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089595.7

文献号 : CN10598251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耀宗

申请人 : 高耀宗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不锈钢的锅或壶体底部与预先成型有电热管或导磁金属的铝块及铝板的结合方法。主要是藉由预铸方式将电热管或导磁金属包覆于铝块,再将分别已经加热至设定温度的锅或壶体、铝块及铝板利用高速高压冲制,使锅或壶体底部与铝块间的铝板瞬间压掣,而能将包覆有电热管或导磁金属的铝块与锅或壶体的底部紧密结合,不仅速度快且不会脱落,尤其可节省很多人力,并简化加工道次,而能增加产能并达节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在锅或壶体与铝块间设一铝板,利用高速冲压将锅或壶体与铝块结合,其制备步骤为:(1)先将电热管或导磁金属预铸成一铝块;

(2)进行预热使铝板、铝块及锅或壶体加热至200℃~450℃;

(3)设一模具供置放铝块,且使电热管或导磁金属端朝下;

(4)将铝板放置于铝块上;

(5)再将锅或壶体置 于铝板上方,锅底或壶底朝下;

(6)藉由高速冲压锅或壶体内端底部,使其将铝板挤压摩擦充满于锅底或壶底;

(7)即能与铝块紧密结合成型完成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中,该铝板、该铝块是藉由加热炉先行预热,该锅或该壶体是藉由高周波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再置于该模具上进行高速冲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中,该模具设有包覆缘,当中锅或该锅或该壶体置于该铝板时,其与该铝块间产生的间隙,藉由该模具的包覆缘封闭间隙,防止挤压时将铝块挤出,保持充满整个间隙。

说明书 :

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先将电热管或导磁金属预铸成一铝块,再将铝块、锅或壶体及铝板先行预热,然后快速冲压将铝块结合于锅或壶体底部。

背景技术

[0002] 按,传统电锅是于中锅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而能当导通电源时进行加热,以便放置于中锅内的内锅进行蒸煮,达到供食用的目的。
[0003] 而早期的电锅,因为铝金属导热性能较佳,所以整个中锅皆是以铝金属制成,因而只要固定电热管即可,然因铝金属较软,因此中锅的厚度一般都较厚,所以显得笨重且成本较高。
[0004] 因而才有不锈钢中锅的出现,然电热管加热能以铝金属传导较佳,所以一般都先将电热管包覆一层铝材,再将铝材与不锈钢中锅结合。而现有是藉由高周波将其结合,然因不同材质,所以仅有表面结合,当电热管加热后迅速导热至中锅,且两种材质承受的温度不同,热胀冷缩的系数亦不同,因此容易脱落,有时不小心碰撞,易使电热管与中锅分离。
[0005] 发明人对此缺失,已研发有摩擦熔接的加工法,确实改善了电热管脱落的问题,然因摩擦熔接所需的人力颇多,加工道次亦较多,所以速度有限,无法因应大量生产。
[0006] 另有一种完全用于平底锅的锅底加工方法,其是将锅子倒置,使锅底朝上,再将一较小的铝块放置其上,然后将#430不锈钢材再叠放其上,加热后冲压成型,其虽能结合,但仅限于平底锅的锅底且铝块不能太大,否则冲压时会挤出复底外面无法修缮,所以锅底与复底间留有间隙,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渗水的情况。
[0007] 发明人是专门从事于锅具的研发及制造工作,深知传统电锅的加热装置结合上的缺失,实已无法满足目前所需,于是乃着手研发一种锅或壶体的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不仅可节省人力及加工道次,且能使结合效果更为理想,永不脱落,显已符合发明专利要件。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特别是指一种金属(不锈钢)的锅或壶体的底部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其主要是将电热管或导磁金属预先铸成一铝块,然后将铝板、铝块及锅或壶体预热后,藉由模具将铝块置入,再于铝块上放置铝板,最上端再放置锅或壶体。
[0009] 此时,该先行预热的铝块及铝板与锅或壶体均达到200℃~450℃,最后藉由螺旋状冲头快速冲压,瞬间压掣铝块与锅或壶体间的铝板,使其快速挤压摩擦渗透,充满于锅或壶体底部,使铝块能与锅或壶体紧密结合,且锅或壶体底部如同锻造一般的光滑密实,完全不需经过二次加工,节省很多加工道次及人力,有效提升产能并避免不良率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制程所完成的电锅的立体分解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用于电锅中锅与加热装置结合的流程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模具的包覆缘闭合中锅与铝板间的间隙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用于电锅中锅制程的成品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用于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结合的流程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1-铝块;11-电热管;12-导磁环;2-铝板;20-间隙;3-中锅;30-锅或壶体;4-预热;5-模具;51-包覆缘;6-高速冲压;7-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17]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运用本发明制程所完成的电锅的立体分解图,其先将电热管预铸成铝块,该电热管11与传统一样,其是藉由模具(图中未显示)先预铸成一铝块1的造型。该中锅3与习知构造相同,然其为不锈钢材质的锅体,而要将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结合,现有的方式,不是结合性不佳,就是产能低,且需要的人力及加工道次繁杂,所以成本极高,最主要是不良率又高。
[0018] 而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确实可以改善此缺失,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用于电锅中锅与加热装置结合的流程图,其具有一模具5,该模具5并形成有包覆缘51(图中未显示)可供放置预铸有电热管11的铝块1,再于铝块1上放置铝板2,最后将中锅3叠放在铝板2上,该铝块1、铝板2及中锅3先进行预热4,当达到预设温度后,利用高速冲压6,而能成型出成品7。
[0019] 至于预热温度,该铝块1及铝板2先排列置入于加热炉内,待加热至200℃~450℃;而不锈钢中锅3加热时,藉由高周波加热,因此当达到预热4温度时,藉由上模高速冲压6将铝板2快速挤压摩擦,而能将铝块1及中锅3紧密结合。
[0020] 而在冲压时,为防止铝块2受冲压而将预热软化的铝板2挤压出中锅3的锅底外,该模具5设计有包覆缘51,配合参阅图3所示,能将铝块1与锅或壶体30贴合时的间隙20封闭包覆住,所以当由中锅3中空底部高速冲压时,该受冲压的铝板2会迅速充满于间隙20,除能紧密将中锅3的底部与铝块1紧密结合,且铝板2受冲压也仅包覆在中锅3底部与铝块1周环(如图4所示),而不会溢出铝块1外,犹如锻造的细致光滑,完全不用后续裁切抛光的加工程序。
[0021] 另外,本发明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方法,除了插电使用的电锅,主要还能用于一般锅或壶体与加热装置的结合制程,而且不管是使用瓦斯或是电磁炉皆能适用,有关其制品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该锅或壶体30如果不是使用电热管11加热,而是采用瓦斯或电磁炉,可将铝块1预铸时,套入导磁金属制成的导磁环12,配合铝板2及锅或壶体30结合成一体。结合时同样藉由模具5,并先将铝块1、铝板2及锅或壶体30先行预热4,该预热方式同前述,当达到预热温度200℃~450℃时分别依序将铝块1、铝板2及锅或壶体30置于模具5上,再藉由高速冲压6完成成品7。
[0022] 其次,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模具5设有包覆缘51,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可将置入模具5的铝块1及锅或壶体30间的铝板2产生的间隙20包覆住,所以当高速冲压6时,不会将铝板2挤出锅或壶体30的锅底外,而能保持锅或壶体30与铝块1间的紧密度,完全没有空隙,免除渗水的疑虑,且不用后续的加工及人力,也有导磁功能。
[0023] 而本发明的结合方法,除了快速、方便,几乎无不良品外,最主要是其制程与传统任何方式完全不同,其是藉由预铸有电热管11或导磁环12的铝块1置入模具5底端,并于上端放置铝板2,再将中锅3或锅或壶体30置放在铝板2上,且使开口朝上供高速冲压6,而能适用不是平面状的锅底,非常方便、迅速。
[0024] 因此,藉由本发明的结合方法,显然具有如下的优点:
[0025] (一)、本发明藉由先行预热4至设计温度再高速冲压6成型,结合紧密度高,不易脱落,虽与摩擦熔接的目的类似,但制造速度快且节省人力,几乎没有不良率,非常适合大量生产。
[0026] (二)、藉由模具5设计,放置铝块1、铝板2及中锅3或锅或壶体30,加热后冲压时,犹如锻造效果,表面光滑如新,不需裁切、磨平等额外加工道次、降低成本、具极佳的竞争力。
[0027] (三)、本发明之模具5设有包覆缘51,可将中锅3或锅或壶体30的锅底部与铝块1冲压时的间隙20封闭,当冲压时,可使铝板2受挤压扩散后,完全充满在中锅3或锅或壶体30的锅底与铝块1间,不会有空隙产生,非常紧密。
[0028] (四)、本发明的制程,可简化加工道次,因此可节省后续加工所需的人力及搬运,所以不良率几乎为零,适合大量生产,可有效提高产能,较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0029] (五)、本发明用于电锅中锅3时,先预铸电热管11的铝块1,而用于一般锅或壶体30时,则预铸导磁环12的铝块1,可供瓦斯或电磁炉使用,使用上非常便利。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藉由模具将预铸的铝块,利用铝板夹掣于电锅中锅或锅或壶体底部之间,当加热至预设温度时,快速冲压成型,使铝板结合于中锅底部,不仅紧密度高,且冲压后保持锅底光滑平整,免除后续加工道次、快速、经济而实用,当已符合发明的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003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