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280352.1

文献号 : CN10629167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吴婷

申请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的地震子波并构造相应的雷克子波;对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雷克子波进行特定方式的叠加以获取褶积因子;将所述褶积因子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进行褶积以获取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处理结果;调整所述褶积因子以使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满足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反褶积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信噪比,从而最终提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的地震子波并构造相应的雷克子波;

对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雷克子波进行特定方式的叠加以获取褶积因子;

将所述褶积因子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进行褶积以获取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处理结果;

调整所述褶积因子以使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满足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其中,在获取所述褶积因子的过程中将所述雷克子波以特定比例系数与所述地震子波叠加求和以获取特定波形,以所述特定波形作为所述褶积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的过程中,对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进行时差校正,使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取所述地震子波的过程中选择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采用平均统计子波方法提取所述地震子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造所述雷克子波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地震子波的主频频率以构造所述主频频率的雷克子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造所述雷克子波的过程中所述雷克子波的采样率以及时间长度与所述地震子波的采样率以及时间长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造所述雷克子波的过程中对所述地震子波进行傅立叶变换以分析获取所述地震子波的频带宽度及主频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对比以分析判断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频扫描、频谱、信噪比分析以分析判断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特定比例系数的值以调整所述褶积因子。

说明书 :

一种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山前带位于生油盆地的边缘,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并因其资源基础好,勘探程度低,是寻找规模储量的重要区带。因此山前带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勘探目标。
[0003] 相较于其他地质构造,山前带具有以下特点:地层产状高陡,地震成像困难;地层多次推覆,下伏地层识别难;多期多样式叠合,构造解析难;难以建立精确速度场,圈闭落实难。受上述山前带的特点的制约,针对山前带的油气勘探一直难以有效展开。因此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处理一直是油气勘探技术的重要研发方向。
[0004] 由于地震波的传播过程是褶积过程,地震波频率能量得到衰减。为了提高山前带地震资料成像效果,当前主要采用特定的反褶积方法(将衰减掉的地震波频率能量再补偿回来)以提高山前带地震资料的频率。然而山前带勘探的主要矛盾是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也就是提高目的层的有效反射能量,因此当前技术下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成像需求。
[0005]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前带地震资料成像效果,需要一种新的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前带地震资料成像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提取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的地震子波并构造相应的雷克子波;
[0008] 对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雷克子波进行特定方式的叠加以获取褶积因子;
[0009] 将所述褶积因子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进行褶积以获取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处理结果;
[0010] 调整所述褶积因子以使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满足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0011]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的过程中,对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进行时差校正,使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一致。
[0012] 在一实施例中,在提取所述地震子波的过程中选择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采用平均统计子波方法提取所述地震子波。
[0013] 在一实施例中,在构造所述雷克子波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地震子波的主频频率以构造所述主频频率的雷克子波
[0014] 在一实施例中,在构造所述雷克子波的过程中所述雷克子波的采样率以及时间长度与所述地震子波的采样率以及时间长度一致。
[0015] 在一实施例中,在构造所述雷克子波的过程中对所述地震子波进行傅立叶变换以分析获取所述地震子波的频带宽度及主频频率。
[0016] 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与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对比以分析判断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0017]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分频扫描、频谱、信噪比分析以分析判断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0018]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褶积因子的过程中将所述雷克子波以特定比例系数与所述地震子波叠加求和以获取特定波形,以所述特定波形作为所述褶积因子。
[0019] 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特定比例系数的值以调整所述褶积因子。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反褶积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信噪比,从而最终提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
[0021]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发明的部分特征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部分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步骤来实现或获得。

附图说明

[002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执行流程图;
[0024]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褶积因子波形图;
[0025] 图3是现有技术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成像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本发明的实施人员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并依据上述实现过程具体实施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 为了提高山前带地震资料成像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来实现最终成像效果的提高。具体的,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以提高信噪比为主要目的,增强山前带等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有效反射能量的反褶积方法。
[0028] 接下来基于流程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执行过程,附图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可以在包含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各步骤的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2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步是对地震资料的初始化处理,提取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的地震子波并构造相应的雷克子波。首先执行步骤S100,提取子波步骤,从需要处理的山前带地震资料中提取目标层位的地震子波。在步骤S100中,先选择所述山前带地震资料中目标层位,然后采用平均统计子波方法提取子波。
[0030] 接下来根据地震子波构造相应的雷克子波。在此过程中,先执行步骤S111,分析主频步骤,对地震子波进行傅立叶变换以分析获取地震子波的频带宽度及主频频率。然后执行步骤S112,构造雷克子波步骤,构造相应及主频频率的雷克子波。在步骤S112中,构造出的雷克子波的主频频率、采样率以及时间长度与地震子波的主频频率、采样率以及时间长度一致。
[0031] 接下来对地震子波以及雷克子波进行特定方式的叠加以获取褶积因子。最后将褶积因子与山前带地震资料进行褶积就可以获取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处理结果。
[0032]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具体的,即是让最终获取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的信噪比达到成像需求。理论上,信噪比越高越好,但实际中,考虑到数据处理精度、处理量以及处理时间等因素不能无限的提高信噪比,通常是确定一相对具体的信噪比需求。
[0033] 在本发明中,主要通过增强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中的有效反射能量来提高信噪比。由于反褶积处理结果中的有效反射能量可以通过褶积因子来改变,因此在本发明中调整褶积因子以使反褶积处理结果满足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将雷克子波以特定比例系数与地震子波叠加求和以获取特定波形;然后以获取的特定波形作为褶积因子。由于褶积因子与特定比例系数相关,因此调整特定比例系数的值就可以调整褶积因子,从而改变最终的反褶积处理结果的有效反射能量以实现改变信噪比。
[0035] 为了使得最终获取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的信噪比达到成像需求,在本实施例中重复多次调整特定的比例系数直到最终的反褶积处理结果满足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0036]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12之后执行步骤S121,子波叠加步骤,将雷克子波以特定比例系数与地震子波叠加求和以获取特定波形。如图2所示,横坐标是振幅,纵坐标是时间,该波形的获得首先是对剖面中目标层位进行子波提取,并分析其频谱,分析出主频,例如主频是20Hz,那么就建立20Hz的雷克子波,将该雷克子波乘以特定比例系数,例如乘以5(具体选择多大的特定比例系数合适,需要接下来的步骤进行验证,如果系数5不合适,还需要继续调整)对其增大,与前面提取的子波进行叠加,获得图2的子波。
[0037] 接下来执行步骤S122,褶积步骤,将褶积因子与山前带地震资料进行褶积以获取山前带地震资料的反褶积处理结果。
[0038] 由于步骤S122获得的反褶积处理结果(褶积记录)具有一定的静校正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22后还需执行步骤S130,时差校正步骤,对反褶积处理结果进行时差校正,使反褶积处理结果与山前带地震资料一致。具体的,在步骤S130中,根据时间移动需求,对褶积后地震数据进行校正,使得反褶积处理结果与原始地震记录具有相同的静校基准面。
[0039] 步骤S130之后就可以验证反褶积处理结果是否满足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即执行步骤S140。在步骤S140中,将褶积、静校正后获得的反褶积处理结果与原始的山前带地震资料进行对比以分析判断所述反褶积处理结果是否满足特定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
[004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分频扫描、频谱、信噪比分析来执行步骤S140。具体的:采用分频扫描分析,例如(10-20)Hz,(20-40)Hz,(30-60)Hz,(40-80)Hz,各个分频扫描结果资料成像清晰度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中低频部分(30Hz以下)资料效果改善明显;从频谱分析来看,中低频部分能量提升明显;从信噪比分析来看,中低频部分信噪比提升明显。
[0041] 当反褶积处理结果满足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即有效反射能量增强效果理想(目标层位信噪比得到明显提升,同相轴较为清晰,较处理前有较明显改进)时就可以执行步骤S150,结束处理,以当前的反褶积处理结果来执行之后的成像处理等数据处理步骤。
[00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信噪比。如图3所示,左图是本方法处理后剖面,右图是原始剖面,横坐标CDP道,纵坐标是时间,图中椭圆形圈中区域是目标层位,由于受激发条件限制以及构造复杂程度,反射波较弱,成像信噪比较低,通过使用该方法,左图显示同相轴信噪比有明显提高,波组特征更加明显,从而最终提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
[0043] 当反褶积处理结果不满足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即有效反射能量增强效果不理想时就执行步骤S141,调整比例因子步骤,调整比例因子以生成新的褶积因子再次进行褶积。并在此执行S140,验证新的反褶积处理结果的有效反射能量增强效果。如此重复直到获取满足有效反射能量增强需求的反褶积处理结果。
[0044]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反褶积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信噪比,从而最终提高地震资料成像效果。
[0045]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或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或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