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638424.X

文献号 : CN1060543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寺嶋厚吉

申请人 :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景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提高电磁驱动机构的驱动效率,可实现降低耗电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由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构成的驱动线圈;以及驱动磁铁,其具有与前进路径边隔开空隙相对置的前进路径侧磁铁片以及与返回路径边隔开空隙相对置的返回路径侧磁铁片;前进路径侧磁铁片和返回路径侧磁铁片分别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被磁化,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与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所形成的夹角角度构成为向所对置的驱动线圈扩开的状态。

权利要求 :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包括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的驱动线圈;以及

包括前进路径侧磁铁片和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驱动磁铁,其中所述前进路径侧磁铁片与所述前进路径边隔开空隙相对置,所述返回路径侧磁铁片与所述返回路径边隔开空隙相对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进路径侧磁铁片和所述返回路径侧磁铁片分别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被磁化,所述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与所述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形成的夹角构成为朝向所对置的所述驱动线圈扩开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沿着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所驱动的透镜的光轴成直角的方向卷绕,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与所述透镜的光轴成直角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正面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供所述透镜安装的透镜支架,所述驱动线圈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侧边;

供所述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

以及

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

其中,所述驱动线圈的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垂直于所述透镜的光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绕着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所驱动的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卷绕,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侧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与透镜光轴成直角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中央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所述驱动线圈的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均绕透镜光轴方向卷绕成独立线圈套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侧,并在光轴方向并排设置;

供所述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

以及

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支架呈八角筒状,所述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均呈八角形环状;所述驱动磁铁分四组对称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外周侧,分别与所述驱动线圈的一个直边相对;从光轴方向看,每组驱动磁铁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沿着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所驱动的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卷绕,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正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与所述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中央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

绕透镜光轴缠绕并设置在透镜支架的外径部的对焦用驱动线圈;

设置在对焦用驱动线圈外周侧的对焦用驱动磁铁;

供所述驱动磁铁和对焦用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

供所述驱动线圈安装的基座基板;

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板状弹簧构件与基座基板连结起来,且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为能够向与所述透镜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摆动的线状弹簧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沿着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所驱动的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卷绕,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侧面沿着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正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所述驱动磁铁的侧面为与所述驱动磁铁的磁极面相邻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中央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

绕透镜光轴缠绕并设置在透镜支架的外径部的对焦用驱动线圈;

供所述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

供所述驱动线圈安装的基座基板;

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板状弹簧构件与基座基板连结起来,且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为能够向与所述透镜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摆动的线状弹簧构件;

其中,所述对焦用驱动线圈的卷绕侧面与所述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与透镜光轴成直角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说明书 :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于移动电话等中的摄像头所使用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移动电话除了拍摄功能(摄像头)以外,还附带有互联网通信、游戏等各种功能,这样增大了耗电量。另外,在用于摄像头的电磁驱动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除了自动对焦功能以外,也增加了具有抖动校正功能的结构,还增大了透镜驱动装置中的耗电量。
[0003] PCT专利公开号为WO2010/043078A1,公开日为2010年4月22日的专利申请(PCT进入中国公开号为CN10154234A,公开日为2009年9月23日)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如图16至图19所示,其中图16是透镜驱动装置30的外观图,图17是透镜驱动装置30的展开图,图18是透镜驱动装置30中的电磁驱动机构31的主要局部立体图,图19由驱动磁铁31M产生的磁场磁力线图。在此,将透镜35的光轴方向设为Z轴方向(被摄体侧为+Z侧),且将分别与Z轴成直角的两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此外,在图18中,截切了后述的+X侧驱动磁铁31MPX的一部分而示出,以提高其所对置的+X侧驱动线圈31CPX的视认性。
[0004] 透镜驱动装置30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校正功能,使透镜35沿着Z轴方向移动,在配设于透镜35的Z轴后方的未图示图像传感器中,使拍摄图像对焦,并且使透镜35分别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摆动(例如使其伴随着转动的同时,还分别向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以及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摆动等),以抑制图像传感器中的拍摄图像漂移(相机抖动)。
[0005] 如图16所示,透镜驱动装置30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状,其中央部保持有透镜35。如图17所示,透镜驱动装置30具有:供透镜35安装的透镜支架32;用于将透镜支架32悬架支承为能够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34;由驱动线圈31C和驱动磁铁31M构成的电磁驱动机构31;以及用于支承驱动磁铁31M的四方框状磁铁支架33。
[0006] 如图17和图18所示,驱动线圈31C由以下的部件构成:沿着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透镜支架32的+X侧的+X侧驱动线圈31CPX;沿着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透镜支架32的-X侧的-X侧驱动线圈31CMX;沿着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透镜支架32的+Y侧的+Y侧驱动线圈31CPY;以及沿着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透镜支架32的-Y侧的-Y侧驱动线圈31CMY。
[0007] 如图18所示,驱动磁铁31M由以下的部件构成:+X侧驱动磁铁31MPX,其安装于磁铁支架33的+X侧方框内,且沿着X轴方向与+X侧驱动线圈31CPX隔开空隙相互对置;-X侧驱动磁铁31MMX,其安装于磁铁支架33的-X侧方框内,且沿着X轴方向与-X侧驱动线圈31CMX隔开空隙相互对置;+Y侧驱动磁铁31MPY,其安装于磁铁支架33的+Y侧方框内,且沿着Y轴方向与+Y侧驱动线圈31CPY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以及-Y侧驱动磁铁31MMY,其安装于磁铁支架33的-Y侧方框内,且沿着Y轴方向与-Y侧驱动线圈31CMY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08] +X侧驱动磁铁31MPX、-X侧驱动磁铁31MMX、+Y侧驱动磁铁31MPY和-Y侧驱动磁铁31MMY,彼此全都被分割为位于+Z方向的长方体形状的+Z侧磁铁片31MA与位于-Z方向的长方体形状的-Z侧磁铁片31MB两个部分。
[0009] +X侧驱动线圈31CPX、-X侧驱动线圈31CMX、+Y侧驱动线圈31CPY和-Y侧驱动线圈31CMY分别呈长圆形状卷绕,均包括一位于+Z侧的+Z侧线圈边31CA(长边)、一位于-Z侧的-Z侧线圈边31CB(长边)及两条连接+Z侧线圈边31CA和-Z侧线圈边31CB的半圆形边。+Z侧线圈边31CA与+Z侧磁铁片31MA相互对置,而-Z侧线圈边31CB与-Z侧磁铁片31MB相互对置。
[0010] 板状弹簧构件34形成为万向节形状,其由+Z侧板状弹簧构件34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34B构成。+Z侧板状弹簧构件34F的内径部34a与透镜支架32的+Z侧端部相连接,而+Z侧板状弹簧构件34F的外径部34b与磁铁支架33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34B的内径部34a与透镜支架32的-Z侧端部相连接,而-Z侧板状弹簧构件34B的外径部34b与磁铁支架33的-Z侧端部相连接。其结果为,当板状弹簧构件34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板状弹簧构件34将透镜支架32悬架支承为使其向与Z轴成直角的轴方向转动,同时能够随之摆动。
[0011] 如图18所示,+Z侧磁铁片31MA以及-Z侧磁铁片31MB面向相对置的线圈边31CA和线圈边31CB而被磁化(励磁)。
[0012] 具体而言,+X侧驱动磁铁31MPX的+Z侧磁铁片31MA面向+X侧驱动线圈31CPX的+Z侧线圈边31CA,且沿着X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A侧成为N极。+X侧驱动磁铁31MPX的-Z侧磁铁片31MB面向+X侧驱动线圈31CPX的-Z侧线圈边31CB,并沿着X轴方向被反向磁化,使-Z侧线圈边31CB侧成为S极。-X侧驱动磁铁31MMX的+Z侧磁铁片31MA面向-X侧驱动线圈31CMX的+Z侧线圈边31CA,且沿着X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A侧成为N极。-X侧驱动磁铁31MMX的-Z侧磁铁片31MB面向-X侧驱动线圈31CMX的-Z侧线圈边31CB,且沿着X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B侧成为S极。+Y侧驱动磁铁31MPY的+Z侧磁铁片31MA面向+Y侧驱动线圈31CPY的+Z侧线圈边31CA,且沿着Y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A侧成为N极。+Y侧驱动磁铁31MPY的-Z侧磁铁片31MB面向+Y侧驱动线圈31CPY的-Z侧线圈边31CB,且沿着Y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B侧成为S极。-Y侧驱动磁铁31MMY的+Z侧磁铁片31MA面向-Y侧驱动线圈31CMY的+Z侧线圈边31CA,且沿着Y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A侧成为N极。-Y侧驱动磁铁31MMY的-Z侧磁铁片31MB面向-Y侧驱动线圈31CMY的-Z侧线圈边31CB,且沿着Y轴方向被磁化,并使-Z侧线圈边31CB侧成为S极。
[0013] 如上所述,电磁驱动机构31由以下的四组部件构成:由+X侧驱动线圈31CPX和+X侧驱动磁铁31MPX构成的+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PX;由-X侧驱动线圈31CMX和-X侧驱动磁铁31MMX构成的-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MX;由+Y侧驱动线圈31CPY和+Y侧驱动磁铁31MPY构成的+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PY;以及由-Y侧驱动线圈31CMY-Y侧驱动磁铁31MMY构成的-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MY。
[0014] 如图19所示,+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PX和-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MX为由沿着Z轴方向相邻的+Z侧磁铁片31MA与-Z侧磁铁片31MB构成的开磁路,其中,磁路在驱动机构31的内径侧(本图中的+X侧驱动线圈31CPX和-X侧驱动线圈31CMX侧)和外径侧开放。
[0015] 即,在电磁驱动机构31的内径侧,从+Z侧磁铁片31MA发出的磁感线向电磁驱动机构31的内径方向扩开,且与+Z侧线圈边31CA交叉,然后,将其朝向变更为朝向电磁驱动机构31的外径方向,使其与-Z侧线圈边31CB交叉,并返回-Z侧磁铁片31MB。另外,在电磁驱动机构31的外径侧,从-Z侧磁铁片31MB向电磁驱动机构31的外径方向发出的磁感线变更为朝向内径方向,并返回+Z侧磁铁片31MA。进而,在+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PX以及-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MX中,向电磁驱动机构31的内径侧(+X侧驱动线圈31CPX以及-X侧驱动线圈31CMX侧)发出的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与向外径侧发出的磁感应强度具有大致相同程度的大小。
[0016] 例如,当向+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PX中的+X侧驱动线圈31CPX流入-X轴朝向(+X轴方向逆时针)的电流时,在+X侧驱动线圈31CPX的+Z侧线圈边31CA上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且-Z侧线圈边31CB也产生了+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另外,当向-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MX中的-X侧驱动线圈31CMX流入+X轴朝向的电流时,-X侧驱动线圈31CMX的+Z侧线圈边31CA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Z侧线圈边31CB也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
[0017] 此时,如果向+X侧驱动线圈31CPX与-X侧驱动线圈31CMX通电的电流大小相同,则透镜支架32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如果两者通电的电流大小不同,则透镜支架32基于不同的电量而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同时绕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旋转摆动(即绕Y轴方向旋转摆动)。
[0018] 同样,当向+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PY中的+Y侧驱动线圈31CPY流入-Y轴朝向(+Y轴方向逆时针)的电流时,+Y侧驱动线圈31CPY的+Z侧线圈边31CA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而-Z侧线圈边31CB上也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另外,当向-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31MY中的-Y侧驱动线圈31CMY流入+Y轴朝向的电流时,-Y侧驱动线圈31CMY的+Z侧线圈边31CA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Z侧线圈边31CB也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
[0019] 此时,如果向+Y侧驱动线圈31CPY-Y侧驱动线圈31CMY流入电流大小与相同,则透镜支架32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如果两者流入的电流大小不同,则透镜支架32基于不同的电流量而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同时绕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旋转摆动(即绕X轴方向旋转摆动)。
[0020] 这样,电磁驱动机构31能够同时启动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校正功能的动作,使保持于透镜支架32上的透镜35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并且向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旋转摆动。
[0021] 但是,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电磁驱动机构31中,施加磁力的效率较低,需要非常大的电流才能对驱动线圈31C施加充分的磁场。并且,所述电磁驱动机构31需要如上述那样,同时启用使透镜35沿着Z轴方向移动的自动对焦和使其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摆动的抖动校正两个功能,因此,使得比仅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增大了耗电量。因此,摄像头拍摄时的电磁驱动机构31需消耗大量的电力,这样出现了使装载于移动电话的蓄电池消耗时间变短的问题。为此,期望要求设计出耗电低的电磁驱动机构。

发明内容

[0022]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效率高、耗电量低的透镜驱动装置。
[0023]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包括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的驱动线圈;以及驱动磁铁,其包括与前进路径边隔开空隙相对置的前进路径侧磁铁片以及与返回路径边隔开空隙相对置的返回路径侧磁铁片。所述前进路径侧磁铁片和返回路径侧磁铁片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被磁化,由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与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形成的夹角构成为朝向所对置的驱动线圈扩开的状态。
[0024] 由此,可提高从驱动磁铁向驱动线圈施加的磁感应强度,因此,能够使通电后驱动线圈有效地产生强力的洛伦兹力。
[0025]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驱动线圈沿着与透镜光轴成直角的方向卷绕,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所述与透镜光轴成直角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正面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26] 该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供所述透镜安装的透镜支架,所述驱动线圈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侧边;供所述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以及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其中,所述驱动线圈的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垂直于所述透镜的光轴。
[0027] 由此,使透镜向光轴方向直进移动(也即直线移动),并且使其向与光轴成直角的方向摆动,能够高效地启用自动对焦和抖动校正两功能。
[0028]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驱动线圈绕着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所驱动的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卷绕,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侧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与透镜光轴成直角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29] 该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中央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所述驱动线圈的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均绕透镜光轴方向卷绕成独立线圈套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侧,并在光轴方向并排设置;供所述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以及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的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
[0030] 可选的,所述透镜支架呈八角筒状,所述前进路径边和返回路径边均呈八角形环状;所述驱动磁铁分四组对称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外周侧,分别与所述驱动线圈的一个直边相对;从光轴方向看,每组驱动磁铁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
[0031] 由此,使透镜光轴方向直进移动,能够高效地进行自动对焦。
[0032]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线圈沿着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所驱动的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卷绕,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所述驱动线圈的卷绕正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所述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所述与透镜光轴平行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33] 该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中央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绕透镜光轴缠绕并设置在透镜支架的外径部的对焦用驱动线圈;设置在对焦用驱动线圈外周侧的对焦用驱动磁铁;供所述驱动磁铁和对焦用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供所述驱动线圈安装的基座基板;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板状弹簧构件与基座基板连结起来,且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为能够向与所述透镜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摆动的线状弹簧构件。
[0034] 由此,使透镜向与光轴成直角的方向摆动,能够高效地进行抖动校正。
[0035] 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线圈沿着与透镜光轴平行的方向卷绕,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侧面沿着驱动线圈的卷绕正面隔开空隙相互对置,所述驱动磁铁的侧面为与所述驱动磁铁的磁极面相邻的面。
[0036] 该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中央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支架;绕透镜光轴缠绕并设置在透镜支架的外径部的对焦用驱动线圈;供所述驱动磁铁安装的框状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侧;供所述驱动线圈安装的基座基板;将所述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于所述磁铁支架上,且将透镜支架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板状弹簧构件与基座基板连结起来,且将透镜支架悬架支承为能够向与所述透镜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摆动的线状弹簧构件。其中,所述对焦用驱动线圈的卷绕侧面与所述驱动磁铁的磁极面沿着与透镜光轴成直角的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37] 由此,使透镜与光轴成直角的方向摆动,能够有效地进行抖动校正的运转。
[0038] 本发明通过将驱动磁铁的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与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化方向形成的夹角构成为朝向所对置的驱动线圈扩开的状态,可提高从驱动磁铁向驱动线圈施加的磁感应强度,因此,能够使通电后驱动线圈有效地产生强力的洛伦兹力。

附图说明

[0039]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40] 图2是图1中透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41] 图3是图1中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0042]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示意图。
[0043]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磁力线图。
[0044]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图。
[0045]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46] 图8是图7中透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47] 图9是图7中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0048]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49] 图11是图10中透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50] 图12是图10中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0051]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局部立体图。
[0052] 图14是图13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磁力线图。
[0053] 图15图13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图。
[0054] 图16是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0055] 图17是图16的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0056] 图18是16的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局部立体图。
[0057] 图19是16的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磁力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9]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立体图,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爆炸图,图3是透镜驱动装置101中的电磁驱动机构111的主要局部立体图。另外,图4是用于说明电磁驱动机构111中所使用的驱动磁铁111M的磁化的剖断图,图5是表示由驱动磁铁111M产生的磁场扩散的磁力线图,图6是表示与驱动线圈111C交叉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曲线图。在此,将透镜151的光轴方向设为Z轴方向(被摄体侧为+Z侧),且将与Z轴成直角、且相互之间垂直的两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此外,在图3中,截切了+X侧驱动磁铁
111MPX的一部分而示出,以提高与其对置的+X侧驱动线圈111CPX的视认性。
[0060] 透镜驱动装置101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校正功能,可使透镜151高效地在Z轴方向移动,可使拍摄图像在配设于透镜151的Z轴后方的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对焦,并且使透镜151分别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高效地摆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使其绕着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以及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转动的同时而摆动),抑制了图像传感器中的拍摄图像漂浮(手机颤动)。
[0061] 如图1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1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状,其中央部能够保持透镜151。如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1具有:供透镜151安装的透镜支架121、将透镜支架121悬架支承为能够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141、由驱动线圈111C和驱动磁铁111M构成的电磁驱动机构111、以及用于支承驱动磁铁111M的四方框状的磁铁支架131。
[0062] 驱动线圈111C包括:沿着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安装于透镜支架121的+X侧的+X侧驱动线圈111CPX;沿着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安装于透镜支架121的-X侧的-X侧驱动线圈111CMX;沿着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安装于透镜支架121的+Y侧的+Y侧驱动线圈111CPY;以及沿着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安装于透镜支架121的-Y侧的-Y侧驱动线圈111CMY。
[0063] 如图3所示,驱动磁铁111M包括:+X侧驱动磁铁111MPX,其安装于磁铁支架131的+X侧方框内,且与+X侧驱动线圈111CPX沿着X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X侧驱动磁铁111MMX,其安装于磁铁支架131的-X侧方框内,且与-X侧驱动线圈111CMX沿着X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Y侧驱动磁铁111MPY,其安装于磁铁支架131的+Y侧方框内,且与+Y侧驱动线圈111CPY沿着Y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以及-Y侧驱动磁铁111MMY,其安装于磁铁支架131的-Y侧方框内,且与-Y侧驱动线圈111CMY沿着Y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64] +X侧驱动磁铁111MPX、-X侧驱动磁铁111MMX、+Y侧驱动磁铁111MPY以及-Y侧驱动磁铁111MMY全都形成为+Z方向侧的长方体形状(即从Z方向看呈长方体形状),且这些驱动磁铁分别被分割成作为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Z侧磁铁片111MA以及作为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Z侧磁铁片111MB。+Z侧磁铁片111MA和-Z侧磁铁片111MB在Z方向上上下叠放。所谓前进路径侧是指磁力线从位于该侧的磁铁片发出并与位于该侧的线圈边交叉。所谓返回路径侧是指上述和前进路径侧的线圈边交叉完毕后方向回转并与位于返回路径侧的线圈边交叉,最后返回位于本侧的磁铁片。
[0065] 用于构成驱动线圈111C的+X侧驱动线圈111CPX、-X侧驱动线圈111CMX、+Y侧驱动线圈111CPY以及-Y侧驱动线圈111CMY分别卷绕为长圆形状。作为驱动线圈111C的一个长边、且位于+Z侧的+Z侧线圈边111CA设置在前进路径侧,其与+Z侧磁铁片111MA相互对置。另外,作为驱动线圈111C的另一个长边且位于-Z侧的-Z侧线圈边111CB设置在返回路径侧,其与-Z侧磁铁片111MB相互对置。
[0066] 板状弹簧构件141形成为万向节形状,其由+Z侧板状弹簧构件141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1B构成。+Z侧板状弹簧构件141F的内径部141a与透镜支架121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1F的外径部141b与磁铁支架131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1B的内径部141a与透镜支架121的-Z侧端部相连接,且-Z侧板状弹簧构件141B的外径部141b与磁铁支架131的-Z侧端部相连接。板状弹簧构件141将透镜支架121悬架支承为,使其沿Z轴方向直进移动时,能够使其向相对于Z轴成直角的方向旋转,同时随之进行摆动。
[0067] 如图4所示,+X侧驱动磁铁111MPX的+Z侧磁铁片111MA与+X侧驱动线圈111CPX的+Z侧线圈边111CA沿着X轴方向相互对置。+X侧驱动磁铁111MPX的-Z侧磁铁片111MB与+X侧驱动线圈111CPX的-Z侧线圈边111CB沿着X轴方向相互对置。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Z侧磁铁片111MA被如箭头PP所示那样沿着相对X轴倾斜的P轴方向被磁化,并在+Z侧线圈边111CA侧形成N极,从而磁力线从磁极面射出后偏向+Z侧。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Z侧磁铁片111MB被如箭头QQ所示那样沿着相对X轴倾斜的Q轴方向被反转磁化,从而在-Z侧线圈边111CB侧形成S极,从而从+Z侧磁铁片111MA的磁极面以相对X轴朝向+Z侧倾斜发出的磁力线与+Z侧线圈边交叉后方向回转,并再次以相对X轴朝向+Z侧倾斜的方向回到-Z侧磁铁片。也就是说,+Z侧磁铁片111MA和-Z侧磁铁片111MB分别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被磁化,且上述两磁铁片分别被沿P轴方向以及Q轴方向倾斜磁化,使得两者磁化方向朝向两者所对置的+Z侧线圈边111CA和-Z侧线圈边111CB的宽度方向(在Z轴方向的宽度)扩开以形成为扩展角θ。即,由+Z侧磁铁片
111MA的磁化方向与-Z侧磁铁片111MB的磁化方向形成的夹角角度是,朝向与该磁铁片
111MA、111MB相互对置的+Z侧线圈边111CA和-Z侧线圈边111CB扩开(宽广)。
[0068] 省略了图示,与上述同样,-X侧驱动磁铁111MMX的+Z侧磁铁片111MA被向-X侧驱动线圈111CMX的+Z侧线圈边111CA的宽度方向倾斜(也即倾斜是朝向线圈边宽度方向的+Z侧)磁化,而在+Z侧线圈边111CA侧形成N极。-X侧驱动磁铁111MMX的-Z侧磁铁片111MB被向-X侧驱动线圈111CMX的-Z侧线圈边111CB的宽度方向倾斜(也即倾斜是朝向线圈边宽度方向的-Z侧)磁化,而在-Z侧线圈边111CB侧形成S极。同样的,+Y侧驱动磁铁111MPY的+Z侧磁铁片111MA被向+Y侧驱动线圈111CPY的+Z侧线圈边111CA的宽度方向倾斜磁化,而在+Z侧线圈边111CA侧形成N极。+Y侧驱动磁铁111MPY的-Z侧磁铁片111MB被向+Y侧驱动线圈111CPY的-Z侧线圈边111CB的宽度方向倾斜磁化,而在-Z侧线圈边111CB侧形成S极。-Y侧驱动磁铁111MMY的+Z侧磁铁片111MA被向-Y侧驱动线圈111CMY的+Z侧线圈边111CA的宽度方向倾斜磁化,而在+Z侧线圈边111CA侧形成N极。-Y侧驱动磁铁111MMY的-Z侧磁铁片111MB被向-Y侧驱动线圈111CMY的-Z侧线圈边111CB的宽度方向倾斜磁化,而在-Z侧线圈边111CB侧形成S极。
[0069] 如上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11包括以下的四组电磁驱动机构:由+X侧驱动线圈111CPX和+X侧驱动磁铁111MPX构成的+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由-X侧驱动线圈
111CMX和-X侧驱动磁铁111MMX构成的-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由+Y侧驱动线圈
111CPY和+Y侧驱动磁铁111MPY构成的+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Y;以及由-Y侧驱动线圈
111CMY和-Y侧驱动磁铁111MMY构成的-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Y。
[0070] 将电磁驱动机构111的+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和-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两者的中的磁感线分布状态表示为磁力线图,如图5所示。如该图所示,+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以及-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是由沿着Z轴方向相邻的+Z侧磁铁片111MA和-Z侧磁铁片111MB构成的开磁路,其中,该开磁路在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内径侧(+X侧驱动线圈111CPX以及-X侧驱动线圈111CMX侧)和外径侧开放。
[0071] 即,在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内径侧,从+Z侧磁铁片111MA发出的磁感线向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内径方向扩开,且与+Z侧线圈边111CA交叉;再调转方向朝向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外径方向,其与-Z侧线圈边111CB交叉,并向-Z侧磁铁片111MB返回。另外,在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外径侧,从-Z侧磁铁片111MB向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外径方向发出的磁感线返回至+Z侧磁铁片111MA。在此,+Z侧磁铁片111MA和-Z侧磁铁片111MB分别被向P轴方向以及Q轴方向倾斜磁化,并形成为扩开角度朝向+X侧驱动线圈111CPX的扩开角θ。由此,在+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以及-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中,提高了向电磁驱动机构111的内径侧(+X侧驱动线圈111CPX和-X侧驱动线圈111CMX侧)发出的磁感应强度,增多了分别与+Z侧线圈边111CA以及-Z侧线圈边111CB交叉的磁感线量。
[0072] 由图5图示的+X侧驱动线圈111CPX和-X侧驱动线圈111CMX产生的驱动力,取决于沿着Y轴方向流通在处于磁场中的+Z侧线圈边111CA和-Z侧线圈边111CB中的电流所产生的朝向Z轴方向的洛伦兹力强度。即,+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和-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的驱动效率依赖于所交叉的磁感应强度的X轴方向成分大小。
[0073] 在图6中,在分别与+Z侧线圈边111CA以及-Z侧线圈边111CB交叉的区域(图5中的点U-V间)内,将扩开角θ分别为0度、40度、80度时的磁感应强度的X轴方向成分以曲线化示出。该图中的点线(MD-0)表示磁化方向不扩开,即扩开角θ为0度(也就是说,沿着X轴方向被磁化的基于现有技术的电磁驱动机构31的驱动磁铁31MPX)时的磁感应强度,细实线(MD-40)表示扩开角θ为40度时的磁感应强度,粗实线(MD-80)表示扩开角θ为80度时的磁感应强度。
[0074] 根据该图的曲线可明确,通过使+Z侧磁铁片111MA和-Z侧磁铁片111MB两者的磁化方向朝向所对置的+X侧驱动线圈111CPX和-X侧驱动线圈111CMX扩开,可提高分别与+X侧驱动线圈111CPX和-X侧驱动线圈111CMX交叉的磁感应强度,并提高了流通于这些驱动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因此,能够提高+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和-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的驱动效率。
[0075] 同样,在+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Y以及-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Y中,通过使+Z侧磁铁片111MA和-Z侧磁铁片111MB的磁化方向分别向所对置的+Y侧驱动线圈111CPY和-Y侧驱动线圈111CMY相对扩开,也可提高分别与+Y侧驱动线圈111CPY和-Y侧驱动线圈111CMY交叉的磁感应强度,因此,整体上提高了电磁驱动机构111的驱动效率。
[0076] 即,当向+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X中的+X侧驱动线圈111CPX流入-X轴朝向(向+X轴方向逆时针流入)的电流时,+X侧驱动线圈111CPX的+Z侧线圈边111CA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而-Z侧线圈边111CB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另外,当向-X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X中的-X侧驱动线圈111CMX流入+X轴朝向(向+X轴方向顺时针流入)的电流时,-X侧驱动线圈111CMX的+Z侧线圈边111CA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而-Z侧线圈边111CB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
[0077] 此时,如果向+X侧驱动线圈111CPX和-X侧驱动线圈111CMX通电的电流的大小相同,则透镜支架12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另一方面,如果电流的大小不同,则透镜支架121基于电流的不同量而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同时还绕着与Y轴平行的轴周围旋转摆动(即在Y轴方向旋转摆动)。
[0078] 同样,当向+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PY中的+Y侧驱动线圈111CPY流入-Y轴朝向(向+Y轴方向逆时针流入)的电流时,+Y侧驱动线圈111CPY的+Z侧线圈边111CA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Z侧线圈边111CB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另外,当向-Y侧的电磁驱动机构111MY中的-Y侧驱动线圈111CMY流入+Y轴朝向(向+Y轴方向顺时针流入)的电流时,-Y侧驱动线圈111CMY的+Z侧线圈边111CA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而-Z侧线圈边111CB产生+Z轴朝向的强力洛伦兹力。
[0079] 此时,如果分别向+Y侧驱动线圈111CPY和-Y侧驱动线圈111CMY流入的电流大小相同,则透镜支架121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如果电流的大小不同,则透镜支架121基于电流不同量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同时向与X轴平行的轴周围旋转摆动(即在X轴方向旋转摆动)。
[0080] 这样,电磁驱动机构111能够同时有效进行自动对焦和抖动校正的兼用动作,使保持于透镜支架121上的透镜151向Z轴方向高效地直进移动,并且使其在与Z轴成直角的方向高效地旋转摆动。
[0081]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2的立体图,图8是透镜驱动装置102的爆炸图,图9是透镜驱动装置102中的电磁驱动机构112的主要局部立体图。在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透镜(未图示)的光轴方向设为Z轴方向(被摄体侧为+Z侧),并将向与Z轴成直角的且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而且将X轴方向向+Y轴方向旋转45度(也即将X轴绕Z轴旋转+45度)后的坐标轴设为K轴,将Y轴方向向-X轴方向旋转45度(也即将Y轴绕Z轴旋转+45度)后的坐标轴设为L轴。此外,在图9中,截切了+K侧驱动磁铁112MPK的一部分而示出,以提高其所对置的+Z侧驱动线圈112CPZ和-Z侧驱动线圈112CMZ的视认性。
[0082] 透镜驱动装置102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其可使透镜向Z轴方向高效地移动,以使拍摄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对焦。
[0083] 如图7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2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状。透镜驱动装置102具有:中央部保持有未图示的透镜,供透镜安装的透镜支架122;将透镜支架122悬架支承为能够向Z轴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142;由驱动线圈112C和驱动磁铁112M构成的电磁驱动机构112;以及用于支承驱动磁铁112M的四方框状的磁铁支架132。
[0084] 驱动线圈112C包括:+Z侧驱动线圈112CPZ,其沿着形成为八角筒状的透镜支架122的外周部卷绕于Z轴周围,且作为前进路径边,安装于+Z侧;以及-Z侧驱动线圈
112CMZ,沿着透镜支架122的外周部卷绕于Z轴周围,且作为返回路径边,安装于-Z侧,与+Z侧驱动线圈112CPZ并排间隔设置。
[0085] 各板状弹簧构件142包括:+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B。+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B均具有内径部142a、外径部142b、以及连接内径部142a和外径部142b并沿圆周方向和直径方向反复弯曲的腕部142c。+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F的内径部142a与透镜支架122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F的外径部142b与磁铁支架132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B的内径部142a与透镜支架122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2B的外径部142b与磁铁支架132的-Z侧端部相连接。板状弹簧构件142将透镜支架122悬架支承为能够使其向Z轴方向直进移动。
[0086] 如图9所示,驱动磁铁112M包括:安装于磁铁支架132的+K侧角部的+K侧驱动磁铁112MPK;安装于磁铁支架132的-K侧角部的-K侧驱动磁铁112MMK;安装于磁铁支架132的+L侧角部的+L侧驱动磁铁112MPL;以及安装于磁铁支架132的-L侧角部的-L侧驱动磁铁112MML。
[0087] +K侧驱动磁铁112MPK、-K侧驱动磁铁112MMK、+L侧驱动磁铁112MPL和-L侧驱动磁铁112MML分别形成为绕着Z方向周围彼此相邻的三棱柱形状,从光轴方向看,四组驱动磁铁均为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驱动线圈112C相对。+K侧驱动磁铁112MPK、-K侧驱动磁铁112MMK、+L侧驱动磁铁112MPL和-L侧驱动磁铁112MML均被分割成作为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Z侧磁铁片112MA与作为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Z侧磁铁片
112MB。
[0088] 作为前进路径边的+Z侧驱动线圈112CPZ与+Z侧磁铁片112MA沿着线圈的卷绕径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而作为返回路径边的-Z侧驱动线圈112CMZ与-Z侧磁铁片112MB沿着线圈的卷绕径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89] 从与包含Z轴和K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K侧驱动磁铁112MPK中的+Z侧磁铁片112MA向自K轴倾斜的方向被倾斜磁化,且使+Z侧驱动线圈112CPZ侧形成为N极,也即相对于K轴向+Z轴方向倾斜的方向被倾斜磁化。从与包含Z轴和K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Z侧磁铁片112MB向自K轴倾斜的方向被倾斜磁化,且使-Z侧驱动线圈112CMZ侧形成为S极,也即相对于K轴向+Z轴方向倾斜的方向被倾斜磁化。即,+Z侧磁铁片
112MA的磁化方向和-Z侧磁铁片112MB的磁化方向所形成的角向+Z侧驱动线圈112CPZ和-Z侧驱动线圈112CMZ扩开一定角度。
[0090] 同样,从与包含Z轴和K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K侧驱动磁铁112MMK中的+Z侧磁铁片112MA向自K轴倾斜的方向被倾斜磁化,且使+Z侧驱动线圈112CPZ侧形成为N极。从与包含Z轴和K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Z侧磁铁片112MB被向自K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且使-Z侧驱动线圈112CMZ侧形成为S极。另外,从与包含Z轴和L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L侧驱动磁铁112MPL中的+Z侧磁铁片112MA被向自L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且使+Z侧驱动线圈112CPZ侧形成为N极,-Z侧磁铁片112MB被向自L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且使-Z侧驱动线圈112CMZ侧形成为S极。从与包含Z轴和L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L侧驱动磁铁112MML中的+Z侧磁铁片112MA被向自L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Z侧驱动线圈112CPZ侧形成为N极,-Z侧磁铁片112MB被向自L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Z侧驱动线圈112CMZ侧形成为S极。
[0091] 如上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12包括+Z侧驱动线圈112CPZ和-Z侧驱动线圈112CMZ、+K侧驱动磁铁112MPK、-K侧驱动磁铁112MMK、+L侧驱动磁铁112MPL以及-L侧驱动磁铁112MML。
[0092]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Z侧磁铁片112MA和-Z侧磁铁片112MB也以其磁化方向分别向+Z侧驱动线圈112CPZ以及-Z侧驱动线圈112CMZ的Z方向宽度方向形成一定扩开角的方式被倾斜磁化。进而,在电磁驱动机构112的内径侧,从+Z侧磁铁片112MA发出的磁感线向电磁驱动机构112的内径方向扩开,且与+Z侧驱动线圈112CPZ交叉;在所述磁感线变更为朝向电磁驱动机构112的外径方向后,其与-Z侧驱动线圈112CMZ交叉,且向-Z侧磁铁片112MB返回。另外,在电磁驱动机构112的外径侧,从-Z侧磁铁片112MB向电磁驱动机构112的外径方向发出的磁感线返回至+Z侧磁铁片112MA。因此,能够提高向电磁驱动机构112的+Z侧驱动线圈112CPZ以及-Z侧驱动线圈112CMZ侧发出的磁感应强度,并增大了分别与+Z侧驱动线圈112CPZ以及-Z侧驱动线圈112CMZ交叉的磁感线量。
[0093] 其结果为,提高了利用流入+Z侧驱动线圈112CPZ和-Z侧驱动线圈112CMZ的电流而产生的洛伦兹力,能够提高电磁驱动机构112的驱动效率。
[0094] 这样,在本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2中,电磁驱动机构112也能够利用强力的驱动力,使保持于透镜支架122上的透镜向Z轴方向高效直动。
[0095]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的立体图,图11是透镜驱动装置103的爆开图,图12是透镜驱动装置103中的对焦用电磁驱动机构173和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的主要局部立体图。此外,图12中,截切了+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X的一部分而示出,以提高其对置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的视认性。
[0096] 透镜驱动装置103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校正功能,使未图示的透镜沿着Z轴方向移动,以使拍摄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对焦,并且使透镜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高效地摆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其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直进摆动),以抑制图像传感器中中的拍摄图像发生漂移。
[0097] 如图10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3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状,其中央部保持有未图示的透镜。透镜驱动装置103具有:供透镜安装的透镜支架123;用于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向Z轴方向移动的板状弹簧构件143;由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和对焦用驱动磁铁173M构成的对焦用电磁驱动机构173;由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和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构成的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用于支承对焦用驱动磁铁173M和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的四方框状的磁铁支架133;供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安装的基座基板193;以及用于将板状弹簧构件143与基座基板193连结起来,且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摆动的线状弹簧构件183。
[0098] 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绕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安装于形成为圆筒状的透镜支架123的外径部。四个对焦用驱动磁铁173M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分别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X侧方框、-X侧方框、+Y侧方框和-Y侧方框内,且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线圈的径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099] 基座基板193为中央部向Z轴方向开圆形口的四方板状的构件。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包括: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以及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上述这些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构件均呈长圆(所谓长圆均指包括两条平行的长边及连接该两条平行的长边的呈圆弧形状的短边的形状)形状卷绕。
[0100] 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Z侧端部。如图12所示,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包括:配设于+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X;配设于-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X;配设于+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Y;以及配设于-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Y。
[0101] +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X与-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X形成为沿着X方向彼此相邻的长方体形状,两者均被分别分割成作为内径侧的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铁片113MA以及作为外径侧的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铁片113MB。同样,+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Y形成为沿着Y方向彼此相邻的长方体形状,两者均分别被分割为作为内径侧的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铁片113MA和作为外径侧的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铁片113MB。
[0102] 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的一个长边、即内径侧线圈边113CA与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Z侧面靠+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X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作为另一个长边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的一个长边、即内径侧线圈边113CA与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Z侧面靠-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X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作为另一个长边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103] 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的一个长边、即内径侧线圈边113CA与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Y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作为另一个长边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的一个长边、即内径侧线圈边113CA与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Y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作为另一个长边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104] 这样一来,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由+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构成。另外,作为其中一个长边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形成为前进路径边,其与内径侧磁铁片113MA相互对置;而作为另一个长边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形成为返回路径边,且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相互对置。
[0105] 板状弹簧构件143包括:+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均包括内径部143a、外径部143b、以及连接内径部143a和外径部143b并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腕部143c。+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的内径部143a与透镜支架123的+Z侧端部相连接,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的外径部143b与磁铁支架133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的内径部143a与透镜支架123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的外径部143b与磁铁支架133的-Z侧端部相连接。板状弹簧构件143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向Z轴方向移动。
[0106] 线状弹簧构件183为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线状构件,以将板状弹簧构件143的+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的四角与基座基板193的四角连结起来,并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能够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摆动。
[0107] 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X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且使内径侧线圈边113CA侧形成为N极,外径侧磁铁片113MB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且反转以使外径侧线圈边
113CB侧形成为S极。即,内径侧磁铁片113MA和外径侧磁铁片113MB以使各自磁化方向向内径侧线圈边113CA和外径侧线圈边113CB的卷绕宽度方向扩开形成一定角度的方式而倾斜磁化。
[0108] 同样,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X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内径侧线圈边113CA侧形成为N极,外径侧磁铁片113MB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外径侧线圈边113CB侧形成为S极。从与包含Z轴和Y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Y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内径侧线圈边113CA侧形成为N极,外径侧磁铁片113MB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外径侧线圈边113CB侧形成为S极。从与包含Z轴和Y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Y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3MA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内径侧线圈边113CA侧形成为N极,外径侧磁铁片113MB被自Z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外径侧线圈边113CB侧形成为S极。
[0109] 如上所述,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包括以下的四组驱动机构:由+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X构成的+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PX;由-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X构成-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MX;由+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PY构成的+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PY;以及由-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MY构成的-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MY。
[0110] 当向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流入电流时,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使透镜支架123在Z轴方向移动,以使拍摄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对焦。
[0111] 进而,当分别向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中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流入电流时,内径侧磁铁片113MA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以磁化方向形成一定扩开角那样被倾斜磁化,因此,+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
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分别产生X轴方向的强力洛伦兹力,透镜支架
123向X轴方向摆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向X轴方向直进摆动),能够高效地抑制因X轴方向抖动造成对焦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发生模糊。
[0112] 同样,当向+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以及-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流入电流时,内径侧磁铁片113MA与外径侧磁铁片113MB以磁化方向形成一定扩开角那样被倾斜磁化,因此,+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
113CMY产生Y轴方向的强力洛伦兹力,使透镜支架123向Y轴方向摆动(向Y轴方向直进摆动),能够高效地抑制因Y轴方向抖动造成对焦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发生漂移。
[0113] 另外,当以预定分配量同时向+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流入电流时,基于向+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侧以及-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侧、+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侧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侧流入的通电量分配比率,使+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
113CMX、+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产生适当比率的强力洛伦兹力,以使透镜向X轴与Y轴的合成方向直进摆动,能够高效地抑制因该合成方向抖动造成对焦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发生模糊。
[0114] 这样,在本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中,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3也能够利用强力的驱动力,使保持于透镜支架123上的透镜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高效地直进摆动。
[0115]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的对焦用电磁驱动机构174和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的主要局部立体图。另外,图14表示由兼用驱动磁铁114M产生磁场的磁力线图,图15为表示与如图11所示同样的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交叉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图。此外,在图13中仅仅示出与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不同的部分,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参照图10、图11,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另外,在图13中,截切了+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的一部分而示出,以提高其沿着Z轴方向对置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的视认性。
[0116] 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透镜驱动装置103同时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和抖动校正功能,可使未图示的透镜向Z轴方向高效地移动,以使拍摄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对焦,并且可使透镜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高效地摆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其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直进摆动),以抑制图像传感器中拍摄图像发生漂移。
[0117]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3省略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抖动校正用驱动磁铁113M,其使用了兼作对焦用和抖动校正用的兼用驱动磁铁114M,这一点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0118]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整体上形成为长方体状。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具有:供透镜安装的透镜支架123;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向Z轴方向移动板状弹簧构件143;由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和兼用驱动磁铁114M构成的对焦用电磁驱动机构174;由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和兼用驱动磁铁114M构成的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用于支承兼用驱动磁铁114M的四方框状磁铁支架133;供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安装的基座基板193;以及线状弹簧构件183,其将板状弹簧构件143与基座基板193连结起来,并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
[0119] 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绕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其安装于形成为圆筒状的透镜支架123的外径部上。兼用驱动磁铁114M分开安装于磁铁支架133的+X侧方框、-X侧方框、+Y侧方框以及-Y侧方框内。进而,如图13所示,兼用驱动磁铁114M由+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和-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X、+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Y和-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Y构成。
[0120] +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X、+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Y和-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Y分别形成为四方板状,且均由作为内径侧的前进路径侧磁铁片的磁铁片114MA和作为外径侧的返回路径侧磁铁片的磁铁片114MB彼此对接形成。
[0121] 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分别与+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X、+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Y、-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Y沿着其卷绕径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基座基板193为中央部具有向Z轴方向呈圆形开口的四方板状构件。
[0122] 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包括: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X侧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以及沿着与Z轴平行的轴周围卷绕,且安装于基座基板193的+Z侧面靠-Y侧的-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
113CMY。上述这些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构件分别卷绕为长圆形状。
[0123] 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4MA被自X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X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且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Z侧的侧面与+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外径侧磁铁片114MB被自X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Z侧的侧面与+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即,当观察内径侧磁铁片114MA和外径侧磁铁片114MB的-Z侧的侧面时,内径侧磁铁片114MA和外径侧磁铁片114MB以其各磁化方向向所对置的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和外径侧线圈边113CB的卷绕宽度方向形成一定扩开角的方式被倾斜磁化,内径侧磁铁片114MA的-Z侧的侧面与外径侧磁铁片114MB的-Z侧的侧面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被磁化。
[0124] 同样,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X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4MA被自X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N极,且其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X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其-Z侧的侧面与-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从与包含Z轴和X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外径侧磁铁片114MB被自X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且其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X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Z侧的侧面与-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的外径侧线圈边
113C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125] 从与包含Z轴和Y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Y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4MA被自Y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且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Y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Z侧的侧面与+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从与包含Z轴和Y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外径侧磁铁片114MB被自Y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且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Y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Z侧的侧面与+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126] 从与包含Z轴和Y轴在内的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观察,-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Y中的内径侧磁铁片114MA被自Y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且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Y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Z侧的侧面与-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外径侧磁铁片114MB被自Y轴倾斜的方向倾斜磁化,以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侧形成为N极,且与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沿着Y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Z侧的侧面与-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
113CMY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沿着Z轴方向隔开空隙相互对置。
[0127] 这样一来,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由+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构成。作为这些驱动线圈一个长边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形成为前进路径边,且与内径侧磁铁片114MA的-Z侧的侧面相互对置;而作为另一个长边的外径侧线圈边113CB形成为返回路径边,且与外径侧磁铁片114MB的-Z侧的侧面相互对置。
[0128] 板状弹簧构件143包括:+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均包括内径部143a、外径部143b、以及连接内径部143a和外径部143b并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腕部143c。+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的内径部143a与透镜支架123的+Z侧端部相连接,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的外径部143b与磁铁支架133的+Z侧端部相连接。-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的内径部143a与透镜支架123的-Z侧端部相连接,而-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B的外径部143b与磁铁支架133的-Z侧端部相连接。板状弹簧构件143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向Z轴方向移动。
[0129] 线状弹簧构件183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线状的构件,其将板状弹簧构件143的+Z侧板状弹簧构件143F的四角与基座基板193的四角连结起来,并将透镜支架123悬架支承为能够分别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
[0130] 如上所述,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包括以下的四组电磁驱动机构:由+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构成的+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PX;由-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和-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X构成的-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MX;由+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Y构成的+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PY;以及由-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和-Y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MY构成的-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MY。
[0131] 图14表示由+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的内径侧磁铁片114MA的磁化方向与外径侧磁铁片114MB的磁化方向形成的扩开角θ为140度时的磁力线图。另外,图15表示磁感应强度分别与+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的内径侧线圈边113CA和外径侧线圈边113CB交叉的区域(图14图中的点S-T间)内的Z轴方向成分。图15中的点线(MD-180)表示内径侧磁铁片114MA与外径侧磁铁片114MB一起沿着同一方向(-X方向)被磁化时的磁感应强度,即,表示内径侧磁铁片114MA与外径侧磁铁片114MB的各自磁化方向未形成扩开角时的磁感应强度。另外,实线(MD-140)表示使+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的内径侧磁铁片114MA的磁化方向与+X侧兼用驱动磁铁114MPX的外径侧磁铁片114MB的磁化方向所形成的扩开角θ为140度那样被磁化时的磁感应强度。
[0132] 根据本图可明确,通过使内径侧磁铁片114MA和外径侧磁铁片114MB上的各磁化方向朝向其所对置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内径侧线圈边113CA外径侧线圈边113CB)而扩开,增大了分别与内径侧线圈边113CA和外径侧线圈边113CB交叉的磁感应强度,并提高了因流入这些内径侧线圈边113CA外径侧线圈边113CB中的电流而产生的洛伦兹力,能够提高+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PX的驱动效率。另外,-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MX、+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PY以及-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MY也同样如此。
[0133] 通过向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流入电流,使对焦用驱动线圈173C产生+Z轴朝向的洛伦兹力,以使透镜支架123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使拍摄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对焦。
[0134] 进而,在+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PX和-X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MX中,内径侧磁铁片114MA和外径侧磁铁片114MB以形成朝向其对置的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的扩开角那样被倾斜磁化,因此,通过向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中的+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流入电流,使得+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产生X轴方向的强力洛伦兹力,以使透镜支架123向X轴方向摆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其向X轴方向直进摆动),能够高效地抑制因抖动造成对焦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发生模糊。
[0135] 同样,在+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PY和-Y侧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MY中,内径侧磁铁片114MA和外径侧磁铁片114MB也以形成朝向其对置的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的扩开角的角度被倾斜磁化,因此,通过向+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以及-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流入电流,使+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产生Y轴方向的强力洛伦兹力,以使透镜支架123向Y轴方向摆动(向Y轴方向直进摆动),能够高效地抑制因抖动造成对焦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发生模糊。
[0136] 另外,当分别以预定分配通电量向+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通电时,基于分别向+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侧和-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X侧、+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侧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侧流入的电流分配比率,使+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X、-X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
113CMX、+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PY和-Y侧抖动校正用驱动线圈113CMY产生适当比率的强力洛伦兹力,以使透镜向X轴与Y轴的合成方向直进摆动,能够高效地抑制因抖动造成对焦图像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中发生模糊。
[0137] 这样,在本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3中,抖动校正用电磁驱动机构114也能够利用强力的驱动力,使保持于透镜支架123上的透镜分别向X轴方向和向Y轴方向高效地直进摆动。
[0138]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