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30420.5

文献号 : CN1060041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费伟许茹山姚国民

申请人 : 湖州新天外绿包印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PET膜印刷;(2)第一次复合;(3)第二次复合;(4)不干胶面纸印刷;(5)白卡底纸印刷;(6)进行模切,检验,得到成品。本发明解决了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时定位不准的问题,提供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

权利要求 :

1.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PET膜印刷: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所需要的图案;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

(2)第一次复合:将不干胶面纸与印刷后PET膜的非印刷面进行复合;

(3)第二次复合:完成第一次复合后,将PET膜的印刷面与白卡底纸复合,形成不干胶复合纸;

(4)不干胶面纸印刷: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露出跟踪光标,而且不得切穿复合后的PET膜;以跟踪光标为准进行印刷定位,对不干胶复合纸中不干胶面纸的外表面进行凹印二次套位印刷;

(5)白卡底纸印刷:完成不干胶面纸印刷后,将不干胶复合纸分切成单张,然后对不干胶复合纸的白卡底纸底面进行胶印UV印刷+联机UV上光,白卡底纸底面印刷需与不干胶面纸的外表面印刷图案进行套位,套位误差≤0.2mm;

(6)进行模切,检验,得到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印刷包括如下步骤:(a)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b)凹印PET膜印刷面;(c)预涂胶水膜压镭射;

(d)镀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时对PET膜的物理要求:克重为60g/㎡,厚度为55um;对PET膜印刷面进行电晕处理:温度为20℃,电晕电阻率为10ohmm,介电强度为16.9Kv/mm,增加PET膜印刷面的表面张力使之达到大于38达因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凹印PET膜印刷面时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所需要的图案,所用油墨的内张力≤36达因,以适应PET膜印刷面38达因的印刷张力要求;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印刷的跟踪光标留位宽度为12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预涂胶水膜压镭射过程中需设定最佳膜压温度,在镭射膜压时把膜压温度控制在175-185℃之间;镀铝时采用真空蒸发镀铝机,真空蒸发镀铝机的真空箱温度控制在2990-3010℃之间,镀铝速度不超过120米/分钟,铝层厚度控制在422埃;对铝层预涂层的涂布量加以控制,预涂层的涂布固含量为1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复合时将克重为80的不干胶面纸与完成PET膜印刷的PET膜用热熔性不干胶水复合起来,不干胶面纸涂上热熔性不干胶水与PET膜非印刷面进行复合,复合时的压力、温度和胶水涂布量为:复合压力为3.5KG/㎡,温度为75~80℃,胶水涂布量为20g/㎡;第二次复合时复合压力、温度和胶水涂布量为:复合压力为6.5-6.8KG/㎡,温度为100~105℃,涂布量为7g/㎡。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不干胶面纸印刷步骤中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12mm,露出跟踪光标,切除时使不干胶面纸露出跟踪光标,而且不得切穿复合后的PET膜;白卡底纸印刷步骤中将不干胶复合纸分切成单张,分切精度控制在≤0.1mm,以便于对白卡底纸底面印刷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电晕处理使用的电晕处理机,型号为斯恩特SNT-150;电晕处理是在PET膜的印刷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使PET膜的印刷面能达到吸附油墨所需要的表面张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不干胶面纸印刷步骤中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时刀片切入纸张的深度为0.08~0.09mm;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时,使用意大利赛鲁迪8色凹印机并在系统上加装二次印刷套印跟踪模块,以便于对凹印二次套位印刷进行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加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为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提供基础定位,跟踪光标高

7mm、宽6mm,颜色为黑色。

说明书 :

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的游戏卡片只有正反两面图案,这类游戏卡片无法实现卡片上图案的更换,限制了游戏卡片的趣味性;为了增加游戏卡片的趣味性,出现了可揭粘的游戏卡片,提高了游戏点卡的等级,而且不同的卡片可相互交换使用不干胶面进行黏贴,丰富了游戏套卡的组合内容。然而,现有技术中受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的限制,往往难以保证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时定位的准确性,无法在常规印刷设备上大批量生产可揭粘的印刷卡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克服了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时定位不准的问题,提供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
[0004] 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 (1)PET膜印刷: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所需要的图案;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
[0006] (2)第一次复合:将不干胶面纸与印刷后PET膜的非印刷面进行复合;PET膜实际上起到不干胶底纸的作用;
[0007] (3)第二次复合:完成第一次复合后,将PET膜的印刷面与白卡底纸复合,形成不干胶复合纸;
[0008] (4)不干胶面纸印刷: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露出跟踪光标,而且不得切穿复合后的PET膜;以跟踪光标为准进行印刷定位,对不干胶复合纸中不干胶面纸的外表面进行凹印二次套位印刷;不干胶面纸印刷时应关注与PET膜印刷的定位准确度;
[0009] (5)白卡底纸印刷:完成不干胶面纸印刷后,将不干胶复合纸分切成单张,然后对不干胶复合纸的白卡底纸底面进行胶印UV印刷+联机UV上光,白卡底纸底面印刷需与不干胶面纸的外表面印刷图案进行套位,套位误差≤0.2mm;
[0010] (6)进行模切,检验,得到成品。
[0011] 作为优选,所述PET膜印刷包括如下步骤:(a)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b)凹印PET膜印刷面;(c)预涂胶水膜压镭射;(d)镀铝。
[0012] 作为优选,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时对PET膜的物理要求:克重为60g/㎡,厚度为55um;对PET膜印刷面进行电晕处理:温度为20℃,电晕电阻率为10ohmm,介电强度为
16.9Kv/mm,增加PET膜印刷面的表面张力使之达到大于38达因值。对PET膜印刷面进行电晕处理,可以确保PET膜印刷面充分吸附油墨,增加油墨的牢度,而且增加了PET膜印刷面的表面张力,使得PET膜印刷面可以更好的吸附油墨。
[0013] 作为优选,凹印PET膜印刷面时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所需要的图案,所用油墨的内张力≤36达因,以适应PET膜印刷面38达因的印刷张力要求;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印刷的跟踪光标留位宽度为12mm。采用的油墨的内张力≤36达因,增大了油墨和PET膜印刷面之间的表面能差值,使得油墨的湿润性能和固着性能得以改善;凹印制版拼版要与白卡底纸底面拼版和不干胶外表面图案拼版一致,以该凹印制版拼版为参照依据。
[0014] 作为优选,预涂胶水膜压镭射过程中需设定最佳膜压温度,在镭射膜压时把膜压温度控制在175-185℃之间;镀铝时采用真空蒸发镀铝机,真空蒸发镀铝机的真空箱温度控制在2990-3010℃之间,镀铝速度不超过120米/分钟,铝层厚度控制在422埃;对铝层预涂层的涂布量加以控制,预涂层的涂布固含量为1g/㎡。
[0015] 作为优选,第一次复合时将克重为80的不干胶面纸与完成PET膜印刷的PET膜用热熔性不干胶水复合起来,不干胶面纸涂上热熔性不干胶水与PET膜非印刷面进行复合,复合时的压力、温度和胶水涂布量为:复合压力为3.5KG/㎡,温度为75~80℃,胶水涂布量为20g/㎡;第二次复合时复合压力、温度和胶水涂布量为:复合压力为6.5-6.8KG/㎡,温度为
100~105℃,涂布量为7g/㎡;PET膜实际上起到不干胶底纸的作用。
[0016] 作为优选,不干胶面纸印刷步骤中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12mm,露出跟踪光标,切除时使不干胶面纸露出跟踪光标,而且不得切穿复合后的PET膜;白卡底纸印刷步骤中将不干胶复合纸分切成单张,分切精度控制在≤0.1mm,以便于对白卡底纸底面印刷进行定位。
[0017] 作为优选,电晕处理使用的电晕处理机,型号为斯恩特SNT-150;电晕处理是在PET膜的印刷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使PET膜的印刷面能达到吸附油墨所需要的表面张力。
[0018] 作为优选,不干胶面纸印刷步骤中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时刀片切入纸张的深度为0.08~0.09mm;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时,使用意大利赛鲁迪8色凹印机并在系统上加装二次印刷套印跟踪模块,以便于对凹印二次套位印刷进行定位。
[0019] 作为优选,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加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为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提供基础定位,跟踪光标高7mm、宽6mm,颜色为黑色。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1)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对PET膜进行了电晕处理,使PET膜印刷面充分吸附油墨,增加了油墨的牢度。
[0022] (2)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利用跟踪光标为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提供基础定位,使得凹印二次套位印刷定位准确,印刷效果更好,废品率低,适宜大批量生产。
[0023] (3)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在现有印刷设备上稍作改动即可实现,不需要大范围增加设备,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实施。
[0024] (4)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制造的卡片,可利用更换不干胶面纸层,实现图片的可更换,提高了卡片的趣味性。
[0025] (5)本发明中PET膜除了起到不干胶底纸的作用外,还起到了难以预料的效果,即:本发明中的PET膜还作为图案的承印面,配合镭射和镀铝可提高图案的整体印刷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0027] 实施例
[0028] 一种三层可揭粘印刷卡片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9] (1)PET膜印刷: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所需要的图案;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
[0030] (2)第一次复合:将不干胶面纸与印刷后PET膜的非印刷面进行复合;
[0031] (3)第二次复合:完成第一次复合后,将PET膜的印刷面与白卡底纸复合,形成不干胶复合纸;
[0032] (4)不干胶面纸印刷: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露出跟踪光标,而且不得切穿复合后的PET膜;以跟踪光标为准进行印刷定位,对不干胶复合纸中不干胶面纸的外表面进行凹印二次套位印刷;不干胶面纸印刷时应关注与PET膜印刷的定位准确度;
[0033] (5)白卡底纸印刷:完成不干胶面纸印刷后,将不干胶复合纸分切成单张,然后对不干胶复合纸的白卡底纸底面进行胶印UV印刷+联机UV上光,白卡底纸底面印刷需与不干胶面纸的外表面印刷图案进行套位,套位误差≤0.2mm;
[0034] (6)进行模切,检验,得到成品。
[0035] 所述PET膜印刷包括如下步骤:(a)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b)凹印PET膜印刷面;(c)预涂胶水膜压镭射;(d)镀铝;对PET膜进行电晕处理时对PET膜的物理要求:克重为60g/㎡,厚度为55um;对PET膜印刷面进行电晕处理:温度为20℃,电晕电阻率为10ohmm,介电强度为16.9Kv/mm,增加PET膜印刷面的表面张力使之达到大于38达因值。对PET膜印刷面进行电晕处理,可以确保PET膜印刷面充分吸附油墨,增加油墨的牢度,而且增加了PET膜印刷面的表面张力,使得PET膜印刷面可以更好的吸附油墨;凹印PET膜印刷面时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所需要的图案,所用油墨的内张力≤36达因,以适应PET膜印刷面38达因的印刷张力要求;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印刷的跟踪光标留位宽度为12mm。
采用的油墨的内张力≤36达因,增大了油墨和PET膜印刷面之间的表面能差值,使得油墨的湿润性能和固着性能得以改善;凹印制版拼版要与白卡底纸底面拼版和不干胶外表面图案拼版一致,以该凹印制版拼版为参照依据;预涂胶水膜压镭射过程中需设定最佳膜压温度,在镭射膜压时把膜压温度控制在175-185℃之间;镀铝时采用真空蒸发镀铝机,真空蒸发镀铝机的真空箱温度控制在2990-3010℃之间,镀铝速度不超过120米/分钟,铝层厚度控制在
422埃;对铝层预涂层的涂布量加以控制,预涂层的涂布固含量为1g/㎡;第一次复合时将克重为80的不干胶面纸与完成PET膜印刷的PET膜用热熔性不干胶水复合起来,不干胶面纸涂上热熔性不干胶水与PET膜非印刷面进行复合,复合时的压力、温度和胶水涂布量为:复合压力为3.5KG/㎡,温度为75~80℃,胶水涂布量为20g/㎡;第二次复合时复合压力、温度和胶水涂布量为:复合压力为6.5-6.8KG/㎡,温度为100~105℃,涂布量为7g/㎡;不干胶面纸印刷步骤中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12mm,露出跟踪光标,切除时使不干胶面纸露出跟踪光标,而且不得切穿复合后的PET膜;白卡底纸印刷步骤中将不干胶复合纸分切成单张,分切精度控制在≤0.1mm,以便于对白卡底纸底面印刷进行定位;电晕处理使用的电晕处理机,型号为斯恩特SNT-150;电晕处理是在PET膜的印刷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使PET膜的印刷面能达到吸附油墨所需要的表面张力;不干胶面纸印刷步骤中切除遮盖白卡底纸的不干胶面纸侧边时刀片切入纸张的深度为0.08~0.09mm;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时,使用意大利赛鲁迪8色凹印机并在系统上加装二次印刷套印跟踪模块,以便于对凹印二次套位印刷进行定位;在PET膜印刷面印刷时预先加印上镜像后的跟踪光标,为凹印二次套位印刷提供基础定位,跟踪光标高7mm、宽6mm,颜色为黑色。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