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03843.0

文献号 : CN10659251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绍华缪学军杨浩飞许生军陶琛杰慎伟华李超付琛陈政

申请人 : 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首先,测量河流的水面宽度和深度,计算河流过流断面,在保留原有硬质河岸的情况下,根据原有河床的横断面特点开挖河床并使开挖后河床的河流流通量等于原有河流的河流流通量,保持河道泄洪能力;接着,在上述硬质河岸与该抛石斜坡之间回填开挖河床时产生的土方,碾压后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土方斜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拆迁硬质护坡,在河道原有宽度基础上,构筑抛石斜坡和土方斜坡,形成浅滩、深潭结构,能依靠河流自然演变,创造出多样的河道局部地形,改善河流生物栖息环境,恢复水体流动和水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权利要求 :

1.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测量河流的水面宽度和深度,计算河流过流断面,在保留原有硬质河岸的情况下,根据原有河床的横断面特点开挖河床并使开挖后河床的河流流通量等于原有河流的河流流通量,保持河道泄洪能力;

接着,在开挖后的河床两侧分别设置抛石并用木桩稳固,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抛石斜坡;在上述硬质河岸与该抛石斜坡之间回填开挖河床时产生的土方,碾压后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土方斜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斜坡的坡度为1:1.5~1:

5,且顶端形成缓冲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方斜坡的坡度为1:3~1:5,且其上部形成坡度为1:5的缓冲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斜坡与土方斜坡的宽度比为1:1~5。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斜坡与河水接触侧不固定并种植有沉水植物,该沉水植物为菹草、金鱼藻、苦草、眼子菜类、黑藻或狐尾藻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方斜坡上种植有挺水植物,该挺水植物为芦苇、菖蒲、美人蕉、再力花、黄菖蒲、千屈菜或水生鸢尾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石的粒径为15~

50cm,且抛石斜坡中位于高处的抛石粒径大于位于低处的抛石粒径。

说明书 :

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河道环境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城市河道建设过程中,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采用硬质护岸。虽然实现了河道的最佳水力半径,增强了河道的泄洪能力,但是使得河道人工化、断面单一化、河床硬质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深入,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观念逐渐增强,对退化河流的生态修复和重建要求越来越迫切。
[0003] 申请号为201610034437.6(申请公布号为CN 10567220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河床建构方法,由粗砂、卵石作为生态河床基本结构体,厚10~40cm,基本结构体上铺设生物反应袋,生物反应袋采用生物碳、冲积土和铁粉作为填充物,生物反应袋内部或下部设有曝气装置;在生物反应袋上生长沉水植物;输气管路接曝气装置提供生物反应袋反应所需氧气即好氧时需求,沉水植物作为河道植物生态系统的基础。虽然由该方法建构的生态河床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硬质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建构成本高,由该方法建构的生态河床维护麻烦、维护成本高并且需运行较长时间后才能对河道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能快速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系统的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测量河流的水面宽度和深度,计算河流过流断面,在保留原有硬质河岸的情况下,根据原有河床的横断面特点开挖河床并使开挖后河床的河流流通量等于原有河流的河流流通量,保持河道泄洪能力;在开挖后的河床两侧分别设置抛石并用木桩稳固,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抛石斜坡;在上述硬质河岸与该抛石斜坡之间回填开挖河床时产生的土方,碾压后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土方斜坡。
[0006] 作为优选,所述抛石斜坡的坡度为1:1.5~1:5,且顶端形成缓冲平台,设置缓冲平台能丰富河道局部地形,并能使抛石斜坡结构稳固。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土方斜坡的坡度为1:3-1:5,且其上部形成坡度为1:5的缓冲坡,保证土方斜坡的稳定性和防冲刷能力。
[0008] 此外,设置缓冲平台和缓冲坡也有助于形成不同的水流结构和流速带,以满足不同鱼类对流速的要求。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抛石斜坡与土方斜坡的宽度比为1:1~5,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设定,更好地形成浅滩和深潭。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抛石斜坡与河水接触侧不固定并种植有沉水植物,该沉水植物为菹草、金鱼藻、苦草、眼子菜类、黑藻或狐尾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土方斜坡上种植有挺水植物,该挺水植物为芦苇、菖蒲、美人蕉、再力花、黄菖蒲、千屈菜或水生鸢尾中的至少一种,具体选择根据当地的植物分布决定。植物发达的根系加强了各斜坡内部的凝聚力和结构的稳固性,并且能为动物的栖息和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抛石的粒径为15~50cm,且抛石斜坡中位于高处的抛石粒径大于位于低处的抛石粒径。高处水体流量小,水流冲刷力小,低处水体流量大,水流冲刷力大,抛石斜坡中位于高处的抛石粒径大于位于低处的抛石粒径,有利于在抛石斜坡上形成与自然河床类似的微地形。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无需拆迁硬质护坡,在河道原有宽度基础上,构筑抛石斜坡和土方斜坡,形成浅滩、深潭结构,能依靠河流自然演变,创造出多样的河道局部地形,改善河流生物栖息环境,恢复水体流动和水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河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 一种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快速恢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测量河流的水面宽度和深度,计算河流过流断面,在保留原有硬质河岸的情况下,根据原有河床的横断面特点开挖河床并使开挖后河床的河流流通量等于原有河流的河流流通量,保持河道泄洪能力。开挖后的河床两侧分别设置抛石并用木桩稳固,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抛石斜坡2。在上述硬质河岸1与该抛石斜坡2之间回填开挖河床时产生的土方,碾压后形成横断面由上向下递增的土方斜坡3,如图1所示。
[0016]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抛石斜坡2的坡度为1:1.5~1:5(本实施例优选为1:1.5),且顶端形成缓冲平台21,设置缓冲平台21能丰富河道局部地形,并能使抛石斜坡2结构稳固。同时,土方斜坡3的坡度为1:3~1:5(本实施例优选为1:3),且其上部形成坡度为1:5的缓冲坡31,保证土方斜坡3的稳定和防冲刷能力。此外,设置缓冲平台21和缓冲坡31也有助于形成不同的水流结构和流速带,以满足不同鱼类对流速的要求。
[0017] 此外,抛石斜坡2与土方斜坡3的宽度比为1:1~5(本实施例优选为1:2),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设定。
[0018] 再进一步,抛石斜坡2与河水接触侧不固定并种植有沉水植物,该沉水植物为菹草、金鱼藻、苦草、眼子菜类、黑藻或狐尾藻中的至少一种,土方斜坡3上种植有挺水植物,该挺水植物为芦苇、菖蒲、美人蕉、再力花、黄菖蒲、千屈菜或水生鸢尾中的至少一种。在抛石斜坡2和土方斜坡3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加强了各斜坡内部的凝聚力和结构的稳固性,并且能为动物的栖息和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0019] 本实施例中,抛石的粒径为15~50cm,且抛石斜坡2中位于高处的抛石粒径大于位于低处的抛石粒径。高处水体流量小,水流冲刷力小,低处水体流量大,水流冲刷力大,抛石斜坡2中位于高处的抛石粒径大于位于低处的抛石粒径,有利于在抛石斜坡2上形成与自然河床类似的微地形。
[0020] 本发明在河道原有宽度基础上,构筑抛石斜坡和土方斜坡,形成浅滩、深潭结构,能依靠河流自然演变,创造出多样的河道局部地形,可形成不同的水流结构和流速带,以满足不同鱼类对流速的要求。可极大增加河床的比表面积,使附着在河床上的微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同时为深水区和浅水区的水生动植物生长,多种水生动物栖息和繁殖创造条件,维持水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改善河流生物栖息环境,恢复水体流动和水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