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737139.3

文献号 : CN1063494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佟锐雷秋芬户献雷邓杨

申请人 :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具体为:单体相在引发剂、悬浮稳定剂的存在下,以水相为连续相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并分离得到高分子微球;单体相由30‑94wt%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5‑20wt%的功能单体、1‑50wt%的交联单体组成;功能单体为下式至少一种:CH2=CR1C(O)OR4OH,R1为氢或甲基,R4为C2‑C6亚烷基;悬浮稳定剂由55‑95wt%的非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和5‑45wt%的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组成;去离子水与单体相的重量比为2~10:1;悬浮稳定剂为去离子水的0.1‑10wt%。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分子微球残留单体含量在100ppm以内、粒径在100nm至1000μm之间,易于在水中分散。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为:单体相在引发剂、悬浮稳定剂的存在下,以水相为连续相,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并分离后得到高分子微球;

所述的单体相由30-94wt%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5-20wt%的功能单体、

1-50wt%的交联单体组成;

所述的功能单体为具有下式结构的至少一种:CH2=CR1C(O)OR4OH,其中R1为氢或甲基,R4为C2-C6亚烷基;

所述的悬浮稳定剂由55-95wt%的非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和5-45wt%的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组成;

去离子水与单体相的重量比为2~10:1;所述的悬浮稳定剂相当于去离子水的0.1-

1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单体相以及引发剂混合物混合溶解,获得油相溶液A;

步骤2:将悬浮稳定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溶液B;

步骤3:将油相溶液A与水相溶液B混合后采用均质机均质,均质机转速为500-

20000rpm,均质后形成悬浮液C;

步骤4:将悬浮液C转移至聚合装置中,通氮气后先在55-75℃聚合1-10小时,再在70-90℃聚合2-10小时,制得高分子微球悬浮液;

步骤5:将所制备的高分子微球悬浮液分离、洗涤并干燥得到高分子微球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为具有CH2=CR1R2结构的化合物,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苯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或-C(O)OR3,其中R3为C1-C18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为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的重量为单体相重量的0.1-10wt%,引发剂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9-9:1的低温引发剂与高温引发剂组成;低温引发剂与高温引发剂的10小时半衰期温度相差8℃及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和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的组合,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和过氧化癸酰的组合,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过氧化月桂酰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偶氮二异庚腈和偶氮二异戊腈的组合,或者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非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具体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胶体二氧化硅中的一种;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具体为聚乙二醇甲醚(2000)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醚(950)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醚(480)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10.一种高分子微球,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的高分子微球残留单体含量在100ppm以内、粒径在100nm至1000μm之间,并且在水中分散时间不大于25min。

说明书 :

一种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残留单体含量低、水中可快速分散的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分子微球是指直径在纳米至微米级,形状为球形的高分子材料或者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形貌可以是实心、空心、多孔、哑铃型以及洋葱型等。高分子微球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发的关注,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从涂料、纸张表面涂层、化妆品等通用材料到药物缓释控释、蛋白质分离等高附加值产品均有应用。
[0003] 目前,高分子微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乳液聚合、无皂乳液聚合、沉淀聚合、分散聚合、种子溶胀聚合以及悬浮聚合等。乳液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一般较小,为纳米级至亚微米级,但是乳液聚合需要用到大量的乳化剂,因此乳液聚合制备的微球产品一般都是直接以乳液的形式直接使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得的微球粒径一般比乳液聚合稍大,通常在几百纳米至几微米。无皂乳液所用的乳化剂含量极低甚至不使用乳化剂,适用于制备固体产品。沉淀聚合可制备的微球粒径范围较宽,可在0.1-100μm之间。沉淀聚合采用的溶剂一般只能溶解聚合单体而不能溶解生成的聚合物,因此当聚合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生成的聚合物从体系中析出后便得到聚合物微球。分散聚合是一种特殊的沉淀聚合,采用分散聚合制备的聚合物微球时需要加入大量分散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等,所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粒径一般在1-15μm之间。种子溶胀聚合是先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或者分散聚合等方法制成种子微球,再用单体、交联剂及惰性分子对种子进行溶胀后聚合,从而制得大粒径的聚合物微球。采用种子溶胀聚合法可制备粒径在1-100μm之间的聚合物微球,且单分散性很好。悬浮聚合法是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分散剂的存在下,通过强烈的搅拌使单体液滴悬浮于水中进行聚合的方法,制备过程方便,所制备的微球粒径可在亚微米至毫米级。
[0004] CN101787138A采用乳液分散溶剂挥发法,在高速搅拌下,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按一定的流速加入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经超声分散、溶剂挥发、抽滤、水洗等步骤后,制备出了一种单分散微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其粒径在10-100μm之间。
[0005] CN1362973A公开了一种制备单分散聚合物颗粒的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者纤维素醚为稳定剂,在位阻剂存在下,通过将聚合物种子采用多步溶胀后再进行聚合的方法得到单分散聚合物颗粒。此方法步骤繁琐,耗时长,并且需用到大量有机溶剂。
[0006] CN 103554376A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引发剂反应制得溶液A,再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交联剂反应制得溶液B,将A与B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后便可收集产物中的单分散交联微球。
[0007] CN 102786635公开了一种单分散大粒径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是通过分散聚合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种球,在将种球溶胀并达到所需粒径后升温聚合制得。
[0008] 采用以上方法虽然能制备出交联或非交联的高分子微球,但是采用疏水性单体制备的高分子微球,由于与水相容性不好,因此置于水中会长时间漂浮在水面上,难以快速分散。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微球以及该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分子微球残留单体含量在100ppm以内、粒径在100nm至1000μm之间,并且易于在水中分散。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具体为:单体相在引发剂、悬浮稳定剂的存在下,以水相为连续相,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并分离后得到高分子微球;
[0011] 所述的单体相由30-94wt%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5-20wt%的功能单体、1-50wt%的交联单体组成;
[0012] 所述的功能单体为具有下式结构的至少一种:CH2=CR1C(O)OR4OH,其中R1为氢或4
甲基,R为C2-C6亚烷基;
[0013] 所述的悬浮稳定剂由55-95wt%的非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和5-45wt%的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组成;
[0014] 去离子水与单体相的重量比为2~10:1;所述的悬浮稳定剂相当于去离子水的0.1-10wt%。
[0015]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6] 步骤1:将单体相以及引发剂混合物混合溶解,获得油相溶液A;
[0017] 步骤2:将悬浮稳定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溶液B;
[0018] 步骤3:将油相溶液A与水相溶液B混合后采用均质机均质,均质机转速为500-20000rpm,均质后形成悬浮液C;
[0019] 步骤4:将悬浮液C转移至聚合装置中,通氮气后先在55-75℃聚合1-10小时,再在70-90℃聚合2-10小时,制得高分子微球悬浮液;
[0020] 步骤5:将所制备的高分子微球悬浮液分离、洗涤并干燥得到高分子微球粉末。
[0021]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为具有CH2=CR1R2结构的化合物,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苯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或-C(O)OR3,其中R3为C1-C18烷基。
[0022]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带双键的疏水可聚合自由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
[0024]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交联单体为二乙烯基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5]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引发剂的重量为单体相重量的0.1-10wt%,引发剂混合物由重量比为1:9-9:1的低温引发剂与高温引发剂组成;低温引发剂与高温引发剂的10小时半衰期温度相差8℃及以上。
[0026] 在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和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的组合,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和过氧化癸酰的组合,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过氧化月桂酰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偶氮二异庚腈和偶氮二异戊腈的组合,或者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
[0027] 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中,非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具体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胶体二氧化硅中的一种;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具体为聚乙二醇甲醚(2000)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醚(950)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醚(480)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0028]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微球,按照上述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的高分子微球残留单体含量在100ppm以内、粒径在100nm至1000μm之间,并且在水中分散时间不大于25min。
[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0] 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微球残留单体含量在100ppm以内,粒径在100nm至1000μm之间,同时功能单体、悬浮稳定剂组合,可使制备的微球在水中快速分散。解决了传统通过悬浮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微球分散性能差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0032] 实施例1
[0033] 称取23.7g甲基丙烯酸甲酯、6g丙烯酸羟乙酯、0.3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0.003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以及0.027g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34] 称取0.2g聚乙烯醇,以及0.1g聚乙二醇甲醚(2000)丙烯酸酯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35]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500rpm下均质10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36]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55℃聚合1小时,然后再升温至70℃聚合10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37] 实施例2
[0038] 称取45g苯乙烯、9g丙烯酸羟丙酯以及6g二乙烯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0.18g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以及0.42g过氧化癸酰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39] 称取0.33g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0.27g聚乙二醇甲醚(950)甲基丙烯酸酯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40]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1000rpm下均质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41]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65℃聚合3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0℃聚合8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42] 实施例3
[0043] 称取33g苯乙烯、30g甲基苯乙烯、9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以及18g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1.35g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以及1.3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44] 称取3.1g羟丙基纤维素以及1.4g聚乙二醇甲醚(480)丙烯酸酯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羟丙基纤维素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45]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5000rpm下均质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46]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65℃聚合5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5℃聚合6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47] 实施例4
[0048] 称取28g乙基苯乙烯、20g甲基苯乙烯、30g苯乙烯、6g丙烯酸羟丁酯以及36g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4.5g过氧化月桂酰以及1.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49] 称取9g胶体二氧化硅以及3g聚乙二醇甲醚(480)丙烯酸酯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胶体二氧化硅完全分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50]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10000rpm下均质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51]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70℃聚合7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5℃聚合4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52] 实施例5
[0053] 称取67.5g丙烯酸丁酯、7.5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及75g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13.5g偶氮二异庚腈以及1.5g偶氮二异戊腈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54] 称取28.5g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1.5g聚乙二醇甲醚(950)丙烯酸酯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55]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15000rpm下均质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56]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65℃聚合10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5℃聚合2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57] 实施例6
[0058] 称取54g丙烯酸十八烷酯、3g丙烯酸羟乙酯以及3g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0.3g偶氮二异丁腈以及0.3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59] 称取0.8g聚乙烯醇并以及0.1g聚乙二醇甲醚(2000)丙烯酸酯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60]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20000rpm下均质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61]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75℃聚合10小时,然后再升温至85℃聚合10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62] 对比实施例1
[0063] 称取27g甲基丙烯酸甲酯、1.5g丙烯酸羟乙酯以及1.5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0.6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64] 称取1.5g聚乙烯醇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65]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7000rpm下均质乳化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66]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80℃聚合3小时,然后再升温至90℃保温3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67] 对比实施例2
[0068] 称取28.5g甲基丙烯酸甲酯,1.5g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单体。称取0.6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上述混合单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A。
[0069] 称取1.4g聚乙烯醇以及0.1g聚乙二醇甲醚(2000)丙烯酸酯并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水溶液B。
[0070] 将油相溶液A与水溶液B混合,采用均质机在7000rpm下均质乳化5分钟,得到悬浮液C。
[0071] 将悬浮液C转移至带有搅拌器、氮气装置、温度计以及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升温至80℃聚合3小时,然后再升温至90℃保温3小时。聚合完成后降至室温,采用减压过滤得到滤饼,将滤饼分别采用去离子水以及乙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终产物。
[0072] 粒径: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
[0073] 残留单体含量:高分子微球残留单体含量采用气相色谱顶空进样进行表征。
[0074] 水中分散时间:称取1g微球加入到99g去离子水中,采用400转每分钟的速度进行搅拌,记录粉末完全分散在水中并且水面没有明显浮粉所需的搅拌时间,记为水中分散时间。
[0075] 表1高分子微球粒径、残留单体含量及水中分散时间
[0076]  粒径(μm) 残留单体含量(ppm) 水中分散时间(min)
实施例1 900.1 64 15
实施例2 100.3 48 12
实施例3 50.8 20 17
实施例4 5.4 33 20
实施例5 0.8 56 21
实施例6 0.2 15 23
对比实施例1 11.3 2100 40
对比实施例2 13.2 1950 37
[0077] 本发明的产品克服了在水中不易分散的问题,并且降低了其残留单体含量,通过改进,使本产品在水、油中均可以较好的分散。
[0078] 究其原因在于,本发明采用了疏水单体、功能单体和复合悬浮分散剂组合来达到该效果。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疏水单体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微球在水中不易分散的缺陷。
[0079] 在本发明中,功能单体和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是缺一不可的,功能单体用量较少,可以提高微球颗粒的亲水性。可聚合的悬浮稳定剂可以在微球颗粒中均匀分布,在反应过程中维持反应体系稳定。在用水分散时能够快速的使颗粒表面润湿,提高颗粒的水分散效果,防止颗粒之间聚集以及颗粒漂浮在水的表面长时间不润湿、不分散。
[0080] 该项成果可以使本产品能够应用于不同的溶剂体系中,极大的扩大了应用范围。
[0081]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