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24528.5

文献号 : CN1064631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桥宜久吉见彰仁高内健次日野泰守伊藤基志

申请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公开的信息记录方法,将信息记录到追记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中,信息记录介质由一个以上的记录层构成,记录层是作为记录轨道的岸轨和槽轨交替反复的螺旋形状,记录轨道被分割为进行记录的最小单位即块。本公开的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以块为单位将信息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步骤、和对向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进行控制的步骤,在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基于在块中的下次记录信息的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来切换是否对记录对象块进行记录。

权利要求 :

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将信息记录到追记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由一个以上的记录层构成,所述记录层是作为记录轨道的岸轨和槽轨交替反复的螺旋形状,所述记录轨道被分割为进行记录的最小单位即块,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以所述块为单位将所述信息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步骤;和对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进行控制的步骤,

在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基于在所述块当中的下次记录信息的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来切换是否对所述记录对象块进行记录,在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向所述记录对象块记录信息,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不向所述记录对象块进行记录,而对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的其他所述块进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所述数据区域由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包括所述用户数据区域的代替用的替换区域的备用区域构成,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在所述记录对象块是所述用户数据区域所包括的所述块,并且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记录到所述备用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还包括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域,在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中,进行控制使得在向所述管理信息区域的记录中,在全部记录了所述槽轨或者所述岸轨中的一方的轨道之后,记录另一方的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还包括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域,在所述进行控制的步骤中,进行控制使得在向所述管理信息区域的记录中,仅在所述岸轨或者所述槽轨中的一方的所述记录轨道进行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谓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是指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都为已记录或者都为未记录。

6.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到追记型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备一个以上的记录层,所述记录层是作为记录轨道的岸轨和槽轨交替反复的螺旋形状,所述记录轨道被分割为进行记录的最小单位即块,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其以所述块为单位将所述信息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和控制部,其对所述记录部的记录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基于在所述块当中的下次记录信息的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来控制是否对所述记录对象块进行记录,所述控制部,

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向所述记录对象块记录信息,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不向所述记录对象块进行记录,而对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的其他所述块进行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数据区域,所述数据区域由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和包括所述用户数据区域的代替用的替换区域的备用区域构成,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对象块是所述用户数据区域包括的所述块,并且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记录到所述备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还包括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域,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向所述管理信息区域的记录中,在全部记录了所述槽轨或者所述岸轨中的一方的轨道之后,记录另一方的轨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还包括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域,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在向所述管理信息区域的记录中,仅在所述岸轨或者所述槽轨中的一方的所述记录轨道进行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谓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是指在所述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所述记录轨道都为已记录或者都为未记录。

11.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是追记型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由一个以上的记录层构成,

所述记录层是作为记录轨道的岸轨和槽轨交替反复的螺旋形状,所述记录轨道被分割为进行记录的最小单位即块,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具备:用于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信息区域和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所述管理信息区域包括管理所述管理信息的记录状态的记录状态管理信息,所述记录状态管理信息包括:能够识别在所述管理信息区域中记录失败而成为未记录状态的所述块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所述记录状态管理信息仅记录于所述岸轨或者所述槽轨中的一方的所述记录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区域还包括:管理与所述用户数据区域的缺陷块相关的信息的缺陷列表,所述缺陷列表包括所述缺陷块的位置信息和表示所述缺陷块的种类的种类信息,所述种类信息表示所述缺陷块是否是包含未记录部分的未记录缺陷。

说明书 :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针对具有信息记录面的信息记录介质能够记录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所述信息记录面能够分别在岸(Land:槽间)和槽(Groove)光学地记录信息。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作为保存影像、数据等的信息记录介质,使用了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盘)、Blu-ray(注册商标)Disc(以下称为BD)等多种光盘。这些光盘由于与硬盘装置(以下称为HDD:Hard Disk Drive)、磁带相比具有较高的保存可靠性,所以正在从以往的影像、音声等AV数据的记录用途向数据的长期保存(即,使数据存档)的用途扩大应用。
[0003] 但是,光盘与HDD、磁带相比,每单位体积能够保存的数据的容量只有1/3左右,就保存时的空间效率的观点而言,需要不增加盘的成本而提高每单位体积能够保存的数据容量的技术开发,正倾注精力继续研究开发。
[0004] 最近,在BD中,记录密度高的每1层约33.4GB的记录密度的BDXL,正在作为体积记录密度最高的光盘而被发售。这些光盘具有50年以上的保存可靠性,就数据的长期保存的观点而言,与HDD的5年左右的寿命相比,具有10倍以上的可靠性。因此,通过将当前保存在HDD中的长期保存用的数据移动到光盘进行保存,从而能够兼顾长期的保存可靠性和保存成本。
[0005] 进而,在功耗方面,与在数据保存时消耗电力的HDD相比,光盘不需要保存时的电力,作为考虑地球环境的绿色存储,能够削减CO2排放量。进而,近年来,数据中心等大规模IT系统中的功耗的上升成为较大的问题,而通过将光盘用于存档用途,从而能够削减功耗。
[0006] 因此,为了将光盘用于存档用途,由于对于数据中心这样的保存空间的成本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提高每单位体积的记录密度。
[0007] 作为用于提高光盘的每单位体积的记录密度的技术,存在能够提高轨道的记录密度的岸-槽记录再生技术、缩窄轨道间的间隔即轨道间距的技术等。
[0008] 岸-槽记录再生技术是在DVD-RAM使用的技术,通过将曾经仅记录在槽或者岸的光盘数据记录到槽和岸的双方从而提高轨道的记录密度。通常,若使光盘的轨道的记录密度提高,则为了用光束对作为轨道的槽进行跟踪控制所需要的来自槽的衍射光变小,变得光束不能跟踪轨道。若将照射到光盘的光束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设为λ,将形成光束的透镜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设为NA,则槽或者岸的极限间隔,即,极限轨道间距L为[0009] L=(λ/NA)×0.6。
[0010] 若轨道间距变得小于极限轨道间距L,则变得不能检测来自槽的衍射光,不能进行用于跟踪轨道的控制。例如,对于NA=0.6、λ=650nm的DVD,极限轨道间距L是650nm。对于DVD-RAM,通过将数据记录到岸和槽的双方,从而实现615nm的轨道间距来提高轨道密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11] 此外,在从DVD向BD的技术发展时,也采用了缩窄轨道间距的技术。在DVD的情况下轨道间距为0.74μm,而在BD的情况下缩窄到一半以下为0.32μm,而且缩短激光的波长,并且缩小在记录面上开的孔即凹坑的大小,由此使记录容量从DVD的4.7GB提高到了BD的25GB以上(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0012] 当前正在进行如下技术开发:通过相较于BD、BDXL进一步缩窄轨道间距,并且在岸和槽的双方进行记录,从而提高光盘的每单位体积的记录密度。在该技术开发中,据说1张光盘,单面每1层的容量为50GB以上,单面3层成为超过150GB的容量。
[0013] 现有技术文献
[0014] 专利文献
[0015]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07-029185号公报
[0016] 非专利文献
[0017] 非专利文献1:“松下電器のBlu-rayDisc大戦略(松下电器的Blu-rayDisc大战略)”,日经BP社,2006年,P.30,图表2-2

发明内容

[0018] 已知,一般情况下,越缩窄光盘的轨道间距,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越对跟踪误差(TE:Tracking Error)信号等产生影响。因此,若想要将光盘的岸和槽的双方用于记录、并且缩窄轨道间距,则对TE信号等的影响变得更大,对轨道的跟踪控制、记录质量等产生不良影响。
[0019] 图19A是表示进行以往的向光盘的槽以及岸的记录的光盘中的、对轨道进行跟踪控制时的未记录-未记录的边界位置处的TE信号的偏移量的变化的图,图19B是表示进行以往的向光盘的槽以及岸的记录的光盘中的、对轨道进行跟踪控制时的记录-未记录的边界位置处的TE信号的偏移量的变化的图。在图19A中,作为相邻轨道的轨道1401、1402为未记录-未记录的边界位置1403处得到的TE信号的波形的振幅具有对称性。与此相对,在图19B中,作为相邻轨道的轨道1404、1405为记录-未记录的边界位置1406处得到的TE信号的波形的振幅成为TE偏移量发生变化并且对称性较大地崩溃的状态。也就是说,若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不同,则TE信号的振幅的对称性崩溃。
[0020] 在这种状态下,在想要对光盘的轨道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不能最佳地进行轨道的跟踪控制,不能使光束照射到最佳的位置,所以有可能导致记录品质大幅降低到不能再生的水平。进而在最差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轨道的跟踪控制,会发生轨道跳跃等,并有可能写坏记录在周边轨道的数据。虽然说光盘具有50年以上的保存可靠性,但显然在数据中心等用途中不能使用不能正确地进行数据保存的存储。
[0021] 本公开为了解决这种课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针对根据记录对象轨道的两侧的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而存在不能确保记录品质的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能够不引起记录时的性能降低地正确地记录再生信息。
[0022] 本公开的信息记录方法将信息记录到追记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中,信息记录介质由一个以上的记录层构成,记录层是作为记录轨道的岸轨和槽轨交替反复的螺旋形状,记录轨道被分割为进行记录的最小单位即块。本公开的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以块为单位将信息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步骤、和对向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进行控制的步骤,在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基于在块当中的下次记录信息的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记录轨道的记录状态,来切换是否对记录对象块进行记录。据此,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0023] 本公开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在具有能够分别在岸和槽光学地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面,并且能够提高轨道密度来进行大容量的数据蓄积的光盘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对于由于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而不能适当地控制伺服、信号,产生不能正确地记录数据的条件的信息记录介质,也能够几乎不减少能够记录的数据容量,并且通过仅进行逻辑记录控制,能够针对任何情形都正确地记录数据。
[0024] 由此,除了能够提高防止数据损失等可靠性之外,还能够避免因记录失败时的替换记录多发而引起的性能降低。
[0025] 此外,由于不需要向新的伺服/信号控制技术开发的投资,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廉价地开发/提供大容量光盘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以及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因此在以高可靠性长期保存数据的存档存储领域中,能够早期导入大容量光盘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再生装置,还能够期待数据中心中的功耗削减、CO2排放量削减这样的间接效果。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整体构成的图。
[0027] 图2是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轨道的构成的图。
[0028] 图3是详细地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规定记录层中的区域的构成的图。
[0029] 图4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SRRI的一例的图。
[0030] 图4B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DFL的一例的图。
[0031] 图4C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DDS的一例的图。
[0032]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缺陷条目的详细构成的图。
[0033] 图6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MDMI的一例的图。
[0034] 图6B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MDMI的另一例的图。
[0035] 图6C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MDMI的又一例的图。
[0036] 图7是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驱动器的框图。
[0037]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盘的规定记录层中的记录顺序的图。
[0038] 图9是说明向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向与一部分已经记录的SRR不同的SRR进行追加记录时的记录限制的图。
[0039] 图10是说明向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对一部分已经记录的SRR进一步进行记录时的记录限制的图。
[0040]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驱动器进行向用户数据区域的记录时的记录序列的一例的流程图。
[0041] 图12是说明对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缺陷块的记录限制的图。
[0042]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驱动器进行向TDMA的记录时的记录序列的一例的流程图。
[0043]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OPC区域的初始状态的图。
[0044] 图15是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OPC区域的记录学习的图。
[0045] 图16是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OPC区域的记录学习的记录限制的图。
[0046] 图17是说明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的OPC区域的记录学习的记录限制的图。
[0047]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光盘驱动器进行向OPC区域的记录时的记录序列的一例的流程图。
[0048] 图19A是表示进行以往的向光盘的槽以及岸的记录的光盘中的、对轨道进行跟踪控制时的未记录-未记录的边界位置处的TE信号的偏移量的变化的图。
[0049] 图19B是表示进行以往的向光盘的槽以及岸的记录的光盘中的、对轨道进行跟踪控制时的记录-未记录的边界位置处的TE信号的偏移量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存在省略超过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存在省略已经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对实质上相同的构成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过分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0051] 另外,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而提供的,并非意图通过这些内容来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主题。
[0052] (实施方式1)
[0053]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另外,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标号从而省略说明的重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信息记录介质,将具备一个以上记录层的以块为单位仅能记录一次信息的追记型光盘作为一例来进行说明。
[0054] (1)光盘的整体构成
[0055] 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的整体构成的图。在图1中,在圆盘状的光盘1中具备能够对信息进行记录再生的1个以上的记录层。该记录层螺旋状地形成了许多轨道2。进而,轨道2形成了将轨道2进行细分的许多块3。在轨道2中,通过使槽摆动,从而在此赋予了表示盘上的物理位置的地址信息(以下也称为物理地址)。
[0056] 这里,作为轨道2的宽度的轨道间距,例如在BD的情况下是0.32μm。此外,块3是纠错的单位,是进行记录以及再生动作的最小单位。例如,在DVD的情况下,1块为1ECC(Error Correction Code,纠错码),大小为32KByte。在BD的情况下,1块为1簇,大小为64Kbyte。若使用作为光盘的数据的最小单位的、2KByte大小的扇区这一单位,则1ECC为16扇区,1簇为32扇区。
[0057] 此外,光盘1大致可分为导入区域4、数据区域5和导出区域6。进而,数据区域5构成为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11、和具备用于在用户数据区域11中检测出的缺陷区域的代替记录的替换区域等的备用区域即ISA(Inner Spare Area,内部备用区域)10、OSA(Outer Spare Area,外部备用区域)12。以下,在记载为备用区域的情况下,表示ISA10以及OSA12的双方。
[0058] 导入区域4和导出区域6具备主要记录为了对光盘1进行记录再生所需要的管理信息的区域。导入区域4和导出区域6还发挥作为余量的作用,使得在后述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光拾取器向数据区域5的端部访问时,即使光拾取器超限(overrun)也能够追随轨道2。
[0059] 图2是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轨道2的构成的图。在图2中,光盘1的轨道2是作为槽部的槽轨101、和作为槽间部的岸轨102交替地反复。将轨道2呈放射线状地进行3分割从而构成了地址组103、104、105。地址组105在一个槽轨101通过使槽摆动从而记录了3个独立的物理地址106、107、108,在另一个槽轨101通过使槽摆动从而记录了与物理地址
106、107、108不同的3个独立的物理地址109、110、111。物理地址106、107、108的组和物理地址109、110、111的组依次增加地址值。地址组103、104也是与地址组105相同的结构。
[0060] 因为物理地址使槽摆动来进行记录,所以与该摆动相邻的槽轨101以及岸轨102用相同的摆动的物理地址进行管理。通过摆动而记录的物理地址,在槽轨101以及岸轨102中,在规定方向上,例如在光盘1的半径方向上,从内周侧向外周侧依次进行赋予。光盘1为了访问由槽轨101和岸轨102形成的记录轨道的记录区域,能够在与使所设置的槽摆动而记录的物理地址相同的区域重叠地记录记录数据。
[0061] 在图2的下部示出扩大了轨道2的物理地址107、11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光盘1在相邻的槽轨101和槽轨101之间摆动的相位一致。这是为了使光盘1的1周的轨道2的长度构成为摆动的周期的整数倍。由此,由2个槽轨101夹着的岸轨102的宽度不变化而保持恒定的宽度。
[0062] 向光盘1的直接访问,在使后述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伺服在所期望的槽轨101或岸轨102侧进行跟踪之后,使用由摆动所记录的物理地址来进行访问。此外,记录在光盘1上的、后述的管理信息中包含的地址信息、后述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控制用软件在控制中使用的信息的记录,使用针对通过摆动而生成的物理地址进一步赋予了是槽轨还是岸轨等的信息的虚拟物理地址来进行。
[0063] (2)光盘的区域的构成
[0064] 图3是详细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规定记录层中的区域的构成的图。
[0065] 数据区域5构成为包括:记录用户数据的用户数据区域11;和具备用于在用户数据区域11检测出的缺陷区域的代替记录的替换区域等的备用区域即ISA10、OSA12。
[0066] 导入区域4是配置在光盘1的规定记录层的内周侧的管理信息区域,具备MDMA(Managed Defect Management Area:记录状态管理区域)30、DMA(Defect Management Area)31、驱动器区域32、伺服调整区域33、OPC(Optimum Power Control)区域34、TDMA(Temporary Defect Management Area)35和其他区域36。
[0067] 导出区域6是配置在光盘1的记录层的外周侧的管理信息区域,具备DMA31等。在导出区域6的DMA31中,例如多重记录了与导入区域4的DMA31相同的数据。
[0068] 导入区域4以及导出区域6是后述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根据需要进行记录再生的区域,是用户不能直接进行记录再生的区域。
[0069]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导入区域4的构成。TDMA35是用于过渡性地记录DMS(Disc Management Structure:盘管理结构)310的区域,该DMS310由具备光盘1的备用区域即ISA10、OSA12的配置、大小的信息、记录样式的信息的DDS(Disc Definition Structure:盘定义结构)301、具备与缺陷块、替换块相关的虚拟物理地址等信息的DFL(DeFect List:缺陷列表)302、以及用于管理用户数据区域11中的记录区(SRR:Sequential Recording Range)等的记录状态的SRRI(Sequential Recording Range Information:顺序记录范围信息)303的管理信息构成。
[0070] 这里,记录区表示在用户数据区域11中进行连续记录的区域,用户能够针对任意位置设定任意范围。在没有设定用户进行连续记录的区域的情况下,光盘1的全部用户数据区域11成为一个记录区。
[0071] 此外,追记型的光盘1不能以改写来更新一旦记录了的DMS310。因此,按照TDMA35的规定方向,例如从内周侧依次向外周侧,按顺序过渡性地记录DMS310。换言之,存在于TDMA35中的已记录区域与未记录区域的边界位置的DMS310是最新的DMS310。
[0072] 另外,TDMA35不仅记录于导入区域4,还存在离散地记录于作为备用区域的ISA10、OSA12中等的情况。
[0073] 接下来,说明DMS310的详细构成。图4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SRRI的一例的图,图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DFL的一例的图,图4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DDS的一例的图。
[0074] 在图4A中,SRRI303具备:与作为进行追加记录的记录范围的被称为SRR的记录区相关的信息即记录区条目402;和记录区条目402的个数即总记录区数401。SRRI303中存在记录区条目402的#1~#s的、总计s个(s是1以上的整数)记录区条目402。
[0075] 另外,在没有设定用户进行连续记录的区域的情况下,全部用户数据区域11成为一个记录区,SRRI303的总记录区数是1个,记录区条目402成为#1这一个。
[0076] 记录区条目402构成为包括:与记录区的开头位置相关的信息即开头位置信息403、和表示在该记录区中记录了用户数据的最终位置的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
[0077] 在图4B中,DFL302具备:与缺陷块、接受了伪重写(POW:Pseudo OverWrite)指示下的重写请求的替换块相关的信息即缺陷条目412;和缺陷条目412的个数即总缺陷条目数411。DFL302中存在缺陷条目412的#1~#d的总计d个(d是0以上的整数)缺陷条目。
[0078] 另外,不存在缺陷块、替换块等的情况下的DFL302,总缺陷条目数411为0个,不存在缺陷条目412。
[0079] 这里,所谓POW,是在仅能记录一次的追记型光盘中,对于针对已记录区域的记录请求,将该数据替换记录到用户数据区域11或备用区域,并将与该替换相关的条目作为缺陷条目412登记到DFL302,由此成为读出替换目的地的数据,使得看起来像是在已记录区域进行了改写。
[0080] 缺陷条目412由条目种类信息413、替换源位置信息414、替换目的地位置信息415和连续块数信息416构成。替换源位置信息414、替换目的地位置信息415是虚拟物理地址。条目种类信息413是表示由替换源位置信息414所示的块是否是包含未记录部分的“未记录缺陷块”的识别信息。
[0081] 另外,条目种类信息413中还可以具备:表示是否对由缺陷条目412所示的缺陷块等成为替换源的块分配了替换目的地块的识别信息、表示是否是要记录有效的用户数据的块的识别信息等。
[0082] 替换源位置信息414表示缺陷块等成为替换源的块的原始位置。替换目的地位置信息415表示作为缺陷块的替换目的地的替换块的位置。连续块数信息416表示在缺陷块以及替换块连续的情况下该缺陷块以及替换块的连续块数。
[0083] 这里对缺陷条目412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以往的缺陷条目是由表示替换源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和表示替换目的地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构成的8字节的信息。但是,因为在虚拟物理地址使用大概不到30比特,例如,BDXL使用27比特,所以若包含识别信息等信息则64比特的8字节达到了极限。作为以往的连续缺陷块的管理方法,例如,采取了如下这种方法:使用表示连续区域的开头和结尾的2个缺陷条目来表现。因此,为了表示连续缺陷块,最少消耗了2个缺陷条目。
[0084]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缺陷条目412的详细构成的图。缺陷条目412的大小是8字节。与以往的缺陷条目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缺陷条目412中,对作为位置信息的替换源位置信息414以及替换目的地位置信息415下了功夫。
[0085] 具体而言,虚拟物理地址是2KB的扇区单位的地址信息,但是因为缺陷管理、替换处理以32扇区的64KB的块单位进行,所以虚拟物理地址的低位5比特一定成为相同的值就得到了保证。因此,例如,在使用b0~b28的29比特作为虚拟物理地址的有效信息的情形中,在替换源位置信息414以及替换目的地位置信息415中,如图5所示,分别存储除去了作为固定值的b0~b4的低位5比特、以及未用作地址信息的作为将来扩展用的预备的b29~b31的高位3比特之后的、剩余的b5~b28的24比特的信息。
[0086] 也就是说,对于虚拟物理地址,使用掩蔽高位3比特并且右移了5比特的值。通过这种方式,一共可以确保16比特的空比特。由此,包括除了用作条目种类信息413的比特以外的比特,如图5所示,能够作为12比特的连续块数信息416进行分配。此外,该连续块数信息416设为从实际连续块数减去1所得到的值。具体而言,在通常的单独块的缺陷块的情况下,作为连续块数信息416而设定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利用一个缺陷条目412最大处理4096个连续块,与以往相比,能够将缺陷条目412的使用量、即DFL302的大小抑制得较小。因为DFL302的大小变小,所以能够抑制TDMA35等的消耗量。
[0087] 返回到DMS310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在图4C中,DDS301由记录样式421、用户数据区域大小422、ISA大小423、OSA大小424、最新DFL记录位置信息425、最新SRRI记录位置信息426、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I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9和O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30构成。
[0088] 记录样式421是表示光盘1为逻辑改写记录样式还是连续记录样式的信息。用户数据区域大小422是与用户数据区域11的大小相关的信息。ISA大小423是与ISA10的大小相关的信息。OSA大小424是与OSA12的大小相关的信息。最新DFL记录位置信息425是表示记录了最新的DMS310的DFL302的位置的信息。最新SRRI记录位置信息426是表示记录了最新的DMS310的SRRI303的位置的信息。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是表示OPC区域34中的槽轨的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信息。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是表示OPC区域34中的岸轨的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信息。I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9是表示ISA10中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信息。O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30是表示OSA12中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信息。
[0089] 另外,虽然在图4C中没有进行记载,但是例如作为表示备用区域即ISA10、OSA12中的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信息,也可以与OPC区域34的情况同样地,具备表示槽轨以及岸轨各自的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信息。
[0090] 返回到图3的导入区域4的说明。OPC区域34是对光盘1进行记录再生的后述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进行用于求取最适于记录的记录功率、标记长等写入策略等的记录学习的区域。对于槽轨和岸轨而言,由于最佳记录功率等存在差异,因此基本上,确保记录学习能够分别对槽轨、岸轨单独实施。
[0091] 伺服调整区域33是用于进行针对光盘1上能够存在的代表性的记录模式的对焦、跟踪等伺服调整的区域,例如,在光盘1上最初进行记录的定时,例如在格式化时,记录任意数据。
[0092] 驱动器区域32是对光盘1进行记录的后述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可以留下任意信息的区域。
[0093] 与TDMA35同样地,DMA31是用于记录DMS310的区域。向该区域,例如在对光盘1进行被称为最终化的、使其成为不能进行以后的记录的状态的处理时,记录TDMA35中的最新DMS310。DMA31也存在如下情况,即,例如在导入区域4中配置2个、在导出区域6中配置2个等进行多重配置的情况。
[0094] 对于TDMA35、驱动器区域32,从各个区域中包含的槽轨起依次进行记录,用尽了槽轨后,在还需要的情况下,记录岸轨。另一方面,OPC区域34设想在用尽槽轨之前需要进行向岸轨的记录的情形。
[0095] MDMA30是主要记录用于管理导入区域4以及导出区域6等管理信息区域中的缺陷块等的记录状态的MDMI(Managed Def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记录状态管理信息)300的区域。MDMA30仅使用存在于该区域内的槽轨或者岸轨中的任一记录轨道来记录数据。
MDMI300是用于与后述的光盘1的记录限制对应的信息,例如是用于管理在导入区域4、导出区域6等中在记录时发生了记录失败的块3即完全为未记录状态或者一部分为未记录状态的未记录缺陷块等的记录状态的信息。
[0096] 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MDMI300的一例的图,图6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MDMI300的另一例的图,图6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MDMI300的又一例的图。
[0097] MDMI300可以是如图6A所示那样的列举了未记录缺陷块的虚拟物理地址的形式的表信息,也可以是如图6B所示那样的列举了包括作为未记录缺陷区域的开头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和作为以该位置为开头连续地存在的未记录缺陷块的数量的连续块数的列表的形式的表信息,或者还可以是如图6C所示那样的使作为管理对象的导入区域4、导出区域6等区域的一个块与1比特对应的比特图信息。
[0098] 另外,在图6B所示那样的列表的情况下,可以将MDMI300设为与上述的DFL302的缺陷条目412同样的数据结构。具体而言,例如,作为未记录缺陷区域的开头位置信息,可以使用掩蔽虚拟物理地址的高位3比特之后再右移了5比特的值,作为连续簇数,可以使用从实际的连续块数中减去1得到的值。
[0099] 另外,在ISA10、OSA12中确保TDMA35的情况下,TDMA35的未记录缺陷块通过MDMI300来管理。此外,对于作为ISA10、OSA12中确保的作为用户数据区域11的缺陷块的代替用块而使用的替换区域,虽然作为用户数据区域11的数据的替换记录目的地而使用的块是由DFL302管理的区域,但是对于未记录缺陷块,因为是未能正确记录用户数据的块3,所以也通过MDMI300来管理。另外,对于备用区域内的替换区域中的未记录缺陷块,也可以由DFL302进行管理。
[0100] 另外,MDMI300作为记录在MDMA30中来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即使将MDMI300与DFL302、SRRI303等同样地记录到TDMA35,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在光盘1中不需要MDMA30。
[0101] (3)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构成
[0102] 接下来,说明作为进行向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记录再生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光盘驱动器。
[0103] 图7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驱动器200的框图。
[0104] 光盘驱动器200通过I/O总线280与未图示的上级控制装置连接。上级控制装置例如是主机或控制器等。
[0105] 光盘驱动器200由命令处理部210、光拾取器220、光盘控制器230、激光控制部240、机械控制部250、存储器260、管理信息存储器261、系统控制部270构成。
[0106] 命令处理部210处理以指令等形式从上级控制装置请求的各种命令。光拾取器220为了对光盘1进行记录再生而照射激光。光盘控制器230进行向光盘1的各种信号、访问控制、或者由上述的摆动所示的物理地址和虚拟物理地址的变换等。激光控制部240进行从光拾取器220输出的激光功率等的控制。机械控制部250使光拾取器220向目标位置移动或者进行伺服控制。存储器260管理所进行记录以及再生的用户数据以及其他信息。管理信息存储器261预先存储从TDMA35、DMA31读出最新状态的DDS301、DFL302、SRRI303并记录、从MDMA30读出最新状态的MDMI300并记录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部270进行来自光盘1的记录再生处理等系统处理整体的全面控制。
[0107] 系统控制部270具备:进行用户数据、管理信息等的数据的记录再生的记录部271;再生部272;进行来自上级控制装置的请求中所使用的逻辑地址(LBA:Logical Block Address)与相当于光盘1的实际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的变换的地址变换部273;进行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所存储的管理信息的更新的管理信息更新部274;判断由管理信息存储器
261中所存储的DFL302、SRRI303等管理信息等所指定的虚拟物理地址位置的块3是否是禁止记录区域的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和计算对下次的数据进行记录的光盘1的位置的记录位置计算部276。
[0108] (4)光盘的地址配置
[0109]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地址配置。
[0110] 图8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规定记录层上的记录顺序的图。光盘1能够对槽轨以及岸轨的双方轨道进行记录。在图8中,光盘1沿规定方向,具体而言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交替地配置了槽轨G1、G2、……Gn和岸轨L1、L2、……、Ln(n是1以上的整数)。光盘驱动器200一边使光盘1旋转,一边使光拾取器220追随同一种类的轨道的同时连续地进行访问。对用户明示的虚拟的逻辑地址即LBA,基本上按照能够连续访问的顺序进行分配。LBA也与虚拟物理地址同样地例如以扇区为单位来进行赋予。此外,LBA和虚拟物理地址基于规定规则一对一地建立对应。
[0111] 在图8中,LBA的连续使用时的使用顺序是配置在用户数据区域11的最内周侧的槽轨G1的记录起始位置成为作为逻辑地址开头的LBA=0,对该记录层的全部槽轨以扇区为单位依次分配LBA。设规定记录层的槽轨的合计扇区数是N(N是1以上的整数)。分配给用户数据区域11的最外周的槽轨Gn的LBA=N-1的下一个LBA=N,成为用户数据区域11的最内周的岸轨L1的起始块中的开头扇区位置,从这里起同样地对最外周的岸轨Ln进行分配。即,在从LBA=0起连续地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最初对槽轨进行记录,在对全部槽轨的记录完成之后,接着对岸轨进行记录。
[0112] 另外,由于后述的光盘1的记录限制的关系,在用户数据区域11中包含的槽轨的可使用的合计轨道数为n、合计扇区数为N的情况下,作为LBA能够使用的岸轨的合计扇区数也不限定为N。具体而言,对于用户数据区域11的最外周的岸轨,作为相邻的2个轨道中的一个的用户数据区域11中的最外周的槽轨已经记录,而另一个的OSA12开头的最内周的槽轨有可能未使用而处于未记录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用户数据区域11中的最外周的岸轨成为禁止记录区域,因此有可能发生如下那样的情况,即,岸轨的可使用的合计轨道数成为n-1以下,合计扇区数也小于N。
[0113] 对此,例如,在将与用户数据区域11相邻的导出区域6的开头的槽轨作为缓冲(Buffer)轨道而记录了用户数据区域11的全部槽轨的情况下,若使该缓冲轨道也成为已记录状态,则在用户数据区域11中所包含的槽轨的合计轨道数为n、合计扇区数为N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户数据区域11中所包含的岸轨的可使用的合计轨道数为n、合计扇区数为N。
[0114] 或者,若在用户数据区域11与ISA10、OSA12之间具备1轨道以上的缓冲区域那样的虚设区域,则在用户数据区域11中所包含的槽轨的合计轨道数为n、合计扇区数为N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户数据区域11中所包含的岸轨的可使用的合计轨道数为n、合计扇区数为N。
[0115] 在光盘1具备3层记录层的情况下,LBA的分配,按照第1层记录层的槽轨、第1层记录层的岸轨、第2层记录层的槽轨、第2层的岸轨、第3层记录层的槽轨、第3层记录层的岸轨的顺序连续地赋予LBA。例如,若将一个记录层的可使用的合计扇区数设为N,则分配给第1层的LBA成为LBA=0~LBA=N-1,分配给第2层的LBA成为LBA=N~LBA=2N-1,分配给第3层的LBA成为LBA=2N~LBA=3N-1。
[0116] 另外,作为从槽轨开始进行LBA的分配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从岸轨开始。
[0117] 另外,在光盘1具备多个记录层的情况下,也可以跨越全部记录层先对槽轨分配LBA,之后对全部记录层的岸轨分配LBA。
[0118] (5)光盘的记录限制
[0119]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在记录时设置了以往没有的记录限制。具体而言,为了解决利用图19A、图19B所说明的课题,具有“在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轨道的记录状态必须相同”这样的限制。所谓“在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轨道的记录状态相同”,是指“在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轨道都是已记录或者都是未记录”。换言之,该限制如下:在记录对象轨道的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不相同的情况下,该轨道不作为记录对象轨道而不使用,或者不使用而向代替记录用的备用区域中所包含的替换区域进行替换记录。
[0120] 另外,即使两侧相邻的轨道2的记录状态不同,也能够在光盘驱动器200中进行数据读出即再生,或者进行光拾取器220的移动即寻道(seek)等。
[0121] (6)光盘的用户数据区域的记录控制
[01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光盘1的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时,记录对象块的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有可能成为不同的状态,大致可以考虑2个模式。第1个模式,是将光盘1的用户数据区域11分为多个SRR并且随机地记录各SRR这样的情况。第2个模式,是在记录实施中记录失败而产生了完全成为未记录状态或者一部分成为未记录状态的未记录缺陷块的情况。
[0123] 以下,详细地说明针对这2个模式的记录限制。
[0124] 首先,对第1个模式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说明向本实施方式中的向光盘1向与一部分已记录的SRR不同的SRR进行追加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限制的图,图10是说明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一部分已记录的SRR再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限制的图。
[0125] 图9示出从光盘1的槽轨起按照LBA的分配顺序从LBA=0开始进行了规定量的数据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状态。具体而言,从槽轨G1开始记录,直到槽轨G2的规定块为止进行了记录。
[0126] 追记型的光盘1,在进行追记的情况下,从SRR中的被称为NWA(Next Writable Address,下一个可写地址)的追记位置起进行记录。SRR能够针对未记录状态的任意的LBA位置进行设定。在光盘1中存在2个SRR。第1个SRR为一部分已记录,NWA设定在槽轨G2的三角标记所示的位置NWA1。第2个SRR为未记录状态,NWA设定在岸轨L1的三角标记所示的位置NWA2。在图9中,从2个NWA中的NWA2进行追加记录。在岸轨L1中,存在两侧的槽轨G1和G2中一方为已记录、另一方为未记录的记录状态不相同的区域。被该区域夹着的岸轨L1的块成为禁止记录区域。在岸轨L2中,存在两侧的槽轨G2和G3中一方为已记录、另一方为未记录的记录状态不相同的区域。被该区域夹着的岸轨L2的块成为禁止记录区域。因此,若从岸轨L1的NWA开始记录,则会立即进行向作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块的记录请求。想要记录到这样的禁止记录区域的块的记录数据,替换记录到备用区域的替换区域。
[0127] 在图10中,也与图9同样地,示出从光盘1的槽轨起按照LBA的分配顺序从LBA=0开始进行了规定量的数据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状态。具体而言,光盘1中存在的SRR为一个,从槽轨G1开始记录,直到槽轨G2的规定块为止进行记录。接下来,从图10所示的NWA即槽轨G2的已记录位置到槽轨G3的规定块进行新的记录。于是,在岸轨中,从岸轨L2的规定块到岸轨L3的规定块成为禁止记录区域。
[0128] 如图9和图10所示,按照光盘1的槽轨的记录区域的变化,岸轨的禁止记录区域发生变化。换言之,需要在实际进行记录时判断光盘1的记录对象块是否包含在禁止记录区域中。
[0129] 这里,为了判断在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轨道的记录状态是否相同,可以对该相邻的轨道实际进行再生,使用该再生信号来进行判断。但是,若实际再生该相邻的轨道,则记录性能会大幅降低。因此,在记录对象块的两侧相邻的轨道的记录状态是否相同的判断,使用管理光盘1的记录状态的管理信息,例如SRRI303。
[0130] 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状态是否相同的判断,使用SRRI303进行。具体而言,在图4A的SRRI303中,开头位置信息403、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是虚拟物理地址。从由记录区条目402中包含的开头位置信息403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到由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之间的区域表示已记录区域。也就是说,可能成为禁止记录区域的位置,是属于由记录区条目402中的开头位置信息403和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各自的虚拟物理地址所示的块的相邻轨道的块。这些块的虚拟物理地址位置,能够以由开头位置信息403和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为基准,通过使用了与该虚拟物理地址相当的轨道中包含的块的数量等的规定运算,来唯一地计算。换言之,在受理了向由某LBA所示的块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判断属于与该LBA相当的块的相邻轨道的块的虚拟物理地址、与由SRRI303中包含的全部记录区的开头位置信息403以及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是否一致。而且,在判断为不一致的情况下,作为不是禁止记录区域,向所请求的块进行记录,在判断为一致的情况下,作为是禁止记录区域,将记录数据替换记录到在备用区域内具备的代替区域即替换区域。通过如此进行控制,无论从上级控制装置受理了针对哪个LBA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向禁止记录区域的记录。
[0131] 接下来,说明光盘驱动器200的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动作。光盘驱动器200若安装光盘1则启动。光盘驱动器200通过光拾取器220、光盘控制器230、系统控制部270的再生部272将最新的管理信息例如SRRI303、DFL302、DDS301等从光盘1读出到管理信息存储器261。
[0132] 图11是表示光盘驱动器200进行向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序列的一例的流程图。
[0133] (步骤S1101)光盘驱动器200接收来自上级控制装置的记录请求。具体而言,在光盘驱动器200中,命令处理部210接收从上级控制装置通过I/O总线280通知的记录请求指令,取得所记录请求的LBA,并且将记录指示的用户数据存储到存储器260。
[0134] (步骤S1102)光盘驱动器200进行LBA的地址变换。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所包含的地址变换部273根据在步骤S1101接收的LBA,来计算对应的虚拟物理地址。另外,将这里计算出的虚拟物理地址所表示的块称为记录对象块。
[0135] (步骤S1103)光盘驱动器200判断记录对象块是否是禁止记录区域。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所包含的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针对存储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最新SRRI303中所包含的全部记录区即记录区条目402,从对应的记录区条目402取得由开头位置信息403以及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然后,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基于由开头位置信息403以及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来计算与此相邻的轨道2中的应设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全部块的虚拟物理地址。
[0136] 然后,判定应设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块的虚拟物理地址是否与在步骤S1102计算出的记录对象块的虚拟物理地址一致。在判定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是”的情况),进入到步骤S1104,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否”的情况),进入到步骤S1105。
[0137] 另外,禁止记录区域的计算,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粗略地进行。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设存在记录未记录边界的轨道的相邻的2个轨道所包含的全部块为禁止记录区域。换言之,只要至少包含禁止记录的块,则可以将比其更广的范围设为禁止记录区域。
[0138] (步骤S1104)光盘驱动器200在备用区域进行替换记录。记录位置计算部276计算备用区域的代替记录用的替换区域中下次能够使用的块,作为记录目的地。具体而言,根据存储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DDS301中的I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9或者O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30,来计算下次能够使用的备用区域内的替换区域的块。然后,记录部271使用机械控制部250使光拾取器220向所计算出的块的位置移动,并且进行存储在存储器260中的从上级控制装置记录指示的用户数据的记录指示,通过光盘控制器230、光拾取器220来记录到光盘1上。
[0139] 若向光盘1的记录完成,则管理信息更新部274针对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包含的最新DDS301,更新作为替换目的地而分配的区域中的下次使用位置信息即I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9或者O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30,进而针对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包含的最新DFL302,增加一条新的缺陷条目412,使总缺陷条目数增加一条,并且更新SRRI303中的对象记录区的记录区条目402中的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
[0140] 另外,这里更新的各种管理信息被控制为在从光盘驱动器200排出光盘1为止的任意时刻由记录部271记录到光盘1的TDMA35。
[0141] (步骤S1105)光盘驱动器200向记录对象块进行通常记录。记录部271针对所计算出的块,进行存储在存储器260中的从上级控制装置记录指示的用户数据的记录指示,通过光盘控制器230、光拾取器220来记录到光盘1上。
[0142] 若向光盘1的记录完成,则记录结尾位置发生变化,因此管理信息更新部274更新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包含的最新SRRI303中的对象记录区的记录区条目402中的最终记录位置信息404。
[0143] 另外,这里更新的各种管理信息被控制为在从光盘驱动器200排出光盘1为止的任意时刻由记录部271记录到光盘1的TDMA35。
[0144] (步骤S1106)光盘驱动器200向上级控制装置通知处理完成。具体而言,命令处理部210通过I/O总线280对上级控制装置通知在步骤S1101中指示的命令处理已经完成。
[0145] 另外,处理完成的通知也可以在步骤S1101中用户数据的取得完成后的时间点实施。
[0146] 接下来,详细地说明第2个模式。图12是说明对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缺陷块的记录限制的图。
[0147] 在记录时检测的缺陷块被分为2种情形。第1种情形是虽然进行了记录但在被称为验证(Verify)的记录质量确认处理中被判断为记录质量不够从而被判定为缺陷的已记录缺陷块。另一种情形是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向该块的记录本身失败、完全成为未记录状态或者一部分成为未记录状态的未记录缺陷块。
[0148] 这些缺陷块中的未记录缺陷块由于会在已记录区域中局部地放置未记录的块,因而与该未记录缺陷块相邻的块也成为禁止记录块。也就是说,向相当于禁止记录块的LBA进行记录的数据,会替换记录到备用区域内的替换区域。
[0149] 在记录对象块的相邻轨道中是否包含未记录缺陷块,使用在图4B进行了说明的DFL302的信息来判断。使用DFL302的缺陷条目412的条目种类信息413,能够判断利用缺陷条目412管理的成为替换源的块是否是“未记录缺陷块”,从而能够实现上述那样的控制,能够提高性能以及更高效地使用作为代替区域的备用区域内的替换区域。也就是说,在受理了向由任意LBA所示的块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判断属于与该LBA相当的虚拟物理地址的块的相邻轨道的块的虚拟物理地址、和由DFL302中包含的、条目种类信息413表示“未记录缺陷块”的全部缺陷条目412的替换源位置信息414所示的虚拟物理地址是否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是禁止记录区域从而向所请求的块进行记录,在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禁止记录区域,从而将记录数据替换记录到备用区域内具备的替换区域。通过这样控制,无论在从上级控制装置受理了对哪个LBA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都能够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向禁止记录区域的记录。
[0150] 光盘驱动器200的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动作,除了在图11的步骤S1103的判定中使用DFL302来代替SRRI303这一点以外都是相同的过程,所以省略详细说明。
[0151] 如上所述,在受理了向利用LBA管理的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请求的情况下,通过使用SRRI303以及DFL302的信息,从而能够判断所记录请求的块是否是包含在禁止记录区域中的块,也就是说,能够判断是否可以直接进行记录还是需要替换记录,并进行控制。
[0152]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驱动器200的向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控制,分别进行了基于SRRI303的判断说明、和基于DFL302的判断说明。但是,光盘驱动器200在进行向用户数据区域11的记录时,根据DFL302以及SRRI303这2个信息来判定禁止记录区域,进行记录处理。
[0153] (7)光盘的导入区域等的记录控制
[0154] 如上所述,导入区域4、导出区域6、ISA10、OSA12等区域,是用户不能直接进行记录再生的区域。而且,一部分区域并不是过渡性地进行追加记录,而是在任意的1次的定时完结记录。例如,对于DMA31、伺服调整区域33,由于在特定定时完结记录,因此不需要如用户数据区域11那样使用管理信息来判断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这样的处理。
[0155] 但是,TDMA35、OPC区域34等区域是过渡性地记录利用的区域,需要与用户数据区域11同样地考虑记录对象块的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
[0156] 首先,说明TDMA35的记录控制。
[0157] TDMA35,例如从槽轨开始使用,若槽轨全部用尽,则使用区域内包含的岸轨。
[0158] 另外,这是一例,也可以从岸轨开始使用,若用尽岸轨则使用区域内包含的槽轨。
[0159] 在光盘1中离散地配置了多个TDMA35的情况下,针对一个TDMA35也从槽轨开始使用。若这样进行控制,则在记录槽轨时,作为相邻轨道的岸轨总是成为未记录状态。但是,在使用槽轨的过程中产生了未记录状态的缺陷块的情况下,该区域会在进行向岸轨的记录时带来不良影响。
[0160] 因此,在MDMI300中,存储并留下与未记录状态的缺陷块相关的信息,例如,虚拟物理地址。在MDMI300中留下与槽轨中的未记录状态的缺陷块相关的信息即可。
[0161] 然后,在向岸轨的记录时,使用该MDMI300来进行与利用图12说明的用户数据区域11中的未记录状态的缺陷块的处理相同的记录。具体而言,判断属于下次记录的块的相邻轨道的块的虚拟物理地址是否与MDMI300中包含的未记录缺陷块的虚拟物理地址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是禁止记录区域,从而向下次记录的预定块直接进行记录。另一方面,在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禁止记录区域,并进行控制使得跳过该块,对下一个能够使用的岸轨中的块进行记录。
[0162] 接下来,说明光盘驱动器200的TDMA35的记录动作。光盘驱动器200若安装光盘1则启动。光盘驱动器200通过系统控制部270的管理信息更新部274从光盘1将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管理信息即SRRI303、DFL302、DDS301、MDMI300等已经更新为了最新状态。
[0163] 图13是表示光盘驱动器200进行向TDMA35的记录时的记录序列的一例的流程图。
[0164] (步骤S1301)光盘驱动器200计算TDMA35的下次记录位置。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计算TDMA35中的已记录结尾位置的下一块作为记录对象块。结尾位置的搜索,通过再生部272的控制,根据该轨道的再生信号来判断是否已记录。使用再生信号的搜索处理,可以在光盘驱动器200启动光盘1时实施。
[0165] (步骤S1302)光盘驱动器200判断记录目的地是否是岸轨。具体而言,因为TDMA35是从槽轨开始记录的区域,所以向槽轨的记录时,相邻的岸轨的记录状态一定是未记录状态并且相同。因此,是否是禁止记录区域的判断,仅在记录对象块是岸轨的情况下实施即可。在记录对象块是岸轨的情况下(“是”的情况),进入到步骤S1303。在记录对象块是槽轨的情况下(“否”的情况),进入到步骤S1305。
[0166] (步骤S1303)光盘驱动器200判断记录对象块是否是禁止记录区域。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所包含的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取得存储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最新MDMI300中所登记的全部未记录状态的缺陷块的虚拟物理地址,进行计算。然后,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基于未记录状态的缺陷块的虚拟物理地址,来计算相邻的轨道中的应设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全部块的虚拟物理地址。然后,判定应设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块的虚拟物理地址是否与在步骤S1301计算出的记录对象块的虚拟物理地址一致。在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的判定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304,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使处理进入到步骤S1305。
[0167] (步骤S1304)光盘驱动器200跳过记录对象块。在TDMA35中,不像用户数据区域11那样存在替换记录用的备用区域。因此,需要跳过成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块,对下次能够记录的块进行记录,所以返回到步骤S1301。
[0168] (步骤S1305)光盘驱动器200向记录对象块进行通常记录。具体而言,记录部271为了针对所计算出的块将存储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最新管理信息中的至少需要进行更新记录的管理信息记录到DMA31,而通过光盘控制器230、光拾取器220在光盘1上进行记录。记录对象块在记录处理中失败从而在记录对象块完全不能记录的情况下,管理信息更新部
274将与该块的虚拟物理地址相当的信息追加登记到存储于管理信息存储器261的MDMI300中。另外,这里所更新的MDMI300被控制为在从光盘驱动器200排出光盘1之前的任意定时,由记录部271记录到光盘1的MDMA30。
[0169] 另外,因为MDMA30是仅对槽轨进行记录的区域,所以相邻的岸轨的记录状态一定是未记录状态并且相同的情况得到保障。因此,不存在禁止记录区域。
[0170] 另外,在利用图13所说明的记录序列中,可以省略步骤S1302的处理。即使不进行步骤S1302的处理,也能够实现不向禁止记录区域进行记录而记录到TDMA35。
[0171] 另外,关于作为备用区域的ISA10以及OSA12中所包含的替换区域,也是与TDMA35同样地从槽开始依次进行过渡记录的区域,能够按照利用图13所说明的记录序列来进行记录。
[0172] 接下来,说明OPC区域34的记录控制。
[0173] 图1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OPC区域34的初始状态的图,图1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OPC区域34的记录学习的图,图1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OPC区域34的记录学习的记录限制的图,图1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1的OPC区域34的记录学习的记录限制的另一图。
[0174] 由于进行记录的功率有可能不适当,因此与数据区域5等反向使用OPC区域34。在图14中,也示出从物理地址较大的一侧朝向较小的一侧,即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来使用的情况。但是,虽然说是反向使用,以块为单位的记录也按照物理地址的升序、即从较小的一侧朝向较大的一侧进行使用,所以以任意的块单位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进行使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先进行槽轨上的记录学习之后进行岸轨上的记录学习,并且在槽轨和岸轨相互追逐地使用OPC区域34的轨道。
[0175] 若从图14的状态起实施槽轨中的记录学习,则成为例如图15所示的状态。此时,被已记录的槽轨和未记录的槽轨夹着的岸轨中包含的块是禁止记录区域。记录学习中使用的区域,由于存在基于盘上的物理性缺陷(Defect)等的重试,因此在实际实施记录学习之前是不知道的。
[0176] 如图16所示,在岸轨的记录学习比槽轨的记录学习中所使用的块数少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作为记录学习,槽轨使用5块而岸轨使用了4块的情况下,不会到达禁止记录轨道。
[0177] 但是,如图17所示,在岸轨的记录学习需要与槽轨的记录学习中所使用的块数同等以上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作为记录学习,槽轨使用5块而岸轨使用了6块的情况下,跳过成为禁止记录对象的岸轨的块,使用之后的未记录的轨道。另外,与所跳过的岸轨相邻的槽轨中包含的块,在下次记录学习时成为禁止记录轨道。
[0178] 为了实现这种控制,在用图4C所说明的DDS301中具备与OPC区域34中的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相关的信息即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以及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等信息。这些信息例如都由虚拟物理地址表示。另外,用图4C所说明的DDS301是记录层仅为1层的情况下的示例,但是例如,关于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I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9、O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30等信息,是按每个记录层保持的信息。
[0179] 在从槽轨的记录学习开始实施的情况下,首先从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表示的位置起在槽轨中朝向未记录区域侧进行记录学习,在完成了记录学习的结尾位置更新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接下来,从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表示的位置起在岸轨中朝向未记录区域侧进行记录学习。此时,判断所使用的块是否到达朝向由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所示的轨道的内周侧相邻的岸轨,同时进行记录学习。然后,在下次使用的块成为朝向由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所示的位置的内周侧相邻的岸轨所包含的块的情况下,跳过成为禁止记录区域的该块,例如,使用另一条内周侧的岸轨的块来再次开始记录学习。而且,在完成了记录学习的结尾位置更新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此时,如图17所示,若岸轨上的记录学习越过朝向由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所示的位置的内周侧相邻的岸轨而被实施的情况下,表示下次记录学习能够使用的位置的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以及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并非单纯地指示完成了前面的记录学习的下一块位置,例如,更新为指示分别由图17的三角标记以及菱形标记所示的未记录区域侧的轨道的位置。
[0180] 通过这样,在OPC区域34中,也能够控制为不使用根据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而产生的禁止记录轨道。
[0181] 接下来,说明光盘驱动器200的OPC区域34的记录动作。光盘驱动器200若安装了光盘1则启动。光盘驱动器200从光盘1向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从光盘1读出最新的管理信息即SRRI303、DFL302、DDS301、MDMI300等。
[0182] 图18是表示光盘驱动器200进行向OPC区域34的记录的情况下的记录序列的一例的流程图。
[0183] (步骤S1801)光盘驱动器200取得槽轨中的下次学习用记录开始位置。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从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包含的DDS301,取得OPC区域34中的槽轨的下次能够使用的虚拟物理地址即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
[0184] (步骤S1802)光盘驱动器200实施槽轨上的记录学习。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中的记录部271以及再生部272以在步骤S1801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位置为基准,使用未记录区域来进行记录学习。这里,OPC区域34如前所述,与通常的区域相反,从物理地址较大的一侧朝向较小的一侧使用,所以从与在步骤S1801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的位置相比更靠近内周侧记录学习所需要的块数的量的位置开始使用,使得在步骤S1801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的位置成为结尾位置。此外,在记录学习中,进行用于利用多种功率进行记录来求出最佳记录功率、或者求出作为标记的长度等条件的写入策略的记录以及再生。
[0185] (步骤S1803)光盘驱动器200更新槽轨中的下次学习用记录开始位置信息。具体而言,管理信息更新部274更新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包含的DDS301所包含的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使得成为在步骤S1802使用的槽轨的记录未记录边界位置即最内周侧的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具体而言,例如,更新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使得成为图15的三角标记的位置。
[0186] (步骤S1804)光盘驱动器200取得岸轨中的下次学习用记录开始位置。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从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包含的DDS301,取得OPC34中的岸轨的下次能够使用的虚拟物理地址即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
[0187] (步骤S1805)光盘驱动器200计算岸轨中的禁止记录区域。例如,计算图15所示那样的禁止记录区域。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中包含的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275取得存储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最新DDS301中的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基于该虚拟物理地址,来计算与此相邻的岸轨中的应设为禁止记录区域的全部块的虚拟物理地址。
[0188] (步骤S1806)光盘驱动器200实施岸轨上的记录学习。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中的记录部271以及再生部272以在步骤S1804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位置为基准,使用未记录区域进行记录学习。这里,OPC区域34如前所述,与通常的区域相反,从物理地址较大的一侧朝向较小的一侧使用,所以从与在步骤S1804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的位置相比更靠近内周侧记录学习所需要的块数的量的位置开始记录,使得在步骤S1804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的位置成为结尾位置。此外,在记录学习中,进行用于利用多种功率进行记录来求出最佳记录功率、或者求出作为比特的长度等条件的写入策略的记录以及再生。此时,在想要用于记录学习的块与在步骤S1805中求出的禁止记录区域中所包含的块一致的情况下,暂且中断学习处理。
[0189] (步骤S1807)光盘驱动器200在步骤S1806中判断是否完成了岸轨上的记录学习。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判断在步骤S1806中进行的岸轨上的记录学习是否因为进入到禁止记录区域而暂且中断。在暂且中断的情况下(“否”的情况),判断为学习未完成,否则(“是”的情况)判断为学习完成。而且,在判断为学习未完成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808,在判断为学习完成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810。
[0190] (步骤S1808)光盘驱动器200跳过禁止记录区域,计算下一块的位置。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跳过在步骤S1805求出的禁止记录区域的块,计算下次能够使用的块的虚拟物理地址。
[0191] (步骤S1809)光盘驱动器200实施岸轨上的剩余的记录学习。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中的记录部271以及再生部272以在步骤S1808取得的虚拟物理地址位置为基准,使用未记录区域来进行在步骤S1806未能完成的部分的记录学习。具体而言,如图17那样进行。
[0192] (步骤S1810)光盘驱动器200更新下次使用位置信息。具体而言,系统控制部270中的管理信息更新部274,首先在实施了步骤S1809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岸轨中在比槽轨多的区域实施记录学习,并跳过禁止记录区域来使用的情况下,更新包含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DDS301所包含的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使得指示与在步骤S1809的记录学习中所使用的岸轨的记录未记录边界位置、即最内周侧的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相比靠近内周侧的槽轨的前1条槽轨的块。具体而言,更新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使得成为图
17的三角标记的位置。进而更新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使得在该情形的情况下,指示包含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DDS301所包含的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表示的块的未记录区域侧、即内周侧的岸轨的块3。具体而言,更新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使得成为图17的菱形标记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步骤S1806中完成了岸轨的记录学习的情况下,更新包含在管理信息存储器261中的DDS301所包含的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使得成为在步骤S1806中使用的岸轨的记录未记录边界位置即最内周侧的位置的虚拟物理地址。具体而言,更新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使得成为图16的菱形标记的位置。
[0193] 通过如此实施记录学习,从而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开始记录学习的时间点,在表示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的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7、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428中,表示考虑了基于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的禁止记录区域的实际能够使用的位置。
[0194] 另外,也可以例如在步骤S1801、步骤S1804取得了与下次能够使用的位置相关的信息的时间点,进行如下的处理,即,检查相邻轨道的记录状态,补正为实际能够记录的位置。
[0195] 另外,在OPC区域34的槽轨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未记录缺陷块的情况下,与上述的TDMA35的情况同样地在MDMI300中留下该信息。如此一来,能够在岸轨的记录学习过程中使用MDMI300的信息来掌握禁止记录区域,因此能够进行控制使得不使用禁止记录区域。
[019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盘1,作为具备一个以上的记录层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盘的两面配置了记录层的双面盘。
[0197]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98] 本公开所涉及的信息记录介质能够适用于具有作为记录轨道而能够分别在岸和槽光学地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面、并且能够进行从任意地方开始的追加记录的追记型光盘等,本公开所涉及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能够适用于能够对追记型光盘进行记录再生的光盘驱动器装置等,该追记型光盘具有作为记录轨道而能够分别在岸和槽光学地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面、并且能够进行从任意地方开始的追加记录。
[0199] 标号说明
[0200] 1  光盘
[0201] 2  轨道
[0202] 3  块
[0203] 4    导入区域
[0204] 5    数据区域
[0205] 6    导出区域
[0206] 10   ISA
[0207] 11   用户数据区域
[0208] 12   OSA
[0209] 30   MDMA
[0210] 31   DMA
[0211] 32   驱动器区域
[0212] 33   伺服调整区域
[0213] 34   OPC区域
[0214] 35   TDMA
[0215] 36   其他区域
[0216] 101  槽轨
[0217] 102  岸轨
[0218] 103、104、105  地址组
[0219] 106、107、108、109、110、111  物理地址
[0220] 200  光盘驱动器
[0221] 210  命令处理部
[0222] 220  光拾取器
[0223] 230  光盘控制器
[0224] 240  激光控制部
[0225] 250  机械控制部
[0226] 260  存储器
[0227] 261  管理信息存储器
[0228] 270  系统控制部
[0229] 271  记录部
[0230] 272  再生部
[0231] 273  地址变换部
[0232] 274  管理信息更新部
[0233] 275  禁止记录区域判定部
[0234] 276  记录位置计算部
[0235] 280  I/O总线
[0236] 300  MDMI
[0237] 301  DDS
[0238] 302  DFL
[0239] 303  SRRI
[0240] 310  DMS
[0241] 401  总记录区数
[0242] 402  记录区条目
[0243] 403  开头位置信息
[0244] 404  最终记录位置信息
[0245] 411  总缺陷条目数
[0246] 412  缺陷条目
[0247] 413  条目种类信息
[0248] 414  替换源位置信息
[0249] 415  替换目的地位置信息
[0250] 416  连续块数信息
[0251] 421  记录样式
[0252] 422  用户数据区域大小
[0253] 423  ISA大小
[0254] 424  OSA大小
[0255] 425  最新DFL记录位置信息
[0256] 426  最新SRRI记录位置信息
[0257] 427  OPC槽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
[0258] 428  OPC岸轨下次使用位置信息
[0259] 429  I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
[0260] 430  OSA替换区域下次使用位置信息
[0261] 1401、1402、1404、1405  轨道
[0262] 1403、1406  边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