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490059.2

文献号 : CN1060048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业龚继如孙方叶佳陈奇宁宝焕沙文兵

申请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包括主风道本体,所述主风道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室风道内被空调机组处理过的空气源连通,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司机室通风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主风道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使得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上靠近所述出风口端,垂直于风的流动方向设有一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一静压腔。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该结构能有效抑制抑制客室空调机组动压作用,控制送入司机室的风量。

权利要求 :

1.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包括主风道本体,所述主风道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室风道内被空调机组处理过的空气源连通,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司机室通风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主风道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使得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上靠近所述出风口端,垂直于风的流动方向设有一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一静压腔;

所述主风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主风道的内壁围合的空间即形成所述静压腔;

所述隔板上相邻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供气体进入和流出的格栅孔;

所述隔板上供气体进入的格栅孔的孔径要小于供气体流出的格栅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板上贴合有吸音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贴合有吸音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L形隔板,所述L形隔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主风道两个相交接的内壁面连接。

说明书 :

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地铁车辆司机室多采用司机室通风单元,在通风单元和靠近司机室的客室风道之间设置引风道。通风单元运转时,将靠近司机室的客室风道内被空调机组处理过的空气,经过引风道引入司机室。地铁项目对司机室最大送风量有要求,若不设通风单元,仅设置引风道和送风格栅,通过靠近司机室的客室风道内的气压,将空气送入司机室,则最大送风量通常达不到要求。
[0003] 现有实现方案一般是,靠近司机室的客室风道内被空调机组处理过的空气,经过引风道直接引入司机室,引风道内不设置任何其他结构。
[0004] 上述结构带来的缺点是,第一、当司机室的风量需求较小时,由于客室空调的压力作用,仍将较多的风压入司机室,不能实现司机室的风量有效调节。
[0005] 第二,气流以较大动压送入司机室,有较大的气流声音。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该结构能有效抑制客室空调机组动压作用,控制送入司机室的风量。
[0007]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的技术方案:
[0008] 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包括主风道本体,所述主风道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室风道内被空调机组处理过的空气源连通,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司机室通风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主风道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使得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上靠近所述出风口端,垂直于风的流动方向设有一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一静压腔。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主风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主风道的内壁围合的空间即形成所述静压腔;所述隔板上相邻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供气体进入和流出的格栅孔。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供气体进入的格栅孔的孔径要小于供气体流出的格栅孔的孔径。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阻力板上贴合有吸音材料层。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上贴合有吸音材料层。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L形隔板,所述L形隔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主风道两个相交接的内壁面连接。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该结构能有效抑制抑制客室空调机组动压作用,控制送入司机室的风量。
[0015] 另外,由于在阻力板上贴有吸音材,对气流进行吸音,能有效降低司机室送风气流噪音。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的轴式图;
[0017] 其中,1、阻力板;2、静压箱;3、导流通道;7、导流板;
[0018] 图2为空调密封接口结构示意图;
[0019] 其中,4、隔板;5、气流运行路线;6、司机室通风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包括主风道本体,所述主风道本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室风道内被空调机组处理过的空气源连通,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司机室通风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主风道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使得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上靠近所述出风口端,垂直于风的流动方向设有一阻力板,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一静压腔。该结构能有效抑制抑制客室空调机组动压作用,控制送入司机室的风量。
[0022]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主风道内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与主风道的内壁围合的空间即形成所述静压腔;所述隔板上相邻所述阻力板的一侧设有供气体进入和流出的格栅孔。
[0023]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上供气体进入的格栅孔的孔径要小于供气体流出的格栅孔的孔径。
[0024]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阻力板上贴合有吸音材料层。阻力板上贴有吸音材,对气流进行吸音,能有效降低司机室送风气流噪音。
[0025]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板上贴合有吸音材料层。
[0026] 作为本发明轨道交通用车辆司机室引风道结构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为L形隔板,所述L形隔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主风道两个相交接的内壁面连接。
[0027]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