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及其打印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794156.0

文献号 : CN1066268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庞静

申请人 :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及其打印机,包括转动连接的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设置有合盖锁紧机构,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辅助顶出机构,在开盖时,辅助顶出机构将上壳组件顶出,使其与下壳组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后端通过扭簧及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合盖锁紧机构位于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前部,所述辅助顶出机构靠近该合盖锁紧机构。在打开合盖锁紧机构后,辅助顶出机构将上壳组件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顶起,使其与下壳组件分离,便于操作者伸入手指将上壳组件打开,进行碳带或标签的安装。通过扭簧与辅助顶出机构的配合,避免了扭簧扭力过大或过小造成打印机损坏或压伤操作者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设置有合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辅助顶出机构,在开盖时,辅助顶出机构将上壳组件顶出;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后端通过扭簧及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合盖锁紧机构位于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前部,所述辅助顶出机构靠近该合盖锁紧机构;所述辅助顶出机构顶出时与下壳组件上端平齐,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形成适于手指伸入进行拨动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锁紧机构包括相配合的锁钩和卡柱,所述锁钩设置在上壳组件上,所述卡柱设置在下壳组件上;所述辅助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壳组件上的顶块以及设置在下壳组件上并与顶块对应的弹性顶出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出组件包括弹簧和顶头,所述弹簧和顶头安装在下壳组件开设的安装槽内,该下壳组件上设置有限制顶头顶出距离的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安装在上壳组件后端内,扭簧第一端穿入上壳组件,第二端呈Z型结构,并穿入下壳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限制上壳组件向后转动范围的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组件上转动安装有开盖拨块和开盖转轴,所述锁钩固定在开盖转轴上,所述开盖转轴和开盖拨块上设置有相啮合的卡齿,拨动开盖拨块时,开盖拨块通过卡齿带动开盖转轴转动,从而使锁钩与卡柱分离;所述上壳组件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锁钩与卡柱扣合状态的检测元件,该检测元件位于卡柱下方,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完全扣合时,锁钩与检测元件接触。

8.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

说明书 :

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及其打印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及其打印机。

背景技术

[0002] 标签打印机是采用热敏、热转印方式打印在标签上打印条码、二维码、图形、文字等各种图像信息的设备,在POS终端系统、银行系统、医疗仪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 现有的整机上下壳连接结构,其上下外壳通过轴和孔的关系直接进行开合盖且没有卡勾卡合固定,转轴处没有阻力机构,在合盖时易撞伤产品及撞伤使用者;因上下外壳没有卡勾卡合在移动时会晃动或是上壳产生转动易撞伤使用者。即便设计了阻力结构,多为摩擦阻力结构,其不仅零件数量较多装配较复杂而且体积较大会导致加大产品高度及宽度尺寸。
[0004] 上下壳转轴与卡扣位置尺寸较近,当开盖取放标签时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干涉,不利于操作,上壳转轴处外侧结构在开盖时会转入下壳体内使产品整机高度会增加、结构复杂及影响外观。
[0005] 传统的打印机,其驱动上壳打开的拨块通常是通过扭簧结构安装,装配不方便,生产效率低,同时开盖结构对上壳空间要求高,空间太小无法安装,空间太大会增大打印机体积。为了保证打印机在关闭状态下才进行打印,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上下壳正方向上设置检测开关,由于设置位置的问题,上壳还未完全合到位时检测开关已经检测到并可以进行打印,所以打印过程中,会出现上壳突然弹开或是打印不清晰等情况。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便于上壳组件的打开。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设置有合盖锁紧机构,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还设置有辅助顶出机构,在开盖时,辅助顶出机构将上壳组件顶出,使其与下壳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0009] 采用上述结构,在打开合盖锁紧机构后,辅助顶出机构将上壳组件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顶起,使其与下壳组件分离,便于操作者伸入手指将上壳组件打开,进行碳带或标签的安装。
[0010]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后端通过扭簧及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合盖锁紧机构位于上壳组件和下壳组件的前部,所述辅助顶出机构靠近该合盖锁紧机构。
[0011] 通过在转轴处增加左右两个扭簧,在开合盖时起连接和缓冲作用。由于转轴结构处扭簧扭力过大会使机芯上壳变形上翘无法打印或是影响打印质量,扭簧扭力过小在合盖时无法承受整个上壳的重量极速合盖可能导致压伤使用者或是损坏打印头,所以在通过扭簧与辅助顶出机构的配合,可以使扭簧的扭力在合适范围,而避免了以上问题。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合盖锁紧机构包括相配合的锁钩和卡柱,所述锁钩设置在上壳组件上,所述卡柱设置在下壳组件上;所述辅助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壳组件上的顶块以及设置在下壳组件上并与顶块对应的弹性顶出组件。
[0013]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顶出组件包括弹簧和顶头,所述弹簧和顶头安装在下壳组件开设的安装槽内,该下壳组件上设置有限制顶头顶出距离的限位结构。
[0014]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顶出机构顶出时与下壳组件上端平齐,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形成适于手指伸入对上壳组件进行拨动的间隙。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扭簧安装在上壳组件后端内,扭簧第一端穿入上壳组件,第二端呈Z型结构,并穿入下壳组件。
[0016]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限制上壳组件向后转动范围的限位件。避免翻转幅度过大造成打印机被压翻,同时通过限位件支撑起上壳组件,使其保持在该位置,通常为翻转120度左右,避免安装标签时产生干涉。
[0017]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组件上转动安装有开盖拨块和开盖转轴,所述锁钩固定在开盖转轴上,所述开盖转轴和开盖拨块上设置有相啮合的卡齿,拨动开盖拨块时,开盖拨块通过卡齿带动开盖转轴转动,从而使锁钩与卡柱分离;所述上壳组件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
[0018] 作为优选:所述下壳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锁钩与卡柱扣合状态的检测元件,该检测元件位于卡柱下方,在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完全扣合时,锁钩与检测元件接触。
[0019]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所述的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扭簧结构与辅助顶出机构的配合,解决了转轴与锁钩距离较大时仅靠转轴扭簧或是阻力机构无法支撑上壳组件合盖时作用力的问题;便于打开上壳组件,并且避免了开盖后取放标签或碳带产生干涉的问题。通过卡齿啮合的方式实现小空间内安装开盖结构,使产品更紧凑,更小型化和更便携。锁钩通过螺钉定位方式解决了锁钩与开盖转轴间的间隙问题,消除锁钩无法锁到位的问题,增强产品可靠性。通过锁钩卡合后检测元件感应并锁死,避免了产品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铰接处的剖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弹性顶出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转动限位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上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开盖拨块与机体上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为图6中I处的放大视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开盖转轴与机芯上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为本发明下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为本发明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 零件标号说明
[0032] 1     上壳组件
[0033] 11    机体上壳
[0034] 110   凹槽
[0035] 111   开盖拨块
[0036] 111a  扣动部
[0037] 112   卡套
[0038] 113   限位悬臂
[0039] 113a  导向面
[0040] 113b  阻挡面
[0041] 114   卡销
[0042] 115   固定套
[0043] 116   支撑块
[0044] 117   限位块
[0045] 118   卡齿
[0046] 12    机芯上盖
[0047] 121   开盖转轴
[0048] 122   锁钩
[0049] 123   轴套
[0050] 124   挡块
[0051] 125   螺钉
[0052] 126   定位柱
[0053] 127   卡齿
[0054] 13    卡扣
[0055] 14    压簧
[0056] 15    顶块
[0057] 16    容纳槽
[0058] 17    凸台
[0059] 2     下壳组件
[0060] 21    卡柱
[0061] 22    检测元件
[0062] 23    顶头
[0063] 24    弹簧
[0064] 25    阻挡台阶
[0065] 26    卡台
[0066] 27    限位台
[0067] 31    转轴
[0068] 32    扭簧
[0069] 32a   第一端
[0070] 32b   第二端
[0071] 33    轴套
[0072] 34    E型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74] 实施例
[0075]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上下壳连接结构,包括转动连接的上壳组件1和下壳组件2,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之间设置有合盖锁紧机构,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辅助顶出机构,在开盖时,合盖锁紧机构解锁之后,辅助顶出机构将上壳组件1顶出,使其与下壳组件2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手指伸入将上壳组件1翻开。
[0076]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后端通过扭簧32及转轴31转动连接,在上壳组件1后端两侧设置有容纳槽16,扭簧32安装在该容纳槽16内,转轴31穿过上壳组件1后端,伸入下壳组件2内,转轴31两端安装有轴套33,并通过E型卡簧34固定,其中通过在转轴31处增加左右两个扭簧32,在开合盖时起连接和缓冲作用,在装配扭簧32时其扭簧32为释放状态方便组装无需组装治具。为了便于装配,扭簧32的第一端32a水平固定在上壳组件
1上,扭簧32的第二端32b弯折呈Z型结构,并向下穿入下壳组件2开设的固定孔内,一方面方便装配时直接插入机芯下壳对应孔位,另一方面Z字型设计可以避免在开盖转动时扭簧32与下壳组件2产生干涉。
[0077] 本例中,合盖锁紧机构、辅助顶出机构均位于上壳组件1和下壳组件2的前部,辅助顶出机构靠近合盖锁紧机构。
[0078] 其中合盖锁紧机构包括相配合的锁钩和卡柱,锁钩为两个,并安装在上壳组件1前部,卡柱安装在下壳组件2左右内壁上,分别与两个锁钩对应;辅助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壳组件1上的顶块15以及设置在下壳组件2上并与顶块15对应的弹性顶出组件,顶块15和弹性顶出组件均为左右两个。
[0079] 由于转轴31结构处扭簧32扭力过大会使上壳组件1变形上翘无法打印或是影响打印尺寸(转轴位置与锁钩间尺寸较长),扭簧32扭力过小在合盖时无法承受整个上壳的重量,极速合盖可能导致压伤使用者或是损坏打印头,因此将弹性顶出件设置在靠近卡柱的位置,开盖时,在扭簧32和弹性顶出组件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上壳组件1会被顶开一定高度以便手指伸入将上壳组件1打开,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扭簧32扭力不至于过大或过小,而在开盖或合盖时损坏打印机或压伤操作者。本例中为了便于顶出,将弹性顶出组件设置在卡柱前侧。
[0080]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弹性顶出组件包括弹簧24和顶头23,弹簧24和顶头23安装在下壳组件2开设的安装槽内,弹簧24位于顶头23下方,为了方便操作,使外形美观,顶头23顶出时与下壳组件2上端平齐,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前部之间的间隙适于手指伸入,对上壳组件1进行拨动,其中间隙高度由卡块高度决定,合盖时,卡块将顶头23压下,开盖时顶头23在弹簧24作用力下复位,将卡块顶起,从而将上壳组件1打开一定高度。为了便于顶头23的控制,该下壳组件2上设置有限制顶头23顶出距离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下壳组件2上的阻挡台阶25以及设置在顶头23上下端的卡台26,通过卡台26和阻挡台阶25现在其上下运动范围。
[0081]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上壳组件1打开后,操作者取放碳带及安装标签时不会产生干涉,以及避免打开角度过大,开盖用力过大压翻打印机,在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之间设置有限制上壳组件1向后转动范围的限位件,限位件使上壳组件1打开角度为钝角,通常在120°左右,其中限位件包括设置在下壳组件2上的限位台27以及设置在上壳组件1后端的凸台17,当上壳组件1转动至设定最大角度时,凸台17抵在限位台上,限制其转动,本例中为
120°左右。
[0082] 参见图5至图8所示,为了便于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的打开,还包括开盖拨块111和开盖转轴121,开盖拨块111和开盖转轴121转轴安装在上壳组件1上,锁钩122安装在开盖转轴121两端,开盖转轴121和开盖拨块111上设置有相啮合的卡齿118、127,拨动开盖拨块111时,开盖拨块111通过卡齿118、127带动开盖转轴121转动,从而使锁钩122打开;上壳组件1上还设置有复位机构,用于拨块和锁钩122打开后的复位。
[0083] 开盖拨块111在打开转动时通过卡齿118、127与开盖转轴121的卡齿118、127进行啮合转向。通过卡齿啮合方式实现开盖结构在小空间内的装配,使产品更小型化、更便携。
[0084] 进一步地,为防止锁钩122与开盖转轴121间因间隙问题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空行程,导致锁钩122无法锁到位,锁钩122上部设有开孔,通过开孔并套设在开盖转轴121的两端部,由螺钉125固定。本例中开盖转轴121由金属制成,锁钩122由塑料制成,开盖转轴121侧面开设有安装孔,锁钩122上开设连接孔,螺钉125沿垂直于开盖转轴121的方向穿入连接孔和安装孔将锁钩122固定,螺钉125优选为自攻螺钉125;现通过对锁钩122一侧打通孔在开盖转轴121相对应位置打盲孔,使自攻螺钉125先通过连接孔后再攻入开盖转轴121内,通过自攻螺钉125丝牙与连接孔的过盈配合达到紧配合。保证了锁钩122与开盖转轴121转动的一致性。
[0085] 进一步地,上壳组件1包括机体上壳11和连接在机体上壳11下方的机芯上盖12,机体上壳11和机芯上盖1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并设置有用于装配时预定位的卡扣13结构。开盖转轴121安装在机芯上盖12上,开盖拨块111通过其尾部的卡套112和卡销114安装在机体上壳11上,开盖转轴121上套设有轴套123,轴套123和卡套112上沿各自周向分布有卡齿118、127,呈扇形。本例中轴套123和卡套112均为对应的左右两个,所述开盖转轴121与轴套
123的套接段为方形,保证轴套123与开盖转轴121同步运动,开盖转轴121上可设置限位盘限制轴套123的轴向移动。
[0086] 所述轴套123上设置有挡块124,挡块124水平设置,与开盖拨块111朝向一致,所述拨块复位机构为压簧14,压簧14上端抵在挡块124上,下端抵在机芯上盖12上设置的台阶上,该台阶与挡块124上对应设置有定位柱126,压簧14两端套在定位柱126上,以便定位。传统结构使用扭簧,会增加装配难度或是增加装配治具,增加制造成本,本结构降低装配难度。
[0087] 其中,机体上壳11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套115和限位块117,分别对应两个卡套112,卡套112是与开盖拨块111一体成型的,限位块117上开设有固定盲孔,卡套112位于固定套115与限位块117之间,卡销114一端穿过固定套115和卡套112并伸入固定盲孔内,卡销114另一端后方设置有限位悬臂113,限位悬臂113一端固定在机体上壳11上,另一端悬空,悬空端有倾斜的导向面113a和垂直于卡销114的阻挡面113b,卡销114装入时挤压并让过导向面
113a,卡销114装配到位后,限位悬臂113回弹至原始位置,卡销114端面被阻挡面113b挡住,被限制在限位悬臂113与限位块117之间,无法再自行脱落。实现了快速装配,相对于传统打印机在销钉上设E型卡簧限位的方式,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0088]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开盖拨块111的操作,在机体上壳11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10,凹槽110形成扣手位,凹槽110侧壁倾斜,侧壁与底面弧形过渡,其斜面设计不仅仅外观更具层次感还加大扣手位纵向直径,操作方便。所述开盖拨块111的扣动部111a向下翻折呈弧形,与手指圆弧形状契合,不仅更美观时尚而且更符合工程力学,并且在开盖拨块111的指接触面为倒圆角设计使产品不伤手。
[0089] 进一步地,开盖拨块111位于凹槽110内,拨块下方连接有支撑块116,该支撑块116支撑在凹槽110底面,该结构,当上壳组件1合盖到位后机芯上盖12中的压簧14弹力通过开盖转轴121转接至开盖拨块111上,再通过开盖拨块111的支撑块116与凹槽110底面发生撞击产生提示音,提示使用者合盖已到位。
[0090]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本例中卡柱21安装在机芯左右侧壁上,为了避免打印机未完全合盖下就进行打印,在下壳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锁钩122与卡柱21是否完全扣合的检测元件22,该检测元件22位于卡柱21一侧,本例中位于卡柱21下方,在上壳组件1与下壳组件2完全扣合时,锁钩122与检测元件22接触。当整机完全合盖后锁钩122工作面与检测元件22接触后才表示已经完全扣合,打印机才能工作,否则打印机不工作,避免上壳组件1还未完全合到位时检测元件22已经检测到,并使打印机进行打印,导致上壳突然弹开或是打印不清晰等现象,避免了误操作。本例中检测元件22为传感器,卡柱21为金属件,如钢材等制成。
[0091] 本发明通过卡齿118、127啮合的方式实现小空间内安装开盖结构,使产品更紧凑,更小型化和更便携。锁钩122通过螺钉定位方式解决了锁钩122与开盖转轴121间间隙问题,消除锁钩122无法锁到位的问题,增强产品可靠性。通过锁钩122卡合后检测元件22感应并锁死,避免了产品的误操作。
[0092]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打印机,包括上述的上下壳连接结构。
[0093]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