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122415.1

文献号 : CN10651628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伟群

申请人 : 福建品派包装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包括加热室、传动机构和底座,制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齿轮、传动框、传动单元和制动单元,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该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中,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驱动齿轮能够控制传动框的左右移动,实现了传动齿轮的来回重复的转动,能够控制主动棘爪来对传动机构进行周期性的制动,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通过外接三极管,能够实现两者的输出电流的相加,提高了工作电源的输出功率,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包括加热室、传动机构和底座,所述传动机构穿过加热室的内部,所述加热室的上方设有若干工装台,所述底座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齿轮、传动框、传动单元和制动单元,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置在传动框的内部,所述传动框的上下内壁均设有传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传动齿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外周的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齿轮的半圆周面,所述传动框的下方设有驱动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齿轮和摆杆,所述传动齿轮位于传动框的下方且与驱动齿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摆杆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单元包括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设置在摆杆上,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加热室上设有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机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W7805,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且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内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齿轮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位于第一驱动齿轮的上方,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分别位于第一驱动齿轮的两侧,所述主动棘爪与第一驱动齿轮上的齿受力以后的方向与第一驱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还设有计数器,所述计数器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上还设有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

说明书 :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也在不断出现,给我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0003] 在现有的包装装置中,在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都是通过加热的方式,来对包装袋进行受热收缩处理,实现对产品的包装。但是在对产品进行包装传输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了对其包装的可靠性,一般都需要来控制加热的时间,此时现有的包装装置都是通过控制电机的开关来实现加热的时间,这样在电机长期开关的过程中,容易降低电机的寿命,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包装装置工作的时候,内部的工作电源电路一般都采用了常规的三极管来实现稳压输出,但是都存在着工作电流输出不够的现象,在电机高负荷运载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三极管烧坏的想象,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包括加热室、传动机构和底座,所述传动机构穿过加热室的内部,所述加热室的上方设有若干工装台,所述底座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下方;
[0006] 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驱动齿轮、传动框、传动单元和制动单元,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置在传动框的内部,所述传动框的上下内壁均设有传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传动齿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外周的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齿轮的半圆周面,所述传动框的下方设有驱动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齿轮和摆杆,所述传动齿轮位于传动框的下方且与驱动齿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摆杆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单元包括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设置在摆杆上,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0007] 其中,当传动机构在控制各工装台进入到加热室的内部,对工装台上方的产品进行加热包装的时候,为了对加热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制动组件能够实现对传动机构的有效停留,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
[0008] 在制动组件中,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驱动齿轮能够控制传动框的移动,由于第二驱动齿轮外周的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齿轮的半圆周面,则在第二驱动齿轮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了传动框的左右移动,则就可以控制传动齿轮的来回重复的转动,实现了摆杆的来回摆动,在摆杆摆动的过程中,能够控制主动棘爪来对传动机构进行周期性的制动,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
[0009] 所述加热室上设有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机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
[0010]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W7805,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且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0011]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在这里,可以是PLC,也可以是单片机,从而能够实现对装置内的各个模块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无线通讯模块,在这里,能够实现与外部的无线通讯终端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工作人员就可以对装置进行远程监控;电机控制模块,是用来控制电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各电机,能够实现对产品加热的精确控制;数据采集模块,用来对数据进行采集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计数器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从而能够确定被包装的产品的数量;显示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显示装置工作状态的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用来对控制按键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的模块;状态指示模块,用来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工作电源模块,用来给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0012] 其中,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型号为W7805,其最大输出电流为1.5A,通过外接三极管,即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集成电路的输出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则就能够实现两者的输出电流的相加,提高了工作电源的输出功率。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内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驱动齿轮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4] 其中,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首先要通过传动机构来对产品进行传输,此时第一电机就开始控制第一驱动齿轮转动,则两个第一驱动齿轮就会控制传送带开始旋转,就能够实现对产品的传输。
[0015]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均位于第一驱动齿轮的上方,所述主动棘爪和止回棘爪分别位于第一驱动齿轮的两侧,所述主动棘爪与第一驱动齿轮上的齿受力以后的方向与第一驱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6] 其中,主动棘爪,用来对传送带进行制动的时候,主动与第一驱动齿轮的齿发生接触,由于主动棘爪与第一驱动齿轮上的齿受力以后的方向与第一驱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则就能够对第一驱动齿轮进行制动;止回棘爪,用来防止第一驱动齿轮发生逆转的现象,能够对第一电机进行保护,防止内部线圈的倒转,烧坏线圈。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0018]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对包装的产品的数量进行实时精确的计量,所述传送带上还设有计数器,所述计数器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0019]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室上还设有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
[0020] 其中,显示界面,在这里,用来显示装置的相关工作信息;控制按键,在这里,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实时操控,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在这里,用来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0021]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室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0022]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中,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驱动齿轮能够控制传动框的左右移动,实现了传动齿轮的来回重复的转动,能够控制主动棘爪来对传动机构进行周期性的制动,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通过外接三极管,能够实现两者的输出电流的相加,提高了工作电源的输出功率,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的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的系统原理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的工作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30] 图中:1.加热室,2.显示界面,3.控制按键,4.状态指示灯,5.传动机构,6.底座,7.工装台,8.计数器,9.传送带,10.第一电机,11.第一驱动齿轮,12.传动框,13.第二驱动齿轮,14.第二电机,15.传动齿轮,16.摆杆,17.止回棘爪,18.主动棘爪,19.中央控制模块,20.无线通讯模块,21.电机控制模块,22.数据采集模块,23.显示控制模块,24.按键控制模块,25.状态指示模块,26.体工作电源模块,27.蓄电池,U1.集成电路,VD1.第一二极管,VD2.第二二极管,VT1.三极管,R1.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32]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包括加热室1、传动机构5和底座6,所述传动机构5穿过加热室1的内部,所述加热室1的上方设有若干工装台7,所述底座6设置在传动机构5的下方;
[0033] 所述传动机构5上设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与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4、第二驱动齿轮13、传动框12、传动单元和制动单元,所述第二电机14与第二驱动齿轮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3设置在传动框12的内部,所述传动框12的上下内壁均设有传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3与传动齿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3外周的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齿轮13的半圆周面,所述传动框12的下方设有驱动齿,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齿轮15和摆杆16,所述传动齿轮15位于传动框12的下方且与驱动齿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5与摆杆16传动连接,所述制动单元包括主动棘爪18和止回棘爪17,所述主动棘爪18和止回棘爪17均设置在摆杆16上,所述主动棘爪18和止回棘爪17均与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
[0034] 其中,当传动机构5在控制各工装台7进入到加热室1的内部,对工装台7上方的产品进行加热包装的时候,为了对加热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制动组件能够实现对传动机构5的有效停留,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
[0035] 在制动组件中,第二电机14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3能够控制传动框12的移动,由于第二驱动齿轮13外周的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二驱动齿轮13的半圆周面,则在第二驱动齿轮13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了传动框12的左右移动,则就可以控制传动齿轮15的来回重复的转动,实现了摆杆16的来回摆动,在摆杆16摆动的过程中,能够控制主动棘爪18来对传动机构5进行周期性的制动,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
[0036] 所述加热室1上设有中控机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中央控制模块19、与中央控制模块19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20、电机控制模块21、数据采集模块22、显示控制模块23、按键控制模块24、状态指示模块25和工作电源模块26,所述第二电机14与电机控制模块21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9为PLC;
[0037] 所述工作电源模块26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三极管VT1、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W7805,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且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
[0038]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19,在这里,可以是PLC,也可以是单片机,从而能够实现对装置内的各个模块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无线通讯模块20,在这里,能够实现与外部的无线通讯终端无线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工作人员就可以对装置进行远程监控;电机控制模块21,是用来控制电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控制各电机,能够实现对产品加热的精确控制;数据采集模块22,用来对数据进行采集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计数器8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从而能够确定被包装的产品的数量;显示控制模块23,用来控制显示装置工作状态的模块;按键控制模块24,用来对控制按键3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的模块;状态指示模块25,用来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工作电源模块26,用来给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0039] 其中,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W7805,其最大输出电流为1.5A,通过外接三极管VT1,即集成电路U1的输入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则就能够实现两者的输出电流的相加,提高了工作电源的输出功率。
[0040]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传送带9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0和第一驱动齿轮11,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传送带9的内部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10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与传送带9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与电机控制模块21电连接。
[0041] 其中,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首先要通过传动机构5来对产品进行传输,此时第一电机10就开始控制第一驱动齿轮11转动,则两个第一驱动齿轮11就会控制传送带9开始旋转,就能够实现对产品的传输。
[0042]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棘爪18和止回棘爪17均位于第一驱动齿轮11的上方,所述主动棘爪18和止回棘爪17分别位于第一驱动齿轮11的两侧,所述主动棘爪18与第一驱动齿轮11上的齿受力以后的方向与第一驱动齿轮11的转动方向相反。
[0043] 其中,主动棘爪18,用来对传送带9进行制动的时候,主动与第一驱动齿轮11的齿发生接触,由于主动棘爪18与第一驱动齿轮11上的齿受力以后的方向与第一驱动齿轮11的转动方向相反,则就能够对第一驱动齿轮11进行制动;止回棘爪17,用来防止第一驱动齿轮11发生逆转的现象,能够对第一电机10进行保护,防止内部线圈的倒转,烧坏线圈。
[0044]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4均为伺服电机。
[0045]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对包装的产品的数量进行实时精确的计量,所述传送带9上还设有计数器8,所述计数器8与数据采集模块22电连接。
[0046]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室1上还设有显示界面2、控制按键3和若干状态指示灯4,所述显示界面2与显示控制模块23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3与按键控制模块24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4与状态指示模块25电连接。
[0047] 其中,显示界面2,在这里,用来显示装置的相关工作信息;控制按键3,在这里,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实时操控,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灯4,在这里,用来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0048]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室1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26电连接。
[0049]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20包括蓝牙。
[0050]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工业生产的智能包装装置中,第二电机14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3能够控制传动框12的左右移动,实现了传动齿轮15的来回重复的转动,能够控制主动棘爪18来对传动机构5进行周期性的制动,从而提高了加热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通过外接三极管VT1,能够实现两者的输出电流的相加,提高了工作电源的输出功率,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0051]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