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车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901503.5

文献号 : CN1063645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有伟叶王勇

申请人 : 宁波爱贝丽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可折叠车架,前支架上端、后支架上端以及座位侧管下端在第一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座位底管的中部与前支架在第二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第二转动点位于第一转动点的下方,座位底管的后端与连杆中部在第三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连杆的上端与推杆的下端在第四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连杆的下端与后支架的中部在第五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座位侧管的上端与推杆之间在第六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可折叠车架通过在前支架、后支架、座位底管、座位侧管、推杆及连杆之间设置六个不同位置的转动点,可以轻松实现车架的整体折叠,车架整体结构简单、新颖且折叠非常方便。另外,车架折叠时扶手能自动解锁,车架打开后,扶手能自动锁定。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座位底管(3)、座位侧管(4)和推杆(5),所述前支架(1)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3)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支架(2)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3)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座位侧管(4)有两根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3)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推杆(5)安装在座位侧管(4)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座位底管(3)后方左右两侧的连杆(6),所述前支架(1)的上端、后支架(2)的上端以及座位侧管(4)的下端在第一转动点(A)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座位底管(3)的中部与所述前支架(1)在第二转动点(B)形成转动连接,该第二转动点(B)位于第一转动点(A)的下方,所述座位底管(3)的后端与所述连杆(6)的中部在第三转动点(C)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上端与所述推杆(5)的下端在第四转动点(D)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架(2)的中部在第五转动点(E)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管(4)的上端与所述推杆(5)在第六转动点(F)形成转动连接,且所述第六转动点(F)位于所述第四转动点(D)的上方;

在所述座位底管(3)的上方设有扶手(9),所述扶手(9)具有左右两个安装臂(91),所述安装臂(91)的后端与对应侧的连杆(6)在第七转动点(G)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动点(G)设于所述第三转动点(C)与第四转动点(D)之间;所述扶手(9)设于所述座位侧管(4)的内侧,在所述座位侧管(4)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定位销(10),在车架打开状态下,所述安装臂(91)支撑在对应侧的定位销(10)上,在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安装臂(91)与对应侧的定位销(10)相脱离;所述安装臂(91)的后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92),所述弯折部(92)位于对应侧连杆(6)的内侧,所述弯折部(92)的底端具有向外侧延伸的挡块(93),在车架打开状态下,所述连杆(6)与所述挡块(93)相抵,在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连杆(6)与所述挡块(93)相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设于所述座位底管(3)的外侧,所述后支架(2)和推杆(5)设于所述连杆(6)的外侧,所述前支架(1)设于所述后支架(2)的外侧,所述座位侧管(4)设于所述前支架(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位底管(3)的中部安装有连接套管(7),该连接套管(7)具有套接在座位底管(3)上的套接部(71)和自套接部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72),所述延伸部(7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支架(1)相平行,所述延伸部(72)的下端与所述前支架(1)在所述第二转动点(B)形成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杆(5)的上端安装有解锁按钮(8),在该解锁按钮(8)被按下的状态下,所述推杆(5)与座位侧管(4)之间解除锁定而使推杆(5)能够向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支架(1)的前车轮(11)底部、后支架(2)的后车轮(12)底部以及推杆(5)的底部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七转动点(G)设于所述弯折部(92)上并位于所述挡块(93)的上方。

说明书 :

一种可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推车车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见的可折叠童车车架主要是采用两种折叠方式进行折叠,一种是水平折叠结构,即折叠后的整个车体纵向高度降低并合并在一起,该种折叠结构折叠后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另一种是立式折叠结构,该种折叠结构一般都是折叠后前轮与后轮分别位于车体的上下两端,折叠好后难以稳定自立,需要手扶,从而不方便存放。另外,上述两者折叠结构的零件较多,整体结构复杂,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对于上述车架折叠结构的缺陷,人们发明了各种改进型的可折叠车架,如申请号为201210438428.5(申请公布号为CN 103802876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该自立式可折叠童车车架的后轮支架上设有第一铰接点,前轮支架上设有第二铰接点,推杆上设有第三铰接点,后轮支架上部与侧扶手一端枢接,后轮支架上的第一铰接点与前轮支架上的第二铰接点铰接,前轮支架上部与推杆的第三铰接点铰接,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推杆和侧扶手形成的四连杆机构能够通过一锁定连接结构实现相对位置止动定位,推杆下部与侧扶手另一端枢接,X撑两连杆的上部与前轮支架上部侧壁和推杆下部之一活动连接,X撑两连杆的下部与后轮支架的下部侧壁活动连接,前轮支架下部设有前轮,后轮支架和X撑之一的下部设有后轮。该发明虽然只要一个X撑就能实现整个车体的支撑,且折叠后能够保持稳定的站立状态,但其折叠结构相对还是较为复杂,并且,该发明不能可靠地实现扶手的解锁和锁定。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可折叠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方便的可折叠车架。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折叠时扶手能自动解锁、打开后扶手能自动锁定的可折叠车架。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折叠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座位底管、座位侧管和推杆,所述前支架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支架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座位侧管有两根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推杆安装在座位侧管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于座位底管后方左右两侧的连杆,所述前支架的上端、后支架的上端以及座位侧管的下端在第一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座位底管的中部与所述前支架在第二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该第二转动点位于第一转动点的下方,所述座位底管的后端与所述连杆的中部在第三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在第四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后支架的中部在第五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座位侧管的上端与所述推杆在第六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且所述第六转动点位于所述第四转动点的上方[0006] 为了使车架折叠时各个组件能够相互错开,所述连杆设于所述座位底管的外侧,所述后支架和推杆设于所述连杆的外侧,所述前支架设于所述后支架的外侧,所述座位侧管设于所述前支架的外侧。
[0007] 底座底管与前支架之间可以有多种转动连接结构,优选地,在所述座位底管的中部安装有连接套管,该连接套管具有套接在座位底管上的套接部和自套接部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支架相平行,所述延伸部的下端与所述前支架在所述第二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
[0008]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推杆的上端安装有解锁按钮,在该解锁按钮被按下的状态下,所述推杆与座位侧管之间解除锁定而使推杆能够向下运动。这样,只要按下解锁按钮就可以开始对车架进行折叠,折叠非常方便。
[0009] 为了使车架折叠后能够自立,在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前支架的前车轮底部、后支架的后车轮底部以及推杆的底部相齐平。
[0010]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折叠车架在所述座位底管的上方设有扶手,所述扶手具有左右两个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后端与对应侧的连杆在第七转动点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动点设于所述第三转动点与第四转动点之间。
[0011] 进一步优选,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位侧管的内侧,在所述座位侧管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定位销,在车架打开状态下,所述安装臂支撑在对应侧的定位销上,在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安装臂与对应侧的定位销相脱离。
[0012] 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臂的后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对应侧连杆的内侧,所述弯折部的底端具有向外侧延伸的挡块,在车架打开状态下,所述连杆与所述挡块相抵,在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连杆与所述挡块相脱离。
[0013] 为了使扶手能够顺利折叠,所述的第七转动点设于所述弯折部上并位于所述挡块的上方。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可折叠车架通过在前支架、后支架、座位底管、座位侧管、推杆及连杆之间设置六个不同位置的转动点,可以轻松实现车架的整体折叠,车架整体结构简单、新颖且折叠非常方便,且折叠后的车架还能保持自立。另外,车架折叠时扶手能自动解锁,使折叠操作能顺利进行,车架打开后,扶手能够自动锁定,防止扶手晃动,使车架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车架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车架半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在车架完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车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座位底管3、座位侧管4、推杆5、连杆6、连接套管7、解锁按钮8、扶手9、定位销10等组件。
[0022] 其中,前支架1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3下方的左右两侧,后支架2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3下方的左右两侧,座位侧管4有两根并分别设于座位底管3上方的左右两侧,推杆5安装在座位侧管4的上端,连杆6设于座位底管3后方的左右两侧。并且,连杆6设于座位底管3的外侧,后支架2和推杆5设于连杆6的外侧,前支架1设于后支架2的外侧,座位侧管4设于前支架1的外侧。
[0023] 前支架1、后支架2、座位底管3、座位侧管4、推杆5和连杆6间的转动连接结构如下:前支架1的上端、后支架2的上端以及座位侧管4的下端在第一转动点A形成转动连接,座位底管3的中部与前支架1在第二转动点B形成转动连接,第二转动点B位于第一转动点A的下方,座位底管3的后端与连杆6的中部在第三转动点C形成转动连接,连杆6的上端与推杆5的下端在第四转动点D形成转动连接,连杆6的下端与后支架2的中部在第五转动点E形成转动连接,座位侧管4的上端与推杆5在第六转动点F形成转动连接,且第六转动点F位于第四转动点D的上方。
[0024]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转动点B的具体结构如下:连接套管7安装在座位底管3的中部,该连接套管7具有套接在座位底管3上的套接部71和自套接部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72,延伸部72的延伸方向与前支架1相平行,延伸部72的下端与前支架1在第二转动点B形成转动连接。
[0025] 解锁按钮8安装在推杆5的上端,折叠时,按下解锁按钮8,解锁按钮8解除推杆5与座位侧管4之间的锁定而使推杆5能够被下压,推杆5下压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杆6向下运动,并带动座位底管3向下运动,座位底管3进而带动前支架1向后运动,从而实现车架折叠。车架完全折叠后,前支架1的前车轮11底部、后支架2的后车轮12底部以及推杆5的底部相齐平,从而使车架折叠后能够自立。
[0026] 该可折叠车架还具有折叠时扶手自动解锁,整车打开时扶手自动锁定的功能,其扶手9的具体安装结构如下:扶手9设于座位底管3的上方,扶手9具有左右两个安装臂91,每个安装臂91的后端与对应侧的连杆6在第七转动点G形成转动连接,且第七转动点G设于第三转动点C与第四转动点D之间。另外,扶手9设于座位侧管4的内侧,在座位侧管4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定位销10,安装臂91的后端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92,弯折部92位于对应侧连杆6的内侧,弯折部92的底端具有向外侧延伸的挡块93,并且,第七转动点G设于弯折部92上并位于挡块93的上方。在车架打开状态下,安装臂91支撑在对应侧的定位销10上,且连杆6与挡块93相抵;在车架折叠状态下,安装臂91与对应侧的定位销10相脱离,且连杆6与挡块93相脱离。
[0027] 当按下解锁按钮8,下压推杆5,推杆5带动连杆6向下运动,扶手9在连杆6的带动下向后运动,扶手上的挡块93与连杆6相脱离,使得扶手9可以绕第七转动点G相对转动,扶手9向后运动而脱离定位销10,从而达到扶手9自动解锁。
[0028] 当打开车架时,拉起推杆5,推杆5带动连杆6向上运动,扶手9在连杆6的带动下向前运动,使得扶手9可以绕第七转动点G相对转动,当车架打开后并锁定的时候,扶手9与定位销10相抵,扶手9上的挡块93与连杆6相抵,从而达到扶手9的自动锁定。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