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瓣结构及双瓣式止回阀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752470.2

文献号 : CN10628690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军宋世君黄艳平

申请人 :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阀瓣结构及双瓣式止回阀,阀瓣结构包括固定轴、第一阀瓣、第二阀瓣及隔离组件,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分别具有第一轴耳和第二轴耳,两轴耳均套在固定轴上,第二轴耳位于第一轴耳的上方;隔离组件套接在第一轴耳与第二轴耳之间的固定轴上,顶部支撑第二轴耳,底部与第一轴耳预留间隙;或者第一阀瓣的侧壁具有第一顶部轴耳和第一底部轴耳,第二阀瓣的侧壁具有位于第一顶部轴耳上方的第二顶部轴耳和位于第一底部轴耳上方的第二底部轴耳,隔离组件设在第一底部轴耳与第二底部轴耳之间;双瓣式止回阀包括上述的阀瓣结构。隔离组件将第二阀瓣的重力传递给阀体,第一阀瓣不承受第二阀瓣的重力,在阀门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所需扭矩减少。

权利要求 :

1.一种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1),设置在阀体(2)的内腔中;

第一阀瓣(3),具有第一轴耳(91),所述第一轴耳(91)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

第二阀瓣(4),具有第二轴耳(92),所述第二轴耳(92)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且所述第二轴耳(92)位于所述第一轴耳(91)的上方;以及隔离组件;

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的第一支撑环(51)和将所述第一支撑环(51)固定在所述固定轴(1)上的固定件(52);

所述第一支撑环(51)的底部表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轴耳(91)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511),所述环形凸起(511)与所述第一支撑环(51)共同形成台阶面,所述环形凸起(511)的内壁面与所述固定轴(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

所述固定轴(1)上与所述环形凸起(511)相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间隙,所述固定件(52)紧密插接在环形间隙和所述凹槽中,并抵靠在所述台阶面上支撑所述第二轴耳(92);

所述第一支撑环(51)的顶部支撑所述第二轴耳(92),底部与所述第一轴耳(91)之间预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扭簧(8),一个位于第二轴耳(92)的上方,一个位于所述第一轴耳(91)的下方,避开第一轴耳(91)和第二轴耳(92)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两个伸出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上。

3.一种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1),设置在阀体(12)的内腔中;

第一阀瓣(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阀瓣(3)的侧壁面顶部的第一顶部轴耳(912)和位于该侧壁面的底部的第一底部轴耳(911),第一顶部轴耳(912)和第一底部轴耳(911)均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

第二阀瓣(4),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阀瓣(4)的侧壁面顶部的第二顶部轴耳(922)和位于该侧壁面底部的第二底部轴耳(921),第二顶部轴耳(922)和第二底部轴耳(921)均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并且,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在所述固定轴(1)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顶部轴耳(912)的上方,第二底部轴耳(921)在所述固定轴(1)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底部轴耳(911)的上方;

隔离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底部轴耳(921)与所述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

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的第一支撑环(51)和将所述第一支撑环(51)固定在所述固定轴(1)上的固定件(52);

所述第一支撑环(51)的底部表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底部轴耳(911)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511),所述环形凸起(511)与所述第一支撑环(51)共同形成台阶面,所述环形凸起(511)的内壁面与所述固定轴(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

所述固定轴(1)上与所述环形凸起(511)相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间隙,所述固定件(52)紧密插接在环形间隙和所述凹槽中,并抵靠在所述台阶面上支撑所述第二底部轴耳(921);

所述第一支撑环(51)的顶部支撑所述第二底部轴耳(921),底部与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预留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与所述第一顶部轴耳(912)之间,限制第一顶部轴耳(912)沿着固定轴(1)的轴向朝向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的方向运动,并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套接在所述固定轴(1)上的第二支撑环(101),所述第二支撑环(10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预留间隙,底部搭接在所述第一顶部轴耳(9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套接在所述固定轴(1)上的第二支撑套(102),其顶部穿过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的内孔而固定在所述阀体(2)上;外壁面沿所述固定轴(1)的径向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外沿;

所述环形外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预留间隙,底部搭接在所述第一顶部轴耳(9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套(102)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一顶部轴耳(912)的内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簧(8),位于第一顶部轴耳(912)和所述第二底部轴耳(921)之间,避开第一顶部轴耳(912)和所述第二底部轴耳(921)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两个伸出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上。

9.一种双瓣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2),具有供流体流通的内腔,以及将所述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隔板(12),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沿所述阀体(2)的轴向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两个区域,所述隔板(12)上开设两个对称的安装孔(121),两个所述安装孔(121)之间具有隔离柱(122);

阀瓣结构,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与所述安装孔(121)一一对应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结构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瓣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瓣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支撑座(7),两个所述支撑座(7)相对地安装在所述阀体(2)的内腔壁面上,具有卡槽;所述固定轴(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支撑座(7)的卡槽内。

说明书 :

一种阀瓣结构及双瓣式止回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瓣结构及双瓣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0002] 双瓣式止回阀由于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用的安装空间小、重量轻,被广泛应用在气液管路系统中。现有技术中双瓣式止回阀的结构大多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165237A公开的止回阀,包括具有内腔的阀体,设置在内腔中的隔板,隔板将内腔沿阀体的轴向分割为两个区域,隔板上成型有两个对称的安装孔;沿阀体的径向,设置在内腔中并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的内壁面上的固定轴;左阀瓣和右阀瓣,分别对应一个安装孔对称设置在内腔中的固定轴上;以及套设在固定轴上的扭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左阀瓣和右阀瓣上,左阀瓣和右阀瓣以固定轴为转轴在内腔中做同步转动,并能够分别密封嵌入一个安装孔内,实现止回阀的关闭;或者分别从一个安装孔内转出来,实现左阀瓣和右阀瓣与各自对应的安装孔处于分离状态。
[0003] 上述结构的止回阀,介质从背对固定轴的一侧进入阀体内腔中,进口一侧的介质对阀瓣的第一作用力朝向出口侧,出口一侧的介质对阀瓣的第二作用力朝向进口侧;扭簧对两个阀瓣的作用力朝向进口侧。当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合力大于扭簧对两个阀瓣的作用力时,在介质的作用下,两个阀瓣沿逆时针做同步转动,使得两个阀瓣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安装孔处于分离状态,实现阀门的开启;当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的合力小于扭簧对两个阀瓣的作用力时,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阀瓣沿顺时针做同步转动,分别密切嵌入一个安装孔内,实现阀门的关闭。
[0004] 但是,上述结构的止回阀,左阀瓣和右阀瓣靠近固定轴的一侧壁面上均设置两个轴耳,分别为顶部轴耳和底部轴耳,左阀瓣的两个轴耳分别套设在固定轴,右阀瓣的两个轴耳分别套设在固定轴上,且右阀瓣的轴耳位于左阀瓣的轴耳上方,并且右阀瓣的两个轴耳分别压在左阀瓣的两个轴耳上,则右阀瓣的重力通过其两个轴耳传递至左阀瓣的轴耳上,在阀门开启或关闭时,左阀瓣受到的摩擦力很大,导致阀瓣开启或关闭时,所需要的扭矩大,造成止回阀开启或关闭困难;同时,左阀瓣在转动过程中,承受的扭矩大,容易造成左阀瓣的密封面损坏,导致止回阀的密封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双瓣式止回阀的开启和关闭所需的扭矩大。
[0006]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阀瓣结构,包括
[0007] 固定轴,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
[0008] 第一阀瓣,具有第一轴耳,所述第一轴耳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0009] 第二阀瓣,具有第二轴耳,所述第二轴耳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所述第二轴耳位于所述第一轴耳的上方;
[0010] 隔离组件,套接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轴耳与所述第二轴耳之间,其顶部支撑所述第二轴耳,底部与所述第一轴耳之间预留间隙。
[0011] 上述的阀瓣结构,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第一支撑环,和将所述第一支撑环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的固定件,所述第一支撑环的顶部支撑所述第二轴耳,底部与所述第一轴耳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0012] 上述的阀瓣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环的底部表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轴耳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支撑环共同形成台阶面,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面与所述固定轴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
[0013] 所述固定轴上与所述环形凸起相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间隙,所述固定件紧密插接在环形间隙和所述凹槽中,并抵靠在所述台阶面上支撑所述第二轴耳。
[0014] 上述的阀瓣结构,所述隔离组件为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底部外壁面穿过所述第一轴耳的内孔而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外壁面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轴耳的底部接触,所述环形凸台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轴耳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0015] 上述的阀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套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二轴耳的内孔中。
[0016] 上述的阀瓣结构,还包括
[0017] 两个扭簧,一个位于第二轴耳的上方,一个位于所述第一轴耳的下方,避开第一轴耳和第二轴耳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两个伸出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上。
[0018]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阀瓣结构,包括
[0019] 固定轴,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
[0020] 第一阀瓣,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阀瓣的侧壁面顶部的第一顶部轴耳和位于该侧壁面的底部的第一底部轴耳,第一顶部轴耳和第一底部轴耳均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0021] 第二阀瓣,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阀瓣的侧壁面顶部的第二顶部轴耳和位于该侧壁面底部的第二底部轴耳,第二顶部轴耳和第二底部轴耳均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且,所述第二顶部轴耳在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顶部轴耳的上方,第二底部轴耳在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底部轴耳的上方;
[0022] 隔离组件,套接在固定轴上,并位于第二底部轴耳与所述第一底部轴耳之间,其顶部支撑所述第二底部轴耳,底部与第一底部轴耳之间预留间隙。
[0023] 上述的阀瓣结构,还包括
[0024]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顶部轴耳与所述第一顶部轴耳之间,限制第一顶部轴耳沿着固定轴的轴向朝向所述第二顶部轴耳的方向运动,并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顶部轴耳之间具有间隙。
[0025] 上述的阀瓣结构所述限位件为套接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轴耳之间预留间隙,底部搭接在所述第一顶部轴耳上。
[0026] 上述的阀瓣结构,所述限位件为套接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第二支撑套,其顶部穿过所述第二顶部轴耳的内孔而固定在所述阀体上;外壁面沿所述固定轴的径向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外沿;
[0027] 所述环形外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部轴耳之间预留间隙,底部搭接在所述第一顶部轴耳上。
[0028] 上述的阀瓣结构,所述第二支撑套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一顶部轴耳的内孔中。
[0029] 上述的阀瓣结构,还包括
[0030] 扭簧,位于第一顶部轴耳和所述第二底部轴耳之间,避开第一顶部轴耳和所述第二底部轴耳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两个伸出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上。
[003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瓣式止回阀,包括
[0032] 阀体,具有供流体流通的内腔,以及将所述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0033] 隔板,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两个区域,所述隔板上开设两个对称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具有隔离柱;
[0034] 阀瓣结构,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0035] 所述阀瓣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阀瓣结构。
[0036] 上述的双瓣式止回阀,还包括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相对地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内腔壁面上,具有卡槽;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卡槽内。
[003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8] 1.本发明提供的阀瓣结构,包括固定轴、第一阀瓣、第二阀瓣以及隔离组件,固定轴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第一阀瓣具有第一轴耳,第一轴耳套设在固定轴上;第二阀瓣具有第二轴耳,第二轴耳套设在固定轴上,且第二轴耳位于所述第一轴耳的上方;隔离组件套接在固定轴上,并位于第一轴耳与第二轴耳之间,其顶部支撑第二轴耳,底部与第一轴耳之间预留间隙。
[0039] 此阀瓣结构,在第一阀瓣的第一轴耳与第二阀瓣的第二轴耳之间的固定轴上套接有隔离组件,隔离组件的顶部支撑第二轴耳,第二阀瓣的重力就经第二轴耳施加给隔离组件,而隔离组件的底部与第一轴耳之间存在预留间隙,则隔离组件将承受第二阀瓣的重力,并将第二阀瓣的重力传递给固定轴进而传递至阀体上,或者经隔离组件直接将第二阀瓣的重力传递至阀体上,这样第一阀瓣就不再承受第二阀瓣的重力,在开启或关闭阀门时,第一阀瓣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幅度减小,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的开启或关闭所需的扭矩更小,便于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0040] 2.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阀瓣结构,包括固定轴、第一阀瓣、第二阀瓣以及隔离组件。固定轴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第一阀瓣的侧壁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第一顶部轴耳和第一底部轴耳,第一顶部轴耳和第一底部轴耳均套设在固定轴上;第二阀瓣的侧壁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第二顶部轴耳和第二底部轴耳,第二顶部轴耳和第二底部轴耳均套设在固定轴上,并且,沿固定轴的轴向,第二顶部轴耳位于第一顶部轴耳上方,第二底部轴耳位于第一底部轴耳上方;隔离组件套接在固定轴上,并位于第二底部轴耳与第一底部轴耳之间,其顶部支撑所述第二底部轴耳,底部与第一底部轴耳之间预留间隙。
[0041] 此阀瓣结构,在第二底部轴耳与第一底部轴耳之间的固定轴上设置隔离组件,隔离组件支撑第二底部轴耳,并与第一底部轴耳之间预留间隙,使得第二阀瓣的重力经隔离组件传递到固定轴上,再传递至阀体上,或者经隔离组件将第二阀瓣的重力直接传递至阀体上,从而使得第一阀瓣不再承受第二阀瓣的重力,在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幅度降低,降低开启或关闭阀门所需的扭矩,同时也提高了阀瓣结构的使用寿命。
[0042] 3.本发明提供的双瓣式止回阀,包括阀体、隔板以及阀瓣结构,阀体具有供流体流通的内腔,以及将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口和出口,隔板设置在内腔中并沿阀体的轴向将内腔分割成两个区域,隔板上开设两个对称的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之间具有隔离柱;阀瓣结构设置在内腔中,其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与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阀瓣结构为上述任一项的阀瓣结构。
[0043] 上述结构的双瓣式止回阀,由于阀瓣结构采用上述任一项阀瓣结构,使得第二阀瓣的重力经隔离组件传递至固定轴,再传递至阀体,或者经隔离组件直接传递至阀体上,第一阀瓣不承受第二阀瓣的重力,使得阀门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所需的扭矩减小。

附图说明

[004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5] 图1为具有实施例1提供的阀瓣结构的双瓣式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为图1中双瓣式止回阀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47] 图3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第一种隔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4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第二种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5为采用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阀瓣结构的双瓣式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6为图5中的双瓣式止回阀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51] 图7为采用实施例2中提供的另一种阀瓣结构的双瓣式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8为图7中的双瓣式止回阀的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53] 图9为实施例3中提供的双瓣式止回阀的阀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4]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轴;2-阀体;3-第一阀瓣;4-第二阀瓣;51-第一支撑环;511-环形凸起;52-固定件;6-第一支撑套;61-环形凸台;7-支撑座;8-扭簧;91-第一轴耳;911-第一底部轴耳;912-第一顶部轴耳;92-第二轴耳;921-第二底部轴耳;922-第二顶部轴耳;101-第二支撑环;102-第二支撑套;11-垫圈;12-隔板;121-安装孔;122-隔离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8]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59] 实施例1
[006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阀瓣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0061] 固定轴1,设置在阀体2的内腔中;
[0062] 第一阀瓣3,具有一个第一轴耳91,第一轴耳91套设在固定轴1上;
[0063] 第二阀瓣4,具有一个第二轴耳92,第二轴耳92套设在固定轴1上,且第二轴耳92位于第一轴耳91的上方;第二阀瓣4与第一阀瓣3能够做同步转动;
[0064] 隔离组件,套接在固定轴1上,并位于第一轴耳91与第二轴耳92之间,其顶部支撑第二轴耳92,底部与第一轴耳91之间预留间隙。
[0065] 此结构的阀瓣结构,在第一阀瓣3的第一轴耳91与第二阀瓣4的第二轴耳92之间的固定轴1上套接有隔离组件,隔离组件的顶部支撑第二轴耳92,第二阀瓣4的重力就经第二轴耳92施加给隔离组件,而隔离组件的底部与第一轴耳91之间存在预留间隙,则隔离组件将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并将第二阀瓣4的重力传递给固定轴1进而传递至阀体2上,或者经隔离组件直接将第二阀瓣4的重力传递至阀体2上,这样第一阀瓣3就不再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在开启或关闭阀门时,第一阀瓣3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幅度减小,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的开启或关闭所需的扭矩更小,便于阀门的开启或关闭。
[0066] 作为隔离组件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隔离组件包括套设在固定轴1上的第一支撑环51,和将第一支撑环51固定在固定轴1上的固定件52,第一支撑环51的顶部支撑第二轴耳92,底部与第一轴耳91之间形成间隙。
[0067] 此实施方式中,第二阀瓣4的重力经第二轴耳92施加给固定在固定轴1上的第一支撑环51,由于第一支撑环51固定在固定轴1上,则第一支撑环51将承受的第二阀瓣4的重力传递给固定轴1,固定轴1再传递至阀体2,实现第一阀瓣3不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减少阀门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3所受到的摩擦力。
[0068]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环51的底部表面具有朝向第一轴耳91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511,环形凸起511与第一支撑环51共同形成台阶面,环形凸起511的内壁面与固定轴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
[0069] 固定轴1上与环形凸起511相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向环形间隙,固定件52紧密插接在环形间隙和凹槽中,并抵靠在台阶面上,来支撑第二轴耳92,并将第一支撑环51固定在固定轴1上。
[0070] 作为固定件52的优选,固定件52为键,或者销,或者其他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连接件。
[0071] 作为变形,上述的第一支撑环51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用螺栓沿固定轴的径向将第一支撑环51固定在固定轴1上;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固定方式。
[0072] 作为隔离组件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隔离组件为套设在固定轴1上的第一支撑套6,第一支撑套6的底部外壁面穿过第一轴耳91的内孔而固定在阀体2上;第一支撑套6的外壁面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台61,环形凸台61的顶部与第二轴耳92的底部接触,环形凸台61的底部与第一轴耳91之间形成上述间隙。
[0073] 此实施方式中,第二阀瓣4的重力经第二轴耳92施加给第一支撑套6外壁上的环形凸台61,由于第一支撑套6套设在固定轴1上,底部固定在阀体2上,则环形凸台61将第二阀瓣4的重力直接传递至阀体2,使第一阀瓣3不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减少阀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第一阀瓣3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同步转动时所需的扭矩。
[0074]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支撑套6的顶部伸入第二轴耳92的内孔中,这样第二轴耳92与固定轴1之间的间隙与,第一轴耳91与固定轴1之间的间隙相同,使得第一阀瓣3与第二阀瓣4同步转动的更平稳,同时,将第二轴耳92与固定轴1隔开,减少第二轴耳92转动过程中,与固定轴1的摩擦,对第二轴耳92和固定轴1起到保护作用。
[0075] 作为变形,隔离组件除了上述给出的两种实施方式外,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只需设置在固定轴1上将第二轴耳92与第一轴耳91分离开,并用于支撑第二轴耳92,将第二阀瓣4的重力经隔离组件最终传递至阀体2上,而第一阀瓣3不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即可。
[0076] 作为更佳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述的阀瓣结构还包括两个扭簧8,一个位于第二轴耳92的上方,一个位于第一轴耳91的下方,避开第一轴耳91和第二轴耳92套设在固定轴1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两个伸出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上。在两个扭簧8的作用下,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能够做同步转动,以实现阀门的开启。
[0077] 优选地,两个扭簧8在固定轴1的径向呈上下对称分布,使得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所受到的作用力均相同,更有利于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做同步转动。
[0078] 作为变形,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驱动结构,只需满足使得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做同步转动,实现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功能即可。
[0079] 实施例2
[0080] 本实施提供一种阀瓣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
[0081] 固定轴1,设置在阀体2的内腔中;
[0082] 第一阀瓣3,包括位于第一阀瓣3的侧壁面顶部的第一顶部轴耳912和位于该侧壁面的底部的第一底部轴耳911,第一顶部轴耳912和第一底部轴耳911均套设在固定轴1上;
[0083] 第二阀瓣4,包括位于第二阀瓣4的侧壁面顶部的第二顶部轴耳922和位于该侧壁面底部的第二底部轴耳921,第二顶部轴耳922和第二底部轴耳921均套设在固定轴1上,并且,第二顶部轴耳922在固定轴1的轴向上位于第一顶部轴耳912的上方,第二底部轴耳921在固定轴1的轴向上位于第一底部轴耳911的上方;
[0084] 隔离组件,套接在固定轴1上,并位于第二底部轴耳921与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其顶部支撑第二底部轴耳921,底部与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预留间隙。
[0085] 此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底部轴耳921与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的固定轴1上设置隔离组件,隔离组件支撑第二底部轴耳921,并与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预留间隙,使得第二阀瓣4的重力经隔离组件传递到固定轴1上,再传递至阀体2上,或者经隔离组件将第二阀瓣4的重力直接传递至阀体2上,从而使得第一阀瓣3不再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在阀门的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3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幅度降低,降低开启或关闭阀门所需的扭矩,同时也提高了阀瓣结构的使用寿命。
[0086] 对于隔离组件的结构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隔离组件的结构一样,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0087]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阀瓣结构,如图5所示,还包括限位件,设置在第二顶部轴耳922与第一顶部轴耳912之间,限制第一顶部轴耳912沿着固定轴1的轴向朝向第二顶部轴耳922的方向运动,并且,限位件与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具有间隙。
[0088] 此实施方式中,当阀体2内介质对第一阀瓣3施加朝向上的冲击力时,由于限位件的设置,使得第一顶部轴耳912不能够朝向第二顶部轴耳922运动,对应地第一底部轴耳911就不能朝向隔离组件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底部轴耳911始终与隔离组件保持间隙,进一步确保第二阀瓣4的重力经隔离组件最终传递至阀体2上,而第一阀瓣3不会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也使得阀门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3的转动更平稳。
[0089] 作为限位件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限位件为套接在固定轴1上的第二支撑环101,第二支撑环101的顶部与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预留间隙,底部搭接在第一顶部轴耳912上。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撑环101的顶部具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与固定轴1的外壁面形成环形间隙,固定轴1的外壁面开设凹槽,固定件52安装在此凹槽和环形间隙中,底部压在第二支撑环101的顶部上。或者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固定方式,将第二支撑环101固定在固定轴1上都可以。
[0090] 作为限位件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限位件为套接在固定轴1上的第二支撑套102,其顶部穿过第二顶部轴耳922的内孔而固定在阀体2上;外壁面沿固定轴1的径向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外沿;环形外沿的顶部与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预留间隙,底部搭接在第一顶部轴耳912上。
[0091]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撑套102的底部伸入第一顶部轴耳912的内孔中,这样第一顶部轴耳912与固定轴1之间的间隙与,第二顶部轴耳922与固定轴1之间的间隙相同,使得第一阀瓣3与第二阀瓣4同步转动的更平稳;同时将第一顶部轴耳912与固定轴1隔开,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0092] 作为变形,限位件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其他的结构,只需在设置在固定轴1上,能够限制第一顶部轴耳912朝向第二顶部轴耳922运动即可。
[0093]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和如图7所示,上述的阀瓣结构还包括
[0094] 扭簧8,位于第一顶部轴耳912和第二底部轴耳921之间,避开第一顶部轴耳912和第二底部轴耳921套设在固定轴1上,具有两个伸出端,两个伸出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上。扭簧8的设置,驱动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做同步的转动,以开启或关闭阀门。优选地,扭簧8为一个,设置在固定轴1的中部。
[0095] 另外,实施例2中,在隔离组件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轴耳91的顶部也设置限位件,该限位件的结构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的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用于限制第一轴耳91沿固定轴1的轴向朝向第二轴耳92方向运动。或者,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限制结构,来限制第一轴耳91朝向第二轴耳92的方向运动。
[0096] 实施例3
[0097] 本实施提供一种双瓣式止回阀,如图1和图2,或者,图5和图6,或者,图7和图8,和图9所示,包括
[0098] 阀体2,具有供流体流通的内腔,以及将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0099] 隔板12,设置在内腔中并沿阀体2的轴向将内腔分割成两个区域,隔板12上开设两个对称的安装孔121,两个安装孔121之间具有隔离柱122;
[0100] 阀瓣结构,设置在内腔中,其第一阀瓣3和第二阀瓣4与安装孔121一一对应设置;
[0101] 其中,阀瓣结构可以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提供的任一项阀瓣结构。
[0102] 此实施方式的双瓣式止回阀,由于阀瓣结构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记载的任一项阀瓣结构,使得第二阀瓣4的重力经隔离组件传递至固定轴1,再传递至阀体2,或者经隔离组件直接传递至阀体2上,第一阀瓣3不承受第二阀瓣4的重力,使得阀门在开启或关闭时,第一阀瓣3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所需的扭矩减小。
[010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双瓣式止回阀,还包括两个支撑座7,两个支撑座7相对地安装在阀体2的内腔壁面上,具有卡槽;固定轴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卡接在两个支撑座的卡槽内。进一步优选地,在支撑座7与第一底部轴耳911之间的固定轴1上套设垫圈11,以及在支撑座7与第二顶部轴耳922之间的固定轴1上套设垫圈11。
[0104]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