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尾门构造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40934.0

文献号 : CN1065735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加藤淳哉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后尾门构造。该车辆用后尾门构造具备:上侧的车窗以及下侧的车窗;后扰流板,该后扰流板配置于上述两车窗之间并向车辆后方突出;后尾门框,该后尾门框支承上述两车窗以及上述后扰流板;以及树脂面板。该树脂面板包括作为上述下侧的车窗发挥作用的车窗部、以及作为上述后扰流板发挥作用的扰流板部,上述车窗部与上述扰流板部通过树脂成形被一体形成。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后尾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上侧的车窗以及下侧的车窗;

后扰流板,该后扰流板配置于所述两车窗之间并向车辆后方突出;

后尾门框,该后尾门框支承所述两车窗以及所述后扰流板;以及树脂面板,该树脂面板包括作为所述下侧的车窗发挥作用的车窗部、以及作为所述后扰流板发挥作用的扰流板部,所述车窗部与所述扰流板部通过树脂成形被一体形成,所述树脂面板的所述车窗部具有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向车辆前方凹陷的剖面圆弧状的弯曲壁部,所述树脂面板的所述扰流板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以及从该上壁部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后壁部,所述车窗部的所述弯曲壁部与所述扰流板部的所述后壁部的下端部连续,所述树脂面板仅在包括所述扰流板部的前端部以及所述车窗部的下凸缘的该树脂面板的周缘部与所述后尾门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壁部以具有不妨碍驾驶员的后方视野的曲率半径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壁部具有450mm以上的曲率半径。

说明书 :

车辆用后尾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后尾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在车辆用后尾门构造中有具备上侧的车窗以及下侧的车窗,并在两车窗之间配置有后扰流板的构造。对这样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的现有例进行说明。图3是在后尾门配置有后扰流板的部分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后尾门100具备:上侧的车窗102以及下侧的车窗104;后扰流板106,其配置于两车窗102、104之间;以及后尾门框108,其支承两车窗102、104以及后扰流板106。后尾门100是对未图示的车辆的后尾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掀背式的后尾门。
[0003] 后尾门框108具有形成上下的车窗开口部111、112的车窗框部。如图3所示,车窗框部包括分隔两车窗开口部111、112的分隔框部115。上侧的车窗102以相对于后尾门框108关闭上侧的车窗开口部111的方式安装。下侧的车窗104以相对于后尾门框108关闭下侧的车窗开口部112的方式安装。后扰流板106是树脂制成的,并且作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被进行了扁平处理的中空构造体而形成。后扰流板106通过螺栓及螺母116被紧固于后尾门框108。后扰流板106向车辆后方突出。
[0004]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树脂面板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其中,树脂面板由一个车窗与该车窗的上侧的后扰流板通过树脂成形而一体形成。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7360号公报
[0006] 根据图3所示的现有例,相对于后尾门框108分别安装有下侧的车窗104与后扰流板106。因此,后尾门100的重量增加。有时配置于两车窗102、104之间的后扰流板106在关闭后尾门100时被手H按压。在图3中,扰流板106中的螺栓及螺母116的紧固部表示为固定点P1,后扰流板106的后端部表示为用手H施加的下压负载的着力点P2。在该情况下,由于从固定点P1到着力点P2的距离D较远,所以容易在后扰流板106产生弯曲变形。因此,缺乏后扰流板106的刚性感,而导致后尾门100的商品性低劣。若加厚后扰流板106,则能够提高后扰流板106的刚性。但是,因加厚后扰流板106而进一步增加了后尾门100的重量,并遮挡驾驶员的视线E、妨碍驾驶员的后方视野,因此加厚并不是现实的解决方案。
[0007]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后扰流板配置于一个车窗的上侧并且在后扰流板的上侧不存在车窗,即后扰流板配置于后尾门的上端附近,所以后扰流板被手按压的可能性较低。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后尾门,并提高后扰流板的刚性感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
[0009]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具备:上侧的车窗以及下侧的车窗;后扰流板,该后扰流板配置于上述两车窗之间并向车辆后方突出;后尾门框,该后尾门框支承上述两车窗以及上述后扰流板;以及树脂面板,该树脂面板包括作为上述下侧的车窗发挥作用的车窗部、以及作为上述后扰流板发挥作用的扰流板部,上述车窗部与上述扰流板部通过树脂成形被一体形成。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后尾门的立体图。
[0011]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0012] 图3是在现有例的后尾门中配置有后扰流板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后尾门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中的方位以车辆的前后方向为基准。如图1及图2所示,后尾门10具备上侧的车窗12、下侧的车窗14、后扰流板16以及后尾门框18。后扰流板16配置于两车窗12、14之间。后尾门框18支承两车窗12、14以及后扰流板16。后尾门10是对未图示的车辆的后尾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掀背式的后尾门。上侧的车窗12相当于通常的后尾门的后车窗。另外,下侧的车窗14相当于扩大驾驶员的后方视野的车窗也就是所谓的备用车窗。
[0014] 如图1所示,后尾门框18在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倒L字状。后尾门框18具有向车辆后方倾斜并向下方延伸的四边形状的框上部19、以及从框上部19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四边形状的框下部20。框上部19具有四边形状的上侧的车窗开口部22。框上部19作为围绕上侧的车窗开口部22的上侧的车窗框部发挥作用。框下部20在其上部具有四边形状的下侧的车窗开口部24。框下部20具有围绕下侧的车窗开口部24的下侧的车窗框部26。在框上部19与框下部20之间设置有分隔两车窗开口部22、24的分隔框部28。分隔框部28兼作上侧的车窗框部19的下部以及下侧的车窗框部26的上部。分隔框部2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0015] 如图2所示,分隔框部28由内板30与外板32构成。分隔框部28通过分别接合内板30的两个凸缘30a与外板32的两个凸缘32a而形成为闭合截面构造的四边筒状。对于除了分隔框部28之外的车窗框部的部分,也与分隔框部28同样地形成为闭合截面构造的四边筒状。内板30是分隔框部28中的下侧的部分,外板32是分隔框部28中的上侧的部分。
[0016] 上侧的车窗12通过具有透明性的玻璃制成的或树脂制成的板状材料形成为四边形板状。上侧的车窗12以相对于框上部19从室外侧关闭上侧的车窗开口部22的方式安装。上侧的车窗12的外周部通过粘合剂34粘合于框上部19。由此,上侧的车窗12向车辆后方倾斜并向下方延伸。
[0017] 下侧的车窗14与后扰流板16通过树脂成形被一体形成,从而形成单独的树脂面板36。即,树脂面板36是包括作为下侧的车窗14发挥作用的车窗部、以及作为后扰流板16发挥作用的扰流板部的一体成形品。树脂面板36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恒定的剖面形状。
树脂面板36形成为将1张四边形板状的面板材料弯折为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开口朝向前方的横向V字状。树脂面板36具有上壁部37、后壁部38、后表面壁部39以及下凸缘40。上壁部37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地延伸,其前端部形成前凸缘37a。后壁部38从上壁部37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后表面壁部39从后壁部38的下端部向前方倾斜并向下方延伸。下凸缘40从后表面壁部
39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通过上壁部37与后壁部38形成后扰流板16即扰流板部16。通过下凸缘40与后表面壁部39形成下侧的车窗14即车窗部14。
[0018] 树脂面板36具有面板主体42、以及一体形成于面板主体42的背面即室内侧的表面的遮挡部43。面板主体42具有上壁部37、后壁部38、后表面壁部39以及下凸缘40。面板主体42由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遮挡部43由具有遮挡性的黑色的树脂材料形成。遮挡部43相对于扰流板部16的背面、以及车窗部14的周边部的背面形成为层叠状。树脂面板36通过双色成型来形成,该双色成型具备通过对具有透明性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射成型来形成面板主体42的工序、以及通过将黑色的树脂材料注射成型于面板主体42上来形成遮挡部43的工序。通过遮挡部43,扰流板部16、以及车窗部
14的周边部被黑障化。后表面壁部39的能够透视的区域、即未被遮挡部43覆盖的区域称为透视壁部45。
[0019] 树脂面板36以从室外侧关闭下侧的车窗开口部24,并且围绕下侧的车窗开口部24的后方区域的方式安装于下侧的车窗框部26。前凸缘37a通过粘合剂47粘合于分隔框部28。前凸缘37a相对于上侧的车窗12的后端部(下端部)呈对接状接近。下凸缘40通过粘合剂48粘合于下侧的车窗框部26的下部26a。虽然未图示,但树脂面板36的其他周边部以与后尾门框18的下侧的车窗框部26对应的方式形成,并通过粘合剂粘合于下侧的车窗框部26。
[0020] 扰流板部16向车辆后方突出。上壁部37的前部配置于分隔框部28的上方,并覆盖分隔框部28。车窗部14在下侧的车窗开口部24的后方与其下侧的车窗开口部24对应。考虑到分隔框部28的位置,使透视壁部45以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E的方式形成。
[0021] 后表面壁部39是形成为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凹陷的剖面圆弧状的弯曲壁部。后表面壁部39以具有不妨碍驾驶员的后方视野的曲率半径R的方式形成。曲率半径R设定为例如450mm以上。曲率半径R越大,后表面壁部39的弯曲越缓慢,若曲率半径R小于450mm,则因透射光的折射带来的影响而导致透视形变显著。因此,为了抑制后表面壁部39(详细而言透视壁部45)的透视形变,将后表面壁部39的曲率半径R设为450mm以上为佳。若因后表面壁部39的透视形变,而使得驾驶员透过后表面壁部39看到的车辆后方的风景发生显著形变,则作为车窗部14的作用受损。在本说明书中所述“不妨碍驾驶员的后方视野的曲率半径”是指不损害作为车窗部14发挥作用的曲率半径R。
[0022] 根据上述的车辆用后尾门构造,由于下侧的车窗(车窗部)14与后扰流板(扰流板部)16被一体形成,所以与分体地具备下侧的车窗与后扰流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后尾门10。通过车窗部14与扰流板部16的一体形成,扰流板部16由车窗部14直接地支承。因此,能够由车窗部14承受在关闭后尾门10时用手H按压扰流板部16时施加于扰流板部16的负载。
因此,能够抑制扰流板部16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扰流板部16的刚性感。进而能够提高后尾门10的商品性。由于扰流板部16配置于分隔框部28的正后方或大致正后方,因此不会妨碍驾驶员的后方视野。
[0023] 车窗部14具有形成为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凹陷的剖面圆弧状的后表面壁部39。因此,能够提高车窗部14对扰流板部16的支承刚性。由于后表面壁部39与扰流板部16的后端部即后壁部38的下端部连续,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车窗部14对扰流板部16的支承刚性。
[0024] 后表面壁部39以具有不妨碍驾驶员的后方视野的曲率半径R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后表面壁部39的透视形变,从而提高驾驶员的后方视野。
[0025] [其他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树脂面板36相对于分隔框部28的接合位置可以适当地变更。扰流板部16的剖面形状也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可以省略后壁部38,并在上壁部37的后端连接车窗部14的上端部。可以在后壁部38的下端部与车窗部14的上端部之间形成水平状的下壁部。车窗部14的剖面形状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可以将后表面壁部39形成为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凹陷的剖面横向U字状或剖面横向V字状、或者向车辆下方倾斜并向前方延伸的剖面直线状。可以仅后表面壁部39的一部分形成弯曲壁部。例如,后表面壁部39的上部或下部、或者中间部可以形成弯曲壁部。透视壁部45可以整体或者部分地形成弯曲壁部。扰流板部16可以通过有色的树脂材料形成。遮挡部43可以是除了黑色之外的颜色。遮挡部43可以通过有色的涂料的涂装层来形成。遮挡部43只要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也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