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602746.9

文献号 : CN10608858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谭启厚周斌高长玲

申请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包括顶升台及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顶升台做升降运动,还包括第一卡块,所述顶升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顶升台及第一卡块相连,所述第一卡块为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的块状结构,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位于第一卡块的侧面;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卡块底面上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条状,且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的槽深方向平行;在第一卡槽的开口端至底端方向上,第二加强筋的厚度线性增大。本装置可用于取代现有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满堂脚手架支撑等模板架主梁固定形式,本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结构简单、模板架主梁高度可调、操作方便、占地少。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包括顶升台(1)及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顶升台(1)做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块(6),所述顶升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顶升台(1)及第一卡块(6)相连,所述第一卡块(6)为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8)的块状结构,所述第一卡槽(8)的开口端位于第一卡块(6)的侧面;

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卡块(6)底面上的第二加强筋(9),所述第二加强筋(9)呈条状,且第二加强筋(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8)的槽深方向平行;

在第一卡槽(8)的开口端至底端方向上,第二加强筋(9)的厚度线性增大;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2)和螺纹筒(4),所述第一螺纹杆(2)与螺纹筒(4)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2)的自由端及螺纹筒(4)的自由端两个自由端中,其中一个自由端与顶升台(1)相连,另一个自由端与第一卡块(6)相连;

所述第二加强筋(9)不止一根,且第二加强筋(9)沿着第一卡槽(8)的宽度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4)的下端与第一卡块(6)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于螺纹筒(4)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与顶升台(1)相连,所述螺纹筒(4)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4)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第一卡块(6)螺栓连接;

第一加强筋(5)焊接于螺纹筒(4)的表面与连接板(7)的顶面之间,且第一加强筋(5)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5)绕螺纹筒(4)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筒(4)的下端与第一卡块(6)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于螺纹筒(4)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与顶升台(1)相连,且顶升台(1)在第一螺纹杆(2)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1)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2)的轴线转动,所述顶升台(1)上还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台(1)内安装有滚动轴承(13),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呈上小下大的阶梯轴状,第一螺纹杆(2)上端的小端插入滚动轴承(13)的内圈内,第一螺纹杆(2)上端的变径段与滚动轴承(13)内圈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滚动轴承(13)通过压盖(12)固定于顶升台(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2)上的两颗锁紧螺帽(18),各锁紧螺帽(18)分别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2)与螺纹筒(4)、第一螺纹杆(2)与顶升台(1)的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卡块(6)上的紧定螺栓(10),所述紧定螺栓(10)可由第一卡槽(8)的侧面伸入第一卡槽(8)中,且在紧定螺栓(10)转动过程中,紧定螺栓(10)伸入第一卡槽(8)中的部分的长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H型钢(14)两块翼板自由端相互约束的翼板约束装置,所述翼板约束装置包括第二螺纹杆(17)、两个第二卡块(15)及至少两颗定位螺帽(16),所述第二卡块(15)均为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9)的块状结构,且第二卡槽(19)的开口端均位于对应第二卡块(15)的侧面上,第二卡块(15)上均设置有贯穿各自上下端的通孔,通孔用于第二螺纹杆(17)穿过对应的第二卡块(15),所述定位螺帽(16)用于约束两个第二卡块(15)各自在第二螺纹杆(17)轴线上的位置。

说明书 :

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顶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某些过程杆件,以上过程杆件即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在施工过程的某个工序中安装于所得建筑物上,在完成相应操作后,拆除过程杆件。即过程杆件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的杆件,其不形成建筑物的一部分。用于现浇混凝土楼盖浇筑模板架即为典型的过程杆件,在得到现浇混凝土楼盖成品后,即需要将模板架拆除。
[0003] 现有技术中,以上模板架的主梁一般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满堂脚手架支撑等形式,固定于建筑物钢结构框架的固定高度位置。采用焊接的形式,焊接热不仅会影响钢结构框架的材料性能,同时焊接热也会影响模板架主梁的高度定位;采用螺栓连接的固定形式,设置的螺栓连接点位置固定后,不便于根据具体需要,更换或调整固定位置;而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的形式,所需支撑件数量多、架设和拆除费时费力、由于连接点数量多,故采用满堂脚手架还存在危险点数量多的缺陷。
[0004] 针对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固定,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模板架主梁高度可调、操作方便、占地少的支撑形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用于取代现有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满堂脚手架支撑等模板架主梁固定形式,本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结构简单、模板架主梁高度可调、操作方便、占地少。
[000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包括顶升台及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顶升台做升降运动,还包括第一卡块,所述顶升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顶升台及第一卡块相连,所述第一卡块为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的块状结构,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端位于第一卡块的侧面;
[0007] 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卡块底面上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条状,且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的槽深方向平行;
[0008] 在第一卡槽的开口端至底端方向上,第二加强筋的厚度线性增大。
[0009] 具体的,本支座装置特别适用于采用腹板位于竖直方向的H型钢架设的钢结构框架上模板架主梁的支撑,即本支座装置设置于H型钢的下翼板与模板架主梁之间。
[0010] 具体的,本装置第一卡块上的第一卡槽用于卡设H型钢的下翼板,即H型钢的下翼板由第一卡槽的开口端送入第一卡槽中,最后通过H型钢的下翼板实现对本装置的支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第一卡块与顶升台之间,顶升机构动作时,驱动顶升台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顶升台用于置放模板架的主梁。在第一卡块固定于H型钢的下翼板上后,在顶升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可实现模板架主梁的高度调节。即本通过本装置,实现了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固定,取代了传统的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满堂脚手架支撑的模板架主梁固定方式,采用本支座装置完成对模板架主梁的支撑,还具有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高度便于调节的优势。
[0011] 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框架一般由多个矩形框由下之上层叠而成,为使得每个矩形框具有稳定的形态,每个矩形框包括八根横梁四根竖梁,如连接成一个呈长方体的框体结构,相邻矩形框的连接点通过板材螺栓连接,故相邻矩形框的连接点处,有两根相互平行的H型钢作为钢结构框架的横梁。
[0012] 本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H型钢的下翼板受力时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位于H型钢翼板的宽度方向,这样,设置在第一卡块底部的第二加强筋可用于抵御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使得处于顶升台上部的模板架主梁保持较好的位置精度,此情况下第二加强筋发挥抗弯强度加强作用;如上所述,由于H型钢的翼板较宽,而第一卡块配合第二加强筋,不能使得H型钢的下翼板整体上不变形,故本案中通过对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变化限定,使得第二加强筋可发挥垫块作用,即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安装点存在两块相互平行的H型钢,本装置安装于上侧H型钢的下翼板上,在安装过程中,第二加强筋较薄的一端先深入两根H型钢之间的缝隙中,随着第二加强筋被继续深入,最终第二加强筋将被卡设与所述缝隙中,此时,第二加强筋充当两块H型钢之间的垫块,在上侧H型钢下翼板受力变形时,通过第二加强筋对上侧H型钢下翼板的支撑,在受力相通的作用下,上侧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由于受到下侧H型钢上翼板的约束,故可使得上侧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更小,这样,可使得模板架主梁保持良好的高度位置精度。
[0013] 以上对第二加强筋厚度变化的限定,可使得第二加强筋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间隙宽度。
[0014]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15] 作为顶升机构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和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螺纹筒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的自由端及螺纹筒的自由端两个自由端中,其中一个自由端与顶升台相连,另一个自由端与第一卡块相连。以上顶升机构方案结构及操作均较为简单。
[0016] 为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所述螺纹筒的下端与第一卡块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筒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与顶升台相连,所述螺纹筒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0017] 为使得组成本装置的各个部件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关系,或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更换本装置中的部分组成部分以适应特殊运用场合,或使得本装置便于转运,所述螺纹筒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卡块螺栓连接;
[0018] 第一加强筋焊接于螺纹筒的表面与连接板的顶面之间,且第一加强筋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绕螺纹筒环形分布。以上第一加强筋的形式使得本装置上螺纹筒向各向均具有良好的抗侧弯性能。
[0019] 由于模板架可能本身重量较重,为便于驱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以调整顶升台的高度,同时为了避免模板架主梁相对于顶升台滑动,所述螺纹筒的下端与第一卡块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筒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与顶升台相连,且顶升台在第一螺纹杆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的轴线转动,所述顶升台上还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块。以上顶升台在第一螺纹杆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的轴线转动的结构限定可使得第一螺纹杆转动时,顶升台不转动,以达到便于驱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的目的;以上设置在顶升台上的凸块,用于配合设置于模板架主梁上的凹槽,当凸块嵌入凹槽后,凸块的侧面与凹槽的侧面相互作用,可达到避免模板架主梁相对于顶升台滑动的目的。
[0020] 作为第一螺纹杆与顶升台的具体连接形式,用于实现顶升台在第一螺纹杆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的轴线转动,所述顶升台内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呈上小下大的阶梯轴状,第一螺纹杆上端的小端插入滚动轴承的内圈内,第一螺纹杆上端的变径段与滚动轴承内圈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滚动轴承通过压盖固定于顶升台上。本案中,优选以上滚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第一螺纹杆上端的小端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连接,这样,可使得顶升台随第一螺纹杆的上端同上同下运动。
[0021] 当模板架主梁被本装置顶升至设计高度后,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最终成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间段内本装置需要对模板架主梁持续提供支撑,为避免此过程中模板架主梁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述还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上的两颗锁紧螺帽,各锁紧螺帽分别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与螺纹筒、第一螺纹杆与顶升台的锁紧。
[0022] 为进一步提高模板架主梁的位置停留精度,所述第二加强筋不止一根,且第二加强筋沿着第一卡槽的宽度方向分布。
[0023] 为避免第一卡块由H型钢下翼板上脱离,还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卡块上的紧定螺栓,所述紧定螺栓可由第一卡槽的侧面伸入第一卡槽中,且在紧定螺栓转动过程中,紧定螺栓伸入第一卡槽中的部分的长度可调。以上紧定螺栓用于实现将第一卡块固定于H型钢的下翼板上。
[0024] 为使得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受该H型钢上翼板的约束,以进一步提高H型钢翼板在受到相同作用力时,使得H型钢的翼板变形更小,利于模板架主梁的位置精度,还包括用于H型钢两块翼板自由端相互约束的翼板约束装置,所述翼板约束装置包括第二螺纹杆、两个第二卡块及至少两颗定位螺帽,所述第二卡块均为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的块状结构,且第二卡槽的开口端均位于对应第二卡块的侧面上,第二卡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各自上下端的通孔,通孔用于第二螺纹杆穿过对应的第二卡块,所述定位螺帽用于约束两个第二卡块各自在第二螺纹杆轴线上的位置。以上翼板约束装置将同一根H型钢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悬臂端连接起来,即H型钢的下翼板受力,H型钢下翼板自由端向下变形时,翼板约束装置可为该翼板提供拉应力。以上定位螺帽设置为两颗时,各定位螺帽分别与第二卡块的上端接触,进一步的,为提升定位螺帽对各第二卡块的位置约束能力,以上定位螺帽设置为四颗,即各第二卡块的上下端均有一颗为该第二卡块服务的定位螺帽。
[002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 本装置第一卡块上的第一卡槽用于卡设H型钢的下翼板,即H型钢的下翼板由第一卡槽的开口端送入第一卡槽中,最后通过H型钢的下翼板实现对本装置的支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第一卡块与顶升台之间,顶升机构动作时,驱动顶升台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顶升台用于置放模板架的主梁。在第一卡块固定于H型钢的下翼板上后,在顶升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可实现模板架主梁的高度调节。即本通过本装置,实现了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固定,取代了传统的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满堂脚手架支撑的模板架主梁固定方式,采用本支座装置完成对模板架主梁的支撑,还具有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高度便于调节的优势。
[0027] 本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H型钢的下翼板受力时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第二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位于H型钢翼板的宽度方向,这样,设置在第一卡块底部的第二加强筋可用于抵御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使得处于顶升台上部的模板架主梁保持较好的位置精度,此情况下第二加强筋发挥抗弯强度加强作用;如上所述,由于H型钢的翼板较宽,而第一卡块配合第二加强筋,不能使得H型钢的下翼板整体上不变形,故本案中通过对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变化限定,使得第二加强筋可发挥垫块作用,即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安装点存在两块相互平行的H型钢,本装置安装于上侧H型钢的下翼板上,在安装过程中,第二加强筋较薄的一端先深入两根H型钢之间的缝隙中,随着第二加强筋被继续深入,最终第二加强筋将被卡设与所述缝隙中,此时,第二加强筋充当两块H型钢之间的垫块,在上侧H型钢下翼板受力变形时,通过第二加强筋对上侧H型钢下翼板的支撑,在受力相通的作用下,上侧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由于受到下侧H型钢上翼板的约束,故可使得上侧H型钢下翼板的变形更小,这样,可使得模板架主梁保持良好的高度位置精度。
[0028] 以上对第二加强筋厚度变化的限定,可使得第二加强筋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间隙宽度。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顶升台与第一螺纹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块与螺纹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2]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翼板约束装置与H型钢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顶升台,2、第一螺纹杆,3、转柄,4、螺纹筒,5、第一加强筋,6、第一卡块,7、连接板,8、第一卡槽,9、第二加强筋,10、紧定螺栓,11、橡胶垫,12、压盖,13、滚动轴承,14、H型钢,15、第二卡块,16、定位螺帽,17、第二螺纹杆,18、锁紧螺帽,19、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5] 实施例1:
[0036]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替代脚手架的模板主梁支座装置,包括顶升台1及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驱动顶升台1做升降运动,还包括第一卡块6,所述顶升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顶升台1及第一卡块6相连,所述第一卡块6为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8的块状结构,所述第一卡槽8的开口端位于第一卡块6的侧面;
[0037] 还包括固定于第一卡块6底面上的第二加强筋9,所述第二加强筋9呈条状,且第二加强筋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卡槽8的槽深方向平行;
[0038] 在第一卡槽8的开口端至底端方向上,第二加强筋9的厚度线性增大。
[0039] 具体的,本支座装置特别适用于采用腹板位于竖直方向的H型钢14架设的钢结构框架上模板架主梁的支撑,即本支座装置设置于H型钢14的下翼板与模板架主梁之间。
[0040] 具体的,本装置第一卡块6上的第一卡槽8用于卡设H型钢14的下翼板,即H型钢14的下翼板由第一卡槽8的开口端送入第一卡槽8中,最后通过H型钢14的下翼板实现对本装置的支撑;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第一卡块6与顶升台1之间,顶升机构动作时,驱动顶升台1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顶升台1用于置放模板架的主梁。在第一卡块6固定于H型钢14的下翼板上后,在顶升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可实现模板架主梁的高度调节。即本通过本装置,实现了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的固定,取代了传统的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满堂脚手架支撑的模板架主梁固定方式,采用本支座装置完成对模板架主梁的支撑,还具有模板架主梁在钢结构框架上高度便于调节的优势。
[0041] 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框架一般由多个矩形框由下之上层叠而成,为使得每个矩形框具有稳定的形态,每个矩形框包括八根横梁四根竖梁,如连接成一个呈长方体的框体结构,相邻矩形框的连接点通过板材螺栓连接,故相邻矩形框的连接点处,有两根相互平行的H型钢14作为钢结构框架的横梁。
[0042] 本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由于H型钢14的下翼板受力时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第二加强筋9的长度方向位于H型钢14翼板的宽度方向,这样,设置在第一卡块6底部的第二加强筋9可用于抵御H型钢14下翼板的变形,使得处于顶升台1上部的模板架主梁保持较好的位置精度,此情况下第二加强筋9发挥抗弯强度加强作用;如上所述,由于H型钢14的翼板较宽,而第一卡块6配合第二加强筋9,不能使得H型钢14的下翼板整体上不变形,故本案中通过对第二加强筋9的厚度变化限定,使得第二加强筋9可发挥垫块作用,即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安装点存在两块相互平行的H型钢14,本装置安装于上侧H型钢14的下翼板上,在安装过程中,第二加强筋9较薄的一端先深入两根H型钢14之间的缝隙中,随着第二加强筋9被继续深入,最终第二加强筋9将被卡设与所述缝隙中,此时,第二加强筋9充当两块H型钢14之间的垫块,在上侧H型钢14下翼板受力变形时,通过第二加强筋9对上侧H型钢14下翼板的支撑,在受力相通的作用下,上侧H型钢14下翼板的变形由于受到下侧H型钢14上翼板的约束,故可使得上侧H型钢14下翼板的变形更小,这样,可使得模板架主梁保持良好的高度位置精度。
[0043] 以上对第二加强筋9厚度变化的限定,可使得第二加强筋9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间隙宽度。
[0044] 实施例2:
[004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顶升机构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2和螺纹筒4,所述第一螺纹杆2与螺纹筒4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2的自由端及螺纹筒4的自由端两个自由端中,其中一个自由端与顶升台1相连,另一个自由端与第一卡块6相连。以上顶升机构方案结构及操作均较为简单。
[0046] 为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所述螺纹筒4的下端与第一卡块6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于螺纹筒4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与顶升台1相连,所述螺纹筒4的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制动顶升机构完成顶升动作的转柄3,以上转柄3可直接固定于第二螺纹杆2上,用于制动第二螺纹杆2转动并做升降运动;以上转柄3也可以固定于螺纹筒4上的某一轴向位置,转柄3包括内螺纹,以上内螺纹与第一螺纹杆2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转柄3可绕第一螺纹杆2的轴线转动,此方式可通过驱动转柄3,使得第二螺纹杆2做升降运动。
[0047] 为使得组成本装置的各个部件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关系,或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更换本装置中的部分组成部分以适应特殊运用场合,或使得本装置便于转运,所述螺纹筒4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与第一卡块6螺栓连接;
[0048] 第一加强筋5焊接于螺纹筒4的表面与连接板7的顶面之间,且第一加强筋5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5绕螺纹筒4环形分布。以上第一加强筋5的形式使得本装置上螺纹筒4向各向均具有良好的抗侧弯性能。
[0049] 由于模板架可能本身重量较重,为便于驱动第一螺纹杆2转动以调整顶升台1的高度,同时为了避免模板架主梁相对于顶升台1滑动,所述螺纹筒4的下端与第一卡块6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2螺纹连接于螺纹筒4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与顶升台1相连,且顶升台1在第一螺纹杆2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1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2的轴线转动,所述顶升台1上还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块。以上顶升台1在第一螺纹杆2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1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2的轴线转动的结构限定可使得第一螺纹杆2转动时,顶升台1不转动,以达到便于驱动第一螺纹杆2转动的目的;以上设置在顶升台1上的凸块,用于配合设置于模板架主梁上的凹槽,当凸块嵌入凹槽后,凸块的侧面与凹槽的侧面相互作用,可达到避免模板架主梁相对于顶升台1滑动的目的。
[0050] 本实施例中,可在顶升台1的上表面上用于支撑模板架主梁的部分设置橡胶垫11,以进一步避免模板架主梁相对于顶升台1滑动。
[0051] 作为第一螺纹杆2与顶升台1的具体连接形式,用于实现顶升台1在第一螺纹杆2轴线上的位置固定,顶升台1可相对于第一螺纹杆2的轴线转动,所述顶升台1内安装有滚动轴承13,所述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呈上小下大的阶梯轴状,第一螺纹杆2上端的小端插入滚动轴承13的内圈内,第一螺纹杆2上端的变径段与滚动轴承13内圈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滚动轴承13通过压盖12固定于顶升台1上。本案中,优选以上滚动轴承13为深沟球轴承,第一螺纹杆2上端的小端与滚动轴承13的内圈过盈连接,这样,可使得顶升台1随第一螺纹杆2的上端同上同下运动。
[0052] 当模板架主梁被本装置顶升至设计高度后,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最终成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间段内本装置需要对模板架主梁持续提供支撑,为避免此过程中模板架主梁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述还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2上的两颗锁紧螺帽18,各锁紧螺帽18分别用于实现第一螺纹杆2与螺纹筒4、第一螺纹杆2与顶升台1的锁紧。
[0053] 为进一步提高模板架主梁的位置停留精度,所述第二加强筋9不止一根,且第二加强筋9沿着第一卡槽8的宽度方向分布。
[0054] 为避免第一卡块6由H型钢14下翼板上脱离,还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卡块6上的紧定螺栓10,所述紧定螺栓10可由第一卡槽8的侧面伸入第一卡槽8中,且在紧定螺栓10转动过程中,紧定螺栓10伸入第一卡槽8中的部分的长度可调。以上紧定螺栓10用于实现将第一卡块6固定于H型钢14的下翼板上。
[0055] 实施例3:
[0056]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使得H型钢14下翼板的变形受该H型钢14上翼板的约束,以进一步提高H型钢14翼板在受到相同作用力时,使得H型钢14的翼板变形更小,利于模板架主梁的位置精度,还包括用于H型钢14两块翼板自由端相互约束的翼板约束装置,所述翼板约束装置包括第二螺纹杆17、两个第二卡块15及至少两颗定位螺帽16,所述第二卡块15均为其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9的块状结构,且第二卡槽19的开口端均位于对应第二卡块15的侧面上,第二卡块15上均设置有贯穿各自上下端的通孔,通孔用于第二螺纹杆17穿过对应的第二卡块15,所述定位螺帽16用于约束两个第二卡块15各自在第二螺纹杆17轴线上的位置。以上翼板约束装置将同一根H型钢14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悬臂端连接起来,即H型钢14的下翼板受力,H型钢14下翼板自由端向下变形时,翼板约束装置可为该翼板提供拉应力。以上定位螺帽16设置为两颗时,各定位螺帽16分别与第二卡块15的上端接触,进一步的,为提升定位螺帽16对各第二卡块15的位置约束能力,以上定位螺帽16设置为四颗,即各第二卡块15的上下端均有一颗为该第二卡块15服务的定位螺帽16。
[0057]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