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36433.3

文献号 : CN1061681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保坂良裕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大福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门。门体具备门主体、设在门主体的上部的上被引导部和设在门主体的下部的下被引导部,引导体具备上引导部、下引导部和限制部,上引导部在限制上被引导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同时将上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下引导部在限制下被引导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同时将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在膨胀支承状态下,上被引导部从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限制部在膨胀支承状态下限制门主体向第1方向侧移动,并且在膨胀支承状态下限制门主体向第2方向侧移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防火门,具备:

板状的门体,该板状的门体从将开口打开的开位置向将前述开口关闭的闭位置移动自如;

引导体,该引导体引导前述门体的移动;

这里,前述门体以沿着前述开口的上下方向及前述开口的横宽方向的姿势配设,从前述开位置向前述闭位置沿着前述横宽方向移动;

其特征在于,

将相对于前述横宽方向在前述上下方向上观察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宽度方向;

前述门体具备门主体、设在前述门主体的上部的上被引导部、和设在前述门主体的下部的下被引导部;

前述引导体具备将前述上被引导部沿着前述横宽方向引导的上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沿着前述横宽方向引导的下引导部、和限制前述门主体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移动的限制部;

前述上引导部以限制前述上被引导部向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前述上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

前述下引导部以限制前述下被引导部向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

前述门体是下述这样的尺寸:在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并且前述门主体因火灾的热而成为从初始形状膨胀的形状的状态即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前述上被引导部从前述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

前述限制部具备第1限制部分和第2限制部分;

将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朝向作为第1方向,将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朝向作为第2方向;

前述第1限制部分具有第1抵接部,所述第1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

前述第1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的朝向前述第1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1方向侧移动;

前述第2限制部分具有第2抵接部,所述第2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

前述第2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的朝向前述第2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2方向侧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

前述限制部具备连结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位于比前述门主体靠上方的位置,并将前述第1限制部分与前述第2限制部分连结;

前述连结部分配置于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述门主体与前述连结部分之间形成有前述上下方向的间隙的高度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限制部分及前述第2限制部分配置于下述这样的位置: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和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且前述门主体成为了前述初始形状的状态即初始支承状态两者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

前述限制部具备第3限制部分、第4限制部分和第2连结部分;

前述第3限制部分具有第3抵接部,所述第3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重叠;

前述第3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的朝向前述第1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1方向侧移动;

前述第4限制部分具有第4抵接部,所述第4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重叠;

前述第4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的朝向前述第2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2方向侧移动;

前述第2连结部分位于比前述门主体靠下方的位置,并将前述第3限制部分与前述第4限制部分连结;

配置前述第2连结部分的前述上下方向的位置是下述这样的位置:在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且前述门主体成为了前述初始形状的状态即初始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门主体与前述第2连结部分之间形成有前述上下方向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

前述上被引导部及前述下被引导部分别由绕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轴心旋转的引导辊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口形成在划分多个区域的壁体上,设有穿过前述开口而跨前述多个区域行进的顶棚输送车。

说明书 :

防火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门,该防火门具备从将开口打开的开位置向将前述开口关闭的闭位置移动自如的板状的门体和引导前述门体的移动的引导体,前述门体以沿着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开口的横宽方向的姿势配设,并从前述开位置向前述闭位置沿着前述横宽方向移动。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本特开平7-17658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防火门的一例。以下,关于专利文献1,使用该专利文献1中的用语及附图标记(记载在括号内)进行说明。在专利文献1的防火门(1a)中,门体为自动开闭门(16),具备设在自动开闭门(16)的上部的上侧的间隔件(12)和设在自动开闭门(16)的下部的下侧的间隔件(12)。上侧的间隔件(12)与滑动组件(11)卡合,使得上侧的间隔件(12)在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同时沿着横宽方向被顺畅地引导,下侧的间隔件(12)与直线运动引导体(13)卡合,使得下侧的间隔件(12)在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同时沿着横宽方向被顺畅地引导。
[0003] 如果发生火灾,则专利文献1的防火门使防火门从开位置移动至闭位置而将开口关闭,防止因火灾产生的火焰、烟及热气穿过开口。
[0004] 在专利文献1的防火门中,自动开闭门16通过被火灾的热加热而膨胀。随着自动开闭门16的向上下方向的膨胀,设在自动开闭门16的上部的上侧的间隔件12和设在自动开闭门16的下部的下侧的间隔件12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扩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防火门中,应力集中在上侧的间隔件12与滑动组件11卡合的部分、及下侧的间隔件12与直线运动引导体13卡合的部分处,上侧的间隔件12或下侧的间隔件12损坏,有上侧的间隔件12与滑动组件11的卡合脱离的可能,及下侧的间隔件12与直线运动引导体13的卡合脱离的可能。如果这些卡合脱离,则在自动开闭门16的上部或下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不再被限制,所以防火门的强度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要求有下述这样的防火门:该防火门能够防止因借助火灾的热而门体膨胀造成的门体的损坏,并且能够通过限制门体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来抑制门体的强度下降。
[0006] 鉴于上述情况的防火门的特征技术方案是,具备:板状的门体,该板状的门体从将开口打开的开位置向将前述开口关闭的闭位置移动自如;引导体,该引导体引导前述门体的移动;前述门体以沿着前述开口的上下方向及前述开口的横宽方向的姿势配设,从前述开位置向前述闭位置沿着前述横宽方向移动;将相对于前述横宽方向在前述上下方向上观察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宽度方向;前述门体具备门主体、设在前述门主体的上部的上被引导部、和设在前述门主体的下部的下被引导部;前述引导体具备将前述上被引导部沿着前述横宽方向引导的上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沿着前述横宽方向引导的下引导部、和限制前述门主体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移动的限制部;前述上引导部以限制前述上被引导部向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前述上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前述下引导部以限制前述下被引导部向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前述门主体是下述这样的尺寸:在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并且前述门主体因火灾的热而成为从初始形状膨胀的形状的状态即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前述上被引导部从前述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前述限制部具备第1限制部分和第2限制部分;将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朝向作为第1方向,将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朝向作为第2方向;前述第1限制部分具有第1抵接部,所述第1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前述第1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的朝向前述第1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1方向侧移动;前述第2限制部分具有第2抵接部,所述第2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前述第2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的朝向前述第2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2方向侧移动。
[0007] 即,在使门体沿着横宽方向移动而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用设在门主体的上部的上被引导部和设在门主体的下部的下被引导部引导门主体的上部和下部两者,所以能够使门主体顺畅地移动。
[0008] 在门主体因火灾的热而从初始形状膨胀的情况下,借助该热膨胀,上被引导部和下被引导部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扩大。在此情况下,在维持下被引导部被下引导部从下方支承的状态的同时,上被引导部从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由此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于上被引导部及下被引导部,所以能够防止上被引导部及下被引导部的损坏。
[0009] 此外,在膨胀支承状态下,虽然上被引导部从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但能够用限制部的第1限制部分的第1抵接部限制门主体的上端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移动,能够用限制部的第2限制部分的第2抵接部限制门主体的上端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第2方向移动。
[0010] 即,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门主体的下部,能够在用下引导部将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的同时限制下被引导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在门主体的上部,能够用限制部限制门主体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因借助火灾的热而门体膨胀造成的门体的损坏,并且能够限制门体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门体的强度下降。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防火门的立体图。
[0012] 图2是门体位于开位置的防火门的主视图。
[0013] 图3是门体位于闭位置的防火门的主视图。
[0014] 图4是防火门的纵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具备涉及本发明的防火门的物品输送设备的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及图2所示,设有形成有开口1的壁体2、将开口1开闭的防火门3、和支承顶棚输送车4(参照图2)并将顶棚输送车4沿着行进路径引导的行进轨道5。
[0017] 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相对于开口1的横宽方向Y在上下方向Z上观察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宽度方向X(参照图1)。此外,将沿着前后宽度方向X的一侧的朝向(防火门3相对于壁体2存在的朝向)设为第1方向X1,将沿着前后宽度方向X的另一侧的朝向(壁体2相对于防火门3存在的朝向)设为第2方向X2。此外,将沿着横宽方向Y的一侧的朝向(图2及图3中的右方)设为闭方向、将沿着横宽方向Y的另一侧的朝向(图2及图3中的左方)设为开方向进行说明。
[0018] 行进轨道5以将开口1贯通的状态设置在顶棚附近,设置为跨相对于壁体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形成在第1方向侧的区域和相对于壁体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形成在第2方向侧的区域。顶棚输送车4构成为,以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穿过开口1的方式沿着行进轨道5行进,并输送物品。
[0019] 防火门3具备门体8、引导体9和驱动装置10,所述门体8从将开口1打开的开位置(在图1及图2中门体8存在的位置)向将开口1关闭的闭位置(在图3中门体8存在的位置)移动自如,且为板状,所述引导体9引导门体8的移动,所述驱动装置10使门体8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门体8以沿着上下方向Z及横宽方向Y的姿势配设,在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从开位置向闭位置沿着横宽方向Y移动,将开口1关闭。
[0020] 门体8构成为,通过向闭方向滑动移动而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通过向开方向滑动移动而从闭位置向开位置移动。
[0021] 门体8具备门主体12、设在门主体12的上部的作为上被引导部的上引导辊13、设在门主体12的下部的作为下被引导部的下引导辊14、和设在门主体12的上下中间部的齿条15。上引导辊13及下引导辊14分别由绕沿着前后宽度方向X的轴心旋转的引导辊构成。
[0022] 上引导辊13以经由连结部件16连结在门主体12的上部的状态设在门主体12的上部。
[0023] 连结部件16的下端部连结在门主体12的朝向第1方向X1侧的面上。在连结部件16的上端部,绕沿着前后宽度方向X的旋转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着上引导辊13。上引导辊13位于比门主体12靠上方侧的位置。此外,上引导辊13位于比门主体12靠第1方向X1侧的位置。
[0024] 连结部件16在门主体12的上端部以沿横宽方向Y排列的状态连结着一对,在该一对连结部件16的各自上连结着上引导辊13。即,在门主体12的上部,以在横宽方向Y上排列的状态经由连结部件16连结着一对上引导辊13。
[0025] 下引导辊14以直接连结在门主体12的下部的朝向第1方向侧的面上的状态设在门主体12的下部。
[0026] 下引导辊14绕沿着前后宽度方向X的轴心旋转自如地连结在门主体12的下部。下引导辊14位于比门主体12的下端靠上方侧的位置,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位于与门主体12的下部重叠的位置。此外,下引导辊14位于比门主体12靠第1方向侧的位置。在门主体12的下部,以沿横宽方向Y排列的状态连结着一对下引导辊14。
[0027] 如图4所示,将下述状态设为初始支承状态:下框部分19从下方支承下引导辊14且门主体12为初始形状(在图4中上下方向Z的长度是L1的形状)。此外,将下述状态设为膨胀支承状态:如在图4中用假想线表示的那样,下框部分19从下方支承下引导辊14且门主体12因火灾的热而成为从初始形状膨胀的形状(膨胀形状。在图4中上下方向Z的长度是L2的形状)。
[0028] 顺便说一下,门主体12的初始形状是常温(例如20度)的环境下的门主体12的形状。此外,所谓门主体12的膨胀形状,除了在实际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因火灾的热而从初始形状膨胀的形状以外,还包括在防火门3的规格试验(例如,JIS规格试验或UL规格试验等)中借助被加热的热而从初始形状膨胀的形状。
[0029] 引导体9具备相对于门主体12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上方侧的上框部分18、相对于门主体12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下方侧的下框部分19、相对于门主体12在横宽方向Y上位于开方向的左框部分20、和相对于门主体12在横宽方向Y上位于闭方向的右框部分21。引导体9借助这些上框部分18、下框部分19、左框部分20及右框部分21这4个框部分,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形成为矩形状。并且,由上框部分18和下框部分19构成限制门主体1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移动的限制部22。
[0030] 如图4所示,上框部分18在横宽方向Y上观察形成为下方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下框部分19在横宽方向Y上观察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虽然图示省略,但左框部分20在上下方向Z上观察形成为右方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右框部分21在上下方向Z上观察形成为左方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
[0031] 在上框部分18的上表面上,沿着横宽方向设置有上引导轨道23。上框部分18在上引导轨道23从下方与上引导辊13卡合的状态下,将上引导辊13从下方支承。因而,在由上框部分18支承着上引导辊13的状态下,上引导辊13被上引导轨道23限制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
[0032] 这样,上框部分18在限制上引导辊13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的同时将上引导辊13从下方支承,作为将上引导辊13沿着横宽方向Y引导的上引导部发挥功能。
[0033] 此外,在下框部分19的上表面上,沿着横宽方向Y设置有下引导轨道24。下框部分19与上框部分18同样,在限制下引导辊14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的同时将下引导辊14从下方支承,作为将下引导辊14沿着横宽方向Y引导的下引导部发挥功能。
[0034] 如图4所示,上框部分18具备第1限制部分26、第2限制部分27和第1连结部分28。第1限制部分26相对于门主体1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位于第1方向X1侧。第2限制部分27相对于门主体1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位于第2方向X2侧。第1连结部分28位于比门主体12靠上方的位置,并将第1限制部分26与第2限制部分27连结。上框部分18借助第1限制部分26、第2限制部分27和第1连结部分28,在横宽方向Y上观察形成为下方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在第1限制部分2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上引导轨道23,由第1限制部分26将上引导辊13从下方支承。
[0035] 第1限制部分26具有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的第1抵接部26a。此外,第1抵接部26a在初始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这样,第1抵接部26a在膨胀支承状态和初始支承状态这两者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都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
[0036] 第2限制部分27具有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的第2抵接部27a。第2抵接部27a与第1抵接部26a同样,在膨胀支承状态和初始支承状态这两者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都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
[0037] 下框部分19具备第3限制部分30、第4限制部分31和第2连结部分32。第3限制部分30相对于门主体1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位于第1方向X1侧。第4限制部分31相对于门主体12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位于第2方向X2侧。第2连结部分32位于比门主体12靠下方的位置,并将第3限制部分30与第4限制部分31连结。下框部分19借助第3限制部分30、第4限制部分31和第2连结部分32,在横宽方向Y上观察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有棱角的U字状。在第3限制部分3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下引导轨道24,由第3限制部分30将下引导辊14从下方支承。
[0038] 第3限制部分30具有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下端部重叠的第3抵接部30a。此外,第3抵接部30a在初始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也与门主体12的下端部重叠。这样,第3抵接部30a在膨胀支承状态和初始支承状态这两者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都与门主体12的下端部重叠。
[0039] 第4限制部分31具有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下端部重叠的第4抵接部31a。第4抵接部31a与第3抵接部30a同样,在膨胀支承状态和初始支承状态这两者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都与门主体12的下端部重叠。
[0040] 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10具备与连结在壁体2上的支承框架34连结的电动马达35、和借助该电动马达35的驱动而绕沿着前后宽度方向X的轴心旋转的小齿轮36。小齿轮36相对于齿条15从上方啮合。
[0041] 并且,驱动装置10构成为,借助电动马达35的驱动而使小齿轮36旋转,由此使齿条15沿着横宽方向Y向闭方向移动,使防火门3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驱动装置10的动作被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控制装置基于检测火灾的火灾检测装置(未图示)的检测信息,控制驱动装置10的动作,以使防火门3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
[0042] 如图4所示,第1连结部分28配置于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门主体12与第1连结部分28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Z的间隙G1的高度处。此外,第2连结部分32配置于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门主体12与第2连结部分32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Z的间隙G2的高度处。
[0043] 此外,将上框部分18形成为,使得第1限制部分26与第2限制部分27的前后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W1比膨胀形状的门主体12的前后宽度方向的长度宽。此外,将下框部分19形成为,使得第3限制部分30与第4限制部分31的前后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W2比膨胀形状的门主体12的前后宽度方向的长度宽。
[0044] 在初始支承状态下,门主体12的上下方向Z上的长度(在图4中由L1表示的长度)比膨胀支承状态下的门主体12的上下方向Z上的长度(在图4中由L2表示的长度)短,所以即使在初始支承状态下,也在门主体12与第1连结部分28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Z的间隙,并在门主体12与第2连结部分32之间也形成有上下方向Z的间隙。
[0045] 此外,在初始支承状态下,门主体12的前后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比膨胀支承状态短,所以第1限制部分26与第2限制部分27的前后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比门主体12的前后宽度方向X的长度宽,此外,第3限制部分30与第4限制部分31的前后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比门主体12的前后宽度方向X的长度宽。
[0046] 因此,在初始支承状态下,当门体8位于开位置或闭位置时、或在将门体8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门主体12不与上框部分18及下框部分19接触。
[0047] 如果门主体12因火灾的热而从初始形状膨胀成为膨胀形状,则上引导辊13与下引导辊14的间隔在上下方向Z上扩大,在维持着下引导辊14被下框部分19支承的状态的同时,上引导辊13从上框部分18向上方离开。
[0048] 如果上引导辊13从上框部分18向上方离开,则不再由上框部分18的上引导轨道23进行相对于上引导辊13的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的限制。但是,第1限制部分26的第1抵接部26a及第2限制部分27的第2抵接部27a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门主体12的上端部抵接在第1抵接部26a上,由此限制门主体12的上端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X1移动,此外,门主体12的上端部抵接在第2抵接部27a上,由此限制门主体12的上端部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第2方向X2移动。这样,在门主体12的上部,由限制部22限制门主体12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
[0049] 此外,当防火门3成为膨胀支承状态时,维持着下引导辊14被下框部分19支承的状态,所以在门主体12的下部,由下框部分19的下引导轨道24限制下引导辊14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
[0050] 此外,在发生火灾后,有在使门体8移动到闭位置的状态下、火焰或将火焰灭火的灭火活动中的放水朝向门体8进行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由放水的水压等推压门体8,由此上引导辊13有可能损坏。但是,在将火灾灭火后门体8回到初始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即使上引导辊13已损坏,由于第1限制部分26的第1抵接部26a及第2限制部分27的第2抵接部27a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所以在门主体12的上部,也由限制部22限制门主体12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
[0051] 此外,当防火门3成为初始支承状态时,维持着下引导辊14被下框部分19支承的状态,所以在门主体12的下部,由下框部分19的下引导轨道24限制下引导辊14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
[0052] 此外,在发生火灾后,在使门体8移动到闭位置的状态下,由火焰或将火焰灭火的灭火活动中的放水时的水压等推压门体8,由此上引导辊13和下引导辊14两者有可能损坏。在上引导辊13和下引导辊14两者损坏的情况下,由下框部分19的第2连结部分32支承门主体12,由此防止门体8从引导体9脱离而落下。
[0053] 此外,在门主体12成为初始形状的状态且门主体12被第2连结部分32支承的状态下,第1抵接部26a及第2抵接部27a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因此,在门主体12的上部,由限制部22限制门主体12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此外,第3抵接部30a及第4抵接部31a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下端部重叠。因此,在门主体12的下部,由限制部22限制门主体12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X的移动。
[0054] 这样,即使因火灾的热而门主体12膨胀,也能够将上引导辊13或下引导辊14及上框部分18或下框部分19损坏的情况防止于未然,并且,能够抑制使门体8移动到闭位置的状态下的门主体12的强度下降。
[0055] 〔其他实施方式〕
[0056]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门体8构成为在膨胀支承状态和初始支承状态两者下、第1限制部分26及第2限制部分27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的尺寸。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门体8构成为下述这样的尺寸:在膨胀支承状态下第1限制部分26及第2限制部分27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并且在初始支承状态下第1限制部分26及第2限制部分27在前后宽度方向X上观察不与门主体12的上端部重叠。
[0057]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限制部分26的上部和第2限制部分27的上部用第1连结部分28连结,但也可以将第1限制部分26的横宽方向Y的端部和第2限制部分27的横宽方向Y的端部用第1连结部分28连结。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3限制部分30的下部和第4限制部分31的下部用第2连结部分32连结,但也可以将第3限制部分30的横宽方向Y的端部和第4限制部分31的横宽方向Y的端部用第2连结部分32连结。
[005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分别分体地形成的第1限制部分26、第2限制部分27和第1连结部分28连结而构成上框部分18,但也可以将第1限制部分26、第2限制部分27和第1连结部分28一体形成来构成上框部分18。
[0059]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分别分体地形成的第3限制部分30、第4限制部分31和第2连结部分32连结而构成下框部分19,但也可以将第3限制部分30、第4限制部分31和第2连结部分32一体形成来构成下框部分19。
[0060]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上被引导部用在上引导部的上表面上转动的上引导辊13构成,但也可以将上引导部用沿横宽方向Y排列的多个辊构成,将上被引导部用在该上引导部上移动的轨道体构成,此外,也可以将上被引导部用在上引导部的上表面上滑动的滑动体构成。
[0061] 此外,将下被引导部用在下引导部的上表面上转动的下引导辊14构成,但也可以将下引导部用沿横宽方向Y排列的多个辊构成,将下被引导部用在该下引导部上移动的轨道体构成,此外,也可以将下被引导部用在下引导部的上表面上滑动的滑动体构成。
[0062]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开口1设为供顶棚输送车4穿过的开口,但开口1的用途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开口1设为供作业者穿过的开口或通气用的开口。
[0063] 〔上述实施方式的概要〕
[0064] 以下,对在上述中说明的物品保管设备的概要进行说明。
[0065] 防火门的特征技术方案是,具备:板状的门体,该板状的门体从将开口打开的开位置向将前述开口关闭的闭位置移动自如;引导体,该引导体引导前述门体的移动;前述门体以沿着前述上下方向及前述开口的横宽方向的姿势配设,从前述开位置向前述闭位置沿着前述横宽方向移动;将相对于前述横宽方向在前述上下方向上观察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宽度方向;前述门体具备门主体、设在前述门主体的上部的上被引导部、和设在前述门主体的下部的下被引导部;前述引导体具备将前述上被引导部沿着前述横宽方向引导的上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沿着前述横宽方向引导的下引导部、和限制前述门主体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移动的限制部;前述上引导部以限制前述上被引导部向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前述上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前述下引导部以限制前述下被引导部向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前述门主体是在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并且前述门主体因火灾的热而成为从初始形状膨胀的形状的状态即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前述上被引导部从前述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的尺寸;前述限制部具备第1限制部分和第2限制部分;将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朝向作为第1方向,将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朝向作为第2方向;前述第1限制部分具有第1抵接部,所述第1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前述第1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的朝向前述第1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1方向侧移动;前述第2限制部分具有第2抵接部,所述第2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前述第2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的朝向前述第2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2方向侧移动。
[0066] 即,在使门体沿着横宽方向移动而从开位置向闭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用设在门主体的上部的上被引导部和设在门主体的下部的下被引导部引导门主体的上部和下部两者,所以能够使门主体顺畅地移动。
[0067] 在门主体因火灾的热而从初始形状膨胀的情况下,借助该热膨胀,上被引导部和下被引导部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扩大。在此情况下,在维持下被引导部被下引导部从下方支承的状态的同时,上被引导部从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由此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于上被引导部和下被引导部,所以能够防止上被引导部及下被引导部的损坏。
[0068] 此外,在膨胀支承状态下,虽然上被引导部从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但能够用限制部的第1限制部分的第1抵接部来限制门主体的上端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第1方向移动,能够用限制部的第2限制部分的第2抵接部来限制门主体的上端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第2方向移动。
[0069] 即,在膨胀支承状态下,在门主体的下部,能够在用下引导部将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的同时限制下被引导部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在门主体的上部,能够用限制部来限制门主体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因借助火灾的热而门体膨胀造成的门体的损坏,并且能够限制门体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门体的强度下降。
[0070] 这里,优选的是,前述限制部具备连结部分,所述连结部分位于比前述门主体靠上方的位置,并将前述第1限制部分与前述第2限制部分连结;前述连结部分配置于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下在前述门主体与前述连结部分之间形成有前述上下方向的间隙的高度处。
[0071] 即,通过将第1限制部分与第2限制部分用连结部分连结,能够使限制部变得牢固。并且,虽然连结部分位于门主体的上方,但即使成为膨胀支承状态,在门主体与连结部分之间也形成有上下方向的间隙,所以能够避免因随着防火门成为膨胀支承状态而门主体与连结部分干涉造成的门主体或限制部损坏的情况。
[0072]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第1限制部分及前述第2限制部分配置于下述这样的位置: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和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且前述门主体成为了前述初始形状的状态即初始支承状态两者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
[0073] 即,在膨胀支承状态和初始支承状态两者下,第1限制部分及第2限制部分在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配置在与门主体的上端部重叠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初始支承状态下,在门主体的上部,也由限制部限制门主体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
[0074] 即,在发生火灾后,有可能因该火灾或将火灾灭火的灭火活动中的放水时的水压等而导致上被引导部损坏。但是,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在将火灾灭火后、门体回到初始支承状态时,即使上被引导部损坏,在门主体的上部,也能够用限制部限制门主体自身向前后宽度方向的移动。
[0075]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限制部具备第3限制部分、第4限制部分和第2连结部分;前述第3限制部分具有第3抵接部,所述第3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重叠;前述第3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的朝向前述第1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1方向侧移动;前述第4限制部分具有第4抵接部,所述第4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前后宽度方向上观察,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重叠;前述第4抵接部在前述膨胀支承状态的情况下,与前述门主体的下端部的朝向前述第2方向的面抵接,限制前述门主体向前述第2方向侧移动;前述第2连结部分位于比前述门主体靠下方的位置,并将前述第3限制部分与前述第4限制部分连结;配置前述第2连结部分的前述上下方向的位置是下述这样的位置:在前述下引导部将前述下被引导部从下方支承且前述门主体成为了前述初始形状的状态即初始支承状态的情况下,在前述门主体与前述第2连结部分之间形成有前述上下方向的间隙。
[0076] 即,通过将第3限制部分与第4限制部分用第2连结部分连结,能够使限制部变得牢固。虽然第2连结部分位于门主体的下方,但即使成为膨胀支承状态,也在门主体与第2连结部分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的间隙,所以能够避免下述情况:随着防火门成为膨胀支承状态,门主体与连结部分干涉,由此门主体或限制部损坏。
[0077]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上被引导部及前述下被引导部分别由绕沿着前述前后宽度方向的轴心旋转的引导辊构成。
[0078] 即,借助作为上被引导部及下被引导部的引导辊的旋转,能够将门体沿着横宽方向顺畅地引导。此外,随着门体成为膨胀支承状态,上被引导部从上引导部向上方离开。因此,与例如使上被引导部及下被引导部为与沿着横宽方向设置的直线状的引导部卡合而在横宽方向上能够移动、并且被限制了上下方向的移动的被引导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上被引导部及下被引导部损坏的状况。
[0079]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开口形成在划分多个区域的壁体上,设有穿过前述开口而跨前述多个区域行进的顶棚输送车。
[0080] 即,在构成为使顶棚输送车跨由壁体分隔的多个区域并穿过形成在壁体上的开口行进的情况下,通过将该开口用防火门关闭,能够防止在一侧的区域中产生的火焰或烟及热气穿过开口向另一侧的区域侵入。
[0081] 附图标记说明
[0082] 1开口;8门体;9引导体;12门主体;13上引导辊(上被引导部);14下引导辊(下被引导部);18上框部分(上引导部);19下框部分(下引导部);22限制部;26第1限制部分;26a第1抵接部;27第2限制部分;27a第2抵接部;28第1连结部分(连结部分);30第3限制部分;30a第3抵接部;31第4限制部分;31a第4抵接部;32第2连结部分;X前后宽度方向;Y横宽方向;Z上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