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和台板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64521.4

文献号 : CN1061834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仓田哲治小笠原诚司佃将一小沼恭英斋藤泰则宫腰有人久保田雅彦今桥祐辅山口敦人有水博伊藤祯宣

申请人 : 佳能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设备和台板。该台板包括:支撑部,其能够支撑薄片;吸引单元,用于以使薄片附着至所述支撑部的方式吸引薄片;第一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喷出到通过所述支撑部的薄片的前端的下游侧的墨;以及第二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喷出到通过所述支撑部的薄片的后端的上游侧的墨。

权利要求 :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头,用于喷出墨;

薄片输送单元,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薄片;以及

台板,用于在所述打印头的下方支撑要打印的薄片,

所述台板包括:

多个支撑部,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用于支撑薄片;

第一墨容纳部,其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的方式配置的,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前端的外侧的墨;

第二墨容纳部,其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的方式配置的,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后端的外侧的墨;以及第三墨容纳部,其各自形成在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其中,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这两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经由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彼此连接,其中当从上方观看时,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被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所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配备有与薄片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所述接触部所包围的吸引孔,所述接触部包括上游侧接触部、下游侧接触部和侧面接触部,所述上游侧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下游侧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上游侧接触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所述侧面接触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上游侧接触部和所述下游侧接触部,以及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至少之一,所述第一肋部从所述上游侧接触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下游侧接触部分开,所述第二肋部从所述下游侧接触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上游侧接触部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各自具有比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各支撑部的薄片支撑位置低的墨容纳面,所述墨容纳面由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各自所配置的墨吸收体的上表面形成,以及所述墨吸收体由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各自中所嵌入的单张片材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各自中所容纳的墨经由共通的墨排出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三墨容纳部至少配置于包括与中心基准分开105mm的位置的区域和包括与所述中心基准分开148.5mm的位置的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在所述支撑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形成倾斜面,从而将薄片的前端引导至所述上游侧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台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墨容纳部的下游侧邻接的下游侧薄片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二墨容纳部的上游侧邻接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在所述台板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配置用于输送薄片的输送单元,以及

所述打印头保持在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滑架上,并且在连同所述滑架一起移动的同时喷出墨,从而进行串行打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打印头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多个墨喷出口的阵列,以及

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喷出口阵列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支撑部、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汇集为构成所述台板的单个树脂成型组成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

所述薄片输送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逐一输送裁切薄片,以及在薄片前端位于所述第一墨容纳部被部分覆盖的位置的情况下,针对薄片前端进行无边距打印,在薄片后端位于所述第二墨容纳部被部分覆盖的位置的情况下,针对薄片后端进行无边距打印,以及在薄片侧端位于所述第三墨容纳部被部分覆盖的位置的情况下,针对薄片侧端进行无边距打印,如此针对裁切薄片的四边实现无边距打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台板还包括:

第二吸引孔,其位于所述多个支撑部之间,并且用于从在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其中之一和所述多个支撑部所支撑的薄片之间所限定的空间吸引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支撑部至少之一在与所述吸引孔独立地设置的所述接触部的侧壁部的一部分上具有吸引空气所经由的狭缝。

12.一种台板,用于在喷墨式打印头的下方支撑薄片,所述台板包括:多个支撑部,其沿薄片宽度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用于支撑薄片;

第一墨容纳部,其被配置成在薄片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从而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前端的外侧的墨;

第二墨容纳部,其被配置成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从而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后端的外侧的墨;以及第三墨容纳部,其被配置成形成在邻接的支撑部之间,从而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其中,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这两者沿所述薄片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经由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彼此连接,其中当从上方观看时,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被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所包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配备有与薄片相接触的接触部以及所述接触部所包围的吸引孔,所述接触部包括上游侧接触部、下游侧接触部和侧面接触部,所述上游侧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沿所述薄片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下游侧接触部被配置在所述上游侧接触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沿所述薄片宽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侧面接触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延伸并且连接所述上游侧接触部和所述下游侧接触部,以及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至少之一,所述第一肋部从所述上游侧接触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下游侧接触部分开,所述第二肋部从所述下游侧接触部沿所述薄片输送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上游侧接触部分开。

说明书 :

打印设备和台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用于支撑薄片的台板的喷墨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特开2006-021475公开了能够形成薄片端部无空白的图像、即进行所谓的“无边距打印”的喷墨打印设备。该设备使用利用负压来吸附薄片的吸引台板。
[0003] 根据日本特开2006-021475所公开的发明,在薄片的后端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薄片被吸附至台板的吸附单元。作为对比,在薄片的前端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薄片的前端尚未到达吸附单元,因此薄片的前端尚未被吸附至吸附单元。因而,在导入薄片时,无法抑制薄片的前端的上浮,因而墨着落在保持上浮的薄片上。结果,存在如下可能性:在薄片的上浮部分图像的质量下降、或者由于薄片与打印头接触而导致薄片弄脏。此外,在无边距打印期间,薄片的端部外侧的所丢弃的墨可能以雾化墨雾的形式漂浮,由此附着至薄片的背面。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薄片的上浮或弯曲以在无边距打印时获得高质量图像的打印设备。
[0005]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针对裁切薄片可靠地进行四边无边距打印的打印设备、以及台板。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用于喷出墨;薄片输送单元,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薄片;以及台板,用于在所述打印头的下方支撑要打印的薄片,所述台板包括:多个支撑部,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用于支撑薄片;第一墨容纳部,其是以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的方式配置的,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前端的外侧的墨;第二墨容纳部,其是以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的方式配置的,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后端的外侧的墨;以及第三墨容纳部,其各自形成在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并且用于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其中,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这两者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经由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彼此连接,其中当从上方观看时,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被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所包围。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台板,用于在喷墨式打印头的下方支撑薄片,所述台板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部,其沿薄片宽度方向排列,并且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用于支撑薄片;第一墨容纳部,其被配置成在薄片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从而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前端的外侧的墨;第二墨容纳部,其被配置成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多个支撑部邻接,从而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后端的外侧的墨;以及第三墨容纳部,其被配置成形成在邻接的支撑部之间,从而容纳从所述打印头喷出到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其中,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这两者沿所述薄片宽度方向延伸,以及所述第一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墨容纳部经由所述第三墨容纳部彼此连接,其中当从上方观看时,所述多个支撑部各自被所述第一墨容纳部、所述第二墨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墨容纳部所包围。
[0008]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0] 图2是示出打印设备本体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1] 图3是示出打印设备的垂直侧视图;
[0012] 图4A是示出台板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
[0013] 图4B是示出台板、其周边构造和薄片的立体图;
[0014] 图5是示出台板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5] 图6是示出台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0016] 图7是示出台板的一部分的垂直侧视图;
[0017] 图8是示出与薄片的大小相对应的薄片支撑部的图;
[0018] 图9是示出在墨丢弃槽中配置有墨吸收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9] 图10是示出台板的一部分的另一垂直侧视图;
[0020] 图11是示出台板的一部分的又一垂直侧视图;
[0021] 图12是示出台板的一部分的还一垂直侧视图;
[0022] 图13是示出薄片吸附机构的垂直侧视图;
[0023] 图14是示出薄片吸附机构的如从底面所观看的立体图;
[0024] 图15是示出第一输送辊对、第二输送辊对和台板的垂直侧视图;
[0025] 图16是示出打印设备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0026] 图17是示出薄片的前端通过薄片支撑部的状态的平面图;
[0027] 图18是示出紧挨在打印开始之前的薄片的位置的平面图;
[0028] 图19是示出对薄片的中间部进行打印的状态的平面图;
[0029] 图20是示出紧挨在针对薄片的后端的打印开始之前的状态的平面图;
[0030] 图21是示出薄片的后端通过薄片支撑部的状态的平面图;
[0031] 图2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台板和薄片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32] 图23是示出图22所示的台板处的空气流动的立体图;
[0033] 图24是沿着图22的线XXIV-XXIV'所截取的截面图;
[0034] 图25是示出图24所示的台板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0035] 图2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0036] 图2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0037] 图28是图27的平面图;
[0038] 图2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的立体图;
[0039] 图30A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变形例的平面图;
[0040] 图30B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变形例的截面图;
[0041] 图3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五变形例的截面图;
[0042] 图3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六变形例的截面图;
[0043] 图3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七变形例的图;
[0044] 图34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八变形例的图;
[0045] 图35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台板的一部分的如上方所观看的放大立体图;
[0046] 图36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台板及其周边构造的一部分的垂直侧视图;
[0047] 图37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台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0048] 图38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台板的垂直正视图;
[0049] 图39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台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垂直侧视图;
[0050] 图40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台板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垂直侧视图;
[0051] 图41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台板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以及[0052] 图42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的台板的一部分的另一放大垂直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的实施例。在下文,将利用如下的串行型喷墨打印设备来说明本发明,其中该串行型喷墨打印设备用于通过使能够喷出墨的打印头相对于沿预定方向间歇输送的薄片在与薄片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往复运动,来进行打印。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串行型打印设备,而且还适用于用于通过使用延长的打印头来顺次进行打印的行式打印设备。此外,打印设备不仅适用于具有单个功能的打印设备,而且还适用于配备有复制功能和传真功能等的多功能打印机。
[0054] 第一实施例
[0055] 1.设备的概述
[0056] 图1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打印设备1的正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打印薄片的排出托盘12,并且此外,配置有用于进行各种设置操作的控制台面板1a以及显示器1b。此外,在打印设备1的顶部以可打开的方式配置有后面所述的用于覆盖诸如滑架等的内部构造的顶盖1c,并且此外,在打印设备1的背面以可打开的方式配置有后面所述的用于堆叠要进给至进给器40的薄片的进给托盘5。顺便提及,尽管图1示出排出托盘12和进给托盘40a关闭的状态,但如图2所示,在打印操作期间托盘12和40a这两者可以打开。
[0057] 这里,将参考图2和3来说明打印设备本体1A的结构。图2是示出外壳从打印设备1移除的打印设备本体1A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并且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打印设备本体1A的垂直侧视图。
[0058] 在打印设备本体1A的背面配置有进给器40。进给器40根据进给辊6的转动来使进给托盘5上所堆叠的裁切薄片(以下简称为薄片)束逐一分离,然后将这些薄片进给至诸如输送辊7等的输送器。另外,在打印设备本体1A配置了安装有能够喷出墨的打印头3的滑架4。滑架4是沿着与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交叉(在本实施例中为垂直)的方向(即,X方向)上所配置的滑架引导轴41和滑架导轨42以自由往复运动的方式支撑的。在以下说明中,滑架4和打印头3在X方向上的移动还将被称为扫描。X方向表示滑架移动方向,并且此外,是要输送的薄片的薄片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薄片输送方向。
[0059] 进给器40从进给托盘40a上所堆叠的薄片束中分离并进给的一张薄片由包括输送辊7和夹紧辊8的第一输送辊对(即,输送器)输送到与打印头3相对地支撑薄片的台板9上。这里,安装有打印头3的滑架4在X方向上移动,然后从打印头3向着薄片喷出墨。在滑架4的一个侧面配置有用于检测薄片的端部的薄片检测传感器。基于来自薄片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来确定薄片和打印头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针对薄片的打印开始时刻。
[0060] 在针对薄片的一次扫描的打印完成时,该薄片由第一输送辊对在与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上输送预定距离。重复打印头3的扫描和薄片的输送实现了串行打印系统中的针对薄片的串行打印。
[0061] 打印薄片由在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上配置于台板9的下游侧的、包括排出辊10和滑轮11的第二输送辊对(即,输送器)排出到排出托盘12上。顺便提及,上述的进给器
40、滑架引导轴41、滑架导轨42和台板9由形成打印设备本体1A的框架的机架28固定地支撑。另外,包括上述的排出托盘12、顶盖1c和进给托盘5的其它构件也由机架28支撑。
[0062] 2.台板
[0063] 接着,将说明台板9的构造。图4A和4B是示出台板9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如图4A和4B所示,台板9插入在包括输送辊7和夹紧辊8的第一输送辊对与包括排出辊10和滑轮11的第二输送辊对之间。台板9在与要打印的面相反的面(即,背面)上支撑第一输送辊对和第二输送辊对所要输送的薄片。
[0064] 将说明打印设备1中所使用的台板9的构造。如图3、4A和4B所示,台板9配置在包括输送辊7和夹紧辊8的第一输送辊对与包括排出辊10和滑轮11的第二输送辊对之间。台板9配置于与排列有用于喷出墨的喷出口的打印头3的喷出口形成面3a相对的位置处。此外,台板9支撑利用第一输送辊对和第二输送辊对所输送的、与面向喷出口形成面3a(参见图2)的要打印面相反的薄片2的表面(即,背面)。
[0065] 在图4A和4B中,台板9设置有至少一个薄片支撑部14(即,第一支撑部),其中该薄片支撑部14能够在抑制薄片2的上浮或弯曲的同时支撑薄片的背面,以适当地保持打印头3的排出口面3a与薄片2之间的间隔。沿台板9的长边方向(即,X方向)配置有多个薄片支撑部14,以应对多种薄片宽度大小。
[0066] 具体地,关于具有标准大小的多个薄片,薄片支撑部14是以不是位于从各个薄片的输送期间的薄片的侧端起的约2mm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成的。在本实施例的台板9中,薄片支撑部14的配置和形状是根据诸如以下大小等的各个类型的薄片宽度所确定的:L大小、KG大小、2L大小、6P大小、信纸大小、A4大小、4P大小、A3大小、A3延长大小、HP大小、A2大小、A2延长大小和17英寸大小。
[0067] 2.1薄片支撑部
[0068] 图5是示出台板9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台板9设置有薄片支撑部14(即,第一支撑部),其中该薄片支撑部14能够在抑制薄片的上浮或弯曲的同时支撑薄片2的背面,以适当地保持打印头3的排出口面3a与薄片之间的间隔。沿台板9的长边方向(即,X方向)形成有多个薄片支撑部14。
[0069]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台板9的一部分的放大图。薄片支撑部14被形成为具有凸状部分的矩形框形状。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13具有约几毫米的宽度。此外,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部形成有吸附凹部17,由此形成与薄片支撑面13相比低了一级的凹部。在吸附凹部17的底面以贯通台板9的方式形成有吸引孔(即,吸引单元)18。吸引孔18与后面所述的负压发生器19连通。负压发生器19所产生的负压经由吸引孔18供给至吸附凹部17。通过薄片支撑面13的薄片被供给至吸附凹部17的负压所吸引,然后被吸附至薄片支撑面13。这样,使薄片2以保持无任何弯曲或上浮的平坦状态进行输送。结果,使打印头3的喷出口形成面3a与薄片2之间的距离(即,到薄片的距离)保持处于预设的适当距离。
[0070] 2.2墨丢弃单元
[0071] 为了以在薄片的周缘处无任何空白的状态可靠地对薄片整体进行打印、即所谓的无边距打印,需要喷出墨、直到薄片的端部的外侧为止。此外,在喷墨系统的打印设备中,紧挨在打印操作之前向薄片的外侧喷出墨、即进行预备喷出,以使打印头3的墨喷出性能稳定。上述的喷出到薄片的外侧的墨被容纳在台板9中所形成的墨容纳部中。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墨容纳部,设置有:前端用墨丢弃槽(即,第一墨容纳部)31A,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前端的外侧的墨;以及后端用墨丢弃槽(即,第二墨容纳部)31B,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后端的外侧的墨。
[0072] 图7是示出台板9的一部分的垂直侧视图。图7示出台板9的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的截面。如图7所示,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沿X方向延伸,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沿X方向延伸。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包括比薄片支撑面13低的底面31a、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壁面31d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的侧壁面31e。另外,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包括比薄片支撑面13低的底面31a、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壁面31c和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的侧壁面31b。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具有足以防止在这两者容纳从打印头3喷出的墨的情况下墨溢出的容量。
[0073] 另一方面,为了在薄片沿薄片宽度方向的左右端(即,薄片侧端)可靠地进行无边距打印,需要在打印头3在X方向上进行扫描的同时喷出墨的情况下,喷出墨、直到薄片的左右端的外侧为止。即使在要使用的薄片的宽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台板也具有与薄片的宽度相对应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即,第三墨容纳部)34,以容纳喷出到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参见图8)。
[0074] 可以经过无边距打印的薄片主要具有诸如L大小、2L大小、明信片大小、A4大小、信纸大小、A3大小、法律文件用纸大小和A2大小等的标准大小。有鉴于此,根据薄片的大小,在与薄片的左右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多个墨丢弃槽34。如上所述,在台板9的表面,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和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是以网格方式形成的。
[0075] 薄片支撑部14的配置是以打印位置作为基准所确定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打印位置的基准设置于打印薄片的宽度的中心:即,采用所谓的中心基准薄片供给。在中心基准的情况下,在薄片具有各种薄片宽度中的任一薄片宽度的情况下,以薄片宽度(即,打印宽度)的中心与台板9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一致的方式输送薄片。薄片支撑部14呈对称配置,以使得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形成于以台板9在X方向上的宽度的中心位置作为基准的对称位置。在进行无边距打印时,优选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的一个侧部应位于从薄片的右端部或左端部起向内侧约2mm的位置,而其另一侧部应位于从薄片的该端部起向外侧约5mm的位置。结果,墨丢弃槽的宽度和薄片支撑部的位置是以针对具有标准大小的各种薄片满足上述的位置关系的方式确定的。顺便提及,除中心基准外,还可以采用单侧基准,以使得具有各种大小的所有薄片在左右基准位置其中之一处对准。
[0076] 图8是示出与例如A4大小和A3大小的薄片相对应的薄片支撑部的图。由于如上所述采用中心基准,因此具有不同大小的薄片的中央始终通过台板9上所设置的一个中心基准2d。在A4大小的薄片是沿该薄片的长边方向进行输送的情况下,薄片的端部通过与台板9的中心基准2d在X方向上分开了105mm的位置。有鉴于此,薄片支撑部14被配置成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形成在从中心基准2d起的103mm~110mm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在A3大小的薄片沿该薄片的长边方向进行输送的情况下,薄片的端部通过从台板9的中心基准2d起在X方向上分开了148.5mm的位置。有鉴于此,薄片支撑部14被配置成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形成在从中心基准2d起的146.5mm~153.5mm的范围内。顺便提及,在不是中心基准而是单侧基准的情况下,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的数量减半,并且此外,相对于基准位置的距离改变。
[0077] 形成具有不同大小的六种薄片支撑部14(第一薄片支撑部~第六薄片支撑部(14A~14F)),以应对具有不同薄片宽度(即,薄片在X方向上的大小)的多种薄片(参见图5和9)。在这些薄片支撑部14中,第一薄片支撑部14A~第五薄片支撑部14E各自具有面积相对较大的吸附凹部17,因此如上所述在该吸附凹部17形成有吸引孔18。然而,在最小的第六薄片支撑部14F中,吸附凹部17的面积小,因此没有形成吸引孔18。在本实施例中,薄片支撑部14F应对2L大小的薄片和HP大小的薄片,并且在各个薄片支撑部14F的吸附凹部17中没有形成吸引孔18。
[0078] 在被形成为相对较大的框形状的第一薄片支撑部14A、第二薄片支撑部14B和第三薄片支撑部14C中,在与X方向垂直的方向(即,Y方向)上形成有各自具有与薄片支撑面13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中间肋部14,以防止薄片在吸附凹部17处发生凹陷。这里,在第一薄片支撑部14A和第二薄片支撑部14B各自中形成有三个中间肋部14r;并且在第三薄片支撑部14C中形成有两个中间肋部14r。这里,中间肋部14r的上表面具有与被形成为框形状的薄片支撑面13齐平的支撑面。第五薄片支撑部14E和第六薄片支撑部14F不具有中间肋部14r。期望应根据基于相应的薄片大小所确定的薄片支撑部14和吸附凹部的大小来适当地确定吸引孔18的数量、吸引孔18的直径和中间肋部14r的数量等。
[0079] 这样,在假定针对裁切薄片的四边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台板9的薄片支撑部14被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以及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以孤立形式包围。
为了抑制墨着落时的飞溅所引起的雾的发生以及所丢弃的墨的泄漏,如图7和9所示,在墨丢弃槽31A、31B和34各自中配置有墨吸收体35。优选地,墨吸收体35应是由发泡聚氨酯制成的海绵状单张片材。墨吸收体35的上表面被多个锁爪38(参见图8)锁定,使得可以阻止墨吸收体35脱落。
[0080] 此外,台板9设置有包围包含吸引孔18的薄片支撑部14以及墨丢弃槽31A和31B的外周壁20。外周壁20形成壳体(即,台板壳体)。在外周壁20的侧部,形成有与墨丢弃槽31A和31B连通的废墨排出口30。排出到墨丢弃槽31A和31B各自中的废墨经由废墨排出口30被排出到台板9的外部。
[0081] 这样,第一墨容纳部和第二墨容纳部经由第三墨容纳部彼此连接。如从上方(从顶部)观看,多个支撑部各自被第一墨容纳部、第二墨容纳部和第三墨容纳部以孤立形式包围。因此,这三个墨容纳部中所容纳的废墨被收集到一个场所,然后可以经由共通的墨排出口30排出。
[0082] 2.3空气通道
[0083] 图10是示出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所配置的空气通道的垂直侧视图。在台板9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的进一步上游侧形成有用于从背面支撑输送辊7所输送的薄片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另外,在台板9的前端用墨丢弃槽31A的进一步下游侧形成有用于从背面支撑排出辊10所输送的薄片的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各自是沿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延伸的肋状凸部。如图6所示,多个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多个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按预定间隔配置在X方向上。
[0084] 以与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即,接触部)13的高度相同的高度来形成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各自的顶部。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实现了如下功能:防止在薄片2的前端或后端通过薄片支撑部14或各个辊的情况下、薄片2在薄片支撑部14或各个辊处发生凹陷或者卷入。
[0085] 另一方面,邻接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在其下部经由连接座37彼此连接(参见图6和10)。在通过的薄片和连接座37之间形成有间隙(参见图10)。同样,邻接的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经由连接座37彼此连接。在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所支撑的薄片2与连接座27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如图10中的虚线箭头A所示,形成空气通道,以从台板9的外部向着墨丢弃槽31B引入新鲜空气。此外,如图6所示,在连接座37的一部分中形成凹口39,因此,如虚线箭头B所示,在与薄片的背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了用于同样使得空气能够流入的空气通道。通常,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输送辊7是其表面整体被橡胶或涂覆颗粒覆盖的圆筒辊,因此容易由要输送的薄片2、输送辊7和台板9的连接座37来限定封闭空间。然而,用于使得空气能够流入的凹口39的形成限定了薄片2和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之间的间隙,如此使得能够向着台板9的墨丢弃槽31A、31B和34供给较大量的新鲜空气。结果,即使打印头的喷出操作期间所产生的墨雾在墨丢弃槽的内部漂浮或扩散,该墨雾的浓度也因从外部流入的新鲜空气而下降,由此减少了附着至薄片2的背面的墨雾量。
[0086] 2.4打印头和薄片支撑部之间的位置关系
[0087] 图11是示出打印操作开始时的打印头3的喷出口与薄片支撑部1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2是示出打印操作结束时的薄片2的后端、打印头3的喷出口、以及薄片支撑部14之间的位置相互关系的图。
[0088] 如图11所示,在打印操作开始时,将薄片2输送直至完全覆盖薄片支撑面13的位置为止。薄片支撑面13被薄片2完全覆盖,使得可以在吸附凹部17中产生稳定的负压。由于即使薄片2略微未对准该薄片也可以被吸附,因此该薄片被输送直至略微超出薄片支撑部13的位置为止。
[0089] 在串行型的打印设备中,如下所述确定排列有多个喷出口的喷出口阵列的长度:即,如图11和12所示,打印头3的喷出口阵列3b形成于在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上完全包含薄片支撑部14的范围内。结果,喷出口阵列3b的最上游喷出口3c位于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端14a的外侧(即,上游侧),而最下游喷出口3d位于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端14b的外侧(即,下游侧)。
[0090] 在以薄片的前后端无任何空白的状态在薄片整体上形成图像的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以前端2a或后端2b略微超出薄片支撑部14的方式输送薄片2。结果,在针对薄片2的前端2a的打印期间(图11),需要打印头3的最下游喷出口3d位于薄片2的前端2a的略下游侧。另外,在针对薄片2的后端2b的打印期间(图12),需要打印头3的最上游喷出口3c位于薄片2的后端2b的略上游侧。严格来讲,优选地,应考虑到在薄片2的前端或后端的停止位置精度或尺寸公差的预期下不会产生空白的尺寸来确定超出量L。正常设置约2mm的超出量L。
[0091] 总之,需要如下所述确定薄片支撑部14与打印头3的喷出口之间的关系:即,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端14a位于打印头3的最上游喷出口3c沿薄片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端14b位于打印头3的最下游喷出口3d的上游侧。这样,可以喷出墨、直到略微超出薄片2的前端2a和后端2b的范围为止,由此可以针对薄片2的前端2a和后端2b可靠地进行无边距打印。
[0092] 在薄片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即,左右端)进行无边距打印时,利用比要打印的薄片2的大小相比略窄的范围中所配置的薄片支撑部14来支撑薄片2。然后,确定打印头3的扫描范围,使得喷出墨、直到向薄片2的外侧(即,侧方)略微超出的范围为止。这样,可以在薄片2的左右端进行无边距打印。
[0093] 3.薄片吸附机构
[0094] 图13是示出打印设备中所配置的薄片吸附机构的垂直侧视图;并且图14是示出薄片吸附机构的如从底面所观看的立体图。该薄片吸附机构包括台板9、与台板9所形成的吸引孔18连通的管道27、以及与管道27连通的负压发生器。
[0095] 在由台板9的外周壁20形成的台板壳体的正下方形成有内部具有空腔的管道27,其中该管道27包括:盖构件23,其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开口23a;以及基部构件64,其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开口24a。盖构件23的上表面与台板9的外周壁20的底边接合,以包含第一开口23a。另外,基部构件24的下表面所形成的第二开口24a与用作负压发生器的吸引扇19的吸引口19a接合。这样,从台板9所形成的吸引孔18向着吸引扇19形成进气通道36。进气通道36包括与由台板9的外周壁20限定的台板壳体内的空间相对应的第一负压室22、以及在包括基部构件24和盖构件23的管道27的内部所形成的第二负压室25。这里,形成管道27的基部构件24固定至机架28。
[0096] 将第一负压室22以与多个薄片支撑部14相对应的方式在薄片宽度方向上分割成彼此独立的多个小空间。图13示出一个小空间。第一负压室22和第二负压室25由盖构件23分隔开。共通的第二负压室25经由各小空间的开口23a与多个第一负压室22连通。
[0097] 在盖构件23的上表面与台板9的外周壁20的底边之间的接合部以及基部构件24的第二开口24a与吸引扇19的吸引口19a之间的接合部中的各接合部中,配置有用于防止空气的任何泄漏的密封构件26。优选地,密封构件26应由密封性高的软发泡橡胶等形成,并且由EPDM制成,以使得在压缩时台板9或盖构件23不会因密封构件26的斥力而发生变形。密封构件26插入在各构件之间,由此在保持各构件之间的密封性的同时,抑制通过驱动吸引扇19所引起的振动向台板9的传递,从而抑制针对打印操作的不利影响。
[0098] 台板9的废墨排出口30配置在台板9的外周壁20上,因此配置于台板9的正下方的管道27可以在不会妨碍废墨排出口30的配置的情况下,占用台板9正下方的空间。结果,管道27的第二负压室25可以确保足以使吸引扇19的转动所产生的负压稳定的大小,由此明显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
[0099] 优选地,用作负压发生器的吸引扇19应是吸引效率良好的多翼扇等。可以在PWM控制下调整吸引扇19的吸引风量。该风量可以根据薄片的类型、薄片的状态和使用大气环境而改变,由此调整薄片的吸附性。
[0100] 利用上述结构,使吸引扇19转动以排出停留在管道27内的空气,由此使进气通道36整体进入负压状态,从而经由与管道27连通的吸引孔18吸引空气。
[0101] 顺便提及,利用树脂将台板9模制成单个组成部分。将薄片支撑部14、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多个第一负压室22、以及墨容纳部(即,第一墨容纳部~第三墨容纳部)全部汇集为构成台板9的单个树脂成型组成部分。这样,可以简化打印设备1的制造,此外,可以提高各功能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0102] 4.薄片偏移
[0103] 图15是示出第一输送辊对、第二输送辊对和台板9的垂直侧视图。形成第一输送辊对的输送辊7和夹紧辊8是以如下方式进行配置的:通过这两个辊之间的接触点的输送辊辊隙切线L1与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的薄片支撑面32a交叉。由于第一输送辊对是以上述方式进行配置的,因此可以可靠地使输送直至打印开始位置为止的薄片的前端与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13相接触。结果,可以高效地生成负压以进一步可靠地吸附薄片。
[0104] 同样,形成第二输送辊对的排出辊10和滑轮11是以如下方式进行配置的:通过这两者之间的接触点的排出辊辊隙切线L2与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的薄片支撑面33a交叉。由于第二输送辊对是以上述方式进行配置的,因此即使在打印操作之后,薄片的后端在最后时刻也可以与薄片支撑面13相接触,由此使处于高效吸附状态的姿势保持较长的时间段。
[0105]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台板9的薄片支撑面13高效地吸附薄片2的前端和后端,由此可以在从前端起直到后端为止的整张薄片上减轻薄片的上浮。
[0106] 5.控制电路
[0107] 图16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打印设备1的控制系统的示意结构的框图。CPU 101连接至头驱动电路102,其中该头驱动电路102用于控制打印头3的墨喷出。此外,CPU 101连接至马达驱动电路103等,其中该马达驱动电路103用于控制用于使各机构进行工作的马达(滑架马达104、输送辊马达105、进给辊马达106、吸引扇19等)。
[0108] 马达驱动电路103可以进行PWM控制,由此调整吸引扇19的风量以调整薄片吸附机构的吸引负压。根据薄片的类型、薄片的状态和大气环境条件的风量的变化在调整薄片输送性能方面是有效的。该风量可能根据滑架4的位置和薄片输送位置而改变。
[0109] 6.打印操作
[0110] 图17是示出在进给器40所进行的进给操作期间、薄片2的前端通过薄片支撑部14的状态的平面图。
[0111] 进给托盘5上所堆叠的薄片2由上述的进给器40进给直至输送辊7为止,此外,由输送辊7输送直至台板9为止。这里,在薄片2的进给期间启动吸引扇19,如此在与台板9所形成的吸引孔18连通的管道27产生预定负压。根据诸如薄片的类型、薄片的状态和大气环境等的条件来控制负压的强度。优选地,在使用厚薄片或大幅卷曲薄片的情况下或者在低湿度的情况下应产生较强的负压(即,较强的吸引压力)。利用用于控制吸引扇19的驱动的马达驱动电路103来控制该负压。可以使用各种控制系统。例如。可以使用PWM控制等。
[0112] 在打印操作开始之前,将薄片2输送直至图18所示的位置为止。也就是说,薄片的前端2a超出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的墨丢弃槽31而到达薄片支撑部14,然后被输送直至略超出下游端14b的位置为止,其中在该位置,输送操作暂时停止。此时,薄片2达到被薄片支撑面13吸附的状态。在直到薄片2达到该状态为止的输送操作期间,在吸附凹部17的内部产生负压,因此薄片2的前端2a以吸附状态向着支撑面13输送。结果,可以抑制薄片2的前端2a的上浮,直到将薄片2输送直至图18所示的位置为止。图18示出紧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的薄片2的位置。顺便提及,在薄片2覆盖薄片支撑面13之前,无法向薄片2施加足够的吸附力。然而,在抑制了前端2a的上浮的状态下输送薄片2,因此可以平滑地将薄片2输送直至开头位置为止。另外,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端形成有用于使薄片2的前端2a向着薄片支撑面13引导的倾斜面13a(图7)。因而,即使在薄片2的前端2a通过墨丢弃槽31B的情况下、薄片2的前端2a几乎向下落下,前端2a也由于与倾斜面13a相接触而被引导至薄片支撑面13,因此薄片
2的前端2a可以平滑地通过墨丢弃槽31B。
[0113] 在薄片2被进给直至开头位置为止的状态下,打印头3基于图像数据来进行往复扫描,由此开始打印操作。在针对薄片2的前端2a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在薄片2上打印图像,此外,喷出墨、直到薄片2的前端2a的外侧(下游侧)的区域为止。喷出到薄片2的外侧的区域的墨被丢弃到位于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内的墨吸收体35中。在针对薄片2的前端2a完成无边距打印时,通过重复输送辊7和排出辊10所进行的薄片2的输送、以及打印头3所进行的往复扫描来继续打印操作。
[0114] 图19是示出对薄片2的中间部进行打印的状态的图。在针对薄片2的左右端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不仅针对薄片2而且还针对薄片2的左右端外侧的区域喷出墨。台板9还具有与薄片2的左右端的位置相对应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喷出到薄片2的左右端的外侧的墨被丢弃到位于薄片2的左右端的外侧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内的墨吸收体35中。此时所产生的墨雾因经由在台板9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形成的空气通道所引入的新鲜空气而变薄,由此减轻了墨雾向薄片的背面的附着。
[0115] 打印操作进一步继续,然后薄片2的后端2b通过第一输送辊对(即,输送辊7和夹紧辊8之间),之后利用第二输送辊对(即,排出辊10和滑轮11)输送薄片2。如图20所示,在薄片2的后端2b被输送直至薄片2略微超出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的位置为止的情况下,针对薄片2的后端2b进行无边距打印。以与针对薄片2的前端2a的无边距打印相同的方式,不仅针对薄片2而且还针对薄片2的后端2b的外侧(上游侧)的区域喷出墨。喷出到薄片2的后端2b的外侧的区域的墨被丢弃到位于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内的墨吸收体35(即,海绵)中。这样,针对薄片2的后端2b的打印操作以薄片2被薄片支撑面13吸附的状态结束。
[0116] 如上所述,从打印操作开始起直到其结束为止,薄片2始终放置在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13上。有鉴于此,向吸附凹部17内引入适当的负压,以使得始终可以在薄片2被薄片支撑面13吸附的状态下进行打印操作。因而,可以使打印头3和薄片2之间的到薄片的距离H保持处于预定的适当距离,由此正确地打印了图像。另外,可以减轻墨的附着所引起的薄片2上的污迹。
[0117] 图21是示出薄片2的后端2b通过薄片支撑部14的状态的平面图。在打印操作完成之后,薄片2由第二输送辊对进行输送。此时,薄片2的后端2b在由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支撑的同时,通过前端用墨丢弃槽31B,然后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2上。
[0118] 即使在薄片上在图像的周围存在空白的有边距打印的情况下,除向薄片的外侧的墨喷出以外,可以采用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来进行打印操作。
[0119] 在打印操作期间,根据打印条件来控制吸引扇19所要生成的负压的强度或者吸引扇19的驱动或停止的切换,由此可以向薄片施加适当的吸附力。
[012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针对裁切薄片进行四边无边距打印。可以在抑制薄片的上浮或弯曲并且适当地保持打印头和薄片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进行打印操作。因而,可以通过无边距打印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
[0121] 第二实施例
[0122] 接着,以下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定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成元件相同或相对应的构成元件,因此将省略该说明。
[0123] 图22和图2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薄片支撑部14的详细形状的放大立体图。这里,图22是示出台板和薄片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并且图23是示出图22所示的台板处的空气流动的立体图。薄片支撑部14是通过使具有与薄片的背面相接触的平坦的薄片支撑面13的肋状凸部形成为矩形框形状所获得的。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部形成有吸附凹部17(即,吸引单元),由此形成与薄片支撑面13相比低了一级的凹部。在吸附凹部17形成有从吸附凹部17的正面向吸附凹部17的背面贯通的吸引孔18(即,第一吸引孔)。吸引孔18经由由台板9的外周壁20限定的多个第一负压室22以及连接至第一负压室22的管道27(参见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3和图14)与负压发生器19连通,由此将负压发生器19所产生的负压施加至第一负压室22和吸引孔18。
[0124] 为了防止薄片在吸附凹部17处下降,在吸附凹部17形成有与薄片支撑面13齐平的中间肋部14r。期望中间肋部14r的表面应与薄片支撑面13连续并且应在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上延伸。
[0125] 在薄片支撑部14的周围形成有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2的外侧的墨的墨容纳部。需要喷出墨、直到薄片的端部的外侧为止,从而以薄片的周缘无任何空白的状态可靠地针对薄片整体进行打印、即所谓的无边距打印。在喷墨方式的打印设备中,为了使打印头3的墨喷出性能稳定,紧挨在打印操作之前向薄片的外侧喷出墨、即进行所谓的预备喷出。上述的喷出到薄片的外侧的墨被容纳在台板9所形成的墨容纳部中。
[0126] 如图22和图23所示,墨容纳部包括:前端用墨丢弃槽31A,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前端2a的外侧的墨;以及后端用墨丢弃槽31B,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后端2b的外侧的墨。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以邻接方式在X方向上延伸,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以邻接方式在X方向上延伸。此外,墨容纳部包括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其中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2在薄片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端(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使上游侧墨丢弃槽31B和下游侧墨丢弃槽31A相连接。
[0127] 这样,在假定针对裁切薄片的四边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设置了包括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和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的墨容纳部。各个薄片支撑部14采用被墨容纳部包围的孤立岛的形式。
[0128] 在墨容纳部中的各个墨丢弃槽配置有墨吸收体35,以容纳所喷出的墨并且无任何泄漏地保持所容纳的墨。优选地,墨吸收体35应由诸如发泡聚氨酯等的海绵状单张片材制成。由于墨吸收体35由上述的具有墨吸收性的材料制成,因此墨吸收体35可以可靠地容纳打印头3所喷出的墨,然后在被所容纳的墨渗透并将该墨保持在内部的同时,将该墨引导至墨排出口。
[0129] 丢弃到薄片2的外侧的墨包括空气中漂浮的雾状墨雾。有鉴于此,为了吸引并回收墨雾,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的底面部形成有被形成为狭缝的第二吸引孔180。第二吸引孔180经由第一负压室22和管道27(参见图13和图14)与用作负压发生器的吸引扇19连通。雾经由第二吸引孔180被吸引,然后被回收。第二吸引孔180的狭缝在薄片输送方向上延伸。与薄片支撑部14上所形成的吸引孔18(即,第一吸引孔)不同,第二吸引孔180形成于比薄片支撑部14(即,墨容纳部)低的位置。第二吸引孔180经由薄片支撑部14所支撑的薄片和墨容纳部之间所限定的间隙吸引空气。
[0130] 在图22和图23中,在台板9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的进一步上游侧形成有用于支撑输送辊7所输送的薄片2的背面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在台板9的前端用墨丢弃槽31A的进一步下游侧形成有用于支撑排出辊10所输送的薄片2的背面的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各自被形成为沿着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延伸的肋部。多个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多个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按预定间隔配置在X方向上。
[0131] 在假定多个薄片支撑部14作为“第一支撑部”的情况下,可以假定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薄片支撑部33作为“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被配置为在薄片输送方向上与第一支撑部分离地支撑薄片。
[0132] 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被形成为其顶部变得与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即,接触部)13齐平。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实现了如下功能:在薄片2的前端或后端通过薄片支撑部14和各辊的情况下,防止薄片2下降或卷入,并且形成后面所述的连通通道。
[0133] 此外,在多个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中,邻接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在其下部经由连接座37彼此连接(参见图22、图23和图25)。在薄片和连接座37之间形成间隙。同样,在多个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2中,邻接的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2经由连接座37彼此连接。在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2所支撑的薄片2与连接座37之间形成间隙。
[0134] 顺便提及,利用树脂将台板9模制成单个组成部分。将薄片支撑部14、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第一负压室22和墨容纳部全部汇集为构成台板9的单个树脂成型组成部分。这样,可以简化打印设备的制造,此外,可以提高各功能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0135]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进给托盘5上所堆叠的薄片2由第一实施例所示的进给器40进给至输送辊7,此外由输送辊7进给直至台板9为止。这里,在进给薄片2期间启动吸引扇19,以在与台板9的吸引孔18连通的管道27处产生预定负压。
[0136] 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薄片2的前端2a超过与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邻接的墨丢弃槽31B而到达薄片支撑部14,之后被进给直到略超出下游端14b的位置(即,开头位置)为止。由于在该输送操作期间在吸附凹部17内产生负压,因此使薄片2的前端2a在被吸附的同时向着支撑面13进行输送。结果,可以抑制薄片2的前端2a的上浮。
[0137] 在薄片2被进给直至开头位置为止的状态下,打印头3基于图像数据来进行往复扫描,由此开始打印操作。在针对薄片的前端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在薄片2上打印图像,此外,喷出墨、直到薄片2的前端的外侧(即,下游侧)的区域为止。喷出到薄片2的外侧的区域的墨被丢弃到位于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内的墨吸收体35中。在针对薄片2的前端2a完成无边距打印之后,通过重复输送辊7和排出辊10所进行的薄片2的输送以及打印头3的往复扫描来继续打印操作。
[0138] 在针对薄片的左右端(即,薄片侧端)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在图22和图24所示的状态中,不仅针对薄片2、而且还针对薄片2的左右端外侧的区域喷出墨。台板9还具有与薄片2的左右端的位置相对应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喷出到薄片2的左右端的外侧的墨被丢弃到位于薄片2的左右端的外侧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内的墨吸收体35中。
[0139] 打印操作进一步继续,然后薄片2的后端通过第一输送辊对(即,输送辊7和夹紧辊8),之后利用第二输送辊对(即,排出辊10和滑轮11)输送薄片2。在薄片2的后端2b被输送直至薄片2略微超出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的位置为止的情况下,针对薄片2的后端2b进行无边距打印。以与针对薄片2的前端2a的无边距打印相同的方式,不仅针对薄片2、而且还在薄片2的后端2b的外侧(上游侧)的区域内喷出墨。喷出到薄片2的后端2b的外侧的区域的墨被丢弃到位于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内的墨吸收体35(即,海绵)中。这样,针对薄片2的后端2b的打印操作以薄片2吸附至薄片支撑面13的状态结束。
[0140] 如上所述,从打印操作开始起直到其结束为止,薄片2始终放置在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13上。有鉴于此,向吸附凹部17引入适当的负压,以使得可以始终在薄片2吸附至薄片支撑面13的状态下进行打印操作。因而,可以将打印头3和薄片2之间的薄片距离保持处于预定的适当距离,由此正确地打印图像。顺便提及,由于滑架4设置有用于检测薄片端部的传感器,因此可以根据该传感器所进行的检测来使薄片端部精确地放置于肋部的顶部。
[0141] 如图22所示,在薄片2与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的接触状态下,限定了由薄片2、薄片支撑部14以及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包围的空间区域NA。这里,如上所述,空间区域NA与由连接座37和薄片2所限定的间隙连通。该间隙形成使得空间区域NA能够与外部连通的连通通道。空间区域NA包括第二吸引孔180,因此空间区域NA中的压力低于周围压力。结果,如图24所示,经由连通通道向压力较低的空间区域NA(以下称为负压部)供给空气。
[0142] 这样,将从薄片2的端部(图24中的2d)流入薄片2和薄片支撑面13之间所限定的间隙的气流F1与从薄片2的端部2d向第二吸引孔180的气流F2相比明显减少。结果,可以抑制在无边距打印期间墨雾向薄片2的后侧的任何侵入、或者墨雾向薄片2的任何附着。
[0143] 通过向负压部NA供给空气,负压部NA的压力增加(即,负压减少),由此减小了负压部NA与薄片2的端部2d的周边之间的压力差。结果,薄片2的端部2d的周边的气流F3的速度减小。这样,可以减少气流F3的不利影响所引起的打印头的着落位置的未对准,从而抑制薄片2的右端2d的周边的图像劣化。这里,尽管图24示出薄片2的右端2d,但可以针对薄片2的左端产生相同的效果。
[0144] 在代替如本实施例那样使墨容纳部中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形成为多个肋部、而是使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形成为平坦形状的情况下,发生以下现象:即,在侵入位于薄片端部2d的正下方的第二吸引孔180的气流中,在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流动的气流的流动阻抗变得大于在薄片宽度方向(即,X方向)上流动的气流的流动阻抗。因而,在从外部向第二吸引孔180的气流中,薄片宽度方向(即,X方向)上的气流的流量明显变得大于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上的气流的流量。换句话说,流入第二吸引孔180的气流的流量依赖于薄片宽度方向上的气流。
[0145] 此时,还经由位于薄片端部2d外侧的墨支撑部14的吸附凹部17所形成的(图24中利用附图标记181表示的)吸引孔来吸引空气。薄片端部2d外侧的大部分空气流入吸引孔181。非常微量的空气从薄片端部2d的外侧流入位于薄片端部2d的正下方的吸引孔180。结果,空气强烈地从薄片端部2d向第二吸引孔180流动,因此在薄片的端部周围,空气快速地从薄片的中央向薄片端部2d流动。向薄片端部2d附近喷出的墨因气流的力而流动,由此引起着落位置的未对准,从而产生在薄片端部2d的附近所要形成的图像发生劣化的现象。特别地,在要打印的图像包括格线的情况下,线的宽度变大,因此可以容易地从视觉上识别出图像的劣化。
[0146] 这里,可以减少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所形成的第二吸引孔180的雾吸引力,以抑制薄片端部周围的图像的劣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从薄片端部2d向第二吸引孔180的气流F2减弱,而流入在薄片2和薄片支撑面13之间所限定的间隙的空气增加,因此墨雾有可能被输送到薄片的背面。结果,附着至薄片的背面的墨雾的量增加。
[0147] 在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被形成为平坦形状的情况下,墨雾所引起的薄片的背面的污迹的减轻与薄片端部的图像的劣化的抑制相对抗。因而,难以同时实现污迹的减轻和劣化的抑制这两者。
[0148] 作为对比,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用于向负压部NA供给空气的连通通道,如此兼顾了墨雾所引起的薄片2的污迹的减轻和薄片端部周围的图像的劣化的抑制。
[0149] 变形例
[0150] 图26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下游侧薄片支撑部包括前端用墨丢弃槽31A的外侧(下游侧)沿薄片宽度方向(即,X方向)所形成的壁部330。另外,上游侧薄片支撑部包括后端用墨丢弃槽31B的外侧(上游侧)沿薄片宽度方向(即,X方向)所形成的壁部320。在壁部320和330内沿着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分别形成有作为通孔的连通通道260和261。
[0151] 连通通道260与后端用墨丢弃槽31B连通。一个开口270形成在与后端用墨丢弃槽31B连通的位置处,而另一开口280形成在沿薄片输送方向与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分开的表面(即,外表面)中。此外,连通通道261与前端用墨丢弃槽31A连通。一个开口271形成在与前端用墨丢弃槽31A连通的位置处,而另一开口281形成在沿薄片输送方向与前端用墨丢弃槽
31A分开的表面(即,外表面)中。
[0152] 图27(立体图)和图28(平面图)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的图。台板9在支撑薄片2的端部的支撑部14的侧面中沿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延伸的表面与壁部320和330交叉的位置处,包括分别具有开口270和271的连通通道260和261。供给至负压部NA的大部分空气通过连通通道260和261。连通通道260和261被配置成:第一开口270和271配置在位于与薄片2的端部相同的侧的一个支撑部14的侧面中沿薄片输送方向延伸的表面14F与壁部320和330交叉的位置处。
[0153] 图2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变形例的图。仅在上游侧的壁部320上、即仅在沿着后端用墨丢弃槽31B所形成的壁部320上形成有连通通道260,但在下游侧的壁部上没有形成连通通道。也就是说,在沿着前端用墨丢弃槽31A所形成的壁部330上没有形成连通通道。这里,连通通道260具有开口270,其中该开口270形成在面向负压部NA和滑轮11(参见图3)的位置处。相反,可以仅在下游侧的壁部330上形成连通通道,而在上游侧的壁部320上可以不形成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形成在台板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壁部上,如此兼顾了薄片2上的污迹的减轻和图像劣化的抑制。
[0154] 图30A和30B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变形例的图。连通通道260的一个开口形成于台板9的背面。打印所引起的墨雾可能无法仅由于经由第二吸引孔180的吸引而完全被回收,结果该墨雾在打印设备内的台板9的上部所限定的空间内可能漂浮。期望经由连通通道260向负压部NA供给的空气不应被雾污染。有鉴于此,在图30A和30B中,连通通道260的一个开口280形成于台板9的背面。
[0155] 图31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五变形例的图。该变形例是以如下方式配置的:在吸附并保持具有特定宽度的薄片2的情况下,停止经由未被薄片覆盖的薄片支撑部14中的吸引孔18的吸引。根据所使用的薄片的宽度来单独控制经由薄片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处形成的吸引孔18的吸引。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下部,利用用于对吸引孔18的连通和遮断的阀250来例示薄片支撑部14处的吸引的止动件。关于薄片的外侧所配置的薄片支撑部14,如图31所示,阀250向上移动,从而使以凸部方式形成的吸引孔18封闭。另一方面,阀250向下移动,由此向薄片支撑部14施加负压。停止位于薄片的外侧的薄片支撑部14处的吸引,这使得能够从外侧向负压部NA供给更多的空气。
[0156] 图32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六变形例的图。在第六变形例中,第二吸引孔180不是在薄片2的正下方所形成的,而是沿着吸附并保持薄片2的薄片支撑部14的侧壁部所形成的。结果,丢弃到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中的墨附着至第二吸引孔180,然后发生凝固,由此抑制了墨雾的回收量的减少。此外,与第二吸引孔180形成于薄片2的端部的正下方的情况相比,从薄片2的端部的周边沿着薄片支撑部14的侧壁部向第二吸引孔18供给了更多空气。
[0157] 图3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七变形例的图。在第七变形例中,在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图(图22)中,在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之间和在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之间所限定的多个连通通道、以及共通的加压器220经由多个通道240相连接,此外,在各个通道240配置有阀230。为了调整从加压器220要供给至负压部NA的空气的流量,单独控制多个阀230的开闭或者开度。具体地,根据所使用的薄片的宽度来控制多个阀230。加压器220和多个阀230构成了主动式个体加压机构的空气供给器。
[0158] 图34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八变形例的图。在第八变形例中,向图26~30B所示的变形例添加了主动式个体加压机构。壁部320上所形成的连通通道与加压器220经由多个通道240彼此连接,此外,在这些通道240上分别配置有多个阀230,由此调整在阀230的个体控制下所要供给的空气的流量。这样,在图33和图34所示的变形例中,设置有用于单独向薄片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处所配置的各个连通通道加压并供给空气的加压器和供给器。
[0159]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针对裁切薄片进行四边无边距打印。可以可靠地进行无边距打印,此外,可以抑制在向薄片端部外侧喷出墨期间所产生的墨雾对薄片背面的任何沾污。
[0160] 第三实施例
[0161] 以下将说明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定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构成元件相同或相对应的构成元件,因此将省略说明。
[0162] 同样,在第三实施例中,设置有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台板9。图35是示出图1所示的台板的一部分的如从上方观看到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36是示出图35所示的台板及其周边部的垂直侧视图。图35和图36示出在薄片前端附近进行打印期间产生墨雾的通道。
[0163] 如图36所示,台板9配置在包括输送辊7和夹紧辊8的第一输送辊对与包括排出辊10和滑轮11的第二输送辊对之间。台板9支撑第一输送辊对和第二输送辊对所输送的薄片2的与打印面相反的表面(即,背面)。
[0164] 为了适当地保持打印头3的喷出口形成面3a与薄片2之间的间隙,台板9具有薄片支撑部(即,支撑部)14,其中这些薄片支撑部14能够在抑制薄片2的上浮或弯曲的同时,支撑薄片的背面。沿台板9的长边方向(即,X方向)形成有多个薄片支撑部14。
[0165] 图37是示出图36所示的台板9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各个薄片支撑部14被形成为具有肋状凸部的矩形框形状。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部,以比薄片支撑面13低了一级的方式形成有吸附凹部(即,吸引单元)17。在吸附凹部17的底面,以贯通台板9的方式形成有吸引孔18。吸引孔18与诸如扇等的负压发生器19连通。
[0166] 在台板9上所形成的后面所述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的进一步上游侧形成有用于支撑输送辊7所输送的薄片2的背面的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另外,在台板9上所形成的后面所述的前端用墨丢弃槽31A的进一步下游侧形成有用于支撑排出辊10所输送的薄片2的背面的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各自包括沿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延伸的肋状凸部。如图37所示,多个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多个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按恒定的间隔配置在X方向上。
[0167] 以与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即,接触部)13的高度相同的高度来形成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各自的顶部的位置。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和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实现了如下的功能:防止在薄片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薄片支撑部14和各个辊的情况下、薄片发生凹陷或者被卷入。
[0168] 为了以在薄片2的周缘无任何空白的状态可靠地对薄片2整体进行打印、即进行所谓的无边距打印,需要喷出墨、直到薄片2的端部的外侧为止。此外,在喷墨方式的打印设备中,紧挨在打印操作之前向薄片2的外侧喷出墨,即进行所谓的预备喷出,以使打印头3的墨喷出性能稳定。上述的喷出到薄片的外侧的墨被容纳在台板9所形成的墨容纳部中。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墨容纳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的前端2a外侧的墨的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和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的后端2b外侧的墨的后端用墨丢弃槽31B。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墨容纳部包括用于容纳喷出到薄片2在薄片宽度方向上的左右端(即,薄片侧端)的外侧的墨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
[0169] 图36示出台板9的前端用墨丢弃槽(即,第一墨容纳部)31A和后端用墨丢弃槽(即,第二墨容纳部)31B的截面图。如图36所示,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以邻接方式在X方向上延伸,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以邻接方式在X方向上延伸。
[0170] 另一方面,为了在薄片的左右端(即,薄片侧端)可靠地进行无边距打印,需要在打印头3沿X方向进行扫描的同时喷出墨的情况下、还向薄片2的左右端的外侧喷出墨。即使在改变要使用的薄片2的宽度的情况下,台板9也具有与薄片的各宽度相对应的左右端用墨丢弃槽(即,第三墨容纳部)34,以容纳喷出到薄片2的左右端的外侧的墨(参见图35)。
[0171] 可以经过无边距打印的薄片2主要具有诸如L大小、2L大小、明信片大小、A4大小、信纸大小、A3大小、法律文件用纸大小和A2大小等的标准大小。有鉴于此,根据薄片的大小,在与薄片的左右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多个墨丢弃槽34。如上所述,在台板9的表面,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后端用墨丢弃槽31B和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是以网格方式形成的(参见图35)。
[0172] 这样,在假定在裁切薄片的四边上进行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台板9的薄片支撑部14被前端用墨丢弃槽31A和后端用墨丢弃槽31B以及左右端用墨丢弃槽34以孤立形式包围。
为了减轻墨着落时的飞溅所引起的雾的发生以及所丢弃墨的泄漏,如图37和39所示,在墨丢弃槽31A、31B和34各自中配置有墨吸收体35。优选地,墨吸收体35应是由发泡聚氨酯制成的海绵状单张片材。墨吸收体35的上表面被多个锁爪38(参见图37)锁定,使得可以防止墨吸收体35从台板9脱离。
[0173] 在与台板9面向打印头3的表面相对的表面,形成有如图36所示的向下突出的外周壁20。此外,如图38和39所示,利用分隔壁20a将由外周壁20限定的空间分割成多个空间22。由分隔壁20a和外周壁20限定的多个空间22用作利用负压发生器19施加负压的负压室。负压室22分别与薄片支撑部14所形成的吸附凹部17相对应。负压发生器19向负压室22施加负压,由此经由吸附凹部17所形成的吸引孔18吸引空气,如此使薄片2吸附至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13。
[0174] 另一方面,在台板9的薄片支撑部14的侧壁部上,形成用于吸引并回收在向墨容纳槽喷出墨时产生的墨雾的第一狭缝423和第二狭缝424。图35和图37示出形成有第一狭缝423和第二狭缝424的位置。如图35和图37所示,在各个薄片支撑部14中的、与同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交叉的薄片宽度方向(即,X方向)大致平行的下游侧的侧壁部140A上,形成第一狭缝423。另外,在各个薄片支撑部14中的与薄片输送方向大致平行的侧壁部140D上,形成第二狭缝424。第一狭缝423和第二狭缝424与负压室22连通。因此,负压发生器19的驱动使得不仅经由吸引孔18而且还经由隙缝423和424吸引空气。
[0175] 在打印设备中,期望应在薄片2覆盖薄片支撑部14的状态下进行打印。也就是说,在薄片2覆盖薄片支撑部14的状态下,经由吸引孔18吸引空气,由此在由吸附凹部17与覆盖该吸附凹部17的薄片2所限定的空间中产生负压,如此使薄片2吸附至薄片支撑部14的薄片支撑面13。结果,可以抑制在打印操作期间发生诸如起皱或卷曲等的薄片的上浮或弯曲。这样,可以使打印头3的喷出口形成面3a与薄片2之间的距离(即,薄片距离)保持处于预设的适当距离,此外,可以减少从打印头3喷出的墨的着落位置的未对准,这样形成了高质量的图像。
[0176] 此外,喷出到薄片2的前端的外侧(即,下游侧)的墨着落在位于前端用墨丢弃槽31A中的墨吸收体35上。此时,在通过着落在墨吸收体35上引起冲击、或者喷出墨的情况下产生雾状的细微墨滴(即,墨雾),然后这些雾状的细微墨滴在空气中漂浮。该墨雾由经由吸引孔18的负压向着吸附凹部17吸引,然后通过了薄片支撑部14和薄片2之间所限定的细微间隙。该雾的一部分与薄片2的背面接触并且附着至薄片2的背面,这使得该背面可能被雾弄脏。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的侧壁部140A上形成第一狭缝
423,因此墨雾在被吸引至吸引孔18之前,如图36的箭头F所示,经由第一狭缝423被吸引。结果,即使在无边距打印的情况下,也可以显著减少墨雾与薄片2的背面的接触,从而显著减轻薄片2的背面由于墨雾引起的污迹。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下游侧的侧壁部140A上形成第二狭缝423。同样,可以在薄片支撑部14的上游侧的侧壁部140B上形成相同的狭缝,如此减轻了墨雾向薄片2的后端2b的附着。
[0177] 以上已经说明了针对在无边距打印期间打印薄片2的前端2a和后端2b时产生的雾的处理。接着,以下将说明针对在无边距打印期间打印薄片2的左端和右端时产生的墨雾的处理。
[0178] 图37是示出台板9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并且示出台板9的薄片支撑部14与具有不同大小的薄片2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图38是示出台板9的垂直正视图,并且示出在打印薄片2的左端2c和右端2d的情况下墨雾被吸引至的通道。
[0179] 根据可以经过无边距打印的薄片的大小(例如,L大小、KG大小、2L大小、A4大小、信纸大小或A3大小)以及打印位置基准,来确定薄片支撑部14在薄片宽度方向(即,X方向)上的配置和墨丢弃槽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打印位置的基准设置于薄片的宽度的中心:即,采用所谓的中心基准薄片供给。图37示出A4大小的薄片2和A3大小的薄片2各自的端部与台板9的各个薄片支撑部14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37中,附图标记P0指定台板9和薄片2的打印位置基准(即,中心基准);附图标记P1指定A4大小的薄片2的端部的位置;并且附图标记P2指定A3大小的薄片2的端部的位置。顺便提及,可以不采用中心基准而是采用单侧基准,以使得具有各种薄片宽度的所有薄片在左右基准位置其中之一处对准。
[0180] 薄片支撑部14的侧壁部中的、在与薄片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所形成的左侧的侧壁部140C和右侧的侧壁部140D中,在更靠近薄片2的左端2c和右端2d的侧壁部上形成第一狭缝423。如上所述,由于采用中心基准,因此如图37和图38所示,在位于中心基准P0的右侧的薄片支撑部14中在右侧的侧壁部140D上形成第二狭缝424。另外,在位于中心基准P0的左侧的薄片支撑部14中在左侧的侧壁部140C上形成第二狭缝424(参见图38)。以与第一狭缝423相同的方式,第二狭缝424与以对应于薄片支撑部14的方式所形成的负压室22连通。因此,利用负压发生器19施加至负压室22的负压,可以使薄片支撑部14的外侧的空气吸引到负压室22内。
[0181] 利用上述结构,如图38中的箭头G所示,在针对薄片2的左端2c和右端2d的无边距打印期间所产生的墨雾经由位于薄片2的左端2c和右端2d附近的第二狭缝424而被快速吸引,从而被送至负压室22。这样,可以减少与薄片2的背面相接触的墨雾,从而减轻由于墨雾所引起的薄片2的背面的污迹。另外,可以缩短墨雾在打印设备1内漂浮的时间段,从而抑制打印设备1内的污染。
[0182] 尽管在薄片支撑部14的左侧的侧壁部140C和右侧的侧壁部140D中的、靠近薄片2的左端2c和右端2d的侧壁部上形成第二狭缝424,但可以在另一侧壁部上形成其它狭缝。这里,在采用不是中心基准而是单侧基准的情况下,仅仅要求在薄片支撑部14的左侧的侧壁部和右侧的侧壁部中的至少比基准更远的侧壁部上形成狭缝。
[0183] 随后,将更详细地说明第一狭缝423和第二狭缝424各自的结构。图39是示出薄片支撑部14的放大垂直侧视图,并且示出薄片支撑部14所形成的第二隙缝424的结构。在以下说明中,参考图39来说明薄片支撑部14的左侧的侧壁部140C上所形成的第二狭缝424。右侧的侧壁部140D上所形成的第二狭缝424和下游侧的侧壁部140A上所形成的第一狭缝423这两者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省略针对狭缝424的重复说明。在台板9中,在薄片支撑部14的左侧的侧壁部140C上形成大致呈水平的台阶部141,此外,形成从台阶部141起向上上升的侧面部142。在台阶部141和侧面部142之间沿薄片输送方向(即,Y方向)形成第二狭缝
424。薄片支撑部14的侧壁部140C和侧面部142这两者都是以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
[0184] 通过在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侧壁部140C上形成台阶部141来形成第二狭缝424。作为对比,侧壁部可以是倾斜的,然后可以在倾斜的侧壁部上形成狭缝。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倾斜使薄片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增大,此外,在针对墨容纳槽设置与本实施例中的容量相同的容量的情况下,需要增加邻接的薄片支撑部14之间的间隔,这使得薄片容易落在邻接的薄片支撑部之间。结果,打印头和薄片之间的距离(即,到薄片的距离)可能不利地发生改变,由此造成打印头所喷出的墨的着落位置未对准,从而使图像劣化。另外,根据薄片的落下程度,使薄片与墨吸收体35相接触,由此增大了弄脏薄片的担忧。此外,根据形成有狭缝的侧壁部的倾斜,要求墨吸收体35是以非均匀厚度形成的,由此使得难以制造墨吸收体。作为对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侧壁部140C是沿大致垂直方向形成的,因此可以将邻接的薄片支撑部14之间的间隔抑制为所需的最小间隔。结果,可以避免薄片落在墨丢弃槽中或者废墨附着至薄片的背面。此外,简单地要求墨吸收体35是以均匀厚度形成的,由此便于进行制造。
[0185] 图40是示出图36所示的台板9的一部分的放大垂直侧视图,并且示出第一狭缝423和墨吸收体35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下游侧墨容纳槽31A中,在与墨吸收体35相比在垂直方向上高出了间隙Z1的位置(即,靠近打印头3)形成第一狭缝423的开口。利用该位置关系,即使在墨吸收体35充满废墨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废墨经由与前端用墨丢弃槽31A邻接的侧壁部140A或者台阶部141流入第一隙缝423。因而,可以抑制废墨的流入所引起的狭缝423的堵塞或吸引性能的劣化。以与第一狭缝412的开口和墨吸收体35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相同的方式,来确定左侧的侧壁部140C和右侧的侧壁部140D各自上所形成的第二隙缝424与墨吸收体35之间的位置关系。
[0186] 在第一狭缝423的开口与墨吸收体35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发生反转的情况下,墨吸收体35上所累积的废墨容易流入第一狭缝423。在废墨流入第一狭缝423的情况下,墨变稠或凝固,由此增大了狭缝中的堵塞的担忧。在狭缝堵塞的情况下,无法吸引漂浮的墨,因此漂浮的墨被吸引至吸引孔18,由此可能弄脏薄片的背面。
[0187] 可选地,在打印头3和墨吸收体35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情况下,喷出到墨吸收体35的墨飞溅,然后在墨被吸引到各个狭缝423和424内之前,墨可能着落在薄片2的背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墨吸收体35配置于狭缝423和424的下方以相对于打印头3保持预定距离,来解决上述问题。此外,在墨吸收体35安装在墨丢弃槽中的情况下,可以在从视觉上彼此比较墨吸收体35的端部的位置与台阶部141的位置的情况下,安装墨吸收体35。结果,台阶部141在防止误安装方面是有效的。
[0188] 顺便提及,利用树脂将台板9模制成单个组成部分。将薄片支撑部14、上游侧薄片支撑部32、下游侧薄片支撑部33、多个第一负压室22和多个墨容纳部(即,第一墨容纳部~第三墨容纳部)全部汇集为构成台板9的单个树脂成型组成部分。这样,可以简化打印设备1的制造,此外,可以提高各功能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0189] 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
[0190] 接着,将参考图41和42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在薄片支撑部14的垂直方向上所形成的侧壁部140D上形成台阶部141,此外,形成从台阶部141沿大致垂直方向上升的侧面部142,以限定用于吸收台阶部141和侧面部142之间的墨的狭缝。作为对比,在该变形例中,形成有贯通在薄片支撑部14的大致垂直方向上形成的侧壁部140A和140D并且与负压室22连通的第一狭缝423和第二狭缝424(参见图41)。
[0191] 尽管图41示出在上游侧的侧壁部140A上形成第一狭缝423、而在右侧的侧壁部140D上形成第二狭缝424的情况,但可以在其它的侧壁部140B和140C上形成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例如,参见图42中的426)。另外,在比墨吸收体35高的位置(即,靠近打印头3的位置)形成隙缝426的开口,以避免废墨流入狭缝426(参见图42)。其它结构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
[0192] 如上所述,在变形例中,在薄片支撑部14的侧壁部上没有形成台阶部和侧壁部。结果,与第三实施例相比,邻接的薄片支撑部14之间的间隔缩短了距离T,此外,可以增大薄片支撑面13的面积。因而,可以更稳定地支撑薄片2。
[0193] 如以上通过实施例所述,在薄片支撑部14上所形成的任意侧壁部上形成隙缝,这在吸引墨雾方面是有效的。然而,在薄片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所形成的侧壁部上不形成任何狭缝,这在防止墨附着至薄片的背面方面可能更加有效。具体地,上游侧的侧壁部从下游向上游向上倾斜,由此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可以用作用于使薄片的前端向薄片支撑面平滑地移动的引导面。在这种情况下,在上游侧的侧壁部上形成狭缝的情况下,该狭缝有可能防止了薄片的平滑移动。此外,在上游侧的侧壁部上形成狭缝的情况下,在向狭缝的吸引期间,墨雾可能附着至上游侧的侧壁部,因此该侧壁部上所要引导的薄片的背面有可能被墨弄脏。由于上述原因,可能不期望在上游侧的侧壁部上形成狭缝。
[0194]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针对裁切薄片进行四边无边距打印。因而,可以可靠地进行无边距打印,此外,可以抑制由于在向薄片端部的外侧喷出墨的情况下产生的墨雾所引起的薄片的背面的污迹。
[0195]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