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57567.3

文献号 : CN10648155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单彩侠李小雷胡余生方琪江国彪廖李平

申请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容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变容涡旋压缩机包括:涡旋定盘,涡旋定盘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涡旋定盘包括第一涡旋部;涡旋动盘,与涡旋定盘相对设置,涡旋动盘包括第二涡旋部,第一涡旋部和第二涡旋部嵌套设置并形成吸气腔和压缩腔,吸气腔和吸气口连通,压缩腔和排气口连通,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孔,开设在涡旋定盘上,变容孔连通吸气腔和压缩腔,活塞阀,可移动地穿设在变容孔内,活塞阀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涡旋定盘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连通的进气通道;复位机构,设置在变容孔内,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活塞阀远离涡旋定盘的一端抵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压缩机变容,并且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 :

1.一种变容涡旋压缩机,包括:

涡旋定盘(10),所述涡旋定盘(10)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涡旋定盘(10)包括第一涡旋部;

涡旋动盘,与所述涡旋定盘(10)相对设置,所述涡旋动盘包括第二涡旋部,所述第一涡旋部和所述第二涡旋部嵌套设置并形成吸气腔和压缩腔,所述吸气腔和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压缩腔和所述排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

变容孔(20),开设在所述涡旋定盘(10)上,所述变容孔(20)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压缩腔,活塞阀(30),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变容孔(20)内,所述活塞阀(30)具有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压缩腔的变容位置以及隔开所述吸气腔和所述压缩腔的关闭位置,所述活塞阀(30)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40),所述涡旋定盘(10)上设置有所述气体举升部(40)连通的进气通道(50);

复位机构(60),设置在所述变容孔(20)内,所述复位机构(60)的一端与所述活塞阀(30)远离所述涡旋定盘(10)的一端抵接;

所述变容孔(20)为阶梯孔,所述活塞阀(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31)、第二轴段(32)和第三轴段(33),所述第一轴段(31)、所述第二轴段(32)和所述第三轴段(33)的直径依次增大,其中,所述第一轴段(31)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段相配合,所述第三轴段(33)与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段(32)的轴肩与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配合,所述第二轴段(32)的外周面与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气体举升部(40),所述变容孔(20)与所述压缩腔对应,所述涡旋定盘(10)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变容孔(20)的连通通道(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30)还包括第一环形密封槽(34),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槽(34)设置在所述第三轴段(33)的外周面上,所述阶梯孔的小径段的侧壁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段(31)配合的第二环形密封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30)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通孔(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定盘(10)还包括定盘本体(11)和与所述定盘本体(11)可拆卸连接的缸体(12),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形成在所述缸体(12)内,所述阶梯孔的小径段形成在所述定盘本体(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50)形成在所述缸体(12)内,所述进气通道(50)贯通所述缸体(12),所述缸体(12)包括:连接槽(121),所述连接槽(121)设置在所述缸体(12)朝向所述定盘本体(11)的端面上,所述连接槽(12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进气通道(50)和所述阶梯孔的大径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孔(20)和所述进气通道(50)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60)为弹簧。

8.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变容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涡旋压缩机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

说明书 :

变容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容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具有吸气腔1’和压缩腔2’。变容孔3’连通涡旋压缩机的吸气腔1’和压缩腔2’。活塞阀4’传设在阶梯孔内并且活塞阀4’的下端设置有复位机构5’。当需要对涡旋压缩机进行变容操作时,向活塞阀4’的上部通入低压气体,此时复位机构5’的作用力较大,进而使得活塞阀4’向上运动打开变容孔3’并连通吸气腔1’和压缩腔2’实现变容操作。当需要取消变容操作时,向活塞阀4’的上部通入高压气体,此时高压气体的作用力大于复位机构5’的作用力并推动活塞阀4’向下运动,活塞阀4’关闭变容孔3’进而隔离吸气腔1’和压缩腔2’。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不同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容涡旋压缩机,包括:涡旋定盘,涡旋定盘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涡旋定盘包括第一涡旋部;涡旋动盘,与涡旋定盘相对设置,涡旋动盘包括第二涡旋部,第一涡旋部和第二涡旋部嵌套设置并形成吸气腔和压缩腔,吸气腔和吸气口连通,压缩腔和排气口连通,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孔,开设在涡旋定盘上,变容孔连通吸气腔和压缩腔,活塞阀,可移动地穿设在变容孔内,活塞阀具有连通吸气腔和压缩腔的变容位置以及隔开吸气腔和压缩腔的关闭位置,活塞阀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涡旋定盘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连通的进气通道;复位机构,设置在变容孔内,复位机构的一端与活塞阀远离涡旋定盘的一端抵接。
[0005] 进一步地,变容孔为阶梯孔,活塞阀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的直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一轴段与阶梯孔的小径段相配合,第三轴段与阶梯孔的大径段相配合,第二轴段的轴肩与阶梯孔的阶梯面配合,第二轴段的外周面与阶梯孔的大径段的侧壁之间形成气体举升部。
[0006] 进一步地,活塞阀还包括第一环形密封槽,第一环形密封槽设置在第三轴段的外周面上,阶梯孔的小径段的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轴段配合的第二环形密封槽。
[0007] 进一步地,变容孔与压缩腔对应,涡旋定盘上还设置有连通吸气腔和变容孔的连通通道。
[0008] 进一步地,活塞阀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通孔。
[0009] 进一步地,涡旋定盘还包括定盘本体和与定盘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缸体,阶梯孔的大径段形成在缸体内,阶梯孔的小径段形成在定盘本体内。
[0010] 进一步地,进气通道形成在缸体内,进气通道贯通缸体,缸体包括:连接槽,连接槽设置在缸体朝向定盘本体的端面上,连接槽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进气通道和阶梯孔的大径段。
[0011] 进一步地,变容孔和进气通道平行设置。
[0012] 进一步地,复位机构为弹簧。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变容涡旋压缩机,变容涡旋压缩机为上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
[0014]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涡旋压缩机进行变容操作时,向通道内通入高压气体。由于进气通道与气体举升部连通,高压气体进入气体举升部内并将活塞阀举升至变容位置,此时活塞阀连通涡旋压缩机的吸气腔和压缩腔,进而实现变容操作。当需要取消对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操作时,向进气通道内通入低压气体或者使进气通道与大气连通。由于气体举升部内的压力减小,活塞阀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运动回关闭位置,此时活塞阀隔离吸气腔和压缩腔进而取消变容操作。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操作。

附图说明

[0015]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变容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变容涡旋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示出了图2中变容涡旋压缩机的活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示出了图3中活塞阀的纵剖示意图;
[0020] 图5示出了图2中变容压缩机的缸体的仰视示意图;
[0021] 图6示出了图5中缸体的纵剖示意图;以及
[0022] 图7示出了图5中缸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 1’、吸气腔;2’、压缩腔;3’、变容孔;4’、活塞阀;5’、复位机构;10、涡旋定盘;11、定盘本体;12、缸体;121、连接槽;20、变容孔;21、第二环形密封槽;30、活塞阀;31、第一轴段;32、第二轴段;33、第三轴段;34、第一环形密封槽;35、通孔;40、气体举升部;50、进气通道;
60、复位机构;70、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6]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变容涡旋压缩机包括涡旋定盘10和涡旋动盘。其中,涡旋定盘10上设置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涡旋定盘10包括第一涡旋部。涡旋动盘与涡旋定盘10相对设置,涡旋动盘包括第二涡旋部。第一涡旋部和第二涡旋部嵌套设置并形成吸气腔和压缩腔,其中吸气腔和吸气口连通,压缩腔和排气口连通。
[0027] 本实施例的变容涡旋压缩机还包括变容孔20、活塞阀30、进气通道50以及复位机构60。其中,变容孔20开设在涡旋定盘10上并且连通吸气腔和压缩腔。活塞阀30可移动地穿设在变容孔20内,活塞阀30具有连通吸气腔和压缩腔的变容位置以及隔开吸气腔和压缩腔的关闭位置。活塞阀30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40,涡旋定盘10上设置有气体举升部40连通的进气通道50。复位机构60设置在变容孔20内,且复位机构60的一端与活塞阀30远离涡旋定盘10的一端抵接。
[0028]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涡旋压缩机进行变容操作时,向进气通道50内通入高压气体。由于进气通道50与气体举升部40连通,高压气体进入气体举升部40内并将活塞阀30举升至变容位置,此时活塞阀30连通涡旋压缩机的吸气腔和压缩腔,进而实现变容操作。当需要取消对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操作时,向进气通道50内通入低压气体或者使进气通道50与大气连通。由于气体举升部40内的压力减小,活塞阀30在复位机构60的作用下运动回关闭位置,此时活塞阀30隔离吸气腔和压缩腔进而取消变容操作。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涡旋压缩机的变容操作。
[0029] 如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变容孔20为阶梯孔,活塞阀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段31、第二轴段32和第三轴段33,并且第一轴段31、第二轴段32和第三轴段33的直径依次增大。其中,阶梯孔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大径段设置在小径段的上方。具体地,第一轴段31穿设在小径段内,并且第一轴段31与阶梯孔的小径段相配合。第二轴段32和第三轴段33均穿设在阶梯轴的大径段内,并且第三轴段33与阶梯孔的大径段相配合。第二轴段32的轴肩与阶梯孔的阶梯面配合,第二轴段32的外周面与阶梯孔的大径段的侧壁之间形成气体举升部40。当活塞阀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轴段32的轴肩与阶梯孔的阶梯面抵接。当活塞阀30处于变容状态时,高压气体充满气体举升部40,此时活塞阀30被高压气体举升且第二轴段32的轴肩脱离阶梯孔的阶梯面。
[0030] 为了防止控制气体和涡旋压缩机内的气体发生串通,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活塞阀30还包括第一环形密封槽34和第二环形密封槽21。其中,第一环形密封槽34设置在第三轴段33的外周面上,第二环形密封槽21设置在阶梯孔的小径段的侧壁上。通过第一环形密封槽34与第二环形密封槽21的密封作用,能够防止气体举升部40内的控制气体泄漏至变容孔20内,进而保证涡旋压缩机的变容过程正常实现。
[0031]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变容孔20与涡旋压缩机的压缩腔对应并连通。涡旋定盘10上还设置有连通涡旋压缩机的吸气腔和变容孔20的连通通道70。具体地,当活塞阀30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轴段31的侧壁将连通通道70和变容孔20分隔。当活塞阀30位于变容位置时,活塞阀30向上运动并将连通通道70和变容孔20连通,进而使得吸气腔和压缩腔连通,从而实现变容操作。
[0032]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涡旋定盘10还包括定盘本体11和与定盘本体11可拆卸连接的缸体12。其中,阶梯孔的大径段形成在缸体12内,阶梯孔的小径段形成在定盘本体11内。上述结构可以使得阶梯孔结构分开加工,进而大大简化了涡旋定盘的制作过程。
[0033] 如图5至图7所示,缸体12还设置有顶壁,复位机构6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缸体12的顶壁和活塞阀30的上端面。上述结构使得缸体12的内壁、缸体12的顶壁以及活塞阀30的上端面形成封闭空间。为了防止活塞阀30在向上运动中由于封闭空间内的气体被压缩导致活塞阀30运动不畅,如图4所示,活塞阀30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通孔35,通孔35的两端分别连通上述的封闭空间和涡旋压缩机的压缩腔。由于活塞阀30的两端连通,进而使得活塞阀30的两端压力相等,因此活塞阀30可以更顺畅的在变容孔20中滑动,进而保证变容操作能够正常进行。
[0034]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气通道50形成在缸体12内,并且进气通道50贯通缸体12。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并且优选地,变容孔20和进气通道50平行设置。缸体12包括连接槽121,连接槽121设置在缸体12朝向定盘本体11的端面上,连接槽12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进气通道50和阶梯孔的大径段,进而使得通入进气通道50内的气体能够进入至气体举升部40内。
[0035] 优选地,复位机构60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和缸体12的顶壁以及活塞阀30远离所述定盘本体11的一面抵接。
[0036]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变容涡旋压缩机,其中,变容涡旋压缩机为上述的变容涡旋压缩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内的涡旋压缩机内可以实现变容功能,因此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高效能、高可靠性以及底振动的特点。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