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管和插入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48135.8

文献号 : CN1066870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星尚幸岸孝浩

申请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摘要 :

挠性管的螺旋管具有:第一疏卷区域,其与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部;密卷区域,其形成第二挠性部;变化区域,其形成第三挠性部,使前端部和基端部的弯曲难度变化;以及第二疏卷区域,其形成第四挠性部。变化区域在配设于密卷区域与第二疏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外皮协同动作以使其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使其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四挠性部的弯曲难度而变化,在配设于密卷区域与第一疏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外皮协同动作以使其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一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使其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而变化。

权利要求 :

1.一种挠性管,其长度轴由前端和基端规定,其中,

该挠性管具有螺旋管和规定所述挠性管的长度的筒状的外皮,

该螺旋管具有:

第一疏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部,在该第一疏卷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线状部件彼此相互分开;

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难弯曲的密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于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靠基端侧的位置,具有多个密卷部和配设于各所述密卷部之间的疏卷部,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部,在所述密卷部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被赋予了成为密合状态的密合力,在所述疏卷部中,所述线状部件彼此沿着所述长度轴分开;

变化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置,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三挠性部,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变化;以及比所述密卷区域容易弯曲的第二疏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于比所述密卷区域靠基端侧的位置,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四挠性部,在该第二疏卷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相互分开,所述变化区域在配设于所述密卷区域与所述第二疏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按照如下方式变化: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且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四挠性部的弯曲难度,所述变化区域在配设于所述第一疏卷区域与所述密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按照如下方式变化: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一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且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在所述外皮中,使配置于所述第二疏卷区域的外周的部位比配置于所述密卷区域的外周的部位难弯曲,以补充所述密卷区域的所述密卷部的弯曲难度与所述第二疏卷区域的弯曲难度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所述变化区域在所述第三挠性部中具有多个保持区域,该多个保持区域分别将弯曲难度保持为恒定,并且随着从接近所述密卷区域的位置沿着所述长度轴远离而阶段性地容易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所述多个保持区域沿着所述长度轴从接近所述密卷区域的位置朝向远离所述密卷区域的位置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该第一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彼此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在包覆有所述外皮的状态下,比所述第二挠性部容易弯曲,比所述第四挠性部难弯曲,在该第二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彼此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在包覆有所述外皮的状态下,比包覆有所述外皮的所述第一区域容易弯曲,比包覆有所述外皮的所述第二疏卷区域难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所述保持区域中的越是从所述密卷区域沿着所述长度轴远离的保持区域,所述线状部件彼此之间的间隔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在所述变化区域中,随着从所述密卷区域沿着所述长度轴远离,所述线状部件彼此之间的间隔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所述第二挠性部的针对所述挠性管弯曲的状态的弹性比所述第一挠性部和所述第四挠性部高,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弹性随着沿着所述长度轴远离所述第二挠性部而降低。

7.一种插入设备,其中,

该插入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管。

8.一种挠性管,其长度轴由前端和基端规定,其中,

该挠性管具有螺旋管,

该螺旋管具有:

形成第一挠性部的第一疏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在该第一疏卷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线状部件彼此相互分开;

形成第二挠性部的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难弯曲的密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于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靠基端侧的位置,具有多个密卷部和配设于各所述密卷部之间的疏卷部,在所述密卷部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被赋予了成为密合状态的密合力,在所述疏卷部中,所述线状部件彼此沿着所述长度轴分开;

形成第三挠性部的变化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置,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变化;以及形成第四挠性部的比所述密卷区域容易弯曲的第二疏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于比所述密卷区域靠基端侧的位置,在该第二疏卷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相互分开,所述变化区域具有:

与所述密卷部不同的第一密卷部,其配置于与所述密卷区域相邻的位置;

与所述密卷部不同的第二密卷部,其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密卷部远离所述密卷区域的位置,具有与所述第一密卷部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之间的密合力相同或比所述第一密卷部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之间的密合力小的密合力;以及与所述疏卷部不同的第一疏卷部,其配设于所述第一密卷部与所述第二密卷部之间,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和所述第二疏卷区域难弯曲;

该挠性管具有规定所述挠性管的长度的筒状的外皮,

所述第一疏卷区域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部,

所述密卷区域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部,

所述变化区域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三挠性部,

所述第二疏卷区域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四挠性部;

所述变化区域在配设于所述密卷区域与所述第二疏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按照如下方式变化: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且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四挠性部的弯曲难度,所述变化区域在配设于所述第一疏卷区域与所述密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按照如下方式变化: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一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且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

所述变化区域配设于所述密卷区域与所述第二疏卷区域之间、和/或配设于所述第一疏卷区域与所述密卷区域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挠性管,其中,

所述变化区域具有第二疏卷部,该第二疏卷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二密卷部远离所述密卷区域的位置,比所述第一疏卷部容易弯曲,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和所述第二疏卷区域难弯曲。

说明书 :

挠性管和插入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例如被插入到管路等的孔内且用于内窥镜等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和具有该挠性管的插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09732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挠性管:在具有密卷区域的螺旋管的外侧包覆有外皮,在上述密卷区域中沿着长度轴交替地配置有密卷部与疏卷部,在该密卷部中,沿着长度轴彼此相邻的线状部件彼此被赋予了密合力,在该疏卷部中,沿着长度轴彼此相邻的线状部件彼此分开。
[0003] 当在日本特开2013-097327号公报所公开的挠性管的前端侧或者基端侧配设有疏卷区域的情况下,螺旋管的具有密卷区域的部分与具有疏卷区域的部分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产生差。因此,在将挠性管向例如大肠等管路内压入并插入时,由于螺旋管的具有密卷区域的部分与具有疏卷区域的部分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之差导致挠性管有可能在管路内或者管路入口附近尤其是具有疏卷区域的部分处非期望地急剧地弯曲。因此,用户想要使挠性管向管路的里侧(深部)移动而赋予的力有可能难以顺利地传递到挠性管的前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易于向管路内的里侧(深部)插入的挠性管和具有这样的挠性管的插入设备。
[0005] 本发明的挠性管的长度轴由前端和基端规定,该挠性管具有螺旋管和规定所述挠性管的长度的筒状的外皮,该螺旋管分别具有:第一疏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部,在该第一疏卷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线状部件彼此相互分开;比所述第一疏卷区域难弯曲的密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于比第一疏卷区域靠基端侧的位置,具有多个密卷部和配设于各所述密卷部之间的疏卷部,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部,在所述密卷部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被赋予了成为密合状态的密合力,在所述疏卷部中,所述线状部件彼此沿着所述长度轴分开;变化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置,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三挠性部,使前端部和基端部的弯曲难度变化;以及比所述密卷区域容易弯曲的第二疏卷区域,其沿着所述长度轴配设于比所述密卷区域靠基端侧的位置,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形成第四挠性部,在该第二疏卷区域中,沿着所述长度轴相邻的所述线状部件彼此相互分开,所述变化区域在配设于所述密卷区域与所述第二疏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按照如下方式变化: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且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四挠性部的弯曲难度,所述变化区域在配设于所述第一疏卷区域与所述密卷区域之间的状态下,与所述外皮协同动作而按照如下方式变化: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一挠性部的弯曲难度并且使所述第三挠性部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所述第二挠性部的弯曲难度。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示出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作为插入设备的内窥镜的概略图。
[0007]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概略图。
[0008]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一部分的概略纵剖视图。
[0009] 图4A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螺旋管以及外皮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弯曲难度的概略曲线图。
[0010] 图4B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螺旋管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线状部件之间的密合力的概略曲线图。
[0011] 图5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螺旋管以及外皮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弯曲难度的概略曲线图。
[0012] 图6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螺旋管以及外皮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弯曲难度的概略曲线图。
[0013]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概略图。
[0014]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一部分的概略纵剖视图。
[0015] 图9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螺旋管以及外皮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弯曲难度的概略曲线图。
[0016] 图10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螺旋管以及外皮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弯曲难度的概略曲线图。
[0017] 图11是示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螺旋管以及外皮的沿着长度轴的位置的弯曲难度的概略曲线图。
[0018] 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概略图。
[0019]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一部分的概略纵剖视图。
[0020]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一部分的概略纵剖视图。
[0021]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的插入部的挠性管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23] 使用图1至图4B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 设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10例如是医疗用的内窥镜来进行说明。除了医疗用的内窥镜之外,插入设备10也优选是工业用的内窥镜、不具有照明光学系统和观察光学系统的例如导管等插入器具。
[0025]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10具有:插入部12,其具有前端部12a和基端部12b;以及把持部(操作部)14,其配设于插入部12的基端部12b。把持部14具有把持部主体
14a和止折件14b,其中,该把持部主体14a供用户把持。插入部12的基端部12b通过止折件
14b与把持部14连结,防止了插入部12的基端部12b处的屈曲等弯曲。
[0026] 插入部12利用其前端部12a和基端部12b、或者后述的挠性管26的前端26a和基端26b规定作为中心轴的长度轴L。另外,如图2所示,设挠性管26的前端26a与基端26b之间的长度为Lo。
[0027] 如图1所示,插入部12从其前端朝向基端依次具有前端硬质部22、弯曲部24以及挠性管26。弯曲部24的前端24a与前端硬质部22连结。挠性管26的前端26a与弯曲部24的基端24b连结。挠性管26的基端26b与把持部14的止折件14b连结。
[0028] 另外,通过配设于把持部主体14a的旋钮16a、16b能够使弯曲部24向例如四个方向弯曲。
[0029] 如图3所示,挠性管26相对于中心轴(长度轴)L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依次具有螺旋管32和筒状的外皮34。另外,也优选在螺旋管32与外皮34之间配设有网状并且筒状的编带(未图示)。
[0030] 螺旋管32例如是带状等的线状部件32a绕着长度轴L卷绕而形成的,其中,该线状部件32a是不锈钢材等金属材质的。螺旋管32优选形成为从其前端到基端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内径和外径。螺旋管32是具有弯曲难度和弹性的螺旋状的管状部件,其中,该弯曲难度针对偏离长度轴L的方向(例如与长度轴L垂直的方向)的弯曲,该弹性是指想要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最初的状态。
[0031] 如图2和图3所示,挠性管26的螺旋管32具有:密卷区域(高弹性区域)42,其配置于长度轴L上;第一疏卷区域(前端侧疏卷区域)44,其配设于密卷区域42的前端侧;第二疏卷区域(基端侧疏卷区域)46,其配设于密卷区域42的基端侧;以及基端侧变化区域(基端侧弹性变化区域)48,其配设于密卷区域42与第二疏卷区域46之间,使弯曲难度和/或弹性变化。在长度轴L上,第一疏卷区域(弹性比高弹性区域低的正常弹性区域)44比密卷区域42短。在长度轴L上,第一疏卷区域44比第二疏卷区域(弹性比高弹性区域低的正常弹性区域)46短。
[0032]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密卷区域42的前端直接连结有第一疏卷区域44的基端。
[0033] 从挠性管26的螺旋管32的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以及变化区域48合在一起的沿着长度轴L的长度La(<Lo)优选形成为在例如将插入部12从肛门插入到大肠的深部时与使大肠大致直线化时的长度相同程度或者比其长。
[0034] 在插入设备10是大肠用的内窥镜的情况下,优选为,从挠性管26的前端26a到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的长度(距离)Lb是大致700mm左右,从挠性管26的前端26a到第二挠性部74的前端的长度(距离)Lc(参照图2)是大致30mm至50mm左右。另外,后述的第三挠性部76优选是例如数十mm至100mm左右。这在后述的各变形例和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0035] 螺旋管32的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以及变化区域48合在一起的沿着长度轴L的长度、即从挠性管26的前端26a到变化区域48的基端(第二疏卷区域46的前端)的距离(长度)La是对应于应用部位而适当设定的。也能够适当设定第一疏卷区域44的沿着长度轴L的长度。
[0036]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密卷区域42中,多个密卷部52和疏卷部54沿着长度轴L交替地连续。即,疏卷部54配设于多个密卷部52彼此之间。另外,在密卷部52是三个的情况下,疏卷部54至少是两个等、当然也优选疏卷部54是多个。
[0037] 密卷区域42的各密卷部52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比疏卷部54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卷区域42中的、密卷部52的沿着长度轴L的长度之和形成得比疏卷部54的沿着长度轴L的长度之和大。
[0038] 如图3和图4B所示,在各密卷部52中,借助使沿着长度轴L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为密合状态的初始张力来赋予使沿着长度轴L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之间成为彼此密合状态的密合力(≤初始张力)。此时,赋予的初始张力(密合力)是能够根据例如线状部件32a的卷绕情况而适当调节的。这里,使密卷部52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基于初始张力的密合力沿着长度轴L在任何位置都是大致恒定的。另外,能够通过适当变更卷绕的构造、线状部件32a自身的沿着长度轴L的宽度或板厚等来改变密合力。
[0039] 在将密卷部52的长度轴L配置为例如垂直时,密卷部52的线状部件32a彼此借助密合力并克服着重力而维持密合的状态,以使得不在线状部件32a之间产生间隙。在将密卷部52的长度轴L配置为例如水平的状态下,在朝向长度轴L施加外力时,在外力达到解除密合力的力之前,密卷部52极力地使得不在线状部件32a之间形成间隙,极力不让挠曲产生。另一方面,当朝向长度轴L施加的外力达到解除线状部件32a之间的密合力的力以上时,在密卷部52中,在密合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密卷部52产生挠曲。因此,借助施加于沿着长度轴L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在密卷部52开始弯曲之前,密卷部52的弯曲刚性较大,在密卷部52开始弯曲、密合力被解除后,密卷部52与螺旋管32所具有的弹簧常数对应地弯曲。即,如图4A和图4B所示,施加于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的大小与螺旋管
32的弯曲难度对应。因此,在将插入部12向适当的管路插入时,一旦挠性管26的密卷部52开始弯曲,就能够使挠性管26在不存在密卷部52的状态、换言之密卷部52与疏卷部54相同的状态下弯曲。
[0040] 密卷部52的沿着长度轴L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在密卷部52弯曲了的状态下易于发挥想要恢复成最初的状态的弹性。即,赋予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的大小与螺旋管32的弹性对应。尤其是,在密卷部52中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使密卷部52弯曲时的曲率半径较大的情况)下,发挥比各疏卷部54高的弹性。
[0041] 如图3所示,在各疏卷部54中,沿着长度轴L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分开适当的间隔(节距)。即,在疏卷部54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相互分开,在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之间没有被赋予密合力(参照图4B)。因此,如图4A所示,疏卷部54形成为比密卷部52容易向偏离长度轴L的方向(例如垂直的方向)弯曲。另外,疏卷部54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不必须是恒定的,可以根据部位而或大或小。并且,疏卷部54形成为不仅相对于密卷部52,即使相对于变化区域48的后述的第一至第三区域(保持区域)62、64、66,也容易相对于长度轴L弯曲。
[0042] 各疏卷部54具有弹簧特性。因此,各疏卷部54发挥想要使各疏卷部54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最初的状态的适当的弹性。然而,与密卷部52不同,在各疏卷部54中,没有赋予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因此,各疏卷部54的弹性比密卷部52低。
[0043] 如图2至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化区域48配置于与密卷区域42的最基端的密卷部52连续的位置。在变化区域48中,调节沿着长度轴L彼此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分开量从而使变化区域48的弹性(从弯曲的状态朝向大致笔直的状态的恢复容易程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相对于密卷部52的基端阶段性地降低。
[0044] 如图2和图3所示,变化区域48具有沿着长度轴L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连续的第一至第三区域(基端侧区域)62、64、66。
[0045] 图3所示的第一区域62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第一区域62中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同样地,第二区域64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第二区域6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同样地,第三区域66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第三区域6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
[0046] 第一区域62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小。第一区域62的线状部件32a彼此可以相互抵接且被赋予密合力,也可以只是单纯地抵接。并且,第一区域62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也可以稍微分开。而且,如图4A所示,第一区域6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从弯曲的状态朝向大致笔直的状态的恢复容易程度)分别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低,且比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以及第二疏卷区域46大。第一区域6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
[0047] 另外,这里,如图3所示,示出了第一区域62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稍微分开的状态。
[0048] 如图3所示,第二区域64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区域62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大,且比第三区域66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小。而且,如图4A所示,第二区域64的弹性和弯曲难度分别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低,且比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以及第二疏卷区域46大。而且,第二区域6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比第一区域6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低,第二区域6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
[0049] 如图3所示,第三区域66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区域62和第二区域64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大。第三区域66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和第二疏卷区域46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小。而且,如图4A所示,第三区域6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低,且比疏卷部54大。而且,第三区域6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比第一区域62和第二区域6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低。并且,第三区域6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比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高。第三区域6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
[0050] 这样,在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中,使其前端部接近密卷区域4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使其基端部接近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更具体而言,相对于密卷区域42的最基端的密卷部5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而言,在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中,随着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容易弯曲、弹性降低,从而阶段性地接近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
[0051] 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二疏卷区域46优选与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同样地形成。即,在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二疏卷区域46中,沿着长度轴L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以适当的间隔(节距)分开。在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二疏卷区域46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相互分开,在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之间没有赋予密合力(参照图4B)。因此,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二疏卷区域46在被从偏离长度轴L的方向(例如垂直的方向)施加了外力时,相比于对密卷部52施加外力时容易弯曲。并且,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二疏卷区域46比密卷部52和变化区域48容易弯曲。另外,第二疏卷区域46形成得比第一疏卷区域44长。换言之,第一疏卷区域44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比第二疏卷区域46短。
[0052] 关于螺旋管32,可以一体地形成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和疏卷部54、变化区域48、进而第二疏卷区域46。或者也可以,例如通过焊接等将一体地形成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和疏卷部54的第一螺旋管、形成变化区域48的第二螺旋管以及形成第二疏卷区域46的第三螺旋管接合来形成一个螺旋管32。
[0053] 图3所示的外皮34例如由抑制沿着长度轴L的方向的伸缩的适当的树脂材料通过挤出成型等形成为筒状。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能够适当设定的。形成外皮34的树脂材料优选由具有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且能够耐得住反复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素材形成,并且优选具有电绝缘性(非导电性)。
[0054] 外皮34在螺旋管32的整个长度范围包覆螺旋管32的外周。而且,外皮34规定挠性管26的长度。这里,设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从其前端到基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0055] 因此,利用外皮34规定了挠性管26的全长Lo,从而抑制了螺旋管32的全长Lo变化。假定螺旋管32的全长不变化,在从偏离长度轴L的方向(例如与长度轴L垂直的方向)对密卷区域42施加外力时,密卷区域42主要以疏卷部54作为缓冲部进行弯曲。即,能够减小疏卷部
54的线状部件32a之间的间隙,使密卷部52在适当的位置弯曲。
[0056] 在密卷区域42弯曲时,疏卷部54吸收伴随着螺旋管32的轴向上的密卷部52在沿着长度轴L的方向上的伸长的、螺旋管32在沿着长度轴L的方向上的伸长。因此,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抵消了螺旋管32在沿着长度轴L的方向上的伸长。因此,在密卷区域42中,除了密卷部52之外还存在疏卷部54,由此,能够在维持了相对于疏卷部54具有较高的弹簧特性(弹性)的密卷部52的特性的状态下平滑地弯曲。而且,尤其是,能够借助密卷部52的基于密合力的弹性,在利用外皮34维持了全长的状态下使密卷区域42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大致笔直的状态。
[0057] 当然,不仅在外力施加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时,在外力施加于疏卷部54时,密卷区域42也以被施加了该外力的疏卷部54自身和其他疏卷部54为缓冲部进行弯曲。另外,疏卷区域44也能够与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同样地作为缓冲部。
[0058] 而且,通过螺旋管32的第一疏卷区域44与第一疏卷区域44的外侧的外皮34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部72。通过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与密卷区域42的外侧的外皮34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部74。通过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与变化区域48的外侧的外皮34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三挠性部76。通过螺旋管32的第二疏卷区域46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外侧的外皮34协同动作而形成第四挠性部78。即,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沿着长度轴L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具有第一挠性部72、第二挠性部74、第三挠性部76以及第四挠性部78。
[0059] 这里,如图4A所示,可以认为,第一挠性部72的弯曲难度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第一疏卷区域44与外皮34弯曲难度之和。可以认为,第一挠性部72的弹性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第一疏卷区域44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第一挠性部7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是大致恒定的。
[0060] 可以认为,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中的密卷部52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或者疏卷部54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即,可以认为,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能够是密卷区域42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可以认为,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中的密卷部52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或者疏卷部54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即,可以认为,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能够是密卷区域42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微观上看,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根据具有密卷部52的位置或具有疏卷部54的位置而不同。另一方面,宏观上看,即考虑在密卷区域42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二挠性部74整体,其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是大致恒定的。插入设备10的用户在使用挠性管26时,能够将其作为像后者那样发挥作用的器具进行使用。这是因为与密卷部52相比,疏卷部54的长度较短。
[0061] 可以认为,第三挠性部76的弯曲难度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可以认为,第三挠性部76的弹性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
[0062] 微观上看,第三挠性部7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根据具有第一区域62的位置(后述的第一部分82a)、或具有第二区域64的位置(后述的第二部分82b)、或具有第三区域66的位置(后述的第三部分82c)而不同。因此,第三挠性部7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以从其前端朝向基端阶段性地降低的方式变化。另一方面,宏观上看,即考虑在变化区域48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三挠性部76整体,其弯曲难度和弹性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大致线性地降低。插入设备10的用户在使用挠性管26时,能够将其作为像后者那样发挥作用的器具进行使用。这是因为第三挠性部76自身的长度形成得比较短,而且与第一至第三部分82a、82b、82c相比,后述的第一至第三降低部84a、84b、84c、84d的长度较短,而且各降低部84a、84b、84c、84d的降低量较小。
[0063] 可以认为,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第二疏卷区域46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可以认为,第四挠性部78的弹性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第二疏卷区域46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是大致恒定的。
[0064] 第一挠性部72和第四挠性部78形成为比较容易弯曲。第一挠性部72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第三挠性部76形成为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并且比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难弯曲。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形成有具有两者的弯曲难/易度之间的弯曲难/易度的第三挠性部76。
[0065] 而且,第三挠性部76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具有:第一部分(保持区域)82a,其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保持适当的弯曲难度;第二部分(保持区域)82b,其比第一部分82a容易弯曲,保持适当的弯曲难度;以及第三部分(保持区域)82c,其比第二部分82b容易弯曲,保持适当的弯曲难度。
[0066] 第三挠性部76在该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与第三挠性部76的第一部分82a的前端之间具有第一降低部84a,该第一降低部84a使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降低至第一部分82a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第一降低部84a中产生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基端与变化区域48的第一区域62的前端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差。
[0067] 第三挠性部76在其第一部分82a的基端与第二部分82b的前端之间具有第二降低部84b,该第二降低部84b使第一部分82a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降低至第二部分82b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第二降低部84b中产生螺旋管32的第一区域62的基端与螺旋管32的第二区域64的前端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差。
[0068] 第三挠性部76在其第二部分82b的基端与第三部分82c的前端之间具有第三降低部84c,该第三降低部84c使第二部分82b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降低至第三部分82c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第三降低部84c中产生螺旋管32的第二区域64的基端与螺旋管32的第三区域66的前端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差。
[0069] 第三挠性部76在其第三部分82c的基端与第三挠性部78的前端之间具有第四降低部84d,该第四降低部84d使第三部分82c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降低至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第四降低部84d中产生螺旋管32的第三区域66的基端与螺旋管32的第二疏卷区域46的前端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差。
[0070] 因此,微观上看,第三挠性部76的弹性和弯曲难度在第一部分82a、第二部分82b、第三部分82c中分别是大致恒定的。另一方面,宏观上看,即考虑第三挠性部76整体,其弯曲难度和弹性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分别大致线性地降低。
[0071] 另外,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与第三挠性部76的前端之间的第一降低部84a形成得较短。因此,抑制了第一部分82a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降低至第一挠性部72或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第一部分82a的基端与第二部分82b的前端之间的第二降低部84b形成得较短。因此,抑制了第二部分82b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降低至第一挠性部72或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第二部分82b的基端与第三部分82c的前端之间的第三降低部84c形成得较短。因此,抑制了第三部分82c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降低至第一挠性部72或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和弹性。
[0072] 这样,使第三挠性部76中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使第三挠性部76中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尤其是,在第三挠性部76中,随着沿着长度轴L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使弯曲难度和弹性从第二挠性部74接近第四挠性部78。
[0073] 而且,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比第三和第四挠性部76、78高。第一挠性部72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并且第二挠性部74比第三挠性部76和第四挠性部78容易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大致笔直的状态。因此,即使第二挠性部74弯曲,也比第三和第四挠性部76、78容易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大致笔直的状态。
[0074] 并且,第三挠性部76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比第四挠性部78难弯曲。因此,第三挠性部74进行调节使得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的弯曲难度之差变小。
[0075]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10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6] 插入设备10的用户对把持部14进行把持,且对挠性管26中的第一挠性部72或者第二挠性部74进行把持。而且,按照前端硬质部22、弯曲部24、挠性管26的顺序将插入部12向例如大肠那样的适当弯曲且狭窄的管路等的孔内插入。用户一边操作旋钮16a、16b使弯曲部24适当弯曲一边逐渐将把持位置改变到挠性管26中的基端侧的位置,将插入部12向管路内的里侧插入。
[0077] 第一挠性部72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第二挠性部74虽然比第一挠性部72难弯曲,但其弯曲难度是能够借助从大肠的管路的屈曲部的内周面(内壁)受到的外力等而弯曲的程度。
[0078] 例如在插入部12被从大肠等具有柔性的管路的口部(肛门)向里侧(大肠的深部)插入时,按照偏离沿着挠性管26的长度轴L的方向的方向(例如垂直的方向)从管路的内周面(内壁)对第一挠性部72和第二挠性部74施加外力(包含重力)。在所施加的外力比第一挠性部72的弯曲难度小的情况下,第一挠性部72不挠曲,维持直线状态。同样地,在所施加的外力比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小的情况下,第二挠性部74不挠曲,一边维持直线状态一边被向管路内插入。
[0079] 当从管路的内周面被施加的外力(包含重力)超过第一挠性部72的弯曲难度时,第一挠性部72从大致直线状态开始挠曲。即,第一挠性部72从大致直线状态弯曲。
[0080] 例如在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被向从肛门到大肠的深部的范围内的部位等管路内插入的情况下,第一挠性部72沿着管路的内周面适当地弯曲。而且,第二挠性部74也由于被施加从管路的内周面受到的超过弯曲难度的外力而弯曲。因此,包含第一和第二挠性部72、74在内的插入部12沿着大肠那样的具有柔性的管路的屈曲而弯曲。
[0081] 第二挠性部74具有比第一挠性部72高的弹性。第二挠性部74借助其弹性,而比第一挠性部72容易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大致笔直。因此,第二挠性部74在第一挠性部72越过了管路的屈曲位置后利用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将管路的屈曲部位调整为大致直线状。此时,在第二挠性部74弯曲后,将插入部12稍微拔出以减小施加于第二挠性部74的外力。而且,更容易发挥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因此,例如将S状结肠等弯曲半径较小的管路调整为大致直线状。此时,由于第一挠性部72也具有弹性,因此恢复成大致笔直。而且,大致直线状的挠性管26容易在大致直线状的管路中前进。因此,能够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管路的深部插入。
[0082] 而且,按照第一挠性部72、第二挠性部74的顺序适当地弯曲,在第一挠性部72超过了屈曲位置后,利用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使管路成为大致直线状,由此,能够防止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或者挠性管26的前端26a按压大肠的内壁面的所谓的粘附(stick)现象。
[0083] 这样,插入部12的挠性管26的第一和第二挠性部72、74与从管路的内周面施加的外力对应地适当地弯曲,一边利用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反复将管路调整为大致直线状,一边将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向管路内的里侧移动。
[0084] 假设在将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插入到了管路内的里侧时,挠性管26的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距离挠性管26的前端26a长度Lb(参照图2、图4A以及图4B)的位置)位于比管路的口部(肛门)靠近前侧(体外)的位置。尤其是,假设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位于管路的口部(肛门)的附近。在患部存在于管路的更里侧(深部)的情况下,用户把持着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将插入部12压入管路,使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向管路的更里侧移动。此时,通过第三挠性部76,形成为挠性管26的弯曲难度(硬度)在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与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的边界平缓地变化。即,通过第三挠性部76的各第一至第四降低部84a、84b、84c、84d,使沿着长度轴L的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与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之间的弯曲难度之差(变化)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朝向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阶段性地平缓。因此,抑制了在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直接连接有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的情况那样的产生沿着长度轴L的弯曲难度的急剧的差的情况。
[0085] 因此,极力抑制了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与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中折、挠曲。因此,在将插入部12向管路内的里侧压入时,由于存在第三挠性部76,因此,与在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直接连接有第四挠性部78的情况相比,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中的用户所把持的位置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之间的力的传递良好地进行。即,由于存在第三挠性部76,因此,用户将挠性管26的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沿着长度轴L压入的作业的力被从该位置通过第三挠性部76、第二挠性部74可靠地传递到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
[0086] 因此,通过在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配设有第三挠性部76,即使在挠性管26的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位置到基端侧的范围内的部位被施加使挠性管26沿着长度轴L前进的力,也抑制了该部位的挠曲(中折)。因此,插入设备10的用户使用右手进行保持的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的操作力量易于从该保持的位置传递到挠性管26的前端26a(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易于将挠性管26向管路内的里侧插入。换言之,易于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管路内的里侧插入。
[0087] 像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10,可知以下内容。
[0088] 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具有:螺旋管32,其在密卷区域42的基端与第二疏卷区域46之间具有弯曲难度和弹性沿着长度轴L阶段性地减小的变化区域48;以及外皮34,其包覆该螺旋管32的外侧。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极力防止了在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与第二疏卷区域46之间产生弯曲难度和弹性的急剧的差异。变化区域48具有多个保持区域62、64、
66,在该多个保持区域62、64、66中,分别将弹性保持为恒定,随着从接近密卷区域42的位置沿着长度轴L远离,弯曲难度和弹性阶段性地降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的基端形成有第三挠性部76,该第三挠性部76配置有弯曲难度和弹性随着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阶段性地降低的变化区域48,以使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随着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逐渐向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
[0089]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变化区域48的第三挠性部76以使其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具有密卷区域42的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使其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具有第二疏卷区域46的第四挠性部78的弯曲难度的方式变化。并且,第三挠性部76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使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阶段性地降低,以使得从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变化而接近第四挠性部78。
[0090] 因此,通过第三挠性部76尤其是通过变化区域48,使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变化(差异)比在第一挠性部72的基端直接配置第三挠性部76的前端的情况平缓。此时,在用户把持着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将插入部12即挠性管26在管路内压入到了管路的里侧时,能够将该力可靠地朝向挠性管26的前端26a传递。因此,能够防止在用户把持着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将插入部12即挠性管26在管路内压入到了管路的里侧时,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之间的第三挠性部76的挠曲(中折)和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自身的挠曲(中折)。
[0091] 因此,通过利用螺旋管32的具有变化区域48的第三挠性部76来调节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的部位的弯曲难度,能够更容易地传递相对于管路的、从挠性管26的第三和/或第四挠性部76、78朝向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的压入力。
[0092] 并且,通过将具有密卷区域42的第二挠性部74配置于挠性管26的前端部侧,能够对相对于管路的外力发挥良好的弯曲性并且发挥良好的弹性。因此,在插入部12的挠性管26沿着大肠那样的具有柔性的管路的屈曲而弯曲并且第二挠性部74越过了管路的屈曲位置后,能够利用挠性管26的弹性(弯曲的挠性管26想要恢复成直线状的性质)将屈曲部位调整为大致直线状并向深部插入。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与弹性较低的挠性管相比,在插入时容易使管路大致直线化。
[0093]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易于向管路内的里侧(深部)插入的挠性管26和具有这样的挠性管26的插入设备10。
[0094] 但是,大肠是较长且屈曲多的器官。因此,为了将插入设备10的插入部12向大肠插入,需要挠性管26沿着肠的屈曲而弯曲。因此,仅沿着屈曲压入而插入的话,也可能会使大肠过伸展从而插入屈曲较多的大肠直至盲肠花费时间,或者在大肠的伸展较大的情况下无法插入到盲肠。因此,作为将插入部12向大肠插入的手术,如下进行:在越过了大肠的屈曲后,利用挠性管26的弹性(弯曲的挠性管26想要恢复成直线状的性质)将大肠的屈曲部调整为大致直线状进行插入。因此,为了使插入部12容易朝向大肠插入,具有用于将大肠调整为大致直线状的较高的弹性的挠性管26是有效的。在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的密卷区域42中,沿着长度轴L对螺旋管32的线状部件32a彼此赋予初始张力(密合力),因此能够提高弹性,更容易朝向大肠插入。
[0095] 另外,螺旋管32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的关系是能够适当设定的。即,可以使外皮34比螺旋管32难弯曲,也可以使外皮34比螺旋管32容易弯曲。并且,虽然后面在第二变形例(参照图6)中描述,但也可以使外皮34的弯曲难度沿着长度轴L部分变更。
[0096] 另外,在变化区域48中存在三个区域62、64、66,但只要弯曲难度在密卷部52与第二疏卷区域46之间平滑地变化以极力防止挠性管26的第三挠性部76的挠曲(中折),则该数量就没有特别限定。
[0097] 接下来,使用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这里,对沿着长度轴L根据位置来调节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中仅示出挠性管26的第二挠性部74中的基端部的附近。
[0098] 如图5所示,这里,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从其前端到基端的范围内不是恒定的。外皮34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具有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一恒定区域92a、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的第一变化区域94a以及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二恒定区域92b。这里,第一变化区域94a位于比距离外皮34前端的长度Lb的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因此,第二恒定区域92b的前端位于比距离外皮34前端的长度Lb的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另外,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局部(部分)变化,但也可以在一个外皮34上实施变化。
[0099] 形成第一恒定区域92a,在该第一恒定区域92a中,外皮34中的覆盖螺旋管32的第一疏卷区域44(参照图2和图3)的外周的部分和连续地覆盖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中的从前端到基端的范围内的大部分的位置的部分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是恒定的。在外皮34的第一恒定区域92a的基端侧形成第一变化区域94a,在该第一变化区域94a中,弯曲难度和弹性随着朝向沿着长度轴L比第一恒定区域92a靠基端侧的位置而变高。外皮34的第一变化区域94a的倾斜度(硬度的变化量)被适当地设定。外皮34的第一变化区域94a的倾斜度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二次函数,但优选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变得难弯曲、更硬。在外皮34的第一变化区域94a的基端侧形成有第二恒定区域92b,在该第二恒定区域92b中,弯曲难度和弹性维持第一变化区域94a的基端的弯曲难度和弹性。
[0100] 而且,第一恒定区域92a配置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外周,与密卷区域42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恒定区域102a。第一变化区域94a配置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外周,与密卷区域42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一挠性变化区域104a。第二恒定区域92b配置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基端的外周,与密卷区域42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恒定区域92b配置于弹性变化区域48的外周,与弹性变化区域48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b。第二恒定区域92b配置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外周,与第二疏卷区域46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换言之,第二恒定区域92b与外皮34协同动作,从前端侧向基端侧依次形成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b以及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
[0101] 这里,关于螺旋管32和外皮34,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弯曲难度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之差x直接成为挠性管26的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与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的弯曲难度之差x。
[0102] 然而,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b以及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形成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弯曲难度的变化不是急剧的,而是通过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b使弯曲难度逐渐较小地变化。因此,挠性管26中的第二挠性部74和第三挠性部76形成为使挠性平缓地变化,不存在急剧地变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例如为了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大肠的更深部插入而将挠性管26压入的情况下,由于在挠性管26中使挠性平缓地变化,因此也不容易引起挠性管26在中途挠曲即中折,易于从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向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传递力。即,用户沿着长度轴L压入挠性管26的作业的力被可靠地传递到挠性管26的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
[0103] 接下来,使用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这里,对沿着长度轴L根据位置来调节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是第一变形例的进一步的变形例。
[0104] 如图6所示,这里,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从其前端到基端的范围内不是恒定的。外皮34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具有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一恒定区域92a、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的第一变化区域94a、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二恒定区域92b、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的第二变化区域94b以及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三恒定区域92c。即,在本变形例的外皮34中,与图5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相比,第二恒定区域92b例如形成得短,在第二恒定区域92b的基端形成有第二变化区域94b和第三恒定区域92c。
[0105] 在外皮34的第二恒定区域92b的基端侧形成有第二变化区域94b,在该第二变化区域94b中,弯曲难度和弹性随着朝向比第二恒定区域92b靠基端侧的位置而变高。第二变化区域94b的倾斜度被适当地设定。外皮34的第二变化区域94b的倾斜度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二次函数,但优选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变得难弯曲、更硬。在外皮34的第二变化区域94b的基端侧形成有第三恒定区域92c,在该第三恒定区域92c中,弯曲难度和弹性维持第二变化区域94b的基端的弯曲难度和弹性。
[0106] 这里,关于螺旋管32和外皮34,螺旋管32的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弯曲难度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之差x形成为和外皮34的第二恒定区域92b的弯曲难度与第三恒定区域92c的弯曲难度之差y大致一致。
[0107] 外皮34的第二恒定区域92b配置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基端的外周,与密卷区域42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变化区域94b配置于弹性变化区域48的外周,与弹性变化区域48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c。第二变化区域94b的前端优选与距离外皮34前端的长度Lb处一致。第二变化区域94b的基端优选与距离外皮34前端的长度La处一致。因此,第二变化区域94b的长度优选与变化区域48的长度大致相同。第三恒定区域92c配置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外周,与第二疏卷区域46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
[0108] 这里,上述弯曲难度之差x、y形成为大致一致。因此,通过第二变化区域94b,这里的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c的前端和基端具有大致相同的弯曲难度。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c中的前端与基端之间具有比具有大致相同的弯曲难度的前端和基端的弯曲难度难弯曲的部分和容易弯曲的部分。难弯曲的部分和容易弯曲的部分的弯曲难度的宽度被极力抑制得很小。这样,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c以及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形成为弯曲难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挠性管26中的第二挠性部74和第三挠性部76形成为使挠性平缓地变化,不存在急剧地变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例如为了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大肠的更深部插入而将挠性管26压入的情况下,由于在挠性管26中使挠性平缓地变化,因此也不容易引起挠性管26在中途挠曲即中折,易于从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向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传递力。即,用户沿着长度轴L压入挠性管26的作业的力被可靠地传递到挠性管26的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
[0109] 接下来,使用图7至图9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这里,对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10]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变形例的密卷区域42在基端具有疏卷部54。即,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卷区域42的基端可以是密卷部52,也可以是疏卷部54。
[0111] 如图8所示,本变形例的变化区域48沿着长度轴L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从接近密卷区域42的位置远离密卷区域42的位置)具有第一区域162、第二区域164以及第三区域166。第一区域(保持区域)162、第二区域(保持区域)164、第三区域(保持区域)166将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保持为恒定,随着从接近密卷区域42的位置沿着长度轴L远离,使挠性管2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降低。即,本变形例的变化区域48具有多个保持区域162、164、166,该多个保持区域162、164、166将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保持为恒定,随着从接近密卷区域42的位置沿着长度轴L远离,使弹性阶段性地降低。
[0112] 第一区域162交替地具有第一短密卷部(第一密卷部)172a和第一短疏卷部(第一疏卷部)172b,其中,在该第一短密卷部(第一密卷部)172a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借助初始张力而被赋予了密合力,在该第一短疏卷部(第一疏卷部)172b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分开。第一短密卷部172a相对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而言,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降低。并且,第一短密卷部172a相对于密卷部52而言,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较短。例如,各第一短密卷部(第一密卷部)172a优选例如是多圈等。第一短疏卷部172b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窄。因此,第一短疏卷部172b比疏卷部54难弯曲、弹性高。并且,第一短疏卷部172b形成为与疏卷部54相同程度或沿着长度轴L比疏卷部54短。例如,各第一短疏卷部(第一疏卷部)172b优选例如是多圈等。第一短密卷部172a和第一短疏卷部172b合在一起的长度优选比密卷区域42的一个密卷部52短。
[0113] 第二区域164交替地具有第二短密卷部(第二密卷部)174a和第二短疏卷部(第二疏卷部)174b,其中,在该第二短密卷部(第二密卷部)174a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借助初始张力而被赋予了密合力,在该第二短疏卷部(第二疏卷部)174b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分开。第二短密卷部174a相对于第一短密卷部172a而言,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降低。并且,第二短密卷部174a相对于密卷部52而言,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较短。例如,各第二短密卷部(第二密卷部)174a优选例如是多圈等。第二短疏卷部174b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疏卷部54窄且比第一短疏卷部172b宽。因此,第二短疏卷部174b比第一短疏卷部172b容易弯曲且弹性低,比疏卷部54难弯曲且弹性高。并且,第二短疏卷部174b形成为与疏卷部54相同程度或者沿着长度轴L比疏卷部54短。例如,各第二短疏卷部(第二疏卷部)174b优选例如是多圈等。
[0114] 第三区域166交替地具有第三短密卷部176a和第三短疏卷部176b,其中,在该第三短密卷部176a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借助初始张力而被赋予了密合力,在该第三短疏卷部176b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分开。第三短密卷部176a相对于第一短密卷部172a和第二短密卷部174a而言,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降低。并且,第三短密卷部176a相对于密卷部52而言,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较短。例如,各第三短密卷部(第三密卷部)176a优选例如是多圈等。第三短疏卷部176b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疏卷部54稍窄且比第二短疏卷部174b宽。因此,第三短疏卷部176b比第二短疏卷部174b容易弯曲且弹性低,比疏卷部54和第二疏卷区域46难弯曲且弹性高。并且,第三短疏卷部176b形成为与疏卷部54相同程度或沿着长度轴L比疏卷部54短。例如,各第三短疏卷部(第三疏卷部)176b优选例如是多圈等。
[0115] 这样,变化区域48具有:第一短密卷部(第一密卷部)172a,其配置于与密卷区域42相邻的位置;第二短密卷部(第二密卷部)174a,其配置于相对于第一短密卷部172a与密卷区域42分开的位置,具有与第一短密卷部172a的线状部件32a之间的密合力相同或比其低的密合力;以及第一疏卷部172b,其配置于第一与第二短密卷部(第一与第二密卷部)172a、174a之间,相对于第二疏卷区域46具有较高的弹性。并且,在变化区域48中,第一短密卷部
172a与第一疏卷部172b合起来的长度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短。
[0116] 另外,关于第一至第三密卷部172a、174a、176a,在将各密卷部172a、174a、176a的长度轴L例如配置为垂直时,密卷部172a、174a、176a的线状部件32a彼此克服着重力并维持密合的状态以使不在线状部件32a之间产生间隙。
[0117] 这里,在本变形例中,使外皮3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在从其前端到基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如上所述,可以认为,第三挠性部7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大致上能够分别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弹性之和。
[0118] 而且,第三挠性部76具有:第一部分(保持区域)182,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比在密卷部52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弯曲难度容易弯曲并且保持适当的弯曲难度;第二部分(保持区域)184,其比第一部分182容易弯曲并且保持适当的弯曲难度;以及第三部分(保持区域)186,其比第二部分184容易弯曲并且保持适当的弯曲难度。
[0119] 在螺旋管32的第一区域162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三挠性部76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是大致恒定的。在螺旋管32的第二区域164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三挠性部76的弹性和弯曲难度分别是大致恒定的。在螺旋管32的第三区域166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三挠性部76的弹性和弯曲难度分别是大致恒定的。而且,考虑在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48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三挠性部76整体,其弹性和弯曲难度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分别阶段性地降低。
[0120] 这样,使第三挠性部76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使第三挠性部76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尤其是,在第三挠性部76中,随着沿着长度轴L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使弯曲难度从第二挠性部74逐渐接近第四挠性部78。这样,第三挠性部76的弯曲难度从其前端朝向基端阶段性地降低。即,第三挠性部76形成为从其前端朝向基端逐渐变得容易弯曲。因此,比起在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直接配置第四挠性部78,第三挠性部76使弯曲难度的急剧的变化(差)减小。因此,能够防止在用户把持着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将插入部12即挠性管26在管路内向管路的里侧压入时,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之间的第三挠性部76的挠曲和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自身的挠曲。因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提供相对于例如大肠等曲折的管路内易于从其一部分进入到了管路内的状态向管路内压入的挠性管26和具有这样的挠性管26的插入设备10。
[0121] 接下来,使用图10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是第一至第三变形例的进一步的变形例,尤其对第三变形例的外皮3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22] 如图10所示,外皮34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具有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一恒定区域92a、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的第一变化区域94a以及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二恒定区域
92b。
[0123] 这里,关于螺旋管32和外皮34,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弯曲难度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之差x直接成为挠性管26的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与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的弯曲难度之差x。
[0124] 然而,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b以及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形成为,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弯曲难度的变化不是急剧的,而是逐渐变小。因此,挠性管26中的第二挠性部74和第三挠性部76形成为挠性平缓地变化,不存在急剧地变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例如为了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大肠的更深部插入而将挠性管26压入的情况下,由于在挠性管26中使挠性平缓地变化,因此也不容易引起挠性管26在中途挠曲即中折,易于从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向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传递力。即,用户沿着长度轴L压入挠性管26的作业的力被可靠地传递到挠性管26的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
26a。
[0125] 接下来,使用图1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是第一至第四变形例的进一步的变形例,尤其对第三和第四变形例的外皮3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26] 如图11所示,外皮34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具有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一恒定区域92a、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的第一变化区域94a、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二恒定区域92b、弯曲难度和弹性变化的第二变化区域94b以及弯曲难度和弹性恒定的第三恒定区域92c。
即,与图6所示的第二变形例同样地,本变形例的外皮34相比于图10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第二恒定区域92b例如形成得较短,在第二恒定区域92b的基端形成有第二变化区域94b和第三恒定区域92c。
[0127] 与第二变形例同样地,这里,关于螺旋管32和外皮34,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弯曲难度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之差x形成为和第二恒定区域92b的弯曲难度与第三恒定区域92c的弯曲难度之差y大致一致。因此,通过第二变化区域94b,这里的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c的前端和基端具有大致相同的弯曲难度。即,在外皮34中,使配置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外侧的部位比配置于密卷区域42的外侧的部位难弯曲以补充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弯曲难度与第二疏卷区域46的弯曲难度之差x。
[0128] 因此,第二挠性恒定区域102b、第二挠性变化区域104c以及第三挠性恒定区域102c形成为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变化较小。因此,在挠性管26中的第二挠性部74、第三挠性部
76以及第四挠性部78中不存在弯曲难度和弹性急剧地变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例如为了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大肠的更深部插入而将挠性管26压入的情况下,由于在挠性管26中不存在弯曲难度急剧地变化的部分,因此不会引起挠性管26在中途挠曲即中折,易于从第四挠性部78向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传递力。即,用户沿着长度轴L压入挠性管26的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的作业的力被可靠地传递到挠性管26的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
[0129] 接下来,使用图12和图13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包含各变形例在内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极力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0130]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不仅在密卷区域42与第二疏卷区域46之间具有变化区域(基端侧变化区域)48,还在密卷区域42与第一疏卷区域44之间具有变化区域(前端侧变化区域)50。
[0131] 基端侧的变化区域48的构造在包含各变形例(参照图5至图11)在内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B)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这里的说明。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中示出了在密卷部52的基端直接连接有第一区域62的例子。这里,如图12所示,是在疏卷部54的基端直接连接有第一区域62的例子。即,螺旋管32的基端侧的变化区域48的前端可以与疏卷部54连续,也可以与密卷部52连续。
[0132] 这里,图13所示的前端侧的变化区域50具有沿着长度轴L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与基端侧的变化区域48相反的构造。前端侧的变化区域50具有第一至第三前端侧区域(保持区域)262、264、266。
[0133] 第一区域262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同样地,第二区域264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同样地,第三区域266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是恒定的。
[0134] 第一区域262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疏卷区域44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小。第一区域262比密卷区域42容易弯曲、弹性低。即,第一区域262比密卷区域42容易弯曲,但比密卷区域42难从弯曲的状态恢复成大致笔直的状态。
[0135] 第二区域264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区域262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小(窄),比第三区域266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大。而且,第二区域264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容易弯曲、弹性低,且比疏卷部54难弯曲、弹性高。而且,第二区域264比第一区域262难弯曲、弹性高。
[0136] 第三区域266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区域262和第二区域264中的相邻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小。第三区域266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容易弯曲、弹性低,比疏卷部54难弯曲、弹性高。而且,第三区域266比第一区域262和第二区域264难弯曲、弹性高。
[0137] 即,本实施方式的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50具有多个保持区域266、264、262,在该多个保持区域266、264、262中,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保持为恒定,随着从接近于密卷区域42的位置沿着长度轴L远离,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阶段性地降低。
[0138] 这样,螺旋管32的前端侧的变化区域50以使得其前端部(接近第一疏卷区域44的位置)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接近第一疏卷区域4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使其基端部(接近密卷区域42的位置)的弯曲难度和弹性分别接近密卷区域42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方式变化。换言之,在前端侧变化区域50中,随着沿着长度轴L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相对于第一疏卷区域44的弹性而言,弹性阶段性地上升以分别接近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弹性。
[0139] 通过前端侧的变化区域50与变化区域50的外侧的外皮34协同动作而形成第五挠性部80。第五挠性部80形成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第一挠性部72与第二挠性部74之间。可以认为,第五挠性部80的弯曲难度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前端侧的变化区域50与外皮34的弯曲难度之和。可以认为,第五挠性部80的弹性大致上能够是从长度轴L朝向径向外侧依次配设的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50与外皮34的弹性之和。微观上看,第五挠性部80的弯曲难度和弹性根据具有第一区域262的位置、或具有第二区域264的位置、或具有第三区域266的位置而不同。因此,第五挠性部80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以从其前端朝向基端阶段性地上升的方式变化。另一方面,宏观上看,即考虑在变化区域50上包覆了外皮34的位置的第五挠性部80整体,其弯曲难度和弹性从其前端朝向基端大致线性地上升。
[0140] 螺旋管32的第一疏卷区域44比变化区域50的弹性低。因此,第一挠性部72形成为比第五挠性部80容易弯曲。另一方面,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比变化区域50难弯曲、弹性高。因此,第五挠性部80形成为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
[0141] 而且,第五挠性部80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具有比第一挠性部72的弯曲难度难弯曲的第一部分282a、比第一部分282a难弯曲的第二部分282b以及比第二部分282b难弯曲的第三部分282c。在第五挠性部80中的第一部分(保持区域)282a、第二部分(保持区域)282b以及第三部分(保持区域)282c中分别保持弯曲难度恒定的状态。
[0142] 在第五挠性部80中的第一部分282a的前端侧与第一挠性部72的基端之间的边界的第一变化部284a、第一部分282a与第二部分282b之间的边界的第二变化部284b、第二部分282b与第三部分282c之间的边界的第三变化部284c、第三部分282c与第二挠性部74的前端之间的边界的第四变化部284d中分别使弯曲难度变化。
[0143] 在第一变化部284a中产生了第一疏卷区域44与变化区域50的第一部分282a的边界的弹性之差。在第二变化部284b中产生了变化区域50的第一部分282a与第二部分282b的边界的弹性之差。在第三变化部284c中产生了变化区域50的第二部分282b与第三部分282c的边界的弹性之差。在第四变化部284d中产生了变化区域50的第三部分282c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边界的弹性之差。
[0144] 因此,使第五挠性部80中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一挠性部72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使第五挠性部80中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二挠性部74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尤其是,在第五挠性部80中,在它们的边界(第一至第四变化部284a、284b、284c、284d)处阶段性地使弯曲难度变化。具体而言,第五挠性部80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阶段性地难弯曲。
[0145]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10的作用进行说明。这里,作为插入设备10的插入部12的插入对象的管路,以大肠为例进行说明。
[0146] 插入设备10的用户把持挠性管26中的第二挠性部74或者第三挠性部76。而且,按照前端硬质部22、弯曲部24、挠性管26的顺序将插入部12从肛门向大肠的适当地弯曲且狭窄的管路内插入。用户将把持位置逐渐改变到挠性管26中的基端侧的位置,并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管路内的里侧插入。
[0147] 在第五挠性部80中,在从第五挠性部80的前端到第二挠性部74的前端的范围内,弯曲难度和弹性被阶段性地提高,并接近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和弹性。
[0148] 第五挠性部80比第一挠性部72难弯曲,但比第二挠性部74容易弯曲。因此,第五挠性部80的弯曲难度是能够借助从大肠的管路的屈曲部的内周面(内壁)受到的外力等而弯曲的程度。第一挠性部72与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之差通过配置于该第一与第二挠性部72、74之间的第五挠性部80而变得更平滑。
[0149] 例如在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被向在从肛门到大肠的深部的范围内的部位等的管路内插入的情况下,第一挠性部72沿着管路的内周面适当地弯曲。而且,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也由于被施加从管路的内周面受到的超过弯曲难度的外力而弯曲。因此,包含第一挠性部72、第五挠性部80以及第二挠性部74在内的插入部12沿着大肠那样的具有柔性的管路的屈曲而弯曲。
[0150] 第五挠性部80发挥比第一挠性部72高且比第二挠性部74低的弹性。因此,即使第五挠性部80弯曲,也要使大肠的屈曲部成为大致直线状。第五挠性部80易于借助其弹性而使其弯曲的状态恢复成大致笔直。因此,第五挠性部80在第一挠性部72越过了管路的屈曲位置后利用第五挠性部80的弹性和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将管路的屈曲部位调整为大致直线状。此时,在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弯曲后,将插入部12稍微拔出以减小施加于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的外力。而且,更容易发挥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各自的弹性。因此,例如将S状结肠等弯曲半径较小的管路调整为大致直线状。此时,由于第一挠性部72也具有弹性,因此恢复成大致笔直。因此,能够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管路的深部插入。
[0151] 而且,通过按照第一挠性部72、第五挠性部80、第二挠性部74的顺序适当地弯曲,在超过了屈曲位置后,利用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使管路成为大致直线状,能够防止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或者挠性管26的前端26a按压大肠的内壁面的所谓的粘附(stick)现象。
[0152] 这样,插入部12的挠性管26的第一挠性部72、第五挠性部80以及第二挠性部74与从管路的内周面施加的外力对应地适当地弯曲,一边利用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的弹性反复将管路调整为大致直线状,一边使插入部12的前端部12a向里侧移动。
[0153] 第五挠性部80进行调节使得第二挠性部74的前端与第一挠性部72的基端之间的弯曲易度之差平缓。因此,例如在用户一边把持着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一边进行按压以使得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管路的里侧移动时,能够容易地将该力从该把持位置经由第三挠性部76、第二挠性部74、第五挠性部80朝向第一挠性部72即挠性管26的前端26a传递。
[0154] 因此,不仅能够防止在用户把持着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将插入部12即挠性管26在管路内向管路的里侧压入时,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与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之间的第三挠性部76的挠曲和第四挠性部78的前端部自身的挠曲,还能够防止第五挠性部80的挠曲。即,用户沿着长度轴L压入挠性管26的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的作业的力被可靠地从该位置通过第三挠性部76、第二挠性部74、第五挠性部80传递到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
[0155] 因此,通过在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配设第三挠性部76且在第一挠性部72与第二挠性部74之间配设第五挠性部80,当在从挠性管26的第二挠性部74的基端位置到基端侧的范围内的部位被施加了使挠性管26沿着长度轴L前进的力时,该力易于被传递到第二挠性部74,并且通过第五挠性部80,该力易于从第二挠性部74被传递到第一挠性部72。因此,插入设备10的用户使用右手进行保持的第三挠性部76和/或第四挠性部78的操作力量易于从该保持的位置传递到挠性管26的前端26a(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易于将挠性管26向管路内的里侧插入。换言之,易于将插入部12的前端12a向管路内的里侧插入。
[0156] 像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入设备10,可知以下内容。
[0157] 在螺旋管32的第一疏卷区域44的基端与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的前端之间配置变化区域50,使螺旋管32的弯曲难度和弹性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提高。因此,通过在这样的螺旋管32的外侧包覆维持恒定的弯曲难度和弹性的外皮34,使第一挠性部72与第五挠性部80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阶段性地平缓地变化。而且,使第五挠性部80与第二挠性部74之间的弯曲难度和弹性阶段性地平缓地变化。
[0158] 通过将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配置于挠性管26的前端部侧,能够对相对于管路的外力发挥良好的弯曲性并且发挥良好的弹性。因此,在插入部12的挠性管26沿着大肠那样的具有柔性的管路的屈曲而弯曲并且第五挠性部80和第二挠性部74越过了管路的屈曲位置后,能够利用挠性管26的弹性(弯曲的挠性管26想要恢复成直线状的性质)将屈曲部位调整为大致直线状并向深部插入。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与弹性较低的挠性管相比,在插入时容易使管路大致直线化。
[0159] 并且,通过利用第三挠性部76来调节第二挠性部74与第四挠性部78之间的部位的弯曲难度并且利用第五挠性部80来调节第一挠性部72与第二挠性部74之间的部位的弯曲难度,能够更容易地传递相对于管路的、从挠性管26的第三和/或第四挠性部76、78朝向第一挠性部72的前端26a的压入力。
[0160]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易于向管路内的里侧(深部)插入的挠性管26和具有这样的挠性管26的插入设备10。
[0161] 接下来,使用图1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0162] 如图14所示,螺旋管32的变化区域50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图8所示的变化区域48具有相反的构造。即,图14所示的变化区域50是与图8所示的变化区域48沿着长度轴L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相反的构造。变化区域50沿着长度轴L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从远离密卷区域42的位置朝向密卷区域42的位置)具有第一部分(保持区域)362和第二部分(保持区域)364。
[0163] 第一部分362交替地具有第一短疏卷部372a和第一短密卷部372b,其中,在该第一短疏卷部372a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分开,在该第一短密卷部372b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借助初始张力而被赋予了密合力。第一短疏卷部372a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疏卷区域44和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窄。因此,第一短疏卷部372a的弹性比第一疏卷区域44和疏卷部54高。第一短密卷部372b具有比密卷部52低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并且,第一短密卷部372b相对于密卷部52而言,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较短。
[0164] 第二部分364交替地具有第二短疏卷部374a和第二短密卷部374b,其中,在该第二短疏卷部374a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分开,在该第二短密卷部374b中,相邻的线状部件32a之间借助初始张力而被赋予了密合力。第二短疏卷部374a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疏卷区域44和密卷区域42的疏卷部54窄。因此,第二短疏卷部374a的弹性比第一疏卷区域44和疏卷部54高。第二短密卷部374b具有比密卷部52低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并且,第一短密卷部374b相对于密卷部52而言,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较短。
[0165] 第二短疏卷部374a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间隔比第一短疏卷部372a稍窄。因此,第二短疏卷部374a的弹性比第一疏卷区域44和第一短疏卷部372a高。
[0166] 第二短密卷部374b具有比第一短密卷部372b高且比密卷区域42的密卷部52低的线状部件32a彼此的密合力。并且,第二短密卷部374b相对于密卷部52而言,沿着长度轴L形成得充分短。
[0167] 即,本变形例的变化区域50具有多个保持区域362、364,在该多个保持区域362、364中,弹性分别保持为恒定,随着从接近于密卷区域42的位置沿着长度轴L远离,弹性阶段性地降低。
[0168] 另外,使外皮34的弯曲难度(弹性)在从其前端到基端的范围内是恒定的。
[0169] 而且,第五挠性部80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具有比第一挠性部72难弯曲的第一部分(保持区域)382和比第一部分382难弯曲的第二部分(保持区域)384。
[0170] 第五挠性部80随着沿着长度轴L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逐渐使弯曲难度和弹性从第一挠性部72接近第二挠性部74。
[0171] 这样,使第五挠性部80中的前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一挠性部72的弯曲难度,使第五挠性部80中的基端部的弯曲难度接近第二挠性部74的弯曲难度。尤其是,在第五挠性部80中,随着沿着长度轴L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阶段性地逐渐使弯曲难度从第一挠性部72接近第二挠性部74。即,利用第五挠性部80,防止了第一与第二挠性部72、74之间的急剧的弹性的变化。因此,能够极力防止由于外力的负载而使第一挠性部72与第五挠性部80之间、第五挠性部80与第二挠性部74之间急剧地弯曲。
[0172] 接下来,使用图15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包含各个变形例在内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73] 如图15所示,螺旋管32具有第一疏卷区域44、密卷区域42以及第二疏卷区域46。本实施方式的挠性管26被去除了图12所示的基端侧的变化区域48。即,挠性管26从其前端朝向基端依次具有第一挠性部72、第五挠性部80、第二挠性部74以及第四挠性部78。也优选这样形成挠性管26。
[0174] 至此,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几个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所有的实施。
[0175] 标号说明
[0176] 26:挠性管;26a:前端;26b:基端;32:螺旋管;32a:线状部件;34:外皮;42:密卷区域;44:第一疏卷区域(前端侧疏卷区域);46:第二疏卷区域(基端侧疏卷区域);48:基端侧变化区域;52:密卷部;54:疏卷部;62:第一保持区域;64:第二保持区域;66:第三保持区域;72:第一挠性部;74:第二挠性部;76:第三挠性部;78:第四挠性部;82a:第一部分(第一保持区域);82b:第二部分(第二保持区域);82c:第三部分(第三保持区域);84a:第一降低部;
84b:第二降低部;84c:第三降低部;84d:第四降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