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33620.8

文献号 : CN10666259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千田悟中村和弘铃木庆弘折桥敏秀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摘要 :

自动分析装置(100)具有:搬送装置(23),其对将收容了分析对象的检体的一个以上的检体容器(1)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的检体架(2、3)进行搬送;对检体容器(1)中收容的检体进行分析的分析部,搬送装置(23)具备:检体架把持机构(59),其以利用把持板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对搬送检体架(2、3)的第一搬送路上的检体架进行夹持的方式将其把持并沿着第一搬送路进行搬送;把持宽度控制部(28),其按照检体架的宽度对检体架把持机构的把持板间的距离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提供自动分析装置,其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成本的上升,且能够搬送多个种类的检体架。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搬送装置,其对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一个以上的检体容器的检体架进行搬送,该检体容器收容有分析对象的检体;以及分析部,其对收容于上述检体容器的检体进行分析,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搬送装置具备:

检体架把持机构,其以通过把持板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夹持搬送上述检体架的第一搬送路上的上述检体架来进行把持,并沿着上述第一搬送路进行搬送;

把持宽度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体架的宽度对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的把持板间的距离进行控制;

传感器,其沿着上述搬送装置的上述第一搬送路而配置多个,检测上述第一搬送路上的各配置位置上有无上述检体架;以及判定部,其基于来自多个上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判定上述第一搬送路上的检体架的形状,其中,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开闭机构构成为包括:圆板形状部件,其利用开闭马达以上述第一搬送路中的搬送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中央为旋转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被旋转驱动;滑动突起,其设置于以上述圆板形状部件的中心呈点对称的两处位置的把持板侧的面上;纵向导向件,其在把持板上以沿着上述第一搬送路的方式设置,对滑动突起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横向导向件,其对把持板向上述第一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送装置对第一检体架和第二检体架的两种检体架进行搬送,其中该第一检体架仅保持一个上述检体容器,该第二检体架将多个上述检体容器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进行搭载,上述第一检体架的搬送方向的长度比上述把持板短,并且形成为宽度比上述第二检体架宽,上述第二检体架的长度是与上述把持板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形成为宽度比上述第一检体架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搬送装置对第三检体架和第四检体架的两种检体架进行搬送,该第三检体架将一个以上的上述检体容器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进行搭载,该第四检体架将比上述第三检体架多的上述检体容器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而进行搭载,上述第三检体架的搬送方向的长度比上述把持板短,并且形成为宽度比上述第四检体架宽,上述第四检体架的搬送方向的长度是与上述把持板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形成为宽度比上述第三检体架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检体架在搬送方向侧面上具有曲面形状,并且上述第二检体架在搬送方向侧面上具有平面形状,上述把持板的相对的面具备:

平面部,其以沿着上述第二检体架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以及多个曲面部,它们在上述平面部上以沿着上述第一检体架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为曲面凹状,并等间隔地配置在上述第一检体架的搬送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把持板的相对的面上具备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与把持时接触的上述第一检体架或上述第二检体架的侧面形状相配合地发生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移动距离控制部,其在检体分注位置上的上述检体架的搬送中也使用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根据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所保持的检体架的形状来控制分注位置上的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以沿着上述第一搬送路的方式配置的第二搬送路,

上述搬送装置沿水平方向搬送上述第一检体架或第二检体架而使其在上述第一搬送路与上述第二搬送路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搬送路具备:

带机构,其沿搬送方向搬送上述第一搬送路上的上述第一检体架及第二检体架;以及检体架止挡部,其设置于上述把持板的上述第一检体架及第二检体架的搬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限制上述第一搬送路中的上述第一检体架及第二检体架向下游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检体架构成为包括:基部,其形成为直径比上述第一搬送路小;以及检体容器保持部,其形成为直径比上述基部小且对上述检体容器进行保持,上述第二检体架具有检体容器保持部,该检体容器保持部形成为搬送方向上的宽度比上述第一检体架的上述检体容器保持部窄,并且比上述第一检体架的检体容器保持部的上端部高,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第一导向部件,其沿上述第一搬送路设置在上述第一搬送路的两侧,限制上述第一检体架的检体容器保持部朝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并对朝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第二导向部件,其比上述第一检体架的上述检体容器保持部的上端靠上方且沿上述第一搬送路设置在上述第一搬送路的两侧,限制上述第二检体架的检体容器保持部朝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并对朝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把持板下部驱动机构,其配置在上述第一搬送路的下部,从上述第一搬送路的下方两侧对上述搬送装置的上述把持板进行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把持板上部驱动机构,其配置在上述第一搬送路的上部,从上述第一搬送路的上方两侧对上述搬送装置的上述把持板进行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朝向与上述第一搬送路不同的方向配置的第三搬送路,

上述搬送装置通过使上述第一检体架或第二检体架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从而在上述第一搬送路与上述第三搬送路之间对上述第一检体架或第二检体架的搬送路进行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检体架和上述第二检体架通过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的把持位置的架止挡部而被连续地停止,且从先头侧起多个上述第一检体架被连续地停止的情况下,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同时把持连续的多个上述第一检体架并向下游侧搬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上述第一检体架和一个上述第二检体架通过上述架止挡部而被连续地停止的情况下,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仅把持先头的上述第一检体架并向下游侧搬送,并且将后继的上述第二检体架留在此处。

说明书 :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血液、尿等生物试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自动地对血液、尿等生物试样(以下称为检体)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装置公知有自动分析装置,对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患者检体进行处理的大医院、临床检查中心等,根据所需的处理能力采用了从小型到大型的多种多样的自动分析装置。
[0003] 在这样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进行各种处理,特别是在大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需要对极大量的检体容器进行处理,为了提高效率开发了多种技术。
[0004]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1136号公报)公开的技术,同时对收纳有检体的多个容器进行把持而从架向架移转。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11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 但是,在自动分析装置中,有时将一个或多个检体容器搭载于检体架进行搬送,但是在对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检体架进行搬送时,需要按照检体架的种类(形状)设置搬送线,会导致自动分析装置的构造及控制变得复杂,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成本上升等问题。
[0010]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自动分析装置,其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成本的上升,且能够搬送多个种类的检体架。
[0011]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搬送装置,其对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一个以上的检体容器的检体架进行搬送,该检体容器收容有分析对象的检体;以及分析部,其对收容于上述检体容器的检体进行分析,其中,上述搬送装置具备:检体架把持机构,其以通过把持板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夹持搬送上述检体架的第一搬送路上的上述检体架来进行把持,并沿着上述第一搬送路进行搬送;以及把持宽度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体架的宽度对上述检体架把持机构的把持板间的距离进行控制,上述搬送装置对第一检体架和第二检体架的两种检体架进行搬送,并同时把持多个上述第一架进行搬送。
[0013] 发明效果
[0014] 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成本的上升,且能够搬送多个种类的检体架。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0016] 图2是将分析模块的结构与自动分析装置的周边结构一起概略地表示的图。
[0017] 图3是概略地表示检体容器及检体架的图,是表示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的俯视图。
[0018] 图4是概略地表示检体容器及检体架的图,是表示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的侧视图。
[0019] 图5是概略地表示检体容器及检体架的图,是表示在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上搭载了检体容器的状况的侧视图。
[0020] 图6是表示将多个检体容器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的检体架的图,是表示搭载了检体容器的状况的俯视图。
[0021] 图7是表示将多个检体容器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的检体架的图,是表示搭载了检体容器的状况的侧视图。
[0022] 图8是示意地表示搬送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俯视图。
[0023] 图9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一检体架时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与搬送路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4] 图10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二检体架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与搬送路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5] 图11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打打开状态的图。
[0026] 图12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27] 图13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分别表示正在把持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28] 图14是表示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基于开闭马达的把持板的开闭构造的图,是表示把持板的打打开状态的图。
[0029] 图15是表示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基于开闭马达的把持板的开闭构造的图,是表示把持了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30] 图16是表示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基于)开闭马达的把持板的开闭构造的图,是分别表示把持了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31] 图17是表示检体架把持位置上的各传感器与检体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表示利用架止挡部使四个第一检体架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的例子的图。
[0032] 图18是表示检体架把持位置上的各传感器与检体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分别表示使第二检体架停止的例子的图。
[0033] 图19是表示利用搬送装置搬送检体架的搬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是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的流程图。
[0034] 图20是表示利用搬送装置搬送检体架的搬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是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架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035] 图21是表示利用搬送装置搬送检体架的搬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是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分注处理的流程图。
[0036] 图22是表示进行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中的搬送机构待机时间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图。
[0037] 图23是概略地表示检体架把持位置上的检体架的把持动作及搬送动作的状况的图,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的架止挡部使四个以上的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第一检体架)连续地停止的状况的图。
[0038] 图24是概略地表示检体架把持位置上的检体架的把持动作及搬送动作的状况的图,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将下游侧的四个第一检体架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039] 图25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的架止挡部使多个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第二检体架)停止的状况的图。
[0040] 图26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57将第二检体架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041] 图27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的架止挡部使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第一检体架)和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第二检体架)连续地停止的状况的图。
[0042] 图28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仅将最下游的第一检体架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043] 图29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的架止挡部使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第二检体架)和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第一检体架)连续地停止的状况的图。
[0044] 图30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仅将最下游的第二检体架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045] 图3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打打开状态的图。
[0046] 图3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47] 图3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48] 图3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中的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基于开闭马达的把持板的开闭构造的图。
[0049] 图3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中的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基于开闭马达的把持板的开状态的图。
[0050] 图3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中的检体架把持机构的基于开闭马达的把持板把持了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51] 图37是示意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搬送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俯视图。
[0052] 图38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一检体架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的结构的图。
[0053] 图39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二检体架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的结构的图。
[0054] 图40是表示引入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打打开状态的图。
[0055] 图41是表示引入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是分别表示正在把持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56] 图42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的流程图。
[0057] 图43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搬送机构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058] 图44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引入搬送机构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059] 图45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带传送装置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060] 图46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带传送装置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061] 图47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分注位置上的搬送机构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062] 图48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引入搬送机构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063] 图49是概略地表示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0064] 图50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检体架的引入位置上的搬送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6] <第一实施方式>
[0067] 参照图1~图3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8]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将分析模块的结构与自动分析装置的周边结构一起概略地表示的图。
[0069] 在图1及图2中,自动分析装置100概略构成为包括:检体架投入部21,其将收容了血液、尿等生物试样(以下称为检体)的一个以上的检体容器1(后述)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的多个种类(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种)的检体架2、3(后述)投入;搬送装置23,其将检体架2、3向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各部搬送;ID读取部22,其读取被搬送装置23搬送的检体架2、3的ID(标识符:称为检体架ID)、在该检体架2、3上搭载的检体容器1的ID(标识符:称为检体ID)并向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传输;分析模块24、25、26,其对利用搬送装置23进行搬送的检体容器1的检体进行分析;检体架回收部27,其对搭载有结束了在分析模块24、25、26中的分析的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3或无分析委托的检体架2、3进行回收;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其对自动分析装置1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以及显示装置30,其显示自动分析装置100中的各种设定画面或分析结果等,各结构经由通信路106连接。
[0070] 在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中具备:作为进行各种信息的输入或操作等的操作装置的键盘102或鼠标103;对分析指示信息或测定结果等各种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107;以及用于将信息印刷输出的打印机105。
[0071] 分析模块24、25、26沿着搬送装置23配置,相对于搬送装置23能够装卸地连接。即,自动分析装置100中的分析模块的数量能够任意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连接有三个分析模块(分析模块24、25、26)的情况。
[0072] 在检体架2、3所搭载并保持的检体容器1上,附加了表示与在该检体容器1中收容的检体有关的属性信息(受理编号,患者姓名,委托分析项目等)的检体ID,此外,在检体架2、3上附加了具有架编号等架识别信息的架ID。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基于检体容器1的属性信息的委托分析项目等,确定在哪个分析模块24、25、26中实施分析,搬送装置23将检体架
2、3向所确定的分析模块24、25、26搬送,在该分析模块24、25、26中实施分析动作。
[0073] 分析模块24、25、26概略构成为包括:分析模块内搬送装置119,其在各分析模块24、25、26内对经搬送装置23搬送并取入到分析模块24、25、26内的检体架2、3进行搬送;试剂转盘111,其搭载了收容有用于检体分析的试剂的多个试剂瓶112;反应转盘109,其使检体与试剂反应而进行测定;计算机123,其经由接口122与各分析模块24、25、26内的各结构连接,对各分析模块24、25、26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
[0074] 反应转盘109上具备:以同心圆周状配置的多个反应容器110;检体分注探针113,其将被搬送到分析模块内搬送装置119的分注位置的检体架2、3所搭载的检体容器1内的检体向反应容器110分注;试剂分注探针118,其将试剂瓶112的试剂向反应容器110分注;搅拌装置114,其对分注到反应容器110的检体与试剂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光源116,其向反应容器110的反应液照射测定光;多波长光度计117,其对从光源116照射并透过反应容器110的反应液的光进行检测;A/D转换器124,其对多波长光度计117的检测信号进行模/数变换,并经由接口122向计算机123传输转换器;以及清洗装置115,其对结束了反应处理及测定处理的反应容器110进行清洗。另外,计算机123经由接口122与通信路106连接。
[0075] 操作者使用整体管理计算机28的扫描装置(键盘102、鼠标103)进行显示装置30的设定等,对自动分析装置100给出分析指示。分析指示被存储于存储装置107,同时经由通信路106向各分析模块24、25、26发送。
[0076] 各分析模块24、25、26按照接收的分析,如以下这样对分析模块24、25、26进行控制。即,利用检体分注探针113将在搬送到分注位置的检体架2、3所搭载的检体容器1中收容的检体仅以预定量向反应容器110分注。另外,分析模块内搬送装置119以在完成对一个检体容器1的分注处理后使下一个检体容器1来到检体分注探针113的正下方(分注位置)的方式移动检体架2、3。在完成检体架2、3上的全部检体容器1的分注处理后,利用分析模块内搬送装置119将检体架2、3搬出。分注了检体的反应容器110,通过反应转盘109的旋转动作,在反应转盘109上旋转移动。在此期间,利用试剂分注探针118将试剂瓶112内的试剂向反应容器110中的检体分注,并利用搅拌装置114对反应液(检体与试剂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利用光源116及多波长光度计117来进行反应液的吸光度测定,然后,利用清洗装置115对结束了分析的反应容器110进行清洗。所测定的吸光度的测定信号,经由A/D转换器124及接口122向计算机123传输。依据预先按照被捡物质设定的分析法,由该吸光度信号计算出各种数据。在分析对象的检体为标准液检体的情况下,由所设定的浓度数据计算出校准曲线数据。另外,在分析对象的检体为患者检体及控制检体的情况下,由在标准液检体的测定中得到的校准曲线数据计算出浓度数据。这些浓度数据作为测定结果在附加了检体种类的代号信息之后,经由通信路106向整体管理计算机28发送。整体管理计算机28将接收的测定结果在存储装置107中存储,并且根据需要在显示装置104上进行显示,或者从印刷装置105进行印刷输出等。
[0077] 图3~图7是概略地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检体容器及检体架的图。图3~图5是表示搭载一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的图,图3是俯视图,图4是侧视图,图5是表示搭载了检体容器的状况的侧视图。另外,图6及图7是表示将多个检体容器沿搬送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搭载的检体架的图,图6是表示搭载了检体容器的状况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搭载了检体容器的状况的侧视图。
[0078] 在图3~图5中,搭载一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构成为包括:基部2a,其形成为直径比搬送装置23的搬送路(后述)小(例如,外径30mm);以及检体容器保持部2b,其在基部2a的上部形成且直径比基部2a小(例如,外径24mm),用于保持检体容器1。另外,基部2a例如以高度15mm形成,检体容器保持部2b在基部2a的上方以高度32mm形成。即,在搬送路上使检体架2以基部2a抵接的方式排列的情况下,例如,排列四个检体架2时长度为120mm,排列五个检体架2时长度为150mm。
[0079] 在图6及图7中,搭载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具有检体容器保持部3b,该检体容器保持部3b形成为搬送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窄(例如,宽度20mm),且比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的上端部高(例如,高度66mm)。
[0080] 图8是示意地表示搬送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9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一检体架搬送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与搬送路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0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二检体架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与搬送路的位置关系的图。
[0081] 在图8~图10中,搬送装置23概略构成为包括:沿着搬送搭载有检体容器1的检体保持器2、3的搬送路纵列配置的带传送装置60、61;在带传送装置60、61的两侧配置的导向部件63;在配置于带传送装置60上的检体架把持位置157设置的架止挡部64;检测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有无检体架2、3的多个传感器51~56;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把持检体架2、3并沿着搬送路进行搬送的搬送机构57;在配置于带传送装置61上的检体分注位置162设置的架止挡部65;以及在检体分注位置162从搭载于检体架2、3的检体容器1分注检体的分注探针62。
[0082] 带传送装置60、61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将在带传送装置60、61上配置的检体架2、3朝向搬送路下游侧搬送。
[0083] 搬送机构57具备:检体架把持机构59,其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以利用把持板57a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对检体架2、3进行夹持的方式将其把持并沿着搬送路进行搬送;
以及沿着搬送路驱动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检体架搬送机构轴驱动马达66。
[0084] 检体架把持机构59具备:两个把持板57a;分别从下方两侧保持各把持板57a的臂部58;向使把持板57a为打打开状态的方向(即,把持板57a的距离变远的方向)对臂部58施力的弹簧58a;以及通过驱动臂部58来进行把持板57a的开闭驱动的开闭马达67。开闭马达67利用整体管理计算机28进行控制,按照检体架2、3的宽度来控制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把持板57a间的距离。
[0085] 导向部件63构成为包括:第一导向部件63a,其在搬送路的两侧沿着搬送路设置,限制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并对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第二导向部件63b,其在比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的上端靠近上方的位置上、在搬送路的两侧沿着搬送路设置,限制第二检体架3的检体容器保持部3a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并对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上部的导向件(第二导向部件63b)和下部的导向件(第一导向部件63a)的两段的导向件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与使搬送对称的检体架的形状配合地,设置三段以上的多段的导向件,使得检体架的引导功能进一步提高。
[0086] 图11~图13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打打开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87] 在图11~图13中,在把持板57a的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曲面部70,其以沿着第一检体架2的基部2a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形成,并在搬送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以及平面部71,其以沿着第二检体架3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形成,并配置于搬送方向上的曲面部之间。把持板57a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与搬送方向上的宽度较细的检体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检体架3)的长度大致相同。
[0088] 若使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从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打开状态(参照图11)变为闭合状态,从而利用把持板57a把持第一检体架2,则第一检体架2的基部2a的侧面被搬送路两侧的把持板57a的曲面部70夹住并稳定地保持(参照图12)。另外,若使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从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打开状态(参照图11)变为闭合状态,从而利用把持板57a把持第二检体架3,则第二检体架3的侧面被搬送路两侧的把持板57a的平面部71夹住并稳定地保持。
[0089] 图14~图16是表示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基于开闭马达67的把持板57a的开闭构造的图,图14是表示把持板57a的打打开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把持了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把持了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090] 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开闭机构构成为包括:圆板形状部件73a,其利用开闭马达67以把持板57a的搬送路中的搬送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中央为旋转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被旋转驱动;滑动突起73b,其设置于以圆板形状部件73a的中心呈点对称的两处位置的把持板57a侧的面上;纵向导向件73c,其在把持板57a上以沿着搬送路的方式设置,对滑动突起73b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横向导向件73d,其对把持板57a向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
[0091] 从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打开状态(参照图14)起,利用开闭马达67对圆板形状部件73a进行旋转驱动,滑动突起73b的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接近,这样,具有引导滑动突起73b的动作的纵向导向件73c的把持板57a被横向导向件73d引导并向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利用把持板57a把持第一检体架2、第二检体架
3(参照图15、图16)。即,通过改变开闭马达67的旋转方向,能够对把持板57a进行开闭驱动。
另外,利用开闭马达67改变圆板形状部件73a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对把持板57a间的距离(开闭距离)进行控制。
[0092] 图17及图18是表示检体架把持位置上的各传感器与检体架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7是表示利用架止挡部使四个第一检体架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的例子的图,图18是表示使第二检体架停止的例子的图。
[0093] 如图17所示,传感器51~56从搬送路的下游侧起顺次配置,分别检测在第一号的第一检体架2的中心位置(传感器51)、第一号与第二号的第一检体架2之间的位置(传感器52)、第二号的第一检体架2的中心位置(传感器53)、第三号的第一检体架2的中心位置(传感器54)、第四号的第一检体架2的中心位置(传感器55)、以及第四号的第一检体架2的上游侧端部的位置(传感器56)上有无检体架2、3。各传感器51~56在检出各位置上有检体架2、3的情况下,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为接通,未检出时则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为关断。
[0094] 当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有四个第一检体架2时(参照图17),从传感器51、52得到的输出信号分别为接通、关断,并且从传感器55、56得到的输出信号分别为接通、关断。
[0095] 另外,如图18所示,当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有第二检体架3时,从传感器51、52得到的输出信号分别为接通、接通,并且从传感器55、56得到的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
[0096] 这样,根据从传感器51~56得到的检体架有无信息,能够判别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检体架2、3是哪一种,因此能够对宽度不同的多个种类的检体架进行判别。
[0097] 图19~图21是表示利用搬送装置搬送检体架的搬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架移动处理的流程图,图21是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分注处理的流程图。
[0098] 如图19所示,在搬送处理的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为待机状态(未驱动的状态)(步骤S110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1101的判定,直到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当步骤S110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架止挡部64接通,阻断带传送装置60上的检体架2、3的移动(步骤S1102),使带传送装置60进行驱动(步骤S1103)。接着,判定传感器51是否接通(步骤S1104),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搬送机构待机时间(步骤S1107)。当步骤S1107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回到步骤S1103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1104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或者,当步骤S1107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待机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步骤S1104)。当步骤S1105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向搬送机构57发出对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检体架2、3进行搬送的检体架搬送要求(步骤S1106),然后,回到步骤S11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1106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1106的判定,直到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
[0099] 图22是表示进行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中的搬送机构待机时间的设定的设定画面的图。
[0100] 搬送机构待机时间的设定画面12显示于显示装置30,通过对操作装置(键盘102、鼠标103)的操作来进行设定,设定画面12具备:待机时间的输入部13;对输入进行取消的取消按钮14;以及确定输入结果的确定按钮15。通过操作装置向输入部13输入搬送机构57的待机时间,并通过对确定按钮15的操作来确定。
[0101] 如图20所示,在搬送处理的检体架移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待机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步骤S1301),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在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中是否发出了检体架搬送要求(步骤S1302)。当步骤S13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1301的判定,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架止挡部64关断,释放带传送装置60上的检体架2、3的移动,判定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检体架是搭载一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还是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步骤S1304)。当步骤S1304中的判定结果为第一检体架2时,则使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间的距离闭合为第一检体架2的宽度(步骤S1305),使搬送机构57向检体分注位置162移动(步骤S1307),然后,回到步骤S1301的处理。同样地,当步骤S1304中的判定结果为第二检体架3时,则使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间的距离闭合为第二检体架3的宽度(步骤S1306),使搬送机构57向检体分注位置162移动(步骤S1307),然后,回到步骤S13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1301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待机于检体分注位置162(步骤S1308),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生成对搬送机构57的检体分注计划,回到步骤S1301的判定。另外,当步骤S1308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回到步骤S1301的判定。
[0102] 如图21所示,在搬送处理的检体分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检体分注位置162的检体架2、3所搭载的检体容器1的检体分注是否完成(步骤S140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1401的处理,直到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另外,当步骤S140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该检体架2、3所搭载的其它检体容器1中是否有分注对象的检体(步骤S1402),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该分注对象的检体容器1向分注位置移动(步骤S1403),使搬送机构57为打打开状态(步骤S1404),使架止挡部65接通,阻断检体架2、3在搬送路上的移动(步骤S1405),驱动带传送装置61,仅将搭载有完成了分注的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3从搬送机构57放出,并向下一个分析模块搬送(步骤S1406),使架止挡部65关断,释放搬送路(步骤S1407),使搬送机构57为闭合状态(步骤S1408),然后,回到步骤S1401的判定。另外,当步骤S14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使搬送机构57为打打开状态(步骤S1409),驱动带传送装置61(步骤S1410),使搬送机构57向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移动(步骤S1411),然后,回到步骤S1401的判定。
[0103] 参照图23~图30对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检体架的搬送动作进行说明。图23~图30是概略地表示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的检体架2、3的把持动作及搬送动作的状况的图。
[0104] 图23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架止挡部64使四个以上的搭载一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连续地停止的状况的图,图24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57将下游侧的四个第一检体架2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105] 如图23所示,在四个以上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情况下,从传感器51、52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并且从传感器55、56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关断。在此情况下,判别为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检体架全部为检体架2,与检体架2的宽度配合地确定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间的抓握宽度,以成为闭合状态的方式把持检体架2。
[0106] 然后,如图24所示,驱动架止挡部64使其关断,释放带传送装置60,仅将由搬送机构57把持的四个检体架2搬送到下游侧的带传送装置61上。
[0107] 另外,利用架止挡部64再次在带传送装置60上进行阻断,并再次使带传送装置60动作,从而能够使位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游侧的后继的检体架2停止,并以同样的动作进行搬送。
[0108] 图25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架止挡部64使多个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停止的状况的图,图26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57将第二检体架3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109] 如图25所示,在多个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情况下,从传感器51、52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并且从传感器55、56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在此情况下,判别为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检体架为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与检体架3的宽度配合地确定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间的抓握宽度,以成为闭合状态的方式把持检体架3。
[0110] 然后,如图26所示,驱动架止挡部64使其关断,释放带传送装置60,将由搬送机构57把持的检体架3搬送到下游侧的带传送装置61上。
[0111] 另外,利用架止挡部64再次在带传送装置60上进行阻断,并再次使带传送装置60动作,从而能够使位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游侧的后继的检体架3停止,并以同样的动作进行搬送。
[0112] 图27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架止挡部64使搭载一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和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连续地停止的状况的图,图28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57仅将最下游的第一检体架2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113] 如图27所示,在三个以下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和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连续地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情况下,从传感器51、52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关断,并且从传感器55、56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在此情况下,判定为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最下游的检体架为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并且存在后继的第二检体架,与检体架2的宽度配合地确定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间的抓握宽度,以成为闭合状态的方式把持检体架2。
[0114] 然后,如图28所示,驱动架止挡部64使其关断,释放带传送装置60,仅将由搬送机构57把持的先头的检体架2搬送到下游侧的带传送装置61上,宽度比第一检体架窄的第二检体架留在此处。此外,在从先头侧起有三个以下的第一检体架连续的情况下,则将该连续的第一检体架全部向下游侧搬送,留下后继的第二检体架。
[0115] 另外,利用架止挡部64再次在带传送装置60上进行阻断,并再次使带传送装置60动作,从而能够使位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游侧的后继的检体架3停止,并以同样的动作进行搬送。这样,搬送机构57的宽度与能够抓握的检体架数的宽度一致,从而能够仅使检体架搬送机构57能够抓握的检体架移动,将不能抓握的检体架留在带传送装置60上。
[0116] 图29是表示正在利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架止挡部64使搭载多个(五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和搭载一个检体容器1的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连续地停止的状况的图,图30是表示正在利用搬送机构57仅将最下游的第二检体架3把持并向下游侧搬送的状况的图。
[0117] 如图29所示,在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和检体架2(第一检体架)连续地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情况下,从传感器51、52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并且从传感器55、56得到的输出信号(检体架有无信息)分别为接通、接通。在此情况下,判定为停止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最下游的检体架为检体架3(第二检体架),与检体架3的宽度配合地确定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间的抓握宽度,以成为闭合状态的方式把持检体架3。
[0118] 然后,如图30所示,驱动架止挡部64使其关断,释放带传送装置60,仅将由搬送机构57把持的检体架3搬送到下游侧的带传送装置61上,未被把持板57a把持的后继的第一检体架留在此处。
[0119] 另外,利用架止挡部64再次在带传送装置60上进行阻断,并再次使带传送装置60动作,从而能够使位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游侧的后继的检体架3停止,并以同样的动作进行搬送。
[0120] 对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0121] 在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有时将一个、或多个检体容器搭载于检体架进行搬送,但是在对形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检体架进行搬送时,需要按照检体架的种类(形状)设置搬送线,会导致自动分析装置的构造及控制变得复杂,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成本上升等问题。
[0122] 与此对照,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把持板57a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对搬送检体架2、3的搬送路上的检体架2、3进行夹持,并沿着搬送路进行搬送,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成本的上升,且能够搬送多个种类的检体架。
[0123]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24] 参照图31~图33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25] 图31~图33是表示本变形例中的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图31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打打开状态的图,图32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图33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126] 在图31~图33中,在本变形例中的把持板257a的相对的面上配置有弹性体,该弹性体与第一检体架2、第二检体架3的侧面(的)形状配合地变形。另外,把持板257a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与搬送方向上的宽度较细的检体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检体架3)的长度大致相同。
[0127] 如图31及图32所示,在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257a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打开状态(参照图31)下,把持板257a的相对的面为平面,但是若变为闭合状态(图32参照)而利用把持板257a把持第一检体架2,则把持板257a的形状会与第一检体架2的基部2a的侧面的形状配合地变形为曲面,将第一检体架2夹住,并稳定地保持第一检体架2。另外,如图33所示,若从打打开状态(参照图31)变为闭合状态(参照图33),从而利用把持板257a把持第二检体架3,则第二检体架3的侧面被平面的把持板257a夹住并稳定地保持。
[0128]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0129]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变形例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30] 另外,无需与使用的检体架的形状配合地更换搬送机构的把持板而能够提高效率。
[0131] <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
[0132] 参照图34~图36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进行说明。
[0133] 图34~图36是表示本变形例中的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基于开闭马达67的把持板57a的开闭构造的图,图34是表示把持板57a的打打开状态的图,图35是表示把持了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图36是表示把持了第二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134] 本变形例中的检体架把持机构59A的开闭机构构成为包括:圆板形状部件273a,其利用开闭马达67以把持板57a的搬送路中的搬送方向及宽度方向的中央为旋转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被旋转驱动;滑动突起273b,其设置于以圆板形状部件73a的中心呈点对称的两处位置的把持板57a侧的面上;纵向导向件273c,其在把持板57a上以沿着搬送路的方式设置,对滑动突起273b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横向导向件273d,其对把持板57a向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两根棒状部件273g,其以圆板形状部件273a的中心273e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设置。具有相同长度的两根棒状部件273g以在其中央部在圆板形状部件273a的中心273e交叉的方式配置,在各自的两端设置有沿着把持板57a的纵向导向件273c移动的滑动突起273f。
[0135] 从搬送机构57的把持板57a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打开状态(参照图34)起,利用开闭马达67对圆板形状部件273a进行旋转驱动,滑动突起273b的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接近,这样,具有引导滑动突起273b的动作的纵向导向件273c的把持板57a被横向导向件273d引导并向搬送路中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利用把持板57a把持第一检体架2、第二检体架3(参照图35、图36)。此时,利用两根棒状部件273g保持把持板57a的平行性。即,通过改变开闭马达67的旋转方向,能够对把持板57a进行开闭驱动。另外,利用开闭马达67改变圆板形状部件273a的旋转角度,从而能够对把持板57a间的距离(开闭距离)进行控制。
[0136]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0137]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变形例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38] <第二实施方式>
[0139] 参照图37~图4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件附加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0140]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将分析模块的结构与自动分析装置的周边结构一起概略地表示的图。
[0141] 图37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搬送装置的主要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38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一检体架搬送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的结构的图,图39是概略地表示正在搬送第二检体架的情况下的搬送装置的搬送机构的结构的图。
[0142] 在图38~图39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搬送装置323概略构成为包括:带传送装置60、61,其沿着搬送搭载有检体容器1的检体保持器2、3的搬送路纵列配置;检体架搬送路360,其在带传送装置60、61之间纵列连接;架止挡部64,其设置于在带传送装置60上配置的检体架把持位置157;多个传感器51~56,其检测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有无检体架2、3;搬送机构57,其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把持检体架2、3并沿着检体架搬送路360搬送;作为第二搬送路的带传送装置368、369,其以沿着检体架搬送路360的方式纵列配置;导向部件63、
363,其在带传送装置60、61、368、369及检体架搬送路360的两侧配置;架止挡部372~375,其设置于带传送装置368;引入搬送机构376A,其在检体架搬送路360的检体架引入位置357与带传送装置368之间搬送检体架2、3;RFID识读器370及条码识读器371,其对在被止挡部
373保持的检体架2上附加的RFID、条码进行读取;引入搬送机构376B,其在带传送装置369与带传送装置61之间搬送检体架2、3;分注探针362,其设置于在带传送装置369上配置的检体分注位置362a,从搭载于检体架2、3的检体容器1分注检体;架止挡部459;闸门366、367,其使利用引入搬送机构376A、376B对检体架2、3进行搬送的搬送路阻塞;搬送机构377,其沿着带传送装置368、369搬送检体架2、3。
[0143] 带传送装置60、61、368、369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被驱动,将在带传送装置60、61上配置的检体架2、3朝向搬送路下游侧搬送。
[0144] 搬送机构57、377具备:检体架把持机构59,其在检体架把持位置157上利用把持板57a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对夹持检体架2、3进行夹持,并沿着搬送路进行搬送;以及沿着搬送路驱动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检体架搬送机构轴驱动马达66。
[0145] 检体架把持机构59具备:两个把持板57a;分别从下方两侧保持各把持板57a的臂部58;向使把持板57a为打打开状态的方向(即,把持板57a的距离变远的方向)对臂部58施力的弹簧58a;以及通过驱动臂部58来进行把持板57a的开闭驱动的开闭马达67。开闭马达67利用整体管理计算机28进行控制,按照检体架2、3的宽度来控制检体架把持机构59的把持板57a间的距离。
[0146] 引入搬送机构376A、376B具备:检体架把持机构359,其利用把持板357a从搬送方向侧方的两侧对检体架2、3进行夹持,并沿着搬送路进行搬送;以及在沿着搬送路的方向及宽度方向上驱动检体架把持机构359的检体架搬送机构轴驱动马达380。
[0147] 检体架把持机构359具备:两个把持板357a;分别从上方两侧保持各把持板357a的臂部376;向使把持板357a为打打开状态的方向(即,把持板357a的距离变远的方向)对臂部376施力的弹簧376a;通过驱动臂部376来进行把持板357a的开闭驱动的开闭马达379。开闭马达379利用整体管理计算机28进行控制,按照检体架2、3的宽度来控制检体架把持机构
359的把持板357a间的距离。
[0148] 导向部件63、363构成为包括:第一导向部件63a,其在搬送路的两侧沿着搬送路设置,限制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并对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第二导向部件63b,其在比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的上端靠上方,在搬送路的两侧沿着搬送路设置,限制第二检体架3的检体容器保持部3a向宽度方向的移动并对向搬送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上部的导向件(第二导向部件63b)和下部的导向件(第一导向部件63a)的两段的导向件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与使搬送对称的检体架的形状配合,设置三段以上的多段的导向件,使得检体架的引导功能进一步提高。
[0149] 图40及图41是表示引入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结构的图,图40是表示搬送机构的把持板的打开状态的图,图41是表示正在把持第一检体架的闭合状态的图。
[0150] 如图40及图41所示,把持板357a具有与把持板57a大致同样的结构,在把持板357a的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以沿着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且在搬送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的曲面部390;以及以沿着第二检体架3的侧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且配置于搬送方向上的曲面部之间的平面部391。把持板357a的搬送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与搬送方向上的宽度较细的检体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检体架3)的长度大致相同。
[0151] 若使引入搬送机构376A、376B的把持板357a从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开状态(参照图40)变为闭合状态,从而利用把持板357a把持第一检体架2,则第一检体架2的检体容器保持部2b的侧面被搬送路两侧的把持板357a的曲面部390夹住并稳定地保持(参照图41)。另外,虽然没有图示,若使引入搬送机构376A、376B的把持板357a从释放了检体架2、3的打开状态(参照图40)变为闭合状态,从而利用把持板357a把持第二检体架3,则第二检体架3的侧面被搬送路两侧的把持板357a的平面部391夹住并稳定地保持。
[0152] 图42~图4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利用搬送装置搬送检体架的搬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153] 图42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的流程图。
[0154] 如图42所示,在搬送处理的检体架搬送要求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为待机状态(未被驱动的状态)(步骤S200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001的判定,直到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当步骤S200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架止挡部64接通,阻断带传送装置60上的检体架2、3的移动(步骤S2002),使带传送装置60进行驱动(步骤S2003)。接着,判定传感器51是否接通(步骤S2004),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判定是否经过了预定的搬送机构待机时间(步骤S2007)。当步骤S2007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回到步骤S2003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004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或者,当步骤S2007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待机于检体架把持位置157(步骤S2004)。当步骤S2005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向搬送机构57发出对检体架把持位置157的检体架2、3进行搬送的检体架搬送要求(步骤S2006),然后,回到步骤S20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006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006的判定,直到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
[0155] 图43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搬送机构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156] 如图43所示,在搬送处理的搬送机构移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待机于检体架2、3的收取位置(步骤S2301),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架止挡部64关断(步骤S2302),闭合搬送机构57,保持检体架2、3(步骤S2303)。接着,判定引入搬送机构376A是否正在待机(步骤S2304),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待机到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搬送机构57向引入位置移动(步骤S2305),发出引入搬送机构376A的移动要求(步骤S2306),并回到步骤S23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301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待机于引入位置(步骤S2307),判定是否发出了对搬送机构57的向收取位置的移动要求(步骤S2308)。在步骤S2307、S2308的任一判定结果为“否”时回到步骤S2301的处理,当步骤S2307、S2308双方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搬送机构57向收取位置移动(步骤S2309),并回到步骤S2301的处理。
[0157] 图44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引入搬送机构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0158] 如图44所示,在搬送处理的引入搬送机构移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引入搬送机构376A是否正在待机(步骤S2401),判定是否对引入搬送机构376A发出了动作要求(步骤S2402)。当步骤S2401、S2402的任一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401、S2402的处理,直到双方的判定结果变为“是”为止。另外,当步骤S2401、S2402双方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闭合引入搬送机构376A(步骤S2403),打开搬送机构57(步骤S2404),对搬送机构57发出向收取位置的移动要求(步骤S2405)。接着,判定搬送机构57是否为在收取位置待机的状态(步骤S2406),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406的处理。当步骤S2406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打开闸门366(步骤S2407),使引入搬送机构376A向带传送装置368移动(步骤S2408),打开引入搬送机构376A(步骤S2409),发出带传送装置368的动作要求(步骤S2410)。接着,判定是否对引入搬送机构376A发出了向收取位置的移动要求(步骤S241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411的判定处理。另外,当步骤S241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引入搬送机构376A向待机位置移动(步骤S2412),并回到步骤S2401的处理。
[0159] 图45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带传送装置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160] 如图45所示,在搬送处理的带传送装置驱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是否发出了引入搬送机构376A的动作要求(步骤S250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5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50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打开架止挡部372,同时闭合架止挡部373(步骤S2502)。接着,驱动带传送装置368(步骤S2503),读取检体容器1的检体标识符(检体ID)(步骤S2504)。接下来,判定搬送机构377是否待机于检体分注位置362a(步骤S2505),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505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505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打开架止挡部373,374,同时闭合架止挡部375(步骤S2507),驱动带传送装置368(步骤S2508)。接着,判定是否将引入搬送机构376A的检体架2、3全部搬出(步骤S2508),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回到步骤S2502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508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对引入搬送机构376A发出向收取位置的移动要求(步骤S2509),对搬送机构377发出移动要求(步骤S2510),并回到步骤S2502的处理。
[0161] 图46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带传送装置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162] 如图46所示,在搬送处理的带传送装置驱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搬送机构377是否待机于交接位置(步骤S2601),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是否发出了带传送装置368的动作要求(步骤S2602)。当步骤S26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602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602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打开架止挡部375(步骤S2603),闭合搬送机构377(步骤S2604),向检体分注位置362a移动(步骤S2605),并回到步骤S26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601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判定搬送机构377是否待机于分注位置(步骤S2606),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回到步骤S26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606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生成检体分注位置计划(步骤S2607),并回到步骤S2601的处理。
[0163] 图47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分注位置上的搬送机构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164] 如图47所示,在搬送处理的分注位置上的搬送机构驱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搬送机构377是否为待机状态(步骤S270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7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701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检体容器1的检体的分注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2702),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702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702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是否有其它的分注对象的检体(即,分析对象的检体)(步骤S2703),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与搬送机构377固定的检体容器对应地运算移动距离(步骤S2714),使收容有分析对象的检体的检体容器1按照步骤S2714中的运算结果向分注位置362a移动(步骤S2704),并回到步骤S27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7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打开搬送机构57(步骤S2705),判定引入搬送机构376B是否为待机状态(步骤S2706)。当步骤S2706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706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706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驱动带传送装置369(步骤(S)2707),发出引入搬送机构376B的动作要求(步骤S2708),使搬送机构377向检体架2、3的收取位置移动(步骤S2709),并回到步骤S2701的处理。
[0165] 图48是概略地表示搬送处理的引入搬送机构驱动处理的流程图。
[0166] 如图48所示,在搬送处理的引入搬送机构驱动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引入搬送机构376B是否为待机状态(步骤S2801),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8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80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是否发出了检体架2、3的搬出要求(步骤S2802),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8)02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802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闭合引入搬送机构376B(步骤S2803),打开闸门367(步骤S2804),使引入搬送机构376B向搬出位置移动(步骤S2805),打开引入搬送机构376B(步骤S2806),使带传送装置61进行驱动,向下一个分析模块搬送检体架(步骤S2807),使引入搬送机构376B向收取位置移动(步骤S2808),闭合闸门367(步骤S2809),结束处理。此外,在步骤S2802,S2803中,与利用带传送装置61领受的动作要求一并地领受能够判别检体架的形状的信息,确定与检体架的形状配合的抓握宽度,并通过闭合来固定检体架。
[0167] 图49是概略地表示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0168] 如图49所示,在分析处理中,整体管理用计算机28首先判定分析对象的检体是否为紧急检体(步骤S2901),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该检体的分注是否完成(步骤S2903)。当步骤S2903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重复步骤S2903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903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时,则判定是否有其它的分析对象的检体(步骤S2904),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使分析对象的检体向分注位置移动(步骤S2905),打开搬送机构57(步骤S2906),使架止挡部459接通(步骤S2907),驱动带传送装置61(步骤S2908),使架止挡部459关断(步骤S2909),闭合搬送机构57(步骤S2910),并回到步骤S2901的处理。另外,当步骤S2904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打开搬送机构57(步骤S2911),驱动带传送装置61(步骤S2912),使搬送机构57向检体架的收取位置移动(步骤S2913),结束处理。另外,当步骤S2901中的判定结果为“否”时,则判定是否有后继的紧急检体(步骤S2902),当判定结果为“是”时,则进入步骤S2905的处理,当判定结果为“否”时,则进入步骤S2903的处理。
[0169]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0170]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71]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72] 参照图50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73] 本变形例表示利用引入搬送机构476改变检体架2、3的搬送方向的情况。
[0174] 图50是概略地表示检体架的引入位置上的搬送装置的结构的图。图中对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件附加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0175] 在图50中,在设置于带传送装置460上的检体架2、3的引入位置457上配置有:阻断检体架2、3的动作的架止挡部464;向与带传送装置460不同的方向搬送检体架2、3的带传送装置461;将检体架2、3从带传送装置460向带传送装置461搬送的引入搬送机构476;对带传送装置461上的检体架2、3的检体容器1的检体进行分注的分注探针462;以及传感器51~56。引入搬送机构476在引入位置457上将检体架2、3从带传送装置460向带传送装置461搬送时,使检体架2、3的方向从带传送装置460变为与带传送装置461一致。
[0176] 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是同样的。
[0177]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变形例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78] 符号说明
[0179] 1—检体容器;2—检体架(第一检体架);3—检体架(第二检体架);21—检体架投入部;22—ID读取部;23—搬送装置;24、25、26—分析模块;27—检体架回收部;28—整体管理计算机;30—显示装置;57、377—搬送机构;57a、257a—把持板;376A、376B,476—引入搬送机构;60、61、368、369—带传送装置;62、362—分注探针;100—自动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