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34589.X

文献号 : CN1064708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又吉豊铎木咲子

申请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能够形成为简单的构造并且减小向轮毂电机供电的供电线的摆动空间。在对轮胎(1)进行转向的转向节(5)上设有轮毂电机(4)和第三连杆(10),第三连杆(10)将在与转向节(5)的转向节侧连结点(10a)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6)。在该轮毂电机车中,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进行配线。

权利要求 :

1.一种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该轮毂电机车在对轮胎进行转向的转向节上设有轮毂电机和连杆,所述连杆将在与转向节的连结点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其特征在于,将连接所述轮毂电机和车身侧电源部的供电线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连杆上进行配线,所述供电线包括车身侧供电线和电机侧供电线,所述车身侧供电线设置在所述车身侧电源部与所述连杆之间,所述电机侧供电线设置在所述连杆和所述轮毂电机之间,所述车身侧供电线包括被配置为吸收上下动作的供电线挠曲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杆设有将所述供电线的一部分固定的供电线固定部件,

将所述供电线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杆中的距所述假想转向主销轴的距离在设定距离的范围内、且在转向时,与所述轮毂电机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量降低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在比所述转向节的连结点更靠车身侧的位置支承减振轴的下端,并且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夹着所述减振轴的方式具有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而构成,将所述轮毂电机和车身侧电源部连接的供电线为两根以上时,其分别固定在所述前连杆部和所述后连杆部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在比所述转向节的连结点更靠车身侧的位置支承减振轴的下端,并且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夹着所述减振轴的方式具有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而构成,将所述轮毂电机和车身侧电源部连接的供电线为两根以上时,其分别固定在所述前连杆部和所述后连杆部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胎为直行状态时,将所述假想转向主销轴和所述轮毂电机的两个电机电源端子连接的一条直线设为共同轴的话,将距离固定在所述连杆的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的外侧的两个供电线固定部件的位置配置在所述共同轴的附近位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侧供电线具有最小游隙以吸收轮胎转向引起的旋转运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侧供电线具有最小游隙以吸收轮胎转向引起的旋转运动。

说明书 :

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对轮胎进行转向的转向节上设有轮毂电机和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将在与转向节的连结点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有,在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中,使轮毂电机用的配线或/及配管在固定于轮毂电机的壳体的旋转轴内贯通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12724号公报
[0004] 但是,在现有装置中,将相当于转向主销轴的旋转轴空洞化,将高压电线贯通配设。因此,需要用于将高压电线配线的特别构造,具有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为简单的构造,且可减小向轮毂电机供电的供电线的摆动空间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在对轮胎进行转向的转向节上设有轮毂电机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将在与所述转向节的连结点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
[0007] 在该轮毂电机车中,将连接所述轮毂电机和车身侧电源部的供电线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杆上进行配线。
[0008] 因此,将轮毂电机和车身侧电源部连接的供电线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上进行配线。
[0009] 即,第三连杆为将在与转向节的连结点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转向旋转轴)的无旋转连杆部件。因此,供电线以向第三连杆的固定位置为界,分成车身侧供电线和电机侧供电线。而且,以车身侧供电线只要吸收由弹跳、回弹引起的上下动作即可,且电机侧供电线只要吸收由轮胎转向引起的旋转动作即可这样的方式将运动吸收功能分开。因此,与以将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吸收的方式决定供电线的全长的情况相比,实现供电线全长的缩短化,减小摆动空间(死区)。
[0010] 其结果,能够形成为将供电线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上的简单构造,并且能够减小向轮毂电机的供电线的摆动空间。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表示从车轮内侧观察到的实施例1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状态的侧面图;
[0012] 图2是从车轮前方观察到的实施例l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0013] 图3是表示从车轮内侧观察到的实施例2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状态的侧面图;
[0014] 图4是表示从车轮前方观察到的实施例2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0015] 图5是表示从车轮内侧观察到的实施例3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状态的侧面图;
[0016] 图6是表示从车轮前方观察到的实施例3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状态的正面图;
[0017] 图7是表示比较例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的基于图6的A-A线截面的问题说明图;
[0018] 图8是表示比较例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中的相当于转向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的基于图6的A-A线截面的问题说明图;
[0019] 图9是表示实施例4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中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的基于图6的A-A线截面的改善说明图;
[0020] 图10是表示实施例4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中的相当于转向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的基于图6的A-A线截面的改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实施例4对实现本发明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图1及图2表示从车轮内侧及车轮前方观察到的实施例l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l的状态。以下,基于图1及图2说明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l的构成。
[0024] 适用了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l的轮毂电机车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轮胎1、制动盘2、制动钳3、轮毂电机4、转向节5、假想转向主销轴6、下连杆7、减振轴8、上连杆9、第三连杆10。即,在对轮胎1进行转向的转向节5上设有轮毂电机4和第三连杆10,第三连杆10将在与转向节5的连结点即转向节侧连结点10a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6。
[0025] 所述假想转向主销轴6为将第三连杆10和转向节5的转向节侧连结点10a(=转向节上端5a)、和下连杆7的电机侧摆动点7b(=转向节下端5b)连结的假想轴。轮胎1通过未图示的转向横拉杆等转向机构以假想转向主销轴6为中心而转向。
[0026] 所述轮胎1组装在未图示的车轮上,在车轮上经由制动盘2及未图示的轮毂将转向节5和轮毂电机4沿着车轮轴线CL而装入。
[0027] 所述下连杆7为在车轮轴线CL的下侧将车身和转向节5连结的第一悬架连杆部件。该下连杆7将车身侧摆动轴7a相对于未图示的车身摆动自如地组装,将另一方的电机侧摆动点7b相对于转向节5的转向节下端5b旋转自如地组装。
[0028] 所述减振轴8为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同轴配置的支撑构造,为一边将在车辆上下方向受到的力缓冲,一边支承在车身上的悬架部件。该减振轴8将减振轴上端8a相对于未图示的车身弹性支承,将减振轴下端8b相对于第三连杆10的轴侧连结点10b摆动自如地组装。
[0029] 所述上连杆9为在车轮轴线CL的上侧将车身和第三连杆10连结的第二悬架连杆部件。该上连杆9将车身侧摆动轴9a相对于未图示的车身侧构件摆动自如地组装,将另一方的第三连杆侧摆动点9b相对于第三连杆10的连杆侧连结点10c摆动自如地组装。
[0030] 所述第三连杆10为将上连杆9和转向节5连结的第三悬架连杆部件。该第三连杆10将转向节侧连结点10a相对于转向节5以假想转向主销轴6为中心可旋转地组装。而且,将轴侧连结点10b相对于减振轴8的减振轴下端8b摆动自如地组装,将连杆侧连结点10c相对于上连杆9的第三连杆侧摆动点9b摆动自如地组装。
[0031] 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l如图1及图2所示地具有供电线固定部件11、供电线12。而且,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的一部分通过供电线固定部件11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进行配线。
[0032] 所述供电线12以向第三连杆10的固定位置为界而分为车身侧供电线12a和电机侧供电线12b。而且,车身侧供电线12a作为将由弹跳、回弹引起的上下动作吸收的游隙量而具有供电线挠曲量12c。电机侧供电线12b主要将轮胎转向引起的旋转运动吸收即可,故而只要具有最小限度的供电线游隙,将电机侧供电线12b的端部与轮毂电机4的电机电源端子4a连接。
[0033] 另外,在轮胎1以假想转向主销轴6为中心转向时,转向节5、轮毂电机4、电机侧供电线12b也一起一体地转向。另外,组装在上连杆9和下连杆7上的各部件将车身侧摆动轴9a和车身侧摆动轴7a作为摆动运动的轴,在减振轴8的设定范围内进行弹跳及回弹。
[0034] 接着,说明作用。
[0035] 在实施例1中,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进行配线。
[0036] 即,第三连杆10为高刚性,并且将在与转向节5的转向节侧连结点10a通过的轴作为假想转向主销轴6(转向旋转轴)的无旋转连杆部件。因此,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的供电线12以向第三连杆10的固定位置为界,分为车身侧供电线12a和电机侧供电线12b。而且,车身侧供电线12a侧基本上仅进行伴随着弹跳、回弹的上下运动,在转向时不进行旋转运动。另一方面,电机侧供电线12b侧基本上仅进行转向时的旋转运动,即使具有弹跳、回弹,也不进行上下运动。
[0037] 因此,以车身侧供电线12a只要吸收由弹跳、回弹引起的上下运动即可,电机侧供电线12b只要吸收由轮胎转向引起的旋转运动即可这样的方式将运动吸收功能分开。即,在车身侧供电线12a上,作为吸收上下运动的游隙量,仅具有供电线挠曲量12c,在电机侧供电线12b上,仅具有吸收旋转运动的最小限度的游隙。
[0038] 因此,在弹跳、回弹时,仅通过使车身侧供电线12a的供电线挠曲量12c改变形式而向车辆上下方向位移,摆动空间就成为将供电线挠曲量12c仅向上下方向扩大的狭窄空间。另外,在转向时,仅通过使电机侧供电线12b根据转向角而扭转位移,摆动空间就成为电机侧供电线12b周围的有限的狭小空间。即使弹跳、回弹和转向重合也同样地,以车身侧供电线12a吸收上下运动,电机侧供电线12b吸收旋转运动的方式表示基于构能分担的运动吸收作用。
[0039] 这样,供电线12在车身侧供电线12a和电机侧供电线12b将运动吸收构能分开。因此,与以将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吸收的方式决定供电线的全长的情况相比,实现供电线12全长的缩短化,并且减小摆动空间(死区)。其结果,形成为通过供电线固定部件11将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的简单构造,并且减小向轮毂电机4的供电线
12的摆动空间。
[0040] 接着,说明效果。
[0041] 在实施例1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l中,可得到下述的效果。
[0042] (1)轮毂电机车在对轮胎1进行转向的转向节5上设有轮毂电机4和第三连杆10,第三连杆10将在与转向节5的连结点(转向节侧连结点10a)通过的轴设为假想转向主销轴6,其中,
[0043] 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进行配线(图1、2)。
[0044] 因此,能够形成为简单的构造,并且减小向轮毂电机4的供电线12的摆动空间。
[0045] 实施例2
[0046] 实施例2为将向供电线的第三连杆的固定位置限制在假想转向主销轴的附近位置的例子。
[0047] 图3及图4表示从车轮内侧及车轮前方观察到的实施例2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2的状态。以下,基于图3及图4说明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2的构成及作用。
[0048] 适用了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2的轮毂电机车如图3及图4所示地具有轮胎1、制动盘2、制动钳3、轮毂电机4、转向节5、假想转向主销轴6、下连杆7、减振轴8、上连杆9、第三连杆
10。
[0049] 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l如图3及图4所示地具有供电线固定部件11、供电线12。而且,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中的假想转向主销轴6的附近位置进行配线。即,如图4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时,在与假想转向主销轴6重合的位置、即在第三连杆10的外侧位置设有供电线固定部件11。另外,所谓假想转向主销轴6的附近位置是指,包含与假想转向主销轴6一致的位置、和距假想转向主销轴6的距离为设定距离的范围内的位置。
[0050] 这样,在实施例2中,在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时,将供电线12固定在假想转向主销轴6的附近位置进行配线。因此,在转向时,减小轮毂电机4与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上的供电线固定部件11的相对位置的变化量,能够紧凑地配置电机侧供电线12b的配线。另外,其他的构成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故而省略说明。
[0051] 接着,说明效果。
[0052] 在实施例2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2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0053] (2)将供电线12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三连杆10中的假想转向主销轴6的附近位置进行配线(图4)。
[0054] 因此,在(1)的效果的基础上,与固定在从假想转向主销轴6离开的第三连杆10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紧凑地配置电机侧供电线12b的配线。
[0055] 实施例3
[0056] 实施例3为在将供电线配线两根以上时,限制了向第三连杆的固定位置的例子。
[0057] 图5及图6表示从车轮内侧及车轮前方观察到的、实施例3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3的状态。以下,基于图5及图6说明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3的构成及作用。
[0058] 说明构成。
[0059] 适用了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3的轮毂电机车如图5及图6所示地具有轮胎1、制动盘2、制动钳3、轮毂电机4、转向节5、假想转向主销轴6、下连杆7、减振轴8、上连杆9、第三连杆
10。
[0060] 所述第三连杆10如图5所示地,在比转向节侧连结点10a更靠车身侧位置的轴侧连结点10b支承减振轴8的下端。而且,以在车辆前后方向夹着减振轴8的方式具有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而构成。
[0061] 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3如图5及图6所示地具有两个供电线固定部件11、11、两根供电线12、12。而且,通过供电线固定部件11、11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两根供电线12、12的一部分分别固定在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的外侧。
[0062] 这样,在实施例3中,在将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的供电线12在第三连杆10上配线两根以上时,夹着减振轴8,并且固定在作为刚性部件的第三连杆10的前后连杆部上。因此,通过夹有减振轴8而能够防止两根粗的供电线12、12之间的干涉。另外,其他的构成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故而省略说明。
[0063] 接着,说明效果。
[0064] 在实施例3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3中,可得到下述的效果。
[0065] (3)第三连杆10在比转向节5的连结点(转向节侧连结点10a)更靠车身侧的位置支承减振轴8的下端,并且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夹着减振轴8的方式具有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而构成,在连接轮毂电机4和车身侧电源部14连接的供电线12、12为两根以上时,分别固定在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的外侧(图5)。
[0066] 因此,在上述(1)或(2)的效果的基础上,在对两根以上的供电线12、12进行配线时,通过在供电线12、12之间夹着减振轴8而能够防止供电线12、12间的干涉。
[0067] 实施例4
[0068] 实施例4为在转向时防止电机侧供电线的一部分进入第三连杆下方的实施了进入对策的例子。
[0069] 图7表示比较例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中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图8表示相当于转向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以下,基于图7及图8说明比较例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中的问题。
[0070] 在比较例的情况下,在将两根供电线12、12配置在第三连杆10的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时,如图7所示,设定将假想转向主销轴6、两个电机电源端子4a、4a分别连接的两条直线Ll、L2。而且,形成为在两条直线Ll、L2上分别设置供电线固定部件11、11的例子。
[0071] 在该比较例的情况下,在轮胎1以假想转向主销轴6为中心转向时,转向节5、轮毂电机4、电机侧供电线12b也一起一体地转向。因此,如图8所示,在转向时,电机侧供电线12b的一部分和电机电源端子4a在第三连杆10的下方重合并进入。其结果,在第三连杆10的下方重合时,需要避免电机侧供电线12b和轮毂电机4的干涉、电机侧供电线12b和第三连杆10的干涉,不能够实现轮毂电机4的电机径增加及第三连杆10的紧凑化。
[0072] 图9表示实施例4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4中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图10表示相当于转向的电机电源端子位置。以下,基于图9及图10说明实施例4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4的构成及作用。
[0073] 所述簧下供电装置B4如图9所示,通过供电线固定部件11、11将两条供电线12的一部分分别固定在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的外侧。而且,在轮胎为直行状态时,将连接假想转向主销轴6和轮毂电机4的两个电机电源端子4a、4a的一条直线设定为共同轴L0。而且,将固定在第三连杆10的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的外侧的两个供电线固定部件11、11配置在共同轴L0的附近位置。
[0074] 在实施例4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转向时,电机侧供电线12b的一部分和电机电源端子4a不在第三连杆10的下方重合而进入。其结果,不发生电机侧供电线12b和轮毂电机4的干涉,电机侧供电线12b和第三连杆10的干涉问题,能够实现轮毂电机4的电机径增加及第三连杆10的紧凑化。另外,其他的构成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故而省略说明。
[0075] 接着,说明效果。
[0076] 在实施例4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B4中,能够得到下述的效果。
[0077] (4)在轮胎1为直行状态时,将连接假想转向主销轴6和轮毂电机4的两个电机电源端子4a、4a的一条直线设为共同轴L0的话,将固定在第三连杆10的前连杆部和后连杆部的外侧的两个供电线固定部件11、11配置在共同轴L0的附近位置(图9)。
[0078] 因此,在上述(3)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轮毂电机4的电机径增加及第三连杆10的紧凑化。
[0079] 以上,基于实施例1~实施例4对本发明的轮毂电机车的簧下供电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具体的构成,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发明主旨,则允许设计的变更及追加等。
[0080] 在实施例1~4中,表示了将本发明的簧下供电装置适用于将上连杆、下连杆、第三连杆及减振轴作为悬架部件而设置的轮毂电机车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簧下供电装置也能够适用于具有连杆构成不同的悬架的轮毂电机车。只要为具有设于转向节且将在转向节的连结点通过的轴作为假想转向主销轴的第三连杆的轮毂电机车,则能够适用。
[0081]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82] 本申请基于2014年6月27日在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133315主张优先权,其全部公开通过参照全部编入本说明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