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10657.9

文献号 : CN106102673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本广喜松本美彦

申请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在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在下侧带状部件(15)沿输送方向被输送期间具有如下工序:设定切断部位(CL),使粘接剂附着在下侧带状部件(15)的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两侧而形成粘接区域(HMA);将沿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弹性部件(8B、8F、8L)配置成该弹性部件(8B、8F、8L)的一部分与粘接区域(HMA)重叠;在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弹性部件(8B、8F、8L)上方重叠上侧带状部件(17)并在粘接区域(HMA)进行粘接;在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在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两侧形成对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进行熔敷的熔敷部(sl);在切断部位(CL)将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以及弹性部件(8B、8F、8L)一起切断,将成形为短裤型的下侧外装部件(1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17)切断并分离,并且,使沿输送方向伸长的弹性部件(8B、8F、8L)相对于下侧外装部件(1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17)相对位移并从弹性部件(8B、8F、8L)被切断的部位朝向粘接区域(HMA)收缩。

权利要求 :

1.一种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连续地制造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具有位于穿戴者的衣服侧的下侧外装部件、从所述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的上侧外装部件、以及从所述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所述上侧外装部件并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在所述横向上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的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在所述横向上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的上侧带状部件,在沿所述横向的输送方向上被输送期间具有如下工序:设定切断部位,所述切断部位在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切断并分离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时成为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的所述横向的端部,针对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使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输送方向两侧,从而形成粘接区域;

将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配置成该弹性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粘接区域重叠;

以夹入所述弹性部件的方式使所述下侧带状部件和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叠合并在所述粘接区域进行粘接;

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以使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处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的内侧;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切断部位的两侧形成熔敷部,所述熔敷部对被折叠后的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进行熔敷;以及在所述切断部位将所述下侧带状部件、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一起切断,将成形为短裤型的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切断并分离,并且,使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相对位移并从所述弹性部件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沿所述输送方向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敷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所述粘接区域未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敷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两端部中的与所述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和所述切断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粘接区域的所述输送方向两端部中的与所述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和所述切断部位之间的距离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敷部沿所述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相邻而形成的两个所述熔敷部的间隔比所述弹性部件的直径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粘接区域的工序,通过将以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在规定的区域涂敷有粘接剂的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来进行。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在形成于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输送方向两侧的一对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一个部位切断,并使所述弹性部件从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沿所述输送方向收缩。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粘接剂不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和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和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和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的所述粘接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比附着在所述粘接区域的所述粘接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少。

说明书 :

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造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生产线上,下述方法是通常的方法:对构成一次性尿布的外装件的连续片以其连续方向为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同时将该片的横向的各端部折返并使腹侧部和背侧部重叠,将其端部接合后从连续片切断并分离,从而制造短裤型的尿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方法:将以沿连续片(腹侧部以及背侧部)的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设置的弹性部件在输送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割断,对叠合的腹侧部和背侧部在该割断区域进行热密封后,在该密封区域切断并分离而制造短裤型尿布。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6527号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根据专利文献1的尿布制造方法,在实施热密封(热熔敷)工序以及切断并分离工序之前,预先将弹性部件割断以使收缩力不显现,从而可以抑制在切断了弹性部件时密封区域与弹性部件一同收缩。由此,可以制造尿布的侧密封部无损柔软的手感且外观也好的尿布。
[0008] 但是,在该方法中,在将弹性部件割断时,构成尿布的外装件的连续片容易因切割刀等而受到损伤。而且,在连续片受到损伤的状态下进行热熔敷加工时,恐怕不再能够充分确保该部分的熔敷强度。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裤型尿布,充分确保了侧部分的熔敷强度。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为一种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连续地制造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具有位于穿戴者的衣服侧的下侧外装部件、从所述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的上侧外装部件、以及从所述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所述上侧外装部件并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在所述横向上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的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在所述横向上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的上侧带状部件,在沿所述横向的输送方向上被输送期间具有如下工序:设定切断部位,所述切断部位在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切断并分离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时成为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的所述横向的端部,针对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使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输送方向两侧,从而形成粘接区域;将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配置成该弹性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粘接区域重叠;以夹入所述弹性部件的方式使所述下侧带状部件和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叠合并在所述粘接区域进行粘接;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以使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处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的内侧;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切断部位的两侧形成熔敷部,所述熔敷部对被折叠后的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进行熔敷;以及在所述切断部位将所述下侧带状部件、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一起切断,将成形为短裤型的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切断并分离,并且,使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相对位移并从所述弹性部件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沿所述输送方向收缩。
[0012]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变得明了。
[0013] 发明的效果
[0014]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充分确保了侧部分的熔敷强度的短裤型尿布。

附图说明

[0015] 图1A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B-B剖视图。
[0016] 图2是成形为短裤型的尿布1的概略立体图。
[0017]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1时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
[0018] 图4是对尿布1的基体材料沿输送方向被输送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
[0019] 图5是对将要形成粘接区域的区域进行说明的图。
[0020] 图6是对S105的工序之后、折叠状态的尿布1的基体材料被输送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
[0021] 图7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熔敷/切断装置50的概略侧视图。
[0022] 图8是对熔敷/切断装置50的密封台521进行说明的图。
[0023] 图9是对在熔敷工序中将要形成熔敷部的区域进行说明的图。
[0024] 图10是将图9的区域B放大了的图。
[0025] 图11是图10的D-D截面的概略图。
[0026] 图12是对在切断工序中切断带状部件以及弹性部件时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
[0027] 图13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2的俯视图。
[0028] 图14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2时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
[0029] 图15是对尿布2的基体材料沿输送方向被输送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变得明了。
[0031] 一种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连续地制造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所述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具有位于穿戴者的衣服侧的下侧外装部件、从所述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的上侧外装部件、以及从所述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所述上侧外装部件并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在所述横向上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的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在所述横向上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的上侧带状部件,在沿所述横向的输送方向上被输送期间具有如下工序:设定切断部位,所述切断部位在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切断并分离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时成为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的所述横向的端部,针对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使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输送方向两侧,从而形成粘接区域;将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个弹性部件配置成该弹性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粘接区域重叠;以夹入所述弹性部件的方式使所述下侧带状部件和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叠合并在所述粘接区域进行粘接;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以使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处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的内侧;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切断部位的两侧形成熔敷部,所述熔敷部对被折叠后的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进行熔敷;以及在所述切断部位将所述下侧带状部件、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一起切断,将成形为短裤型的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切断并分离,并且,使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下侧外装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外装部件相对位移并从所述弹性部件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沿所述输送方向收缩。
[0032]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充分确保了侧部分的熔敷强度的短裤型尿布。
[0033]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所述熔敷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所述粘接区域未重叠。
[0034]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形成粘接区域和熔敷部不重叠的区域,因此,容易抑制因形成粘接区域的粘接剂的油成分而不再能够充分获得熔敷部的熔敷强度、或粘接剂附着于熔敷装置而导致维护次数增加。
[0035]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所述熔敷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两端部中的与所述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和所述切断部位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粘接区域的所述输送方向两端部中的与所述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和所述切断部位之间的距离短。
[0036]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与粘接区域相比,熔敷部容易形成于在输送方向上更靠近切断部位CL的位置。另外,在切断部位切断并分离基体材料时收缩的弹性部件的端部被保持在切断部位和粘接区域之间的熔敷部的区域而不显眼,因此,可以抑制在尿布的侧区域弹性部件的外观变差。
[0037]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所述熔敷部沿所述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
[0038]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弹性部件进入相邻的两个熔敷部之间,从而可以抑制弹性部件被该熔敷部熔敷。由此,可以抑制由弹性部件产生的伸缩力作用于熔敷部,可以抑制尿布的侧区域的外观变差或不再能够充分确保熔敷强度。
[0039]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相邻而形成的两个所述熔敷部的间隔比所述弹性部件的直径大。
[0040]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弹性部件更容易进入相邻的两个熔敷部之间,容易抑制尿布的侧区域的外观变差或不再能够充分确保熔敷强度。
[0041]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形成所述粘接区域的工序,通过将以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在规定的区域涂敷有粘接剂的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下侧带状部件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来进行。
[0042]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通过将粘接剂涂敷于弹性部件侧,与不涂敷的情况相比,粘接区域的弹性部件的粘接力提高,容易抑制橡胶脱落等。另外,通过同时进行形成粘接区域的工序和配置弹性部件的工序,可以高效地制造吸收性物品。
[0043]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将沿所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所述弹性部件在形成于所述切断部位的所述输送方向两侧的一对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一个部位切断,并使所述弹性部件从被切断的部位朝向所述粘接区域沿所述输送方向收缩。
[0044]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弹性部件并非细微地被割断而是在一个部位被切断,因此,可以抑制被割断后的多个弹性部件片作为异物残留在尿布的侧部分或从尿布的侧部分伸出。由此,可以在侧部分使尿布美观。
[0045]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使所述粘接剂不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和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
[0046]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在切断部位将弹性部件切断了时,更容易使被切断了的弹性部件截短(cut-back)。由此,在尿布的侧区域由弹性部件产生的伸缩力不再进行作用,因此,可以抑制侧区域收缩而导致外观变差。
[0047] 在该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中,优选为,使所述粘接剂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和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附着在所述切断部位和所述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的所述粘接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比附着在所述粘接区域的所述粘接剂的每单位面积的量少。
[0048]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在切断部位切断了弹性部件时,使被切断了的弹性部件截短,从而可以使得在切断部位和粘接区域之间的区域由弹性部件产生的伸缩力不进行作用。由此,可以抑制尿布的侧区域收缩而导致外观变差。
[0049] ===第一实施方式===
[0050] <尿布1的基本结构>
[0051] 首先,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短裤型的一次性尿布(以下也称为尿布1)的基本结构。图1A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B-B剖视图。图2是成形为短裤型的尿布1的概略立体图。
[0052]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展开状态的尿布1具有纵向、横向(与纵向交叉的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与纵向以及横向交叉的方向)。而且,作为其结构部件而具有:位于穿戴者的衣服侧的下侧外装部件5(也称为外侧背部件)、在厚度方向上从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下侧外装部件5而被接合的上侧外装部件7(也称为外侧顶部件)、以及在厚度方向上从穿戴者的皮肤侧重叠于上侧外装部件7而被接合并且吸收尿等排泄物的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主体3。
[0053] 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分别是具有伸缩性的柔软的片状部件,例如由无纺布等形成。另外,如图1B所示,下侧外装部件5的纵向长度比上侧外装部件7的纵向长度长,对于展开状态的尿布1而言,上侧外装部件7构成为在纵向的端缘部10e折返而覆盖吸收性主体3的纵向端部区域。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下侧外装部件5和与下侧外装部件5叠合的状态的上侧外装部件7一并称为外装部件10。
[0054] 外装部件10形成展开状态下的尿布1的外形,其平面形状是大致沙漏形状(参照图1A)。即,外装部件10(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形成如下形状:横向的两端缘在纵向的中央部向横向的内侧凹陷的形状。另外,在纵向上,外装部件10被划分为覆盖穿戴者的腹部的腹侧部10A、覆盖其胯裆部的裆部10B、以及覆盖其背部的背侧部10C。而且,从该展开状态起,将纵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作为折叠位置而对折,并且,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在横向的两端缘连结,由此,成为图2所示那样的形成有腰围开口部1hB以及一对腿围开口部
1hL、1hL的短裤型的尿布1。
[0055] 吸收性主体3在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吸收性主体3使其长度方向沿着尿布1的纵向而配置在横向的中央。另外,吸收性主体3的形状不需要是图1A所示那样的长方形,例如也可以是外装部件10那样的大致沙漏形状。吸收性主体3具有:吸收并保持液体的吸收体3d;从穿戴者的皮肤侧覆盖该吸收体3d并使尿等排泄物透过的透液性的表面片3s;以及从非皮肤侧覆盖该吸收体3d并防止液体从非皮肤侧泄漏的薄膜等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b。吸收体3d将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成形为大致长方体等规定形状,在其内部混入有高吸收性聚合物。另外,吸收体3d也可以由薄纸覆盖。另外,也可以相对于吸收性主体3的横向的各端缘而分别设置防止横向泄漏的立体褶裥部(防漏翻边)。
[0056] 另外,在外装部件10的适当位置,由橡胶线等构成的多个弹性部件8B、8F、8L…夹设在下侧外装部件5和上侧外装部件7之间而配置。这些弹性部件8B、8F、8L…用于对尿布1赋予伸缩性。例如,在外装部件10的纵向的各端缘部10e、10e(在腹侧部10A构成腰围开口部1hB的缘部10e(相当于腰围的缘部)以及在背侧部10C构成腰围开口部1hB的缘部10e(相当于腰围的缘部)),分别沿横向设置有多个腰围弹性部件8B、8B。而且,这些腰围弹性部件8B、
8B在伸长状态下一部分区域粘接固定于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从而对相当于各端缘部10e、10e的腰围开口部1hB赋予伸缩性。同样地,在比这些腰围弹性部件8B的配置位置靠纵向的中央侧的位置,也分别沿横向设置有多个合身褶裥(fit gather)用弹性部件
8F、8F…。而且,这些合身褶裥用弹性部件8F、8F…在伸长状态下一部分区域粘接固定于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从而对各腰围开口部1hB和纵向的中央位置之间的各部分赋予伸缩性。并且,在外装部件10的横向的各端缘部中,在构成腿围开口部1hL的缘部
10eL、10eL分别设置有多个腿围弹性部件8L、8L…。而且,这些腿围弹性部件8L、8L…在伸长状态下一部分区域粘接固定于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从而对构成腿围开口部
1hL、1hL的缘部10eL、10eL赋予伸缩性。
[0057] 在纵向的中央部附近将外装部件10的裆部10B折返并将腹侧部10A的横向端部10ae和背侧部10C的横向端部10ce接合(密封),从而成形图2所示那样的短裤型的尿布。另外,被接合了的横向端部10ae以及横向端部10ce构成尿布1的端部10s。
[0058] <尿布1的制造方法>
[0059]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
[0060] 图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1时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尿布1通过在尿布1的生产线上实施用图3的S101~S108表示的各工序而连续地制造。以下,依次说明各工序。
[0061] 在尿布1的生产线上,利用适当的输送机构沿规定的输送方向以规定的输送速度输送尿布1的基体材料(S101)。
[0062] 在此,“尿布1的基体材料”指的是图1A所示那样的下侧外装部件5(或上侧外装部件7)在横向上以多个相连的状态连续而构成的带状部件。以下,将下侧外装部件5在横向上连续而构成的带状部件称为下侧带状部件15,将上侧外装部件7在横向上连续而构成的带状部件称为上侧带状部件17。另外,“输送方向”指的是沿图1A中的外装部件10的横向的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沿外装部件10的纵向的方向)称为“交叉方向”。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带状部件15沿输送方向被输送期间,实施S102~S108的各工序的处理。
[0063] 图4是对尿布1的基体材料沿输送方向被输送时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在该图4中示出如下情形:在直至S101~S105为止的工序中,下侧带状部件15和上侧带状部件17以夹入弹性部件8B、8F、8L的状态叠合,以在其上方接合有吸收性主体3的状态被输送。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弹性部件8B、8F、8L和上侧带状部件17相对于被输送的下侧带状部件15进行重叠的方法,但也可以是下侧带状部件15等相对于被输送的上侧带状部件17进行重叠。
[0064] 下侧带状部件15以在输送方向(横向)上相互相邻的下侧外装部件5在切断部位CL被连接的状态朝向输送方向被输送。切断部位CL是在后述的切断工序(S108)中从下侧带状部件15切断并分离下侧外装部件5(外装部件10)时的基准位置。即,是形成从带状部件切断为各个尿布1的切断线的位置,是在将尿布1成形为短裤型时构成尿布1的两端部10s的部分(参照图2)。而且,在以下的粘接区域形成工序(S102)和熔敷工序(S107)中也是基准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该切断部位CL为基准来控制各工序的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部位CL在输送方向上以P1的间隔(间距)被设定。该间隔P1相当于外装部件10的腹侧部10A以及背侧部10C的横向长度。
[0065] 另外,在下侧带状部件15被输送期间,形成腿围开口部1hL。腿围开口部1hL在输送方向上在以切断部位CL为中心的位置开口,在图1A中作为外装部件10的缘部10eL而表示。
[0066] 接着,使粘接剂附着在沿输送方向被输送的下侧带状部件15上的规定区域而形成粘接区域(S102)。图5是对将要形成粘接区域的区域进行说明的图。该图5是将图4的区域A放大了的图。另外,在图5中,在下侧带状部件15上配置有弹性部件8B、8F、8L,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弹性部件的是下一工序(S103),在S102的粘接区域形成工序中使粘接剂附着于下侧带状部件15时,弹性部件8B、8F、8L尚未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接剂,例如热熔型的粘接剂利用未图示的粘接剂涂敷机涂敷于下侧带状部件15上的规定区域,从而形成粘接区域。图5的网格部所示的区域是形成粘接区域的部分。该粘接区域位于下侧带状部件15的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上的两侧,由此,形成在输送方向上隔着切断部位CL的一对粘接区域HMA。
[0067]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粘接区域HMA的形状是沿交叉方向较长延伸的矩形。在以下的说明中,用h表示粘接区域HMA在输送方向上的宽度,粘接区域HMA的端部形成于在输送方向上与切断部位CL相距x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x=5~15mm左右。即,优选为在隔着切断部位CL在输送方向上的10~30mm的范围不形成粘接区域HMA(不涂敷粘接剂)。其理由在后面说明。另一方面,关于粘接区域HMA的宽度h,并未特别限定,粘接区域HMA的宽度既可以比图5所示的宽度窄,也可以比图5所示的宽度宽。但是,需要是能够在该粘接区域HMA牢固地粘接并固定后述的弹性部件8B、8F这种程度的宽度。
[0068]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通过使粘接剂附着于下侧带状部件15而在下侧带状部件15侧形成有粘接区域HMA,但也可以通过使粘接剂附着于上侧带状部件17而在上侧带状部件17侧形成粘接区域HMA。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粘接剂附着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双方而在双方形成粘接区域HMA。
[0069] 在形成粘接区域HMA后,配置弹性部件8B、8F、8L(S103)。如图4所示,腰围弹性部件8B以沿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分别在下侧带状部件15(或上侧带状部件17)的交叉方向两端部的区域各配置多条。此时,关于弹性部件8B的每一条,分别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区域与在S102中形成的粘接区域HMA(图5的网格部)重叠。同样地,合身褶裥用弹性部件8F也以沿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分别在比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的交叉方向两端部靠内侧的区域各配置多条。此时,关于弹性部件8F的每一条,分别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区域与在S102中形成的粘接区域HMA重叠。另外,多条腿围弹性部件8L沿下侧带状部件15的腿围开口部
1hL配置成大致圆弧状。关于腿围弹性部件8L,也以沿腿围开口部1hL伸长的状态(即,沿包括输送方向成分在内的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成一部分区域与在S102形成的粘接区域HMA重叠。由此,弹性部件8B、8F、8L在与粘接区域HMA重叠的区域粘接于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但是,在S103的工序中,只是在粘接区域HMA上配置各弹性部件,并非在该时刻使弹性部件8B、8F、8L完全固定于下侧带状部件15。
[0070] 在配置各弹性部件后,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配置在下侧带状部件15上的弹性部件8B、8F、8L上方叠合上侧带状部件17(S104)。接着,从厚度方向加压以便将上侧带状部件17压在下侧带状部件15上,从而在粘接区域HMA将两者粘接。由此,以在厚度方向上在下侧带状部件15和上侧带状部件17之间夹入弹性部件8B、8F、8L的状态被固定,从而形成尿布1的外装部件。另外,虽然在图4中未示出,但下侧带状部件15在交叉方向上的长度比上侧带状部件17在交叉方向上的长度长。因此,在S104的时刻,下侧带状部件15的交叉方向两端部的区域成为从上侧带状部件17的交叉方向两端部的区域伸出的状态。
[0071] 如上所述,弹性部件8B、8F、8L分别以伸长状态配置,因此,在该工序中被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夹入而牢固地固定,由此,各弹性部件8B、8F、8L能够相对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显现伸缩性。例如,合身褶裥用弹性部件8F可以在沿输送方向相邻的两个粘接区域HMA之间显现伸缩性。若为图5的情况,则在隔着切断部位CL的一对粘接区域HMA之间在输送方向上显现伸缩性,并且,在不隔着切断部位CL的两个粘接区域HMA之间、即切断部位CL和切断部位CL之间的间距P1(准确地说,在图5中,在输送方向上从切断部位CL偏移了x+h的位置之间)的区域也沿输送方向显现伸缩性。
[0072] 接着,在与下侧带状部件15叠合地被粘接的上侧带状部件17的厚度方向上侧配置、接合吸收性主体3(S105)。另外,吸收性主体3自身在未图示的吸收性主体生产线上另行制造。如图4所示,吸收性主体3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交叉方向的方式配置在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中间的位置(即外装部件10的横向中央部),利用粘接剂等与上侧带状部件17的表面接合。另外,在接合吸收性主体3后,下侧带状部件15的交叉方向端部的伸出部分以从厚度方向的上侧覆盖吸收性主体3的方式被弯折(参照图1B),一部分粘接于吸收性主体3、上侧带状部件17。
[0073] 接着,对被叠合后的状态的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在交叉方向的中央部进行折叠以使上侧带状部件17处于下侧带状部件15的内侧(S106)。图6是对S105的工序之后、折叠状态的尿布1的基体材料被输送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如图所示,通过在交叉方向中央部进行折叠,尿布1的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在厚度方向上叠合,短裤型的基体材料成为在输送方向上相连的状态。另外,在该工序中,只是将带状部件以及吸收性主体3弯折而重叠,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并未相互接合。
[0074] 接着,被叠合后的状态的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在规定的区域被熔敷(S107)。熔敷利用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来进行。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进行热熔敷的情况下的例子。图7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生产线上使用的熔敷/切断装置50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对熔敷/切断装置50的密封台521进行说明的图。另外,在熔敷/切断装置50中,并非只进行腹侧部10A和背侧部10C的熔敷,也进行下一工序(S108)的切断。
[0075] 熔敷/切断装置50具有砧辊51、密封辊52、切割辊53以及输送辅助辊54。砧辊51是鼓状的旋转体,在其周面上具有未图示的吸附机构。而且,在将上侧带状部件17以及下侧带状部件15吸附固定于该周面的状态下旋转,从而沿旋转方向输送带状部件15、17。在砧辊51的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砧台511。砧台511是在砧辊51的轴向(相当于上述交叉方向)上长的部件,由砧台511和后述的密封台521在砧辊51的法线方向(相当于上述厚度方向)上夹入基体材料并加热,从而可以对该基体材料进行热熔敷。另外,在图中,在将砧辊51的周向6等分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砧台511,但设置于一个砧辊51的砧台511的数量并不限于6个。
[0076] 密封辊52如图7所示是配置在与砧辊51相向的位置的旋转体,在其周面上沿密封辊52的轴向(相当于交叉方向)设置有密封台521。而且,在砧辊51旋转期间密封辊52向相反方向旋转,由此,砧台511和密封台521成为周期性地相向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调节成与带状部件15、17以输送方向上的相邻的两个切断部位之间的间距P1被输送的时机相应地砧台511和密封台521成为相向的位置关系。另外,在图7中,在将密封辊52的周向2等分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台521,但密封台521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密封台521具有在旋转方向(输送方向)上排列的两个凸状部522。在凸状部522上,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多个矩形部位522a沿轴向(交叉方向)断续地配置。在该矩形部位522a分别与砧辊51的砧台511相向地与基体材料抵接时,利用被加热了的矩形部位522a以及砧台511来加热基体材料,从而可以对与矩形部位522a的配置相应的区域进行热熔敷(热密封)。另外,矩形部位522a的形状并不限于图7所示的例子,不一定需要是矩形。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或圆形。另外,矩形部位52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熔敷范围的幅度、熔敷条件适当变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交叉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矩形部位522a的间隔(即交叉方向的间隔)优选为比弹性部件8B、8F的直径大。其理由在后面说明。
[0077] 切割辊53在接下来的切断工序(S108)中,在切断部位沿交叉方向切断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时使用。切割辊53是在密封辊5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在与砧辊51相向的位置的旋转体,在其周面上沿切割辊53的轴向(相当于交叉方向)设置有切割台
531。而且,在砧辊51旋转期间切割辊53向相反方向旋转,由此,砧台511和切割台531成为周期性地相向的位置关系。在切割台531上设置有沿轴向(交叉方向)的切割部(未图示),在该切割部和砧辊51的砧台511相向地与基体材料抵接时,可以在交叉方向上切断该基体材料。
[0078] 输送辅助辊54设置在砧辊5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对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沿砧辊51的周面被输送这种情形进行辅助,并且,调节作用于被输送的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的张力的大小。通过使输送过程中的张力恒定,容易抑制产生熔敷时的错位、熔敷不良。
[0079]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对热熔敷(热密封)进行了说明,但在进行超声波熔敷(超声波密封)的情况下,虽然装置的一部分结构不同(例如,代替密封台521而使用超声波变幅杆),但是基本的动作是相同的。
[0080] 图9是对在熔敷工序(S107)将要形成熔敷部的区域进行说明的图,表示与图5对应的区域。图10是将图9的区域B放大了的图。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在沿熔敷/切断装置50的砧辊51的周面被输送期间,在包括切断部位CL在内的规定区域,在砧台511和密封台521成为相向的位置关系的时机被熔敷,从而形成图9以及图10所示那样的熔敷部sl。
[0081] 熔敷部sl基于上述密封台521的凸状部522的形状而形成。具体而言,在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两侧,多个矩形熔敷部sl沿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此时,以在输送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与粘接区域HMA不重叠的方式形成熔敷部sl。在图10中,以从切断部位CL到熔敷部sl的输送方向一端部(与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的距离为xsl且输送方向长度为hsl的方式形成各熔敷部sl。在本实施方式中,xsl=3~5mm左右,hsl=5~7mm左右。相比之下,如图5中已说明的那样,从切断部位CL到粘接区域HMA的输送方向一端部(与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的距离x=5~15mm左右,以从切断部位CL到熔敷部sl端部的输送方向距离xsl比从切断部位CL到粘接区域HMA端部的输送方向距离x短(xsl
[0082] 而且,熔敷部sl和粘接区域HMA在输送方向上的重叠部分优选为尽量小。这是因为,在以与粘接区域HMA的全部区域重叠的方式形成熔敷部sl的情况下,因形成粘接区域HMA的热熔粘接剂的油成分而恐怕不再能够充分获得熔敷部sl的熔敷强度。另外,也恐怕会因热熔粘接剂附着于密封台521、超声波变幅杆而产生熔敷/切断装置50的维护次数增加等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粘接区域HMA和熔敷部sl仅在一部分区域重叠,由此,熔敷部sl可获得足够的熔敷强度。在图10的情况下,仅使熔敷部sl的输送方向端部(远离切断部位的一方的端部)的区域和粘接区域HMA的输送方向端部(与切断部位靠近的一方的端部)的区域重叠。
[0083] 另外,仅使熔敷部sl和粘接区域HMA在一部分区域重叠这是为了将在粘接区域HMA以伸长状态粘接于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的弹性部件8B、8F、8L更牢固地固定。例如,当在后述的切断工序(S108)中在切断部位CL切断弹性部件8F时,弹性部件8F从被切断的部分沿输送方向收缩。此时,在弹性部件8F和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的粘接不充分的情况下,因弹性部件8F从粘接区域HMA脱离(橡胶脱落)而导致弹性部件8F不再能够对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赋予伸缩性。在该情况下,在穿戴尿布1时,会产生腰围的合身感恶化等问题。相比之下,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与粘接区域HMA的一部分重叠地形成熔敷部sl,弹性部件8F除了在粘接区域HMA与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粘接之外,容易以夹在利用熔敷部sl在厚度方向上被加压的下侧带状部件15和上侧带状部件17之间的状态保持弹性部件8F,因此,弹性部件8F难以脱离。
[008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交叉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熔敷部sl、sl之间的距离(设为gsl)比弹性部件8B、8F、8L各自的直径(粗细)大的方式形成熔敷部sl。图11是图10的D-D截面的概略图。在图11中,弹性部件8B、8F(8L)以在厚度方向上被夹在下侧带状部件15和上侧带状部件17之间的状态配置于在交叉方向上相邻的熔敷部sl、sl之间。假设熔敷部sl、sl之间的距离gsl比弹性部件8B、8F、8L的直径窄,则在进行熔敷时,熔敷部sl形成于至少一部分在交叉方向上与弹性部件8B、8F、8L重叠的位置。即,弹性部件8B、8F、8L的一部分熔敷于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在该情况下,由弹性部件产生的输送方向上的伸缩力作用于熔敷部sl,因此,恐怕会因熔敷部sl沿输送方向收缩而导致尿布1的外观变差或不再能够充分确保熔敷强度。相比之下,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熔敷部sl、sl之间的距离gsl比弹性部件8B、8F、8L的直径宽,则即便在将要形成熔敷部sl的预定位置和配置有弹性部件8B、8F、8L的位置在交叉方向上重叠的情况下,通过在熔敷时被砧台511和密封台521加压,弹性部件8B、8F、8L以在交叉方向上被推出的方式移动而向熔敷部sl、sl之间偏移,因此,实际形成的熔敷部sl和弹性部件8B、8F、8L在交叉方向上的位置也难以重叠。由此,可以抑制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可以确保足够的熔敷强度。
[008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上将要形成熔敷部sl的区域的大部分是无纺布保持着良好的表面状态的部分。例如,在形成熔敷部sl的预定区域形成有粘接区域HMA或因切割刀等其他装置而损伤了无纺布的表面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正常的熔敷,熔敷部的强度有可能变得不充分。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未进行给无纺布的表面带来损伤那样的处理,可以通过正常地进行熔敷而确保足够的熔敷强度。
[0086] 完成了熔敷的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照原样地在熔敷/切断装置50的砧辊51周面上被输送(参照图7),在切割辊53的切割台531和砧台511相向的位置沿轴向(交叉方向)被切断(S108)。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带状部件15、上侧带状部件17以及弹性部件8B、8F、8L沿切断部位CL一起被切断。
[0087] 图12是对在切断工序(S108)中切断带状部件以及弹性部件时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表示与图10对应的区域。在图12中,在沿切断部位CL进行切断时,成形为短裤型的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切断并分离。与此同时,在输送方向上以伸长状态配置的弹性部件8B、8F、8L,从切断部分朝向在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两侧形成的粘接区域HMA收缩。该动作也称为弹性部件的“截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在图5中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x表示的区域)中,弹性部件8B、8F、8L未粘接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或者,在该区域中,以伸缩力不作用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这种程度的较弱的粘接力被粘接。因此,在截短弹性部件8B、8F、8L时,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基本上不收缩,仅弹性部件8B、8F、8L沿输送方向收缩。换言之,弹性部件8B、8F、8L相对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的横向端部10ae以及10ce相对位移。
[0088]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弹性部件8B、8F、8L和熔敷部sl在交叉方向上难以重叠的结构,因此,由弹性部件8B、8F、8L产生的伸缩力也难以作用于熔敷部sl。由此,由弹性部件产生的伸缩力不再作用于尿布1的横向的端部10s(参照图2),在该区域中难以产生褶皱,因此,尿布1变美观,该区域中的皮肤接触感也光滑。另外,截短了的弹性部件8B、8F、8L朝向粘接区域HMA收缩,在弹性部件的端部从粘接区域HMA的输送方向端部稍微伸出的位置停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多个熔敷部sl沿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弹性部件的伸出部分被保持于在交叉方向上相邻的熔敷部sl、sl之间,因此,该伸出部分不显眼,可以抑制尿布1的侧区域的外观变差。另外,在本切断工序中,不需要使各配置有多条的弹性部件8B、8F、8L全部截短,即便在一部分弹性部件不截短的状态下,也可以得到上述那样的效果。
[00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弹性部件分别在切断部位CL被切断。即,并非在输送方向上的多个地方割断弹性部件,而是在输送方向上的一个部位切断弹性部件。更具体地说,在形成在切断部位CL的输送方向两侧的一对粘接区域HMA之间的一个部位被切断。而且,被切断了的弹性部件截短而收缩至粘接区域HMA的端部附近。因此,难以产生如下问题:被割断后的多个弹性部件片作为异物残留在尿布1的侧部分或被切断了的弹性部件从尿布
1的侧部分伸出。
[009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未涂敷粘接剂(热熔粘接剂),因此,在该区域中弹性部件8B、8F、8L未被粘接,可以容易地使其截短。相反,只要能够在切断部位CL和粘接区域HMA之间的区域使弹性部件8B、8F、8L截短,也可以在该区域涂敷粘接剂。例如,也可以在该区域与粘接区域HMA相比减少每单位面积的涂敷量而涂敷粘接剂。即,也能够以不妨碍弹性部件8B、8F、8L的收缩这种程度的单位面积重量(所谓低单位面积重量)来涂敷粘接剂。
[0091] 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上侧带状部件17切断并分离的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在吸附于砧辊51的状态下被输送,作为尿布1向熔敷/切断装置50的外部排出。通过以上工序来制造尿布1。
[0092] <变形例>
[009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被输送的带状基体材料的规定区域涂敷热熔型的粘接剂等而形成了粘接区域HMA(图3的S103),但粘接区域HMA的形成方法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以在输送方向上伸长的状态在规定的区域涂敷有粘接剂的弹性部件配置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17中的至少一方,从而形成粘接区域HMA。即,也可以同时进行图3的粘接区域形成工序(S103)和弹性部件配置工序(S104)。此时,既可以是在将粘接剂涂敷于下侧带状部件15以及所述上侧带状部件17中的至少一方后进而在弹性部件侧也涂敷粘接剂的方法,也可以是仅在弹性部件侧涂敷粘接剂的方法。
[0094] 通过在弹性部件侧涂敷粘接剂,粘接区域HMA中的弹性部件的粘接力提高,容易抑制橡胶脱落等。另外,通过同时进行粘接区域形成工序和弹性部件配置工序,可以高效地进行尿布1的制造。但是,在仅在弹性部件侧涂敷粘接剂的情况下,应留意使粘接区域HMA的输送方向位置不偏移这种情形。即,需要进行调节,以使将粘接剂涂敷于弹性部件的区域、以及将弹性部件配置于带状的基体材料时的位置不偏移。
[0095] ===第二实施方式===
[0096]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制造三片类型的一次性尿布(尿布2)的方法。
[0097] <尿布2的基本结构>
[0098] 图13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2的俯视图。在该图13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有纵向、横向。另外,也设置有与纵向以及横向分别交叉的厚度方向(未图示)。
[0099]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制造的三片类型的尿布2,作为第一部件而具有贴在穿戴者的胯裆部并吸收尿等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3,作为第二部件而具有覆盖该穿戴者的腹侧部的腹侧带部件30a,作为第三部件而具有覆盖该穿戴者的背侧部的背侧带部件30b。而且,在图13的展开状态下,在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相互在纵向上隔着间隔地平行排列的状态下,吸收性主体3跨设在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之间,并且,吸收性主体3的长度方向的各端部3ea、3eb分别接合并固定于最近的带部件30a、30b,其外观形状在俯视时呈大致H形状。而且,吸收性主体3从该状态以长度方向(纵向)的中央部为折叠位置被对折。在该对折的状态下相互相向的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在应与穿戴者的侧腹抵接的部分即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和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即,横向的各端部)接合并连结时,这些带部件30a、30b彼此成形为环状。由此,形成穿戴状态的尿布2。
[0100] 腹侧带部件30a以及背侧带部件30b都是例如将无纺布等柔软的片作为原料的俯视时大致矩形形状的片部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一张下侧无纺布31a和一张上侧无纺布32a重叠并将其接合而形成腹侧带部件30a,通过将一张下侧无纺布31b和一张上侧无纺布32b重叠并将其接合而形成背侧带部件30b。另外,在下侧无纺布31a、31b以及上侧无纺布32a、32b之间,腰围弹性部件8B以及合身褶裥用弹性部件8F分别以沿横向伸长的状态配置,由此,对尿布2的腹侧带部件30a以及背侧带部件30b赋予伸缩性。
[0101] 另外,在吸收性主体3的横向两端部,腿部褶裥用弹性部件8L以沿纵向伸长的状态配置,从而对吸收性主体3赋予伸缩性(对穿戴者的腿围赋予伸缩性)。
[0102] 另外,由于三片类型的一次性尿布自身是公知的,因此,省略对尿布2的各部位的详细说明。
[0103] <尿布2的制造方法>
[0104] 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尿布2的制造方法。
[0105] 图14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制造尿布2时进行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尿布2通过在生产线上实施用图14的S201~S208表示的各工序而连续地制造。第二实施方式的各工序S201~S208基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S101~S108相同。
[0106] 首先,沿规定的输送方向以规定的输送速度输送尿布2的基体材料(S201)。“尿布2的基体材料”是:构成腹侧带部件30a的下侧无纺布31a(上侧无纺布32a)在横向上以多个相连的状态连续而构成的腹侧带状部件31al(腹侧带状部件32al)、以及构成背侧带部件30b的下侧无纺布31b(上侧无纺布32b)在横向上以多个相连的状态连续而构成的背侧带状部件31bl(背侧带状部件32bl)。这些部件分别保持在交叉方向上具有规定间隔的位置关系的同时沿输送方向被输送。另外,“输送方向”以及“交叉方向”的定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107] 图15是对尿布2的基体材料沿输送方向被输送的情形进行说明的图。该图15表示在S205中吸收性主体3跨设在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之间后的状态。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有切断部位CL,并以该切断部位CL为基准来控制各工序的动作,所述切断部位CL是成为在使尿布2为短裤型时构成尿布2的横向端部的30ae、30be的部分。
[0108] 使热熔型的粘接剂附着在被输送的基体材料上的规定区域而形成粘接区域HMA(S202)。形成粘接区域HMA的区域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基体材料上隔着切断部位CL在输送方向上的两侧形成一对粘接区域HMA。此后,腰围弹性部件8B以及合身褶裥用弹性部件8F以沿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配置(S203)。此时,弹性部件8B、8F的一部分区域分别配置成与粘接区域HMA重叠,在该重叠的区域粘接于腹侧带状部件31al、背侧带状部件31bl。而且,在配置各弹性部件后,从腹侧带状部件31al以及弹性部件8B、8F上方叠合腹侧带状部件32al(S204)。由此,弹性部件8B、8F以在厚度方向上被基体材料(腹侧带状部件31al以及腹侧带状部件32al)夹入的状态固定。同样地,从背侧带状部件31bl以及弹性部件8B、8F上方叠合背侧带状部件32bl。另外,在上述各工序中,也可以是相对于被输送的上侧无纺布而叠合下侧无纺布的结构。
[0109] 接着,以跨设在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之间的方式配置吸收性主体3并将其接合(S205)。腹侧带部件30a以及背侧带部件30b与吸收性主体3的接合使用热熔粘接剂等进行。图15表示在该工序中接合吸收性主体3后的状态。接着,在交叉方向的中央部折叠吸收性主体3以使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在厚度方向上重叠(S206)。
[0110] 此后,被叠合后的状态的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在规定的区域进行熔敷(S207)。熔敷工序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使用熔敷/切断装置50进行。由此,在与粘接区域HMA部分重叠的区域,多个熔敷部sl沿交叉方向断续地形成。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行确保足够的强度的熔敷。
[0111] 最后,将腹侧带部件30a、背侧带部件30b以及弹性部件8B、8F在切断部位CL一起切断(S208)。切断工序的动作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沿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弹性部件8B、8F从被切断的部分朝向粘接区域HMA截短。由此,由弹性部件产生的伸缩力不再作用于尿布2的横向的端部30ae、30be(参照图13),在该区域难以产生褶皱,因此,尿布2变美观,皮肤接触感也光滑。另外,难以产生如下问题:被割断后的多个弹性部件片作为异物残留在尿布2的侧部分或被切断了的弹性部件从尿布2的侧部分伸出。
[0112] ===其他实施方式===
[0113]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用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另外,本发明可以不脱离其主旨地进行变更、改良,并且,不言而喻本发明也包括其等同结构。例如,可以进行以下所示那样的变形。
[01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被输送的下侧基体材料(例如下侧带状部件15)配置弹性部件后,使上侧基体材料(例如上侧带状部件17)叠合并接合,从而形成吸收性物品的外装部件,但外装部件的形成顺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下侧基体材料和上侧基体材料以相向那样的状态平行地输送并在它们之间配置弹性部件那样的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形成以弹性部件被夹在第一基体材料和第二基体材料之间的方式配置有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的外装部件的结构,即可应用本申请涉及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方法。
[01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熔敷/切断装置50,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而实施了熔敷工序(例如S106)和切断工序(S107),但也可以分开实施各工序。例如,将熔敷/切断装置50的砧辊51分为第一砧辊和第二砧辊,带状基体材料在由第一砧辊输送期间实施熔敷工序,此后,在由第二砧辊输送期间实施切断工序,既可以构成如上所述的结构,也可以构成在砧辊上仅实施熔敷工序而准备另外的切断装置来独立实施切断工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根据生产线的设置场所、条件而构成其他结构。
[01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下侧外装部件5以及上侧外装部件7的原料而例示了无纺布,但它们的原料并不限于无纺布。例如,既可以是织布,也可以是织布以外的片部件。
[011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8而例示了橡胶线,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弹性部件8,既可以使用带状的橡胶,也可以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的无纺布或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的树脂薄膜。
[0118] 附图标记说明
[0119] 1 尿布(吸收性物品)、
[0120] 1hB 腰围开口、1hL 腿围开口、
[0121] 2 尿布(吸收性物品)
[0122] 3 吸收性主体、3b 背面片、3d 吸收体、3s 表面片、
[0123] 3ea 端部、3eb 端部、
[0124] 5 下侧外装部件、
[0125] 7 上侧外装部件、
[0126] 8B 腰围弹性部件、8F 合身褶裥用弹性部件、8L 腿围弹性部件、
[0127] 10 外装部件、
[0128] 10A 腹侧部、10ae 横向端部、
[0129] 10B 裆部、
[0130] 10C 背侧部、10ce 横向端部、
[0131] 10e 端缘部、10eL 缘部、10s 横向端部、
[0132] 15 下侧带状部件、
[0133] 17 上侧带状部件、
[0134] 30a 腹侧带部件、30ae 腹侧带部件侧缘部、
[0135] 30b 背侧带部件、30be 背侧带部件侧缘部、
[0136] 31a 下侧无纺布、31al 腹侧带状部件、
[0137] 31b 下侧无纺布、31bl 背侧带状部件、
[0138] 32a 上侧无纺布、32al 腹侧带状部件、
[0139] 32b 上侧无纺布、32bl 背侧带状部件、
[0140] 50 熔敷/切断装置、
[0141] 51 砧辊、511 砧台、
[0142] 52 密封辊、521 密封台、522 凸状部、522a 矩形部位、
[0143] 53 切割辊、531 切割台、
[0144] 54 输送辅助辊、
[0145] CL 切断部位、
[0146] HMA 粘接区域、
[0147] sl 熔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