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25961.0

文献号 : CN1064563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梅林丰志

申请人 : 株式会社瑞光

摘要 :

至少在各连续部中的搬运方向的位置与各凸部相同的各基部或者各凸部,配置沿搬运方向伸缩的至少一个弹性构件,断续地折叠各分割无纺布,以便将弹性构件夹在基部与凸部之间,并且使各凸部与邻接于各凸部的各基部重叠而形成重合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一次性穿着物品具备:一对腰围构件,它们覆盖穿着者的躯体,并沿腰围方向延伸;以及吸收性主体,其架设在所述一对腰围构件之间,沿与所述腰围方向正交的纵向延伸,并覆盖所述穿着者的胯裆,其中,在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具备:

分割工序,在该工序中,一边将具有沿搬运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缘部的连续无纺布沿所述搬运方向搬运,一边沿着规定的矩形状的波形的切断线切分该连续无纺布,由此分割成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和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该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具有从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的第一连续部向与所述搬运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并形成所述一对腰围构件中的一方的腰围构件,该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具有从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的第二连续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部,并形成所述一对腰围构件中的另一方的腰围构件;

配置工序,在该工序中,至少在各连续部中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与各凸部对应的各基部或者各分割无纺布中的所述各凸部,配置沿所述搬运方向伸缩的至少一个弹性构件;

折叠工序,在该工序中,折叠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以便将所述弹性构件夹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的彼此邻接的所述各基部与所述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形成所述各凸部重叠于与所述各凸部邻接的所述各基部而成的重合部;

变更工序,在该工序中,变更两张分割无纺布的配置关系,以使得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各基部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各基部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一致;以及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在进行所述变更后,一边将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以及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相互大体平行地沿所述搬运方向搬运,一边将所述吸收性主体配置为横跨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与所述重合部之间的非重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与所述重合部之间的非重合部,并且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与两张分割无纺布的各非重合部重叠,从而生成连续层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用于覆盖穿着者的前躯体或者后躯体的躯体部,

在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执行以下工序:

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通过以使各所述躯体部中的所述腰围方向上的两个缘部分别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吸收性主体,从而生成所述连续层叠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执行所述分割的工序,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连续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凸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连续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还具备以下工序:

将所述各分割无纺布的各所述侧缘部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折回,以使得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各端部的肌肤面被各所述侧缘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弹性构件,

在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还具备以下工序:

将所述多个弹性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续部与第二连续部上相互平行地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延伸,从而执行所述配置工序,为了使所述弹性构件不能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各非重合部发挥其收缩力,使所述多个弹性构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张力在所述各非重合部无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以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相互对置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配置关系,由此执行变更所述配置关系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变更所述配置关系的工序包括第一子工序和第二子工序,

在所述第一子工序中,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配置关系,以便将所述一对侧缘部配置在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沿所述切断线的第一切断缘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沿所述切断线的第二切断缘之间,并使所述一对侧缘部相互接近,在所述第二子工序中,以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相互背对背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配置关系。

说明书 :

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两片无纺布之间夹入弹性构件而生成沿腰围方向延伸的腰围构件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此外,设置一对所述腰围构件并在腰围构件之间架设吸收性主体的方法也是众所周知的。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JP2007-181543A(首页)
[0006] 但是,在所述在先技术中,在所述腰围构件的腰围方向的全长范围内层叠两片无纺布。因此,无纺布产生浪费。另外,由于在前躯体、后躯体将所述两片无纺布或层叠体与吸收性主体重叠,因此,有可能因发硬而降低穿着感。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材料成本、进一步能够期待穿着感提高的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
[0008]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一次性穿着物品具备:一对腰围构件,它们覆盖穿着者的躯体,并沿腰围方向延伸;以及吸收性主体,其架设在所述一对腰围构件之间,沿与所述腰围方向正交的纵向延伸,并覆盖所述穿着者的胯裆,其中,[0009] 在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具备:
[0010] 分割工序,在该工序中,一边将具有沿搬运方向延伸的一对侧缘部的连续无纺布沿所述搬运方向搬运,一边沿着规定的矩形状的波形的切断线切分该连续无纺布,由此分割成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和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该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具有从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的第一连续部向与所述搬运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并形成所述一对腰围构件中的一方的腰围构件,该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具有从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的第二连续部向所述宽度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部,并形成所述一对腰围构件中的另一方的腰围构件;
[0011] 配置工序,在该工序中,至少在各连续部中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与各凸部相同的各基部或者各分割无纺布中的所述各凸部,配置沿所述搬运方向伸缩的至少一个弹性构件;
[0012] 折叠工序,在该工序中,折叠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以便将所述弹性构件夹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的彼此邻接的所述各基部与所述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形成所述各凸部重叠于与所述各凸部邻接的所述各基部而成的重合部;
[0013] 变更工序,在该工序中,变更两张分割无纺布的配置关系,以使得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各基部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各基部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位置一致;以及
[0014] 生成工序,在该工序中,在进行所述变更后,一边将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以及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相互大体平行地沿所述搬运方向搬运,一边将所述吸收性主体配置为横跨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与所述重合部之间的非重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与所述重合部之间的非重合部,并且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与两张分割无纺布的各非重合部重叠,从而生成连续层叠体。
[0015] 根据本发明,将在两张无纺布之间夹有弹性构件的重合部在长边方向上断续地设置,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的所述重合部与重合部之间形成所述两张无纺布没有重叠的非重合部。因此,不易产生无纺布的浪费,因而能够实现材料成本的降低。
[0016] 另一方面,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两端部与所述无纺布没有重叠的较薄的非重合部重叠。即,所述吸收性主体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的非重合部重叠,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另一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的非重合部重叠。因此,不存在因发硬而使穿着感降低的担忧。

附图说明

[0017] 图1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穿着物品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1B以及图1C分别是所述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18] 图2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分割工序的简要俯视图,图2B是示出该例子所涉及的变更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19] 图3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变更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0] 图4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工序以及生成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1] 图5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分割工序的简要俯视图,图5B是示出该例子所涉及的第一子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2] 图6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二子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3] 图7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工序以及生成工序的简要俯视图,图7B是穿着物品的简要纵剖视图。
[0024] 图8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穿着物品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图8B以及图8C分别是所述其它例子的剖视图。
[0025] 图9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分割工序的简要俯视图,图9B是示出该例子所涉及的变更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6]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变更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7] 图11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工序以及生成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28] 图12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穿着物品的另外的例子的俯视图,图12B以及图12C分别是所述另外的例子的剖视图。
[0029] 图13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分割工序的简要俯视图,图13B是示出该例所涉及的变更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30] 图14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变更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0031] 图15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折叠工序、折返工序以及生成工序的简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主体具备用于覆盖穿着者的前躯体或者后躯体的躯体部,在所述一次性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中执行以下工序: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中,通过以使各所述躯体部中的所述腰围方向上的两个缘部分别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吸收性主体,从而生成所述连续层叠体。
[0033] 在该情况下,吸收性主体中的躯体部的各缘部与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即,在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中,覆盖前躯体或者后躯体的躯体部的腰围方向的一方的缘部与一个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躯体部的另一方的缘部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同所述一个重合部相邻的其它的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另外,在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中,覆盖后躯体或者前躯体的躯体部的腰围方向的一方的缘部与一个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并且,所述躯体部的另一方的缘部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同所述一个重合部相邻的其它的所述重合部的一部分重叠。
[0034] 因此,对于沿腰围方向延伸的腰围构件,弹力弱(刚性小)的非重合部通过吸收性主体被加强,重合部与加强后的该非重合部相连。因此,腰围构件由适当刚性的材料沿腰围方向连续形成。
[0035] 优选的是,执行所述分割的工序,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连续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并且使得所述第二凸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连续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大小。
[0036] 在该情况下,宽度大的所述各凸部容易折叠。
[0037] 优选的是,本制造方法还具备以下工序:将所述各分割无纺布的各所述侧缘部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折回,以使得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各端部的肌肤面被各所述侧缘部覆盖。
[0038] 在该情况下,折回后的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以及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各侧缘部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各端部的一部分。由此,能够防止穿着者的脚趾钩住所述吸收性主体的各端部。
[0039] 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弹性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弹性构件,[0040] 本制造方法还具备以下工序:
[0041] 将所述多个弹性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续部与第二连续部上相互平行地沿所述搬运方向连续延伸,从而执行所述配置工序,
[0042] 为了使所述弹性构件不能在所述各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各非重合部发挥其收缩力,使所述多个弹性构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张力在所述各非重合部无效。
[0043] 在该情况下,多个弹性构件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非重合部被无效化,失去收缩力。因此,手感、穿着感提高。
[0044] 优选的是,通过以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相互对置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配置关系,由此执行变更所述配置关系的工序。
[0045] 在该情况下,变更配置的装置的构造简单。
[0046] 优选的是,变更所述配置关系的工序包括第一子工序和第二子工序,[0047] 在所述第一子工序中,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配置关系,以便将所述一对侧缘部配置在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沿所述切断线的第一切断缘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中的沿所述切断线的第二切断缘之间,并使所述一对侧缘部相互接近,
[0048] 在所述第二子工序中,以使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相互背对背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的所述搬运方向上的配置关系。
[0049] 在该情况下,从吸收性主体沿腰围方向突出的侧翼的上端被折回,因此,手感提高。
[0050] 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之一或者下述的实施例关联说明以及/或者图示的特征能够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它实施方式或者其它实施例中以相同或者类似的形式、以及/或者与其它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的特征组合或者取而代之地利用。
[0051] 实施例
[0052] 根据参考了附图的以下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而更明确地理解本发明。其中,实施例以及附图仅用于图示以及说明,不应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的元件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
[0053]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穿着物品1的构造。
[0054] 图1A~图4示出第一实施例。
[0055] 如图1A所示,本第一实施例的穿着物品1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以及构造,具备吸收性主体2、前腰围构件3F以及后腰围构件3B(一对腰围构件)。所述吸收性主体2具有覆盖穿着者的前躯体且沿腰围方向X延伸的前部(躯体部)20、覆盖穿着者的后躯体且沿腰围方向X延伸的后部(躯体部)21、以及覆盖所述前部20与后部21之间的胯裆的裆部22。
[0056] 所述裆部22与前部20以及后部21相连,在与所述腰围方向X正交的纵向Y上延伸。所述吸收性主体2构成裆部2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0057] 在穿着时,将所述裆部22在与所述腰围方向X平行的假想线上对折。由此,所述前腰围构件3F与所述后腰围构件3B的腰围方向X的端部彼此相互重叠。
[0058] 如图1A所示,在所述吸收性主体2上设置由虚线表示的吸收芯24,该吸收芯24吸收体液。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所述吸收芯24夹在顶片26与底片27之间,并且各片材26、27以及吸收芯24相互层叠。
[0059] 在图1B以及图1C中,所述顶片26由透液性的薄无纺布构成,覆盖吸收芯24的肌肤面。也可以在该顶片26的上方设置未图示的罗口。
[0060] 所述底片27覆盖吸收芯24的非肌肤面,由非透液性的树脂片材构成。也可以在由该树脂片材构成的底片27的非肌肤面,打印(印刷)有图案、图形以及/或者文字。另外,也可以将打印有图案、图形以及/或者文字的片材构件粘贴在底片27的非肌肤面。
[0061] 在图1A中,在所述吸收性主体2的前部20的所述纵向Y的端部粘贴有所述前腰围构件3F。另一方面,在吸收性主体2的后部21的所述纵向Y的端部粘贴有所述后腰围构件3B。
[0062] 所述前后的腰围构件3F、3B从所述吸收性主体2沿腰围方向X突出,并且构成前后的腰围部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如图1A所示,各所述腰围构件3F、3B比裆部22向腰围方向X突出,且从吸收性主体2的两缘部(腰围方向的端部)E1沿腰围方向X延伸。
[0063] 所述前后的各腰围构件3F、3B中,例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将无纺布30局部地相互层叠。即,将腰围构件3F、3B在从吸收性主体2沿腰围方向X突出的侧翼31及其附近的重合部33折叠成两层。如图1C所示,各腰围构件3F、3B折叠为,折叠成两层的腰围构件3F、3B的弯曲部35、35彼此相互对置。
[0064] 对于各腰围构件3F、3B,如图1B所示,在所述腰围方向X上分离的位置分别折叠无纺布30而形成有所述重合部33、33。另外,在所述腰围方向X上相互分离的所述重合部33与所述重合部33之间,存在没有将无纺布折叠成两层的非重合部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无纺布30具有透气性。
[0065] 在图1A以及图1B中,所述前部20以及后部21的大半部分与所述非重合部34重叠,并且所述前部20以及后部21中的腰围方向X的两个缘部E1分别与所述重合部33的一部分重叠。
[0066] 在图1A中,也可以在所述无纺布30折叠成两层的侧翼31及其附近(重合部33)设置用于使穿着物品1贴合穿着者的弹性构件32。作为该弹性构件32,例如能够采用多根橡胶线或橡胶带、至少一张薄膜或者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材料等。另外,弹性构件32也可以在前部以及后部的中央被无效化(形成无收缩力的状态)。
[0067] 即,也可以在供前部以及后部的所述纵向Y的端部的大半部分重叠配置的所述非重合部,使所述弹性构件32无效化。
[0068] 也可以在所述吸收性主体2上形成沿穿着者的腿部收紧的腿围部。也可以在所述腿围部或与所述腰围构件3F、3B的腿围部相连的部位,以沿穿着者的腿围的方式例如形成由橡胶线等构成的其它弹性构件。
[0069] 在穿着物品为尿布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所述后腰围构件3B的各侧翼31的肌肤面固定未图示的雄面接合件,另一方面,在前腰围构件3F的非肌肤面固定雌面接合件。
[0070]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代替雄面接合件而使用涂敷有粘着剂的胶带,在该情况下,需要将所述粘着剂容易粘着的表面形成于所述前腰围构件3F等。
[0071] 另外,在穿着物品为短裤型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前腰围构件3F与后腰围构件3B的腰围方向X的端部彼此相互熔敷。
[0072] 所述吸收性主体2附着于所述腰围构件3F、3B的肌肤面。
[0073] 在本说明书中,“肌肤面”是指在穿着有穿着物品1时直接或者间接地与穿着者的肌肤面对的面,“非肌肤面”是指与所述肌肤面相反的面。
[0074] 接下来,根据图2A~图4来说明本穿着物品1的制造方法。
[0075]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将具有沿搬运方向L延伸的一对侧缘部4E的连续无纺布W4沿搬运方向L搬运。一边将该连续无纺布W4沿搬运方向L搬运,一边沿矩形状的波形的切断线CL切割该无纺布W4。
[0076] 由此,将所述连续无纺布W4分割为具有第一凸部421以及第一凹部401的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以及具有第二凹部402以及第二凸部422的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
[0077] 即,所述连续无纺布W4被分割为,所述第一凸部421与所述第二凸部422在搬运方向L上邻接。
[0078] 各连续分割无纺布W41、W42分别形成一方或者另一方的腰围构件3F、3B。
[0079] 所述第一凸部421从沿所述搬运方向L连续的第一连续部41向与所述搬运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W突出。所述第二凸部422从沿所述搬运方向L连续的第二连续部42向所述宽度方向W突出。
[0080] 接下来,使所述两个连续分割无纺布W41、W42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相对移动,以使得图2B的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在与所述搬运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W上相互分离。
[0081] 之后,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搬运方向L的配置关系,以使得图3的所述第一凸部421与所述第二凸部422相互对置,并且所述第一凹部401与所述第二凹部402相互对置。换句话说,将一对连续分割无纺布W41、W42以半波长或(n+1/2)波长(n是自然数)相对地沿搬运方向L移动,使两者的凹凸的相位相互一致。
[0082] 在所述相位的变更后或者变更所述相位时,也可以将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宽度方向W的配置关系变更为,使第一凸部421与第二凸部422相互接近。
[0083] 在所述配置的变更后或者变更前,在图4所示的各连续部41、42,相互平行地配置沿搬运方向L伸长的状态下的多根连续弹性构件F。在进行该配置的工序中,如后述那样,也可以至少在各所述连续部41、42中的所述搬运方向L上的位置与所述各凸部421、422相同的各基部410、420中的每一个、或者所述各凸部421、422中的每一个,间断地配置沿所述搬运方向L伸缩的至少一个弹性构件。
[0084] 在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中,所述各基部410与各所述第一凸部421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相互邻接,并且在所述搬运方向L上断续地存在。另外,在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W42中,所述各基部420与各所述第二凸部422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相互邻接,并且在所述搬运方向L上断续地存在。
[0085] 如图4的假想线以及实线所示,将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的第一凸部421断续地折叠,以便将所述连续弹性构件F夹在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中的所述基部410与第一凸部421之间,并且使所述第一凸部421和与所述第一凸部421邻接的所述各基部410重叠而形成重合部33。
[0086] 同时,将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第二凸部422断续地折叠,以便将所述连续弹性构件F夹在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W42的所述基部420与第二凸部422之间,并且使所述第二凸部422和与所述第二凸部422邻接的所述各基部420重叠而形成重合部33。
[0087] 在进行各所述折叠时,也可以在折叠后的无纺布彼此夹住连续弹性构件F的状态下相互粘合或熔敷。
[0088] 通过依次进行所述折叠,在各连续分割无纺布W41、W42的各所述重合部33彼此之间,断续地(间断地)形成不重叠凸部421、422的非重合部34。即,对于各连续分割无纺布W41、W42,在所述搬运方向L上交替地反复形成所述重合部与所述非重合部。
[0089] 在形成各所述重合部33之后,在所述非重合部34切断所述多个连续弹性构件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0090] 即,通过切断所述非重合部34的连续弹性构件F,从而除去所述非重合部34的连续弹性构件F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使其张力无效化。需要说明的是,连续弹性构件F也可以通过切断而进行所谓的回弹(snap back)。另外,也可以不向连续弹性构件F被切断的各基部410、420涂敷粘合剂。
[0091] 在进行所述切断后,一边将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以及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相互大体平行地沿所述搬运方向L搬运,一边将所述吸收性主体2配置(架设)为,使得所述吸收性主体2横跨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中的所述非重合部34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中的所述非重合部34,并且与所述各非重合部34重叠,从而生成连续层叠体W1。
[0092] 即,将所述吸收性主体2配置于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以及第二分割无纺布W42,使得所述吸收性主体2的所述纵向Y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中的所述非重合部34重叠,并且使所述吸收性主体2的另一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W42中的所述非重合部34重叠。
[0093] 在生成所述连续层叠体W1的工序中,以使所述躯体部20、21中的所述腰围方向X的两个缘部E1分别与所述重合部33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吸收性主体2。
[0094] 即,躯体部20(前部)中的所述腰围方向X的两个缘部E1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中的沿所述搬运方向L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33、33的一部分重叠。另一方面,躯体部21(后部)中的所述腰围方向X的两个缘部E1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W42中的沿所述搬运方向L彼此相邻的所述重合部33、33的一部分重叠。
[0095] 如图4所示,将所述连续层叠体W1沿着双点划线所示的假想的切断线CL2切成以各个穿着物品1为单位的大小(单位)。即,在进行所述架设后,沿宽度方向W切断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以及第二分割无纺布W42的各重合部33,以使得所述腰围构件3F、3B形成为与各个穿着物品1相应的长度。由此,得到图1A-图1C所示的各个穿着物品1。
[0096]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切割为各个穿着物品1之前的连续的状态下,将连续层叠体W1沿宽度方向对折。即,也可以是,以使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的肌肤面与所述第二分割无纺布W42的肌肤面相面对的方式将所述连续层叠体W1对折。
[0097] 接下来,说明其它实施例。
[0098] 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以及工序,省略说明,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构造以及工序。
[0099] 图5A-图7B示出第二实施例。
[0100] 在图1C的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各腰围构件3F、3B的弯曲部35配置在穿着中成为各腰围构件3F、3B的下端的部位。与此相对,在本例的情况下,如图7B的剖视图那样,各腰围构件3F、3B的弯曲部35配置在成为穿着中的穿着物品1的上端的部位。
[0101] 在第二实施例中,变更图5B的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所述配置关系的工序具备以下的第一子工序以及第二子工序。
[0102] 在图5B的第一子工序中,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所述宽度方向W上的配置关系,以使得在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中的沿所述切断线CL的第一切断缘C1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中的沿所述切断线CL的第二切断缘C2之间配置所述一对侧缘部4E,并使所述一对侧缘4E相互接近。
[0103] 即,变更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以及第二分割无纺布W42的配置关系,以使得所述第一切断缘C1与所述第二切断缘C2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相互分离,并且在相互分离的所述第一切断缘C1与所述第二切断缘C2之间配置所述一对侧缘部4E。所述一对侧缘部4E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相互分离并对置。
[0104] 在图6的第二子工序中,以使所述第一凸部421与所述第二凸部422相互背对背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与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所述搬运方向L上的配置关系。
[0105] 即,在本制造方法中,只要以使图7A的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的各所述重合部33的所述搬运方向L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各所述重合部33的搬运方向L的位置相互一致的方式变更两分割无纺布W41、W42的配置关系即可。
[0106] 换言之,以使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与所述第一凸部421邻接的所述第一基部410和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与所述第二凸部422邻接的所述第二基部420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相互对置的方式,变更所述第一分割无纺布W41以及第二分割无纺布W42的配置关系。
[0107] 图8A-图11示出第三实施例。
[0108] 如图8A所示,在本例中,重合部33相对于非重合部34朝向纵向Y的中央略微突出。
[0109] 在本例中,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切断连续无纺布W4。
[0110] 即,执行所述分割的工序,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421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1比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的所述连续部41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大,并且所述第二凸部422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2比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所述连续部42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大。
[0111] 另外,在本例中,图11的折线4L被设定在从连续部42向宽度方向W突出的位置。因此,无需弯折连续部42即可容易地折叠各凸部421、422。
[0112] 图12A-图15示出第四实施例。
[0113] 如图12A以及图12C所示,在本例中,以使所述吸收性主体2的所述纵向Y的各端部的肌肤面的一部分被各所述腰围构件3F、3B的侧缘部4E覆盖的方式,将各所述腰围构件3F、3B的各所述侧缘部4E沿所述腰围方向X连续折回。
[0114] 在本例中,如图13A以及图13B所示,切断连续分割无纺布W4。
[0115] 即,执行所述分割的工序,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421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1比所述第一连续分割无纺布W41的所述连续部41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小,并且所述第二凸部422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2比所述第二连续分割无纺布W42的所述连续部42的所述宽度方向W的大小H小。因此,图15的各分割无纺布W41、W42也可以处于在所述重合部33以及非重合部34的侧缘部4没有层叠无纺布的单层的状态。
[0116] 本制造方法也可以具备本例的图15所示的折回工序。即,在所述折回工序中,以使所述吸收性主体2的所述纵向Y的各端部的肌肤面的一部分被各所述侧缘部4E覆盖的方式,将所述各分割无纺布W41、W42的各所述侧缘部4E沿所述搬运方向L连续折回。
[0117] 其中,本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各种实施例。
[0118] 例如,在图2A等的切分连续分割无纺布W4的工序中,第一凸部421以及第二凸部422不需要是例如长方形这样的完全矩形,也可以是在各凸部的前端、基端的角部设有圆度的矩形状。另外,各凸部也可以是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即,“矩形状”包括长方形、梯形等矩形,还包括与这些矩形近似的形状。
[0119] 图2A等的各凸部421、422的高度H1、H2也可以与基部410、420的高度H相同。各凸部的长度L1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0120] 优选的是,第一凸部421与第二凹部402彼此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并且第二凸部422与第一凹部401彼此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这是因为,不需要废弃切片。但是,各凸部与各凹部也可以是彼此不同的形状、大小。
[0121] 图2A等的各凸部421、422的长度L1可以与图4的吸收性主体2的腰围方向X的长度L2相同,但也可以比长度L2大或小。
[0122] 在图4的连续弹性构件F为橡胶线等线状材料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相对于一个基部410、420、重合部33而设置多条连续弹性构件F。另一方面,在不连续的弹性构件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薄膜、片材这样的布帛状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重合部33而设置一张弹性构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布帛状的弹性构件间断地配置于各基部410、420或者各凸部421、422。
[0123] 如上,参照附图说明了优选的实施例,但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的基础上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容易想到各种变更以及修正。
[0124] 例如,通过本制造方法制造的穿着物品也可以不具有图案、图形等。
[0125] 因此,这样的变更以及修正被解释为包含于根据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0126] 工业实用性
[0127]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短裤型以及尿布型的穿着物品。
[0128] 附图标记说明
[0129] 1:穿着物品
[0130] 2:吸收性主体
[0131] 20:前部(躯体部)
[0132] 21:后部(躯体部)
[0133] 22:裆部
[0134] 24:吸收性芯
[0135] 26:顶片
[0136] 27:底片
[0137] 3F:前腰围构件
[0138] 3B:后腰围构件
[0139] 30:无纺布
[0140] 31:侧翼
[0141] 32:弹性构件
[0142] 33:重合部
[0143] 34:非重合部
[0144] 35:弯曲部
[0145] 41:第一连续部
[0146] 42:第二连续部
[0147] 4L:折线
[0148] 410、420:基部
[0149] 421:第一凸部
[0150] 422:第二凸部
[0151] E1:缘部
[0152] F:连续弹性构件
[0153] C1:第一切断缘
[0154] C2:第二切断缘
[0155] CL:切断线
[0156] CL2:切断线
[0157] H、H1、H2:宽度方向的大小
[0158] W1:连续层叠体
[0159] W4:连续无纺布
[0160] 4E:侧缘部
[0161] W41、W42:分割无纺布
[0162] L:搬运方向
[0163] W:宽度方向
[0164] X:腰围方向
[0165] Y: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