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903506.2

文献号 : CN1064899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苏耿杰董强李次平叶宇平杨建江

申请人 :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活性成分包含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其中,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重量比为1:50‑50:1,优选为1:20‑20:1。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两种活性成分之间相互协同作用,互相之间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且对环境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其中,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重量比为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辅以杀虫制剂加工辅助成分加工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水分散粒剂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除农作物害虫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害虫优选为斜纹夜蛾。

说明书 :

一种含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特别地涉及一种含有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化学防治农业害虫的应用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农业害虫抗性问题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随着农业害虫化学防治用药历史的延长、农药不科学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农业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在持续增多,特别是极易产生抗性的的鳞翅目类害虫,抗性程度较高,抗性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农药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虫谱,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等特点,是解决害虫抗性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虫组合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0003] 氯氟氰虫酰胺(ZJ4042,Cas.NO:1262605-53-7)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研制的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和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促使昆虫细胞内源钙离子释放,影响肌肉收缩,进而导致昆虫死亡;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的幼虫具有很高的活性,但主要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具有一定的内吸性,可用于水稻、蔬菜、果树、棉花的主要害虫防治。
[0004] 氟铃脲(Cas.NO:86479-06-3)是酰基脲类杀虫剂,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而杀死害虫,具有杀虫活性高、杀虫谱较广、击倒力强等特点。特别夜蛾科害虫效果良好,对螨无效。击倒力强,杀虫效果比其他酰基脲要迅速,具有较高的接触杀卵活性,可单用也可混用。施药时期要求不严格,可以防治对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
[0005]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玉米、花生及大棚设备的普及,使得鳞翅目的害虫发生越来越多,发生代次越来越混乱,危害作物更多、危害时期更长,且易猖獗成灾。预测预报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化学防治成为主要的防治手段,基本上以“见虫打药”为主,从而使得害虫防治时虫龄普遍偏大,防治难度也更多。因此,开发合理的农药混剂、延缓害虫抗性发展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含有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
[0007] 本发明人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意外的发现,将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复配后,产生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有效防治农业害虫,尤其是鳞翅目害虫,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等,并能够有效延缓害虫抗性发展。
[0008]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治农业害虫、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协同增效组合物。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0]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含有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为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
[0011] 在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的重量比为50:1-1:50、优选20:1-1:20
[0012] 所述杀虫组合物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例如可以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微囊悬浮剂中任意一种。本发明所用的各种化合物和/或试剂均为市售的,能够容易从市场上购得。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4] A、增效作用明显,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显著,克服了各个单剂的缺点。
[0015] B、防治适期互补,更有利于“见虫打虫”的防治方式:氯氟氰虫酰胺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所以适用时期宽,对低龄虫和高龄幼虫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氟铃脲在药后2-3天才对幼虫有效,两者混用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0016] C、延缓了抗性的产生:两者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完全不同,组合之后对低龄和高龄幼虫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从而延缓了抗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018] 一、制剂实施例
[0019] 实施例1  7%氯氟氰虫酰胺+7%氟铃脲可分散油悬浮剂
[0020] 氯氟氰虫酰胺7%
[0021] 氟铃脲7%
[00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
[0023]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
[0024]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
[0025] 有机膨润土3%
[0026] 油酸甲酯补齐至100%
[0027] 该组合物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油和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制剂粒径全部在10U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0028] 实施例2  20%氯氟氰虫酰胺+1%氟铃脲可分散油悬浮剂
[0029] 氯氟氰虫酰胺20%
[0030] 氟铃脲1%
[003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0%
[0032]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6%
[003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
[0034] 有机膨润土3%
[0035] 油酸甲酯补齐至100%
[0036] 该组合物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油和分散剂、增稠剂、乳化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制剂粒径全部在10U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0037] 实施例3  5%氯氟氰虫酰胺+1%氟铃脲乳油
[0038] 氯氟氰虫酰胺5%
[0039] 氟铃脲1%
[0040] 环己酮5%
[0041] 二甲基甲酰胺5%
[004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
[004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
[0044]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
[0045] 溶剂油补余
[0046] 该组合物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溶剂油和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混合,之后加入氯氟氰虫酰胺、氟铃脲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乳油。
[0047] 实施例4  1%氯氟氰虫酰胺+5%氟铃脲悬浮剂
[0048] 氯氟氰虫酰胺1%
[0049] 氟铃脲5%
[005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
[0051]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
[0052] 黄原胶1%
[0053] 丙二醇4%
[0054] 消泡剂1%
[0055] 水补齐至100%
[0056] 该组合物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中将水和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抗冻剂以及消泡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制剂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悬浮剂。
[0057] 实施例5  50%氯氟氰虫酰胺+1%氟铃脲可湿性粉剂
[0058] 氯氟氰虫酰胺50%
[0059] 氟铃脲1%
[0060] 十二烷基硫酸钠5%
[0061]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
[0062] 木质素磺酸钠8%
[0063] 轻质碳酸钙补齐至100%
[0064] 该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可湿性粉剂。
[0065] 实施例6  1%氯氟氰虫酰胺+50%氟铃脲可湿性粉剂
[0066] 氯氟氰虫酰胺1%
[0067] 氟铃脲50%
[0068] 十二烷基硫酸钠5%
[0069]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
[0070] 木质素磺酸钠8%
[0071] 聚羧酸盐3%
[0072] 轻质碳酸钙补齐至100%
[0073] 该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可湿性粉剂。
[0074] 实施例7  1%氯氟氰虫酰胺+20%氟铃脲悬浮剂
[0075] 氯氟氰虫酰胺1%
[0076] 氟铃脲20%
[007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
[0078] 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
[0079] 黄原胶1%
[0080] 丙二醇4%
[0081] 消泡剂1%
[0082] 水补齐至100%
[0083] 该组合物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中将水和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抗冻剂以及消泡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制剂粒径全部在5UM以下,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悬浮剂。
[0084] 实施例8  6%氯氟氰虫酰胺+4%氟铃脲乳油
[0085] 氯氟氰虫酰胺6%
[0086] 氟铃脲4%
[0087] 环己酮5%
[0088] 二甲基甲酰胺5%
[0089]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
[009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
[0091]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
[0092]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
[0093] 溶剂油补余
[0094] 该组合物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具体加工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溶剂油和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混合,之后加入氯氟氰虫酰胺、氟铃脲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制得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乳油。
[0095]  二、生物测定实施例
[0096] 1、室内毒力测定
[0097] 为了解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混配组合物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确切毒力,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对于其配比进行了筛选,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0098] 具体试验方法:分别将各混配剂的母液稀释成五个系列浓度,分别置于烧杯中备用。采用先浸叶后接虫的方法,将未接触任何药剂的大小一致的叶片放入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泡5s,取出后自然晾干,放入养虫盒中,然后接上供试幼虫,在26℃条件下饲养,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重复所用试虫数为50头,同时设空白对照,72h后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LC50值。若对照死亡率大于10%,则视为无效试验。计算公式如下:
[0099] 死亡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 药前活虫数×100
[0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0101] 将害虫校正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y),处理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LC50值。按照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出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氯氟氰虫酰胺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0102] 氟铃脲的毒力指数(TI)=氯氟氰虫酰胺的LC50 ∕氟铃脲的LC50×100[0103] 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氯氟氰虫酰胺的LC50∕M的LC50×100
[0104]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氯氟氰虫酰胺的TI×P氯氟氰虫酰胺+氟铃脲的TI×P氟铃脲[0105] 共毒系数(CTC)=M 的ATI∕M的TTI×100
[0106] 式中:M为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0107] P氟铃脲为氟铃脲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0108] P氯氟氰虫酰胺为氯氟氰虫酰胺在混剂中占的比例
[0109] 供试害虫:甘蓝斜纹夜蛾
[0110] 试验药剂均由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氯氟氰虫酰胺与氟铃脲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致死浓度范围。 实验结果如下表:
[0111]
[0112] 由表1可以看出,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在1:50-50:1的范围内对甘蓝斜纹夜蛾的防治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两者配比为1:20-20:1的范围内,对甘蓝斜纹夜蛾的防治共毒系数均在20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显著。
[0113] 三、田间药效试验
[0114] 实验处理:本实验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计两个药剂用量,药剂用量是有效成分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质量和。对照药剂是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和20%氟铃脲悬浮剂及空白清水试验。
[0115] 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调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虫口调查,计算防效。试验结果如下表:
[0116]
[0117] 由表2 可知,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复配后能有效防治甘蓝斜纹夜蛾,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防效均高于氯氟氰虫酰胺单剂和氟铃脲单剂,说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很好的防治甘蓝斜纹夜蛾,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斜纹夜蛾抗药性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综上,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