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随动闸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593019.0

文献号 : CN1061147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凡爱华

申请人 : 凡爱华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随动闸,设有活动刹盘,所述活动刹盘轴配在固定闸盒的中孔上。凸轮轴穿过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和凸轮轴孔后安装曲拐,与曲拐相配合的刹线固定板装配在活动刹盘盘沿。连接轴穿过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固定在活动刹盘上。主制动块的铰接端和副制动块铰接端同时铰接在连接轴上,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抵靠端同时抵靠在凸轮轴的凸轮上,由钩装在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上蹄块复位拉簧拉紧。本发明凸轮同时驱动主、副制动块,同时张开,同时复位。随动闸的连接轴可以在腰形孔中位移,副制动块和主副制动块受力方向一样都为领蹄,领蹄在制动时产生摩擦力的方向与凸轮促动力的方向相同,因而使制动蹄与制动毂贴得更紧,有自增力作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向随动闸,包括固定闸盒、主制动块、副制动块、凸轮轴、连接轴、蹄块复位拉簧和限位拉簧;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闸盒上设凸轮轴随动腰形孔、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和中孔;设有活动刹盘,所述活动刹盘轴配在固定闸盒的中孔上,位于固定闸盒的外盒面;活动刹盘在与固定闸盒的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对应位置设有凸轮轴孔,凸轮轴穿过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和凸轮轴孔后安装曲拐,与曲拐相配合的刹线固定板装配在活动刹盘盘沿;连接轴穿过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固定在活动刹盘上;主制动块的铰接端和副制动块铰接端同时铰接在连接轴上,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抵靠端同时抵靠在凸轮轴的凸轮上,由钩装在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上蹄块复位拉簧拉紧;限位拉簧一端钩在主制动块上,一端固定在固定闸盒内盒面上,限位拉簧靠近连接轴;所述固定闸盒内盒面设有蹄块摩擦力支撑轴,所述主制动块、副制动块上都设有对应的支撑槽,主制动块、副制动块的抵靠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与凸轮轴凸轮相接触,在限位拉簧作用下,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始终保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随动闸,其特征是:所述凸轮轴的凸轮,为两面对称的凸轮。

说明书 :

双向随动闸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动闸,具体说是一种双向随动闸。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9219913.X)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闸,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520077029.6)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前刹随动闸,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 专利号 200720035491.9)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随动闸,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197511.6)公开了一种助动车随动闸,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010112514.8)公开了一种助动车随动闸。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随动闸,其基本结构是:随动闸由闸盒、蹄块组(包含主、副制动块)、连接轴、两个复位弹簧、蹄块位置调节装置、偏心凸轮轴、曲拐构成。主、副制动块通过连接轴与闸盒活动连接,闸盒在此处的随动孔为腰形孔,存在制动块随动区间。曲拐连接偏心凸轮轴,副制动块的另一端安装在闸盒上固定的偏心凸轮轴定位圈外圆上,偏心凸轮轴端部设有偏心凸轮,偏心凸轮抵靠在主制动块的另一端部。
[0003] 现有随动闸动作原理:转动曲拐,曲拐带动偏心凸轮轴转动。偏心凸轮驱动主制动块运动,主制动块接触制动毂产生制动力,随着偏心凸轮的继续转动,主制动块通过连接轴驱动副制动块运动,主、副制动块随之都接触制动毂产生制动力。松开曲拐,偏心凸轮会回转复位,主、副制动块在两个复位弹簧作用下随之复位。
[0004] 现有随动闸的优点:由于连接轴是可以在腰形孔中活动的,副制动块和主副制动块受力方向一样都为领蹄,领蹄在制动时产生摩擦力的方向与凸轮促动力的方向相同,因而使制动蹄与制动毂贴得更紧,有自增力作用。副制动块的另一端安装在闸盒上固定的偏心凸轮轴定位圈外圆上,此处是随动闸蹄块组的支撑轴。因为此支撑轴是固定在闸盒上的,所以制动时产生摩擦力的反作用力都作用在闸盒上。所以随动闸的优点为操作轻便,制动效果好。
[0005] 但是上述随动闸,主制动块端部受偏心凸轮的促动力,副制动块一端通过连接轴与主制动块连接,副制动块的另一端固定在闸盒上固定的偏心凸轮轴定位圈外圆上,而不受偏心凸轮的促动力,导致现有随动闸正向制动效果很好而反向制动效果差。随动闸制动时,主制动块先接触制动毂而副制动块后接触制动毂,制动时平稳性不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双向随动闸, 能有效解决刹车反向制动效果差,制动时平稳性不好的现象。
[0007]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发明目的的基本思路:
[0008] 要解决刹车反向制动效果差,凸轮也要驱动副制动块,同时驱动主、副制动块,使驱动主、副制动块同时张开,同时复位。
[0009] 随动闸的连接轴是可以在腰形孔中活动的,副制动块和主副制动块受力方向一样都为领蹄,领蹄在制动时产生摩擦力的方向与凸轮促动力的方向相同,因而使制动蹄与制动毂贴得更紧,有自增力作用。
[0010] 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提出的双向随动闸,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随动闸,包括固定闸盒、活动刹盘、主制动块、副制动块、凸轮轴、连接轴、蹄块复位拉簧和限位拉簧;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闸盒上设凸轮轴随动腰形孔、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和中孔,凸轮轴随动腰形孔、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和中孔位于以中孔为圆心的同一直径线上;设有活动刹盘,所述活动刹盘轴配在固定闸盒的中孔上,位于固定闸盒的外盒面;活动刹盘在与固定闸盒的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对应位置设有凸轮轴孔,凸轮轴穿过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和凸轮轴孔后安装曲拐,与曲拐相配合的刹线固定板装配在活动刹盘盘沿;连接轴穿过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固定在活动刹盘上;主制动块的铰接端和副制动块铰接端同时铰接在连接轴上,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抵靠端同时抵靠在凸轮轴的凸轮上,由钩装在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上蹄块复位拉簧拉紧;限位拉簧一端钩在主制动块上,一端固定在固定闸盒内盒面上,限位拉簧靠近连接轴;在限位拉簧作用下,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始终保持接触。
[0011] 所述凸轮轴的凸轮,为两面对称的凸轮。
[0012] 所述固定闸盒内盒面设有蹄块摩擦力支撑轴,所述主、副制动块上都设有对应的支撑槽,主、副制动块的抵靠面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与凸轮轴凸轮相接触,在限位拉簧作用下,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始终保持接触。
[0013] 双向随动闸动作原理:
[0014] 车辆正向行驶制动时,转动曲拐,曲拐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驱动主、副制动块运动,主、副制动块同时张开。在限位拉簧作用下,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始终保持接触。副制动块抵靠面相对固定不动,凸轮轴驱动活动刹盘带动主、副制动块、连接轴、曲拐绕固定闸盒中孔安装轴套转动。凸轮继续转动主、副制动块同时接触制动毂,凸轮促动力作用在主制动块抵靠面上,同时凸轮促动力通过主制动块与连接轴作用在副制动蹄上,主、副制动块与制动毂同时产生制动力。松开曲拐,凸轮会回转复位,主、副制动块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随之复位。
[0015] 车辆反向行驶制动时,转动曲拐,曲拐带动凸轮轴转动。凸轮驱动主、副制动块运动,主、副制动块同时张开。在限位拉簧作用下,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始终保持接触。副制动块抵靠面相对固定不动,凸轮轴驱动活动刹盘带动主、副制动块、连接轴、曲拐绕固定闸盒中孔安装轴套转动。凸轮继续转动主、副制动块同时接触制动毂,制动毂带动主、副制动块、活动刹盘、连接轴、凸轮轴、曲拐绕固定闸盒中孔安装轴套反方向转动,进一步地,主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接触后不再转动,凸轮促动力作用在副制动块抵靠面上,同时凸轮促动力通过副制动块与连接轴作用在主制动蹄上,副、主制动块与制动毂同时产生制动力。松开曲拐,凸轮会回转复位,主、副制动块在复位弹簧、限位拉簧作用下随之复位。
[0016] 本发明凸轮同时驱动主、副制动块,使驱动主、副制动块同时张开,同时复位。随动闸的连接轴可以在腰形孔中位移,车辆正向行驶制动时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接触,车辆反向行驶制动时主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接触,副制动块和主制动块受力方向一样都为领蹄,领蹄在制动时产生摩擦力的方向与凸轮促动力的方向相同,因而使制动蹄与制动毂贴得更紧,有自增力作用。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装配关系三维示意图。
[0019] 图3是固定闸盒立体示意图。
[0020] 图4是活动刹盘立体示意图。
[0021] 图5 是副制动块立体示意图(仰视)。
[0022] 图6 是主制动块立体示意图(仰视)。
[0023] 图7 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动作前侧视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动作前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动作前剖视图。
[0026] 图10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动作后侧视图。
[0027] 图11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动作后示意图。
[0028] 图12 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动作后剖视图。
[0029] 图13 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变化方案一。
[0030] 图14 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变化方案二。
[0031] 图15 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变化方案三。
[0032] 图16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变化方案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双向随动闸,包括固定闸盒2、主制动块8、副制动块4、凸轮轴6、连接轴11、蹄块复位拉簧7和限位拉簧9。图2是本发明基本技术方案双向随动闸各个部件装配关系三维示意图。根据图2和图3,本发明固定闸盒2上设凸轮轴随动腰形孔204、连接轴随动腰形孔210和中孔209,凸轮轴随动腰形孔、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和中孔位于以中孔为圆心的同一直径线上。设有活动刹盘3,所述活动刹盘轴配在固定闸盒的中孔上,位于固定闸盒的外盒面。活动刹盘在与固定闸盒的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对应位置设有凸轮轴孔303,凸轮轴穿过凸轮轴随动腰形孔和凸轮轴孔后安装曲拐5,与曲拐相配合的刹线固定板310装配在活动刹盘盘沿;连接轴穿过连接轴随动腰形孔固定在活动刹盘上。主制动块的铰接端和副制动块铰接端同时铰接在连接轴上,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另一端同时抵靠在凸轮轴的凸轮上,由钩装在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上蹄块复位拉簧拉紧。限位拉簧一端钩在主制动块上,一端固定在固定闸盒内盒面上,限位拉簧靠近连接轴。
[0035] 所述凸轮轴的凸轮,为两面对称的凸轮。
[0036] 所述固定闸盒内盒面设有蹄块摩擦力支撑轴,所述主制动块、副制动块上都设有对应的支撑槽,主制动块、副制动块的抵靠面在复位弹簧作用下与凸轮轴凸轮相接触,在限位拉簧作用下,副制动块的支撑槽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始终保持接触。
[0037] 固定闸盒2:安装在车辆上固定不动的闸盒,固定闸盒内面(标注201的反面)上有蹄块摩擦力支撑轴205,用来承受副制动块4和主制动块8在制动时产生摩擦力的反作用力。固定闸盒防尘壁202用于随动闸内部防尘防水。固定闸盒外圈加强筋203,用于加强固定闸盒2。凸轮轴随动腰形孔204,用来给凸轮轴6随活动刹盘3绕中孔轴套208转动让位的。固定闸盒内加强筋207用于加强固定闸盒。中孔轴套208焊接在固定闸盒2上,用于套装活动闸盒
3,内有中孔209。中孔209用于在电机中轴上安装车闸用。连接轴随动腰形孔210,用来给连接轴11随活动闸盒3绕中孔轴套208转动让位的。头部衬套211铆接在固定闸盒头部213,内有头部安装孔212。头部安装孔用于在车架上固定固定闸盒2。限位拉簧固定座214设置在固定闸盒内面靠近连接轴随动腰形孔210处,位于副制动块一侧,用于钩装限位拉簧9。
[0038] 活动刹盘3:其活动刹盘安装孔304四周设转动套305,转动套305套装在固定闸盒2中孔轴套208上,绕中孔轴套208转动。凸轮轴孔外衬套302和凸轮轴孔内衬套311分别铆接在活动刹盘盘面的正反面,内有凸轮轴安装孔303。在活动刹盘盘面301设置的连接轴安装孔307,将连接轴11固定在活动刹盘盘面301。刹线固定板310上有刹线固定座308,上面设置刹线安装孔309并安装刹线。
[0039] 图5所示,副制动块4上有蹄块摩擦力支撑槽403,主制动块8、副制动块4的抵靠面在复位弹簧7作用下与凸轮轴凸轮相接触,在限位拉簧9作用下,副制动块支撑槽403与固定闸盒蹄块摩擦力支撑轴205始终保持接触。当车轮逆时针转动双向随动闸1制动时,蹄块摩擦力支撑槽403将副制动块4的摩擦力反作用力作用于蹄块摩擦力支撑轴205上。404是蹄块复位拉簧安装孔,用于钩装蹄块复位拉簧7。
[0040] 曲拐5套装在凸轮轴6上,连接刹线,驱动凸轮转动。501是曲拐刹线安装孔。凸轮轴齿轴安装孔502安装凸轮轴齿轴604。
[0041] 凸轮轴6安装在凸轮轴安装孔303内,由曲拐5驱动,在凸轮轴安装孔303内转动,使副制动块4和主制动块8张开。凸轮体601有对称的两个面。
[0042] 主制动块8设上有蹄块摩擦力支撑槽803,当车轮顺时针转动双向随动闸1制动时,蹄块摩擦力支撑槽803将主制动块8的摩擦力反作用力作用于蹄块摩擦力支撑轴205上。蹄块复位拉簧安装孔804用于钩装蹄块复位拉簧7。蹄块转动复位拉簧安装孔807用于钩装限位拉簧9。
[0043] 蹄块连接轴锁紧螺母12,用于将蹄块连接轴11固定在活动刹盘3上。
[0044] 图13、图14、图15以及图16是本发明双向随动闸蹄块摩擦力支撑轴另外四个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