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燃烧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639714.6

文献号 : CN10615213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章建锋徐强茅忠群诸永定蔡国汉郑军妹

申请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外环燃气引射管、内环燃气引射管和火盖,在火盖上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径向分布的第一主火槽和第二主火槽,第一主火槽与第二主火槽间隔设置,并且,第一主火槽的开槽深度大于第二主火槽的开槽深度,第一主火槽的长度大于第二主火槽的长度,盖板外周部与第一主火槽、第二主火槽之间形成上圈火通道,该上圈火通道与内环腔体相连通,在火盖还具有位于上圈火通道下方的下圈火通道,该下圈火通道与外环腔体相连通。该灶具燃烧器采用上下圈火设计后,下圈火同时起到小火和稳焰火的作用,且第一主火槽与第二主火槽间隔设置后,二次空气补充效果更好,此外,该燃烧器直径较小,从而既提高热效率,也使燃烧器更易清洁。

权利要求 :

1.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外环燃气引射管(5)、内环燃气引射管(6)和火盖(2),所述炉头(1)具有外环腔体(11)和内环腔体(12),所述外环燃气引射管(5)与外环腔体(11)相连通,所述内环燃气引射管(6)与内环腔体(12)相连通,所述火盖(2)安装在炉头(1)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火盖(2)的上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径向分布的第一主火槽(21)和第二主火槽(22),所述第一主火槽(21)与第二主火槽(22)间隔设置,并且,第一主火槽(21)的开槽深度大于第二主火槽(22)的开槽深度,第一主火槽(21)的长度大于第二主火槽(22)的长度,在所述的火盖(2)上设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外周部与第一主火槽(21)、第二主火槽(22)之间形成上圈火通道(24),该上圈火通道与所述内环腔体(12)相连通,相邻的第一主火槽(21)与第二主火槽(22)之间形成火齿(23),在所述火齿(23)的上表面邻近第二主火槽(22)的一侧成型有下沉式台阶(231),所述盖板(3)的外周部与该下沉式台阶(231)之间形成稳焰火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式台阶(231)的下沉深度h为0.2mm≤h≤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还具有位于上圈火通道(24)下方的下圈火通道(25),该下圈火通道(25)与所述外环腔体(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圈火通道(25)为圆周方向上连续不间断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圈火通道(25)位于所述火齿(23)的正下方,所述的下圈火通道(25)具有竖向通道(251)和自竖向通道顶部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的斜向通道(252),所述竖向通道(251)在火盖(2)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的斜向通道(252)在火盖(2)的外侧部形成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主火槽(22)的外侧边缘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挡壁(2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221)的高度H与第二主火槽(22)的长度L之间的比值为1/7≤H/L≤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壁(221)的高度H为0.5mm≤H≤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头(1)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内凹的圆柱形腔体(13),且所述圆柱形腔体(13)位于所述内环腔体(12)的中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的炉腔底部呈倾斜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底部的倾斜角度α为10°<α<50°。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3)为能相对火盖(2)上下移动的活动盖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火盖(2)的内周向内凸设有安装部(26),在所述的安装部(26)上开有安装孔(261),在所述盖板(3)下表面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柱(31),螺钉(9)的头部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安装孔(261)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柱(31)上,所述安装孔(261)的孔径大于螺钉(9)杆部的直径并小于螺钉(9)尾部的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火盖(2)的外周安装有装饰圈(4),所述装饰圈(4)位于所述下圈火通道(25)的出火口的下方,且所述的火盖(2)、盖板(3)和装饰圈(4)装配成一体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火盖(2)和装饰圈(4)的上表面均呈弧面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头(1)的外周安装有点火针(7)和热电偶(8),在所述装饰圈(4)上开有通孔(41),所述点火针(7)和热电偶(8)穿过所述的通孔(41)并向上伸出于所述的装饰圈(4)。

说明书 :

灶具燃烧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灶具燃烧器一般都包括有炉头和安装在炉头上的内环火盖、外环火盖,燃烧器工作时,在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上分别形成内圈火和外圈火。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各种具有稳焰功能的外环火盖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920112857.7(授权公告号为7N 20137783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在外侧面上开设有稳焰孔,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稳焰孔里端与火盖的燃气通道连通,由于稳焰孔的设置使得燃烧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减少室内一氧化碳的排放。虽然,上述改进后的外环火盖结构具有一定的稳焰效果,但是,该外环火盖的外环火孔的二次空气不能得到很好的补充,而且,其稳焰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3] 另外,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均存在如下问题:1、内圈火和外圈火分开设计后需要分别设计内圈火盖的稳焰结构和外圈火盖的稳焰结构,从而使整个燃烧器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成本增加,且稳焰效果不理想,稳焰孔易堵,一旦稳焰孔堵住,易造成脱火,点不着火,热电偶难维持而熄火的现象。2、由于存在内外圈火的问题,为了使内圈火充分燃烧,需要设计二次进风口来补充内圈火,目前市面上的燃烧器主要采用从底盘补充和从面板上方补充两种方式来解决二次进风问题,对于从底盘补充二次空气的燃烧器而言,二次进风口的存在容易导致溢液流入底盘,对于从面板上方补充二次空气的燃烧器而言,导致二次进风口清洁较为不易。3、内外圈火的设计结构需要足够的二次进风口,导致燃烧器直径无法做小,一般在100mm以上,这样,实际使用时火焰易溢出锅底,使得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和面积减少,热损失大,热效率低。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是灶具燃烧器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直径相对较小、二次空气补充和稳焰效果较好的灶具燃烧器。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具有双重稳焰效果的灶具燃烧器。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外环燃气引射管、内环燃气引射管和火盖,所述炉头具有外环腔体和内环腔体,所述外环燃气引射管与外环腔体相连通,所述内环燃气引射管与内环腔体相连通,所述火盖安装在炉头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火盖的上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径向分布的第一主火槽和第二主火槽,所述第一主火槽与第二主火槽间隔设置,并且,第一主火槽的开槽深度大于第二主火槽的开槽深度,第一主火槽的长度大于第二主火槽的长度,在所述的火盖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周部与第一主火槽、第二主火槽之间形成上圈火通道,该上圈火通道与所述内环腔体相连通。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具燃烧器在相邻的第一主火槽与第二主火槽之间形成火齿,在所述火齿的上表面邻近第二主火槽的一侧成型有下沉式台阶,所述盖板的外周部与该下沉式台阶之间形成稳焰火通道。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火盖具有自稳焰效果,从稳焰火通道喷出的火对上圈火通道喷出的火起到自稳焰效果。
[0008] 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沉式台阶的下沉深度h为0.2mm≤h≤1.0mm。
[0009]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下圈火通道位于所述火齿的正下方,所述的下圈火通道具有竖向通道和自竖向通道顶部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的斜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在火盖的底部形成开口,所述的斜向通道在火盖的外侧部形成开口。采用上述结构后,下圈火在喷出前可以得到缓冲,且可以斜向上喷出至火盖外。
[0010]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主火槽的外侧边缘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挡壁。设置挡壁后,可改变第二主火槽所对应的短火孔的出火角度。
[0011] 挡壁的高度可以有一定范围,进一步优选,所述挡壁的高度H与第二主火槽的长度L之间的比值为1/7≤H/L≤1/2。
[0012] 为了改变第二主火槽所对应短火孔的出火角度,优选地,所述挡壁的高度H为0.5mm≤H≤2mm。
[0013]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火盖还具有位于上圈火通道下方的下圈火通道,该下圈火通道与所述外环腔体相连通。
[0014]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下圈火通道为圆周方向上连续不间断的通道。这样,下圈火通道可以形成缝隙形式的出火结构。
[0015]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炉头的底部形成有向上内凹的圆柱形腔体,且所述圆柱形腔体位于所述内环腔体的中央。这样,圆柱形腔体可以起到导流作用,使炉头内部的气流均匀性更好,混气效果更佳。
[0016] 为了使炉头进气、混气更顺畅,优选地,所述炉头的炉腔底部呈倾斜结构。
[0017] 进一步优选,所述炉腔底部的倾斜角度α为10°<α<50°。
[0018] 为了防止火孔堵塞,并使燃烧器更易清洁,所述的盖板为能相对火盖上下移动的活动盖板。优选地,盖板可浮动的范围可设置为3mm-20mm。
[0019] 盖板可以有多种可浮动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火盖的内周向内凸设有安装部,在所述的安装部上开有安装孔,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柱,螺钉的头部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柱上,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螺钉杆部的直径并小于螺钉尾部的外径。这样,燃烧器在正常使用时,盖板依靠自身重力压在火盖上,需要清洁燃烧器时,将盖板相对于火盖向上提起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0020] 为了使燃烧器更为美观、简洁,在所述火盖的外周安装有装饰圈,所述装饰圈位于所述下圈火通道的出火口的下方,且所述的火盖、盖板和装饰圈装配成一体结构。并且,形成上述一体式活动火盖后,方便火盖清洗、装拆,且不易与炉头放错位。
[0021] 为了使燃烧器形成整体感的碟形外观,所述盖板、火盖和装饰圈的上表面均呈弧面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溢液后的液体均可以沿着弧面流走,清洁无死角。
[0022]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炉头的外周安装有点火针和热电偶,在所述装饰圈上开有通孔,所述点火针和热电偶穿过所述通孔并向上伸出于所述的装饰圈。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灶具燃烧器采用上下圈火设计,并把下圈小火设于上圈主火的下方后,具有如下优点:1、下圈火同时起到小火和稳焰火的作用,通过调节下圈小火的一次空气系数能很好地起到稳焰火的作用,稳焰效果非常理想,不存在稳焰孔易堵问题,大大增加了燃烧器对气源的适应性;2、二次空气可以直接补充,彻底解决了溢液通过二次空气孔流入底盘和二次空气孔难以清洗的问题,并且,火盖采用第一主火槽和第二主火槽间隔设置的结构后,二次空气补充效果好;3、燃烧器的直径相对较小,从而增加了火焰在锅底的停留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了热效率,同时,燃烧器直径较小,也使燃烧器受污染面积减小,从而使燃烧器更易清洁;4、上下圈火盖采用一体结构,火盖结构更为简单,并降低加工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炉头的结构剖视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图4所示火盖的侧视图;
[0029] 图6为图4所示火盖的仰视图;
[0030] 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式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为图8所示一体式火盖在盖板未向上提起时的结构剖视图;
[0033] 图10为图8所示一体式火盖在盖板向上提起时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火盖2、盖板3、装饰圈4、外环燃气引射管5、内环燃气引射管6、点火针7和热电偶8等组件。
[0036] 如图3所示,炉头1具有外环腔体11、内环腔体12和圆柱形腔体13,圆柱形腔体13从炉头1的底部向上内凹而成,且圆柱形腔体13位于内环腔体12的中央。圆柱形腔体13起到导流作用,使炉头1内的气流均匀性更好,混气效果更佳。此外,还可以在圆柱形腔体13内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对炉头进行检测。另外,本实施例的炉头1在炉腔底部呈倾斜结构,且炉腔底部的倾斜角度α为10°<α<50°,设置倾斜结构后,可以使炉头进气、混气更顺畅。
[0037] 外环燃气引射管5与外环腔体11相连通,内环燃气引射管6与内环腔体12相连通,火盖2安装在炉头1上,盖板3盖设在火盖2上,点火针7和热电偶8安装在炉头1的外周。在装饰圈4上开有通孔41,点火针7和热电偶8穿过通孔41并向上伸出于装饰圈4。
[0038]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火盖2的上表面沿着圆周方向成型有径向分布的第一主火槽21和第二主火槽22,第一主火槽21与第二主火槽22间隔设置,并且,第一主火槽21的开槽深度大于第二主火槽22的开槽深度,第一主火槽21的长度大于第二主火槽22的长度。盖板3的外周部与第一主火槽21、第二主火槽22之间形成上圈火通道24,上圈火通道24与内环腔体12相连通,火盖2还具有位于上圈火通道24下方的下圈火通道25,该下圈火通道25与外环腔体11相连通。
[0039] 在两个第一主火槽21之间设有一个第二主火槽22,由于第二主火槽22既浅又短,因而第一主火槽21的二次空气补充区域B的面积相对较大,进而有利于第一主火槽21的二次空气补充,而第二主火槽22分担的负荷相对较少,需要的二次空气没有第一主火槽21那么多,且二次空气补充到第一主火槽21后,自然也会补充到第二主火槽22内。该火盖的二次空气的补充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
[0040] 在第二主火槽22的外侧边缘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挡壁221,通过设置挡壁221,可以改变第二主火槽22所对应的出火角度。本实施例中,挡壁221的高度H与第二主火槽12的长度L之间的比值为1/7≤H/L≤1/2。具体地,挡壁221的高度H为0.5mm≤H≤2mm,第二主火槽12所对应的出火角度β为40°<β<80°。
[0041]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火槽21与第二主火槽22之间自然形成火齿23,在火齿23的上表面邻近第二主火槽22的一侧成型有下沉式台阶231,该下沉式台阶231的下沉深度h为0.2mm≤h≤1.0mm。
[0042] 如图8所示,当盖板3盖上后,第一主火槽21的部位相应形成长火孔a,第二主火槽22的部位相应形成短火孔b,下沉式台阶231的部位相应形成自稳焰孔c,自稳焰孔c使火盖2可以具有自稳焰效果。
[0043] 本实施例中的下圈火通道25位于火齿23的正下方,下圈火通道25为圆周方向上连续不间断的通道,这样,下圈火通道25可以形成缝隙形式的出火结构。另外,下圈火通道25具有竖向通道251和自竖向通道顶部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的斜向通道252,竖向通道251在火盖2的底部形成开口,斜向通道252在火盖2的外侧部形成开口,该斜向通道25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γ为0°<γ<40°。由于下圈火通道25为弯折的通道,下圈火在喷出前可以得到缓冲。
[0044] 燃烧器工作时,从上圈火通道24喷出上圈火,上圈火形成主火圈,从下圈火通道25的外侧部开口喷出下圈火,下圈火形成小火圈,小火圈既起到小火的作用,又起到稳焰火的作用,以稳定上圈火燃烧,通过调节下圈火的一次空气系数能很好地起到稳焰火的作用,稳焰效果非常理想。并且,该下圈火与从自稳焰孔喷出的自稳焰火共同构成双层稳焰火,稳焰效果更佳。
[0045] 该火盖采用上圈火与下圈火同圈设置的一体结构,使得火盖结构更为简单,直径变小,降低了加工和材料成本。炉头1的外环腔体11的直径d可以为60mm≤d≤85mm,采用直径较小的燃烧器,可以增加火焰在锅底的停留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热效率,同时,也使燃烧器受污染面积减小,从而使燃烧器更易清洁。
[0046]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盖板3是能相对火盖上下移动的活动盖板,该活动盖板的安装结构如下:在火盖2的内周向内凸设有安装部26,在安装部26上开有安装孔261,在盖板3下表面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安装柱31,螺钉9的头部自下而上穿过安装孔261并固定在安装柱31上,安装孔261的孔径大于螺钉9杆部的直径并小于螺钉9尾部的外径。燃烧器在正常使用时,盖板3依靠自身重力盖在火盖2上,需要清洁燃烧器时,将盖板3相对于火盖2向上提起即可,操作非常方便,防止火盖的火孔堵塞,使燃烧器易清洁。本实施例中,盖板3上下浮动范围为3mm~20mm。
[0047]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火盖2、盖板3和装饰圈4装配呈一体结构,装饰圈4铆接在火盖2的外周,且装饰圈4位于所述下圈火通道25的出火口的下方。在炉头1的外周安装有点火针
7和热电偶8,在装饰圈4上开有通孔41,点火针7和热电偶8穿过通孔41并向上伸出于装饰圈
4。另外,盖板3、火盖2和装饰圈4的上表面均呈弧面结构,燃烧器形成整体感的碟形外观,溢液后的液体均可以沿着弧面流走,使得清洁时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