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装置以及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672472.0

文献号 : CN1061841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珍勇

申请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刮装置以及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所述新型雨刮包括横向卧于发动机机舱内的靠近前挡风玻璃位置处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设于所述风道内靠近进风口位置处的用于增加风压且用于将加压后的风输送至风道中的气体加压输送装置以及设于主驾驶室内的用于控制气体加压输送装置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所述风道的长度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出风口呈扁口状,其沿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风道的上端,该出风口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的下端。所述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包括上述新型雨刮。上述新型刮雨装置减少了传统雨刮片来回摆动影像视野的现象;能够带走前机舱的废热,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

1.一种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卧于发动机机舱内的靠近前挡风玻璃位置处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设于所述风道内靠近进风口位置处的用于增加风压且用于将加压后的风输送至风道中的气体加压输送装置以及设于主驾驶室内的用于控制气体加压输送装置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所述风道的长度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出风口呈扁口状,其沿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风道的上端,该出风口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的下端;

所述风道的截面积沿逐渐远离气体加压输送装置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所述风道上端的中段设有用于将出风口分隔为独立的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的分隔结构;

在所述风道的下边缘上位于其中段与气体加压输送装置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用于改变风道中下部分横向流动的风的方向的空气分流结构,用以使该部分风向远离气体加压输送装置的斜上方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为由所述风道上端向下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与所述左出风口的右侧壁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凹槽的右侧壁与所述右出风口的左侧壁共用一个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凸于风道内以形成用于阻挡风道内一部分风,使该一部分内向上流动进而从右出风口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相应于进风口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空气滤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驾驶室内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工作档位大小的档位调节装置。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挡 风玻璃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是否有雨水的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与汽车内ECU相连,用于将感觉到的信号传递至ECU,所述ECU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感应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启与关闭。

7.一种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

说明书 :

雨刮装置以及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的雨刮装置以及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雨刮,是指安装在挡风玻璃前的片式结构,由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组成,主要作用是扫除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传统的雨刮器的动力源来自电动机,它是整个雨刮器系统的核心。雨刮器电动机的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它采用直流永磁电动机,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电动机一般与蜗轮蜗杆机械部分做成一体。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输出轴带动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
[0003] 然而,传统雨刮在工作时,需要在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左右摆动,并且发出较大刮雨声音,左右摆动和较大刮雨声音阻碍了驾驶人员的视线和易使工作人员分心,从而不能专心驾驶。另外,传统的雨刮,仅仅起到去除雨水功能,并不能带走发动机机舱的废热,从而增加发动机机舱内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阻碍工作人员的视线、同时又能提供刮雨功能、带走发动机机舱内废热的雨刮装置以及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雨刮装置,包括横向卧于发动机机舱内的靠近前挡风玻璃位置处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设于所述风道内靠近进风口位置处的用于增加风压且用于将加压后的风输送至风道中的气体加压输送装置以及设于主驾驶室内的用于控制气体加压输送装置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所述风道的长度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出风口呈扁口状,其沿所述风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风道的上端,该出风口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的下端。
[0006] 作为优化,所述风道的截面积沿逐渐远离气体加压输送装置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7] 作为优化,在所述风道上端的中段设有用于将出风口分隔为独立的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的分隔结构。
[0008] 作为优化,所述分隔结构为由所述风道上端向下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与所述左出风口的右侧壁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凹槽的右侧壁与所述右出风口的左侧壁共用一个侧壁。
[0009] 作为优化,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凸于风道内以形成用于阻挡风道内一部分风,使该一部分内向上流动进而从右出风口流出。
[0010] 作为优化,在所述风道的下边缘上位于其中段与气体加压输送装置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用于改变风道中下部分横向流动的风的方向的空气分流结构,用以使该部分风向远离气体加压输送装置的斜上方流动。
[0011] 作为优化,在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相应于进风口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空气滤芯。
[0012] 作为优化,在所述驾驶室内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工作档位大小的档位调节装置。
[0013] 作为优化,在所述前档风玻璃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是否有雨水的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与汽车内ECU相连,用于将感觉到的信号传递至ECU,所述ECU与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感应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启与关闭。
[001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包括所述的雨刮装置。
[0015] 本发明的雨刮装置以及具有前挡风玻璃的运输工具,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通过控制开关使刮雨装置通电,鼓风机工作,空气经过滤芯过滤后被压缩到风道内,由于出风口较窄,出风口的风速较大,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刮”走,达到刮雨的效果;同时可将前机舱的废热带走,降低周边零部件的环境温度,增加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本新型刮雨装置,可以持续刮雨,长时间保持前挡风玻璃上没有雨水,减少了传统雨刮片来回摆动影像视野的现象;能够带走前机舱的废热,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 是本发明的雨刮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见1及图2,本实施例雨刮装置,包括横向卧于发动机机舱200内的靠近前挡风玻璃201位置处的具有进风口10和出风口12的风道1、设于所述风道1内靠近进风口10位置处的用于增加风压且用于将加压后的风输送至风道1中的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以及设于主驾驶室内的用于控制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5;所述风道1的长度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1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出风口12为扁口,其沿所述风道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风道1的上端,该出风口12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1的外表面的下端,并且该出风口12朝上且朝向前挡风玻璃201倾斜。具体地:
[0021] 本文中,“右”是指面向图1中的车辆的车头,靠右的方向,“左”是指面向车头靠左的方向,如此,主驾驶室则位于右侧,副驾驶室则为左侧。
[0022] 所述风道1可以采用耐高温塑料等材料制作成独立于车辆的具有过风腔的过风器件,具体形状如图1所示,其截面可以呈圆形,也可以呈四方形、多边形等等。风道1的左侧边、右上侧边以及下侧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支耳14,在线一个安装支耳14上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三个安装固定栓分别穿过三个安装孔后,安装于发动机机舱200内,具体安装位于发动机机舱200内的车身前板202上,最终使得风道1横向卧于发动机机舱200内靠近前挡风玻璃201的位置处。
[0023]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1的长度与前挡风玻璃201的被刮区域的长度相匹配。所述进风口10开设于风道1右侧的下边缘,该进风口10呈敞口状或者向下的喇叭状,这样更便于气流从该进风口10内进入。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则位于所述进风口10的正上方,所述风道1相应于进气口的正上方的空间形状与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相匹配,用于使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能够牢固、稳定的位于该空间内。
[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12为向左上方倾斜(即远离鼓风机的方向且向上倾斜)的倾斜口,用于将加压后的风向左上方倾斜输送,以更有效、更快捷、更准确的将加压后的风输送至风道1的出风口12处。用于控制鼓风机开启和关闭的控制开关5设于主驾驶室内的方向盘上,具体设于方向盘靠近其安装轴的位置处,也可设于原雨刮开关的安装位置处。本实施例中,在该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工作档位大小的档位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和控制开关5可制作成一体,类似于原雨刮开关与档位调节,此处便不再过多赘述。所述鼓风机的作用是用于将进风的风压增大的同时将增压后的风向左上方斜向输送,起到增加风速和风力、快速有效的将加压后的风输送到风机的出风口12处的作用,经过鼓风机加压后的风流经风道1,然后从扁口状的出风口12吹出,才能够达到刮雨的效果,使得前挡风玻璃201的雨水被往上吹,然后由前挡风玻璃201的左右两侧流下,最终起到传统雨刮的作用。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加压输送装置还可以采用现有中任何一种能够实现气体加压功能的设备或装置。
[0025]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鼓风机相应于进风口10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空气滤芯7。如此设计的作用是:由于发动机舱200内很多灰尘较多,若进风有污染则对挡风玻璃有影响,不能起到洁净的效果。因此,设计该空气滤芯7,可以保证对挡风玻璃的洁净效果,还可以保护鼓风机和风道1不受灰尘的污染,延长寿命。
[0026] 所述风道1的截面积沿逐渐远离气体加压输送装置3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图示中,越向左其截面积越小,其纵截面类似于尖端朝左的锥形。这样设计的用意在于:由于风道1越往左的方向,离鼓风机的距离就越远,如果风道1不被缩小的情况下,风速就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慢,因此,将风道1设计为越远离鼓风机的方向截面积越小,能够保证风道1远离鼓内机的位置的风速能够达到要求,进而使得流经左侧风道1后向左侧出风口12吹出的风速、风力能够将雨水往上吹,达到传统雨刮的效果。
[0027] 所述出风口12由所述风道1的上侧面开设,其长度与风道1的长度相匹配,也即,与被刮区域的长度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12被一分隔结构16分隔为左出风口121和右出风口123(可以被分隔为等长的左出风口121和右出风口123,具体与分隔结构16设置的位置有关,若分隔结构16设置在风道1上端的中间位置,那么左出风口121和右出风口123则等长)。
[0028] 该分隔结构16设于风道1上端中段,具体地,所述分隔结构16为由所述风道1上侧面向下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侧壁与所述左出风口121的右侧壁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凹槽的右侧壁与所述右出风口123的左侧壁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凹槽的底部向下凸于风道1内,位于风道1的中上位置处,以形成用于阻挡风道1内中上部分风,使中上部分的风向右出风口123方向流动,最终起到使大部分的风从右出风口123中吹出,使位于主驾驶室侧的前挡风玻璃201的刮雨效果更优于位于副驾驶室的刮雨效果,这样的好处在于:杜绝因风力、风速、风量少的问题引起主驾驶室的雨水不能被刮干净的问题,保证主驾驶室的能见度,保证车身完全、人身安全。
[0029]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风道1的下边缘的中段靠右的位置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用于改变一部分横向流动的风的方向以使该部分风向上流动的空气分流结构18(即该凸起结构设于风道1的下边缘的右段靠近分隔装置的位置处,或者说设于下边缘的右段上靠近中段的位置处)。该空气分流结构18呈向上的凸起结构,起到打乱风道1中下部的风的作用,使下部的风被该凸起阻挡后,向左斜上方流动,从而更多的流向位于主驾驶室的出风口12。
[0030] 将该凸起结构与所述分隔结构16相匹配,起到更好的空气分流作用,具体原理如下:鼓风机出来的风向左流动至下边缘的凸起结构处,凸起结构对该部分的风进行阻挡,打乱该部分的风的流向,该部分的风向左斜上方流动,从而流动到分隔结构16处,分隔结构16的右侧壁再次对该左斜上方的风进行阻挡,再次改变该部分的风的方向,使该部分的风向上流动,从而流到右出风口123处,增加右出风口123处的风量,进而使右出风口123出去的风力更大,刮雨效果更好。
[0031] 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0还可设于所述风道1的左侧的下边缘位置处,在该实施例中,鼓风机则设于左侧位置,位于左侧位置的进风口10的正上方。
[00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前档风玻璃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是否有雨水的感应传感器,所述感应传感器与汽车内ECU相连,用于将感觉到的信号传递至ECU,所述ECU与所述控制开关5电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感应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5的开启与关闭。该感应传感器可以感应雨量,根据雨量发出不同的信号至ECU,所述ECU根据不同的信号来控制鼓风机的档数,来改变鼓风机的工作档位,以调节出风的风力大小。
[0033] 本发明的雨刮装置,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通过控制开关5使刮雨装置通电,鼓风机工作,空气经过滤芯过滤后被压缩到风道1内,由于出风口12较窄,出风口12的风速较大,将前挡风玻璃201上的雨水“刮”走,达到刮雨的效果;同时可将前机舱200的废热带走,降低周边零部件的环境温度,增加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本新型刮雨装置,可以持续刮雨,长时间保持前挡风玻璃201上没有雨水,减少了传统雨刮片来回摆动影像视野的现象;能够带走前机舱200的废热,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003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前挡风玻璃201的运输工具,该运输工具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新型刮雨装置。所述运输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前挡风玻璃201的两轮车、三轮车、机动车、电动车等等。
[003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