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272579.1

文献号 : CN1062744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贝恩德·赫克托奥拉夫·考克马库斯·克斯特斯阿米尼·劳夫陈世骏杰拉尔德·厄特尔罗兰·卡利斯特弗兰克·施魏克哈特艾凤杰李焕浪阿诺·罗林格

申请人 :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前副车架;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外壳和设在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内的动力电池模组,所述动力电池外壳设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后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前副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动力电池外壳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具有连接销且另一个具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连接销适配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得碰撞能量从所述前副车架传递到所述动力电池外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组件,通过连接销与连接凹槽的配合使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可以从前副车架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吸能效果好,且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副车架;

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外壳和设在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内的动力电池模组,所述动力电池外壳设在所述前副车架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后方,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包括:上壳、下壳和吸能框,所述吸能框内具有吸能腔;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前副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动力电池外壳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具有连接销且另一个具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连接销适配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连接销止抵连接所述凹槽,将所述前副车架和所述动力电池外壳锁止,使得碰撞能量从所述前副车架传递到所述动力电池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对且位于所述连接凹槽外面,所述连接销仅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进入到所述连接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始终配合在所述连接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框连接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所述吸能框、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动力电池模组的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内表面上彼此间隔地设有多条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内具有加强梁吸能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能框的内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由横截面为大体矩形的空心管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框的横截面上,所述吸能框的顶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吸能框的底面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框的横截面上,所述吸能框的顶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吸能框的底面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框的横截面上,所述吸能框的顶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吸能框的底面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框为大体矩形且包括前框条、后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8或10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框为大体矩形且包括前框条、后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框为大体矩形且包括前框条、后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框为大体矩形且包括前框条、后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或1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条包括平的左框顶壁、平的左框底壁、左框下外侧壁、左框上斜壁和竖直的左框内侧壁,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左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左框上斜壁从所述左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所述左框下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上沿与所述左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右框条与所述左框条相对于所述吸能框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彼此对称。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条包括平的左框顶壁、平的左框底壁、左框下外侧壁、左框上斜壁和竖直的左框内侧壁,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左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左框上斜壁从所述左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所述左框下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上沿与所述左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右框条与所述左框条相对于所述吸能框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彼此对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条还包括第一左框隔板、第二左框隔板,第三左框隔板和第四左框隔板,所述第一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左框顶壁的外沿和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上沿相接,所述第一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中部相接,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左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和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下沿相接,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内沿和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下沿相接,所述第三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一左框隔板的上沿、所述左框顶壁的外沿和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上沿相接,所述第三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中部相接,所述第四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中部相接,所述第四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中部相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条还包括第一左框隔板、第二左框隔板,第三左框隔板和第四左框隔板,所述第一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左框顶壁的外沿和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上沿相接,所述第一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中部相接,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左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和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下沿相接,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内沿和所述左框内侧壁的下沿相接,所述第三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一左框隔板的上沿、所述左框顶壁的外沿和所述左框上斜壁的上沿相接,所述第三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中部相接,所述第四左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二左框隔板的中部相接,所述第四左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左框底壁的中部相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左框隔板与所述左框顶壁、左框底壁、左框上斜壁、左框下外侧壁和左框内侧壁一体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或14或16或17或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包括平的前框顶壁、平的前框底壁、竖直的前框下外侧壁、前框上斜壁和竖直的前框内侧壁,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从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条包括平的后框顶壁、平的后框底壁、竖直的后框上内侧壁、竖直的后框下内侧壁、竖直的后框外侧壁和平的连接壁,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内沿相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包括平的前框顶壁、平的前框底壁、竖直的前框下外侧壁、前框上斜壁和竖直的前框内侧壁,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从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条包括平的后框顶壁、平的后框底壁、竖直的后框上内侧壁、竖直的后框下内侧壁、竖直的后框外侧壁和平的连接壁,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内沿相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包括平的前框顶壁、平的前框底壁、竖直的前框下外侧壁、前框上斜壁和竖直的前框内侧壁,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从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条包括平的后框顶壁、平的后框底壁、竖直的后框上内侧壁、竖直的后框下内侧壁、竖直的后框外侧壁和平的连接壁,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内沿相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包括平的前框顶壁、平的前框底壁、竖直的前框下外侧壁、前框上斜壁和竖直的前框内侧壁,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从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前框上斜壁的上沿与所述前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条包括平的后框顶壁、平的后框底壁、竖直的后框上内侧壁、竖直的后框下内侧壁、竖直的后框外侧壁和平的连接壁,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外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后框顶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的内沿相接,所述后框下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连接壁的内沿相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还包括水平的第一前框隔板和竖直的第二前框隔板,所述第一前框隔板的外沿与所述前框上斜壁的下沿和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上沿相接,所述第一前框隔板的内沿与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中部相接,所述第二前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一前框隔板的中部相接,所述第二前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中部相接,所述后框条还包括水平的第一后框隔板和竖直的第二后框隔板,所述第一后框隔板的内沿与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和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第一后框隔板的外沿与所述后框外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后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和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第二后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相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条还包括水平的第一前框隔板和竖直的第二前框隔板,所述第一前框隔板的外沿与所述前框上斜壁的下沿和所述前框下外侧壁的上沿相接,所述第一前框隔板的内沿与所述前框内侧壁的中部相接,所述第二前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一前框隔板的中部相接,所述第二前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前框底壁的中部相接,所述后框条还包括水平的第一后框隔板和竖直的第二后框隔板,所述第一后框隔板的内沿与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和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第一后框隔板的外沿与所述后框外侧壁相接,所述第二后框隔板的上沿与所述后框上内侧壁的下沿和所述连接壁的外沿相接,所述第二后框隔板的下沿与所述后框底壁相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前框隔板、前框顶壁、前框底壁、前框下外侧壁、前框上斜壁和前框内侧壁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后框隔板、后框顶壁、后框底壁、后框上内侧壁、后框下内侧壁、后框外侧壁和连接壁一体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前框隔板、前框顶壁、前框底壁、前框下外侧壁、前框上斜壁和前框内侧壁一体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后框隔板、后框顶壁、后框底壁、后框上内侧壁、后框下内侧壁、后框外侧壁和连接壁一体形成。

2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吸能腔分隔成沿所述吸能框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吸能子腔。

2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8或10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吸能腔分隔成沿所述吸能框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吸能子腔。

3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吸能腔分隔成沿所述吸能框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吸能子腔。

3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吸能腔分隔成沿所述吸能框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吸能子腔。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6、8、10至11、13至14、16至18、21至24、26至28、3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3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4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由平板构成,所述上壳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包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凸包的上表面。

42.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6、8、10至11、13至14、16至18、21至24、26至28、30至31、33至

4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4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5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5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5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上表面上,且所述下壳焊接在所述吸能框的下表面上。

说明书 :

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动力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动力电池通常包括动力电池外壳和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且容纳在动力电池外壳内的动力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外壳用于保
护动力电池模组,例如避免在车辆碰撞时损坏动力电池模组。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在车里
碰撞时损坏动力电池,通常在车架上设置吸能区,用于吸收碰撞能量,保护动力电池,避免
碰撞能量传递到动力电池,尤其是避免碰撞能量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
[0003] 此外,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碰撞能量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上,动力电池外壳与前副车架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的前副车架和动力电池通过第
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配合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相连,从而构成一条吸能通道,吸能效果
好且结构简单。
[000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外壳和设在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内的动力
电池模组,所述动力电池外壳设在所述前副车架的后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
一连接件与所述前副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动力电池外壳相连,所述第一连接
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具有连接销且另一个具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连
接销适配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得碰撞能量从所述前副车架传递到所述动力电池外壳。
[000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通过连接销和连接凹槽的配合,使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能够从前副车架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并使碰
撞能量逐步吸收、减弱,从而构成车辆的车身吸能结构的一部分,有效地保护动力电池,提
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外壳的沿图1中的A-A线截断后的立体示意图;
[0009]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外壳的沿图1中的B-B线截断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0]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沿图4中的C-C线截断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2]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左框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3]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右框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4]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沿图4中的D-D线截断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前框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6]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能框的后框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7]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俯视图;
[0018]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侧视图;
[0019]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
[0022] 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的连接组件1000、动力电池外壳100、容纳腔101、上壳1、第一凸包11、第二凸包12、下壳2、吸能框3、吸能腔30、吸能子腔301、前框条31、前框顶壁
311、前框底壁312、前框下外侧壁313、前框上斜壁314、前框内侧壁315、第一前框隔板316、
第二前框隔板317、后框条32、后框顶壁321、后框底壁322、后框上内侧壁323、后框下内侧壁
324、后框外侧壁325、连接壁326、第一后框隔板327、第二后框隔板328、左框条33、左框顶壁
331、左框底壁332、左框上斜壁333、左框下外侧壁334、左框内侧壁335、第一左框隔板336、
第二左框隔板337、第三左框隔板338、第四左框隔板339、右框条34、右框顶壁341、右框底壁
342、右框上斜壁343、右框下外侧壁344、右框内侧壁345、第一右框隔板346、第二右框隔板
347、第三右框隔板348、第四右框隔板349、加强梁4、加强梁吸能腔41、前副车架500、连接结
构600、第一连接件701、连接销7011、第二连接件702、连接凹槽7021、第一支架703、第二支
架704、螺纹紧固件705、车身800、吸能框顶面的宽度W1、吸能框底面的宽度W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下面参照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500的连接组件1000。如图1-图14所示,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500的连接组件1000包括前副车
架500、动力电池、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
[0025] 可选地,该车辆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0026] 可选地,前副车架500安装在车身800上,动力电池也安装在车身800上。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外壳100和设在动力电池外壳100内的动力电池模组。其中动力电池外壳100
设在前副车架500的后方。
[0027] 第一连接件701与前副车架500相连,第二连接件702与动力电池外壳100相连,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中的一个具有连接销7011,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
中的另一个具有连接凹槽7021,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件701具有连接销7011,第二连接件
702具有连接凹槽702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件701具有连接凹槽
7021,第二连接件702具有连接销7011。
[0028] 连接凹槽7021与连接销7011适配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得碰撞能量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100。
[0029]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以第一连接件701具有连接销7011,第二连接件702具有连接凹槽7021为例,连接销7011与连接凹槽7021相对,例如连接销7011与连接凹槽7021在车辆
的前后方向相对设置,连接销7011位于连接凹槽7021外面,且连接销7011仅在车辆发生碰
撞时进入到连接凹槽7021内。
[0030] 也就是说,在该具体示例中,车辆发生碰撞前,连接销7011位于连接凹槽7021外,此时前副车架500和动力电池外壳100之间无连接,可相对移动的距离较大,车辆发生碰撞
时,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前副车架500带动连接销7011移动并进入到连接凹槽7021内,并且连
接销7011逐渐移动至与连接凹槽7021相互止抵的位置,将前副车架500和动力电池外壳100
锁止,即通过连接销7011与连接凹槽7021的配合,仅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将前副车架500和
动力电池外壳100连接起来以构成能量传递通道,即在前副车架500与动力电池外壳100之
间建立连接,以便碰撞能量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100,并经过动力电池外壳
100的吸能结构吸收,从而保护动力电池模组。
[0031] 作为另一种具体示例,以第一连接件701具有连接销7011,第二连接件702具有连接凹槽7021为例,连接销7011与连接凹槽7021相对,例如连接销7011与连接凹槽7021在车
辆的前后方向相对设置,连接销7011始终配合在连接凹槽7021内,也就是说,在该具体示例
中,车辆发生碰撞前,连接销7011就位于连接凹槽7021内,但此时前副车架500和动力电池
外壳100之间也无连接,但可相对移动的距离较小。车辆发生碰撞时,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前
副车架500带动连接销7011移动并止抵连接凹槽7021,将前副车架500和动力电池外壳100
锁止,即通过连接销7011与连接凹槽7021的配合,仅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将前副车架500和
动力电池外壳100连接起来以构成能量传递通道,即在前副车架500与动力电池外壳100之
间建立连接,以便碰撞能量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100,并经过动力电池外壳
100的吸能结构吸收,从而保护动力电池模组。
[0032]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701可以焊接固定在前副车架500上,第二连接件702可以焊接固定在动力电池外壳100上。
[0033]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701也可以与前副车架500一体形成,第二连接件702也可以与动力电池外壳100一体形成。
[0034] 其中,如图14所示,连接销7011可以从前副车架500的侧表面向外侧伸出,第二连接件702为从动力电池外壳100的前表面朝向前副车架500向前延伸的止挡板,连接凹槽
7021设置该止挡板上。
[0035]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701可以包括分别位于前副车架500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接销7011,第二连接件702可以包括分别位于动力电池外壳100的前表面的左右两端的两个止挡
板,由此受力更均衡,结构更合理,更加有利于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的传递。
[0036]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碰撞能量的传递更均匀,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若作为一个组件,则该组件可以包括多组,从而在前副车架500与动
力电池外壳100之间建立多条相互平行的能量传递通道,有利于碰撞能量的分散,进一步提
升吸能效果,安全性能更高。
[0037] 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连接在动力电池外壳100与前副车架500之间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将碰撞能量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100。换言之,
动力电池外壳100与前副车架500通过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的配合,使得在车辆
发生碰撞时,特别是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能量能够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外
壳100,从而构成一条能量传递通道,进而前副车架500和动力电池外壳100构成了车身800
碰撞能量吸能结构的一部分。
[0038] 具体而言,前副车架500和动力电池外壳100均安装在车身800上且通过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的配合相连,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从前副车架500经过第一
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传递给动力电池外壳100,从而碰撞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被吸
收、被消减,避免了动力电池模组的损坏,增强了前副车架500的抗碰撞能力。
[003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500的连接组件1000,通过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接件702的配合将动力电池外壳100和前副车架500连接起来,从而在车
辆发生碰撞时,使碰撞能量能够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外壳100上,从而更加有利
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保护动力电池模组的同时,提高了前副车架500的抗碰撞能力,提升了
安全性能。
[0040] 下面参照图11-图13所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可以包括车身800、前副车架500、动力电池和连接结构600,其中连接结构600包括第一支架703和第二支
架704。前副车架500安装在车身800上,动力电池也安装在车身800上。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
池外壳100和设在动力电池外壳100内的动力电池模组。其中动力电池外壳100设在前副车
架500的后方。
[0041] 第一支架703与第二支架704焊接相连,第一支架703通过螺纹紧固件705固定在前副车架500,第二支架704通过螺纹紧固件705紧固至动力电池外壳100,从而将前副车架500
与动力电池外壳100连接起来,在车辆碰撞时,使碰撞能量从前副车架500传递到动力电池
外壳100上。在该实施例中,前副车架500与动力电池外壳100,在车辆发生碰撞前和车辆发
生碰撞后,始终连接在一起。
[0042] 可选地,第一支架703为“U”形支架,第二支架704为“L”形支架,螺纹连接件为螺栓。由此连接结构600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0043] 下面参照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外壳100。
[0044] 在如图1-图11所示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外壳100包括上壳1、下壳2和吸能框3。吸能框3内具有吸能腔30,从而使动力电池外壳100具有吸能作用,吸能框3连接在上
壳1与下壳2之间,从而吸能框3、上壳1和下壳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动力电池模组的容纳腔
101,即动力电池模组容纳在该容纳腔101内,而吸能框3套在动力电池模组的外面,当车辆
受到碰撞时,吸能框3的吸能腔30可以充分吸收能量,避免碰撞能量传递至动力电池模组。
[0045]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外壳100是具有吸能结构(包括吸能腔30)的动力电池外壳100,在车辆受到碰撞时,动力电池外壳100的吸能结构吸收碰撞能量,
防止容纳在动力电池外壳100内部的动力电池模组损坏,从而提升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且
动力电池外壳100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0046] 如图1-图3所示,动力电池外壳100包括上壳1、下壳2和吸能框3。吸能框3内具有吸能腔30,从而使动力电池外壳100具有吸能作用,吸能框3连接在上壳1与下壳2之间,从而吸
能框3、上壳1和下壳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动力电池模组的容纳腔101。
[0047] 如图1所示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上壳1与吸能框3的上表面相连,例如上壳1可以焊接在吸能框3的上表面上,下壳2与吸能框3的下表面相连,例如下壳2可以焊接在吸能框3
的下表面上,吸能框3的内壁、上壳1以及下壳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动力电池模组的容纳腔
101,由此动力电池外壳100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吸能效果好。
[0048]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下壳2由平板构成,制造简单、成本低,且进一步简化动力电池外壳100的结构,同时平整的下壳2,便于动力电池外壳100在车身800上的放置和安
装。
[0049] 进一步地,上壳1具有向上突起的第一凸包11和第二凸包12,第一凸包11和第二凸包1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凸包12的上表面高于第一凸包11的上表面,第一凸包11
和第二凸包12是根据车身800总体布置来设计,这样的设置方式,在满足动力电池外壳100
不与周边部件发生干涉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大动力电池外壳100内的容纳腔101的体积,满
足车辆的动力电池与前副车架500的连接组件1000对大容量动力电池的需求。
[0050] 为了增强动力电池外壳100的吸能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下壳2的内表面(即下壳2的朝向容纳腔101的表面)上彼此间隔开地设有多条加强梁4,加强梁4内具有加强梁吸能
腔41。有利地,加强梁4的两端分别与吸能框3的内壁相连,从而加强梁4与吸能框3连接在一
起,不仅可以增加动力电池外壳100的强度,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更加有利于碰撞能量的
吸收和传递。
[0051] 在如图3所示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加强梁4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多条加强梁4沿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在下壳2的内表面上。
[0052] 可选地,如图3所示,加强梁4有横截面为大体矩形的空心管构成,由此,制造简单、成本低且吸能效果好。加强梁4可以焊接在下壳2上,由于加强梁4为大体矩形,因而加强梁4
与下壳2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加强梁4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下壳2上。
[0053] 可以理解的是,大体矩形包括矩形,以及接近矩形,例如四个角中有一个角的角度在90度附近但不等于90度的四边形。
[0054]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10所示,吸能框3的横截面上,吸能框3的顶面的宽度W1小于吸能框3的底面的宽度W2,由此吸能效果更好,且制造容易。具体而言,横截面采
用上窄下宽的设计,更加符合碰撞能量的分布规律,采用这种结构的吸能框3,在保证吸能
效果的同时,可以节约吸能框3的制造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吸能框3的重量。
[0055] 下面参照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外壳100的吸能框3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吸能框3为大体矩形,且该吸能框3包括前框条31、后框条32、左框条33和右框条34,
由此吸能框3的结构更加简单,且这样的结构形式更利于动力电池外壳100布置在车身800
上。
[0056] 可选地,前框条31的左端与左框条33的前端可以焊接相连,前框条31的右端与右框条34的前端可以焊接相连,后框条32的左端与左框条33的后端可以焊接相连,后框条32
的右端与右框条34的后端可以焊接相连,由此吸能框3的制造更加容易。
[0057] 如图6所示,左框条33包括平的左框顶壁331、平的左框底壁332、左框下外侧壁334、左框上斜壁333和竖直的左框内侧壁335。左框内侧壁335的上沿与左框顶壁331的内沿
相接,左框内侧壁335的下沿与左框底壁332的内沿相接,左框上斜壁333的下沿与左框下外
侧壁334的上沿相连,且左框上斜壁333从左框下外侧壁334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左框上斜
壁333的上沿与左框顶壁331的外沿相接,左框下外侧壁334的下沿与左框底壁332的外沿相
接。
[0058] 如图6所示,左框顶壁331与左框底壁332平行,左框下外侧壁334与左框内侧壁335平行,左框顶壁331的内沿与左框底壁332的内沿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左框顶壁331的宽
度(即吸能框3的顶面的宽度W1)小于左框底壁332的宽度(即吸能框3的底面的宽度W2)。由
此,左框条33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吸能效果好。
[0059] 左框顶壁331、左框内侧壁335、左框底壁332、左框下外侧壁334和左框上斜壁333依次相连,并共同限定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框吸能腔,左框吸能腔为吸能框3的吸能腔30
的一部分。
[0060]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左框条33还可以包括第一左框隔板336、第二左框隔板337、第三左框隔板338和第四左框隔板339。
[0061] 第一左框隔板336的上沿与左框顶壁331的外沿和左框上斜壁333的上沿相接,即第一左框隔板336的上沿、左框顶壁331的外沿和左框上斜壁333的上沿三者相交在一起,第
一左框隔板336的下沿与左框内侧壁335的中部相接。
[0062] 第二左框隔板337的上沿与左框下外侧壁334的上沿和左框上斜壁333的下沿相接,即第二左框隔板337的上沿、左框下外侧壁334的上沿和左框上斜壁333的下沿三者相交
在一起,第二左框隔板337的下沿与左框底壁332的内沿和左框内侧壁335的下沿相接,即第
二左框隔板337的下沿、左框底壁332的内沿和左框内侧壁335的下沿三者相交在一起,
[0063] 第三左框隔板338的上沿与第一左框隔板336的上沿、左框顶壁331的外沿和左框上斜壁333的上沿相接,即第三左框隔板338的上沿、第一左框隔板336的上沿、左框顶壁331
的外沿和左框上斜壁333的上沿四者相交在一起,第三左框隔板338的下沿与第二左框隔板
337的中部相接
[0064] 第四左框隔板339的上沿与第二左框隔板337的中部相接,第四左框隔板339的下沿与左框底壁332的中部相接。
[0065] 第一左框隔板336、第二左框隔板337、第三左框隔板338和第四左框隔板339将左框吸能腔分隔为五部分,即由左框顶壁331、第一左框隔板336和左框内侧壁335共同限定出
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子左框吸能腔;由第二左框隔板337、左框下外侧壁334和左框
底壁332、第四左框隔板339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第二子左框吸能腔;由第二
左框隔板337、左框底壁332和第四左框隔板339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三子
左框吸能腔;由第二左框隔板337、左框上斜壁333和第三左框隔板338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
面为三角形的第四子左框吸能腔;由第二左框隔板337、第一左框隔板336、左框内侧壁335
和第三左框隔板338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第五子左框吸能腔。
[0066] 有利地,第三左框隔板338的下沿与第四左框隔板339的上沿相交。
[0067] 如图6所示,左框吸能腔被第一左框隔板336、第二左框隔板337、第三左框隔板338和第四左框隔板339分隔为第一子左框吸能腔、第二子左框吸能腔、第三子左框吸能腔、第
四子左框吸能腔和第五子左框吸能腔五个吸能子腔301,通过发明人的大量实验研究证明,
具有上述这种结构吸能子腔301的左框吸能腔,吸能效果更好。
[0068] 优选地,第一左框隔板336、第二左框隔板337,第三左框隔板338、第四左框隔板339、左框顶壁331、左框底壁332、左框上斜壁333、左框下外侧壁334和左框内侧壁335一体
形成,由此左框条33的结构强度更好,且制造简单。
[0069] 有利地,右框条34与左框条33相对于吸能框3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彼此对称,这样,左框条33和右框条34可以互换,进一步降低吸能框3的制造成本。
[0070] 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右框条34包括平的右框顶壁341、平的右框底壁342、右框下外侧壁344、右框上斜壁343和竖直的右框内侧壁345。右框内侧壁345的上沿与右框顶壁341
的内沿相接,右框内侧壁345的下沿与右框底壁342的内沿相接,右框上斜壁343的下沿与右
框下外侧壁344的上沿相连,且右框上斜壁343从右框下外侧壁344的上沿向内向上延伸,右
框上斜壁343的上沿与右框顶壁341的外沿相接,右框下外侧壁344的下沿与右框底壁342的
外沿相接。
[0071] 如图7所示,右框顶壁341与右框底壁342平行,右框下外侧壁344与右框内侧壁345平行,右框顶壁341的内沿与右框底壁342的内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右框顶壁341的宽度
(即吸能框3的顶面的宽度W1)小于右框底壁342的宽度(即吸能框3的底面的宽度W2)。由此,
右框条34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吸能效果好。
[0072] 右框顶壁341、右框内侧壁345、右框底壁342、右框下外侧壁344和右框上斜壁343依次相连,并共同限定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右框吸能腔,右框吸能腔也为吸能框3的吸能腔
30的一部分。
[0073]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右框条34还可以包括第一右框隔板346、第二右框隔板347,第三右框隔板348和第四右框隔板349。
[0074] 第一右框隔板346的上沿与右框顶壁341的外沿和右框上斜壁343的上沿相接,即第一右框隔板346的上沿、右框顶壁341的外沿和右框上斜壁343的上沿三者相交在一起,第
一右框隔板346的下沿与右框内侧壁345的中部相接。
[0075] 第二右框隔板347的上沿与右框下外侧壁344的上沿和右框上斜壁343的下沿相接,即第二右框隔板347的上沿、右框下外侧壁344的上沿和右框上斜壁343的下沿三者相交
在一起,第二右框隔板347的下沿与右框底壁342的内沿和右框内侧壁345的下沿相接,即第
二右框隔板347的下沿、右框底壁342的内沿和右框内侧壁345的下沿三者相交在一起,
[0076] 第三右框隔板348的上沿与第一右框隔板346的上沿、右框顶壁341的外沿和右框上斜壁343的上沿相接,即第三右框隔板348的上沿、第一右框隔板346的上沿、右框顶壁341
的外沿和右框上斜壁343的上沿四者相交在一起,第三右框隔板348的下沿与第二右框隔板
347的中部相接。
[0077] 第四右框隔板349的上沿与第二右框隔板347的中部相接,第四右框隔板349的下沿与右框底壁342的中部相接。
[0078] 第一右框隔板346、第二右框隔板347、第三右框隔板348和第四右框隔板349将右框吸能腔分隔为五部分,即由右框顶壁341、第一右框隔板346和右框内侧壁345共同限定出
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子右框吸能腔;由第二右框隔板347、右框下外侧壁344和右框
底壁342、第四右框隔板349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第二子右框吸能腔;由第二
右框隔板347、右框底壁342和第四右框隔板349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三子
右框吸能腔;由第二右框隔板347、右框上斜壁343和第三右框隔板348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
面为三角形的第四子右框吸能腔;由第二右框隔板347、第一右框隔板346、右框内侧壁345
和第三右框隔板348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四边形的第五子右框吸能腔。
[0079] 有利地,第三右框隔板348的下沿与第四右框隔板349的上沿相交。
[0080] 如图7所示,右框吸能腔被第一右框隔板346、第二右框隔板347、第三右框隔板348和第四右框隔板349分隔为第一子右框吸能腔、第二子右框吸能腔、第三子右框吸能腔、第
四子右框吸能腔和第五子右框吸能腔五个吸能子腔301,通过发明人的大量实验研究证明,
具有上述这种结构吸能子腔301的右框吸能腔,吸能效果更好。
[0081] 优选地,第一右框隔板346、第二右框隔板347,第三右框隔板348、第四右框隔板349、右框顶壁341、右框底壁342、右框上斜壁343、右框下外侧壁344和右框内侧壁345一体
形成,由此右框条34的结构强度更好,且制造简单。
[0082] 如图8和图9所示,前框条31包括平的前框顶壁311、平的前框底壁312、竖直的前框下外侧壁313、前框上斜壁314和竖直的前框内侧壁315,前框内侧壁315的上沿与前框顶壁
311的内沿相接,前框内侧壁315的下沿与前框底壁312的内沿相接,前框上斜壁314的下沿
与前框下外侧壁313的上沿相接,且前框上斜壁314从前框下外侧壁313的上沿向内向上延
伸,前框上斜壁314的上沿与前框顶壁311的外沿相接,前框下外侧壁313的下沿与前框底壁
312的外沿相接。
[0083] 如图9所示,前框顶壁311与前框底壁312平行,前框下外侧壁313与前框内侧壁315平行,前框顶壁311的内沿与前框底壁312的内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前框顶壁311的宽度
(即吸能框3的顶面的宽度W1)小于前框底壁312的宽度(即吸能框3的底面的宽度W2)。由此
前框条31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吸能效果好。
[0084] 前框顶壁311、前框内侧壁315、前框底壁312、前框下外侧壁313和前框上斜壁314依次相连,并共同限定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框吸能腔,前框吸能腔也为吸能框3的吸能腔
30的一部分。
[0085]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前框条31还可以包括水平的第一前框隔板316和竖直的第二前框隔板317,第一前框隔板316的外沿与前框上斜壁314的下沿和前框下外侧壁313
的上沿相接,即第一前框隔板316的外沿、前框上斜壁314的下沿和前框下外侧壁313的上沿
三者相交在一起,第一前框隔板316的内沿与前框内侧壁315的中部相接。
[0086] 第二前框隔板317的上沿与第一前框隔板316的中部相接,第二前框隔板317的下沿与前框底壁312的中部相接。
[0087] 由此第一前框隔板316和第二前框隔板317将前框吸能腔分隔为三部分,即由前框顶壁311、前框上斜壁314、第一前框隔板316和前框内侧壁315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大
体梯形的第一子前框吸能腔;由前框下外侧壁313、第一前框隔板316、第二前框隔板317和
前框底壁312共同限定出的一个横截面为大体矩形的第二子前框吸能腔;由前框内侧壁
315、第一前框隔板316的后部、第二前框隔板317和前框底壁312共同限定出的一个横截面
为大体矩形的第三子前框吸能腔。
[0088] 也就是说,前框吸能腔被第一前框隔板316和第二前框隔板317分隔为第一子前框吸能腔、第二子前框吸能腔和第三子前框吸能腔三个吸能子腔301,通过发明人的大量实验
研究证明,具有上述这种结构吸能子腔301的前框吸能腔,吸能效果更好。
[0089] 有利地,如图9所示,第一前框隔板316分别与前框底壁312和前框顶壁311平行,且第二前框隔板317将第一前框隔板316、前框底壁312、前框下外侧壁313和前框内侧壁315共
同限定出的区域平分为两部分,即第二子前框吸能腔和第三子前框吸能腔的体积相等。由
此前框条31的制造更加简单且吸能效果更好。
[0090] 优选地,第一前框隔板316、第二前框隔板317、前框顶壁311、前框内侧壁315、前框底壁312、前框下外侧壁313和前框上斜壁314一体形成,由此前框条31的结构强度更好,且
制造简单。
[0091] 如图8和图10所示,后框条32包括平的后框顶壁321、平的后框底壁322、竖直的后框上内侧壁323、竖直的后框下内侧壁324、竖直的后框外侧壁325和平的连接壁326,后框外
侧壁325的上沿与后框顶壁321的外沿相接,后框外侧壁325的下沿与后框底壁322的外沿相
接,后框上内侧壁323的上沿与后框顶壁321的内沿相接,后框上内侧壁323的下沿与连接壁
326的外沿相接,后框下内侧壁324的下沿与后框底壁322的内沿相接,后框下内侧壁324的
上沿与连接壁326的内沿相接。
[0092] 如图10所示,后框顶壁321、后框底壁322和连接壁326相互平行,后框上内侧壁323、后框下内侧壁324和后框外侧壁325相互平行,后框顶壁321的外沿与后框底壁322的外
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后框顶壁321的宽度(即吸能框3的顶面的宽度W1)小于后框底壁322
的宽度(即吸能框3的底面的宽度W2)。由此后框条32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吸能效果好。
[0093] 后框顶壁321、后框外侧壁325、后框底壁322、后框下内侧壁324、连接壁326和后框上内侧壁323依次相连,并共同限定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框吸能腔,后框吸能腔也为吸能
框3的吸能腔30的一部分。
[0094]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0所示,后框条32还可以包括水平的第一后框隔板327和竖直的第二后框隔板328,第一后框隔板327的内沿与后框上内侧壁323的下沿和连接壁326的
外沿相接,即第一后框隔板327的内沿、后框上内侧壁323的下沿和连接壁326的外沿三者相
交在一起,第一后框隔板327的外沿与后框外侧壁325相接。
[0095] 第二后框隔板328的上沿与后框上内侧壁323的下沿和连接壁326的外沿相接,即第二后框隔板328的上沿、后框上内侧壁323的下沿和连接壁326的外沿三者相交在一起,第
二后框隔板328的下沿与后框底壁322相接。
[0096] 由此第一后框隔板327、第二后框隔板328将后框吸能腔分隔为三部分,即由后框顶壁321、后框上内侧壁323、后框外侧壁325和第一后框隔板327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
大体矩形的第一子后框吸能腔;由第一后框隔板327、第二后框隔板328、后框外侧壁325和
后框底壁322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大体矩形的第二子后框吸能腔;由第二后框隔板
328、连接壁326、后框底壁322和后框下内侧壁324共同限定出一个横截面为大体矩形的第
三子后框吸能腔。
[0097] 也就是说,后框吸能腔被第一后框隔板327和第二后框隔板328分隔为第一子后框吸能腔、第二子后框吸能腔和第三子后框吸能腔三个吸能子腔301,通过发明人的大量实验
研究证明,具有上述这种结构吸能子腔301的后框吸能腔,吸能效果更好。
[0098] 有利地,第二后框隔板328与后框上内侧壁323位于同一竖直面上,连接壁326与第一后框隔板32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后框条32的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更容易。
[0099] 优选地,第一后框隔板327、第二后框隔板328、后框顶壁321、后框上内侧壁323、后框下内侧壁324、后框底壁322、后框外侧壁325和连接壁326一体形成,由此后框条32的结构
强度更好,且制造简单。
[0100] 进一步地,后框下内侧壁324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竖直段的上沿与连接壁326的内沿相接,竖直段的下沿与倾斜段的上沿相连,且倾斜段从竖直段的下沿向下向外延伸,倾
斜段的下沿与后框底壁322的内沿相接。这样倾斜段构成后框下内侧壁324与后框底壁322
之间的倒角。
[0101] 当然吸能框3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的描述,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吸能框3的吸能腔30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吸能腔30分隔成沿吸能框3的纵轴线方向延伸的多
个吸能子腔301,由此吸能框3的制造更加简便,成本低。
[0102] 其中吸能框3的纵轴线也就是垂直于吸能框3的横截面的直线,可以理解的是,在吸能框3为大体矩形时,吸能框3的纵轴线也沿矩形延伸。
[010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0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05]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0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0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10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