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500502.X

文献号 : CN1060164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晓刚矫立涛陈健琪胡颉李大森江晨菊詹峰宋述生王鹏臣

申请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形成有送风口和两个进风口,在壳体上、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贯通风道的一端与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引风口相连通,贯通风道包括自引风口向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送风口向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引风部远离引风口的末端与送风部靠近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出风口,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将出风口处的风导向至送风部。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不会向后漏风;可以控制引风比例为用户体验最佳的20%‑30%左右,提高送风口的出风速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送风口和两个进风口,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所述壳体上和/或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风口相连通,所述贯通风道包括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所述送风口向所述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出风口,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扇配置为将风从所述进风口引入、并经所述出风口送至所述贯通风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将所述出风口处的风导向至所述送风部;所述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前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部,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部,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后壁之间形成第三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部的出风量,所述第二出风部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三出风部的出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前壁具有低风阻的导风面,所述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均与所述导风面近似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与所述主导风板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之间的间距为D2,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后壁之间的间距为D3,D1/D2的范围在1.1-1.5之间,D1/D3的范围在2.5-3.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风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风扇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风扇之间的间距为2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的截面为曲面或近似平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板的截面中间线由两条线段L1、L2组成,L1/L2的范围在1.5-3之间,所述L1为直线段或曲率<0.5的弧线段,所述L2为曲率在20-30之间的弧线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风板的截面中间线为直线段或曲率<1.5的弧线段。

说明书 :

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 能在正常吹出经热交换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的同时、通过产生负压引入外部的非热交换风而实现混合送风的空调是近年来空调技术研发的热点和重点。
[0003] 本申请人曾申请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室内机壳体上形成有送风口和两个进风口,在壳体上两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壳体上或壳体内部形成有与送风口和引风口贯通的贯通风道,贯通风道包括自送风口向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和自引风口向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在引风部和送风部之间形成有出风口。在贯通风道内生成低压团区域,促使从后方吸入常温气体与热交换空气混合后吹出。但是,在引风控制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出风口的位置和形状,使得低气压团在贯通风道中的位置在偏后方或者中间位置,低气压团位于贯通风道的偏后方容易导致向后漏风,使得空调器制冷效果下降,后壳产生冷凝水。低气压团位于贯通风道的中间会使得贯通风道中引风部前方形成相对高压区域,阻碍后方常温气流吸入,带来用户的不良体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空调室内机引风控制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送风口和两个进风口,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所述壳体上和/或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风口相连通,所述贯通风道包括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所述送风口向所述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出风口,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扇配置为将风从所述进风口引入、并经所述出风口送至所述贯通风道内;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将所述出风口处的风导向至所述送风部。
[0007]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前壁之间的出风量大于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后壁之间的出风量。
[0008]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前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部,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部,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后壁之间形成第三出风部,所述第一出风部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部的出风量,所述第二出风部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三出风部的出风量。
[0009]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前壁具有低风阻的导风面,所述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均与所述导风面近似平行。
[0010]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导风面与所述主导风板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副导风板之间的间距为D2,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后壁之间的间距为D3,D1/D2的范围在1.1-1.5之间,D1/D3的范围在2.5-3.5之间。
[0011]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风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风扇之间的间距。
[0012]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副导风板与所述风扇之间的间距为20-30mm。
[0013]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的截面为曲面或近似平面结构。
[0014]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主导风板的截面中间线由两条线段L1、L2组成,L1/L2的范围在1.5-3之间,所述L1为直线段或曲率<0.5的弧线段,所述L2为曲率在20-30之间的弧线段。
[0015]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副导风板的截面中间线为直线段或曲率<1.5的弧线段。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通过导风板将出风口处的风导向至送风部,使得低压气团位于贯通风道的送风部,位于贯通风道偏前方的位置。一方面,不会向后漏风;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引风比例为用户体验最佳的20%-30%左右,提高送风口的出风速度。
[0017]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9] 图2图1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
[0020] 图3是图1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0021] 图4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0022] 图5是图1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处导风板的示意图。
[0023] 图6是图1空调室内机主导风板的剖视图。
[0024] 图7是图1空调室内机副导风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 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
[0027] 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用前或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
[0028] 请参见图1至图4示出的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是一立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图1、图2和图3分别是该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图4是图主视图中A-A向剖面图。
[0029] 该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在壳体上形成有送风口和两个进风口。具体而言,壳体包括前壳1和后壳2,两者可拆卸式装配在一起。在前壳1上形成有送风口11,在后壳2上、具体来说是在后壳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在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引风口23。而且,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均为长条状,且在位置与大小上均相适配。例如,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在前后方向上位置相对应,长度上相等或基本相等,宽度也相等或基本相等。当然,在长度或宽度上也可以不相等,例如,为实现大面积送风,送风口11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引风口23的长度和宽度。该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于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的长度,综合考虑到柜机要求高度及室内人体一般活动区域,优选长度为1m左右,且下端距离地面一定距离,例如,下端距离地面50cm左右。
[0030] 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3,其中,贯通风道3的两端分别与送风口11和引风口23相连通。具体来说,贯通风道3的前端与送风口11相连通,贯通风道3的后端与引风口23相连通。而且,送风口11形成贯通风道3的前端开口,引风口23形成贯通风道3的后端开口。此处所限定的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贯通风道3,是指形成贯通风道3的风道壁可以是与壳体形成为一体;可以是单独的、能够与壳体固定或不与壳体固定的风道壁;当然也可以是部分风道壁与壳体形成为一体,部分风道壁与壳体上形成的部分风道壁相固定。
[0031] 对于贯通风道3,其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引风部31和送风部32。具体而言,引风部31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后部,从引风口23开始、向着送风口11方向延伸;送风部32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前部,从送风口11开始,向着引风口23方向延伸。在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一端与送风部32远离送风口11的一端之间形成有两个长条状出风口,分别为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各形成有一个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风扇长度与对应的出风口相适配,且风扇配置为将风从进风口引入、并经出风口送至贯通风道3内。具体来说,在位于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位于左侧的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51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一进风口21引入、并经第一出风口41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位于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风扇52,第二风扇52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二进风口22引入、并经第二出风口42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每个风扇与一个进风口之间还形成有换热器。具体来说,在第一风扇51和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换热器81,在第二风扇52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换热器82。而且,风扇的长度优选为大于对应的出风口的长度及换热器的长度。
[0032] 该实施例通过在室内机上形成长条状的送风口11和进风口、在贯通风道3上形成长条状出风口、在室内机中形成与长条状出风口适配的风扇,使得风扇与混风的贯通风道3距离较近,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能够在风扇的作用下以较短的路径和较快的速度均匀地进入到贯通风道3内,在贯通风道3内向前运动的同时在贯通风道3内形成较大的负压,从引风口23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长条状的送风口11快速、均匀地扩散到人体各部位,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受的温度较为均匀、舒适。而且,贯通风道3具有后方的引风部31和前方的送风部31,两个出风口形成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之间,从而,利用引风部31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吸风量,且能够提高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利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的间隔部及送风部32提供足够的混合空间,进一步保证混风均匀性,提高送风的舒适性及均匀性。此外,由于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形成在贯通风道3的左、右两侧,两者彼此相对,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相互影响、彼此对对方的出风形成风壁,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与后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混合的同时,将一部分风能由动能转换为势能,实现静压恢复,保证从送风口11送出的风不仅风量大、且送风距离远,避免了因送风距离太近、送风口11送出的风很快被再次经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0033]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对送风性能的影响较为重要,在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的长度与出风口的长度相适配,导风板将出风口处的风导向至贯通风道3的送风部32。具体的,第一出风口41处设置有第一导风板71,第二出风口42处设置有第二导风板72。第一导风板71将第一出风口41处的风导向至送风部32;第二导风板71将第二出风口42处的风导向至送风部32。优选将风导向至送风部32靠近引风部31的位置。由此,可以在送风部32的后部形成负压区,并利用负压将外部的非热交换风引入到引风部31中梳理后与热交换风混合。
[0034] 而且,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优选形成在引风口23与送风口11的中间位置,或者更靠近引风口23的位置,也即,两个出风口优选形成在室内机壳体内部的中部或中部略偏后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具有足够长度的引风部31为引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又能留有足够长度的送风部32供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均匀并进行静压恢复,保证送风均匀性和送风距离。
[0035] 为了提高送风口11的出风速度并控制引风口23的引风量,第一导风板71与第一出风口41前壁之间的出风量大于第一导风板71与第一出风口41后壁之间的出风量;第二导风板72与第二出风口42前壁之间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导风板72与第二出风口42后壁之间的出风量。因而,出风口的出风在导风板的作用下,大部分从出风口的前侧吹出,使得低压区域位于送风部,小部分从出风口的后侧吹出,由于此处间隙较窄,吹出时会产生一个加速,能够增加负压效果,增强引风口23的引风效果。
[0036] 本实施例的导风板包括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主导风板与出风口前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部,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部,副导风板与出风口后壁之间形成第三出风部,第一出风部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部的出风量,第二出风部的出风量大于第三出风部的出风量。因而,出风口的出风在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那的作用下,大部分从出风口的前侧吹出,使得低压区域位于送风部,提高送风口11的出风速度,小部分从出风口的后侧吹出,吹出时会产生一个加速,能够增加负压效果,增强引风口23的引风效果。具体的,第一导风板71包括第一主导风板711和第一副导风板712,第一主导风板711与第一出风口41前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部,第一主导风板711与第一副导风板712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部,第一副导风板712与第一出风口41后壁之间形成第三出风部;第二导风板72包括第二主导风板721和第二副导风板722,第二主导风板721与第二出风口42前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部,第二主导风板721与第二副导风板722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部,第二副导风板722与第二出风口42后壁之间形成第三出风部。
[0037] 此外,出风口前壁、也即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处的出风方向会影响送风性能。在该实施例中,出风口前壁具有低风阻的导风面,即第一出风口41的前壁具有低曲率的第一导风面411,第二出风口42的前壁具有低曲率的第二导风面412。第一导风面411和第二导风面412既能保证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足够强的负压来引入较多的非热交换风,又不会减弱风速,保证送风口11送出的风具有一定的送风距离。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均与导风面近似平行,因而,可以减小风阻,并使风向控制效果得到显著优化。
[0038] 其中,如图5所示,导风面与主导风板之间的间距为D1,主导风板与副导风板之间的间距为D2,副导风板与出风口后壁之间的间距为D3,D1/D2的范围在1.1-1.5之间,D1/D3的范围在2.5-3.5之间。此种风量分配效果可以控制负压区域的负压值,从而控制引风效果,使得引风效果达到最优。同时还可以使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的出风速度产生差异,以使出风口处的出风与引风口23处的引风得到更好的混合,在送风口11处送出混合均匀的风,以达到舒适出风的效果。
[0039] 主导风板与风扇之间的间距大于副导风板与风扇之间的间距。其中,副导风板与风扇之间的间距D为20-30mm。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的位置更加贴近于风的方向,可以进一步减少风阻。具体的,第一副导风板712与第一风扇51之间的间距D为20-30mm,第一主导风板711与第一风扇5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副导风板712与第一风扇51之间的间距。第二副导风板722与第二风扇52之间的间距D为20-30mm,第二主导风板721与第二风扇5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副导风板722与第二风扇52之间的间距。
[0040] 如图6所示,主导风板的截面为曲面或近似平面结构。优选的,主导风板的截面中间线由两条线段L1、L2组成,L1/L2的范围在1.5-3之间,L1为直线段或曲率<0.5的弧线段, L2为曲率在20-30之间的弧线段。此种结构的主导风板能够更好地控制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使出风口处的出风更多地沿出风口前壁方向吹出,使低压区域位于送风部32,更有利于引风。同时,主导风板的结构设计,使得主导风板在出风口处的风阻与直线型导板的风阻近似,但是,风向控制效果得到显著优化。
[0041] 如图7所示,副导风板的截面为曲面或近似平面结构。副导风板的截面中间线为直线段或曲率<1.5的弧线段。
[004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