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72637.5

文献号 : CN1062415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伊藤康司三好宽河村阳右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摘要 :

一种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能提高对气压进行控制的效果。电梯(1)包括乘座轿厢(120)、排气用送风部(4)、吸气用送风部(5)以及控制部。排气用送风部(4)具有通过驱动而旋转的风扇,当驱动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乘座轿厢(120)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吸气用送风部(5)具有通过驱动而旋转的风扇,当驱动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空气从外部吸入至乘座轿厢(120)中。控制部在使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中的一方动作时,使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中剩余的另一方动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座轿厢,该乘座轿厢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动作;

排气用送风部,该排气用送风部具有通过驱动而旋转的风扇,当驱动所述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所述乘座轿厢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

吸气用送风部,该吸气用送风部具有通过驱动而旋转的风扇,当驱动所述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空气从所述外部吸入至所述乘座轿厢中;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的所述风扇朝正向旋转时,驱动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的所述风扇不朝反向旋转,而是以比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停止时因所述乘座轿厢的气压与所述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而朝正向旋转的旋转速度慢的旋转速度来朝正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的所述风扇朝正向旋转时,仅在所述乘座轿厢的气压与所述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变得最大的期间内,使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的所述风扇以比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停止时因所述乘座轿厢的气压与所述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而朝正向旋转的旋转速度慢的旋转速度来朝正向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乘座轿厢的升降动作时的运转时间,来对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包括对所述乘座轿厢的气压信息进行测定的压力计,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计所测定出的所述气压信息,来对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进行控制。

5.一种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乘座轿厢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动作时,控制部使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动作,以将所述乘座轿厢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或是将空气从所述外部吸入至乘座轿厢中的工序;以及所述控制部在驱动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驱动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的风扇不朝反向旋转,而是以比所述排气用送风部及所述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停止时因所述乘座轿厢的气压与所述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而朝正向旋转的旋转速度慢的旋转速度来朝正向旋转的工序。

说明书 :

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与乘座轿厢的升降动作对应地对乘座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控制的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构造物的高层化,电梯的乘座轿厢的升降距离变长,进而乘座轿厢的升降速度也变快。当乘座轿厢的升降距离变长,升降速度变快时,乘座轿厢内的气压变化也变大。此外,一旦乘座轿厢内的气压急剧发生变化,则会给乘客带来耳堵(日文:耳詰まり)及不适感。
[0003] 为了改善这种不良情况,例如,具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这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技术,包括:吸气用鼓风机,该吸气用鼓风机将外部的空气吸入至乘座轿厢内;排气用鼓风机,该排气用鼓风机将乘座轿厢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以及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将吸气用鼓风机和排气用鼓风机控制成根据电梯装置的升降工序而交替动作。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82039号公报
[0007]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当一方的送风部动作时,另一方的送风部的动作停止。此外,一般来说,由于在送风部中没有设置用于使风扇的旋转停止的锁定机构,因此,动作停止中的另一方的送风部的动作对于空气流动的阻力变小。
[0008] 例如,当利用吸气用送风部将空气吸入至乘座轿厢内的情况下,在因吸气而产生的乘座轿厢中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会使排气用送风部的风扇旋转,空气会从排气用送风部泄漏,使得将外部空气送入乘座轿厢内的总量减少。其结果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乘座轿厢内的气压与所希望的气压模式有很大出入,对气压进行控制的效果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了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能使对气压进行控制的效果提高的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
[001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梯包括:乘座轿厢,该乘座轿厢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动作;排气用送风部;吸气用送风部;以及控制部。排气用送风部具有通过驱动而旋转的风扇,当驱动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乘座轿厢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吸气用送风部具有通过驱动而旋转的风扇,当驱动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空气从外部吸入至乘座轿厢中。控制部对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在使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动作时,使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动作。
[0011]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1)至(2)所示的工序。
[0012] (1)当乘座轿厢在升降路径内进行升降动作时,控制部使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动作,以将乘座轿厢中的空气排出至外部或是将空气从外部吸入至乘座轿厢中的工序。
[0013] (2)在使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中的一方动作时,控制部使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中剩余的另一方动作的工序。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能提高利用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对乘座轿厢内的气压进行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的说明图。
[0016]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的乘座轿厢的示意结构图。
[0017]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18]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在上升时乘座轿厢内的气压变化的说明图。
[0019]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在上升时的吸气用送风部及排气用送风部的运转模式的一例的说明图。
[0020]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运转模式下将乘座轿厢内的空气排出时的乘座轿厢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1]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在上升时的吸气用送风部及排气用送风部的运转模式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0022]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运转模式下将乘座轿厢内的空气排出时的乘座轿厢的状态的说明图。
[0023] (符号说明)
[0024] 1 电梯
[0025] 3 控制部
[0026] 4 排气用送风部
[0027] 4a 吸入口
[0028] 4b 排气口
[0029] 4c 排气用驱动部
[0030] 5 吸气用送风部
[0031] 5a 送风口
[0032] 5b 吸入口
[0033] 5c 吸气用驱动部
[0034] 6 压力计
[0035] 100 卷扬机
[0036] 110 升降路径
[0037] 120 乘座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梯及电梯的气压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共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
[0039] 1.电梯的结构
[0040]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
[0041] 图1是表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例的示意结构图。
[004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梯1包括:升降路径110,该升降路径110形成在建筑构造物内;乘座轿厢120,该乘座轿厢120供人及货物搭乘;绳索130;平衡配重140;以及卷扬机100。升降路径110形成在建筑构造物内,在该升降路径110的顶部设置有机械室160。
[0043] 卷扬机100配置于机械室160,通过对绳索130进行卷绕,来使乘座轿厢120升降。此外,在卷扬机100附近设置有供绳索130安装架设的偏导器轮150。
[0044] 乘座轿厢120形成为中空的大致长方体状。乘座轿厢120通过绳索130而与平衡配重140连接,并在升降路径110内进行升降。
[0045] 接着,参照图2,对乘座轿厢12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46] 图2是表示乘座轿厢120的立体图。
[0047] 如图2所示,乘座轿厢120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状。乘座轿厢120具有:轿厢底板121;顶板122;三个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以及轿厢侧门126。此外,由轿厢底板121、顶板122、三个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和轿厢侧门126构成轿厢室。
[0048] 轿厢底板121形成为矩形,作为轿厢室的底板面。顶板122与轿厢底板121同样地形成为矩形。顶板122与轿厢底板121在铅垂方向上相对,并配置于轿厢室的铅垂方向的上部。
[0049] 第一侧板123及第二侧板124在轿厢底板121的周围相对于轿厢底板121垂直地立设。第二侧板124配置于图1所示的升降路径110的出入口侧。在第二侧板124上设置有开口部124a。在开口部124a上,能打开关闭地设置有轿厢侧门126。
[0050] 此外,在乘座轿厢120中的顶板12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排气用送风部4和吸气用送风部5。排气用送风部4和吸气用送风部5在乘座轿厢120进行升降动作时,对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进行控制。
[0051] 排气用送风部4是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以使乘座轿厢120的气压降低的构件。排气用送风部4具有:吸入口4a,该吸入口4a吸入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气口4b,该排气口4b将空气排出至外部;以及排气用驱动部4c,该排气用驱动部4c驱动风扇而使该风扇旋转。
[0052] 当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被从吸入口4a吸入,且被吸入的空气从排气口4b排出。即,排气用送风部4在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以使乘座轿厢120减压。
[0053] 此外,当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与通常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乘座轿厢120的外部的空气被从排气口4b吸入,而被吸入的空气从吸入口4a排出至乘座轿厢120内。
[0054] 吸气用送风部5是将空气从外部吸入乘座轿厢120内,以使乘座轿厢120的气压上升的构件。吸气用送风部5具有:送风口5a,该送风口5a将空气送入乘座轿厢120内;吸入口5b,该吸入口5b将乘座轿厢120的外部的空气吸入;以及吸气用驱动部5c,该吸气用驱动部
5c驱动风扇而使该风扇旋转。
[0055] 当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外部的空气被从吸入口5a吸入,且被吸入的空气从送风口5a送入乘座轿厢120内。即,吸气用送风部5在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将空气送入乘座轿厢120内,以使乘座轿厢120加压。
[0056] 此外,当排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与通常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被从送风口5a吸入,而被吸入的空气从吸入口5b排出至乘座轿厢120的外部。
[0057] 接着,参照图3,对本例的电梯1中的气压控制机构的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0058] 图3是表示电梯1中的气压控制机构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59] 如图3所示,电梯1包括控制部3和压力计6。控制部3与排气用送风部4、吸气用送风部5以及压力计6连接。控制部3例如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该ROM用于存储CPU所执行的程序及各种数据等;以及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该RAM被用作CPU的工作区域。在ROM中保存有对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驱动数据。
[0060] 压力计6设置在乘座轿厢120内。压力计6对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出的气压数据发送至控制部3。控制部3基于从压力计6接收到的气压数据,来对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气压进行判断。接着,控制部3根据所判断出的内容,进行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的动作的修正控制。这样,通过使用压力计6所测定出的气压数据来进行反馈控制,能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更接近于理想的气压模式。
[0061] 另外,在本例中,以设置对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进行测定的压力计6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对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与乘座轿厢120的外部的气压间的差进行测定的差压计设置于乘座轿厢120。
[0062] 2.电梯中的乘座轿厢的气压控制动作的一例
[0063] 接着,参照图4~图6,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1中的乘座轿厢120的气压控制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0064] 图4是表示上升时的乘座轿厢内的气压变化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上升时的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的运转模式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将乘座轿厢内的空气排出时的乘座轿厢的状态的说明图。
[0065] 在此,电梯1中的乘座轿厢120的上升及下降运转通过加速期、速度恒定的匀速期以及减速期这三个速度控制模式进行。例如,当乘座轿厢120上升时,乘座轿厢120外侧的气压与乘座轿厢120的上升速度同样地发生变化。因而,当没有进行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控制的情况下,如图4的实线所示,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随着乘座轿厢120的上升速度而呈S字形发生变化。
[0066] 此外,在乘座轿厢120的匀速期中,单位时间内的乘座轿厢120的气压的变化量增大。因该气压的变化,而有可能会给乘座轿厢120的乘客带来耳堵及不适感。为了消除乘客的耳堵及不适感,本例的电梯1使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动作,而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这样,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以大致恒定的变化量发生变化。
[0067] 藉此,能降低从上升开始高度即所谓的出发层的大气压到上升停止高度即所谓的停止层的大气压为止的单位时间内的气压变化量的最大值。其结果是,能降低乘客的耳堵及不适感。
[0068] 另外,在本例中,对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以大致恒定的变化量缓慢地发生变化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控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气压发生大幅变化的期间与气压发生小幅变化的期间交替进行,以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阶段性地发生变化。
[0069] 藉此,通过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阶段性地发生变化,从而能使乘客意识到适当的压力变化。其结果是,能引导乘客进行吞咽,以早期地消除耳堵及不适感。
[0070] 当乘座轿厢120上升的情况下,如图4及图5所示,控制部3首先驱动排气用送风部4中的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正向、即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的方向旋转。藉此,如图6所示,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用送风部4排出至乘座轿厢120的外部。其结果是,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相比于外部有所下降。
[0071] 此外,通过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比外部低,从而在乘座轿厢120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间产生差。利用该乘座轿厢120内外的压力差,存在吸气用送风部5中的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发生旋转,外部的空气从吸气用送风部5进入乘座轿厢120内的可能性。因而,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存在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气压的可能性。
[0072] 与此相对的是,在本例中,如图5所示,控制部3驱动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与通常相反的方向旋转。即,控制部3驱动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的方向旋转。
[0073] 因而,如图6所示,吸气用送风部5与排气用送风部4同样地,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其结果是,能防止外部的空气经由吸气用送风部5侵入乘座轿厢120内,能防止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与所希望的气压模式有很大出入。
[0074] 此外,通过使用吸气用送风部5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从而能对利用排气用送风部4进行的排气动作进行辅助。藉此,能减轻排气用送风部4所受的负担。
[0075] 此外,当乘座轿厢120的上升动作的运转时间到达时间t1、排气区间结束时,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相等。接着,如图4及图5所示,控制部3驱动吸气用送风部5中的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正向、即将空气吸入至乘座轿厢120内的方向旋转。其结果是,利用吸气用送风部5,将空气送入至乘座轿厢120内,使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相比于外部有所上升。
[0076] 另外,控制部3驱动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与通常相反的方向旋转。即,控制部3驱动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将空气吸入至乘座轿厢120内的方向旋转。
[0077] 因而,排气用送风部4与吸气用送风部5同样地,将空气吸入至乘座轿厢120内。其结果是,能防止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经由排气用送风部4漏出至外部,能防止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与所希望的气压模式有很大出入。
[0078] 此外,当乘座轿厢120到达停止层后,控制部3停止吸气用送风部5及排气用送风部4的动作。
[0079] 根据本例的电梯1,控制部3在驱动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中的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驱动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朝反向旋转。藉此,能防止当驱动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中的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另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因与乘座轿厢120的外部间的压差而发生旋转,使空气违背意图地漏出。其结果是,能防止利用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进行的乘座轿厢120的气压控制的效果降低。
[0080] 另外,在本例中,对当驱动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驱动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始终朝反向旋转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从停止中的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漏出的空气的量增加的期间、即乘座轿厢120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变得最大的期间,驱动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朝反向旋转。
[0081] 另外,当乘座轿厢120下降的情况下,控制部3将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控制成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即,控制部3首先驱动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来将空气送入乘座轿厢120内。此时,控制部3驱动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反向旋转。
[0082] 接着,当乘座轿厢120的运转时间到达规定时间后,控制部3驱动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来使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此时,控制部3驱动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反向旋转。
[0083] 3.电梯中的乘座轿厢的气压控制动作的另一例
[0084] 接着,参照图7及图8,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1中的乘座轿厢120的气压控制动作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0085] 图7是表示上升时的排气用送风部及吸气用送风部的运转模式的另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将乘座轿厢内的空气排出时的乘座轿厢的状态的说明图。
[0086] 在另一例的气压控制动作中,能在不使排气用驱动部4及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反向旋转的情况下,来降低气压控制时从乘座轿厢120内泄漏的空气泄漏量。
[0087] 如图7所示,当乘座轿厢120开始上升运转时,控制部3首先驱动排气用送风部4中的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正向、即排气方向旋转。藉此,如图8所示,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用送风部4排出至乘座轿厢120的外部,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相比于外部有所下降。
[0088] 此外,如图7所示,控制部3驱动吸气用送风部5中的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正向、即吸气方向旋转。此时,控制部3进行控制,使风扇的旋转速度比吸气用驱动部5c停止时因乘座轿厢120内与外部间的压力差而发生旋转的风扇的旋转速度慢。
[0089] 因而,如图8所示,空气会经由吸气用送风部5从外部泄漏至轿厢120内,但由于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被驱动成低速旋转,因此,与停止时相比,空气流动的阻力增大。其结果是,能降低当驱动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从吸气用送风部5漏出的空气的量。
[0090] 另外,如图7所示,当乘座轿厢120的上升动作的运转时间到达时间t1时,控制部3提高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的旋转速度。其结果是,利用吸气用送风部5,将空气送入至乘座轿厢120内,对乘座轿厢120内进行加压。
[0091] 此外,控制部3降低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的旋转速度。具体来说,控制部3进行控制,使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的旋转速度比排气用驱动部4c停止时因乘座轿厢120内与外部间的压力差而发生旋转的风扇的旋转速度慢。
[0092] 藉此,空气经由排气用送风部4从乘座轿厢120向外部漏出,但由于排气用驱动部4c的风扇被驱动成低速旋转,因此,与停止时相比,空气流动的阻力增大。因而,与对乘座轿厢120进行减压控制时同样地,能降低当驱动吸气用驱动部5c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从排气用送风部4漏出的空气的量。
[0093] 其结果是,在图7所示的气压控制动作中,也能获得与图5所示的气压控制动作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0094] 另外,在图7所示的气压控制动作的例子中,对当驱动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朝正向旋转时,驱动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始终以低速朝正向旋转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从停止中的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漏出的空气的量增加的期间、即乘座轿厢120的气压与外部的气压间的压力差变得最大的期间,驱动剩余的另一方的送风部的风扇以低速朝正向旋转。
[0095] 此外,在乘座轿厢120下降时也同样地,当驱动吸气用送风部5的风扇朝正向高速旋转以将空气送入乘座轿厢120内时,驱动排气用送风部4的风扇朝正向以低速旋转。接着,当驱动排气用送风部4的风扇朝正向高速旋转以将乘座轿厢120内的空气排出时,驱动吸气用送风部5的风扇朝正向低速旋转。
[0096]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文字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009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控制部3根据乘座轿厢120的升降动作时的运转时间来对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的动作进行控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3也可以基于压力计6及差压计所测定出的乘座轿厢120内的气压、乘座轿厢120与外部间的压差等气压信息,来对排气用送风部4及吸气用送风部5的动作进行控制。
[009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置有排气用送风部4和吸气用送风部5这两个送风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送风部。例如,也可以将排气用送风部和吸气用送风部各设置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