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32817.0

文献号 : CN1060585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舛永贵司

申请人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容易并且可靠地进行和与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有关的电磁遮蔽。构成为在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保持部件(14)处设置的导电性罩部件(15)处,设置在该嵌合保持部件(14)的转动操作时与对方连接器(2)的导电性壳(23)接触的罩接点部(15g),对该导电性罩部件(15)与嵌合保持部件(14)一起进行转动操作,从而通过导电性罩部件(15)覆盖在布线基板(B)上安装的对方连接器(2)和布线基板(B)的连接部位(22a),进行针对与布线基板(B)的连接部位(22a)的电磁遮蔽,并且经由导电性罩部件(15)的罩接点部(15g)以及导电性壳(23),将导电性罩部件(15)接地而形成接地电路,从而得到更良好的电磁遮蔽特性(屏蔽特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具备将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连结于排列在绝缘外框的导电接触部件的第1连接器和在连接于布线基板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第1连接器被向后方区域插入而形成嵌合状态的第2连接器,构成为在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这两个连接器嵌合时,在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导电接触部件接触到设置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导电接触部件时,转动操作设置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嵌合保持部件,以便从外方侧覆盖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导电性壳,并且构成为通过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保持所述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这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并且设置于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导电性罩部件覆盖所述第2连接器中的与所述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所述电连接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导电性壳,在所述嵌合的方向上在所述连接部位的后方区域设置有固定屏蔽板块,该固定屏蔽板块配置成从所述布线基板立起的状态,并且由板状部件构成,并且在所述导电性罩部件处,设置罩接点部,该罩接点部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针对所述第2连接器的导电性壳的所述固定屏蔽板块成为从所述嵌合方向的后方接触的状态。

2.一种电连接器,将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连结于排列在绝缘外框的导电接触部件,构成为对于在连接于布线基板的状态下安装的对方连接器,向该对方连接器的后方区域插入而形成嵌合状态,当所述导电接触部件接触到设置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接触部件时,进行转动操作,以便嵌合保持部件从外方侧覆盖设置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并且构成为通过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保持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嵌合状态,并且设置于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导电性罩部件覆盖基板连接部,该基板连接部是设置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接触部件中的与所述布线基板的连接的部位,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在所述嵌合的方向上在所述连接部位的后方区域设置有固定屏蔽板块,该固定屏蔽板块配置成从所述布线基板立起的状态,并且由板状部件构成,并且在所述导电性罩部件处,设置罩接点部,该罩接点部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针对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的所述固定屏蔽板块成为从所述嵌合方向的后方接触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罩部件和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由相互不同的部件构成,

所述导电性罩部件针对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经由机械的固定单元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由形成剖面圆形形状或者剖面矩形形状的棒状部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的固定单元具有对置配置的铆接固定片,以便夹持所述嵌合保持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接点部构成为针对所述第2连接器或者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通过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按压力进行压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罩部件具备以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与所述布线基板接近或者接触的方式延伸设置的前端延长板和从该前端延长板悬臂状延伸的弹性弹簧部件,所述弹性弹簧部件形成为悬臂状延伸的部分的中途位置弯曲地延伸出,在该弹性弹簧部件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分形成所述罩接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连接器或者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处,形成所述弹性弹簧部件的接点部接触的壳接触片,所述壳接触片形成为在以从所述布线基板立起的方式延伸出后形成朝向所述布线基板折返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列状地配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弹簧部件,

另一方面,所述壳接触片沿着所述弹性弹簧部件的排列方向连续地延伸。

说明书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通过设置于以维持嵌合状态的方式而被转动操作的嵌合保持部件的导电性罩部件来覆盖与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在各种电气设备等中,广泛使用电连接器装置将由FPC(柔性印刷电路)、FFC(柔性扁平电缆)或者同轴电缆等构成的各种信号传送介质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这样的电连接器装置构成为针对在例如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的插座连接器插入连结了同轴电缆等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头连接器,来嵌合两个电连接器彼此,但在两个电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时,经常采用了通过对例如在插头连接器中设置的操作杆状的嵌合保持部件以架设到插座连接器侧的方式进行转动操作来保持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的结构。
[0003] 另一方面,在具备保持这样的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的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的电连接器装置中,以往,为了降低针对传发送号的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的影响或者降低朝向外部放射的电磁波噪声,经常采用通过用由薄板状金属部件构成的导电性壳、屏蔽板块覆盖连接器主体部(绝缘外框)的外表面、接触(contact)部件的外侧来进行电磁遮蔽(屏蔽)的结构,进而,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等中,在嵌合保持部件(操作杆)处设置导电性罩部件。
[0004] 更具体而言,构成为在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被转动至嵌合作用位置时,导电性罩部件覆盖对方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导电接触部和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两个连接器的嵌合时,进行针对导电接触向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的电磁遮蔽(屏蔽),防止制造工序的增大,并且直至将嵌合保持部件转动至嵌合作用位置为止,良好地确认导电接触的布线基板连接部位处的连接状态。
[0005] 但是,特别是伴随近年来的传送信号的进一步的高频化等,要求进一步降低针对上述导电接触(导电端子)的主体部分、与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的外部电磁波噪声的影响,并且更可靠地防止针对该布线基板的来自连接部位的电磁波噪声的外部放射。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3426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384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容易并且可靠地进行和与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有关的电磁遮蔽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
[0009]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方案1的发明中,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具备连结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的第1连接器和在与布线基板连接了的安装状态下被嵌合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在所述第1以及第2这两个连接器的嵌合时,以从外侧覆盖在所述第2连接器中设置了的导电性壳的方式,对在所述第1连接器中设置了的嵌合保持部件进行转动操作,通过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保持所述第1以及第2这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并且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中设置了的导电性罩部件覆盖所述第2连接器中的与所述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所述电连接器装置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性罩部件中,设置了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针对所述第2连接器的导电性壳成为接触状态的罩接点部。
[0010] 另外,在方案2的发明中,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连结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在和与布线基板连接了的状态下安装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时,以嵌合保持部件从外侧覆盖在该对方连接器中设置了的导电性壳的方式进行转动操作,在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时,以从外侧覆盖在所述对方连接器中设置了的导电性壳的方式,对嵌合保持部件进行转动操作,通过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保持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嵌合状态,并且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中设置了的导电性罩部件覆盖所述对方连接器中的与所述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所述电连接器装置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性罩部件中,设置了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针对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成为接触状态的罩接点部。
[0011]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1或者方案2的发明,在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之后,将导电性罩部件与嵌合保持部件一起进行转动操作,从而在布线基板上安装了的一方的电连接器和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被导电性罩部件覆盖,进行针对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的电磁遮蔽(屏蔽),并且经由在导电性罩部件中设置了的罩接点部以及导电性壳而使导电性罩部件成为接地状态,由此形成接地电路,所以得到更良好的电磁遮蔽特性(屏蔽特性)。
[0012] 此时,如方案3的发明那样,期望所述导电性罩部件和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由相互独立的部件构成,所述导电性罩部件针对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经由机械的固定单元连结。
[0013]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3记载的发明,针对未具备导电性罩部件的电连接器的嵌合保持部件,也能够通过所谓后装方式安装导电性罩部件,电连接器的通用性提高。
[0014] 另外,如方案4的发明那样,期望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由形成剖面圆形形状或者剖面矩形形状的棒状部件形成。
[0015]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4记载的发明,即使在使电连接器小型化·低断面化(low profile)了的情况下,仍充分地维持嵌合保持部件的强度。
[0016] 另外,如方案5的发明那样,期望所述机械的固定单元具有以夹持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方式对置配置了的铆接固定片。
[0017]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5记载的发明,通过以夹持嵌合保持部件的方式对置配置了的铆接固定片,牢固地固定导电性罩部件,所以即使使电连接器小型化·低断面化,也能够充分地维持导电性罩部件的固定强度。
[0018] 另外,如方案6的发明那样,所述罩接点部成为针对所述第2连接器或者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通过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按压力进行压接的结构。
[0019]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6记载的发明,通过使进行电磁遮蔽的导电性罩部件和导电性壳成为压接状态,良好地维持电连接状态,接地连接性提高。
[0020] 另外,如方案7的发明那样,期望所述导电性罩部件具备以在所述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与所述布线基板接近或者接触的方式延伸设置了的前端延长板和从该前端延长板按照悬臂状延伸的弹性弹簧部件,所述弹性弹簧部件以使按照悬臂状延伸的部分的中途位置弯曲而延伸出的方式形成,在该弹性弹簧部件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分形成了所述罩接点部。
[0021]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7记载的发明,即使在使电连接器小型化·低断面化了的情况下,仍充分地确保弹性弹簧部件的跨距长度,所以能够良好地维持弹性弹簧部件的必要的弹性。
[0022] 另外,如方案8的发明那样,期望在所述第2连接器或者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中,形成了所述弹性弹簧部件的接点部接触的壳接触片,所述壳接触片形成为形成在以从所述布线基板立起的方式延伸出之后朝向所述布线基板折返的形状。
[0023] 此时,如方案9的发明那样,期望形成列状地配置了多个所述弹性弹簧部件,另一方面,所述壳接触片沿着所述弹性弹簧部件的排列方向连续地延伸。
[0024]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方案8或者9记载的发明,多个弹性弹簧部件相对壳接触片成为良好的接触关系,所以接地电路的电连接性提高。
[0025]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构成为在保持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的嵌合保持部件处设置了的导电性罩部件处,设置在嵌合保持部件的转动操作时与对方连接器的导电性壳接触的罩接点部,将导电性罩部件与嵌合保持部件一起进行转动操作,从而利用导电性罩部件,覆盖在布线基板上安装了的一方的电连接器和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从而进行针对与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的电磁遮蔽(屏蔽),并且经由在导电性罩部件处设置了的罩接点部以及导电性壳使导电性罩部件成为接地状态来形成接地电路,从而得到更良好的电磁遮蔽特性(屏蔽特性),所以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容易并且可靠地进行和与布线基板的连接部位有关的电磁遮蔽,能够低廉并且大幅地提高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表示在水平方向上对置配置了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第1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0027] 图2是表示构成了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第1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嵌合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0028] 图3是表示将在图2的嵌合后的状态下立起到“嵌合敞开位置”的嵌合保持部件转动操作至成为大致水平的“嵌合作用位置”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装置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0029] 图4是表示处于图3所示的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的电连接器装置的平面说明图。
[0030] 图5是表示处于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两个连接器彼此的嵌合状态的电连接器装置的正面说明图。
[0031] 图6是表示图1~图5所示的第1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0032] 图7是图1所示的嵌合前的电连接器装置中的通过同轴电缆的轴线的位置的横剖面说明图。
[0033] 图8是图1所示的嵌合前的电连接器装置中的同轴电缆间位置的横剖面说明图。
[0034] 图9是图3所示的嵌合后的电连接器装置中的通过同轴电缆的轴线的位置的横剖面说明图。
[0035] 图10是图3所示的嵌合后的电连接器装置中的同轴电缆间位置的横剖面说明图。
[0036] 【符号说明】
[0037] 1: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1: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a:主体支撑部;11b:嵌合突部;12: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a:端子电极部;13:第1屏蔽壳部件(导电性壳);13a:接地连接舌片;13d:轴承部;13e:弹簧限制部件;14: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
14a:转动轴部;14b:连结臂部;14c:转动操作部;15:导电性罩部件;15a:上表面侧屏蔽罩;
15b:侧部固定板;15c:前部固定板;15d:背面侧屏蔽罩;15e:前端延长板;15f:释放孔;15g:
弹性弹簧部件(罩接点部);GB:接地棒;GC:接地接触;SC:同轴电缆(信号传送介质);SCa:电缆中心导体(信号线);SCb:电缆外部导体(屏蔽线);2: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1: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22: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a:基板连接脚部;22b:接点凸部;
23:第2屏蔽壳部件(导电性壳);23a:保持件;23b:上侧壳板;23c:固定屏蔽板块;23d:壳开口部;23e:接地连接部;23f:锁定部;23g:壳接触片;B:印刷布线基板;B1: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在将多根同轴电缆连接到印刷布线基板侧的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情况的实施方式。
[0039] [电连接器装置的整体构造的概要]
[0040] 首先,图1~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装置是具备作为连结了构成信号传送介质的同轴电缆SC的终端部分的第1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和作为在印刷布线基板B上安装的第2连接器(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2的水平嵌合型的电连接器装置,如图1所示,在以相对于在印刷布线基板B上安装的作为嵌合的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2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了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之后,在相对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向(印刷布线基板B的延伸方向)上插头连接器1以接近插座连接器2侧的方式水平地移动。由此,插头连接器1的前端侧部分经由插座连接器2的开口部被插入到内部,如图2那样,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成为嵌合状态。
[004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对作为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插入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的方向以及向其相反方向拔出的方向成为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以下,将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的延伸方向设为“水平方向”,将相对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另外,关于插头连接器1,将把该插头连接器1插入到插座连接器2的方向设为“前方向”,将向其相反方向拔出的方向设为“后方向”。进而,关于插座连接器2,将从该插座连接器2拔出上述插头连接器1的方向设为“前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为“后方向”。
[0042] 构成这样的电连接器装置的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以及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这两个电连接器分别具备由细长状地形成的绝缘部件构成的作为连接器主体部的绝缘外框11、21(图7所示)。在这些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21处,沿着该绝缘外框11、21的长度方向(图7的纸面垂直方向),按照适当的间距间隔,以形成多极状的方式,排列有作为接触部件的多个导电接触部件(导电端子)12、22。
[0043] 另外,对上述两个电连接器1、2中的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中的后方侧的端缘部(以下称为后端缘部),连结有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多极状地并列的方式排列了的多根同轴电缆SC的终端部分。在各同轴电缆SC的终端部分,特别如图7~图10所示,通过将包覆材料剥皮,使电缆中心导体(信号线)SCa以及电缆外部导体(屏蔽线)SCb以形成同轴状的方式露出。另外,以沿着该同轴电缆SC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电缆中心导体SCa与信号传送用的导电接触部件(导电端子)12、22连接,从而构成信号电路。关于与该电缆中心导体SCa有关的连接构造,在后面详细说明。
[0044] 另外,以同心状地包围上述电缆中心导体SCa的外周侧的方式配置了的电缆外部导体SCb被配置成贯通构成导电性的接地部件的接地棒GB的内部。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地棒GB由沿着上述同轴电缆SC的多极排列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按照长条状延伸的细长块状部件形成,针对同轴电缆SC的电缆外部导体(屏蔽线)SCb,通过锡焊、铆接、压接等,一并地连接该接地棒GB。这样设置的接地棒GB与隔着后述导电性壳等在印刷布线基板B处形成了的接地电路连接。
[0045] [绝缘外框以及导电接触部件]
[0046] 此处,上述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以及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这两个电连接器分别具备如上所述沿着导电接触部件(导电端子)12、22的多极排列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按照细长状延伸的细长状的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21,在这些绝缘外框11、21处安装的导电接触部件12、22是沿着多极排列方向(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一定的间隔而排列了同一形状的部件的结构。
[0047] 另一方面,在插头连接器1侧设置的绝缘外框11如上所述由在连接器长度方向(多极排列方向)上延伸的树脂等绝缘性部件形成,成为一体地具备在该插头连接器1的内部侧配置的作为连接器主体部的主体支撑部11a和以从该主体支撑部11a朝向连接器前方侧延伸出的方式设置的嵌合突部11b的结构。另外,在该绝缘外框11的从主体支撑部11a到嵌合突部11b的下表面侧的部位,通过插入成型或者压入,埋设有与上述接地棒GB接触的接地接触GC。该接地接触GC是以从主体支撑部11a朝向嵌合突部11b地向下表面侧表面露出的状态配置的,在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时,成为与后述第2连接器(对方连接器)的第2屏蔽壳部件23的内表面侧接触的配置关系。
[0048] 进而,在上述绝缘外框11的从主体支撑部11a到嵌合突部11b的上表面侧的部位,通过插入成型或者压入,埋设有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该导电接触部件12被配置成从绝缘外框11的上侧表面向上方露出而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状态。
[0049] 在这样的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处设置的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的后端部分,以被从上方侧抵接了的状态,焊锡连接同轴电缆SC中的电缆中心导体(信号线)SCa的终端部分。关于此时的电缆中心导体SCa和导电接触部件12的焊锡接合,能够针对多极排列方向的多个部位一并地进行,但通过这样的一并焊锡接合,针对插头连接器1的导电接触部件12,高效地连结多根同轴电缆SC。
[0050]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的前端侧设置了的嵌合突部11b的上侧表面,以形成多极状的露出电极的方式,配置有构成了上述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的前方侧部分的端子电极部12a。另外,构成该导电接触部件12的前方侧延伸部分的端子电极部12a在如上所述对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嵌合了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时,针对在插座连接器2处设置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从下方侧抵接,由此构成信号传送电路。另外,在这些多个导电接触部件12、22当中,还能够将一部分构成为接地连接用。
[0051] 另外,在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的前端侧设置的嵌合突部11b的下侧表面,以形成多极状的露出电极的方式,配置有上述接地接触GC的前方侧部分。另外,该接地接触GC中的前方侧延伸部分在如上所述对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嵌合了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时,针对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中安装的第2屏蔽壳部件23的底板的内表面,从上方侧抵接,由此构成接地电路。
[0052] 进而,在与上述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侧的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对应的位置,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以形成多极状的方式,排列有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侧的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21上安装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在该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中安装了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成为在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时相对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接触部件12从上方侧弹性地接触的结构。
[0053] 另外,该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后端部分(图7~图10的右端侧部分)具有以沿着上述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上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基板连接脚部22a。在实际的使用时(安装时),该基板连接脚部22a被载置到上述印刷布线基板B上的信号导电路或者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之后进行例如一并的焊锡接合。
[0054] 本实施方式中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主体部分是以从在上述连接器后端侧配置的基板连接脚部22a朝向上方立起的方式弯曲成型的,成为从其立起部位处的上端部分朝向前方侧(图7~图10的左方侧)按照悬臂状延伸的结构。另外,在该导电接触部件22中的连接器前方侧的前端部分,分别设置有朝向下方侧按照山形状伸出的接点凸部22b。在该导电接触部件22处设置的接点凸部22b的下方顶部构成为在如上所述对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嵌合了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时,针对插头连接器1侧的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的端子电极部12a,从上方侧弹性地接触。另外,通过这样的弹性的接触关系,进行上述两个接点部12a、22b彼此的电连接。
[0055] [关于导电性壳(屏蔽壳部件)]
[0056] 另一方面,在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以及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中设置的各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21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被将薄板状金属部件按照适当的形状弯曲形成的导电性的第1以及第2屏蔽壳部件(导电性壳)13以及23分别覆盖。这些第1以及第2屏蔽壳部件13、23是作为通过覆盖在各电连接器1、2的内部形成的信号传送电路以及接地电路而具有电磁遮蔽性(屏蔽性)的部件而被安装的部件,也是构成接地电路的一部分的部件。
[0057] 此时,在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侧设置的第1屏蔽壳部件13由将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从上下夹住的一对壳片的嵌合体构成。这些两个壳片部件由薄板状金属部件的弯曲构造体形成,首先针对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载置同轴电缆SC的终端部分而设置,在针对该同轴电缆SC的外部导体SCb焊锡接合了接地棒(接地部件)GB之后,针对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11从上方侧以及下方侧覆盖地安装上述第1屏蔽壳部件13的上半侧部分以及下半侧部分这两个壳片部件。
[0058] 在这样的第1屏蔽壳部件13的上半侧的壳片部件处,沿着作为多极排列方向的连接器长度方向,通过切口加工,形成有多个体的接地连接舌片13a。这些各接地连接舌片13a是以形成朝向连接器内侧的空间向倾斜方向突出的悬臂板簧状的方式切开的,针对上述接地棒GB的上表面侧弹性地接触或者焊锡接合。
[0059] [插座连接器的导电性壳(屏蔽壳部件)]
[0060] 另一方面,作为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中的第2屏蔽壳部件23也由针对绝缘外框(连接器主体部)21从上下夹持的一对壳片的嵌合体构成。这两个壳片部件由薄板状金属部件的弯曲构造体形成,但在上半侧的壳片部件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如图1所示从相同方向的两侧外方夹持绝缘外框21,而以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立起的方式,配置了保持件23a。
[0061] 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单侧部分,各设置一对这些各保持件23a以便形成第2屏蔽壳部件23的侧壁板,针对在印刷布线基板B上形成的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焊锡接合这些各保持件23a的下端缘部,由此进行接地电路的电连接,并且插座连接器2的整体被牢固地固定。
[0062] 另外,如上所述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以形成侧壁板的方式配置的两压紧件23a、23a彼此通过沿着绝缘外框21的上侧表面以形成平面状的顶板的方式延伸的上侧壳板23b一体地连结。在该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上侧壳板23b的前端缘部分在与同样地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下半侧的壳片部件的前端缘部分之间,形成有横宽状的嵌合开口部,经由该嵌合开口部,对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内部插入上述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的嵌合突部11b。
[0063] 进而,在该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处设置的第2屏蔽壳部件23中的连接器后端侧的部分,以形成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立起的背面板的方式,设置有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固定屏蔽板块23c。该固定屏蔽板块23c由在作为上述多极排列方向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带板状部件形成,该固定屏蔽板块23c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立起的上端缘部分朝向印刷布线基板B地向下方侧折返而成为壳接触片23g。另外,成为如下配置关系:在后述导电性罩部件15处设置的罩接点部接触到壳接触片23g,该壳接触片23g被弯曲形成以便形成在该固定屏蔽板块23c的上端缘部分的下方折返部位。
[0064] 此处,在以形成上述第2屏蔽壳部件23的顶板状的方式配置的上侧壳板23b处,在位于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后端部分的上方的部分,形成有壳开口部23d。该壳开口部23d是以在上侧壳板23b的后方侧区域开槽口的方式形成的,更具体而言,在位于作为导电接触部件22的后端部分的基板连接脚部22a以及其附近部分(上方立起部分)的上方的区域中,以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按照细长状延伸的方式形成。另外,该壳开口部23d具有导电接触部件22的多极排列的全宽范围的开口长度,从而能够相对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从垂直正上方侧,经由该壳开口部23d,目视包括基板连接脚部22a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以及绝缘外框11的后端部分。
[0065]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壳开口部23d是以在上侧壳板23b的后方侧区域开槽口的方式形成的,但该壳开口部23d中的连接器后端侧的端缘部由以形成背面板的方式配置的固定屏蔽板块23c形成。即,该固定屏蔽板块23c由在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的后方侧区域中以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立起的方式配置的薄板状金属部件形成,以形成该固定屏蔽板块23c的上端缘部的方式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壳接触片23g形成上述壳开口部23d的后端缘部。
[0066] 此处,形成第2屏蔽壳部件23的背面板的固定屏蔽板块23c配置于相对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从连接器后方侧接近的区域。如上所述,该固定屏蔽板块23c被配置成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向上方立起,但设成针对导电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而从连接器后方侧在水平方向面对的配置关系,从而进行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平行的水平方向上的电磁遮蔽(屏蔽)。
[0067] 另外,在该固定屏蔽板块23c的下端缘部分,与在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上形成的接地用导电路B1接触的多个(10个)接地连接部23e、23e、···被形成为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大致直角地弯曲而突出。这些各接地连接部23e是将固定屏蔽板块23c的下端缘部分切开而形成的,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以大致等间隔配置。
[0068] 另一方面,与这些各接地连接部23e对应地,在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上,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按照大致等间隔并列的方式,形成了多个(10个)接地用导电路B1、B1、···。该各接地用导电路B1形成于相对于在上述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处设置的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在连接器后方侧附近的区域,配置于与上述固定屏蔽板块23c的接地连接部23e对应的位置。这样,设置于固定屏蔽板块23c的各接地连接部23e在载置于设置在印刷布线基板B侧的各接地用导电路B1上的状态下,例如一并地被焊锡连接。
[0069] 另外,在如上所述经由接地连接部23e将固定屏蔽板块23c连接到接地用导电路B1的状态时,在通过该固定屏蔽板块23c进行电磁遮蔽(屏蔽)的位置的附近形成接地电路。另外,构成为在后述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侧的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处设置的导电性罩部件15接触到这样的固定屏蔽板块23c。
[0070] [嵌合保持部件]
[0071] 即,如上所述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被嵌合到作为嵌合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时的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状态通过在插头连接器1中设置了的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保持力而被保持。另外,在从插座连接器2拔除嵌合到插座连接器2的插头连接器1时,通过进行使嵌合保持部件14敞开的操作,成为能够将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拔除的状态。
[0072] 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该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可转动地安装于上述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的第1屏蔽壳部件13,将在该嵌合保持部件14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设置的转动轴部14a、14a以松配合状态可转动地插入于在第1屏蔽壳部件13的后端部分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设置的轴承部13d、13d。
[0073] 在该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中设置了的一对转动轴部14a、14a是形成为横剖面形状呈大致圆形而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但在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具有径向的台阶部分(轴偏移部分)。另外,构成为针对该转动轴部14a的台阶部分,赋予在所述轴承部13d中设置的弹簧限制部件13e的作用力,构成为通过从该弹簧限制部件13e对转动轴部14a的台阶部分(轴偏移部分)赋予的作用力,在后述“非屏蔽位置(嵌合敞开位置)”以及“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保持转动轴部14a。
[0074] 另外,从该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转动轴部14a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侧的外端部分,一对连结臂部14b、14b以朝向转动半径的外侧弯曲的方式延伸出。这些连结臂部14b、14b以从刚刚从上述转动轴部14a、14a弯曲地延伸出之后的部位朝向连接器中心侧相互靠近的方式倾斜地延伸,之后以沿着嵌合保持部件14的转动半径的方式延伸。进而,在这些连结臂部14b、14b的转动半径外端部分,将该连结臂部14b、14b的转动侧的前端部分彼此一体地连结的转动操作部14c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按照长条状延伸。
[0075] 另外,构成为通过装配作业者在把持该转动操作部14c的一部分的同时赋予适当的转动力,使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整体在图2所示的“非屏蔽位置(嵌合敞开位置)”与图3~图5所示的“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之间转动。在两个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完成之后,保持部件14被转动操作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从而维持两个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状态。
[0076] 进而,如上所述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第2屏蔽壳部件23处设置的各保持件23a处,如图1、2所示,分别设置转动到上述“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的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连结臂部14b所嵌合的锁定部23f。这些各锁定部23f由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方伸出的弹性弹簧部件形成,如果在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之后,嵌合保持部件14被转动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的附近,则在嵌合保持部件14中设置的连结臂部14b跨越上述插座连接器2侧的锁定部23f的外方伸出部之后,以朝向连接器内方侧弹性位移的方式移动而落入到锁定部23f的下方侧,从而两者成为卡合状态,由此嵌合保持部件14的整体被弹性地保持于“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
[0077] 这样,在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被嵌合到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状态下,使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从“非屏蔽位置(嵌合开放位置)”转动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从而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在一定范围内的外力下不会分离而被保持为嵌合状态。
[0078] 另外,在上述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处,安装有与该嵌合保持部件14独立的由导电性薄板状部件构成的导电性罩部件15。该导电性罩部件15由以覆盖上述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第2屏蔽壳部件23的方式弯曲形成的盖状体构成,作为主要的结构部分,具备以针对第2屏蔽壳部件23从上方侧重叠的方式配置的上表面侧屏蔽罩15a。该上表面侧屏蔽罩15a一体地具备以在该上表面侧屏蔽罩15a的外周缘部形成机械的固定单元的方式附设的侧部固定板15b以及前部固定板15c,通过介有这些侧部固定板15b以及前部固定板15c,进行针对上述嵌合保持部件14的安装。
[0079] 构成了该导电性罩部件15的主体部分的上表面侧屏蔽罩15a是上述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被转动到“嵌合作用位置”时的形成顶板的构件,通过该上表面侧屏蔽罩15a,覆盖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侧的第2屏蔽壳部件23中设置的上侧壳板23b、壳开口部23d以及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后端部分的上方侧部分。这样,成为针对包括导电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的后端部分,导电性罩部件15的上表面侧屏蔽罩15a以从上方侧重叠的方式面对的配置关系,从而进行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垂直的上下方向上的电磁遮蔽(屏蔽)。
[0080] 另外,导电性罩部件15的侧部固定板15b被设置成从上述上表面侧屏蔽罩15a中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端缘部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外方侧突出,以在构成了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连结臂部14b的圆棒状部件的外周侧缠绕的方式大致直角地弯曲,从而针对嵌合保持部件14的连结臂部14b进行铆接固定。
[0081] 进而,导电性罩部件15的前部固定板15c以从上述上表面侧屏蔽罩15a的转动半径外端缘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部分朝向转动半径的外方侧突出的方式连续设置,以在构成了上述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转动操作部14c的圆棒状部件的外周侧缠绕的方式大致直角地弯曲,从而针对嵌合保持部件14的转动操作部14c铆接固定。
[0082] 这样,在导电性罩部件15的上表面侧屏蔽罩15a的外周缘部,以形成机械的固定单元的方式设置的侧部固定板15b以及前部固定板15c由以在径向上夹持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方式对置配置的铆接固定片形成。即,以形成与嵌合保持部件14独立的零件的方式形成了的导电性罩部件15经由作为机械的固定单元的侧部固定板15b以及前部固定板15c被安装于嵌合保持部件14,从而成为通过所谓后装方式容易并且牢固地固定导电性罩部件15的结构。
[0083] 另一方面,在上述上表面侧屏蔽罩15a中的转动半径外方侧的端缘部,一体地连续设置有由沿着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转动操作部14c延伸的带板状部件构成的背面侧屏蔽罩15d。该背面侧屏蔽罩15d以形成从上表面侧屏蔽罩15a的转动半径外端缘部大致直角地弯曲的阶梯状的方式延伸出。另外,在如图10所示嵌合保持部件14被转动到“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时,成为背面侧屏蔽罩15d从上表面侧屏蔽罩15a的后端缘部朝向下方延伸出的配置关系,从而针对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侧的第2屏蔽壳部件23处设置的固定屏蔽板块23d,背面侧屏蔽罩15d从连接器后方侧重叠。
[0084] 此时,在上述背面侧屏蔽罩15d中的前端侧的端缘、即嵌合保持部件14被转动到“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时的下端侧的缘部,一体连接地延伸设置了朝向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转动半径外方侧大致直角地弯曲而阶梯状延伸出的前端延长板15e。该前端延长板15e由沿着嵌合保持部件14的转动操作部14c按照带状延伸的平板状部件形成,如上所述在嵌合保持部件14被转动到“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时,成为相对于印刷布线基板B的表面成为大致平行状态而接近或者接触的配置关系。
[0085] 这样,在背面侧屏蔽罩15d处连续设置的前端延长板15e处,贯通形成了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以形成预定的间隔的方式排列了的多个释放孔15f。这些各释放孔15f由如上所述与在印刷布线基板B处设置的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B1面对的位置处配置的平面矩形形状的透孔形成,形成于从前端延长板15e到背面侧屏蔽罩15d的一部分的部位。另外,在通过如上所述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被转动到“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而背面侧屏蔽罩15d的前端延长板15e接近或者接触到印刷布线基板B时,在该前端延长板15e处设置的释放孔15f以与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B1面对的方式配置,由此上背面侧屏蔽罩15d特别如图10所示构成为不会直接地接触到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B1以及对该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B1焊锡连接的接地连接部23e。
[0086] 另外,在如上所述设置了的多个释放孔15f彼此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部分,切开而形成了构成罩接点部的弹性弹簧部件15g。作为该罩接点部的弹性弹簧部件15g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形成预定的间隔而排列了多个,以从上述前端延长板15e到背面侧屏蔽罩15d的一部分地形成悬臂状的方式延伸出。这些各弹性弹簧部件(罩接点部)15g在悬臂状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以形成大致“く”的字形的方式弯曲。更具体而言,构成为在作为该弹性弹簧部件15g的根源侧基端部分的前端延长板15e处形成的部位在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的转动半径方向上延伸,并且从其延伸部分的中途位置弯曲而延伸,该弹性弹簧部件
15g的前端侧部分、即在背面侧屏蔽罩15d处形成的部位沿着背面侧屏蔽罩15d延伸出。
[0087] 这样,在导电性罩部件15处设置的多个弹性弹簧部件(罩接点部)15g构成为在嵌合保持部件14被转动到“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时,成为朝向连接器前方侧的倾斜上方延伸出的配置关系,针对在上述第2屏蔽壳部件23的固定屏蔽板块23c的上端缘部分设置的壳接触片23d,该导电性罩部件15的弹性弹簧部件(罩接点部)15g从连接器后方侧弹性地接触而成为电连接状态。这样,在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的导电性罩部件15处设置的弹性弹簧部件15g针对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第2屏蔽壳部件23,作为罩接点部成为电接触状态,从而良好地形成屏蔽用的接地电路。
[0088]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处安装的除了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后端侧以外的部分原本被第2屏蔽壳部件23的上侧壳板23b、保持件23a、23a以及固定屏蔽板块23c覆盖的状态。进而,在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被嵌合到作为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之后,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从“非屏蔽位置(嵌合开放位置)”被转动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时,在嵌合保持部件
14处设置的导电性罩部件15覆盖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后端侧部分,由此良好地进行针对导电接触部件22的电磁遮蔽(屏蔽)。
[0089] 另外,在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时,导电接触部件(第1接触部件)12的端子电极部12a和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接点凸部22b成为连接状态,关于该连接部位,成为上述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侧的第2屏蔽壳部件23以及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侧的导电性罩部件15从外方侧覆盖的结构。
[0090] 根据具备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首先,在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被安装到印刷布线基板B上的状态下,在该插座连接器2的第2屏蔽壳部件23处设置的固定屏蔽板块23c从连接器后方侧覆盖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而成为对置状态。然后,从这样的插座连接器2的安装状态起,嵌合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之后,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从“非屏蔽位置(嵌合开放位置)”被转动操作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由此,在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侧的嵌合保持部件14处设置的导电性罩部件15覆盖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侧的壳开口部23d,其结果,也从印刷布线基板B的垂直上方侧,通过导电性罩部件15覆盖导电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良好地进行针对印刷布线基板B和导电接触部件22的连接部位的电磁遮蔽(屏蔽)。
[0091]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导电接触部件(第2接触部件)22的基板连接脚部22a的附近配置了的接地连接用的导电路B1,经由接地连接部23e连接固定屏蔽板块23c,从而在进行电磁遮蔽(屏蔽)的部位的附近位置进行接地连接,得到良好的电磁遮蔽的特性。
[0092]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直至在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处设置了的导电性罩部件15朝向覆盖壳开口部23d的“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进行转动操作的期间,印刷布线基板B和导电接触部件22的连接部位经由壳开口部23d向外方露出,所以从上方通过例如目视良好地确认该连接部位处的连接状态。
[0093] 进而,在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之后,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从“非屏蔽位置(嵌合开放位置)”被转动操作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从而良好地保持该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状态,但与此同时,通过该嵌合保持部件14的把持力,进行电磁遮蔽的导电性罩部件15和第2屏蔽壳部件23成为压接状态而电连接状态被良好地维持,所以可靠并且牢固地进行用于进行电磁遮蔽(屏蔽)的接地连接,电磁遮蔽(屏蔽)特性进一步提高。
[009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从“非屏蔽位置(嵌合开放位置)”被转动操作至“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时,插头连接器(第1连接器)1的导电性罩部件15经由在该导电性罩部件15处设置的弹性弹簧部件(罩接点部)15g,良好地接触到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的固定屏蔽板块23c,所以电磁遮蔽(屏蔽)特性进一步提高。
[0095] 进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形成剖面圆形形状的方式形成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即使在使电连接器小型化·低断面化的情况下,嵌合保持部件14的强度也被充分地维持,但作为起到同样的效果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形成剖面矩形形状的棒状部件,形成嵌合保持部件。
[0096] 此处,针对该嵌合保持部件(嵌合操作杆)14,将把该嵌合保持部件14保持于“屏蔽位置(嵌合作用位置)”的锁定部23f设置于插座连接器(第2连接器)2,所以通过锁定部23f良好地保持两个电连接器1、2彼此的嵌合状态。
[0097]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在导电性罩部件15处以按照悬臂状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弹性弹簧部件(弹性弹簧部件)15g在延伸的中途位置弯曲而延伸出,并且使在该弹性弹簧部件15g处设置了的接点部针对第2屏蔽壳部件23的固定屏蔽板块23c弹性地接触,所以即使在使电连接器小型化·低断面化了的情况下,弹性弹簧部件15g的跨距长被充分地确保,能够维持弹性弹簧部件15g的必要的弹性。
[0098] 此时,在作为弹性弹簧部件(弹性弹簧部件)15g接触的对方部件的第2屏蔽壳部件23的固定屏蔽板块23c处,设置有由该固定屏蔽板块23c的折返部分构成的壳接触片23g,所以弹性弹簧部件15g相对壳接触片23g成为良好的接触关系,由此接地电路的电连接性提高。
[0099]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由本发明者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0100] 例如,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同轴电缆用连接器,而还能够同样地应用于绝缘电缆用连接器、混合了多个同轴电缆和绝缘电缆的类型的电连接器、连结柔性布线基板等的电连接器、连接印刷基板彼此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
[010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2]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在各种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多种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