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686643.5

文献号 : CN1060807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于建蕾史为成刘鸿志王定华

申请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转向器摇臂、一桥过渡拉杆、第一前桥过渡臂、一桥直拉杆、助力缸、助力缸支架、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第一前桥、二桥直拉杆、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第二前桥、一桥转向节及二桥转向节。本发明的转向系统与现有的转向系统相比,取消了一个过渡拉杆和一个过渡摇臂总成,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系统重量,节省了制造成本;同时因取消了一个过渡拉杆和一个过渡摇臂总成,降低了转向力的损失,转向更加轻便;转向系统的自由间隙减少,转向更加精准;本发明的转向系统布置空间紧凑,可节省布置空间;且为二桥提升装置提供了空间。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器、转向器摇臂、一桥过渡拉杆、第一前桥过渡臂、一桥直拉杆、助力缸、助力缸支架、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第一前桥、二桥直拉杆、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第二前桥、一桥转向节及二桥转向节;

所述一桥转向节与所述第一前桥连接;所述二桥转向节与所述第二前桥连接;

所述转向器摇臂的上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转向器摇臂的下端与所述一桥过渡拉杆的前端连接;

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上端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一桥过渡拉杆的后端、所述一桥直拉杆的前端及所述二桥直拉杆的前端连接;

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外侧端与所述一桥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内侧端与所述一桥直拉杆的后端连接;

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外侧端与所述二桥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内侧端与所述二桥直拉杆的后端连接;

所述助力缸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连接;所述助力缸的后端通过所述助力缸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

所述一桥直拉杆的轴线与所述二桥直拉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150度且小于180度;

所述一桥过渡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一桥直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二桥直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所述助力缸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

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点与所述第五连接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桥直拉杆的轴线及所述二桥直拉杆的轴线均与车辆的轴向中线不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长度;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回转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回转半径。

说明书 :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双前桥转向的汽车是指具有两个转向桥的汽车,相比单前桥车多一个转向桥,所以可以承载更多的载重,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双前桥转向汽车成为公路运输车的发展趋势。
[0003] 如图1所示,为目前广泛应用于双前桥转向车型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1、转向器摇臂2、第一过渡拉杆3、一桥直拉杆4、第一前桥转向节臂5、第一过渡摇臂6、第二过渡拉杆7、第二过渡摇臂8、二桥直拉杆9、助力缸10、助力缸支架11、第二前桥转向节臂12、板簧吊耳支架13、钢板弹簧14、第一前桥15及第二前桥16。
[0004] 现有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过渡摇臂和四根转向直拉杆将转向器和助力缸输出的转向力传递到两根前桥,其中转向器带动转向器摇臂转动,助力缸推动第二过渡摇臂转动。
[0005] 现有技术的转向系统存在结构复杂、笨重、制造成本高;转向力传递机构多,转向阻滞力大,造成转向力的损失;因机构复杂,各个球铰接头内部间隙累积后产生较大的自由间隙,造成转向不灵敏。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以解决转向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转向阻滞力大及转向不灵敏的问题。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转向器摇臂、一桥过渡拉杆、第一前桥过渡臂、一桥直拉杆、助力缸、助力缸支架、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第一前桥、二桥直拉杆、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第二前桥、一桥转向节及二桥转向节;
[0009] 所述一桥转向节与所述第一前桥连接;所述二桥转向节与所述第二前桥连接;
[0010] 所述转向器摇臂的上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所述转向器摇臂的下端与所述一桥过渡拉杆的前端连接;
[0011] 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上端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一桥过渡拉杆的后端、所述一桥直拉杆的前端及所述二桥直拉杆的前端连接;
[0012] 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外侧端与所述一桥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内侧端与所述一桥直拉杆的后端连接;
[0013] 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外侧端与所述二桥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内侧端与所述二桥直拉杆的后端连接;
[0014] 所述助力缸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连接;所述助力缸的后端通过所述助力缸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
[0015] 所述一桥直拉杆的中线与所述二桥直拉杆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150度且小于180度。
[0016] 所述一桥直拉杆的中线及所述二桥直拉杆的中线均与车辆的轴向中线不平行。
[0017] 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长度;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回转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回转半径。
[0018] 所述一桥过渡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一桥直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二桥直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所述助力缸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
[0019] 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点与所述第五连接点之间。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发明的转向系统与现有的转向系统相比,取消了一个过渡拉杆和一个过渡摇臂总成,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系统重量,节省了制造成本。
[0022] 本发明由于取消了一个过渡拉杆和一个过渡摇臂总成,降低了转向力的损失,转向更加轻便。
[0023] 本发明由于取消了一个过渡拉杆和一个过渡摇臂总成,使得转向系统的自由间隙减少,转向更加精准。
[0024] 本发明的转向系统布置空间紧凑,可节省布置空间;助力缸布置在第一前桥过渡臂上,可以为二桥提升装置提供空间,且本转向系统可适用于长前悬的车型。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现有技术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0028] 图4为图2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转向器,2转向器摇臂,3第一过渡拉杆,4一桥直拉杆,5第一前桥转向节臂,6第一过渡摇臂,7第二过渡拉杆,8第二过渡摇臂,9二桥直拉杆,10助力缸,11助力缸支架,12第二前桥转向节臂,13板簧吊耳支架,14钢板弹簧,15第一前桥,16第二前桥,01转向器,02转向器摇臂,03一桥过渡拉杆,04第一前桥过渡臂,05一桥直拉杆,06助力缸,07助力缸支架,08第一前桥转向节臂,09第一前桥,010二桥直拉杆,011第二前桥转向节臂,012第二前桥,013一桥转向节,014二桥转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2]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转向器01、转向器摇臂02、一桥过渡拉杆03、第一前桥过渡臂04、一桥直拉杆05、助力缸06、助力缸支架07、第一前桥转向节臂08、第一前桥09、二桥直拉杆010、第二前桥转向节臂011、第二前桥012、一桥转向节013及二桥转向节014。
[0033] 在本申请中,依据车辆的布置,第一前桥位于第二前桥的前方,在此以车头方向为前方,以车尾方向为后方,以近车轮处为外侧,以近车辆轴向中线方向为内侧。
[0034] 一桥转向节与第一前桥连接;二桥转向节与第二前桥连接;其中一桥转向节与第一前桥的连接方式及结构;二桥转向节与第二前桥的连接方式及结构均与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及结构相同,在此不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5] 转向器摇臂的上端与转向器连接,转向器的转向力传递给转向器摇臂,使转向器摇臂产生摆动,转向器摇臂的下端与所述一桥过渡拉杆的前端连接,当转向器摇臂产生摆动时,带动一桥过渡直拉杆同步向前或者向后运动;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外侧端与一桥转向节连接,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内侧端与一桥直拉杆的后端连接。
[0036] 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上端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一桥过渡拉杆的后端、所述一桥直拉杆的前端、所述二桥直拉杆的前端连接。
[0037] 所述助力缸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连接;所述助力缸的后端通过所述助力缸支架与所述车架连接。
[0038] 本申请的第一前桥过渡臂上分别连接一桥过渡拉杆、一桥直拉杆、二桥直拉杆及助力缸,既能够传递运动,又能够传递转向力。
[0039] 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外侧端与所述二桥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内侧端与所述二桥直拉杆的后端连接。
[0040] 所述一桥直拉杆的中线与所述二桥直拉杆的中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150度且小于180度。这一结构使得在转向过程中,第一前桥与第二前桥除了受到转向力的作用外,还包括横向的分力以防止转向力导致对车身转向时产生的离心力而导致车辆的侧滑,保证车辆转向平稳。
[0041] 所述一桥直拉杆的中线及所述二桥直拉杆的中线均与车辆的轴向中线不平行。
[0042] 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长度;所述第一前桥转向节臂的回转半径等于所述第二前桥转向节臂的回转半径。以获得合适的转向传动比,保证第二前桥转向精准。
[0043] 所述一桥过渡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一桥直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二桥直拉杆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所述助力缸与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的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所述第一前桥过渡臂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
[0044] 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点与所述第五连接点之间。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前桥过渡臂上连接点的设计,在保证第一前桥过渡臂能够实现传递运动及转向力的同时,改变的是运动和力的变化,运动变化主要是为了使二桥转向精准,力的变化没啥优势,转向力传递的损失时通过减少球铰个数和旋转副个数实现的。
[0045] 本发明将助力缸与第一前桥过渡臂连接,并提供转向助力,为二桥提升装置提供空间。
[0046] 本发明的转向系统可以最大程度的简化转向运动机构,以获得较好的转向操纵性能,同时降低重量和成本。
[004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