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425082.3

文献号 : CN10608231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发蓉周晓葵姚恒平朱全芳周春勇熊怀忠沈亮

申请人 : 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碱溶,洗涤,酸溶,冷却等步骤。碱溶反应是以3:1~5:1的碱钛比进行碱溶;酸溶反应是加入0.5~1.0倍的盐酸,在85~95℃溶解10~60min,极冷至50℃以下,得到纳米级、混晶型的双效晶种,本发明制备的晶种只需在水解时加入,煅烧无需添加煅烧晶种,节省了煅烧晶种的制备工序,实现水解煅烧晶种制备一次完成,避免了水解晶种和煅烧晶种分别制备的繁琐工艺,并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碱溶:将经过漂白预处理的偏钛酸打浆,加入固体碱,升温至沸腾,保沸2.5~3h,冷却<50℃;

B、洗涤:将冷却至50℃以下的碱溶料浆进行过滤,常温脱盐水洗涤至滤液洗水中碱含量≤2g/L;

C、酸溶:将洗涤合格的碱溶饼打浆,加入盐酸酸溶,控制盐酸添加量为偏钛酸质量的

0.5~1.0倍,酸溶温度85~~95℃,时间10~60min,得到晶种;

D、冷却:向酸溶结束后的晶种中快速加入等体积的冷水,急冷至50℃以下;

步骤A中偏钛酸打浆浓度控制在10%以上,固体碱与偏钛酸的质量比为:3: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固体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碱溶饼打浆在50~200g/L。

说明书 :

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混晶型双效晶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两类晶种,水解晶种和煅烧晶种,因其性质特征的差异发挥不同的作用,因而其制备工艺也相差甚多。
[0003] 一般水解晶种主要作用是作为硫酸(氧)钛水解为偏钛酸的晶核,促使快速水解,提高水解产率,并提高颜料性能,因此晶种粒子小、晶化度低。其形状文献中介绍有两种,一种为针状,长度为10~20nm,宽度为5~10nm,一种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8nm;煅烧晶种主作用是诱使偏钛酸转化为金红石,降低煅烧温度,提高颜料性能,其粒径大,晶化度高,其形状为柳叶状,平均粒径为40~100nm。
[0004] 外加水解晶种工艺有两类:一类使用较广泛的,直接利用钛白粉生产中间产物浓钛液或清钛液(或称硫酸氧钛)制备碱中和晶种(或氨中和),如专利CN1834019A,CN85103475A,这类晶种为锐钛型,晶体外观为透明淡绿色的纳米胶体,不具有煅烧活性,煅烧需另外添加煅烧晶种。另一类是采用外购的四氯化钛为原料的晶种,也是国际上目前最新的外加晶种工艺,这类晶种可以制备为金红石型和混晶型纳米两种,如专利CN101698505A公布的为金红石型水解晶种,GB2291052公布的为混晶型纳米水解晶种,两类晶种具有高的水解活性,也具有一定煅烧活性,但存在是危化品,在运输、贮存、使用中危险大,且需外购,价格昂贵,且容易受到市场供求的波动影响,限制其在国内广泛应用。
[0005] 煅烧晶种工艺基本相同,采用钛白粉生产的中间体偏钛酸为原料,进行碱溶、洗涤、(中和、洗涤)、酸溶、冷却等主要步骤,得到的是80~100nm的98%金红石型晶体,这类晶种不能用于水解。
[0006] 双效晶种工艺有文献报道,国内专利CN102390865A采用钛白粉生产的中间体偏钛酸为原料,通过硫酸酸溶,碳酸钠沉淀,两次洗涤,酸溶,冷却,得到纳米级溶胶状的双效晶种,水解添加2%晶种,煅烧不再添加煅烧晶种,得到质量优异的金红石钛白粉,该工艺晶种质量活性高,但存在消耗4~5倍硫酸和大量碳酸钠,无法回收,成本偏高,晶种制备流程偏长、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而没有工业化推广。
[0007] 也有国内专利CN1415548A介绍了一种SnO2+TiO2双效晶种,晶种中含有SnO2,因成本和技术问题,无法投入实际应用。专利CN101565201A报道过,采用煅烧晶种工艺得到的金红石含量为90~98%悬浮液晶种,称之为双效晶种,但并未具体的水解和煅烧活性实验数据说明,只给出了该晶种的金红石含量分析结果,是否为真正的双效晶种,有待考证。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10] 一种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用混晶型双效晶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11] A、碱溶:将经过漂白预处理的偏钛酸打浆,加入固体碱,升温至沸腾,保沸2.5~3h,冷却<50℃;
[0012] B、洗涤:将冷却至50℃以下的碱溶料浆进行过滤,常温脱盐水洗涤至滤液洗水中碱含量≤2g/L;
[0013] C、酸溶:将洗涤合格的碱溶饼打浆,加入盐酸酸溶,控制盐酸添加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1.0倍,酸溶温度85~~95℃,时间10~60min,得到晶种;
[0014] D、冷却:向酸溶结束后的晶种中快速加入等体积的冷水,急冷至50℃以下。
[0015] 所述步骤A中,偏钛酸打浆浓度控制在10%以上,固体碱与偏钛酸的质量比为:3:1~5:1。所述的固体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0016] 碱与偏钛酸的浓度及质量比,决定了碱溶时沸腾温度,也决定了偏钛酸解聚效果,最终将决定晶种的质量。因为碱与偏钛酸浓度和质量比偏低,碱溶时沸点低,偏钛酸解聚不彻底,碱与偏钛酸浓度和质量比偏高,导致碱溶液粘度大,流动性差,受热不均匀,也将影响碱溶效果。一般煅烧晶种工艺中碱钛比为1.2~2.5之间,碱为40%以上的液体碱,碱与偏钛酸进行预热后,将偏钛酸直接加入到热的碱中,需要蒸汽对偏钛酸和碱液预热,碱溶沸腾温度在110℃以下,发生两种反应,得到两种钛酸盐,TiO2+2NaOH=Na2TiO3+H2O和TiO2+4NaOH=Na4TiO4+2H2O,得到的是偏钛酸钠和正钛酸钠,水解存在两种酸,偏钛酸和正钛酸,与酸溶后体系为悬浮液相吻合。本发明采用3~5倍的碱与偏钛酸反应,TiO2+4NaOH=Na4TiO4+2H2O,碱溶沸腾温度120℃以上,保证得到的钛酸盐全部为正钛酸钠,水解后全部为正钛酸。
[0017] 步骤B中所述洗涤,碱溶悬浮液进行过滤洗涤时,前段滤液可回收,用于碱溶偏钛酸打浆,减少碱的消耗,洗涤时采用室温脱盐水洗涤至滤液中碱含量≤2g/L,主要是控制滤饼中碱含量,减少酸溶时消耗盐酸,采用常温脱盐水洗涤,改变传统煅烧晶种工艺热水洗涤,一是节约蒸汽热量,二是防止钛酸盐高温水解为偏钛酸,影响晶种质量。
[0018] 所述步骤C中酸溶:所述的碱溶饼打浆在50~200g/L,盐酸加量为偏钛酸质量的0.5~1.0倍,温度控制在85~95℃,时间10~60min。
[0019] 所述步骤D中,酸溶后加冷水急冷至50℃,改变晶种的温度和酸度,防止晶种继续熟化长大。
[0020]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21] 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晶种单独分开制备工序,节省了制备工艺,一次完成水解和煅烧晶种的制备,避免了外购晶种生产原料的麻烦,降低了生产的对市场依赖性,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0022] 2.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控制工艺中的条件,制备的晶种为纳米级双效晶种,无论水解还是煅烧都具有很高的活性,晶种加量2%以下,代替了原碱中和水解晶种和4~5%的煅烧晶种,水解率高达96%以上,煅烧温度低,低于碱中和自生晶种煅烧温度30℃以上,得到白度、亮度更好的产品,表现出明显优势;
[0023] 3.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在现有煅烧晶种制备工艺基础进行改善,借用煅烧晶种制备设备,新增设备投资少,节约蒸汽和天然气,节约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5] 实施例1
[0026] 将偏钛酸漂白至Fe≤50ppm,打浆,打浆浓度为10%,加入到四口烧瓶,按照5:1的质量比加入纯度94%以上的氢氧化钠,升温至沸腾,保沸3h,冷却至50℃以下,过滤,用室温脱盐水洗涤至滤液中碱含量≤2g/L;滤饼打浆为浓度在50g/L,加入0.5倍HCl,升温到85℃,保温60min,加同体积常温脱盐水快速冷却至50℃以下,即得到纳米级晶种。
[0027] 实施例2
[0028] 将偏钛酸漂白至Fe≤50ppm,打浆,打浆浓度为12%,加入到四口烧瓶,按照4:1的质量比加入纯度94%以上的氢氧化钾,升温至沸腾,保沸3h,冷却至50℃以下,过滤,用室温脱盐水洗涤至滤液中碱含量≤2g/L;滤饼打浆为浓度在100g/L,加入0.8倍HCl,升温到90℃,保温30min,加同体积常温脱盐水快速冷却至50℃以下,即得到纳米级晶种。
[0029] 实施例3
[0030] 将偏钛酸漂白至Fe≤50ppm,打浆,打浆浓度为23%,加入到四口烧瓶,按照3:1的质量比加入纯度94%以上的碳酸钠,升温至沸腾,保沸3h,冷却至50℃以下,过滤,用室温脱盐水洗涤至滤液中碱含量≤2g/L;滤饼打浆为浓度在200g/L,加入1.0倍HCl,升温到95℃,保温10min,加同体积常温脱盐水快速冷却至50℃以下,即得到纳米级晶种。
[0031]编号 晶种组成 晶种BET分析,m2/g
实例1 A54:R46 175
实例2 A52:R48 183
实例3 A53:R47 202
[0032] 从上表的分析结果可见,得到的晶种为混晶型的纳米晶体,比表面积在175m2/g以上,粒径在5nm以下。
[0033] 对比例
[0034] 采用碱中和钛液的方法制备晶种,得到纳米级淡绿色溶胶状晶种。
[0035] 晶种活性评价试验:
[0036] 实施例双效晶种采用200g/L的浓钛液,预热到96℃,按照质量比2%的量加入前述方法制备的晶种,水解3h,得到偏钛酸,进行漂白、盐处理,煅烧,窑下物颜料性能分析。
[0037] 对比例外加晶种水解实验,水解晶种加量2%,煅烧晶种加量5%(常规方法制备的,98%金红石型,粒径80~100nm),漂白后,采用与实施例相同的盐处理配方,煅烧,窑下物颜料性能分析。具体的晶种活性评价结果见下表:
[0038]  水解率 煅烧温度 亮度 白度
实例1 96.52% 950℃ 94.8 98.2
实例2 96.33% 960℃ 94.5 98.1
实例3 96.67% 960℃ 94.7 98.2
对比例 96.10% 995℃ 94.2 97.7
[0039] 注:晶种组成通过中和沉淀晶种后,洗涤Cl-后,100℃烘干,XRD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