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1021622.3

文献号 : CN10636830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秦升益

申请人 : 仁创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井壁(10)和井底(20),井壁(10)包括上下堆砌的多层井砖,每层井砖均包括顺次拼接的多块砖体(100),每块砖体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1),并且每块砖体(100)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槽部(102),底面上设置有与插槽部(102)相配合的插接部(103),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砖体之间通过插槽部(102)和插接部(103)相互插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砖体堆砌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时,只需将一块砖体的插接部插入至另一块砖体的插槽部即可,相邻两层砖体之间不需要使用混凝土等工程粘接材料来进行粘接固定,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井壁(10)和井底(20),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10)包括上下堆砌的多层井砖,每层井砖均包括顺次拼接的多块砖体(100),每块砖体(100)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1),并且每块砖体(100)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槽部(102),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部(102)相配合的插接部(103),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砖体(100)之间通过所述插槽部(102)和插接部(103)相互插接,所述通孔(101)内设置有支撑筋(104),所述支撑筋(104)的顶面低于所述砖体(100)的顶面以形成所述插槽部(102),所述支撑筋(104)的底面凸出于所述砖体(100)的底面以形成所述插接部(103),所述支撑筋(104)包括从所述通孔(101)的右侧内壁整体向内延伸的第一支撑筋(1041)和从所述通孔(101)的左侧内壁整体向内延伸的第二支撑筋(1042),所述砖体(100)的外表面上还凸出设置有定位筋(106),该定位筋(106)从所述砖体(100)的顶面垂直向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每块砖体(1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弧形,以构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所述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每块砖体(1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等腰梯形,以构成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所述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层井砖内,相邻两块砖体(100)中的一块砖体(100)的一侧端面与另一块砖体(100)的内表面相接,所有砖体(100)的内表面共同围成所述井壁(10)的内壁,所有砖体(100)的外表面和另一侧端面共同围成所述井壁(10)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1041)和所述砖体(100)之间还形成有光滑过渡的第一倒角,所述第二支撑筋(1042)和所述砖体(100)之间还形成有光滑过渡的第二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部(102)的深度大于所述插接部(103)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1)内还设置有加强筋(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5)在所述通孔(101)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延伸,且所述加强筋(105)的顶面与所述插槽部(102)的底面平齐,底面与所述砖体(100)的底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5)具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通孔(10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1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砖体(100)的外表面上的左右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106)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00)的左右侧端面上还分别设置有手握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内设置有截污框(30),以及穿过所述井壁(10)且相对设置的弃流井进水管(31)和弃流井出水管(32),所述弃流井进水管(31)位于所述截污框(30)的上方,所述弃流井出水管(32)位于所述截污框(30)的上方或者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井进水管(31)和/或弃流井出水管(32)上设置有多个弃流管穿孔(33)。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内设置有水泵(40),该水泵(40)安装于所述井底(20),供水管(41)连接到该水泵(40)并沿着所述井壁(10)向上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井壁(10)设置有溢流管(5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50)上设置有多个溢流管穿孔(51)。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井壁(10)设置有多个渗透管渠(60),每个渗透管渠(60)上形成有多个管渠穿孔(6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渠(60)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穿过所述侧壁(10)且相对设置的沉沙井进水管(71)和沉沙井出水管(72),以及位于该沉沙井进水管(71)和沉沙井出水管(72)之间的挡板(74)。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井进水管(71)和/或沉沙井出水管(72)上设置有多个沉沙井管穿孔(73)。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爬梯(11)。

说明书 :

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

背景技术

[0002]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显得尤为重要,雨水收集处理后可用于绿化,道路清洁、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
[0003] 目前,常用的用于收集和过滤雨水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通常由多层井砖堆砌而成,每层井砖包括顺次拼接的多块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每块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砖体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的形状通常为圆弧形或者方形。
[0004] 上下两层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之间是通过混凝土等工程粘接材料粘结固定,浪费资源,施工程序复杂,而且施工还受气候、季节的限制,例如,在东北地区,冬天比较寒冷,无法进行施工。此外,混凝土还阻碍了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之间水体的流动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该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井壁和井底,所述井壁包括上下堆砌的多层井砖,每层井砖均包括顺次拼接的多块砖体,每块砖体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并且每块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槽部,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部相配合的插接部,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砖体之间通过所述插槽部和插接部相互插接。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砖体的上底面上分别设置插槽部和插接部,这样,在使用砖体(即滤水砖)堆砌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时,只需将一块砖体的插接部插入至与其配合的下一块砖体的插槽部即可,相邻两层的砖体之间不需要使用混凝土等工程粘接材料来进行粘接固定,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0008]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0]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截面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中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平面示意图,其中省去了井盖;
[0012] 图3是图1中单个砖体的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0013] 图4是图3中单个砖体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0014] 图5是包括图1中两个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组的平面图。
[0015] 图6是本发明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弃流井的截面示意图;
[0016] 图7是本发明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供水井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8是本发明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溢流井的截面示意图;
[0018] 图9是本发明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辐射井的截面示意图;
[0019] 图10是图9中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平面示意图,其中省去了井盖。
[0020] 图11是本发明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沉沙井的截面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0井壁              11爬梯                20井底
[0023] 100砖体             101通孔               102插槽部
[0024] 103插接部           104支撑筋             1041第一支撑筋
[0025] 1042第二支撑筋      105加强筋             106定位筋
[0026] 30截污框            31弃流井进水管        32弃流井出水管
[0027] 33弃流管穿孔        40水泵                41供水管
[0028] 50溢流管            51溢流管穿孔          60渗透管渠
[0029] 61管渠穿孔          71沉沙井进水管        72沉沙井出水管
[0030] 73沉沙井管穿孔      74挡板                80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井壁10和井底20,所述井壁10包括上下堆砌的多层井砖,每层井砖均包括顺次拼接的多块砖体100,每块砖体100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1,并且每块砖体100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槽部102,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部102相配合的插接部103,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砖体100之间通过所述插槽部102和插接部103相互插接。
[0033] 这样,在使用砖体堆砌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时,只需将一块砖体100的插接部103插入至与其配合的另一块砖体100的插槽部102即可,上下相邻两层砖体100之间不需要使用混凝土等工程粘接材料来进行粘接固定,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0034] 下面首先参照图2和图3对构成本发明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单个砖体进行详细说明。
[0035] 砖体
[0036] 如图3和图4所示,砖体100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1,可以减少砖体100的重量,节省材料,减轻了制砖和堆砖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
[0037] 砖体1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长方形、圆弧形等。为便于堆砌结构稳定且过滤面积更大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砖体1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的形状优选为等腰梯形。另外,六个等腰梯形的砖体100可以拼接构成六边形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单元,多个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单元可以拼接构成蜂巢结构,整体结构紧密结实且稳固。
[0038] 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等腰梯形的砖体100来说,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统一,将其六个面分别定义为顶面、底面、左右两侧端面、内表面和外表面。相邻两块砖体100中,一块砖体100的一侧端面(图2中为右侧端面)与另一块砖体100的内表面相接,所有砖体100的内表面共同围成所述井壁10的内壁,所有砖体100的外表面和另一侧端面(图2中为左侧端面)共同围成所述井壁10的外壁。
[0039]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砖体100内部的通孔101来说,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统一,将其四个内壁分别定义为左右侧内壁和前后侧内壁。
[0040]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上下层砖体100的相互插接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孔101内设置有支撑筋104,该支撑筋104的顶面低于砖体100的顶面以形成插槽部102,支撑筋104的底面凸出于砖体100的底面以形成插接部103。换言之,支撑筋104的顶面和通孔101的内壁共同形成凹槽结构,支撑筋104的底面凸出于砖体100的底面而形成凸台结构。
[0041] 更进一步地,为便于上下相邻两层砖体100的搭接,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筋104可以包括从通孔101的右侧内壁整体向内延伸的第一支撑筋1041和从通孔101的左侧内壁整体向内延伸的第二支撑筋1042。
[0042] 例如,通孔10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等腰梯形,并在该等腰梯形的通孔101内设置为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支撑筋1041和第二支撑筋1042。
[0043] 优选地,插槽部102的深度大于插接部103的高度,这样,当插接部103嵌装到插槽部102中后,插槽部102还有多余的空间以容纳在堆砌过程中存留在插槽部102内一些如石子、砂砾等杂物,保证相邻两层砖体100之间装配的紧密性,不影响装配效果。例如,可以设计插槽部102的深度为15㎜,插接部103的高度为10㎜。
[0044] 为加强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结构强度,通孔101内还设置有加强筋105。优选地,加强筋105在通孔101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延伸,且加强筋105的顶面与插槽部102的底面平齐,底面与插接部103的底面平齐。为进一步提高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整体强度,加强筋105可以具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通孔101内。
[0045] 优选地,砖体100的外表面上还凸出设置有定位筋106,该定位筋106从砖体100的顶面垂直向下延伸。具体地,定位筋106的高度可以小于砖体100的高度,或者定位筋106的高度也可以与砖体100的高度相等。因此,如图5所示,在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组内,相邻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之间无法紧密贴合,从而可以避免水体流通不畅的现象。更优选地,为便于搭接稳定,定位筋10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砖体100的外表面上的左右两侧。其中,为使得砖体100的受力更好,定位筋106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
[0046] 另外,砖体100的左右侧端面上可以分别设置有手握槽(未图示)。这样,作业人员的双手可以分别握持在砖体100的两侧的手握槽上,在搬运过程中更加方便,从而可以提高装配空心过滤井的效率。
[0047] 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
[0048] 下面参照图1、图2以及图6至图11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进行详细说明。
[0049]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井壁10和井底20。井壁10包括上下堆砌的多层井砖,每层井砖均包括顺次拼接的多块砖体100,每块砖体100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1,并且每块砖体100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槽部102,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部102相配合的插接部103,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砖体100之间通过所述插槽部102和插接部103相互插接。
[0050] 优选地,每块砖体10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等腰梯形,以构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通过这种方式,正六边形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储水空间大,结构稳定,且施工简单。
[0051]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同一层井砖内,相邻两块砖体100中的一块砖体100的一侧端面与另一块砖体100的内表面相接,所有砖体100的内表面共同围成所述井壁10的内壁,所有砖体100的外表面和另一侧端面共同围成所述井壁10的外壁。在这种方案中,上下砖体100之间通过插接部和插槽部卡接;另外,在同一层井砖内,每块砖体100的一侧端面与另一块砖体100的底面相接,互相抵挡,因此,对于每块砖体100来说,其不仅无法平移,也无法顷转,即井壁10不会向内或向外倾倒,整个结构非常稳定。
[0052] 图6所示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可以用作弃流井,其中设置有截污框30,以及穿过井壁10且相对设置的弃流井进水管31和弃流井出水管32,弃流井进水管31位于截污框30的上方,弃流井出水管32位于截污框30的上方或者下方。
[0053] 弃流井是一种小型容积式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在降雨初期,地面污染物比较多,雨水中带有大量污染物,通过弃流井进水管31进入弃流井中,污染物被截污框30截留,截污框30可以定期清理以除去污染物。作为一种实施例,可以在井壁10设置卡槽结构来固定截污框30。净化后的水可以通过弃流井出水管32排出,例如排出给宏观水系,或者也可以通过透水的井底20入渗到地下。
[0054] 另外,弃流井进水管31和/或弃流井出水管3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弃流管穿孔33,通过这些穿孔33可以将收集的雨水入渗到土壤中,以便为土壤补水。
[0055] 另外,井壁10的内侧可以设置爬梯11,以便对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进行检修。另外,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的顶部可以设置有井盖80。在所有的附图中,附图标记11均表示爬梯,80均表示井盖,不再分别说明。
[0056] 图7所示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供水井,其中设置有水泵40,该水泵40安装于井底20,供水管41连接到水泵40并沿着井壁10向上延伸。使用时,可以将外部水管连接到供水管41上,启动水泵40以将供水井内的净化水泵送给外部环境使用。
[0057] 图8所示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溢流井,其中穿过井壁10设置有溢流管50,溢流管50上也可以形成有溢流管穿孔51。当溢流井中的水位达到溢流管50的高度时,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溢流管50排出。
[0058] 图9和图10所示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辐射井,其中穿过井壁10设置有多个渗透管渠60,每个渗透管渠60上形成有多个管渠穿孔61。另外,所述有的渗透管渠60优选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内。
[0059] 实践中,渗透管渠60埋设于辐射井周围的天然渗透层中,用于土壤渗透性能良好的地区,收集浅层的渗透雨水。
[0060] 图11所示的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用作沉砂井,其中空心砖堆砌的滤水井包括穿过侧壁10且相对设置的沉沙井进水管71和沉沙井出水管72,以及位于该沉沙井进水管71和沉沙井出水管72之间的挡板74。另外,沉沙井进水管71和/或沉沙井出水管72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个沉沙井管穿孔73。雨水量大且携带泥沙较多时,可以首先进入该沉沙井,经过挡板74阻挡后,沉积到井内,净化后的水可以通过沉沙井出水管72排出。
[0061]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3]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