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泄重开关120连接。同时,为了便于钢绳移动,优选在所述第二支撑件660上安装所述导向组件680,所述导向组件680可以是滑轮、或设有弧形槽的导向件等。当所述启闭装置400拉动钢绳移动时,钢绳便会慢慢的拉开所述泄重开关120,使所述自救对重100内的配重物流出,此时所述自救对重100的重量不断减轻,轿厢便可逐渐实现向下移动,使所述第一扣接件500与所述第二扣接件700慢慢靠近直至扣接以实现停止轿厢移动。
[0037] 进一步的,所述启闭装置400包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扣压件420,所述扣压件420设有扣压部422,所述连接件620滑动连接于所述扣压部422。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以实现动力传输,所述扣压部422优选为设有通孔的板件,钢绳穿设于通孔中,所述扣压件 420在初始状态时与钢绳呈平行布置状态。自救时,所述扣压件420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带动发生转动,所述扣压部422的侧壁可压紧钢绳以使钢绳发生弯折,从而带动钢绳移动拉开所述泄重开关120,该连接方式紧凑,工作原理简单、可靠。
[0038] 此外,上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还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内的第一限位件 800a和第二限位件800b,所述第一限位件800a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00b分别位于所述自救对重100的上方、下方。所述第一限位件800a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00b 为固定于电梯井道内的挡板,挡板的位置可预先计算设置好,挡板于所述自救对重100的间距以保证实施自救时,电梯轿厢能够顺利达到平层位置,且可以避免轿厢无限制移动为准,确保救援的及时、可靠。
[0039] 进一步地,上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还包括防护件900a,所述防护件900a 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件800a、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800a和所述自救对重100 间。所述防护件900a为弹性性能佳的弹簧或液压缓冲装置,可作为当避免轿厢无限制移动、制停电梯时起缓冲保护,避免所述自救对重100与第一限位板件发生硬对硬的直接碰撞,造成损害,影响自救对重100的安全。
[0040]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还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壁上的回收装置900b,所述回收装置900b与所述泄重开关120相对设置。所述回收装置900b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壁上的支撑平台和放置于该支撑平台上的容纳物件,该容纳物件可以是缸、桶等容器,具有一定的容量,确保可以回收不断泄漏的配重物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且回收的配重物可以循环使用,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0041]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的安装结构,其包括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驱动装置1000a,轿厢对重1000c和连接绳索1000b,所述连接绳索1000b与所述驱动装置1000a连接,且所述连接绳索1000b的一端与所述轿厢对重1000c连接,所述连接绳索1000b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持轿厢内自救的电梯连接。
[0042] 上述电梯的安装结构通过装备所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遇到紧急情况电梯停运时,轿厢内人员只需要转动所述自救开关300,驱动所述启闭装置400和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工作。此时,所述启闭装置400带动所述泄重装置600工作,开启所述泄重开关120以使所述自救对重100泄重,电梯可缓慢下行,同时所述第一扣接件500展开与固定于所述电梯导轨上的所述第二扣接件700配合扣接从而使电梯停止移动并保持稳定,此时电梯轿厢到达平层,即可自救来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述电梯的安装结构简单可靠,操纵方式便利,且制造成本低。
[0043] 优选的,所述自救对重100可装设轿厢超载一倍时所需的平衡重量,以此保证所述自救对重100不会在正常运行时出现移动情况,且所述自救对重100 发生泄漏后,仍能保留稍低于的空载轿厢的所需平衡重量,以控制轿厢移动速度及安全。
[0044]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45] 自救开关300转动,驱动启闭装置400动作;
[0046] 启闭装置400驱动泄重装置600动作,带动自救对重100泄重,轿厢逐渐下移,自救对重100逐渐远离第二限位件800b,自封口装置140工作,自救对重100停止泄露;
[0047] 自救开关300驱动第一扣接件500转动,使第一钩挂部520与第二钩挂部 720相对布置;
[0048] 第一扣接件500与第二扣接件700扣接,轿厢在平层位置停止移动,完成自救。
[0049] 上述支持轿内自救的电梯的工作方法能够确保电梯安装稳定的到达平层,快速可靠的使轿内人员展开自救行动以解除被困险情,保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且该工作方法原理简单,工作可靠。
[005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