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操作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895262.8

文献号 : CN10643805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隋杰飞马向东周宇穗常红

申请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操作台设有滑轨,操纵杆能够沿着轴心转动,滑轨包括前段滑轨、中间滑轨、后段滑轨,其中,前段滑轨与后段滑轨形成高度差;操纵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弹簧,弹簧根部固定于操纵杆上,弹簧顶部处设置有滚柱,滚柱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着操纵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滚柱同时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沿着滑轨移动;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扳机,扳机能够沿着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扳机底部抵住滚柱的不接触弹簧的一侧,扳机把手能够沿着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操纵杆移动。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解决单油门操纵杆暴力突破问题和解锁操作困难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飞机油门操纵台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所述操作台设有滑轨(5),所述操作台设置有供所述操纵杆转动的轴心(8),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至少包括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后段滑轨(52),其中,所述中间滑轨(53)使得所述前段滑轨(51)与所述后段滑轨(52)形成高度差;所述操纵杆上的固定处设置有滚柱(4),所述滚柱(4)能够在所述滑轨(5)中沿着所述滑轨(5)移动;

所述操纵杆的绕着所述轴心(8)旋转处设置有与所述高度差相同长度的长形孔,使得所述操纵杆能够整体地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轴心进行移动;

所述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操作台,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操纵杆上,所述弹簧(3)具有使所述操纵杆朝向所述轴心(8)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使用时,操纵杆可绕着所述轴心(8)在前段滑轨(51)限定的范围内旋转,并在中间滑轨(53)处被阻挡,操纵杆旋转到中间滑轨(53)后端并整体地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克服所述弹簧(3)的预紧力,使所述滚柱(4)进入后段滑轨(52),操纵杆可绕着所述轴心(8)在后段滑轨(52)限定的范围内旋转。

2.一种飞机油门操纵台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所述操作台设有滑轨(5),所述操纵杆能够沿着设置在操作台上的轴心(8)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至少包括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后段滑轨(52),其中,所述中间滑轨(53)使得所述前段滑轨(51)与所述后段滑轨(52)形成高度差;

所述操纵杆包括上部分操纵杆和下部分操纵杆,所述上部分操纵杆或所述下部分操纵杆中设置有与所述高度差相同有效长度的长形孔,使得所述上部分操纵杆与所述下部分操纵杆能够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相对活动;所述上部分操纵杆上的固定处设置有滚柱(4),所述滚柱(4)能够在所述滑轨(5)中沿着所述滑轨(5)移动;

所述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上部分操纵杆,所述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下部分操纵杆,所述弹簧(3)具有使所述上部分操纵杆朝向所述下部分操纵杆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使用时,操纵杆可绕着所述轴心(8)在前段滑轨(51)限定的范围内旋转,并在中间滑轨(53)处被阻挡,操纵杆旋转到中间滑轨(53)后端并整体地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克服所述弹簧(3)的预紧力,使所述滚柱(4)进入后段滑轨(52),操纵杆可绕着所述轴心(8)在后段滑轨(52)限定的范围内旋转。

说明书 :

防误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误操作装置,特别是油门防误操作装置,尤其是飞机油门防误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飞机油门操纵台是控制发动机正推力和反推力的操纵器件。根据民航法规要求,油门操纵台必须设置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该措施必须有确实的锁或止动器防止油门操纵杆从正推力行程意外进入反推力行程,而且必须要求机组采取另外明显动作,才能将油门操纵杆从正推力行程移进反推力行程。
[0003] 目前飞机上常用的油门操纵台防误操作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单杆挡块式,在油门操纵杆正推力行程和反推力行程交界处设置挡块,但由于挡块设计原因,容易造成暴力突破或者挡块解除操作困难;另一种是双杆式,正推力和反推力由两根操纵杆分开控制,两根操纵杆在结构上互相锁定,只有在正推力杆运动到特定位置,反推力杆才能运动,该措施防误操作性能好但结构复杂,造成油门操纵台体积庞大,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可有效解决单油门操纵杆暴力突破问题和解锁操作困难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所述操作台设有滑轨,所述操纵杆能够沿着设置在操作台上的轴心转动,其特征在于,
[0006] 所述滑轨至少包括前段滑轨、中间滑轨、后段滑轨,其中,所述中间滑轨使得所述前段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形成高度差;
[0007] 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弹簧根部固定于所述操纵杆上,所述弹簧的弹簧顶部处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能够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滚柱同时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沿着所述滑轨移动;
[0008] 所述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扳机,所述扳机能够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扳机包括扳机把手和扳机底部,其中,扳机底部抵住所述滚柱的不接触所述弹簧的一侧,所述扳机把手能够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操纵杆移动。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所述操作台设有滑轨,所述操作台设置有供所述操纵杆转动的轴心,其特征在于,
[0010] 所述滑轨至少包括前段滑轨、中间滑轨、后段滑轨,其中,所述中间滑轨使得所述前段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形成高度差;所述操纵杆上的固定处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沿着所述滑轨移动;
[0011] 所述操纵杆的绕着所述轴心旋转处设置有与所述高度差相同长度的长形孔,使得所述操纵杆能够整体地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轴心进行移动;
[0012] 所述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操作台,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操纵杆上,所述弹簧具有使所述操纵杆朝向所述轴心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0013]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所述操作台设有滑轨,所述操纵杆能够沿着设置在操作台上的轴心转动,其特征在于,
[0014] 所述滑轨至少包括前段滑轨、中间滑轨、后段滑轨,其中,所述中间滑轨使得所述前段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形成高度差;
[0015] 所述操纵杆包括上部分操纵杆和下部分操纵杆,所述上部分操纵杆或所述下部分操纵杆中设置有与所述高度差相同有效长度的长形孔,使得所述上部分操纵杆与所述下部分操纵杆能够沿着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相对活动;所述上部分操纵杆上的固定处设置有滚柱,所述滚柱能够在所述滑轨中沿着所述滑轨移动;
[0016] 所述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上部分操纵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下部分操纵杆,所述弹簧具有使所述上部分操纵杆朝向所述下部分操纵杆运动趋势的预紧力。
[0017] 较优选地,所述操作台为油门操作台,所述操纵杆为油门操纵杆。
[0018] 较优选地,在所述操纵杆上,还设置有沿着所述操纵杆长度方向的弹簧轨道,用于引导所述弹簧沿着所述操纵杆长度方向伸缩以及引导所述滚柱沿着所述操纵杆长度方向的运动。
[0019] 较优选地,所述前段滑轨与所述中间滑轨的接触处呈直角,所述中间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的接触处也呈直角。
[0020] 较优选地,所述前段滑轨与所述中间滑轨的接触处的夹角在90度至120度之间,所述中间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的接触处的夹角也在90度至120度之间。
[0021] 较优选地,所述前段滑轨与所述中间滑轨的接触处以及所述中间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的接触处都设有圆弧倒角。
[0022] 较优选地,相对于所述轴心,所述后段滑轨比所述前段滑轨高。
[0023] 较优选地,相对于所述轴心,所述后段滑轨比所述前段滑轨低。
[0024] 较优选地,在所述中间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的接触处,所述中间滑轨具有中间滑轨延伸部,所述中间滑轨与所述后段滑轨的接触处和所述中间滑轨延伸部与所述后段滑轨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圆弧倒角。
[0025]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解决单油门操纵杆暴力突破问题和解锁操作困难问题,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情形,采用各种的操纵杆形式和各种的滑轨形式,相互配合使用,充分体现各自优点,良好地匹配所需场合。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 图2是图1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操纵杆处于正推力行程的示意图。
[0028] 图3是图1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操纵杆处于反推力行程的示意图。
[0029] 图4A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0] 图4B是图4A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滑轨的示意图。
[0031] 图5A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2] 图5B是图5A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滑轨的示意图。
[0033] 图6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再一种优选的滑轨的示意图。
[0034] 图7A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再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5] 图7B是图7A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滑轨的示意图。
[0036] 图8A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7] 图8B是图8A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操纵杆处于正推力行程的示意图。
[0038] 图8C是图8A中的防误操作装置的操纵杆处于反推力行程的示意图。
[0039] 图9A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0] 图9B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的又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论述的方便,采用“上”、“下”、“左”、“右”对各个示意图中的方位进行指示,有利于论述的展开。
[0042] 在本发明中,展示了多种实施例,各种等效的技术手段在各个不同实施例中可以相互组合使用,均属于本发明之意图。
[0043] 以下部分,描述第一组优选实施例:
[004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优选地,防误操作装置为油门防误操作装置,操作台为油门操作台9,操纵杆为油门操纵杆1,油门操纵杆1能够沿着设置在油门操作台9上的轴心8转动。
[0045] 如图1、2、3所示,油门操作台9还设有滑轨5,滑轨5包括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后段滑轨52。如图2所示,前段滑轨51对应于正推力行程,此时的油门操纵杆1朝左转动;如图3所示,后段滑轨52对应于反推力行程,此时的油门操纵杆1朝右转动。较优选地,前段滑轨51为以轴心8为圆心的第一个圆弧段,后段滑轨52为以轴心8为圆心的第二个圆弧段,其中第一个圆弧段的半径小于第二个圆弧段的半径。换而言之,前段滑轨51和后段滑轨52之间存在一个高度差,后段滑轨52高于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用于连接前段滑轨51和后段滑轨52。
[0046] 如图1所示,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弹簧3,弹簧3的弹簧根部31固定于油门操纵杆1上,弹簧3的弹簧顶部32处设置有滚柱4,优选的是,滚柱4可以固定地设置在弹簧顶部32处。滚柱4能够在弹簧3的作用下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运动。与此同时,滚柱4的运动被限制在滑轨5中,能够在滑轨5中沿着滑轨5移动。较优选地,在油门操纵杆1上,还设置有沿着油门操纵杆1长度方向的弹簧轨道33,用于更好地引导弹簧3沿着油门操纵杆1长度方向伸缩以及引导滚柱4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的运动,使得弹簧3的伸缩方向和滚柱4的移动方向不会偏离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
[0047] 如图1所示,油门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扳机2,扳机2能够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移动,扳机2的上下两端分别为扳机把手21和扳机底部22。较优选地,扳机把手21略低于油门操纵杆把手11,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适用同一只手同时对扳机把手21和油门操纵杆把手11进行操作,比如,操作人员的手掌掌心与油门操纵杆把手11形成面接触,同时用手指去扣住扳机把手21。扳机2的扳机底部22抵住滚柱4的不接触弹簧3的一侧,一般情况下,弹簧3可以把滚柱4顶靠在扳机底部22上。扳机把手21能够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相对油门操纵杆1移动。
[0048] 如图4A、4B所示,展示了本发明的油门防误操作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及滑轨5的形状构造。如图所示,前段滑轨51与中间滑轨53的接触处呈直角,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也呈直角。由此布置的滑轨5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在正推力行程中往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4B中的右方)时,由于用力过猛,把油门操纵杆1拉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此时,由于弹簧3始终把滚柱4顶靠在扳机底部22上,滚柱4沿着前段滑轨51在向右运动并结束正推力行程的最后时刻,会被正推力行程转角531挡住。此时,操作人员即使向右拉动油门操纵杆1,也无法把油门操纵杆1拉入到更右边的反推力行程中去。为了使油门操纵杆1进入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操作人员会用手指扣住扳机把手21并向上提拉,使得滚柱4能够沿着中间滑轨53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弹簧3被压缩。当滚柱4运动到反推力行程转角532时,操作人员在保持住扳机把手21的向上提拉位置的同时,用手掌掌心向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4B中的右方),由此滚柱4便进入到后段滑轨52中,此时可以释放扣住扳机把手21的手指,而把整只手都握在油门操纵杆把手11上。
[0049]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当油门操纵杆1从正推力行程进入反推力行程时,需要用手指去扣住扳机把手21,以克服弹簧3对于滚柱4的弹性力;当油门操纵杆1从反推力行程进入正推力行程时,无需用手指去扣住扳机把手21,因为此时的弹簧3会自动地把位于反推力行程转角532处的滚柱4直接顶向正推力行程转角531。
[0050] 可以看出,在此实施例中,前段滑轨51与后段滑轨52的高度差,正好等于中间滑轨53的长度。
[0051] 如图5A、5B所示,展示了本发明的油门防误操作装置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及滑轨5的形状构造。如图所示,前段滑轨51与中间滑轨53的接触处的夹角在90度至120度之间,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的夹角也在90度至120度之间。此种构造的滑轨5的原理与在图4A、4B中描述的滑轨5的原理是类似的。其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滑轨53的方向不同于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图中虚线方向),中间滑轨53与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优选范围为0度至30度之间。
[0052] 此种设计的滑轨5具有这样的特点,操作人员在正推力行程中往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5B中的右方),滚柱4沿着前段滑轨51在向右运动并结束正推力行程的最后时刻,由于弹簧3始终把滚柱4顶靠在扳机底部22上,会被正推力行程转角531挡住。此时,由前段滑轨51与中间滑轨53形成的正推力行程转角531为一个90度至120度的钝角,因此,当操作人员即使向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时,仍旧能够产生一个向右的分力,尽管这个分力相对于整个拉动力会小很多,但是这个分力还是具有把油门操纵杆1向后方(即朝向图5B中的右方)带动的趋势。此时,操作人员再用手指扣住扳机把手21并向上提拉,使得滚柱4能够沿着中间滑轨53向后上方(即朝向图5B中的右上方)运动,在此过程中,弹簧3被压缩。当滚柱4在中间滑轨53中运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更自然地使滚柱4在被手指扣住的扳机底部2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的同时,油门操纵杆把手11也在一定程度上向后(即朝向图5B中的右方)进行运动,这样更符合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的连续性。
[0053] 可以看出,在此实施例中,前段滑轨51与后段滑轨52之间的高度差,小于中间滑轨53的长度,因为中间滑轨53实际上是沿着附图5A、5B向右上方倾斜的,只有中间滑轨53的竖直部分才是高度差的体现。
[0054] 对于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地优选,比如前段滑轨51与中间滑轨53的接触处以及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都设有圆弧倒角。
[0055] 也可以是这样的优选方式,如图6所示,在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中间滑轨53具有中间滑轨延伸部537,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和中间滑轨延伸部537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均设置有圆弧倒角。如此设计,具有这样的特点,对于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他对于应当提拉扳机把手21的高度是有数的,但是由于操作误差,不免把扳机把手21提拉得稍微高一点或者稍微低一点,并不完全等于前段滑轨51与后段滑轨52之间的高度差,此时在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的圆弧倒角或中间滑轨延伸部
537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的圆弧倒角的引导下,能够使得滚柱4顺利进入到后段滑轨52中。可以理解,此种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在图4A、4B或5A、5B中滚柱4在反推力行程转角532处可能发生的碰撞,此种碰撞会磨损滚柱4并缩短其使用寿命。
[0056]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这类实施方式:相对于轴心8,后段滑轨52比前段滑轨51高。事实上,如图7A、7B所示,也可以设计成:相对于轴心8,后段滑轨52比前段滑轨51低。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以图7为例,弹簧3起到的是对滚柱4的拉力作用,而不再是之前实施例中的对滚柱4的推力作用。
[0057] 具体而言,在图7中,扳机底部22与滚柱4相对固定,同时滚柱4相对于弹簧3的活动端也相对固定。当操作人员在正推力行程中往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7A中的右方)的最后时刻,会被正推力行程转角531挡住。此时,为了使油门操纵杆1进入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操作人员会用手指扣住扳机把手21并向下按压,使得滚柱4能够沿着中间滑轨53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弹簧3被拉升。当滚柱4运动到反推力行程转角532时,操作人员在保持住扳机把手21的向下按压位置的同时,用手掌掌心向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7A中的右方),由此滚柱4便进入到后段滑轨52中,此时可以释放扣住扳机把手21的手指,而把整只手都握在油门操纵杆把手11上。
[0058]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当油门操纵杆1从正推力行程进入反推力行程时,需要用手指去扣住扳机把手21,以克服弹簧3对于滚柱4的弹性力;当油门操纵杆1从反推力行程进入正推力行程时,无需用手指去扣住扳机把手21,因为此时的弹簧3会自动地把位于反推力行程转角532处的滚柱4直接拉回正推力行程转角531。
[0059] 在此实施例中,具有这样的特点,与之前各个实施例不同,操作人员为了克服弹簧3的拉力,手指扣住扳机把手21后,施加的是向下的按压力,而之前的各个实施例中,手指扣住扳机把手21后,施加的是都是向上的提拉力。在某些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按压动作比提拉动作更具有优势,因为按压动作可以利用人体重力,能够利用天然的重力势能。
[0060] 至此,本发明的第一组实施例描述完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的各种优选情形之间,也能够相互组合,以上的各种优选情形只是举例。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理解,上述的各种优选情形之间,还都可以用到下文描述的其他各组实施例中,为了行文清楚,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范围内,将不再赘述上述各种优选情形,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范围内,本发明也要求保护以下各组实施方式与上述各种优选情形之间的组合。
[0061] 以下部分,描述第二组优选实施例:
[0062] 在又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8A、8B、8C所示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优选地,防误操作装置为油门防误操作装置,操作台为油门操作台9,操纵杆为油门操纵杆1,油门操作台9设置有供油门操纵杆1转动的轴心8。
[0063] 如图8A所示,油门操作台9还设有滑轨5,滑轨5包括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后段滑轨52。如图8B或8C所示,前段滑轨51对应于正推力行程,此时的油门操纵杆1朝左转动;如图8A所示,后段滑轨52对应于反推力行程,此时的油门操纵杆1朝右转动。较优选地,前段滑轨51为以轴心8为圆心的第一个圆弧段,后段滑轨52为以轴心8为圆心的第二个圆弧段,其中第一个圆弧段的半径小于第二个圆弧段的半径。换而言之,前段滑轨51和后段滑轨52之间存在一个高度差,后段滑轨52高于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用于连接前段滑轨51和后段滑轨52。油门操纵杆1上的固定处设置有滚柱4,滚柱4能够在滑轨5中沿着滑轨移动。
[0064] 如图8A所示,油门操纵杆1的绕着轴心8旋转处设置有与高度差相同长度的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使得油门操纵杆1能够整体地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轴心8进行移动。如图8B所示,当油门操纵杆1处于正推力行程时,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的上部与轴心8接触;如图8C所示,当油门操纵杆1处于反推力行程时,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的下部与轴心8接触。
[0065] 如图8A所示,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弹簧3,弹簧3的一端连接到油门操作台9,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到油门操纵杆1上,较优选地,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到油门操作杆1的底部处,弹簧3具有使油门操纵杆1朝向轴心8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即图8A中的弹簧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0066] 在本组实施例中,参见图8A、8B、8C,与之前描述的第一组实施例有所不同,本组实施例具有这样的特点:不设置扳机,操作人员无需同时操纵油门操纵杆把手11和扳机把手,能够有效地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复杂程度。在以下描述中,省略与第一组实施例中相同的步骤及环节的描述,着重描述本组实施例的独特之处。
[0067] 如图8B和图8C所示,当希望把油门操纵杆1从正推力行程进入到反推力行程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前段滑轨51与中间滑轨53的接触处呈直角,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也呈直角,此时,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的上部与轴心8接触。由此布置的滑轨5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在正推力行程中往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4B中的右方)时,由于用力过猛,把油门操纵杆1拉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此时,由于弹簧3始终把滚柱4顶靠在扳机底部22上,滚柱4沿着前段滑轨51在向右运动并结束正推力行程的最后时刻,会被正推力行程转角531挡住。此时,操作人员即使向右拉动油门操纵杆1,也无法把油门操纵杆1拉入到更右边的反推力行程中去。如图8B、8C所示,为了使油门操纵杆1进入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操作人员会用手握住油门操纵杆把手11并向上提拉,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与轴心8的接触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即从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的上部与轴心8接触逐渐变化为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的下部与轴心8接触。由于滚柱4与油门操纵杆1是相对固定的,滚柱4能够沿着中间滑轨53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弹簧3被进一步拉伸。
[0068]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当油门操纵杆1从正推力行程进入反推力行程时,需要用手去提拉油门操纵杆1,以克服弹簧3的弹性力;当油门操纵杆把手11从反推力行程进入正推力行程时,无需用手去提拉油门操纵杆把手11,因为此时的弹簧3会自动地把位于反推力行程转角532处的滚柱4直接顶向正推力行程转角531。
[0069] 可以看出,在此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只需对油门操纵杆1进行操作,简而言之,只需对油门操纵杆把手11进行操作,因此操作难度较低,对于操作熟练性要求也较低。
[0070] 至此,本发明的第二组实施例描述完毕。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第一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优选情形,都可以结合到第二组实施例中,为了行文清楚,不再赘述上述各种优选情形,本发明也要求保护上述各种优选情形之间的组合。
[0071] 以下部分,描述第三组优选实施例:
[0072] 在又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A或图9B所示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优选地,防误操作装置为油门防误操作装置,操作台为油门操作台9,操纵杆为油门操纵杆1,油门操纵杆1能够沿着设置在油门操作台9上的轴心8转动。
[0073] 如图9A所示,油门操作台9还设有滑轨5,滑轨5包括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后段滑轨52。如图所示,前段滑轨51对应于正推力行程,此时的油门操纵杆1朝左转动;如图所示,后段滑轨52对应于反推力行程,此时的油门操纵杆1朝右转动。较优选地,前段滑轨51为以轴心8为圆心的第一个圆弧段,后段滑轨52为以轴心8为圆心的第二个圆弧段,其中第一个圆弧段的半径小于第二个圆弧段的半径。换而言之,前段滑轨51和后段滑轨52之间存在一个高度差,后段滑轨52高于前段滑轨51,中间滑轨53用于连接前段滑轨51和后段滑轨52。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上的固定处设置有滚柱4,滚柱4能够在滑轨5中沿着滑轨移动。
[0074] 如图9A所示,油门操纵杆1包括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和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中设置有与高度差相同有效长度的下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43。上部分油门操纵杆下端部131(即非油门操纵杆把手11的另一端)可以在下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43中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方向滑动。较优选地,如图9A所示,可以把上部分油门操纵杆下端部131设置成长条形。前述的有效长度等于下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43的长度减去上部分油门操纵杆下端部131长条形的长度。此处有效长度的设置不是限制性的,也可以采用套筒形式把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外/内套筒)和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内/外套筒)可活动地连接起来,只要能够使得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与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能够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进行相对活动即可,这都与本发明此实施例相同构思。因此,把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和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分别设置成相互嵌套的套筒,也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75] 如图9A所示,防误操作装置还包括弹簧3,弹簧3的一端连接到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到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弹簧3具有使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朝向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即图9A中的弹簧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0076] 在本组实施例中,参见图9A,与之前描述的第一组实施例有所不同,本组实施例具有这样的特点:操作人员无需同时操纵油门操纵杆把手11和扳机把手,能够有效地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复杂程度。在此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只需操作油门操纵杆1即可。
[0077] 在本组实施例中,参见图9A,与之前描述的第二组实施例也有所不同,本组实施例还具有这样的特点:长形孔的不是设置在轴心8处,而是把油门操纵杆1分为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和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并把长形孔设置在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上。由于轴心8处是经常转动之处,因此容易产生机械疲劳和磨损,把长形孔转移到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上后,能够有效地避免轴心8处的磨损。
[0078] 在以下描述中,省略与第一组、第二组实施例中相同的步骤及环节的描述,着重描述本组实施例的独特之处。
[0079] 如图9A所示,当希望把油门操纵杆1从正推力行程进入到反推力行程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前段滑轨51与中间滑轨53的接触处呈直角,中间滑轨53与后段滑轨52的接触处也呈直角,此时,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8的上部与轴心8接触。由此布置的滑轨5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在正推力行程中往后拉动油门操纵杆1(即朝向图4B中的右方)时,由于用力过猛,把油门操纵杆1拉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此时,由于弹簧3始终把滚柱4顶靠在扳机底部22上,滚柱4沿着前段滑轨51在向右运动并结束正推力行程的最后时刻,会被正推力行程转角531挡住。此时,操作人员即使向右拉动油门操纵杆1,也无法把油门操纵杆1拉入到更右边的反推力行程中去。如图9A所示,为了使油门操纵杆1进入到反推力行程中去,操作人员会用手握住油门操纵杆把手11并向上提拉,上部分油门操纵杆下端部131在下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43中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即从上部分油门操纵杆下端部131与下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43的下部接触(图中示出)逐渐变化为上部分油门操纵杆下端部131与下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43的上部接触(图中未示出)。由于滚柱4与油门操纵杆1是相对固定的,滚柱4能够沿着中间滑轨53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弹簧3被进一步拉伸。
[0080]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当油门操纵杆1从正推力行程进入反推力行程时,需要用手去提拉油门操纵杆1,以克服弹簧3对于滚柱4的弹性力;当油门操纵杆把手11从反推力行程进入正推力行程时,无需用手去提拉油门操纵杆把手11,因为此时的弹簧3会自动地把位于反推力行程转角532处的滚柱4直接顶向正推力行程转角531。
[0081] 可以看出,在此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只需对油门操纵杆把手11进行操作,因此操作难度较低,对于操作熟练性要求也较低。与此同时,由于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和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的相对活动位置远离轴心8处,在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和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的相对活动过程中,轴心8处不会受到机械疲劳和磨损,进而提高了轴心8的使用寿命。
[0082] 以上为对图9A中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9B中的实施例是图9A中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形,在图9B中,其主要特点是把长孔型不再设置在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上,而是把上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34设置在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上,与此相对,下部分油门操纵杆上端部141设置在与轴心8相连的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上,下部分油门操纵杆上端部141能够在上部分油门操纵杆长形孔134沿着油门操纵杆1的长度方向活动。在图9B中,防误操作装置也包括弹簧3,弹簧3的一端连接到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到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弹簧3具有使上部分油门操纵杆13朝向下部分油门操纵杆14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即图9B中的弹簧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0083] 至此,本发明的第三组实施例描述完毕。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第一组、第二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优选情形,都可以结合到第三组实施例中,为了行文清楚,不再赘述上述各种优选情形,本发明也要求保护上述各种优选情形之间的组合。
[0084]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和操纵杆,不限于油门操作台和油门操纵杆。事实上,在很多机械领域中,在各种使用操纵杆的操作台上,只要有如同本发明所指出的防止向一个方向过度拉杆而引起误操作的情形,都可以采用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予以有效应对,因此,当本发明的防误操作装置被用于这些场合时,也在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意图之中。
[0085] 对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综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