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27699.4

文献号 : CN10654169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荣伟施睿沈剑帆钱麟黄良驹

申请人 : 杭州中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以及利用该印刷机的印刷方法,该滚筒印刷机包括印刷滚筒、走纸滚轴、纸刹、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所述纸刹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进纸端和出纸端,与对应的滚轴配合设置;所述上墨网纹辊上设置油墨刮板,与墨池配合设置;所述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分别设置在印刷滚筒两侧,与所述印刷滚筒配合;其中所述走纸滚轴数量为两个,且直径相同,可往复直线运动,牵引纸张在印刷机纸张进出两端不动的情况下往复直线运动。印刷时纸张无需与包装机的牵引链同步同线速度移动,独立电气控制,印刷效率和质量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该滚筒印刷机包括印刷滚筒(1-1)、走纸滚轴(1-2)、纸刹(1-4)、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刹(1-4)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进纸端和出纸端,与对应的滚轴配合设置;所述上墨网纹辊上设置油墨刮板,与墨池配合设置;所述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分别设置在印刷滚筒(1-1)两侧,与所述印刷滚筒(1-1)配合;其中所述走纸滚轴(1-2)数量为两个,且直径相同,可往复直线运动,牵引纸张(1-3)在印刷机纸张进出两端不动的情况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走纸滚轴(1-2)往复移动的距离根据包装机移动的步长设置,所述走纸滚轴(1-2)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印刷滚筒(1-1)的转动速度通过其各自驱动的伺服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来控制调节,其中,所述纸张(1-3)由包装机直接牵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1-3)移动速度与所述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滚筒的滚筒字版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一致。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装机牵引纸张(1-3)向前移动一个步长后,纸刹(1-4)刹住纸张(1-3),根据包装机移动的步长,两根走纸滚轴(1-2)同步往复移动,牵引纸张(1-3)往复移动,并使其移动速度与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滚筒(1-1)的滚筒字版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一致,上墨网纹辊与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1-1)接触对滚,将油墨均匀传递到印刷字版表面上,上完墨后,上墨网纹辊与印刷滚筒(1-1)脱开,承印滚轴带着纸张(1-3)靠向印刷滚筒(1-1)完成印刷;纸刹放开,包装机再次牵引纸张(1-3)移动一个步长,以此循环,实现包装机在线印刷。

说明书 :

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印刷时纸张无需与包装机的牵引链同步同线速度移动,独立电气控制。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泡罩包装机的在线印刷或用于单独印刷场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公知的包装机在线印刷机形式分为:平板印刷机和滚筒印刷机。平板印刷机的构成如图2所示:印刷顶部垫板(2-1)、纸张(2-2)、上墨滚筒(2-3)、传墨胶辊(2-4)、着墨辊(2-5)、墨池(2-6)、气缸(2-7)和印刷板(包含印刷字版2-8)。其工作原理是纸张(2-2)牵引由包装机实现,即包装机链条移动一个步长,纸张(2-2)走一个步长,油墨经着墨辊(2-5)将油墨从墨池(2-6)中带出,并传递至传墨胶辊(2-4),再由传墨胶辊(2-4)与上墨滚筒(2-3)对滚,并将油墨均匀传递至上墨滚筒(2-3)上,上好墨的上墨滚筒(2-3)与印刷字版(2-8)表面滚动往复平移一次,将油墨传递至印刷字版(2-8)上,上好墨的印刷字版(2-8)由气缸(2-7)驱动上下运动一次,向上运动至压住紧贴印刷顶部垫板(2-1)的纸张(2-2)完成印刷。
循环动作完成包装机在线印刷。
[0003] 此类印刷机虽然可以在包装机停顿时印刷,即间隙式印刷方式,包装机纸张移动时印刷机停止工作,纸张停顿时印刷机印刷。但是与滚筒印刷机相比由于印刷效果差,因而逐渐被滚筒印刷机所替代。
[0004] 当前的滚筒印刷机构成如图3所示: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上墨网纹辊(3-2)、油墨刮板(3-3)、墨池(3-4)、纸张(3-5)及承印滚轴(3-6)。其工作原理是上墨网纹辊(3-2)将墨池(3-4)中油墨带上来,经油墨刮板(3-3)使上墨网纹辊(3-2)在与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接触前,其表面油墨层均匀,当包装机停顿时,上墨网纹辊(3-2)与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接触对滚,将油墨均匀传递到印刷字版表面上,上完墨后,上墨网纹辊(3-2)与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脱开,此时承印滚轴(3-6)带着纸张靠向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当包装机链条移动并牵引纸张(3-5)移动时,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与包装机链条移动(纸张(3-5)移动)速度一致,即纸张(3-5)与印刷字版面对滚,完成印刷。
[0005] 包装机链条移动的同时印刷机印刷。由于大直径的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1)的惯性作用,无法快速响应,致使包装机链条移动速度受制,从而影响包装机的运行速度。另外由于要保证包装机链条移动速度与印刷字版面移动线速度的一致性,其各自驱动的伺服电机的控制必须与包装机相关,导致此类印刷机无法作为独立产品应用到其他场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为了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印刷时纸张无需与包装机的牵引链同步同线速度移动,独立电气控制。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泡罩包装机的在线印刷或用于单独印刷场合。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该滚筒印刷机包括印刷滚筒、走纸滚轴、纸刹、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所述纸刹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进纸端和出纸端,与对应的滚轴配合设置;所述上墨网纹辊上设置油墨刮板,与墨池配合设置;所述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分别设置在印刷滚筒两侧,与所述印刷滚筒配合;其中所述走纸滚轴数量为两个,且直径相同,可往复直线运动,牵引纸张在印刷机纸张进出两端不动的情况下往复直线运动。
[0009] 其中所述走纸滚轴往复移动的距离根据包装机移动的步长设置。
[0010] 其中所述纸张移动速度与所述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滚筒的滚筒字版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一致。
[0011] 其中所述走纸滚轴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印刷滚筒的转动速度通过其各自驱动的伺服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来控制调节。
[0012] 另外,根据本发明内容,一种利用该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具体为:包装机牵引纸张向前移动一个步长后,纸刹刹住纸张,根据包装机移动的步长,两根走纸滚轴同步往复移动,在印刷机纸张进出两端不动的情况下牵引纸张往复移动,并使其移动速度与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滚筒的滚筒字版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一致,上墨网纹辊与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接触对滚,将油墨均匀传递到印刷字版表面上,上完墨后,上墨网纹辊与印刷滚筒脱开,承印滚轴带着纸张靠向印刷滚筒完成印刷;纸刹放开,包装机再次牵引纸张移动一个步长,以此循环,实现包装机在线印刷。
[0013] 由于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非常巧妙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印刷效率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印刷质量和效率高。
[0014] 说明书附图
[0015] 图1是本发明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的示意图;
[0016] 图2是现有技术中平板印刷机的示意图;
[0017] 图3是现有技术中滚筒印刷机的示意图;
[0018] 图1中1-2两根走纸滚轴,1-3纸张,1-1印刷滚筒,1-4纸刹;
[0019] 图2中2-1印刷顶部垫板,2-2纸张,2-3上墨滚筒,2-4传墨胶辊,2-5着墨辊,2-6墨池,2-7气缸,2-8印刷板(包含印刷字版);
[0020] 图3中3-1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3-2上墨网纹辊,3-3油墨刮板,3-4墨池,3-5纸张,3-6承印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该滚筒印刷机包括印刷滚筒1-1、走纸滚轴1-2、纸刹1-4、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所述纸刹1-4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进纸端和出纸端,与对应的滚轴配合设置;所述上墨网纹辊上设置油墨刮板,与墨池配合设置;所述承印滚轴和上墨网纹辊分别设置在印刷滚筒1-1两侧,与所述印刷滚筒1-1配合;其中所述走纸滚轴1-2数量为两个,且直径相同,可往复直线运动,在印刷机纸张进出两端不动的情况下牵引纸张1-3往复直线运动。其中所述走纸滚轴1-2往复移动的距离根据包装机移动的步长设置。其中所述纸张1-3移动速度与所述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滚筒的滚筒字版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一致。其中所述走纸滚轴1-2的移动速度与所述印刷滚筒1-1的转动速度通过其各自驱动的伺服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来控制调节。
[0023] 另外,根据本发明内容,一种利用该间隙工作的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具体为:包装机牵引纸张1-3向前移动一个步长后,纸刹1-4刹住纸张1-3,根据包装机移动的步长,两根走纸滚轴1-2同步往复移动,在印刷机纸张进出两端不动的情况下牵引纸张1-3往复移动,并使其移动速度与滚筒印刷机的印刷滚筒1-1的滚筒字版印刷面的运动线速度一致,上墨网纹辊与带有印刷字版的印刷滚筒1-1接触对滚,将油墨均匀传递到印刷字版表面上,上完墨后,上墨网纹辊与印刷滚筒1-1脱开,承印滚轴带着纸张1-3靠向印刷滚筒1-1完成印刷;纸刹放开,包装机再次牵引纸张1-3移动一个步长,以此循环,实现包装机在线印刷。
[0024]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发明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