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PPR直接头及安装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199966.8

文献号 : CN1065238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余卫兵

申请人 : 宜昌健源环保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包括管体和连接管体的PPR直接头,管体具有内壁和外壁,管体内设有第一电热丝,第一电热丝在管体内成直线设置,第一电热丝具有伸出PPR管端面的伸出部,PPR直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PPR管的内径相等,第三连接部的外径与PPR管的外径相等,第三连接部中成直线设置有第二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在第三连接部的端面具有与伸出部相匹配的凹陷孔,以使第一电热丝的伸出部插入凹陷孔后与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结构巧妙,安装简单,使用范围广。本发明提供的微电热防冻PPR管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 :

1.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包括管体和连接管体的PPR直接头,所述管体具有内壁和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在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在管壁内沿管体轴向直线设置,所述第一电热丝具有伸出管体端面的伸出部;

所述PPR直接头包括第三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接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管体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得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套上PPR管管体时,第三连接部的外壁面与两个PPR管体的外壁面拼接成完整的管壁面;

在第三连接部的管壁内均匀设置有沿第三连接部轴向布置的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的长度较安放第二电热丝的轴孔短从而使得第三连接部在两端部形成有凹陷孔,所述凹陷孔供所述第一电热丝的所述伸出部插入,使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

2.一种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热防冻PPR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承插式热熔焊机分别对所述管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进行热熔;

步骤二:充分热熔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PPR管体的内壁进行热熔连接,插入时将所述第一电热丝的所述伸出部插入所述PPR直接头的所述凹陷孔以形成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微电热防冻PPR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之前对所述PPR管的内壁和所述PPR直接头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进行清扫擦拭。

说明书 :

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PPR直接头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给水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PPR直接头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给水管主要有给水用钢管、给水用HDPE管和给水用PPR管,城市和农村给水基本都使用上述三类管材。
[0003] 受环境温度影响,水管中的水在结冰临界温度以下时,会出现结冰,尤其是水管中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时,极易出现水管冻结。
[0004] 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给水管长期处于结冰临界温度以下,水管极易冻结;在我国南方,给水管在冬季也会面临冻结的难题,现有的生活用给水管无法解决水管冻结的技术难题。
[0005] 除此之外,使用到给水管的设备,例如:家用水质净化设备、工业用水处理设备、实验室水处理设备,对管材的依赖性高,一旦给水管出现冻结,整套设备将处于休克状态,因此解决给水管防冻的技术难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006] 现有技术中,没有能从管材本身解决防冻难题的管材。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其利用设置在管体内的电热丝对管体进行微加热以使管体中的水处于结冰临界温度以上,填补了现有技术中防冻给水管的空白,解决给水系统、给水设备、水处理设备中水管冻结的技术问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 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包括管体和连接管体的PPR直接头,所述管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管体在管壁内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在管壁内沿管体轴向直线设置,所述第一电热丝具有伸出管体端面的伸出部;
[0010] 所述PPR直接头包括第三连接部和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接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管体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得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套上PPR管管体时,第三连接部的外壁面与两个PPR管体的外壁面拼接成完整的管壁面;
[0011] 在第三连接部的管壁内均匀设置有沿第三连接部轴向布置的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的长度较安放第二电热丝的轴孔短从而使得第三连接部在两端部形成有凹陷孔,所述凹陷孔供所述第一电热丝的所述伸出部插入,使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电性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3] 本发明中的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结合微电热防冻PPR管的结构特点,实现PPR管的结构连接和电性连接,对PPR管种的水进行微电热升温。本发明中的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0014]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所述微电热防冻PPR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所述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进行,并包括以下步骤:
[0015] 步骤一:用承插式热熔焊机分别对所述PPR管的内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进行热熔;
[0016] 步骤二:充分热熔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PPR管的内壁进行热熔连接,插入时将所述第一电热丝的所述伸出部插入所述PPR直接头的所述凹陷孔以形成电性连接。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安装方法中,直接头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三连接部23位热熔提供了热熔界限,使得热熔更加好控制,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0018]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中微电热防冻PPR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中微电热防冻PPR管的局部剖视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中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中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中微电热防冻PPR管和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25] 作为本发明中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图4:
[0026] 一种微电热防冻PPR管,包括管体10和连接管体的PPR直接头,所述管体10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管体在管壁内均匀设有第一电热丝11,所述第一电热丝11在管壁沿轴向成直线设置,所述第一电热丝11具有伸出PPR管端面的伸出部12;
[0027] 所述PPR直接头包括第三连接部22和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接部22两端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3的外径与所述PPR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三连接部22的外径与所述PPR管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得当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分别套上PPR管管体时,第三连接部22的外壁面与两个PPR管的外壁面拼接成完整的管壁面;
[0028] 同时,在第三连接部的管壁内均匀设置有沿第三连接部轴向布置的第二电热丝25,所述第二电热丝25的长度较安放第二电热丝的轴孔短从而使得第三连接部在两端部形成有凹陷孔24,所述凹陷孔24供所述第一电热丝的所述伸出部12插入,使第一电热丝11和第二电热丝25电性连接。
[0029] 上述方案中,第一电热丝11需成直线设置,一方面以现有生产技术便于实现,另一方面沿直线设置以后再安装时可以选择性的将设置有第一电热丝11的一边按照施工的地理条件进行调整,例如在进行埋地安装时,可以将设有第一电热丝11的一边侧向布置,以防止地面上的动载荷造成第一电热丝11的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0030] 上述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通过三段式的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3和第三连接部23,实现第一连接部21的外径与PPR管的内径配合、第二连接部23与PPR管的外径配合,通过本方案中的直接头连接后的管道外壁整体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形成直接头处的凸出部;并且通过第二电热丝25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第三连接部22连接的部位设置凹陷孔24,方便了PPR管和PPR直接头在焊接时的定位和电性连接。
[0031] 对上述微电热防冻PPR管和微电热防冻PPR直接头进行安装的方法如下:
[0032] 一种安装所述微电热防冻PPR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步骤一:用承插式热熔焊机分别对所述PPR管的内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外壁进行热熔;
[0034] 步骤二:充分热熔后将所述第一连接部21插入所述PPR管的内壁进行热熔连接,插入时将所述第一电热丝11的所述伸出部12插入所述PPR直接头的所述凹陷孔24以形成电性连接。
[0035] 上述安装方法中,热熔工序和连接工序都十分关键。热熔过程中,需要保护好电热丝,防止电热丝温升过高导致损坏,同时连接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电热丝,由于管壁受热后比较软,在插入式连接过程中,需对准所述第一电热丝11的所述伸出部12与所述PPR直接头的所述凹陷孔24,确保电性连接的成功,管道安装完成后,在整根给水管的源头连接电源,形成回路,进而实现对管道的加热,电源可选择适宜施工场地地理环境和温度条件的电源,例如36v电源。
[003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