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穿式的穿着物品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42096.0

文献号 : CN1065729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川上祐介青山史绘

申请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良以往的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拉下了前腰部区域时后腰部区域也不用担心发生错位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该穿着物品还具有与纵中心线(P)平行地延伸且通过位于边缝(22)的腰部开口(23)的边缘部的顶点(20)的假想线,边缝(22)具有从顶点(20)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1部分(22A)和从第1部分(22A)弯曲地向前方呈下坡状延伸而与假想线(80)交叉的第2部分(22B)。

权利要求 :

1.一种套穿式的穿着物品,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以及穿着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和与该上下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该穿着物品包含:将所述横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皮肤相对面和与该皮肤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基底,其具有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吸液结构体,其安装于所述基底;边缝,其连结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的两侧缘部;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其特征在于,该穿着物品还具有与所述纵中心线平行地延伸且通过位于所述边缝的所述腰部开口的边缘部的顶点的假想线,所述边缝具有从所述顶点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1部分和从所述第1部分弯曲地向前方呈下坡状延伸而与所述假想线交叉的第2部分,所述前腰部区域具有配置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前腰部弹性体的前腰部弹性区域,所述后腰部区域具有配置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后腰部弹性体的后腰部弹性区域,在所述边缝的弯曲了的部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相对的所述后腰部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高于所述前腰部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在所述边缝的所述第2部分的下方部,互相相邻的所述前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小于互相相邻的所述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其中,

所述边缝的弯曲了的部分位于比所述后腰部区域的所述纵向上的尺寸的中央部靠上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中,

所述后腰部弹性体介于位于所述皮肤相对面侧的内表面片和位于所述非皮肤相对面侧的外表面片之间,所述外表面片具有沿着所述内表面片的后端缘向所述纵向的内侧弯折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端缘位于所述边缝的弯曲了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中,

在所述前腰部区域的外表面和所述后腰部区域的外表面配置有格子条纹状的轧花花纹,该轧花花纹包括排列有多个压缩凹部且互相交叉的第1凹状线和第2凹状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中,

互相相邻的所述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为11mm以下。

说明书 :

套穿式的穿着物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穿式的穿着物品。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具有将前腰部区域的两侧缘部和后腰部区域的两侧缘部互相连结的边缝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边缝沿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1539号公报(P2009-131539A)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穿着物品中,边缝由在上下方向上以一条直线状且隔开预定的间隔地成列配置的多个熔接部形成,由于熔接部具有相对较窄的宽度尺寸,因此,在将边缝从上下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剥开时,能够使剥开的力集中于熔接部而容易地剥开。
[0008] 但是,由于边缝具有沿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因此,例如,在穿着辅助者为了在穿着状态下将单独的吸收垫配置于穿着物品而把持前腰部区域向斜下方拉下从而撑开腰部开口的情况下,对边缝整体作用欲将其向斜前方拉下的力,因此,后腰部区域整体地向下方滑落。因而,在这样直接穿着的情况下,不仅损害穿着感,也有可能成为排泄物泄漏的原因。此外,在校正后腰部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在配置了吸收垫之后,需要在将后腰部区域上提到适当的位置的同时进行调整以使得吸收垫不发生错位,因此,花费劳力和时间。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良以往的技术,提供一种在穿着状态下即使在拉下了前腰部区域时也不用担心后腰部区域发生错位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
[001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用于实现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穿式的穿着物品的改良,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以及穿着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和与该上下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包含将所述横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皮肤相对面和与该皮肤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具有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的基底、安装于所述基底的吸液结构体、连结所述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两侧缘部的边缝、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
[0012] 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穿着物品的特征在于,该穿着物品还具有与所述纵中心线平行地延伸且通过位于所述边缝的所述腰部开口的边缘部的顶点的假想线,所述边缝具有从所述顶点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1部分和从所述第1部分弯曲地向前方呈下坡状延伸而与所述假想线交叉的第2部分。
[0013] 本发明的第2发明的穿着物品的特征在于,能够沿所述横向伸缩的后腰部弹性区域位于所述后腰部区域,所述吸液结构体包括具有后端缘的吸液性芯和从所述吸液性芯的所述后端缘向所述纵向的外侧延伸的后端部,所述后腰部弹性区域具有:上方弹性区域,其从所述腰部开口延伸到比所述吸液结构体的后端缘靠所述裆部区域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上方后腰部弹性体;以及下方弹性区域,其位于比所述上方弹性区域靠所述裆部区域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下方后腰部弹性体,所述上方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低于所述下方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所述上方后腰部弹性体大致等间隔地在所述纵向上配置,互相相邻的所述上方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与在所述下方后腰部弹性体中位于所述腰部开口侧且互相相邻的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相同。
[0014] 发明的效果
[0015] 在本发明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中,边缝具有从其顶点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1部分和从第1部分弯曲地向前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2部分,从而在将前腰部区域向斜下方拉伸而撑开了腰部开口时,第1部分被向斜前方拉伸而向下方滑落,相对于此,拉伸的力不会或者不易作用于第2部分,后腰部区域整体不会向下方较大程度地滑落。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表示本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含发明的不可欠缺的结构,也包含选择性和优选的实施方式。
[0017] 图1是作为本公开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的一例子进行表示的、从背面侧观察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0018] 图2是在纵向和横向上伸展到各弹性体最大程度地伸长时(利用弹性体的收缩作用形成的褶裥消失的程度)为止的尿布的局部剖展开俯视图。
[0019] 图3是尿布的局部剖分解立体图。
[0020]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0021] 图5是前腰部区域的俯视图。
[0022] 图6是后腰部区域的俯视图。
[0023] 图7的(a)是表示穿着以往的尿布时的状态的、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的(b)是沿着VIIb-VIIb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0024] 图8的(a)是表示穿着图1所示的尿布时的状态的从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8的(b)是沿着VIIIb-VIIIb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0025] 图9的(a)是以往的尿布的穿着状态的侧视图。图9的(b)是表示在以往的尿布的穿着状态下、使前腰部区域向斜下方滑落了的情形的图。
[0026] 图10是尿布的穿着状态的侧视图。
[0027] 图11是在尿布的穿着状态下使前腰部区域向斜下方滑落了的情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述的实施方式涉及作为本发明的一例子的图1~图11所示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其不仅包含发明的不可欠缺的结构,也包含选择性和优选的结构。在图2中,后述的各弹性体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各弹性体克服其收缩力伸长到因横向X和纵向Y上的收缩力而在安装有各弹性体的构件上产生了的褶裥以自然的视觉看起来实质上消失的程度。
[0029] 参照图1~图3,作为本发明的套穿式的穿着物品的一例子的一次性套穿式尿布10具有互相正交的纵向Y和横向X、皮肤相对面和该皮肤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非皮肤相对面、将横向X上的长度尺寸二等分的纵轴P、以及将纵向Y上的长度尺寸二等分的横轴Q,该一次性套穿式尿布10关于纵轴P大致对称,其包含前腰部区域11、后腰部区域12以及位于前腰部区域11与后腰部区域12之间的裆部区域13。
[0030] 尿布10包含呈基部形态的基底14,基底14具有在纵向Y上互相相对的前端缘(前腰部开口缘)14a和后端缘(后腰部开口缘)14b、以及用于划定裆部区域13的中央部呈凹曲状的两侧缘部14c、14d。利用两侧缘部14c、14d形成外形轮廓的裆部区域13的宽度最窄的部分位于比横轴Q靠前腰部区域11侧的位置。前腰部区域11的两侧缘部11a、11b和后腰部区域12的两侧缘部12a、12b通过在尿布10的前后方向Z上互相相对的侧缘部利用沿纵向Y断续地延伸的边缝22互相连结而划定腰部开口23和一对腿部开口24。在边缝22中,凭借例如利用热或者超声波进行的凹凸轧花加工等公知的手段,使互相重叠的片彼此间熔接起来。边缝22在尿布10的制造过程中与前腰部区域11的两侧缘部11a、11b、后腰部区域12的两侧缘部12a、12b以及纵中心线P并行地形成为直线状。但是,在尿布10中,由于在前后方向上互相相对的、位于比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靠上方的位置的配置有腰部弹性体的弹性区域相互间的收缩量的差异,边缝22成为向后腰部区域12侧弯曲的形状。
[0031] 基底14包含:纤维无纺布制的基部片25,其位于皮肤相对面,连续地划定前腰部区域11、后腰部区域12以及裆部区域13;纤维无纺布制的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它们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在纵向Y上互相分开地相对;以及吸液结构体15,其位于基部片25的皮肤相对面侧,从裆部区域13向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延伸。
[0032] <基部片>
[0033] 基部片25具有在纵向Y上分开地相对的第1端缘25a和第2端缘25b、以及在横向X上分开地相对的两侧缘25c、25d。两侧缘25c、25d由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中的直状部位和在裆部区域13朝向纵轴P而从后腰部区域12侧向前腰部区域11侧更深地凸曲的曲状部位形成。
[0034] <前腰部片>
[0035] 前腰部片26是形成前腰部区域11和裆部区域13的一部分的大致梯形状,其由沿横向X延伸的中间内端缘26a和外端缘26b、沿纵向Y延伸的两外侧缘26c、26d、以及连结两外侧缘26c、26d和中间内端缘26a的两侧内端缘26e、26f划定。两侧内端缘26e、26f具有从外侧缘26c、26d沿横向X以直状延伸的直状部位和从该直状部位向中间内端缘26a延伸的曲状部位。前腰部片26具有沿着腰部开口缘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分33。弯折部分33于在基部片25的内表面配置有后述的吸液结构体15的状态下沿着基部片25的第1端缘25a向内侧弯折,固定于基部片25和吸液结构体15的皮肤相对面。
[0036] <后腰部片>
[0037] 后腰部片27是形成后腰部区域12和裆部区域13的一部分的大致梯形状,其由沿横向X延伸的中间内端缘27a和外端缘27b、从外端缘27b沿纵向Y延伸的两外侧缘27c、27d、以及以曲状连结两外侧缘27c、27d和中间内端缘27a的两侧内端缘27e、27f划定。后腰部片27具有沿着腰部开口缘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分38。弯折部分38于在基部片25的内表面配置有吸液结构体15的状态下沿着基部片25的第2端缘25b向内侧弯折,固定于基部片25和吸液结构体15的皮肤相对面。
[0038] 参照图2~图4,在前腰部区域11中沿横向X延伸的前腰部弹性体61~64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在前腰部片26和基部片25之间。在后腰部区域12中沿横向X延伸的后腰部弹性体71~74和从后腰部区域12朝向裆部区域13呈弯曲状地延伸的臀部弹性体76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在后腰部片27和基部片25之间。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通过配置有各弹性体而具有后述的能够弹性地伸缩的前腰部弹性区域和后腰部弹性区域。
[0039] 作为基部片25以及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能够使用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为约2 2 3 3
10g/m~40g/m、纤维密度为约0.03g/cm~0.10g/cm的例如纺粘纤维无纺布、SMS(纺粘·熔喷·纺粘)纤维无纺布、热风纤维无纺布、塑料片、或者它们的层压片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基部片25,能够使用克重约10g/m2~18g/m2、优选为克重约13g/m2的SMS纤维无纺布,作为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能够使用克重约15g/m2~25g/m2、优选为克重约20g/m2的纺粘纤维无纺布。
[0040] 参照图1所示的后腰部区域12的外表面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选项对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的外表面实施格子状的击凹凸加工,配置有格子条纹状的轧花花纹28。轧花花纹28是由配置有多个压缩凹部而构成的、相对于纵轴P和横轴Q倾斜地延伸的第1凹状线29A和第2凹状线29B交叉地形成的。在压缩凹部中,形成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的纤维无纺布的热塑性树脂进行热熔接,在第1凹状线29A和第2凹状线29B之间划定有蓬松且柔软的非压缩部30。此外,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优选为至少其外表面侧的纤维层具有卷缩纤维。在这种情况下,与轧花花纹28共同作用地,这些片的柔软性上升,能够更加具有内衣这样的外观。在本实施方式中,裆部区域13的中央部13c仅由基部片25形成,但也可以由多个片形成。
[0041] 尿布10主要是老年人等所使用的成人用的尿布,谈及尿布10的各尺寸(与基底14的对应的尺寸相同),尿布10的纵向Y上的尺寸L1为约600mm~1000mm,横向X上的尺寸W1为约400mm~800mm,前腰部区域11的前侧缘部11a、11b的纵向Y上的尺寸L2(与后腰部区域12的后侧缘部12a、12b的纵向Y上的尺寸相同)为约200mm~250mm。
[0042] <吸液结构体>
[0043] 参照图2和图3,吸液结构体15具有在纵向Y上分开地相对且沿横向X延伸的前端缘15a和后端缘15b、以及在横向X上分开地相对且沿纵向Y延伸的两侧缘15c。吸液结构体15包含位于皮肤相对面侧且具有透液性的纤维无纺布制的身体侧衬垫50、具有曲状的两侧缘的吸液性的吸液性芯51、一对阻隔罗口片52、以及防漏片53。
[0044] 吸液性芯51具有在前腰部区域11中沿横向X延伸的前端缘51a和在后腰部区域12中沿横向X延伸的后端缘51b,由例如绒毛浆和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等的混合物形成,其整体被薄绵纸等液体吸收扩散性的芯包覆片所包覆。身体侧衬垫50与阻隔罗口片52和防漏片53从吸液性芯51的前端缘51a和后端缘51b分别向纵向Y的外侧伸出。吸液结构体15具有由从吸液性芯51的前端缘51a向纵向Y的外侧伸出的这些片构件形成的前端部16A和由从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向纵向Y的外侧伸出的这些片构件形成的后端部16B。
[0045] 吸液结构体15和基部片25借助由涂敷在它们的相对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的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形成的接合区域互相接合。接合区域包括在纵向Y上互相分开所需尺寸地配置的多个接合部,其具有用于将吸液结构体15的前端部16A的一部分固定于基部片25的前方接合部59A、用于将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部16B的一部分固定于基部片25的后方接合部59B、以及用于将吸液结构体15的中央部固定于基部片25的中央接合部59C。
[0046] 参照图2,一对阻隔罗口片52是对折而将内表面互相固定而成的,其具有固定于身体侧衬垫50的皮肤相对面的在纵向Y上分开地相对的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沿纵向Y延伸的固定侧缘部52b、位于比固定侧缘部52b靠横向X的内侧的位置的自由侧缘部52a。由细线状或股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且沿纵向Y延伸的罗口弹性体57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在阻隔罗口片52的自由侧缘部52a内。通过罗口弹性体57收缩,自由侧缘部52a自身体侧衬垫50向穿着者的身体侧分开,形成有用于防止体液侧漏的一对防漏罗口。防漏片53由不透液性的纤维无纺布、不透液性且透湿性的塑料膜或者它们的层压片形成,以至少覆盖吸液性芯51的下表面的大致整体的方式配置,用于防止体液从吸液结构体15的非皮肤相对面(底面)侧漏出。
[0047] <前腰部弹性区域>
[0048] 前腰部区域11具有前腰部弹性区域60A、60B,该前腰部弹性区域60A、60B配置有位于前侧缘部11a、11b之间的前腰部弹性体61~64。为了便于说明,前腰部弹性区域60A、60B具有:上方弹性区域60A,其从前腰部开口缘14a延伸到比吸液结构体15的前端缘15a靠裆部区域13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上方前腰部弹性体61、62;以及下方弹性区域60B,其位于比上方弹性区域60A靠裆部区域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下方前腰部弹性体63、64。在前腰部区域的前侧缘部11a、11b的纵向Y上的尺寸为约200mm~250mm的情况下,上方弹性区域60A的纵向Y上的尺寸为100mm~
120mm,下方弹性区域B的纵向Y上的尺寸为约100mm~130mm。
[0049] 上方前腰部弹性体61、62具有位于前腰部开口缘14a侧的第1前腰部弹性体61和位于第1前腰部弹性体61的裆部区域13侧的第2腰部弹性体62,下方前腰部弹性体63、64具有位于前腰部开口缘14a侧的第3前腰部弹性体63和位于第3前腰部弹性体63的裆部区域13侧的第4前腰部弹性体64。
[0050] 各前腰部弹性体61~64的条数、纤度以及间距根据尿布10的大小适当地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前腰部弹性体61由纤度约300dtex~800dtex、间距约4mm~8mm、以伸长到约2.2倍~2.4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第2前腰部弹性体62由纤度300dtex~800dtex、间距6mm~12mm、以伸长到约2.2倍~2.4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第3前腰部弹性体63由纤度600dtex~950dtex、间距6mm~12mm、以伸长到约2.3倍~2.7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第4前腰部弹性体64由纤度600dtex~1200dtex、间距6mm~12mm、以伸长到约2.3倍~2.7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在本说明书中,相邻的前后腰部弹性体之间的间距(分开尺寸)是指形成在纵向Y上的弹性体之间的不存在弹性体的区域的纵向上的尺寸。此外,“间距实质上相同”是指包含由0mm~3.0mm左右的制造上的误差等引起的差异。
[0051] <后腰部弹性区域>
[0052] 后腰部区域12具有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该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配置有位于后腰部开口缘14b和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之间的后腰部弹性体71~74。为了便于说明,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具有:上方弹性区域70A,其从后腰部开口缘14b延伸到比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缘15b靠裆部区域13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上方后腰部弹性体71、72;以及下方弹性区域70B,其位于从上方弹性区域70A靠裆部区域13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下方后腰部弹性体73、74。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的上方弹性区域70A从后腰部开口缘14b延伸到比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缘15b靠裆部区域13侧的位置,下方弹性区域70B位于上方弹性区域70A和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之间。在后腰部区域12的两侧缘部12a、12b的纵向Y上的尺寸为约200mm~250mm的情况下,上方弹性区域70A的纵向Y上的尺寸为70mm~100mm,下方弹性区域70B的纵向Y上的尺寸为约130mm~150mm。
[0053] 上方后腰部弹性体71、72具有位于后腰部开口缘14b侧的第1后腰部弹性体71和位于第1后腰部弹性体71的裆部区域13侧的第2后腰部弹性体72,下方后腰部弹性体73、74具有位于后腰部开口14b侧的第3后腰部弹性体73和位于第3后腰部弹性体73的裆部区域13侧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74。
[0054] 后腰部弹性体71~74的条数、纤度以及间距根据尿布10的大小适当地调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后腰部弹性体71由纤度约300dtex~800dtex、间距约4mm~8mm、以伸长到约2.2倍~2.4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第2后腰部弹性体72由纤度600dtex~950dtex、间距4mm~8mm、以伸长到约1.8倍~2.2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第3后腰部弹性体73由纤度600dtex~950dtex、间距4mm~8mm、以伸长到约2.3倍~2.7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第4后腰部弹性体74由纤度600dtex~1200dtex、间距12mm~18mm、以伸长到约2.3倍~2.7倍的状态配置的弹性材料形成。
[0055] <伸长应力的测量方法>
[0056] 配置有各腰部弹性体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是利用岛津制作所制的拉伸试验机测量的。测量是自横向X上的尺寸W1为600mm的尿布10的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分别切下各弹性区域而做成试样。首先,在将试样的一端固定于拉伸试验的上卡盘、将试样的另一端固定于下方卡盘的状态下,使它们分开180mm(卡盘的抓持部的尺寸为约15mm)。其次,使下卡盘以速度100mm/min运动,使卡盘之间分开到460mm为止,将运动反转,使卡盘之间接近到180mm之后再次将运动反转,测量使卡盘之间分开到460mm的时刻的伸长应力(N)。
[0057] 上述测量的结果是,前腰部弹性体的上方弹性区域60A、60B的伸长应力为约1.1N,下方弹性区域60B的伸长应力为约2.0N,而且,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的上方弹性区域70A的伸长应力为约1.3N,下方弹性区域70B的伸长应力为约2.9N。因而,这些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的相关关系为上方弹性区域60A<下方弹性区域60B,上方弹性区域70A<下方弹性区域70B。此外,配置有第2前腰部弹性体62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为约0.98N,是前腰部弹性区域60A、60B中的具有最低的伸长应力的弹性区域,配置有第4后腰部弹性体74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为约1.98N,是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中的具有最高的伸长应力的弹性区域。此外,配置有第1后腰部弹性体71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和配置有第2后腰部弹性体72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为约1.3N,大致相同。此外,由上述的结果,配置有第2后腰部弹性体72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高于配置有第2前腰部弹性体62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
[0058] 参照图2和图6,基底14具有从后腰部区域12延伸到裆部区域13的臀部弹性区域。在臀部弹性区域中,朝向横轴Q呈弯曲状延伸的多条臀部弹性体76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臀部弹性体76能够由纤度为约600dtex~950dtex且伸长到伸长倍率为约
1.0倍~2.5倍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弹性材料形成。在后腰部区域12中,在第4后腰部弹性体74、臀部弹性体76以及吸液结构体15的侧缘15c之间划定有仅由片构件形成的臀部覆盖部。由于臀部覆盖部仅由片构件形成,因此,具有柔软性,具有在较大的范围内包覆穿着者的臀部的程度的大小。
[0059] 像已述那样,在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中,上方弹性区域60A、70A的伸长应力分别低于下方弹性区域60B、70B的伸长应力。这样,通过位于腰部开口23侧的上方弹性区域60A、70A的伸长应力比较小,即使是握力较弱的老年人,在穿着时也易于撑开腰部开口23,与该部分的伸长应力较高的情况相比穿着操作变容易。另一方面,由于下方弹性区域
60B、70B具有比较高的伸长应力,因此,在该部分稳定地贴合于穿着者的身体,可发挥相对于身体所需的保持(hold)力。这样,通过在尿布10的上下方向上形成低伸长应力的区域和高伸长应力的区域,而且使它们在前后方向Z上相对,能够兼顾穿着时的操作性和相对于身体的贴合性。
[0060] 参照图7的(a)、图7的(b),在以往的尿布110中,在后腰部区域112使用相同的细线状或股线状的弹性材料作为后腰部弹性体,上方后腰部弹性体171、172中的第1后腰部弹性体171和第2后腰部弹性体172之间的间距尺寸不同,第2后腰部弹性体17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1腰部弹性体171之间的间距。在具有该结构的比较例的尿布110中,在穿着时,在将尿布110上提到臀部78时,鉴于吸液结构体15的存在区域与位于比其靠纵向Y的外侧的区域之间的刚性差以及第1后腰部弹性体171和第2后腰部弹性体172的间距差和由其引起的伸长应力的差异,吸液结构体115的后端缘115b附近、即上方弹性区域170A弯折而勾挂于大腿部和臀部78之间的台阶79,无法顺畅地进行上提操作。特别是在尿布110中,由于吸液结构体115的后端缘115b处于比较接近腰部开口的位置,因此,通过该部分勾挂,尿布110的大部分不被上提,若欲勉强上提,则有可能导致尿布110的一部分断裂或者裆部区域113的一部分咬入到鼠蹊部。
[0061] 参照图8的(a)、图8的(b),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由于第1后腰部弹性体71和第2后腰部弹性体72之间的间距的大小相同,上方弹性区域70A整体地以面状贴合于身体,而且,由于配置有第1后腰部弹性体71和第2后腰部弹性体72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也相同,因此,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缘15b附近不会弯折而勾挂于台阶79,能够顺畅地进行上提操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下方后腰部弹性体73、74中的第3后腰部弹性体73之间的间距也与第1后腰部弹性体71和第2后腰部弹性体72之间的间距实质上相同,因此,对于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缘15b的纵向Y上的内侧和外侧的所需尺寸而言,各弹性体之间的间距实质上相同,能够进一步抑制该部分在穿着时的弯折。
[0062] 此外,下方后腰部弹性体73、74中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74的分开尺寸大于第1~第3后腰部弹性体71~73的尺寸。由于第4后腰部弹性体74在俯视时与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部16B重叠,而不与刚性变化的部分重叠,因此,即使分开尺寸比较大,在上提尿布10时也不会弯折而勾挂于台阶。
[0063] 参照图4,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部16B在配置有第3后腰部弹性体73的弹性区域借助后方接合部59B安装在基底14的内表面,位于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和后方接合部59B之间的部分不固定于基底14的内表面。这样,通过后端部16B整体并未安装于基底14,基底14不易受到由安装有吸液结构体15引起的刚度的变化的影响,在穿着时易于撑开腰部开口
23。
[0064] 参照图6,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和第4后腰部弹性体74中的位于最靠裆部区域13侧的位置的弹性体之间在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R与相邻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74之间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大致相等或者分开尺寸R比相邻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74之间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稍大一些。半刚性的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附近也是刚性易于变化的部分,在第4后腰部弹性体74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与分开尺寸R之间的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在穿着尿布10时进行上提操作的时候,有可能在该分开部分弯折而勾挂于台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
4后腰部弹性体74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与分开尺寸R大致相等或者分开尺寸R比相邻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74之间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稍大一些,在上提尿布10时吸液性芯51的后端缘51b附近不会弯折,能够顺畅地进行穿着操作。
[0065] 由于在形成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的外表面的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的外表面配置有由多个第1凹状线29A和第2凹状线29B划定而成的格子条纹状的轧花花纹28,因此,与因腰部弹性体的收缩作用而产生的褶裥相结合地形成有大小不一的褶裥。因而,与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的外表面是平滑面的情况相比,易于把持前腰部区域
11和后腰部区域12,特别是在穿着时把持尿布10的后腰部区域12地进行上提的时候,顺应于穿着者/穿着辅助者的手而上提变容易。此外,在前腰部片26和后腰部片27的外表面侧的纤维层含有卷缩纤维的情况下,非压缩部30的蓬松性上升,能够对穿着者等赋予更顺手的触感。
[0066] 后腰部区域12的第1~第4后腰部弹性体71~74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互不相同,但在任一个弹性体中,分开尺寸均为约11mm以下。由于这样以比较小的分开尺寸配置有多条弹性体,因此,能够使在俯视时与其重叠的吸液结构体15的后端部16B整体贴合于身体,此外,能够在穿着操作时抑制腰部弹性体之间的分开部分的弯折。
[0067] 参照图9的(a)、图9的(b),以往的尿布200具有假想线280,该假想线280在穿着状态下沿上下方向H延伸,与将其横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平行,且通过边缝222的顶点220。以往的尿布200在穿着状态下,将前腰部区域211和后腰部区域212的两侧缘部连结的边缝222沿着假想线280沿上下方向H呈直线状延伸。在该穿着状态下,例如在穿着辅助者为了在尿布200的内部配置独立的吸收垫而把持前腰部区域211向斜下方拉伸从而撑开腰部开口223的情况下,欲向斜下方拉伸的力F作用于沿着假想线280延伸的边缝222的整体。因此,后腰部区域212整体被向斜前方拉伸倾斜而向下方滑落,因此,后腰部开口缘部自表示预定的适当位置的假想线283向下方错位。因而,在保持这样的状态穿着的情况下,不仅损害穿着感,也有可能导致排泄物泄漏。此外,在将吸收垫从前腰部区域211侧向尿布200内部插入地配置之后对后腰部区域212的位置进行校正的情况下,需要在调整吸收垫的位置的同时将后腰部区域212上提到预定的假想线283,花费劳力和时间。
[0068] 参照图10,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具有假想线80,该假想线80沿上下方向H延伸,与将其横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P平行,且通过边缝22的顶点20。将前腰部区域11的侧缘部11b和后腰部区域12的侧缘部12b连结的边缝22在制造时以与假想线80并行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在尿布10的穿着状态下具有相对于假想线80向后腰部区域12侧弯曲的形状。具体地讲,边缝22具有从顶点20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1部分22A和自第1部分22A弯曲而向前方呈下坡状延伸而在交点84与假想线80交叉的第2部分22B。
[0069] 参照图11,在穿着辅助者为了在尿布10的内部配置独立的吸收垫而把持前腰部区域11向斜下方拉伸撑开腰部开口23时,将前腰部区域11向斜下方拉伸的力F作用于边缝22。此时,由于边缝22具有相对于假想线80弯曲的形状,因此,拉伸的力F作用于以弯曲部分81为起点地位于其上方的第1部分22A,后腰部区域12的腰部开口23侧的部分被向斜前方拉伸。另一方面,位于弯曲部分81的下方的第2部分22B不能或者不易被作用欲拉伸的力F,不会被向斜前方拉伸而较大程度地滑落。因而,后腰部区域12整体不会被向斜前方拉伸,因此,至少后腰部区域12的中央部位于表示适当位置的假想线83。此外,由于作用于边缝22的第1部分22A的拉伸力F在划定于假想线80和第1部分22A之间的缓冲区域85力被分散,因此,也认为能够抑制后腰部区域12被拉下。
[0070]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在尿布10的前后方向Z上,后腰部弹性区域的配置有第2后腰部弹性体72的弹性区域和配置有第2前腰部弹性体62的弹性区域位于相对的位置,由于前者的伸长应力高于后者的伸长应力,因此,在该部分边缝22被向后腰部区域12侧拉伸而形成为相对于假想线80弯曲的形态。为了使边缝22形成为该形态,配置有第3后腰部弹性体73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与配置有第2前腰部弹性体62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之差优选为约0.2N以上。
[0071] 此外,在位于边缝22的第2部分22B的下方部的前腰部弹性区域配置有第3前腰部弹性体63,在与其相对的后腰部弹性区域配置有第3后腰部弹性体73。在本实施方式中,互相相邻的第3前腰部弹性体63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小于互相相邻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74的纵向Y上的分开尺寸。因而,由于在下方部、前腰部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高于后腰部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后腰部区域12被向前方拉伸,因此,第2部分22B从弯曲部分81以逐渐自假想线80分开的方式呈下坡状延伸。
[0072] 只要弯曲部分81位于假想线80的后方,则边缝22也可以在从顶点20沿着假想线80呈直线状延伸之后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第1部分22A和第2部分22B与假想线80的交叉角度、倾斜程度能够适当地变更。此外,在将前腰部区域11向斜下方拉下时,位于弯曲部分81的上方的区域被拉下,因此,在弯曲部分81位于比较靠下方的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拉伸力F向下方滑落的后腰部区域12的部分变大。因而,边缝22的弯曲部分81优选位于比后腰部区域12的纵向Y上的尺寸的中央部11c(为了便于说明,用位于假想线80上的点表示位于中央部的部分)靠上方的位置。通过这样弯曲部分81位于该中央部11c的上方,能够避免后腰部区域12整体向下方滑落。此外,后腰部片27的弯折部分38的端缘(外端缘27b)位于边缝22的弯曲部分81。由于由在后腰部区域12中层叠的片构件的张数的差异引起刚性变化,因此,可以说在端缘(外端缘27b)附近由刚性的变化引起边缝22易于弯曲。此外,通过在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配置有格子条纹状的轧花花纹28,片构件的柔软性增加而在腰部弹性体的伸长力的作用下使片构件易于变形,因此,边缝22更易于弯曲。
[0073] 像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边缝22在制造时与纵中心线P和假想线80并行地呈直线状延伸,但因腰部弹性体的纤度、间距、伸长倍率的各项条件而使通过前腰部弹性区域60A、60B和后腰部弹性区域70A、70B的各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不同,从而在成品中具有相对于假想线80弯曲的形状,由此,能够防止在尿布10的穿着状态和吸收垫的插入操作时后腰部区域12错位,并且能够进行顺畅的穿着操作。
[0074] 构成本发明的尿布10的各构成构件除了使用说明书所记载的材料之外,也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在这种物品中通常使用的各种公知的材料。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仅是为了区分同样的要素、位置等而使用“第1”、“第2”、“第3”以及“第4”的用词。
[0075] 与以上所记载的本发明相关的公开至少能够整理为下述的事项。
[0076] 一种套穿式的穿着物品,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以及穿着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和与该上下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该穿着物品包含:将所述横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皮肤相对面和与该皮肤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边缝,其连结所述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两侧缘部;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其中,该穿着物品还具有与所述纵中心线平行地延伸且通过位于所述边缝的所述腰部开口的边缘部的顶点的假想线,所述边缝具有从所述顶点向后方呈下坡状延伸的第1部分和从所述第1部分弯曲地向前方呈下坡状延伸而与所述假想线交叉的第2部分。
[0077] 一种套穿式的穿着物品,其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以及穿着状态下的上下方向和与该上下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该穿着物品包含:将所述横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纵中心线;皮肤相对面和与该皮肤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基底,其具有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吸液结构体,其安装于所述基底;边缝,其连结所述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两侧缘部;腰部开口;以及一对腿部开口,其中,能够沿所述横向伸缩的后腰部弹性区域位于所述后腰部区域,所述吸液结构体包括具有后端缘的吸液性芯和从所述吸液性芯的所述后端缘向所述纵向的外侧延伸的后端部,所述后腰部弹性区域具有:上方弹性区域,其从所述腰部开口延伸到比所述吸液结构体的后端缘靠所述裆部区域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上方后腰部弹性体;以及下方弹性区域,其位于比所述上方弹性区域靠所述裆部区域侧的位置,配设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下方后腰部弹性体,所述上方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低于所述下方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所述上方后腰部弹性体大致等间隔地在所述纵向上配置,互相相邻的所述上方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与在所述下方后腰部弹性体中位于所述腰部开口侧且互相相邻的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相同。
[0078] 上述段落0053和段落0054所公开的本发明至少能够包含下述的实施方式。
[0079] (1)所述边缝的弯曲了的部分位于比所述后腰部区域的所述纵向上的尺寸的中央部靠上方的位置。
[0080] (2)所述前腰部区域具有配置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前腰部弹性体的前腰部弹性区域,所述后腰部区域具有配置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多条后腰部弹性体的后腰部弹性区域,在所述边缝的弯曲了的部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相对的所述后腰部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高于所述前腰部弹性区域的伸长应力。
[0081] (3)在所述边缝的所述第2部分的下方部,互相相邻的所述前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小于互相相邻的所述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
[0082] (4)所述上方后腰部弹性体和下方后腰部弹性体介于位于所述皮肤相对面侧的内表面片和位于所述非皮肤相对面侧的外表面片之间,所述外表面片具有沿着所述内表面片的后端缘向所述纵向的内侧弯折的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的端缘位于所述边缝的弯曲了的部分。
[0083] (5)在所述前腰部区域和后腰部区域的外表面配置有格子条纹状的轧花花纹,该轧花花纹包括排列有多个压缩凹部且互相交叉的第1凹状线和第2凹状线。
[0084] (6)互相相邻的所述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为11mm以下。
[0085] (7)所述上方后腰部弹性体具有位于所述腰部开口侧的第1后腰部弹性体和位于所述第1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裆部区域侧的第2后腰部弹性体,所述下方后腰部弹性体具有位于所述腰部开口侧的第3后腰部弹性体和位于所述第3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裆部区域侧的第4后腰部弹性体,所述第1后腰部弹性体的纤度小于其他所述后腰部弹性体的纤度,互相相邻的所述第4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大于互相相邻的其他所述后腰部弹性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分开尺寸。
[0086] 附图标记说明
[0087] 10、尿布(套穿式的穿着物品);11、前腰部区域;11a、11b、前腰部区域的侧缘部;11c、前腰部区域的纵向上的尺寸的中央部;12、后腰部区域;12a、12b、后腰部区域的侧缘部;13、裆部区域;14、基底;15、吸液结构体;16A、吸液结构体的后端部;20、边缝的顶点;22、边缝;22A、边缝的第1部分;22B、边缝的第2部分;23、腰部开口;24、腿部开口;25、基部片(内表面片);27、后腰部片(外表面片);28、轧花花纹;29A、第1凹状线;29B、第2凹状线;38、弯折部分;62、第2前腰部弹性体;64、第4前腰部弹性体;70A、后腰部弹性区域的上方弹性区域;
70B、后腰部弹性区域的下方弹性区域;71、第1后腰部弹性体;72、第2后腰部弹性体;73、第3后腰部弹性体;74、第4后腰部弹性体;80、假想线;81、弯曲部分;84、边缝和假想线之间的交点;H、上下方向;P、纵中心线;X、横向;Y、纵向;Z、前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