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145892.9

文献号 : CN10615537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万跃鹏方军

申请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如果存在,则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采用本发明,通过对触摸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使用双重判断标准,在接近检测过程前加入大面积接触检测,并实时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接近检测的信号强度阈值,有效控制通信误判,使得触摸屏终端能适应不同的LCD干扰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如果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则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是,进一步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地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

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

对所述驱动数据差值和所述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所述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进一步包括:

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其中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为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两倍;

根据两种统计结果判定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进一步包括: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所述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所述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进一步包括: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所述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4.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接近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时,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周期性地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大于,则判定为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自容数据一致性值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时,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地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并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对所述驱动数据差值和所述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进行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其中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为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两倍;

根据两种统计结果判定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出接近检测序列;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或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所述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7.一种触摸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终端包括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近场通信装置。

8.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终端。

说明书 :

一种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近场通信包括接近检测和数据传输两个过程,一方触摸屏终端发送接近检测序列(比如:接近检测序列由6个频点组成),对支持的多个频点依次进行扫描,收到另一方触摸屏终端的响应序列后,若每个频点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时则认为该频点存在信号源,扫描完成后,全部频点都存在信号源时,则判定为该序列有效。按交互规则完成多次序列识别成功后则判定有触摸屏终端接近,开始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0003] 然而,触摸屏终端在与外界设备通信过程中,由于LCD(如驱动信号)及特殊图片(如伽马图)等干扰会对接近检测产生干扰,导致触摸屏终端接近检测出错,比如:干扰较大或者干扰不大却与接近检测的有效接近检测序列吻合,都可能导致接近检测的误判,会使得在没有需要通信的设备靠近时,触摸屏终端误认为接近检测通信成功而开始传输或者接收数据,此时通信显然会失败。因此,接近检测抗干扰能力较弱,稳定性较差,LCD干扰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会导致接近检测出错,进而导致触摸屏终端在不同的LCD干扰强度及不同的应用场景通信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以降低接近检测误判的概率,解决触摸屏终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通信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08] 如果检测到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则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0009] 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0010] 优选地,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进一步包括:
[0011] 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12] 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是,进一步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0013] 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14] 优选地,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地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对驱动数据差值和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15] 优选地,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进一步包括: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其中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为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两倍;根据两种统计结果判定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0016] 优选地,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进一步包括: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判定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0017] 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进一步包括: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该装置包括:
[0019] 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20] 接近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时,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0021]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0022] 优选地,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
[0023] 计算单元,用于周期性地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24]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
[0025]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0026]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27] 优选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地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并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对驱动数据差值和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进行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28] 优选地,第二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根据两种统计结果判定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0029] 优选地,接近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
[0030] 发送单元,用于发出接近检测序列;
[0031]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
[0032] 判定单元,用于根据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或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0033]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终端包括上述近场通信装置。
[0034]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和第二触摸屏终端,其中,上述第一触摸屏终端和/或第二触摸屏终端为上述近场通信装置的触摸屏终端。
[0035] 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对触摸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使用双重判断标准,在接近检测过程前加入大面积接触检测,并实时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接近检测的信号强度阈值,有效控制通信误判,使得触摸屏终端能适应不同的LCD干扰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近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1] 实施例一
[0042]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3] S10、第一触摸屏终端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44] 具体地,本发明考虑到触摸屏的近场通信特点,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通信双方有直接接触,利用触摸屏通信时的大面积接触或者覆盖的特点,可以判断是否有其它需要通信的触摸屏靠近,大面积接触检测可利用触摸屏的互容和自容数据。接近检测之前增加大面积接触检测,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使用哪一种接近检测阈值,在没有检测到需要通信的触摸屏靠近前,需要有较强有效信号才能成功通信,从而有效改善由干扰导致的接近检测误判,能够有效抑制干扰,降低误进入通信流程的概率。
[0045] S20、判断是否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否则执行步骤S40;
[0046] 具体来说,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为现有技术的信号强度阈值,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若触摸屏检测到有大面积覆盖,整个通信流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若触摸屏没有检测到大面积覆盖,则通过提高接近检测的信号强度阈值来进行接近检测和后续的通信流程。从而增强抗干扰能力。
[0047] S30、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转至步骤S50;
[0048] 具体地,本步骤S30进一步包括: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判定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0049] S40、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
[0050] 具体地,本步骤S40进一步包括:发出接近检测序列;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根据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0051] S50、判断接近检测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0,否则返回步骤S10;
[0052] S60、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0053] 具体地,按交互规则完成多次序列识别成功后则判定有第二触摸屏终端接近,开始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0054] 此外,与该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的近场通讯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触摸屏终端的近场通讯方法,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详述。当然第一触摸屏终端和第二触摸屏终端的角色可以互换,当一个触摸屏终端在作为通信的发起端时,其角色为第一触摸屏终端,在当一个触摸屏终端在作为通信的被动端时,其角色为第二触摸屏终端。
[0055]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触摸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使用双重判断标准,在接近检测过程前加入大面积接触检测,并实时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接近检测的信号强度阈值,有效控制通信误判,使得触摸屏终端能适应不同的LCD干扰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通信的稳定性。
[0056] 实施例二
[0057]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面积接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0058] S101、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59] 其中,两台触摸屏终端通过触摸屏贴合(必须贴在一起才能检测大面积接触)来发送数据,其中一个触摸屏终端作为发送端,通过驱动电极产生信号,另一触摸屏终端作为接收端,通过感应电极来接收对方驱动电极发送的信号,以实现两台设备的通信。大面积接触检测可利用有触摸屏的互容和自容数据,自容数据是指独立的导体(或感应焊盘、感应电极等)对参考地之间的电容。互容数据是指两个或多个导体(或感应焊盘、感应电极等)相互耦合而产生的耦合电容。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多指触摸的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显然比触摸屏之间大面积接触时的自容数据一致性值大很多,这是一个明显特征,自容数据能较好地区分多手指按压导致的大面积接触与触摸屏接触产生的大面积接触,故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自容数据,通过自容数据的一致性来限制多指触摸被误认为大面积接触。
[0060] 优选地,本步骤S101可以采用对全屏数据取差分并相加来体现全屏的数据特征,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对驱动数据差值和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具体来说,自容数据分为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首先计算驱动数据相邻电极之间的差值,如第N+1个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减第N个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对所有驱动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求和;其次计算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同样将算第M+1个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减第M个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对所有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求和;最后对两者的差值绝对值的和再相加即得一致性数据值。
[0061] S102、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103,否则执行步骤S109。
[0062] S103、分别统计自容数据大于预设的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个数,其中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为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两倍。
[0063] 具体来说,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和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根据实验数据获得后进行设置的。可以将所有自容数据与大面积接触阈值比较,统计大于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自容数据个数;再将所有自容数据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比如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是第一大面积接触阈值的2倍)进行比较,统计大于第二大面积接触阈值的自容数据个数,根据这两种数据统计结果判断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
[0064] S104、判断统计结果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105,否则执行步骤S106;
[0065] S105、当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将识别次数加1,转至步骤S107;
[0066] 其中,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时,如果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上限,则识别次数不再加1,可以避免在长时间在场通信过程中,识别次数连续累加导致的数据溢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0067] S106、当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0068] 其中,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时,如果识别次数达到0(即识别次数下限),则识别次数不再减1,可以避免在第二触摸屏终端接触离开后,识别次数连续递减导致的数据溢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0069] S107、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8,否则执行步骤S109;
[0070] S108、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结束流程;
[0071] S109、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72] 综上所述,在开启近场通信的情况下,每个周期都进行大面积接触检测,在可配置的时间内,多次进行大面积接触检测,并且在检测到大面积接触时计数加1,当识别到大面积接触的次数大于或等于识别次数阈值(比如5次)时,则认为有近场通信触摸屏终端靠近,这种情况下使用低配信号强度阈值(第一信号强度阈值),对于检测不到大面积接触或者偶尔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情况,均采用高配信号强度阈值(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如下两种情况:识别不到大面积接触,即识别到大面积接触的次数为0;前面识别到大面积接触的计数不为0,后面识别不到大面积接触时,识别次数会减1,减到0时则认为触摸屏离开或者没有触摸屏靠近,此时使用高配信号强度阈值(第二信号强度阈值),有效控制误通信判断。
[007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根据自容数据进行大面积接触检测,能较好地区分多手指按压导致的大面积接触与触摸屏接触产生的大面积接触,从而准确判断是否有需要通信的触摸屏终端靠近,能提高大面积检测的准确率。
[0074] 实施例三
[0075]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装置的模块结构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包括以下模块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10、接近检测模块20和数据传输模块30,其中:
[0076] 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77] 具体地,本发明装置考虑到触摸屏的近场通信特点,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通信双方有直接接触,利用触摸屏的大面积检测功能,可以判断是否有其它需要通信的触摸屏靠近,大面积接触检测可利用触摸屏的互容和自容数据。接近检测之前增加大面积接触检测,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使用哪一种接近检测阈值,在没有检测到需要通信的触摸屏靠近前,需要有较强有效信号才能成功通信,从而有效改善由干扰导致的接近检测误判,能够有效抑制干扰,降低误进入通信流程的概率。
[0078] 接近检测模块20,用于当检测到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时,采用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否则采用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接近检测,其中,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0079] 其中,接近检测模块20进一步包括发送单元201、接收单元202和判断单元203,其中:
[0080] 发送单元201,用于发出接近检测序列。
[0081] 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第二触摸屏终端回应的响应序列。
[0082] 判断单元203,用于根据响应序列中每个频点接收到信号强度幅值是否大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或第二信号强度阈值判定第二触摸屏终端是否接近。
[0083] 数据传输模块30,用于当接近检测成功后,与第二触摸屏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0084]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将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10来检测,并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使用哪一种接近检测阈值,在没有检测到需要通信的触摸屏靠近前,需要有较强有效信号才能成功通信,从而有效改善由干扰导致的接近检测误判,能够有效抑制干扰,降低误进入通信流程的概率。
[0085]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为了能较好地区分多手指按压导致的大面积接触与触摸屏接触产生的大面积接触,还可以利用多指触摸的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显然较触摸屏靠近时的自容数据一致性值大很多的特征,通过自容数据的一致性来限制多指触摸被误认为大面积接触。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10进一步包括计算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判断单元103和第三判断单元104,其中:
[0086] 计算单元101,用于周期性地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87] 具体地,计算单元101具体用于:第一触摸屏终端周期性获取全屏驱动数据和感应数据,并计算全屏相邻驱动电极的驱动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相邻感应电极的感应数据之间的差值;对驱动数据差值和感应数据差值的绝对值进行求和,得到自容数据一致性值。
[0088] 第一判断单元102,用于判断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是否小于预设的一致性阈值,如果大于,则判定为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89] 第二判断单元103,用于判断自容数据是否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当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未达到上限时,则将识别次数加1,当不满足大面积接触条件且识别次数不为0时,将识别次数减1;
[0090] 第三判断单元104,用于判断预设的时间段内识别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识别次数阈值,如果是,则判定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否则判定不存在大面积接触的第二触摸屏终端。
[0091] 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技术特征在本装置实施例三都同样对应适用,这里不再重述。
[0092]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中,通过对触摸屏终端接收到的信号使用双重判断标准,在接近检测加入大面积接触检测模块,实时根据大面积接触检测结果决定接近检测的信号强度阈值,有效控制通信误判,使得触摸屏终端能适应不同的LCD干扰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通信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实时获取自容数据并计算自容数据一致性值,根据自容数据进行大面积接触检测,能较好地区分多手指按压导致的大面积接触与触摸屏接触产生的大面积接触,从而准确判断是否有需要通信的触摸屏终端靠近,能提高大面积检测的准确率。
[0093] 实施例四
[0094]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触摸屏终端和第二触摸屏终端,其中,第一触摸屏终端或第二触摸屏终端包括上述实施例三中的近场通信装置。需要说明地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装置实施例三中的技术特征在本实施例中都同样对应适用,这里不再重述。
[009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第一触摸屏终端和第二触摸屏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电容式触摸屏的终端(例如iPhone、iPad),以及带有触摸式平板、触摸式按键、触摸式滑条的终端(例如Notebook、iPod等)。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摸屏终端还可以通过USB、HDMI、音频输入输出(比如耳麦孔)等接口连接在其他触摸屏终端上以实现近场通信功能。
[009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0097]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