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输送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512583.5

文献号 : CN1059668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龚福岐

申请人 : 广州市番禺科腾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传送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输送机。本托盘输送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输送机构、工装板、循环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倍速链、倍速轮,倍速链采用四排滚子链条,外侧两排链条与倍速轮啮合连接,工装板包括工装底板、L型块、摩擦块,L型块对称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下表面的两端,摩擦块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下表面的中间,循环机构包括转轴、固定轴套、摩擦轮,倍速轮对称固定设置转轴的两端,工装底板被倍速链滚轮支撑,托盘输送机循环机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洁净输送工件,对工件无损伤,工件与工装板定位准确,插销定位工装板准确,利于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权利要求 :

1.一种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动力系统、输送机构、工装板、循环机构;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电机控制盒,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电机控制盒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倍速链、倍速轮,倍速链采用四排滚子链条,外侧两排链条与倍速轮啮合连接;

所述工装板包括工装底板、L型块、摩擦块,L型块对称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下表面的两端,摩擦块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下表面的中间;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转轴、固定轴套、摩擦轮,固定轴套套入转轴的轴中部,并与转轴固定连接,摩擦轮内孔与固定轴套外轴面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对称设置在固定轴套的两端;

转轴对称设置在托盘输送机的两端,主传动用转轴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倍速轮对称固定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工装底板被倍速链滚轮支撑,电机与机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设置有间隙调整组件,所述间隙调整组件包括固定小轮、等高螺丝、弹簧、弹簧顶紧块,固定小轮套入于转轴外轴面,并与固定轴套固定连接,固定小轮端面设置有与等高螺丝轴部间隙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小孔,等高螺丝与摩擦轮固定连接,弹簧一端与摩擦轮一盲孔间隙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小轮一孔间隙配合连接,弹簧顶紧块与固定小轮一孔间隙配合连接,弹簧端面抵接弹簧顶紧块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两端固定设置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旋转轴、H型挡板,H型挡板套入于主轴轴部并与之固定连接,主轴与机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板上设置有工装底板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工件定位组件,工件定位组件包括工件定位销、工件支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上下料两个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插销定位机构,所述插销定位机构包括插销气缸、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插销气缸活动部固定连接,定位销低于工装底板,不与其活动时干涉,所述插销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摩擦轮、等高螺丝为耐磨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两端的倍速链上固定设置有安全防护罩。

说明书 :

一种托盘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传送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 公开(公告)号104590843A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高效循环倍速链传送线,包括设有倍速链的载板线和返板线以及运行于倍速链上的工作台,传送线的两端设有实现载板线与返板线对接并使工作台在载板线与返板线之间循环传送的顶升移栽机;所述载板线与返板线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杯脚,所述载板线与返板线的传送面距地面高度为60-80cm;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垂直于工作台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一块与工作台相对转动的工装板;所述工作台设有位于工装板区域外的操作区,所述操作区内设有配件盒、工具箱和电插座。
本发明通过将输送线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解决了输送线的高度,为操作员工提高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不过从现有技术来看实现工装板循环的输送线是布置在水平面上,占用空间大而且用于循环的顶升移栽机结构复杂,成本高。
[0003] 不难看出,现在技术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托盘输送机。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托盘输送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输送机构、工装板、循环机构;
[0007]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电机控制盒,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电机控制盒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0008]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倍速链、倍速轮,倍速链采用四排滚子链条,外侧两排链条与倍速轮啮合连接;
[0009] 所述工装板包括工装底板、L型块、摩擦块,L型块对称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下表面的两端,摩擦块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下表面的中间;
[0010]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转轴、固定轴套、摩擦轮,固定轴套套入转轴的轴中部,并与转轴固定连接,摩擦轮内孔与固定轴套外轴面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对称设置在固定轴套的两端;
[0011] 转轴对称设置托盘输送机的两端,主传动用转轴与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倍速轮对称固定设置转轴的两端,工装底板被倍速链滚轮支撑,电机与机架固定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机构设置有间隙调整组件,所述间隙调整组件包括固定小轮、等高螺丝、弹簧、弹簧顶紧块,固定小轮套入于转轴外轴面,并与固定轴套固定连接,固定小轮端面设置有与等高螺丝轴部间隙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小孔,等高螺丝与摩擦轮固定连接,弹簧一端与摩擦轮一盲孔间隙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小轮一孔间隙配合连接,弹簧顶紧块与固定小轮一孔间隙配合连接,弹簧端面抵接弹簧顶紧块端面。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两端固定设置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旋转轴、H型挡板,H型挡板套入于主轴轴部并与之固定连接,主轴与机架转动连接。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底板上设置有工装底板定位孔。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工件定位组件,工件定位组件包括工件定位销、工件支撑块。
[0016]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上下料两个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插销定位机构,所述插销定位机构包括插销气缸、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插销气缸活动部固定连接,定位销低于工装底板,不与其活动时干涉,所述插销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架上。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摩擦轮、等高螺丝为耐磨材料。
[0019]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两端的倍速链上固定设置有安全防护罩。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托盘输送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1.工装板循环机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0022] 2.洁净输送工件,对工件无损伤。
[0023] 3.工件与工装板定位准确,插销定位工装板准确,利于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的工装板与工件定位组件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的循环机构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的工装板回流动作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的挡料机构动作图。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机架
[0035] 2、动力系统21、电机22、电机控制盒
[0036] 3、输送机构31、倍速链32、倍速轮
[0037] 4、工装板41、工装底板42、L型块43、摩擦块411、工装底板定位孔[0038] 5、循环机构51、转轴52、固定轴套53、固定小轮54、摩擦轮55、等高螺丝56、弹簧57、弹簧顶紧块58、间隙调整组件
[0039] 6、挡料机构61、旋转轴62、H型挡板
[0040] 7、插销定位机构71、插销气缸72、定位销
[0041] 8、工件定位组件81、工件定位销82、工件支撑块
[0042] 9、安全防护罩
[0043] 1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5] 实施例1
[0046]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动力系统2、输送机构3、工装板4、循环机构5,所述动力系统2包括电机21、电机控制盒22,电机21固定设置在机架上1,电机控制盒2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倍速链31、倍速轮32,倍速链31采用四排滚子链条,外侧两排链条与倍速轮32啮合连接,所述工装板4包括工装底板41、L型块42、摩擦块43,L型块42对称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41下表面的两端,摩擦块43固定设置在工装底板41下表面的中间,所述循环机构5包括转轴51、固定轴套52、摩擦轮54、间隙调整组件58,所述间隙调整组件58包括固定小轮53、等高螺丝55、弹簧56、弹簧顶紧块57,固定轴套52套入转轴51的轴中部,并与转轴51固定连接,固定小轮53套入于转轴51外轴面,并与固定轴套52固定连接,固定小轮53端面设置有与等高螺丝55轴部间隙配合滑动连接的导向小孔,等高螺丝55与摩擦轮54固定连接,摩擦轮54内孔与固定轴套52外轴面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弹簧56一端与摩擦轮54一盲孔间隙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小轮53一孔间隙配合连接,弹簧顶紧块57与固定小轮53一孔间隙配合连接,弹簧56端面抵接弹簧顶紧块57端面,转轴51与电机2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倍速轮32对称固定设置转轴的两端,工装底板被倍速链31的滚轮支撑。
[0047] 所述电机21为调速电机。所述摩擦块43、摩擦轮55、等高螺丝56为耐磨材料。所述输送机两端的倍速链31上固定设置有安全防护罩9。
[0048] 本发明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0049] 工装底板41被倍速链31的滚轮支撑实现工装板4在托盘输送机上层,利用电机22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轴52转动,从而带动与转轴52固定连接的倍速轮32转动,因倍速链31外侧两排链条与倍速轮32啮合连接,实现倍速链31的移动,倍速链31的滚轮与工装底板
41之间的摩擦力促使工装板4与倍速链31同步移动。电机22为可调速电机,工装板4的移动速度可以通过电机控制盒22控制。转轴52转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固定轴套52、固定小轮
53转动,固定小轮53端面设置有导向小孔与等高螺丝55轴部间隙配合滑动连接,而等高螺丝55与摩擦轮54固定连接,摩擦轮54内孔与固定轴套52外轴面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固定小轮53转动带动摩擦轮54转动,当工装底板41左右两侧边在与机机架固定连接的导向块的导引下,工装底板41下部的摩擦块43进入两个对称摩擦轮54形成的空隙中,与对称两个摩擦轮54的内侧面摩擦,通过摩擦块43在两个摩擦轮的内侧面摩擦和导向,实现工装板4从托盘输送机上层180度翻转到托盘输送机下层,利用工装底板41下部左右两对称设置的L型块被托盘输送机下层的倍速链31滚轮支撑,工装板4随着倍速链条在托盘输送机下层移动,工装板4从托盘输送机上层180度翻转到托盘输送机下层与工装板4从托盘输送机下层180度翻转到托盘输送机上层工作原理一致。
[0050] 固定小轮53的端面设置有贯通螺纹孔,贯通螺纹孔中设置有顶紧螺丝,通过拧旋顶紧螺丝顶压弹簧顶紧块57来调节弹簧56对摩擦轮54的顶压力,实现保持两摩擦轮54贴合的趋势,以保证两个摩擦轮54的内侧面与摩擦块43紧密贴合摩擦。
[0051] 实施例2
[0052] 如图7~8所示,与实施例1唯一不同是在输送机上、料位置固定设置挡料机构,当多于一个工装板4在输送机移动时,从输送机下层翻转到输送机上层或者输送机上层翻转到输送机下层时为避免工装板之间碰撞造成不利后果,需在工装板之间增加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旋转轴61、H型挡板62,H型挡板62套入于主轴61轴部并与之固定连接,主轴与机架转动连接。
[0053]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0054] 如图8所示,输送机上下双层各有一个工装板4被挡料机构6给挡住,当检测到上层工装板4上无工件时,有一气缸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主轴61自转角度,与主轴固定连接的H型挡板62让行上下两层工装板4,当检测到下层工装板4被挡部到达H型挡板62下部半包围位置时,气缸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主轴61反方向复位,H型挡板62挡住下层工装板4,挡料机构6可以实现上层没有的情况工装板4,下层才可以放一个工装板4,从而避免工装板4之间在输送机下层翻转到输送机上层或者输送机上层翻转到输送机下层时的碰撞。
[0055] 实施例3
[0056] 实施例3与实施例1、2唯一不同是在输送机上层的工件上料位置,工件下料位置设置有插销定位机构,工装板4上表面设置有工件定位组件8,当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中把托盘输送机作为上下料输送线时,需要工件与工装板的相对位置准确,工装板在托盘输送机的上下料位置时位置准确。所述工装板4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工件定位组件8,工件定位组件8包括工件定位销81、工件支撑块82。所述插销定位机构7包括插销气缸71、定位销72,所述定位销72与插销气缸71活动部固定连接,定位销72低于工装底板42,不与其活动时干涉,所述插销气缸7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
[0057]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0058] 如图4所示,当外部移栽装置或机器人抓手抓取工件到达工装板4上方时,通过工装板4上的工件定位组件8中的工件定位销81、工件支撑块82利用销孔、支撑面对工件进行定位,确保工件上料时与工装板4的相对位置准确。当工装板4在输送线机上层上、下料位置时被挡料机构挡住,工件板4检测到工件,插销定位机构7中定位销72在插销气缸71的顶升下,与工装底板42中工装底板定位孔411间隙配合定位,确保工装板在托盘输送机的上下料位置时位置准确。
[005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