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压吸盘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885592.9

文献号 : CN1062765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健明

申请人 : 江门市安豪贸易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压吸盘,包括吸附盘、吸附开关旋钮环盖和紧定压环,紧定压环设置于轴向上吸附盘和吸附开关旋钮环盖之间,吸附盘穿过于紧定压环的部分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旋拧连接,以便紧定压环与二者压紧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环压吸盘通过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的旋拧操作,一方面实现了吸附盘边缘向介质的压紧,一方面实现了吸附盘中部向远离介质物方向的提拉。在保证吸附盘与介质的接触的同时,保证了吸附盘的真空效果,使得环压吸盘的安装稳定,使用方便,有助于提升环压吸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盘(3)、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和紧定压环(2),所述紧定压环(2)设置于轴向上所述吸附盘(3)和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之间,所述吸附盘(3)穿过于所述紧定压环(2)的部分与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旋拧连接,以便所述紧定压环(2)与二者压紧连接;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包括吸附开关壳体(14)和套在所述吸附开关壳体(14)外缘上的软质套环(13);

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上设有用于连接锁定旋钮盖(4)的外螺牙(12),所述锁定旋钮盖(4)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牙配合的第二内螺牙(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3)上设有螺柱(31),所述螺柱(31)与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第一内螺牙(11)旋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定压环(2)上设有环形的第一环压面(22),所述吸附盘(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环压面(22)贴合连接的第二环压面(33),所述第二环压面(33)上设有环压加强齿(32),所述第一环压面(22)上设有与所述环压加强齿(32)配合的环压加强齿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套环(13)的内环面与所述吸附开关壳体(14)的外环面为对筋配合压紧连接;

和/或所吸附开关壳体(14)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牙(12)上设置有用于套接配件(5)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外螺牙(12)的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配件(5)环向定位的卡接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3)上设有用于与粗糙介质连接的墙座片(6),所述墙座片(6)与吸附盘主体为可拆卸连接。

说明书 :

一种环压吸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零件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压吸盘。

背景技术

[0002] 吸盘,又称真空吊具,是真空设备执行器之一。一般来说,利用真空吸盘抓取制品是最好的一种方法。
[0003] 市场上大多数吸盘具有一定柔软度和可弯折性,利用吸盘与介质的真空压力作用实现吸附作用。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吸盘开关旋钮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打滑或者松脱等现象,通常会影响吸盘的安装和功能的稳定性,甚至影响吸盘安装物的安全性。
[0004]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安装稳定的吸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压吸盘,该环压吸盘的安装稳定。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环压吸盘,包括吸附盘、吸附开关旋钮环盖和紧定压环,所述紧定压环设置于轴向上所述吸附盘和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之间,所述吸附盘穿过于所述紧定压环的部分与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旋拧连接,以便所述紧定压环与二者压紧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吸附盘上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的第一内螺牙旋拧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紧定压环上设有环形的第一环压面,所述吸附盘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环压面贴合连接的第二环压面,所述第二环压面上设有环压加强齿,所述第一环压面上设有与所述环压加强齿配合的环压加强齿槽。
[0010] 优选的,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包括吸附开关壳体和套在所述吸附开关壳体外缘上的软质套环。
[0011] 优选的,所述软质套环的内环面与所述吸附开关壳体的外环面为对筋配合压紧连接;
[0012] 和/或所吸附开关壳体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纹或者防滑装置。
[0013] 优选的,所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上设有用于连接锁定旋钮盖的外螺牙,所述锁定旋钮盖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牙配合的第二内螺牙。
[0014] 优选的,所述外螺牙上设置有用于套接配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外螺牙的根部。
[0015]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配件环向定位的卡接部件。
[0016] 优选的,所述吸附盘上设有用于与粗糙介质连接的墙座片,所述墙座片与吸附盘主体为可拆卸连接。
[0017] 本发明提供的紧定压环分别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吸附盘的外环贴紧连接。吸附盘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的直接连接为旋拧连接,通过旋拧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的操作,吸附盘中部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的相对位置靠近,并将位于二者之间的紧定压环压紧,也就是说,实现了吸附盘的中部向吸附开关旋钮环盖一侧的收紧;同时,由于旋拧操作,使得吸附开关旋钮环盖向紧定压环压紧,将压紧力传递给吸附盘,使得吸附盘的外缘向介质方向紧贴。吸附盘外部紧贴在介质上,吸附盘中部向吸附开关旋钮环盖一侧移动,形成吸附盘与介质物之间的抽真空。
[0018]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环压吸盘通过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的旋拧操作,一方面实现了吸附盘边缘向介质的压紧,一方面实现了吸附盘中部向远离介质物方向的提拉。在保证吸附盘与介质的接触的同时,保证了吸附盘的真空效果,使得环压吸盘的安装稳定,使用方便,有助于提升环压吸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的未工作状态正剖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的吸附状态正剖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配件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中紧定压环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中锁定旋钮该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中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爆炸图。
[0027] 上图1-7中:
[0028] 1为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1为第一内螺牙、12为外螺牙、13为软质套环、14为吸附开关壳体、2为紧定压环、21为环压加强齿槽、22为第一环压面、3为吸附盘、31为螺柱、32为环压加强齿、33为第二环压面、30为环压配合结构、4为锁定旋钮盖、41为第二内螺牙、5为配件、51为套孔、6为墙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环压吸盘,该环压吸盘的安装稳定。
[0031]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至图3分别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的具体实施例的未工作状态正剖图和吸附状态正剖图;图4为连接配件的示意图;图5为紧定压环的示意图;图6为锁定旋钮该的示意图;图7为吸附开关旋钮环盖爆炸图。
[0032]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环压吸盘,主要通过真空压力吸附在介质物表面。环压吸盘主要包括吸附盘3、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和紧定压环2。吸附盘3为具有一定伸缩性的吸盘,紧定压环2设置于轴向上吸附盘3和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之间,吸附盘3的中部穿过于紧定压环2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旋拧连接,以便紧定压环2与二者压紧连接。
[0033] 需要说明的是,紧定压环2分别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吸附盘3的外环贴紧连接。吸附盘3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直接连接为旋拧连接,通过旋拧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操作,吸附盘3中部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相对位置靠近,并将位于二者之间的紧定压环2压紧,也就是说,实现了吸附盘3的中部向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一侧的收紧;同时,由于旋拧操作,使得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向紧定压环2压紧,将压紧力传递给吸附盘3,使得吸附盘3的外缘向介质方向紧贴,形成了图3中X部分的紧贴压紧。吸附盘3外部紧贴在介质上,吸附盘3中部向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一侧移动,形成吸附盘与介质物之间的抽真空部Y。
[0034]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环压吸盘通过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旋拧操作,一方面实现了吸附盘3边缘向介质的压紧,一方面实现了吸附盘3中部向远离介质物方向的提拉。在保证吸附盘3与介质的接触面X的同时,保证了吸附盘3与介质的真空效果,使得环压吸盘的安装稳定,使用方便,有助于提升环压吸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003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针对吸附盘3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介绍。在一个可靠的实施方式中,吸附盘3上设有螺柱31,螺柱31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第一内螺牙11旋拧连接。
[0036] 当对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进行旋拧操作时,可以通过中部的旋拧结构将吸附盘3的中部进行拉伸,设置的螺柱31和第一内螺牙11相对稳定性高,容易进行操作,同时制造过程简便,容易更换。
[0037] 可选的,螺柱也可以设置在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上,相匹配的,在吸附盘3上设置与螺柱配合旋拧的螺牙。
[0038] 在上述实施例中,紧定压环2可以在环向上设置若干个连接部或者在环向上整体与吸附盘连接,在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紧定压环2上设有环形的第一环压面22,吸附盘3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环压面22贴合连接的第二环压面33,第二环压面33上设有环压加强齿32,第一环压面22上设有与环压加强齿32配合的环压加强齿槽21。
[0039]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考图1和图5,第一环压面22与第二环压面33为相互贴合压紧的两个面,在二者上设置环压加强齿32和环压加强齿槽21,以便加强二者之间防转特性,当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进行旋拧操作时,避免紧定压环2、吸附盘3跟随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一起转动,从而提升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旋拧操作的有效性。
[0040]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包括吸附开关壳体14和套在吸附开关壳体14外缘上的软质套环13。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上大多数吸盘开关旋钮的直径一般在25-35mm,并多以硬质面制作,导致操作时受力性差,不能让使用者体会到作用效果,安装吸盘相当费力。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设置了软质套环13的环形吸盘采用软质面材质设计,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手感,使吸盘安装更轻松。
[0042] 可选的,上述软质套环13可以选用橡胶材质或其他软质套环。
[004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为了提升软质套环13与吸附开关壳体14的连接稳定性,保证在旋拧操作时,二者可以同步转动,软质套环13与吸附开关壳体14的接触环面上为对筋配合压紧连接。也就是说,在软质套环13的内环面和吸附开关壳体14的外环面中一者上设置有轴向的凸起筋,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凸起筋配合的凹槽,以便防止二者在旋拧操作时出现打滑现象。
[0044] 和/或,吸附开关壳体14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纹或者防滑装置。设置防滑装置可以便于使用者在旋拧软质套环13时,有效提升旋拧的操作感,并避免与使用者手产生打滑现象。
[0045]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上设有用于连接锁定旋钮盖4的外螺牙12,锁定旋钮盖4上设有与外螺牙配合的第二内螺牙41。上述外螺牙12可以设置在上述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第一内螺牙11的外侧,也就是说,一个桶状结构的部件连接在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上,该部件同时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就是用于连接吸附盘3的第一内螺牙11,外螺纹就是用于连接锁定旋钮盖4的外螺牙12。锁定旋钮盖4套设在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外螺牙12外侧,有助于保证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的位置的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与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夹合固定其他部件。
[004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外螺牙12上设置有用于套接配件5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外螺牙12的根部。配件5可以为挂钩或其他结构部件,配件5上设置有套孔51,以便在环压吸盘与介质连接后,实现环压吸盘的吊装工作。
[0047] 现有技术中的吸盘通常是将相关产品与吸盘一并吸附在介质上,但这种统一安装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吸盘的安装稳定性和便利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压吸盘可以采用分阶段安装的方式,先将吸附盘3、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和紧定压环2的组合,即环压配合结构30吸附在介质上,然后再在吸附开关旋钮环盖1上安装配件5,并安装锁定旋钮盖4,以便实现配件5的调整安装。
[0048] 可选的,连接部设置有用于与配件5环向定位的卡接部件。其中卡接部件可以为卡头,或者为设置在连接部上的凹槽等,卡接部件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任何可以对配件5实现环向定位的部件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49]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吸附盘3上设有用于与粗糙介质连接的墙座片6,墙座片6与吸附盘主体为可拆卸连接。现有技术中,吸盘对吸附产品的粗糙度均有一定要求,对粗糙度大的介质通常不能够使用,针对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墙座片6,需要说明的是,墙座片可以一螺钉安装在墙上,或者以双面贴固定在墙上,以增大环压吸盘的适用范围。
[0050] 可选的,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软质套环13的可以为多种颜色的软质套环13。
[0051] 除了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压吸盘,该环压吸盘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005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3]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压吸盘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