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床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72906.5

文献号 : CN1060738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玉伟严晓云赵磊王海蛟周鹏崔巍李程

申请人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包括撑开结构、撬拨结构、头部牵引机构、枪状咬骨钳、刮匙、固定结构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撑开结构包括用于打开颈椎前路相邻椎体的自动撑开器和固定在相邻椎体上的撑开钉。本发明通过撑开结构、撬拨结构、固定结构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一种可以快速复位、减压的效果,而且牵引、撑开和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并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装置和前路颈椎手术组件;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头部牵引机构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所述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的激发端用于刺激患者诱发位置,所述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的接收端用于接收患者的诱发响应信号;

所述前路颈椎手术组件包括用于显露病变椎体的手术刀、撑开结构、撬拨结构、枪状咬骨钳、刮匙和固定结构;所述撑开结构包括自动撑开器和固定在相邻椎体上的撑开钉,所述自动撑开器包括滑杆、撑片和撑脚,所述撑片和撑脚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撑脚与撑开钉相互配合用于撑开相邻病变椎体;所述枪状咬骨钳和所述刮匙用于清除病变颈椎周围的增生骨赘;所述撬拨结构用于以下位病变椎体为支点撬动上位病变椎体;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上位病变椎体和下位病变椎体,所述撬拨结构为钝宽头骨膜剥离器,所述钝宽头骨膜剥离器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夹角为10°-75°,所述刀头为多个且呈阶梯状,所述多个刀头的末端连线与刀柄的夹角为8-22°,所述刀柄靠近所述刀头的位置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伸出所述滑槽外,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固定螺母,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设置卡合板,所述卡合板用于接触所述相邻椎体中下位病变椎体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撑开器为Caspar撑开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颈前路钢板或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牵引机构包括头部卡合结构、拉力结构和拉力计数器,所述头部卡合结构包括头箍和牵引弓,所述头箍包括中间板和铰接在所述中间板左右两端的夹板,所述中间板前端设置挡板,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夹板的位置设置滑轨,所述牵引弓上设置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伸出所述中间板两侧通过拉绳与所述拉力计数器相连接,所述拉力计数器另一端与所述拉力结构相连接。

5.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牵引机构和床体,所述中间板后端与所述床体铰接,所述中间板前端铰接挡板,所述床体上设置长条形孔,所述挡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调节杆,所述长条形孔内设置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合的固定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中间板的端面设置有支撑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双向螺纹丝杆,所述挡板设置容纳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容纳槽,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两端伸出所述长条形孔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长条形孔两侧设置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斜向内螺纹孔,所述斜向内螺纹孔为多个,所述挡板下端位于所述长条形孔内。

说明书 :

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床。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颈椎骨折脱位逐年增多。由于颈椎骨折脱位是脊柱脊髓损伤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颈椎脱位目前治疗器械和方法为三种:
[0003] 一、第一步:术前采用传统的头部牵引机构进行大重量牵引;第二步、如果复位成功使用撑开器和固定板行颈椎前路手术;如果牵引复位失败,则使用撬拨结构行后路撬拨关节突复位手术或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或后前路联合手术的弊端为:下颈椎脱位的复位时间、减压时间长,不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所以大多学者主张在伤后尽快复位手术减少复位、解除脊髓压迫的时间。同时术前颅骨大重量牵引、待脱位复位后再行手术治疗造成延误手术时机,而且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牵引重量大、病人痛苦大、颈部肌肉不能放松造成复位成功率低而且牵引时间较长,同时在没有电生理监测的情况下,有致脊髓损伤加重的可能;另外,在牵引过程中需使患者的头颈部中立位下前屈 20°30°,常用的头部~牵引机构的角度无法自动调整,需要通过铺垫其他材料加以辅助,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辅助材料存在滑脱的风险。
[0004] 二、行后路手术对脱位颈椎进行撬拨复位加以固定的方法治疗:采用撬拨结构行后路手术直接撬拨绞锁的关节突达到复位的目的,但是该手术存在以下弊端:⑴后路手术创伤大,术后常存在轴性症状;⑵固定节段长,通常需要两个以上运动单元的固定;⑶植骨融合率较颈前路低;⑷不能解除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脊髓前方压迫;⑸颈椎侧块螺钉固定强度不足,颈椎椎弓根螺钉虽然牢固可靠,但并发症高、对技术要求高,同时撬拨结构的形状和构造对复位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0005] 三、前后路联合手术: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时,前方破裂的椎间盘未取出的情况下行后路复位易加重脊髓损伤,而且该方法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均大于前两种方法,同时如果单纯前路手术就能达到脱位复位的目的,就无必要先行后路手术。
[0006] 综上所述,第一种方案相对后两种方案具有一定优势,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降低患者痛楚、准确监测患者生理变化而且快速进行前路手术的器械组合。

发明内容

[0007]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床,本发明通过撑开结构、撬拨结构、固定结构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一种可以快速复位、减压的效果,而且牵引、撑开和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并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包括牵引装置和前路颈椎手术组件;
[0010]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头部牵引机构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所述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的激发端用于刺激患者诱发位置,所述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的接收端用于接收患者的诱发响应信号;
[0011] 所述前路颈椎手术组件包括用于显露病变椎体的手术刀、撑开结构、撬拨结构、枪状咬骨钳、刮匙和固定结构;所述撑开结构包括自动撑开器和固定在相邻椎体上的撑开钉,所述自动撑开器包括滑杆、撑片和撑脚,所述撑片和撑脚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撑脚与撑开钉相互配合用于撑开相邻病变椎体;所述枪状咬骨钳和所述刮匙用于清除病变颈椎周围的增生骨赘;所述撬拨结构用于以下位病变椎体为支点撬动上位病变椎体;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上位病变椎体和下位病变椎体。
[0012] 优选的,所述自动撑开器为Caspar撑开器。
[0013]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为颈前路钢板或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0014] 优选的,所述撬拨结构为钝宽头骨膜剥离器。
[0015] 优选的,所述钝宽头骨膜剥离器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夹角为10°-75°,所述刀头为多个且呈阶梯状,所述多个刀头的末端连线与刀柄的夹角为8-22°,所述刀柄靠近所述刀头的位置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伸出所述滑槽外,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置固定螺母,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设置卡合板,所述卡合板用于接触所述相邻椎体中下位病变椎体边缘。
[0016] 优选的,所述头部牵引机构包括头部卡合结构、拉力结构和拉力计数器,所述头部卡合结构包括头箍和牵引弓,所述头箍包括中间板和铰接在所述中间板左右两端的夹板,所述中间板前端设置挡板,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夹板的位置设置滑轨,所述牵引弓上设置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端伸出所述中间板两侧通过拉绳与所述拉力计数器相连接,所述拉力计数器另一端与所述拉力结构相连接。
[0017] 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床,包括上述所述头部牵引机构和床体,所述中间板后端与所述床体铰接,所述中间板前端铰接挡板,所述床体上设置长条形孔,所述挡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调节杆,所述长条形孔内设置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合的固定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中间板的端面设置有支撑板。
[0018]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双向螺纹丝杆,所述挡板设置容纳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容纳槽,所述双向螺纹丝杆的两端伸出所述长条形孔外。
[0019]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长条形孔两侧设置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斜向内螺纹孔,所述斜向内螺纹孔为多个,所述挡板下端位于所述长条形孔内。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包括头部牵引机构、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手术刀、撑开结构、撬拨结构、头部牵引机构、枪状咬骨钳、刮匙,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撑开结构包括用于打开颈椎前路相邻病变椎体的自动撑开器和固定在相邻病变椎体上的撑开钉。本发明的器械组合能够实现一期颈椎前路偏心性脱位椎体撑开、单侧撬拨复位技术复位再加以固定,其工作原理如下:
[0022] 步骤1、急诊进入手术室、全麻下,在患者四肢的肌肉放置体感诱发电位电极针,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使患者头部在10kg下牵引15分钟,初步实现脱位复位。
[0023] 步骤2.1、对于复位成功者(无关节突绞锁或双侧关节突绞锁)行正常颈椎前路手术:使用手术刀对右侧颈部横切口,显露手术节段,透视确认脱位的椎间隙。对已复位/双侧绞锁患者将撑开钉置于靠近椎间隙1-4mm的椎体正中线上,然后应用自动撑开器进行椎体撑开,使椎体间隙增大正常间隙2倍以上;
[0024] 步骤2.2、对于不能牵引复位的患者(存在单侧关节突绞锁现象)行正常颈椎前路手术:使用手术刀对右侧颈部横切口,显露手术节段,透视确认脱位的椎间隙。通过术中椎体间偏心性撑开技术复位:在绞锁侧的颈长肌内缘,偏心性内斜40-45°植入撑开钉,然后应用自动撑开器进行椎体撑开,使椎体间隙增大正常间隙2倍以上。
[0025] 步骤3.1、上接步骤2.1,双侧关节突绞锁撬拨复位方法:将撬拨结构前端置于上位病变椎体上缘终板正中后1/3处行撬剥复位;
[0026] 步骤3.2、上接步骤2.2,单侧关节突绞锁撬拨复位方法:将撬拨结构前端置于上位病变椎体绞锁侧的上缘终板后1/3处作为着力点、下位病变椎体下前缘作为支撑点,通过杠杆作用撬拨下位病变椎体,听到“咔”声后可获得满意复位。
[0027] 步骤4、采用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应用枪状咬骨钳及刮匙去除椎体后缘的增生骨赘,常规切除后纵韧带,显露出硬脊膜,并探查无脱出的髓核,为脊髓彻底减压。
[0028] 步骤5、测量椎间隙高度,取合适尺寸的固定结构填塞骨质后置入椎间隙,透视确认固定结构前缘与椎体前缘相平、固定结构后缘距离椎体后缘2~5mm后,依次沿前部钉道拧入固定螺钉。
[0029] 综上,本发明采用术前全麻和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下牵引,不仅减少患者牵引痛苦,而且保证牵引安全;对闭合复位不成功的单侧关节突绞锁患者,再通过自动撑开结构和撬拨结构的协同作用对相邻椎体进行偏心性撑开、撬拨,使患者达到前路100%的复位。本发明的各部件的相互配合通过一次而且一个简单手术使颈椎骨折脱位完成复位,使患者早期解除脊髓压迫,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脊髓损害的发生;另外,本发明能够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复位、脊髓减压,不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对提高脊髓功能恢复率有重大意义;此外,本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节段短、融合可靠的优点,利于患者回到生活中、减少其并发症。
[0030] 自动撑开器为Caspar撑开器,用Caspar撑开器牵开病变椎间隙结果准确,使病变颈椎脱位的位置获得良好的暴露;固定结构为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设计、确保椎前筋膜可以缝台,螺钉三维角度设计,确保稳定性与板加融合器没有差异,锥形锁定螺钉头,—步锁定,适合微创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撬拨结构为钝宽头骨膜剥离器,钝宽头的形状利于增加撬拨结构与颈椎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撬拨过程中可以进行左右微调,利于单侧关节突绞锁复位。
[0031] 由于相邻颈椎之间的正常宽度越为4-9mm,术中撬拨颈椎的快递越为20-30mm,由于撬拨和复位是杠杆原理,刀头与上位病变颈椎的接触面、刀柄与下位病变颈椎的接触面直接影响撬拨和复位过程中的手术稳定性:本发明公开的颈椎钝宽头骨膜剥离器中刀头与刀柄之间设有夹角,刀头与所述刀柄之间设有夹角为10°-75°,刀头为多个且呈阶梯状,多个刀头的末端连线与刀柄的夹角为8-22°,上述两个角度相配合保证刀头与上位病变椎体良好接触防止刀头打滑跑偏的现象发生;同时,在刀柄上滑动连接螺纹杆,螺纹杆的安装方向与刀头指向方向一致,螺纹杆一端设置固定螺母、另一端设置卡合板,通过卡合板与下位病变椎体边缘的相互配合增加刀柄和下位病变椎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撬拨过程中钝宽头骨膜剥离器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松紧固定螺母调整卡合板刀柄上的位置,从而适合不同尺寸的颈椎脱位手术。
[0032] 本发明还包括头部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头部卡合结构、拉力结构和拉力计数器,卡合结构包括用于防止人体头部左右移动的头箍和用于拉动人体头部的牵引弓,头箍包括中间板和铰接在中间板左右两侧的夹板,中间板采用弧形板,中间板前端设置挡板,中间板靠近夹板的位置设置滑轨,牵引弓上设置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滑块的两端伸出中间板两侧通过拉绳与拉力计数器相连接,拉力计数器另一端与所述拉力结构相连接。使用时将牵引弓卡在患者下颚,将两侧的夹板向上翻限定患者头部的位置放置头部左右摇摆,通过拉力结构对患者头部进行施力,使颈椎初步复位,本结构设计的牵引机构,牵引弓和头箍为滑动连接,有效保证在牵引过程中颈椎的施力方向一致,从而保证牵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颈椎复位概率。
[0033] 本发明公开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床,包括上述头部牵引机构和床体,头部牵引机构的中间板上端与床体铰接连接,中间板一端铰接挡板,床体上开设长条形孔,挡板的下端伸入长条形通孔内,挡板的两个侧端面分别铰接调节杆,长条形孔内设置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合的固定件,通过调节杆可以对挡板的伸入长条形孔内的深度以此实现调节中间板与床体之间的夹角进而调整患者头颈部的前屈角度,本结构适合不同患者使用有效增加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另外,挡板所述中间板的端面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患者肩膀或者颈部。
[0034] 调节杆远离挡板的一端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双向螺纹丝杆,中间板设置容纳双向螺纹丝杆的容纳槽,双向螺纹丝杆的两端伸出长条形孔外并安装把手,通过旋转把手使双向螺纹丝杆带动调节杆同时向内或者向外伸展,从而实现挡板上端距离床体的高度,本结构通过丝杆传动对中间板和床体之间的夹角做调整,有效提高调整过程中的准确性。
[0035] 调节杆远离中间板的一端设置外螺纹,长条形孔两侧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斜向内螺纹孔,斜向内螺纹孔为多个,中间板下端位于长条形孔内,本结构通过调节杆与不同斜向内螺纹孔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调整中间板与床体之间夹角的目的,本结构简单易操作。
[0036]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及单侧绞索的偏心性撑开复位技术可实现术前牵引准确、单纯前路手术就能全部达到脱位复位、减压的目的,有效减少复位、解除脊髓压迫的时间,不仅降低患者痛楚,而且提高脊髓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另外,本发明公开的手术床通过设置高度夹角可调的中间板和床体,可针对不同的患者调整颈部的前屈角度,提高术前牵引颈椎复位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枪状咬骨钳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刮匙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自动撑开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头部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撬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6为本发明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43] 图7为图3的俯视图;
[0044] 图8为图7中自动撑开器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头部牵引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0为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1为图9的左视图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挡板和双向螺纹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52] 实施例一
[0053]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器械包括头部牵引机构、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仪(图未示)、手术刀(图未示)、撑开结构、撬拨结构、枪状咬骨钳1、刮匙2和固定结构,撬拨结构为钝宽头骨膜剥离器,固定结构为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撑开结构包括用于打开颈椎前路相邻病变椎体的自动撑开器3和固定在相邻病变椎体上的撑开钉4;
[0054] 如图4所示,头部牵引机构包括头箍5,头箍5的高度低于患者头部的高度,使用时在头箍和患者头部前额之间采用松紧带6扎紧固定。
[0055] 如图5和图6所示,钝宽头骨膜剥离器包括刀柄7、刀头8和卡合板9,刀头8一体成型在刀柄7的下端,刀头8与刀柄7之间设有夹角为10°-75°,本实施例优选45°,刀头8为两个且呈阶梯状,两个刀头8末端上下两侧均设置钝头钩爪17,两个钝头钩爪17末端连线与刀柄的夹角为8-22°,本实施例优选12°,刀柄7靠近刀头8的位置开设滑槽33,卡合板9为弧形板且焊接螺纹杆10,卡合板9的两端分别与下位病变椎体的内边缘和外边缘相配合,螺纹杆10贯穿滑槽并伸出滑槽33外,螺纹杆10伸出滑槽外的一端连接有螺母11;
[0056] 如图7和8所示,自动撑开器为Caspar撑开器包括两个撑脚31和四个撑片32(图3中撑片显示两个),撑片32用于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撑开手术位的皮层和韧带,撑脚31与撑开钉4相配合,通过调节两个撑脚31之间的距离调整上位病变椎体27和下位病变椎体28之间的间隙。
[0057] 使用钝宽头骨膜剥离器时,由于刀头8为阶梯状结构而且刀头8的末端设置钝头钩爪17,有效增加刀头8与上位病变椎体2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刀头8打滑造成医疗事故的风险,同时卡合板9为弧形,使卡合板与下位病变椎体28之间良好接触,进一步保证手术过程中钝宽头骨膜剥离器的稳定性,综上本发明中的钝宽头骨膜剥离器在手术过程中可靠性强,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0058] 实施例二
[005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9至图11所示,头部牵引机构包括头部卡合结构、拉力结构和拉力计数器,头部卡合结构包括用于防止人体头部左右移动的头箍和用于拉动人体头部的牵引弓12,头箍包括中间板13和铰接在中间板左右两个侧端的夹板14,中间板13为弧形板中间板13前端设置挡板15,中间板13靠近夹板的位置开设滑轨34,牵引弓12上设置与滑轨34相配合的滑块16,滑块16的两端伸出中间板13两侧通过拉绳18与拉力计数器19相连接,拉力计数器另一端与拉力结构20相连接。
[0060] 实施例三
[0061] 如图12和图13一种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床,包括实施例二的头部牵引机构和床体21,中间板13后端与床体21铰接,中间板13前端铰接挡板15,床体21上设置长条形孔22,挡板两端分别铰接调节杆23,长条形孔22内设置双向螺纹丝杆24,调节杆23远离挡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螺母26,螺母26与双向螺纹丝杆24相配合,挡板15设置容纳双向螺纹丝杆24的容纳槽,双向螺纹丝杆24的两端伸出长条形孔22外,挡板15远离中间板13的端面设置有支撑板25。
[0062] 实施例四
[006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14所示,调节杆23与挡板15转动连接,调斜向内螺纹孔26,斜向内螺纹孔为多个,本实施例优选6个,挡板15节杆23远离挡板15的一端开设外螺纹,长条形孔22两侧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下端位于长条形孔22内。
[006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