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663740.2

文献号 : CN1061521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小平

申请人 : 宁波市鄞州姜山盛旺五金厂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包括:燃烧盘,且沿燃烧盘的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输气机构,其中,两个输气机构的一端相连,且两个输气机构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输气机构的另一端与燃烧盘一体成型,燃烧盘的主体的材质为铜合金;燃烧架,位于燃烧盘的一侧,且燃烧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进气机构,且每一个进气机构分别与一个输气机构相连通;分火盘,包括:外环火盘和内环火盘,分别嵌装于燃烧盘的另一侧,且外环火盘与内环火盘同心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通过设置于燃烧盘上的两个输气机构的一端分别与支架上两个进气机构相连,两个输气机构的另一端与燃烧盘上的分火盘相连,简化了燃气的行径通道,同时不影响燃烧器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盘,呈回转体状设置,且沿所述燃烧盘的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输气机构,其中,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的一端相连,且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燃烧盘一体成型,所述燃烧盘的主体的材质为铜合金;

燃烧架,位于所述燃烧盘的一侧,且所述燃烧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进气机构,且每一个所述进气机构分别与一个所述输气机构相连通;

分火盘,包括:外环火盘和内环火盘,分别嵌装于所述燃烧盘的另一侧,且所述外环火盘与所述内环火盘同心设置;

所述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金、铂、锆、碳中的至少一种,杂质元素包含磷、硫、氧、氢、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质元素总量在所述铜合金含量低于0.03wt%;所述辅相元素总量在所述铜合金含量为3-5wt%;所述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单一组分在所述铜合金含量为0.5-1.5wt%;所述添加剂总量在所述铜合金含量为0.1-0.3wt%;余量为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输气机构,呈月牙状设置,包括:

第一外环输气通道,与所述燃烧盘另一侧的外环凹槽相连通;

另一个所述输气机构,呈月牙状设置,包括:

第二外环输气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输气通道的相对侧,并与所述外环凹槽相连通;

内环输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外环输气通道通过挡块相隔,并与设置在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相连一端的背面的内环凹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相连一端的两侧对称各设置有一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架还包括:底架,呈日字形设置;

两个中空柱体,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架较长两边,且所述中空柱体的一端与所述底架相连,所述中空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L形支架,位于所述底架较短一边上,并与所述底架一体成型;

十字形架,横跨所述底架较短两边,并与所述底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L形支架上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

外环进气端,与所述L形支架相连通;

第一外环输气管,一端连接于所述L形支架,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外环输气通道相连通,其中,所述外环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外环输气管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十字形架上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内环进气端,通过与所述十字形架一体成型的凸块相卡接;

内环输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进气端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内环输气通道相连通;

第二外环输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进气端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外环输气通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盘呈回转体状设置,并沿所述外环火盘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外环火焰孔,且所述外环火焰孔所在一侧的所述外环火盘向内凹陷;所述内环火盘呈回转体状设置,并沿所述内环火盘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花瓣状圆弧,且每一个所述花瓣状圆弧上设置一内环火焰孔,且所述内环火焰孔所在一侧的所述内环火盘向内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燃烧盘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于合金表层。

说明书 :

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 燃气灶是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其核心部件是燃气器(主要由炉头和分火盖构成);其中,炉头通将燃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形成火焰,炉头设计的进风方式影响着火力的大小、燃烧的效率等,而分火盖则是根据加热的需求特点设计成旋火式或直火式,从而令火焰的输出形态呈旋火或直火。目前,燃气灶的研发重点包括燃烧气体的混合燃烧效率、火焰输出的力度与均匀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优化改进需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来实现。
[0003]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燃烧器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双向进气的双向合体式燃烧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双向进气的双向合体式燃烧器。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包括:
[0006] 燃烧盘,呈回转体状设置,且沿所述燃烧盘的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输气机构,其中,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的一端相连,且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燃烧盘一体成型;
[0007] 燃烧架,位于所述燃烧盘的一侧,且所述燃烧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进气机构,且每一个所述进气机构分别与一个所述输气机构相连通;
[0008] 分火盘,包括:外环火盘和内环火盘,分别嵌装于所述燃烧盘的另一侧,且所述外环火盘与所述内环火盘同心设置。
[0009]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其中一个所述输气机构,呈月牙状设置,包括:
[0010] 第一外环输气通道,与所述燃烧盘另一侧的外环凹槽相连通;
[0011] 另一个所述输气机构,呈月牙状设置,包括:
[0012] 第二外环输气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环输气通道的相对侧,并与所述外环凹槽相连通;
[0013] 内环输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外环输气通道通过挡块相隔,并与设置在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相连一端的背面的内环凹槽相连通。
[0014]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两个所述输气机构相连一端的两侧对称各设置有一卡槽。
[0015]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所述燃烧架还包括:
[0016] 底架,呈日字形设置;
[0017] 两个中空柱体,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架较长两边,且所述中空柱体的一端与所述底架相连,所述中空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0018] L形支架,位于所述底架较短一边上,并与所述底架一体成型;
[0019] 十字形架,横跨所述底架较短两边,并与所述底架一体成型。
[0020]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连接于所述L形支架上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
[0021] 外环进气端,与所述L形支架相连通;
[0022] 第一外环输气管,一端连接于所述L形支架,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外环输气通道相连通,其中,所述外环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外环输气管相连通。
[0023]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连接于所述十字形架上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
[0024] 内环进气端,通过与所述十字形架一体成型的凸块相卡接;
[0025] 内环输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进气端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内环输气通道相连通;
[0026] 第二外环输气管,一端与所述内环进气端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外环输气通道相连通。
[0027]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所述外环火盘呈回转体状设置,并沿所述外环火盘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外环火焰孔,且所述外环火焰孔所在一侧的所述外环火盘向内凹陷;所述内环火盘呈回转体状设置,并沿所述内环火盘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花瓣状圆弧,且每一个所述花瓣状圆弧上设置一内环火焰孔,且所述内环火焰孔所在一侧的所述内环火盘向内凹陷。
[0028]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沿所述燃烧盘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凹槽。
[0029]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所述底架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定位柱。
[0030]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金、铂、锆、碳中的至少一种,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杂质元素总量在铜合金含量低于0.03wt%;辅相元素总量在铜合金含量为3-5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单一组分在铜合金含量为0.5-1.5wt%;添加剂总量在铜合金含量为0.1-0.3wt%;余量为铜。本发明方案通过采用辅相元素辅配主相元素的形式,调节合金中的晶型组成和晶型结构,提升金属原子电子云之间的共轭叠加效果,从而改善主体合金部分的导电性能,同时通过添加的添加剂部分,作为合金的在高温环境下的保护层以及机械性能增加组织,达到了改善铜合金高温稳定性和耐受性的目的,实现了高温条件下的质量稳定。通过添加剂的特定的使用,克服了主相元素中镍钴镓等功能元素含量降低在晶格结构和强度方面的不良影响。
[0031]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于合金表层。
[0032]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深度不大于0.5mm。
[0033]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的合金表层中均匀分布或由表及里地递减(即随着掺杂深度的增加,同一深度中添加剂的含量减少)。
[0034] 本发明方案中,采用低掺杂量的添加剂仅仅掺杂在铜合金的表层结构,实现了低掺杂量下的耐高温和机械性能的稳定提升,同时减少了在合金件内部添加剂的含量,而降低内部影响导电性的“杂质”形态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对合金晶相结构的影响。而在高温形态下,添加剂中存在碳纤维时,其导电性得到增强,而降低高温对合金自身热阻的影响,提升导热聚能能力,从而降低热损失,提升蒸煮效率和燃料利用率。
[0035]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添加剂为碳纤维、陶瓷纤维、氮化钛、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0036]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添加剂中为碳纤维、陶瓷纤维、氮化钛、碳酸钙时,其表面均预先形成有中间层,中间层包括至少一层铝中间层。
[0037]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中间层中每层铝中间层的厚度为0.1-0.4微米。
[0038]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中间层中相邻两铝中间层之间还包括有铜过渡层。中间层的铜/铝结构,以改善添加剂的组织相容性,同时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且不影响指出的器件的加工连接性能。同时质软的铝层可以在长期受热受压时进行缓冲,而提升结构稳定性和耐受性。
[0039] 在上述的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中间层的总厚度为2-3微米。
[0040] 本发明中对中间层总厚度以及各层厚度的控制,以适应添加剂对高温耐受性以及对合金组织的相容性,从而在添加部分形成一致且有效的相组成部分,从而在合金组织表层形成高温耐受性好和机械性能突出的改进组织,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合金的高温机械性能以及高温稳定性,避免长期灼烧而变色或者氧化。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通过设置于燃烧盘上的两个输气机构的一端分别与支架上两个进气机构相连,两个输气机构的另一端与燃烧盘上的分火盘相连,简化了燃气的行径通道,同时不影响燃烧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0044]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燃烧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4是图3所示燃烧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燃烧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6是图5所示燃烧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中,100、燃烧盘;110、输气机构;111、第一外环输气通道;112、第二外环输气通道;113、内环输气通道;114、挡块;120、外环凹槽;130、内环凹槽;140、卡槽;150、弧形凹槽;200、燃烧架;210、进气机构;211、外环进气端;212、第一外环输气管;213、内环进气端;214、内环输气管;215、第二外环输气管;220、底架;230、中空柱体;240、L形支架;250、十字形架;
260、定位柱;300、分火盘;310、外环火盘;311、外环火焰孔;320、内环火盘;321、花瓣状圆弧;322、内环火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50]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合体式燃烧器,包括:燃烧盘100,呈回转体状设置,且沿燃烧盘100的轴线方向呈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输气机构110,其中,两个输气机构110的一端相连,且两个输气机构110的开口方向相反,两个输气机构110的另一端与燃烧盘100一体成型;燃烧架200,位于燃烧盘100的一侧,且燃烧架20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进气机构210,且每一个进气机构210分别与一个输气机构110相连通;分火盘300,包括:外环火盘310和内环火盘320,分别嵌装于燃烧盘100的另一侧,且外环火盘310与内环火盘320同心设置。
[0051]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一个输气机构110,呈月牙状设置,包括:第一外环输气通道111,与燃烧盘100另一侧的外环凹槽120相连通;另一个输气机构110,呈月牙状设置,包括:第二外环输气通道112,设置于第一外环输气通道111的相对侧,并与外环凹槽120相连通;内环输气通道113,与第二外环输气通道112通过挡块114相隔,并与设置在两个输气机构110相连一端的背面的内环凹槽130相连通。
[0052]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输气机构110相连一端的两侧对称各设置有一卡槽140。
[0053]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沿燃烧盘10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凹槽150,作为空气的进气通道。
[0054]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燃烧架200还包括:底架220,呈日字形设置;两个中空柱体230,分别对称设置于底架220较长两边,且中空柱体230的一端与底架220相连,中空柱体230的另一端与卡槽140相卡接;L形支架240,位于底架220较短一边上,并与底架220一体成型,作为其中一个进气机构210的安装架;十字形架250,横跨底架220较短两边,并与底架
220一体成型,作为另一进气机构210的安装架。
[0055]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于L形支架240上的进气机构210包括:外环进气端211,与L形支架240相连通;第一外环输气管212,一端连接于L形支架240,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外环输气通道111相连通,其中,外环进气端211与第一外环输气管212相连通。
[0056]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于十字形架250上的进气机构210包括:内环进气端213,通过与十字形架250一体成型的凸块相卡接;内环输气管214,一端与内环进气端213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内环输气通道113相连通;第二外环输气管215,一端与内环进气端21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二外环输气通道112相连通。
[0057]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底架220的各个部角上设置有定位柱260,作为燃烧器的连接端。
[0058]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环火盘310呈回转体状设置,并沿外环火盘31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外环火焰孔311,且外环火焰孔311所在一侧的外环火盘310向内凹陷。
[0059]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内环火盘320呈回转体状设置,并沿内环火盘320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花瓣状圆弧321,且每一个花瓣状圆弧321上设置一内环火焰孔322,且内环火焰孔322所在一侧的内环火盘320向内凹陷。
[0060]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合体式燃烧器中,通过设置于燃烧盘100上的两个输气机构110的一端分别与支架上两个进气机构210相连,两个输气机构110的另一端与燃烧盘100上的分火盘300相连,简化了燃气的行径通道,同时不影响燃烧器的工作效率。
[0061] 包括而不限于以下铜合金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燃烧盘应用的铜合金的实施例:
[0062] 实施例1
[0063]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杂质元素包括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含量不高于0.003wt%;锌在铜合金含量为3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0.5wt%、0.6wt%、1.2wt%;添加剂碳纤维在铜合金含量为0.13wt%;余量为铜。
[0064] 实施例2
[0065]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铬,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25wt%;辅相元素铬在铜合金含量为4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25wt%、0.7wt%、1.25wt%;添加剂陶瓷纤维在铜合金含量为0.3wt%;余量为铜。
[0066] 实施例3
[0067]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锡,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36wt%;辅相元素锡在铜合金含量为5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05wt%、0.96wt%、0.9wt%;添加剂氮化钛在铜合金含量为0.2wt%;余量为铜。
[0068] 实施例4
[0069]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钛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1.2wt%、0.8wt%、1.5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41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35wt%、0.9wt%、0.7wt%;
添加剂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为0.1wt%;余量为铜。
[0070] 实施例5
[0071]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6wt%、0.4wt%、0.25wt%、1.3wt%、0.5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46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
0.65wt%、0.54wt%、1.46wt%;添加剂碳纤维、陶瓷纤维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wt%、
0.13wt%;余量为铜。
[0072] 实施例6
[0073]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56wt%、0.74wt%、0.125wt%、1.1wt%、0.65wt%、0.15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32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4wt%、0.7wt%、1.33wt%;添加剂碳纤维、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
0.01wt%、0.16wt%wt%;余量为铜。
[0074] 实施例7
[0075]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2wt%、0.46wt%、0.54wt%、0.105wt%、1.2wt%、0.60wt%、0.11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29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1wt%、0.88wt%、1.1wt%;添加剂碳纤维、氮化钛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5wt%、0.13wt%;余量为铜。
[0076] 实施例8
[0077]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22wt%、0.37wt%、0.34wt%、0.115wt%、0.8wt%、0.50wt%、0.09wt%、0.25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2wt%;辅相元素总量;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25wt%、1.1wt%、0.9wt%;添加剂陶瓷纤维、氮化钛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wt%、0.18wt%;余量为铜。
[0078] 实施例9
[0079]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28wt%、0.47wt%、0.22wt%、0.25wt%、0.56wt%、0.61wt%、0.39wt%、0.05wt%、1.5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58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0.7wt%、1.25wt%、
0.6wt%;添加剂陶瓷纤维、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05wt%、0.05wt%;余量为铜。
[0080] 实施例10
[0081]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24wt%、0.36wt%、0.29wt%、0.37wt%、0.60wt%、0.41wt%、0.33wt%、0.23wt%、0.35wt%、0.35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55wt%;辅相元素总量;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
0.9wt%、1.13wt%、0.55wt%;添加剂氮化钛、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01wt%、
0.23wt%;余量为铜。
[0082] 实施例11
[0083]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37wt%、0.16wt%、0.19wt%、0.67wt%、0.50wt%、0.21wt%、0.40wt%、0.13wt%、0.27wt%、0.34wt%、0.27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52wt%;辅相元素总量;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0.8wt%、0.6wt%、1.21wt%;添加剂碳纤维、陶瓷纤维、氮化钛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wt%、0.03wt%、0.13wt%;余量为铜。
[0084] 实施例12
[0085]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29wt%、0.37wt%、0.21wt%、0.16wt%、0.65wt%、0.43wt%、0.30wt%、0.34wt%、0.13wt%、0.27wt%、0.19wt%、0.27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48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3wt%、0.5wt%、1.3wt%;添加剂碳纤维、陶瓷纤维、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04wt%、0.08wt%、0.12wt%;余量为铜。
[0086] 实施例13
[0087]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金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29wt%、0.65wt%、0.37wt%、0.21wt%、0.48wt%、0.16wt%、0.30wt%、0.27wt%、0.34wt%、0.13wt%、0.14wt%、0.27wt%、0.33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44wt%;辅相元素总量;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0wt%、1.3wt%、1.4wt%;添加剂碳纤维、氮化钛、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5wt%、0.07wt%、0.04wt%;余量为铜。
[0088] 实施例14
[0089]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金、铂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4wt%、0.29wt%、0.37wt%、0.64wt%、0.27wt%、0.21wt%、0.48wt%、0.18wt%、0.30wt%、0.34wt%、0.17wt%、0.33wt%、0.14wt%、0.22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42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0.9wt%、0.5wt%、0.8wt%;添加剂陶瓷纤维、氮化钛、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01wt%、0.23wt%、0.03wt%;余量为铜。
[0090] 实施例15
[0091]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金、铂、锆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29wt%、0.36wt%、0.32wt%、0.4wt%、0.64wt%、0.48wt%、0.25wt%、0.21wt%、0.18wt%、0.30wt%、0.17wt%、0.33wt%、0.14wt%、
0.22wt%、0.103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6wt%;辅相元素总量;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0.5wt%、
0.6wt%、0.5wt%;添加剂碳纤维、陶瓷纤维、氮化钛、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
0.11wt%、0.03wt%、0.05wt%、0.11wt%;余量为铜。
[0092] 实施例16
[0093]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锌、铬、锡、钛、银、镁、铝、铁、硼、锰、钒、钙、金、铂、锆、碳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17wt%、0.29wt%、0.36wt%、0.48wt%、0.32wt%、0.4wt%、0.64wt%、0.25wt%、0.21wt%、0.18wt%、0.30wt%、0.33wt%、0.14wt%、
0.22wt%、0.103wt%、0.02wt%,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5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0.7wt%、
0.8wt%、1.4wt%;添加剂碳纤维、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08wt%、0.03wt%;余量为铜。
[0094] 实施例17
[0095] 本实施例的铜合金,包括主相元素、辅相元素、添加剂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主相元素包括铜、镓、镍、钴,辅相元素包括硼,杂质元素包括而不限于磷、硫、氧、氢、氮,单一杂质元素在铜合金含量不高于0.004wt%;硼在铜合金含量为3.9wt%;主相元素中镓、镍、钴分别在铜合金含量为1.5wt%、0.9wt%、0.5wt%;添加剂碳纤维、陶瓷纤维、氮化钛、碳酸钙在铜合金含量分别为0.08wt%、0.03wt%、0.05wt%、0.10wt%;余量为铜。
[0096] 表1实施例1-17试样机械导电性能
[0097]
[0098] 表1测试值均为相应试样随机抽取100件,重复测试区平均值,试样规格均为3mm*1*10的板材。
[0099] 上表中可以看出,与相应技术相比较,除了在导电和高温机械性能上的提升外,材料性能的高温稳定性也有较大的提高。
[0100] 鉴于本发明方案实施例众多,各实施例实验数据庞大众多,不适合于此处逐一列举说明,但是各实施例所需要验证的内容和得到的最终结论均接近,故而此处不对各个实施例的验证内容进行逐一说明,仅以以上实施例1-17作为代表说明本发明申请优异之处。
[0101] 包括而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内的内容,为包括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17所列举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经过测定,优化后测试温度200摄氏度时高温机械性能相较于上表1对应所示均得到10-40%左右的提升,而导电性性能相对稳定地提升10%左右),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102] 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是,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于合金表层,即在合金组织中成非均匀分布形态,主要集聚于合金的表层部分。
[0103] 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是,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深度为0.5mm(添加剂在铜合金中掺杂深度还可以为0.17mm、0.29mm、0.36mm、0.48mm、0.32mm、0.4mm、0.24mm、0.25mm、0.21mm、0.18mm、0.30mm、0.33mm、0.14mm、0.22mm、0.103mm、0.02mm、0.05mm、0.07mm、
0.08mm、0.1mm、0.2mm、0.15mm、0.25mm、0.35mm、0.45mm以及其它不大于0.5mm的值)。当集聚成一个非常小的厚度是,合金表面形成了一个主要由添加剂组成以合金为粘接剂的壳层,此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此时,添加剂可以在铜合金中掺杂深度内的合金表层中均匀分布;也可以含量由表及里地递减,即随着掺杂深度的增加,同一深度中添加剂的含量减少。
[0104] 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是,添加剂中为碳纤维、陶瓷纤维、氮化钛、碳酸钙时,其表面均预先形成有中间层,中间层包括一层铝中间层(中间层还可以包括两层铝中间层或者三层铝中间层或者四层铝中间层或者五层铝中间层或者五层以上的铝中间层)。
[0105] 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是,中间层中每层铝中间层的厚度为0.1微米(中间层中每层铝中间层的厚度还可以为0.17微米、0.29微米、0.36微米、0.18微米、0.32微米、0.4微米、0.24微米、0.25微米、0.21微米、0.13微米、0.30微米、0.33微米、0.14微米、0.22微米、0.103微米、0.02微米、0.19微米、0.37微米、0.28微米、0.1微米、0.2微米、0.15微米、0.25微米、
0.35微米、0.125微米以及0.1-0.4微米范围内其它任意值)。
[0106] 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是,中间层中相邻两铝中间层之间还可以有铜过渡层——即在中间层中形成铝中间层/铝中间层或者铝中间层/铜过渡层的结构。铜过渡层的厚度为0.1微米(铜过渡层的厚度还可以为0.17微米、0.129微米、0.136微米、0.18微米、0.132微米、0.14微米、0.124微米、0.125微米、0.121微米、0.13微米、0.1230微米、0.133微米、0.14微米、0.122微米、0.103微米、0.02微米、0.19微米、0.167微米、0.188微米、0.141微米、0.2微米、0.15微米、0.195微米、0.175微米、0.135微米以及0.1-0.2微米范围内其它任意值)。
[0107] 与上述实施例相区别的是,中间层的总厚度为2微米(中间层的总厚度还可以为2.17微米、2.29微米、2.36微米、2.18微米、2.32微米、2.4微米、2.24微米、2.25微米、2.21微米、2.13微米、2.30微米、2.33微米、2.14微米、2.22微米、2.103微米、2.02微米、2.19微米、
2.37微米、2.28微米、2.1微米、2.2微米、2.5微米、2.25微米、2.35微米、2.6微米、2.7微米、
2.8微米、2.9微米、3微米、2.125微米、2.15微米、2.45微米、2.55微米、2.65微米、2.75微米、
2.85微米、2.95微米以及2-3微米范围内其它任意值)。
[0108] 包括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其燃烧盘经过连续燃烧8小时以上后不变色,聚热效率提升3-5%,燃料节约8-10%。
[010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