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升降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362868.0

文献号 : CN10631457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嶷丁家翔芦勇于义长章骏李岩贾军

申请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备胎升降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内腔内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上的第一转轴;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转盘,转盘具有两个沿第一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齿轮;牵拉件,缠绕在转盘上,牵拉件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自壳体的开口伸出内腔外;自锁机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备胎升降器在将备胎升降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动力源时,备胎会跌落无法实现位置的锁定。

权利要求 :

1.一种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转轴;

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具有两个沿第一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齿轮;

牵拉件,缠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自所述壳体的开口伸出所述内腔外;

自锁机构,用于实现备胎升降至任意位置后的锁定;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所述自锁机构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能够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上升的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使所述转盘不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下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脱离配合;或者,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转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自锁机构用于与第二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时,所述第二齿轮能够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上升的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位置并与一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使所述转盘不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下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二位置并与另一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脱离配合;或者,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转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自锁机构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能够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上升的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第一位置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使所述转盘不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下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与第二齿轮脱离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脱离配合;

所述壳体的壳底设有凹槽;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锁止复位机构,所述锁止复位机构支撑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述外力作用在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时,所述锁止复位机构能够将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可旋转连接的棘爪,所述棘爪的旋转中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棘爪相抵、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用于与自锁机构中的棘爪配合或脱离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壳体的壳底;

所述锁止复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之间的第一限位件、以及位于所述凹槽侧壁上的第二限位件;

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形变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限位件沿自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轴向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

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呈自然状态,所述第一限位件不再沿自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轴向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支撑在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的第二转轮、以及位于第二转轮背向第二弹性件一侧的第一转轮;

所述第一转轮靠近第二转轮的一端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齿,所述第一齿具有面向第二转轮的斜齿面;

所述第二转轮靠近第一转轮的一端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第二齿,所述第二齿具有面向第一转轮的斜齿面,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卡齿;

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第二转轮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限位件面向凹槽的底壁的表面设有卡槽;

所述自锁机构与第一、二齿轮配合时,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的齿尖相对,所述卡齿位于卡槽外;

所述自锁机构与第一、二齿轮脱离配合时,所述第一齿的齿尖抵靠在第二齿的斜齿面上,所述卡齿卡入卡槽内,并沿自第二转轮指向第一转轮的轴向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

所述外力自转盘指向壳底,所述外力作用在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时,所述第二转轮能够在沿轴向移动的同时旋转,以使所述卡齿卡入卡槽内或从卡槽滑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夹持在所述第二转轮和第二弹性件之间的支撑盖,所述支撑盖与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二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二齿轮作为主动轮,所述第一齿轮作为从动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相等,且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各个齿正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外的摇把,所述摇把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伸出壳体外的一端抗扭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内并固定在壳体的壳底上的防磨滚轴,所述防磨滚轴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牵拉件与防磨滚轴的外周面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收容在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轴向间隔内。

11.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胎固定块,吊挂在所述牵拉件的伸出端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为钢丝绳或链条。

说明书 :

备胎升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备胎升降器。

背景技术

[0002] 备胎升降器是车辆上用来安放备胎的装置,它固设于车身外部,并用来升降备胎,以方便操作人员更换轮胎。
[0003] 于2014年8月20日公告、公告号为CN2037806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备胎升降器,结合图1至图2所示,该备胎升降器包括中空的安装盖板1、外壳2、偏心轮6、齿轮盖板7、齿轮8、齿圈9、齿圈底板10、钢绳11、钢绳固定轮12、固定轮底板13、底板14、备胎固定座18、以及偏心轮驱动件组成,它们通过调节螺栓19连接成一个整体。偏心轮驱动件由驱动件上板3、驱动件下板5、驱动件第二弹性件4组成。驱动件上板3和驱动件下板5通过驱动件第二弹性件4组合成一体。
[0004] 使用时,将备胎升降器设置在汽车底板上,将备胎固定在备胎固定座18上。旋转螺栓19,使驱动件上板3、驱动件第二弹性件4和驱动件下板5旋转,驱动件下板5带动偏心轮6旋转,偏心轮6的偏心轮下凸台61使齿轮盖板7、齿轮8对中心作偏心运动,齿轮8带动齿圈9旋转,由此收放钢绳11以升降备胎。
[0005] 但是,上述备胎升降器存在以下不足:当将备胎上升至任意所需位置、下降至任意所需位置,停止旋转螺栓(即撤销动力源)时,备胎会跌落无法实现位置的锁定。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备胎升降器在将备胎升降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动力源时,备胎会跌落无法实现位置的锁定。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备胎升降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0008] 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转轴;
[0009] 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具有两个沿第一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齿轮;
[0010] 牵拉件,缠绕在所述转盘上,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自所述壳体的开口伸出所述内腔外;
[0011] 自锁机构,用于实现备胎升降至任意位置后的锁定;
[0012] 所述自锁机构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能够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上升的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使所述转盘不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下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脱离配合;或者,[0013]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转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自锁机构用于与第二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时,所述第二齿轮能够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上升的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位置并与一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配合,使所述转盘不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下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二位置并与另一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脱离配合;或者,
[0014]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转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自锁机构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外力作用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能够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上升的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第一位置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使所述转盘不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当所述转盘沿使备胎下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并与第二齿轮脱离啮合,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脱离配合。
[0015] 可选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可旋转连接的棘爪,所述棘爪的旋转中轴线与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棘爪相抵、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壳体上;
[0016] 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用于与自锁机构中的棘爪配合或脱离配合。
[0017]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壳底设有凹槽;
[0018]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锁止复位机构,所述锁止复位机构支撑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述外力作用在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时,所述锁止复位机构能够将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
[0019] 可选地,所述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壳体的壳底;
[0020] 所述锁止复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之间的第一限位件、以及位于所述凹槽侧壁上的第二限位件;
[0021] 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形变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限位件沿自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轴向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
[0022] 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呈自然状态,所述第一限位件不再沿自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轴向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
[0023]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支撑在所述第二弹性件上的第二转轮、以及位于第二转轮背向第二弹性件一侧的第一转轮;
[0024] 所述第一转轮靠近第二转轮的一端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齿,所述第一齿具有面向第二转轮的斜齿面;
[0025] 所述第二转轮靠近第一转轮的一端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第二齿,所述第二齿具有面向第一转轮的斜齿面,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卡齿;
[0026] 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第二转轮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限位件面向凹槽的底壁的表面设有卡槽;
[0027] 所述自锁机构与第一、二齿轮配合时,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的齿尖相对,所述卡齿位于卡槽外;
[0028] 所述自锁机构与第一、二齿轮脱离配合时,所述第一齿的齿尖抵靠在第二齿的斜齿面上,所述卡齿卡入卡槽内,并沿自第二转轮指向第一转轮的轴向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
[0029] 所述外力自转盘指向壳底,所述外力作用在用于与所述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时,所述第二转轮能够在沿轴向移动的同时旋转,以使所述卡齿卡入卡槽内或从卡槽滑出。
[0030]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0031] 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夹持在所述第二转轮和第二弹性件之间的支撑盖,所述支撑盖与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0032]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二齿轮啮合时,所述第二齿轮作为主动轮,所述第一齿轮作为从动轮。
[0033]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相等,且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各个齿正对设置。
[0034]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外的摇把,所述摇把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伸出壳体外的一端抗扭连接。
[0035] 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内并固定在壳体的壳底上的防磨滚轴,所述防磨滚轴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牵拉件与防磨滚轴的外周面接触。
[0036] 可选地,所述牵拉件收容在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轴向间隔内。
[0037] 可选地,还包括:备胎固定块,吊挂在所述牵拉件的伸出端上。
[0038] 可选地,所述牵拉件为钢丝绳或链条。
[003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40]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备胎升降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位于内腔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转盘、缠绕在转盘上的牵拉件、以及用于实现备胎升降至任意位置后锁定的自锁机构,转盘具有两个沿第一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齿轮。外力作用在第一转轴上使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由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沿第一方向旋转转盘以使备胎上升。当备胎上升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自锁机构会将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外力作用在第一转轴上使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由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脱离配合,转盘的旋转不再受自锁机构的限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转盘以使备胎下降。当备胎下降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外力作用在第一转轴上使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由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自锁机构再次将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
[004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中,升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间隔设置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转轴、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外力作用在第二转轴上使第二齿轮由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自锁机构与第二齿轮配合,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啮合,沿第一方向旋转转盘以使备胎上升。当备胎上升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自锁机构会将第二齿轮、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外力作用在第二转轴上使第二齿轮由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自锁机构与第二齿轮脱离配合,第二齿轮与另一个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转盘的旋转不再受自锁机构的限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转盘以使备胎下降。当备胎下降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外力作用在第二转轴上使第二齿轮由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自锁机构再次将第二齿轮、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
[0042]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中,外力作用在第一转轴上使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由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配合,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沿第一方向旋转转盘以使备胎上升。当备胎上升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自锁机构会将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外力作用在第一转轴上使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由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自锁机构与所述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脱离配合,第二齿轮与另一个第一齿轮啮合,转盘的旋转不再受自锁机构的限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转盘以使备胎下降。当备胎下降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外力作用在第一转轴上使其中一个第一齿轮由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自锁机构再次将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

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现有一种备胎升降器的立体结构图;
[0044] 图2是图1所示备胎升降器的立体分解图;
[0045]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的立体结构图;
[0046] 图4是图3所示备胎升降器中上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0047] 图5是图3所示备胎升降器中下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0048] 图6是图5中P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49] 图7是图3所示备胎升降器中第二齿轮在第一位置下的剖面图;
[0050] 图8是图3所示备胎升降器中第二齿轮在第二位置下的剖面图;
[0051] 图9是图3所示备胎升降器中锁止复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0052] 图10至图12是图9所示锁止复位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53]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55] 第一实施例
[0056] 结合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备胎升降器包括:具有内腔G的壳体1、以及位于内腔G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40和第二转轴2、转盘4、牵拉件L、以及第二齿轮3。
[0057] 第一转轴40、第二转轴2均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1上。转盘4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40上,在本实施例中,转盘4具有两个第一齿轮41,两个第一齿轮41沿转盘4的轴向间隔设置。牵拉件L缠绕在转盘4上并位于两个第一齿轮41之间的轴向间隔内,且牵拉件L的一端与转盘4固定连接、另一端自壳体1的开口K伸出内腔G外以吊挂备胎。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牵拉件L也可以缠绕在转盘4的其他位置,例如,在转盘4中设置一固定套设在第一转轴40上的圆形盘状件,该圆形盘状件位于两个第一齿轮41的轴向一侧,该圆形盘状件的外周面设有一收容槽,牵拉件L容纳在该收容槽内。
[0058] 第二齿轮3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2上,转盘4旋转以升降备胎时第二齿轮3与转盘4的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1啮合,其中,第二齿轮3作为主动轮、第一齿轮41作为从动轮,以由第二齿轮3带动转盘4旋转。
[0059]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为手动备胎升降器,其还包括:位于内腔G外的摇把6,摇把6与第二转轴2伸出壳体1外的一端抗扭连接(即第二转轴2随摇把6的旋转而旋转)。升降备胎时,转动摇把6驱使第二转轴2旋转,旋转地第二转轴2带动第二齿轮3旋转,第二齿轮3带动转盘4旋转,以收放牵拉件L,实现备胎的升降调节。
[0060]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备胎升降器也可以为电动备胎升降器。在这种情况下,备胎升降器中未设置摇把6、而是设置用来驱使第二转轴2旋转的电动部件,所述电动部件可以为电机。
[0061] 在本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还包括:备胎固定块5。备胎固定块5吊挂在牵拉件L的伸出端上,用于固定备胎(未图示)。备胎固定块5的形状与备胎类似,其具有底座50、以及自底座50的一个端面突伸的凸台51。备胎固定在备胎固定块5上时,备胎紧紧地套设在备胎固定块5的凸台51上,并被底座50托住,使得备胎不会相对备胎固定块5晃动,且备胎表面不易产生压痕。
[0062] 在本实施例中,牵拉件L为钢丝绳。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牵拉件L也可以链条、或者其他能够吊挂备胎的牵拉部件。
[0063] 根据前面所述可知,在升降备胎时,会收放牵拉件L。收放牵拉件L时,牵拉件L会在壳体1的开口K处与壳体1发生摩擦,造成牵拉件L和壳体1被磨损。
[0064]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中设置了位于内腔G内并固定在壳体1的壳底10上的防磨滚轴7,防磨滚轴7位于壳体1的开口K处,牵拉件L与防磨滚轴7的外周面接触。在收放牵拉件L时,牵拉件L与防磨滚轴7的外周面发生摩擦,而并未与壳体1接触。由于防磨滚轴7的外周面具有防磨性能,因而能够降低牵拉件L的磨损程度。
[0065] 在具体实施例中,防磨滚轴7的外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或塑料,以起到防磨的功能,防磨滚轴7的中轴线与转盘4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0066]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第二转轴2的用于与摇把6抗扭连接的一端自上壳体11伸出内腔G之外。其中,如图4所示,上壳体11为板状。如图5所示,下壳体12具有壳底10、以及与壳底10固定连接的侧壁13,壳底10、侧壁13均呈板状,且壳底10、侧壁13围成用于放置升降机构的容腔。
[0067] 继续参照图4所示,备胎升降器的升降机构还包括:自锁机构8。在本实施例中,自锁机构8的作用是:在转动摇把6以使转盘4旋转以将备胎升降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4旋转的动力源(在本实施例中为停止转动摇把6)时,自锁机构8会将转盘4锁死,使转盘4不会在备胎的自重下沿使备胎下降的方向(本发明定义为第二方向)旋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关于本实施例的自锁机构8具体是如何实现上述作用将在后续备胎升降器的工作过程中详细描述。
[0068] 在本实施例中,自锁机构8包括: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其中,棘爪80与上壳体11可旋转连接,棘爪80的旋转中轴线(未标识)与第一转轴2平行间隔设置,第一弹性件81的一端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棘爪80相抵。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也可以支撑在壳体1中除上壳体11以外的位置上。
[006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81为弹簧。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第一弹性件81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部件,例如利用弹簧钢制成的弹簧片等。
[0070] 如图7所示,上升备胎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壳底10)作用在第二齿轮3所固定套设的第二转轴2上,使得第二齿轮3沿轴向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齿轮3位于第一位置下与远离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啮合,棘爪80与第二齿轮3配合,即棘爪80与第二齿轮3的外周缘接触,第二齿轮3仅能沿第二方向B旋转而无法沿与第二方向B相反的第一方向A旋转,由于第二齿轮3与转盘4的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1啮合,故转盘4仅能沿第一方向A旋转而无法沿第二方向B旋转。转盘4沿第一方向A旋转时,备胎上升。
[0071] 如图8所示,下降备胎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壳底10)作用在第二齿轮3所固定套设的第二转轴2上,使得第二齿轮3沿轴向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齿轮3位于第一位置下与靠近壳底10的第二齿轮41啮合,棘爪80与第二齿轮3脱离配合,即棘爪80与第二齿轮3的外周缘分离,第二齿轮3能够带动转盘4沿第二方向B、以及第一方向A旋转。转盘4沿第二方向B旋转时,备胎下降。
[0072] 结合图7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底10设有凹槽14,备胎升降器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位于凹槽14内的锁止复位机构9,锁止复位机构9支撑第二齿轮3。外力F作用在第二齿轮3所固定套设的第二转轴2上时,锁止复位机构9能够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棘爪80与第二齿轮3配合,当外力F再次作用在第二转轴2上时,锁止复位机构9能够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棘爪80与第二齿轮3脱离配合。
[0073]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的工作过程做详细介绍。
[0074] 如图7所示,在对备胎进行上升调节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壳底10)作用在第二齿轮3所固定套设的第二转轴2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棘爪80与第二齿轮3配合。第二齿轮3在所述第一位置下,第二齿轮3与远离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啮合,第二齿轮3与棘爪80接触,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限制第二齿轮3仅能沿第二方向B旋转、无法沿第一方向A旋转。旋转摇把6,由第二转轴2带动第二齿轮3沿第二方向B旋转,第二齿轮3带动转盘4沿第一方向A旋转,以卷收牵拉件L,使备胎上升。在第二齿轮3沿第二方向B旋转的过程中,棘爪80会滑过第二齿轮3的齿,第一弹性件81会被压缩。
[0075] 当备胎上升至所需位置时,停止旋转摇把6,在第一弹性件81的回复力作用下,棘爪80卡入第二齿轮3的齿槽中,在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作用下第二齿轮3被锁死,无法反转(即沿与第二方向B相反的第一方向A旋转)。由于此时第二齿轮3被锁死,故转盘4也无法旋转,牵拉件L停止收放,使得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
[0076] 如图8所示,在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壳底10)作用在第二齿轮3所固定套设的第二转轴2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棘爪80与第二齿轮3脱离配合。第二齿轮3在所述第二位置下,第二齿轮3与靠近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啮合,第二齿轮3与棘爪80分离,第二齿轮3的旋转不再受到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限制,即,第二齿轮3能够沿第一方向A、以及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旋转摇把6,由第二转轴2带动第二齿轮3沿第一方向A旋转,第二齿轮3带动转盘4沿第二方向B旋转,以放出牵拉件L,使备胎下降。
[0077] 当备胎下降至所需位置时,停止旋转摇把6,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壳底10)作用在第二齿轮3所固定套设的第二转轴2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棘爪80与第二齿轮3配合。在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作用下,第二齿轮3和转盘4再次被锁死无法旋转,牵拉件L停止收放,使得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
[0078] 继续参照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41的齿数,这样一来,在升降备胎时可以使驱使第二转轴2旋转所需的力矩较小。当第一齿轮41与第二齿轮3的齿数之比越大时,在升降备胎时驱使第二转轴2旋转所需的力矩越小。
[0079] 在本实施例中,转盘4中两个第一齿轮41的齿数相等,且两个第一齿轮41的各个齿正对设置,即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1的所有齿与另一第一齿轮41的所有齿一一相对,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1的所有齿槽与另一第一齿轮41的所有齿槽一一相对。这样一来,在实现备胎的下降调节时(此时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第二齿轮3的齿能够与远离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的齿槽相对设置,当备胎下降至所需位置、锁止复位机构9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以将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时,第二齿轮3的齿刚好能够嵌入远离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的齿槽中。
[0080] 如图3所示,壳体1设有可视窗M,透过可视窗M能够看见第二齿轮3与棘爪80的接触。在第二齿轮3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结合图4所示,第二齿轮3需再次与棘爪80接触,以使第二齿轮3能够被棘爪80锁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发生下述问题:第二齿轮3沿其轴向方向由所述第二位置达到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二齿轮3与棘爪80不接触,造成第二齿轮3无法被棘爪80锁死。当发生该问题时,操作人员可以旋转第二齿轮3,当透过可视窗M观察到第二齿轮3与棘爪80接触时停止旋转第二齿轮3。
[0081]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锁止复位机构的结构做详细介绍。
[0082] 结合图9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止复位机构9包括:位于凹槽14内的第二弹性件93、位于第二弹性件93和第二齿轮3之间的第一限位件96、以及位于凹槽14侧壁上的第二限位件94。第一限位件96包括支撑在第二弹性件93上的第二转轮92、位于第二转轮92背向第二弹性件93一侧的第一转轮91、以及夹持在第二弹性件93和第二转轮92之间的支撑盖95,支撑盖95与第二弹性件9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93能够沿第二齿轮3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
[0083] 如图9所示,第一转轮91靠近第二转轮92的一端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第一齿910,第一齿910具有两个沿周向背对设置的斜齿面911,斜齿面911与第一转轮91的中轴线不平行,并面向第二转轮92。
[0084] 第二转轮92靠近第一转轮91的一端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第二齿920,第二齿920具有两个沿周向背对设置的斜齿面921,斜齿面921与第二转轮92的中轴线不平行,并面向第一转轮91。第二转轮92的外周面上固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卡齿922。卡齿922面向第一转轮91的一端设有斜面923,斜面923与第二转轮92的中轴线不平行。
[0085] 如图5至图6所示,第二限位件9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限位件94沿第二转轮92的周向间隔排列,第二限位件94面向凹槽14的底壁的表面设有卡槽940。凹槽14为圆柱形,卡槽940大体上呈L型。第二限位件94面向凹槽14的底壁的表面由沿凹槽14的周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底面S1、第二底面S2、第三底面S3相连而成。其中,第二底面S2与凹槽14的底壁垂直,第一底面S1与第二底面S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三底面S3与第二底面S2之间的夹角大于270度小于360度。
[0086] 如图10所示,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对备胎进行上升调节时,锁止复位机构9如何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以及在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时锁止复位机构9如何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的工作原理作详细描述。
[0087] 锁止复位机构9的第一转轮91具有若干第一齿910、第二转轮92具有若干第二齿920,为了能够更为清楚的描述锁止复位机构9的工作原理,在下面描述中所涉及到的第一齿以其中一个第一齿910a为例,所涉及到的第二齿以其中两个沿周向相邻设置的第二齿
920a、920b为例。
[0088] 继续参照图10所示,第二齿轮3在所述第一位置下,第二弹性件93呈自然状态,第一齿910a与第二齿920a的齿尖相对,卡齿922位于第二限位件94的卡槽940外。
[0089] 结合图10至图11所示,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当欲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时,在外力F(第二齿轮3指向第一转轮91)的作用下,第二齿轮3推着第一转轮91沿方向C(自第一转轮91指向第二转轮92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转轮91在沿方向C移动时,第一齿910a的齿尖会沿着第二转轮92中第二齿920a的斜齿面921移动,并驱使第二转轮92一边沿方向C移动、一边沿方向D旋转。沿方向C移动地第二转轮92会压缩第二弹性件93,使第二弹性件93呈压缩形变状态。第二转轮92沿方向D旋转时,卡齿922上的斜面923与第二限位件94的第三底面S3接触并相对移动。
[0090] 结合图11至图12所示,当卡齿922上的斜面923脱离第二限位件94的第三底面S3时,在呈压缩形变状态的第二弹性件93的回复力(与方向C相反)作用下,第二转轮92会被第二弹性件93推着沿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卡齿922卡入第二限位件94的卡槽940内,且第二转轮92上的卡齿922沿方向C的反方向抵靠在第二限位件94的第一底面S1上。此时,第二转轮92上的卡齿922因受到第二限位件94的阻挡无法沿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0091] 如图12所示,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一转轮91中第一齿910a的齿尖抵靠在第二转轮92中第二齿920a的斜齿面921上。
[0092] 如图8所示,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可以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备胎的具体下降调节过程参考前面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根据前面所述可知,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当欲停止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以将备胎锁定时,会向第二转轴2施加外力F,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第二齿轮3再次锁定至所述第一位置。在外力F的作用下,第二齿轮3推着第一转轮91沿方向C继续移动,第一转轮91在沿方向C移动时,第一齿910a的齿尖会沿着第二转轮92中第二齿920a的斜齿面921继续移动,并驱使第二转轮92一边沿方向C继续移动、一边沿方向D继续旋转。第二转轮92沿方向D旋转时,卡齿922上的斜面923与第二限位件94的第一底面S1相对移动。
[0093] 当第二转轮92沿方向D旋转至卡齿922从第二限位件94的卡槽940滑出时(此时卡齿922的斜面923不再沿方向C的反向方抵靠在第二限位件94的第一底面S1上),第一齿910a的齿尖与第二齿920a相邻的第二齿920b的齿尖相抵。一旦卡齿922从第二限位件94的卡槽940滑出,在呈压缩形变状态的第二弹性件93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转轮92会推着第一转轮
91以及第二齿轮3一起沿与方向C相反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弹性件93恢复至自然状态。第二弹性件93恢复至自然状态之后,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
[0094] 如图7所示,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可以对备胎进行上升调节。备胎的具体上升调节过程参考前面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095] 继续参照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92为螺旋弹簧,第二弹性件92的一端通过支撑盖95抵靠在第二转轮92上。第二齿轮3被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支撑盖95能够使第二弹性件92的回复力更大面积且更为均匀地传递给第二转轮92,使第二转轮92与第一转轮91能够沿轴向牢靠地抵靠在一起。
[0096] 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锁止复位机构9中也可以没有支撑盖95,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弹性件92的一端直接抵靠在第二转轮92上;另外,第二弹性件92也可以为螺旋弹簧以外的能够沿第二转轮92的轴向方向发生形变的弹性部件。
[0097] 第二实施例
[0098]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之一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升降备胎时,结合图7至图8所示,棘爪80与第二齿轮3配合或脱离配合;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升降备胎时,如图13所示,棘爪80与转盘40远离壳底(未图示)的第一齿轮41(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用于与棘爪配合的齿轮)配合或脱离配合。
[0099]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之二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8所示,锁止复位机构9位于凹槽14的底壁和第二齿轮3之间,外力F作用在第二转轴2时,第二齿轮3能够沿轴向移动,并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第一位置以与远离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啮合、或者将第二齿轮3锁定在第二位置以与靠近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啮合;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锁止复位机构9位于凹槽(未图示)的底壁和第一齿轮41之间,外力F作用在第一齿轮41所固定套设的第一转轴40上时,转盘4上的第一齿轮41能够沿轴向移动,并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图中为上方的第一齿轮)锁定在第一位置以使第二齿轮3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啮合、或者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第二位置以使第二齿轮3与靠近壳底的第一齿轮41(图中为下方的第一齿轮)啮合。
[0100]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的工作过程作详细介绍。
[0101] 在对备胎进行上升调节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锁止复位机构9)作用在第一齿轮41所固定套设的第一转轴40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棘爪80与转盘40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配合。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在所述第一位置下,第二齿轮3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啮合,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与棘爪80接触,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限制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仅能沿第一方向A旋转、无法沿第二方向B旋转。旋转摇把6,由第二转轴2带动第二齿轮3沿第二方向B旋转,第二齿轮3带动转盘4沿第一方向A旋转,以卷收牵拉件L,使备胎上升。在第一齿轮41沿第一方向A旋转的过程中,棘爪80会滑过第一齿轮41的齿,第一弹性件81会被压缩。
[0102] 当备胎上升至所需位置时,停止旋转摇把6,在第一弹性件81的回复力作用下,棘爪80卡入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的齿槽中,在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作用下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被锁死,无法反转(即沿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由于此时第一齿轮41被锁死,故转盘4也无法旋转,牵拉件L停止收放,使得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
[0103] 在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锁止复位机构9)作用在第一转轴40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第二位置,棘爪80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脱离配合。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在所述第二位置下,第二齿轮3与靠近壳底10的第一齿轮41啮合,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与棘爪80分离,第一齿轮41的旋转不再受到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限制,即,第一齿轮41能够沿第一方向A、以及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旋转摇把6,由第二转轴2带动第二齿轮3沿第一方向A旋转,第二齿轮3带动转盘4沿第二方向B旋转,以放出牵拉件L,使备胎下降。
[0104] 当备胎下降至所需位置时,停止旋转摇把6,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锁止复位机构9)作用在第一转轴40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棘爪80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配合。在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作用下,第二齿轮3和转盘4再次被锁死无法旋转,牵拉件L停止收放,使得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
[0105] 第三实施例
[0106]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继续参照图1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的升降机构中没有第二转轴2、以及第二齿轮3,摇把6与第一转轴40伸出壳底1外的一端抗扭连接(即第一转轴40随摇把6的旋转而旋转)。
[0107]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备胎升降器的工作过程作详细介绍。
[0108] 在对备胎进行上升调节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锁止复位机构9)作用在第一齿轮41所固定套设的第一转轴40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棘爪80与转盘40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接触,以实现自锁机构8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的配合。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限制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仅能沿第一方向A旋转、无法沿第二方向B旋转。旋转摇把6,由第一转轴40直接带动转盘4沿第一方向A旋转,以卷收牵拉件L,使备胎上升。在转盘4沿第一方向A旋转的过程中,棘爪80会滑过第一齿轮41的齿,第一弹性件81会被压缩。
[0109] 当备胎上升至所需位置时,停止旋转摇把6,在第一弹性件81的回复力作用下,棘爪80卡入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的齿槽中,在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作用下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被锁死,无法反转(即沿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由于此时第一齿轮41被锁死,故转盘4也无法旋转,牵拉件L停止收放,使得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
[0110] 在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时,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锁止复位机构9)作用在第一转轴40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第二位置,棘爪80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分离,以实现自锁机构8与第一齿轮41脱离配合,此时第一齿轮41的旋转不再受到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限制,即,第一齿轮41能够沿第一方向A、以及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旋转。旋转摇把6,由第一转轴40带动转盘4沿第二方向B旋转,以放出牵拉件L,使备胎下降。
[0111] 当备胎下降至所需位置时,停止旋转摇把6,外力F(方向自转盘4指向锁止复位机构9)作用在第一转轴40上,由锁止复位机构9将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棘爪80与远离壳底的第一齿轮41配合。在棘爪80和第一弹性件81的作用下,转盘4再次被锁死无法旋转,牵拉件L停止收放,使得备胎锁定在所需位置。
[0112] 与第三实施例相比,第一、二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升降备胎时,驱使摇把旋转所需的力矩小,操作更为省力。
[0113]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自锁机构并不应局限于实施例中由棘爪和第一弹性件构成的结构形式。只要满足以下要求即可:在外力的作用下,自锁机构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能够在配合状态、脱离配合状态之间切换。自锁机构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配合时,自锁机构限制转盘仅能沿单方向旋转以使备胎上升,在本发明中,所述单方向为第一方向。当备胎上升至任意所需位置、撤销驱使转盘旋转的动力源时,自锁机构会将转盘锁死使转盘无法反转,进而将备胎锁定在任意所需位置。自锁机构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脱离配合时,转盘的旋转不再受自锁机构的限制,因而转盘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备胎下降。
[0114] 另外,锁止复位机构中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的结构并不应局限于本发明的所给实施例,作用在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以使第二齿轮自所述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自所述第二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的外力方向也不应局限于所给实施例,只要其满足以下要求即可:
[0115] 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对应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齿轮、对应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其中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下,当欲对备胎进行下降调节时,将外力作用在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对应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转轴、对应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转轴)上,使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沿着自所述第一位置指向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支撑在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下方的第一限位件沿朝向壳底的方向压缩第二弹性件以使第二弹性件呈压缩形变状态,并使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二限位件面向壳底的一侧。当该外力撤销时,在呈压缩形变状态的第二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限位件沿自所述第二位置指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使得第一限位件不会沿自所述第二位置指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
[0116] 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下,当欲对备胎进行上升调节时,将外力作用在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使第一限位件不再沿自所述第二位置指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抵靠第二限位件,即第二限位件对第一限位件的阻挡作用消除,在呈压缩形变状态的第二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二限位件推着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沿自所述第二位置指向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当第二弹性件恢复至自然状态时,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
[0117] 需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锁止复位机构也可以不设置成由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二弹性件构成的结构形式出现,只要锁止复位机构能够满足以下要求即可:外力作用在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所固定套设的转轴上时,支撑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的锁止复位机构能够将用于与自锁机构配合的齿轮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0118] 本发明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式写法,重点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实施例中的相同部分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
[0119]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