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51800.7

文献号 : CN10606375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严晓云李飞李玉伟赵磊崔巍

申请人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属于体位固定装置。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包括: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所述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均为聚氨酯凝胶制件,所述头部固定件呈圆环型,其空心部位对应颅枕部;所述颈椎托的底部为平面,顶部呈弧面型,且顶部的中心设置凹形支撑面;所述肩垫呈柱型,所述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的外部均设置无菌套。本发明的组合式体位垫在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方便、颈部固定牢固、对皮肤压迫轻,可提高术者的舒适度并有利于术者的操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所述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均由聚氨酯凝胶制备而成,所述头部固定件呈圆环型,空心部位与人体头部相适应;

所述颈椎托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部为平面,顶部设置凹形支撑面;

所述肩垫呈柱型;

所述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的外部均设置无菌套,所述聚氨酯凝胶通过下述制备方法获得:

1)将聚醚多元醇30 45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3 5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05~ ~ ~

0.2重量份、异氰酸酯60 100重量份和催化剂0.5 1重量份,在22 30℃,搅拌15 20分钟;

~ ~ ~ ~

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或二氯乙烷,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2-乙基己酸亚锡;

2)加入三乙胺15 20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0.5 1小时;加入细菌纤维素~ ~ ~溶液10 2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 3wt%,50 60℃,搅拌反应~ ~ ~

1.5 2小时,静置,冷冻干燥,即得。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方法为:将1 2g干燥的细菌纤维素机械粉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与100mL1.8 2mo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70 80℃振荡水浴1.5 2小时,静置,自然冷~ ~ ~却后,抽滤洗涤至中性,即得纯化的细菌纤维素。

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托底部的宽~度和长度分别大于顶部的宽度和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支撑面与所述颈椎托顶部弧面的相交线距所述支撑体边缘的最小距离为8 12厘米。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托顶部弧面的弧心角为60 120°。

~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托的底部均匀设置圆形凸点或线形条状凸条。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件的底部连接平板,所述平板对应所述头部固定件的空心部位设置通孔。

说明书 :

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体位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

背景技术

[0002] 手术体位的摆放是关系一台手术顺利与否的关键之一,手术体位既要保证体位固定良好、充分暴露手术野,又要避免皮肤、组织等受压导致的并发症。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术式,颈椎椎体与食管气管邻近、周边血管神经丰富、组织结构复杂,因此颈前路手术要求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体位固定牢固,其对体位的要求更高。颈前路手术体位的摆放,传统应用海绵软垫、沙袋、头圈固定,海绵垫较为柔软,固定性能差,沙袋垫于患者颈部通常会出现衬垫不严而需要辅助软垫加固,易发生相对滑动使体位发生改变,导致手术野暴露欠佳。
[0003] 近些年来,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硅胶及凝胶材质的体位垫,手术体位垫目前按材质分可分为6种:海绵材质,泡沫颗粒,发泡材质,充气式,硅胶材质,凝胶材质。申请号为201320065209.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体位固定垫,所述医用体位固定垫包括一个凹陷身体固定槽以及左右两半调整的护垫,所述医用体位固定垫的材料结构是聚合物外层、及设于其内的高分子凝胶填充层。该实用新型的固定槽具有可调节性,采用凝胶填充,具有压感柔软、减震性好,并且与人体软组织相容性好的优点。但是压力分散性相对较差,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加塞其它物件进行配合,延长了整个固定操作的时间。
[0004] 聚氨酯凝胶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凝胶材料,兼具凝胶和聚氨酯的双重优点,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它由软链段和硬链段交替组成,因而通过选择适当的软、硬链段结构及其比例,可以合成出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如优良的韧性和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是制作各类弹性体制品的首选材料。传统聚合物水凝胶由于体系中交联点分布无序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其机械强度通常较低(一般只能抵抗大约20~100kPa的压缩强度而且易被压碎,而拉伸强度仅为8~14kPa,断裂伸长率为20~50%),严重影响了其实际应用。申请号201210325796.9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弹性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含羟基聚合物、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催化剂和助剂分成A、B两组分,A组分为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B组分为含羟基聚合物、催化剂和助剂,按照质量份数比为A组分90-160份、B组分200-1800份的比例搅拌混合均匀,浇注成型得到聚氨酯弹性体凝胶。该方法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凝胶具有长期使用无增塑剂迁移和渗出,压缩形变小,固化速度快等优点。但是,该发明所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凝胶的压缩形变虽小,但是抗压强度较低,抗菌能力很低,不适于制作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材料。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使用,以提高颈部固定稳定率和头颈部皮肤完好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包括: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所述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均由聚氨酯凝胶制备而成,[0007] 所述头部固定件呈圆环型,空心部位与人体头部相适应;
[0008] 所述颈椎托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底部为平面,顶部设置凹形支撑面;
[0009] 所述肩垫呈柱型;
[0010] 所述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的外部均设置无菌套。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凝胶通过下述制备方法获得:
[0012] 1)将聚醚多元醇30 45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3 5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 ~0.05 0.2重量份、异氰酸酯60 100重量份和催化剂0.5 1重量份,在22 30℃,搅拌15 20分~ ~ ~ ~ ~
钟;
[0013] 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或二氯乙烷,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2-乙基己酸亚锡;
[0014] 2)加入三乙胺15 20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0.5 1小时;加入细菌纤~ ~ ~维素溶液10 2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 3wt%,50 60℃,搅拌反~ ~ ~
应1.5 2小时,静置,冷冻干燥,即得。
~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16] 进一步的,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方法为:将1 2g干燥的细菌纤维素机械粉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与100mL1.8 2moL/L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70 80℃振荡水浴1.5 2小时,静置,自然冷却后,抽滤洗涤至中性,即得纯化的细菌纤~ ~
维素。
[0017]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托底部的宽度和长度分别大于顶部的宽度和长度。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凹形支撑面与所述颈椎托顶部弧面的相交线距所述支撑体边缘的最小距离为8 12厘米。~
[0019]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托顶部弧面的弧心角为60 120°。~
[0020] 进一步的,所述颈椎托的底部均匀设置圆形凸点或线形条状凸条。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固定件的底部连接平板,所述平板对应所述头部固定件的空心部位设置通孔。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 1)本发明组合式颈椎前路体位垫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使用,由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组成,按照摆放要求放置好后,患者仰卧位直接放置在体位垫上即可,不需要再进行填塞等操作,方法简单,节省手术时间。其次,颈椎托固定颈椎后,利于宽胶带下拉双上肢而体位不会移位,故可以透视看见下颈椎,利于术中快速透视定位,从而增加术者的满意度。此外,体位垫术后处理简单,可以直接用酒精等擦洗消毒,再次应用时只需更换无菌套即可,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感染的发生。
[0024] 2)本发明的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均采用聚氨酯凝胶材质,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减震抗压性能,同人体组织相似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最大限度避免皮肤及软组织受压;且能够良好的透过X线,不影响透视影像的清晰度。本发明通过对现有聚氨酯凝胶的组分和工艺进行优化,以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羧甲基壳聚糖、催化剂及三乙胺的共同作用下,制备出聚氨酯凝胶,再浸入细菌纤维素溶液,两者发生复合反应,以增强聚氨酯凝胶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机械强度、形变恢复能力及恢复速度;而且本发明聚氨酯凝胶的抗菌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较现有聚氨酯凝胶更加适宜作为制作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的材料。
[0025] 3)颈椎托底部较顶部宽大,上部窄且具有凹形支撑面,固定能力和支撑效果较现有的颈椎托优异,能够均匀上抬颈后部,最大限度分散压力,同时将下颌向前下方固定后,颈椎稳定性好。
[0026] 本发明应用颈椎前路组合式体位垫的使用方法是:将体位垫外层裹套无菌套后,将肩垫放置在肩部位置、颈椎托放置在颈后部、头圈放置在颅枕部位置,摆放完毕,患者直接仰卧于体位垫上即可。手术结束后,组合式体位垫只需将外套清洁消毒,以备再次使用。
[0027] 本发明的组合式体位垫在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方便,固定牢固,对皮肤压迫轻,回弹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提高术者的舒适度并有利于术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朔岷。
[0029] 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头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本发明颈椎托的左/右视图;
[0031] 图3:本发明颈椎托的前/后视图;
[0032] 图4:本发明颈椎托的俯视图;
[0033] 图5:本发明肩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本发明实施例2中头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其中,1-头部固定件,2-颈椎托,3-肩垫,4-凹形支撑面,5-平板,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37] 实施例1
[0038] 参阅图1 图5,本发明一种手术组合式体位垫,包括: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所述头部固定件1、颈椎托2和肩垫3均为聚氨酯凝胶制件,所述头部固定件1呈圆环型,其空心部位1-1对应颅枕部;所述颈椎托2的底部2-1为平面,顶部2-2呈弧面型,且顶部的中心设置凹形支撑面4;所述肩垫3呈柱型。所述头部固定件1、颈椎托2和肩垫3的外部均设置无菌套。
[0039] 无菌套的设置便于术后的消毒处理,可以直接对其用酒精等擦洗消毒,再次应用时只需更换无菌套即可,可以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感染的发生。
[004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颈椎托2底部的宽度和长度分别大于顶部的宽度和长度。这样设计使得颈椎托2底部较顶部宽大,上部窄且具有凹形支撑面4,为可固定式凝胶垫,能够均匀上抬颈后部,最大限度分散压力,同时将下颌向前下方固定后,颈椎稳定性好。
[0041] 所述凹形支撑面4与所述颈椎托2顶部2-2弧面的相交线2-3距所述支撑体边缘2-4的最小距离d(图4)为8 12厘米,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患者情况,选择8、9、10、11、12厘米中的~任一型号,这样在凹形支撑面4的两端分别对称预留肩台,以增加颈椎托2的受力面积,分散受力。
[0042] 所述颈椎托2顶部弧面的弧心角α(图3)为60 120°,以使顶部弧面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不至于过平或过凸,避免造成患者仰卧时颈部的不适,且对分散受力有益。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选择60 120°中的任一值,例如,75°、90°、105°等,以使得该颈椎托2具备更~
多样的选择和更好的适用。
[0043] 所述头部固定件1、颈椎托2和肩垫3均为聚氨酯凝胶制件,该材质类制件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减震抗压性能,同人体组织相似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最大限度避免皮肤及软组织受压;且能够良好的透过X线,不影响透视影像的清晰度。聚氨酯凝胶的具体制备方法参阅实施例3 8。~
[0044] 实施例2
[0045] 参阅图1 图6,本实施例2所描述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0046] 所述颈椎托2的底部均匀设置圆形凸点或线形条状凸条,以增大颈椎托2与放置面的摩擦力。
[0047] 参阅图6,所述头部固定件1的底部连接平板5,所述平板5对应所述头部固定件1的空心部位设置通孔6,这样可以有效分散作用力,增加头部固定件1的稳定性,通孔6的设置便于颅枕部的通风散气。
[0048] 本发明应用颈椎前路组合式体位垫的使用方法是:将体位垫外层裹套无菌套后,将肩垫放置在肩部位置、颈椎托放置在颈后部、头圈放置在颅枕部位置,摆放完毕,患者直接仰卧于体位垫上即可。手术结束后,组合式体位垫只需将外套清洁消毒,以备再次使用。
[0049] 实施例3
[0050] 本发明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1)将聚醚多元醇40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4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12重量份、异氰酸酯80重量份和催化剂0.6重量份,在25℃,搅拌18分钟;
[0052] 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053] 2)加入三乙胺18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45分钟;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2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5wt%,50 60℃,搅拌反应105分~
钟,静置,冷冻干燥,即得。
[0054]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55] 本实施例中,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方法为:将1 2g干燥的细菌纤维素机械粉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与100mL1.8 2moL/L氢氧化钠溶~
液混合,70 80℃振荡水浴1.5 2小时,静置,自然冷却后,抽滤洗涤至中性,即得纯化的细菌~ ~
纤维素。
[0056] 实施例4
[0057] 本发明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8] 1)将聚醚多元醇30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3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08重量份、异氰酸酯60重量份和催化剂0.5重量份,在25℃,搅拌15分钟;
[0059] 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0060] 2)加入三乙胺15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0.5小时;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1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3wt%,50 60℃,搅拌反应1.5小~
时,静置,冷冻干燥,即得。
[0061]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醇。
[0062] 本实施例中,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方法参阅实施例3。
[0063] 实施例5
[0064] 本发明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 1)将聚醚多元醇45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5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2重量份、异氰酸酯100重量份和催化剂1重量份,在25℃,搅拌20分钟;
[0066] 所述发泡剂为二氯乙烷,所述催化剂为2-乙基己酸亚锡;
[0067] 2)加入三乙胺20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1小时;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2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wt%,50 60℃,搅拌反应2小时,静~
置,冷冻干燥,即得。
[0068]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69] 本实施例中,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方法参阅实施例3。
[0070] 实施例6
[0071] 本发明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2] 1)将聚醚多元醇35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3.5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15重量份、异氰酸酯75重量份和催化剂0.6重量份,在30℃,搅拌15分钟;
[0073] 所述发泡剂为二氯乙烷,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074] 2)加入三乙胺15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45分钟;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1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5wt%,50 60℃,搅拌反应1.8小~
时,静置,冷冻干燥,即得。
[0075] 本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76] 本实施例中,所述细菌纤维素的纯化方法参阅实施例3。
[0077] 实施例7
[0078]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9] 1)将聚醚多元醇40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4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12重量份、异氰酸酯80重量份、催化剂0.6重量份和植物精油1重量份,25℃,搅拌20分钟;
[0080]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81] 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植物精油为香茅草精油和肉桂精油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1:0.5;
[0082] 2)加入三乙胺18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45分钟;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2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5wt%,50 60℃,搅拌反应105分~
钟,静置,冷冻干燥,得到聚氨酯凝胶;
[0083] 3)将制备的聚氨酯凝胶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工作气体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摩尔比为1:4,处理功率为120w,处理时间为2分钟。
[0084]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添加了植物精油,即香茅草精油和肉桂精油以重量比1:0.5混合的混合物,将上述两种精油成分混入反应混合液中,与其它成分发生混合和反应,使得聚氨酯凝胶能够散发轻微的清香,更重要的是兼具镇静和抑菌作用;再者,细菌纤维素与聚氨酯初凝体的反应,使得聚氨酯凝胶的交联网络强度更高,回弹性更好;结合等离子体表面改性,一方面,聚氨酯凝胶本身具有的抑菌成分及作用可以得到缓慢释放,使聚氨酯凝胶可以持续不断地抑菌;另一方面,经过表面改性,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成分的渗入,保持聚氨酯凝胶本体的洁净度,不受污染和破坏。上述因素协同作用,使聚氨酯凝胶材料整体表现出高强度、优异的回弹性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0085] 实施例8
[0086]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7] 1)将聚醚多元醇40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4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12重量份、异氰酸酯80重量份、催化剂0.6重量份和植物精油1重量份,25℃,搅拌20分钟;
[0088]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89] 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植物精油为香茅草精油和肉桂精油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1:0.6;
[0090] 3)加入三乙胺18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45分钟;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20重量份,所述细菌纤维素溶液中细菌纤维素含量为2.5wt%,50 60℃,搅拌反应105分~
钟,静置,冷冻干燥,得到聚氨酯凝胶;
[0091] 3)将制备的聚氨酯凝胶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工作气体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摩尔比为1:3,处理功率为130w,处理时间为1分钟。
[0092] 对比例1
[0093]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4] 1)将聚醚多元醇40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4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12重量份、异氰酸酯80重量份和催化剂0.6重量份,在25℃,搅拌18分钟;
[0095] 2)加入三乙胺18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60分钟;静置30分钟,冷冻~干燥,得到聚氨酯凝胶。
[0096]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097] 对比例2
[0098]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聚氨酯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9] 1)将聚醚多元醇40重量份溶解于发泡剂4重量份中,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0.12重量份、异氰酸酯80重量份和催化剂0.6重量份,在25℃,搅拌18分钟;
[0100] 2)加入三乙胺18重量份,35 40℃,氮气保护,搅拌反应60分钟;静置30分钟,冷冻~干燥,得到聚氨酯凝胶;
[0101] 3)将制备的聚氨酯凝胶进行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工作气体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摩尔比为1:4,处理功率为120w,处理时间为2分钟。
[0102]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为丙酮,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聚醚多元醇为亲水聚醚多元醇。
[0103] 本发明对实施例3 实施例8,及对比例1 2制备的聚氨酯凝胶的压缩强度、拉伸强~ ~度、断裂伸长率及抗菌率进行测定,测试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104] 表1测试结果
[0105]
[0106] 其中,压缩应变A%/恢复率B%是指当被测物体的压缩应变达到A%时,恢复为原状的比率为B%。
[0107] 表1数据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凝胶的压缩强度为4.7 6.7MPa;在压缩应变为~150%的情况下,恢复率可以达到95.2 100%;拉伸强度为865 1250kPa;断裂伸长率为549~ ~ ~
920%;对比本发明,对比例1的各项性能明显下降,不论是抗压还是抗拉性能,及恢复变形能力均比较弱;对比例2较对比例1有所提高,但是能与本发明相差甚远;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本发明组成与制备方法的协同效应,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0108] 抗菌实验参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取实施例3 实施例8,及对比例1 2制备的聚氨~ ~酯水凝胶,切成1厘米×1厘米×1厘米大小,精确称重后置于无菌锥形瓶中作为样品组,并按上述方法制备不加聚氨酯水凝胶的对照组,将8组分别加入70毫升的磷酸盐缓冲液(0.03moL/L)和5mL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在25℃、200rpm/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小时后,静置,分别于96小时取样,计算细菌数量变化。每批实验重复4次,计算平均抑菌率。
[0109] 抑菌率的计算:依据公式X=(A-B)/A×100%,X为抑菌率;A为试验样品振荡前平均菌落数;B为试验样品振荡后平均菌落数。判断标准:不加样品组振荡前后的菌落数差值要在10以内,试验样品抑菌率与对照组样品抑菌率之差>26%,可判定该产品有抗菌作用。
[0110] 表2 抗菌率测试结果
[0111]
[0112] 表2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样品组的抑菌率与对照组样品抑菌率之差均大于26%,说明样品组的聚氨酯凝胶对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实施例1、7及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了100%,远远大于对比例1及2,差异明显。对于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经96小时后,对比例1 2的抑菌率与~对照组样品抑菌率之差均小于26%,无抑菌效果,而实施例3 8抑菌效果依然很明显,尤其是~
实施例8的抑菌效果尤为显著。
[0113] 本发明通过临床实验说明本发明手术组合式体位垫的进步性。
[0114] 实验组
[0115] A1组:以实施例3制备的聚氨酯凝胶制作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
[0116] A2组:以实施例7制备的聚氨酯凝胶制作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
[0117] 对照组
[0118] D1组:以对比例1制备的聚氨酯凝胶制作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
[0119] D2组:以对比例2制备的聚氨酯凝胶制作头部固定件、颈椎托和肩垫;
[0120] 一、对上述四组获得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的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头颈部皮肤完好率进行比较
[0121] 1)临床实验人员的入选标准:①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需行颈椎前路手术,术式均为病变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置入内固定术;②年龄20~75岁的成人患者;③意识清楚,判断力正常;④病变部位处于C3/4~C6/7之间。
[0122] 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纳入240例,手术均有我院同一手术组医生完成,每组60例。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术前JOA(日本矫形外科学会神经功能17评分法)评分及病变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0123] 2)观察方法
[0124] 手术医生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分三项(体位对显露的帮助、体位对操作舒适的帮助、体位对术中透视定位的帮助),每项分值0~10分,共30分。由主刀手术医师在手术结束后立即打分。
[0125] 颈部固定稳定率。手术体位摆放结束后,在床单上及手术台缘横行及纵行两个方向画出体位垫的位置,手术结束立即测量描画线移动的距离,小于5mm为稳定性好,大于等于5mm为不稳定。
[0126] 头颈部皮肤完好率。手术结束后,将患者抬到运输车时,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检查头颈部皮肤有无压红,皮肤有压红且指压皮肤不退色视为不完好。为排除因手术医生熟练程度不同导致手术时间长短不一因素的影响,两组手术均为同一手术组医生完成。
[0127] 3)结果
[0128] A1组、A2组、D1组及D2组的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术后头颈部皮肤完好率的比较见表3。对四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A1组、D1组和D2组,及A2组、D1组和D2组的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术后头颈部皮肤完好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的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术后头颈部皮肤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A2组的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术后头颈部皮肤完好率要优于A1组。
[0129] 表3四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度、术后头颈部皮肤完好率的比较[0130]
[0131] 通过上述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手术组合式体位垫能够有效增加手术体位的稳定性、对皮肤软组织压迫轻,可提高术者的舒适度并有利于术者的操作,从而能为手术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稳定的体位固定。
[0132]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