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738522.0

文献号 : CN1062476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廖四清冯利伟

申请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首尾依次相连以构成回路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包括壳体和压缩机构,壳体上设有主排气口,压缩机构具有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的第一排气口适于与主排气口连通,制冷系统还包括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的四通阀,主排气口与第一阀口相连,第一压缩腔的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压缩腔的第二吸气口均与第四阀口相连,第二压缩腔的第二排气口可选择地与主排气口和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截断。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在制热的同时可以进行化霜,且化霜效果好、化霜时间短,平均制热量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主排气口,所述压缩机构具有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压缩腔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适于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主排气口与所述第一阀口相连,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均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外换热端口和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所述第一室外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第二排气口可选择地与所述主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截断;

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具有第一节流端口和第二节流端口,所述第一节流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相连;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内换热端口和第二室内换热端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二节流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室内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五阀口、第六阀口和第七阀口,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六阀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相连,所述第七阀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阀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消音腔,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七阀口均与所述消音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口与所述第一阀口之间通过排气管相连,所述第七阀口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主排气口相连,所述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一通断阀;

化霜旁通管路,所述化霜旁通管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且所述化霜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相连,所述化霜旁通管路上串接有第二通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或单缸双滑片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容积为V1,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容积为V2,所述V1、所述V2满足:0.1≤V2/V1≤1。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化霜制热模式,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在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在化霜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连通且与所述主排气口截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控制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第七阀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控制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第六阀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连通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截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控制所述第一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第二通断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控制所述第二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第一通断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连通且与所述主排气口截断。

说明书 :

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某些制冷设备具有不停机化霜功能,但实际应用效果不太好。主要原因在于:为防止过多冷媒参加化霜,化霜流路采用细管或者节流装置控制,以平衡压力,这样就导致化霜流路温度并不高,且化霜时间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在制热的同时可以实现化霜且化霜效果好、化霜时间短。
[0004]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上述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5]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主排气口,所述压缩机构具有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压缩腔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适于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主排气口与所述第一阀口相连,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均与所述第四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外换热端口和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所述第一室外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所述第二排气口可选择地与所述主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截断;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具有第一节流端口和第二节流端口,所述第一节流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相连;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一室内换热端口和第二室内换热端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二节流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室内换热端口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
[000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构中设置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并使第二压缩腔的第二排气口可选择地与主排气口和第二室外换热端口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截断,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在制热的同时可以进行化霜,且化霜效果好、化霜时间短,平均制热量高。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五阀口、第六阀口和第七阀口,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六阀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相连,所述第七阀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阀口相连。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内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的消音腔,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七阀口均与所述消音腔连通。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排气口与所述第一阀口之间通过排气管相连,所述第七阀口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主排气口相连,所述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一通断阀;化霜旁通管路,所述化霜旁通管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且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相连,所述化霜旁通管路上串接有第二通断阀。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压缩机或单缸双滑片压缩机。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容积为V1,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容积为V2,所述V1、所述V2满足:0.1≤V2/V1≤1。
[0014]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述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化霜制热模式,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当所述制冷系统处在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当所述制冷系统处在化霜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连通且与所述主排气口截断、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001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制冷系统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制冷系统制热的同时可以进行化霜,便于制冷系统切换至不同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上述三通阀,控制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第七阀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控制所述第五阀口与所述第六阀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连通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截断。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上述连接管和化霜旁通管路,控制所述第一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第二通断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主排气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截断,控制所述第二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第一通断阀关闭以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连通且与所述主排气口截断。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0019]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0020]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
[0022] 制冷系统100,
[0023] 压缩机1,壳体11,主排气口111,电机12,第一压缩腔13,第一吸气口131,第二压缩腔14,第二吸气口141,第二排气口142,消音器15,储液器16,
[0024] 四通阀2,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第三阀口23,第四阀口24,
[0025] 室外换热器3,第一室外换热端口31,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
[0026] 节流装置4,第一节流端口41,第二节流端口42,
[0027] 室内换热器5,第一室内换热端口51,第二室内换热端口52,
[0028] 三通阀6,第五阀口61,第六阀口62,第七阀口63,
[0029] 第一连通管71,排气管72,第二连通管7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4]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
[0035]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
[0036] 具体而言,压缩机1包括壳体11、压缩机1构和电机12,压缩机1构和电机12均设在壳体11内,电机12与压缩机1构相连以驱动压缩机1构工作。壳体11上设有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的主排气口111,压缩机1构具有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第一压缩腔13具有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一排气口,制冷系统100中的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经第一压缩腔13压缩后从第一排气口排出。第二压缩腔14具有第二吸气口141和第二排气口142,制冷系统100中的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经第二压缩腔14压缩后从第二排气口142排出。第一排气口适于与主排气口111连通。具体而言,在第一压缩腔13吸气及压缩的过程中,第一排气口与主排气口111断开;在第一排气口排气时,第一排气口与主排气口111连通,第一压缩腔13排出的制冷剂经第一排气口排入主排气口111,最后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
[0037] 可选地,压缩机1可以为旋转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
[0038] 例如,在压缩机1为旋转式压缩机时,压缩机1可以为双缸压缩机或单缸双滑片压缩机。具体而言,在压缩机1为双缸压缩机时,压缩机1包括两个气缸,两个气缸之间可以通过隔板隔开,两个气缸分别具有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在压缩机1为单缸双滑片压缩机,压缩机1包括一个气缸,该气缸上设有两个滑片以将气缸的内腔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
[0039] 四通阀2具有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第三阀口23和第四阀口24,主排气口111与第一阀口21相连,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二吸气口141均与第四阀口24相连。在第一阀口21与第二阀口22连通且第三阀口23与第四阀口24连通时,制冷系统100进行制冷工作;在第一阀口21与第三阀口23连通且第二阀口22与第四阀口24连通时,制冷系统100进行制热工作。制冷系统100还可以包括储液器16,储液器16的一端与第四阀口24相连且储液器16的另一端与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二吸气口141均相连。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经储液器16进行过滤及气液分离后从第一吸气口131、第二吸气口141分别进入第一压缩腔13、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可以防止液击现象。
[0040] 室外换热器3具有第一室外换热端口31和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第一室外换热端口31与第二阀口22相连,第二排气口142可选择地与主排气口111和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截断。由此,在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时,第二排气口142排出的制冷剂流入主排气口111,从而使得第二压缩腔14参与制冷系统100的制冷或制热工作;在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时,第二排气口142排出的制冷剂经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流入室外换热器3,从而使得第二压缩腔14排出的制冷剂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工作。
[0041] 节流装置4具有第一节流端口41和第二节流端口42,第一节流端口41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相连,节流装置4具有节流降压的作用。室内换热器5具有第一室内换热端口51和第二室内换热端口52,第一室内换热端口51与第二节流端口42相连,第二室内换热端口52与第三阀口23相连。
[0042] 下面对本发明的制冷系统1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43] 在第一阀口21与第二阀口22连通、第三阀口23与第四阀口24连通、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时,制冷系统100进行制冷工作。具体而言,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且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一压缩腔13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主排气口111,第二压缩腔14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二排气口142排出至主排气口111。制冷剂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21和第二阀口22,并经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室外换热端口31流入室外换热器3内,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内冷凝放热。而后制冷剂经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流出室外换热器3,并通过节流装置4节流降压。经节流装置4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从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室内换热端口51流入室内换热器5,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5内蒸发吸热,从而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而后制冷剂经室内换热器5的第二室内换热端口52流出,并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
23、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二吸气口141分别流回至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
[0044] 在第一阀口21与第三阀口23连通、第二阀口22与第四阀口24连通、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时,制冷系统100进行制热工作且不化霜。具体而言,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且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一压缩腔13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主排气口111,第二压缩腔14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二排气口142排出至主排气口111。制冷剂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
21和第三阀口23,并经室内换热器5的第二室内换热端口52流入室内换热器5内,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5内冷凝放热,从而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温度。而后制冷剂经室内换热器5的第一室内换热端口51流出室内换热器5,并通过节流装置4节流降压。经节流装置4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从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流入室外换热器3,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内蒸发吸热。而后制冷剂经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室外换热端口31流出,并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22、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二吸气口141分别流回至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
[0045] 在第一阀口21与第三阀口23连通、第二阀口22与第四阀口24连通、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时,制冷系统100进行制热工作的同时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工作。具体而言,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且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一压缩腔13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主排气口111,制冷剂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21和第三阀口23、室内换热器5、节流装置4、室外换热器3、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22和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一吸气口131流回至第一压缩腔13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此循环过程为制冷系统100进行制热工作的循环流路。
[0046] 在制冷系统100进行制热工作的同时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工作时,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另一部分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二压缩腔14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二排气口142排出至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此时,制冷剂通过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流入室外换热器3以对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工作,而后该部分制冷剂经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室外换热端口31流出,并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22和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二吸气口141流回至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此循环过程为制冷系统100进行化霜工作的循环流路。
[0047] 由上述可知,通过设置的第二压缩腔14为制冷系统100的室外换热器3进行化霜工作,不需要考虑制冷剂流量的分配,因此该过程无需对进行化霜部分的制冷剂进行节流。由此,可以使进行化霜部分的制冷剂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化霜效果,且可以缩短化霜时间,提高化霜效率。另外,在制冷系统100不进行化霜工作时,第二压缩腔14可以与第一压缩腔13一起参与制冷系统100的制冷和制热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制冷系统100的能效。
[0048] 并且,制冷系统100平均制热量高,与传统的不停机化霜的制冷系统相比,本发明的制冷系统100的平均制热量可以提高10%以上。
[0049]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缩腔14的容积与第一压缩腔13的容积比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而确定。在制冷系统100结霜严重时,可以将第二压缩腔14的容积设置的较大一些。例如,第一压缩腔13的容积为V1,第二压缩腔14的容积为V2,其中V1、V2可以满足:0.1≤V2/V1≤1。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100满足不同的工况要求。
[005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通过在压缩机1构中设置彼此独立的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并使第二压缩腔14的第二排气口142可选择地与所述主排气口111和所述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中的一个连通且与另一个截断,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100在制热的同时可以进行化霜,且化霜效果好、化霜时间短,平均制热量高。
[0051]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
[0052] 实施例一,
[0053]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0包括上述的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制冷系统100还包括三通阀6,三通阀6具有第五阀口61、第六阀口62和第七阀口63,第五阀口61与第二排气口142相连,第六阀口6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
32相连,第七阀口63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由此,在第五阀口61与第六阀口62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在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由此,通过设置的三通阀6,方便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及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之间的连通和截断,使得制冷系统100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可选地,三通阀6可以是通过将四通阀2的一个端口封死变做的三通阀。
[0054] 进一步地,制冷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连通管71,第一连通管71的一端连接在壳体11上且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第一连通管71的另一端与第七阀口63相连。由此,在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排出的制冷剂依次经第五阀口61、第七阀口63及第一连通管71流入壳体11的内腔内,后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一连通管71,方便了第七阀口63与主排气口111的连通。
[0055] 实施例二,
[0056]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0包括上述的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制冷系统100还包括三通阀6,三通阀6具有第五阀口61、第六阀口62和第七阀口63,第五阀口61与第二排气口142相连,第六阀口6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
32相连,第七阀口63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由此,在第五阀口61与第六阀口62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在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由此,通过设置的三通阀6,方便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及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之间的连通和截断,使得制冷系统100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0057] 进一步地,压缩机1还包括设在壳体11内的消音器15,消音器15内具有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的消音腔,第一排气口和第七阀口63均与消音腔连通。由此,第一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可以流入消音腔内,从而可以通过消音器15降低第一排气口的排气噪音,制冷剂经消音器15降噪后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在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排出的制冷剂依次经第五阀口61、第七阀口63并流入消音腔内,从而可以通过消音器15降低第二排气口142的排气噪音,制冷剂经消音器15降噪后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
[0058] 实施例三,
[0059]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0包括上述的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制冷系统100还包括三通阀6,三通阀6具有第五阀口61、第六阀口62和第七阀口63,第五阀口61与第二排气口142相连,第六阀口6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
32相连,第七阀口63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由此,在第五阀口61与第六阀口62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在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由此,通过设置的三通阀6,方便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及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之间的连通和截断,使得制冷系统100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0060] 进一步地,主排气口111与第一阀口21之间通过排气管72相连,第七阀口63上连接有第二连通管73,第二连通管73与排气管72连通。由此,在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时,第二排气口142排出的制冷剂依次经第五阀口61、第七阀口63及第二连通管73流入排气管72内,而后流向第一阀口21。并且,通过设置的第二连通管73,方便了第七阀口63与排气管72的连通。
[0061] 实施例四,
[0062]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0包括上述的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和室内换热器5。制冷系统100还包括连接管和化霜旁通管路,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排气口142相连且另一端与主排气口111相连,化霜旁通管路的第一端口与第二排气口142相连且第二端口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相连。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一通断阀,化霜旁通管路上串接有第二通断阀。由此,在第一通断阀打开且第二通断阀关闭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在第一通断阀关闭且第二通断阀打开时,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方便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及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之间的连通和截断,使得制冷系统100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可选地,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均可以为电磁阀。
[0063]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述制冷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制冷系统100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化霜制热模式。
[0064] 当制冷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第一阀口21与第二阀口22连通、第三阀口23与第四阀口24连通。此时,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且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一压缩腔13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主排气口111,第二压缩腔14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二排气口142排出至主排气口111。制冷剂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依次流经第一阀口21、第二阀口2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室内换热器5、第三阀口23、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二吸气口141分别流回至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
[0065] 当制冷系统100处在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第一阀口21与第三阀口23连通、第二阀口22与第四阀口24连通。此时,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且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一压缩腔13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主排气口111,第二压缩腔14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二排气口142排出至主排气口111。制冷剂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依次流经第一阀口21、第三阀口23、室内换热器5、节流装置4、室外换热器3、第二阀口22、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一吸气口131和第二吸气口141分别流回至第一压缩腔13和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
[0066] 当制冷系统100处在化霜制热模式时,控制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第一阀口21与第三阀口23连通、第二阀口22与第四阀口24连通。此时,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一部分经第一吸气口131进入第一压缩腔13内且另一部分制冷剂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一压缩腔13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主排气口111,制冷剂经主排气口111排出压缩机1,依次流经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21和第三阀口23、室内换热器5、节流装置4、室外换热器3、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22和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一吸气口131流回至第一压缩腔13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
此循环过程为制冷系统100进行制热工作的循环流路。
[0067] 制冷系统100中循环的制冷剂另一部分经第二吸气口141进入第二压缩腔14内,第二压缩腔14内的制冷剂经压缩后经第二排气口142排出,并依次流经室外换热器3、第二阀口22、第四阀口24,最后经第二吸气口141流回至第二压缩腔14内进行压缩,由此形成循环。此循环过程为制冷系统100进行化霜工作的循环流路。
[006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制冷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制冷系统100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制冷系统100制热的同时可以进行化霜,便于制冷系统100切换至不同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6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制冷系统100包括上述三通阀6。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五阀口61与第七阀口63连通以使第二排气口142与壳体11的内腔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可以通过控制第五阀口61与第六阀口62连通以使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壳体11的内腔截断。由此,方便控制,且可以实现制冷系统100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007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00包括上述连接管和化霜旁通管路。此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通断阀打开且第二通断阀关闭以使第二排气口142与主排气口111连通且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截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通断阀打开且第一通断阀关闭以使第二排气口142与第二室外换热端口32连通且与主排气口111截断。由此,方便控制,且可以实现制冷系统100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007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72]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