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室外机及其空调器降噪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169792.0

文献号 : CN1067052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梁健巧薛玮飞覃强

申请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降噪装置,其包括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出风口处的导风圈,导风圈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翻边与前面板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凹槽内沿着导风圈设置有降噪件,降噪件的迎风面是吸音面,降噪件具有贴合凹槽内的第一侧面。吸音面的吸音材料为吸音棉、海棉、棉毛织物或玻璃纤维。通过降噪件的吸音面吸收逃离导风圈的翻边的气流压力,降低气流速度,气流被弱化,有效地减少了导风圈处形成的回流和蜗流,大大降低了空调器内腔的噪音,达到了降低空调器噪音和改善空调器音质和听觉舒适性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的室内机及室外机,从用户所能感受到的总体噪音来看,风机的噪音值由48.5分贝下降到47.3分贝。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器降噪装置,其包括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圈,气流穿过所述导风圈并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设置于一个前面板上,所述导风圈的翻边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沿着所述导风圈设置有降噪件,所述降噪件的迎风面是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面,所述降噪件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第一侧面,所述吸音面的吸音材料为吸音棉、海棉、棉毛织物或玻璃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形成有粘胶层,所述降噪件与所述环形凹槽通过所述粘胶层而粘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包括多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各个所述本体分布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每一个所述本体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侧面,每一个所述本体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包括多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各个所述本体分布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每一个所述本体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侧面,每一个所述本体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有空隙,该空隙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与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有空隙,该空隙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与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本体以所述出风口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180度。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本体以所述出风口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180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及将各个所述本体的自由端部相连接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圆环而围于所述环形凹槽内的连接部,每一个所述本体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侧面,每一个所述本体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一个,所述连接部为一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的两个自由端部以形成一个完整圆环而围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多个,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各个所述连接部连接于相邻所述本体之间并共同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范围为15度至180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与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

13.如权利要求3-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共同形成所述本体的外围形状,所述第一侧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侧面为受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约束而形成的表面。

14.如权利要求3-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围为由第一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所述本体的中部形成有空腔,所述本体的所述空腔中填设有由第二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件或填有比所述第一吸音材料硬的硬性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材料比所述第一吸音材料的密度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件为保温管、橡胶件、塑料件、泡沫件或钣金件。

17.如权利要求3-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设置于该本体的外围且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及包裹于所述吸音层内的内软层,所述内软层为实心层或空心层,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吸音层之间存在有间隙。

18.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机及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所述导风圈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风机带动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并由所述导风圈处排出。

19.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机及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所述导风圈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风机带动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并由所述导风圈处排出。

说明书 :

空调器室内机、室外机及其空调器降噪装置

[0001] 本申请为中国申请日2014年11月13日,申请号为201410641173.1,名称为“空调器室内机、室外机及其空调器降噪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空调器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空调器上的导风圈大多是采用向外翻边再扩成喇叭口的结构形式,如此,在导风圈的迎风侧形成了一圈翻边,这样就导致轴流风叶工作时,部分气流脱离了导风圈吹到了前面板上形成回流,在导风圈根部位置产生较大蜗流,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特别是此处形成的蜗流噪音会直接透过换热器往空调器背部和左侧部传递,因此,最终造成空调器噪音大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降噪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器噪音大而影响听觉舒适性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降噪装置,其包括出风口及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圈,气流穿过所述导风圈并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导风圈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所述导风圈的翻边与所述前面板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沿着所述导风圈设置有降噪件,所述降噪件的迎风面是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面,所述降噪件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第一侧面,所述吸音面的吸音材料为吸音棉、海棉、棉毛织物或玻璃纤维。
[0006]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降噪件,且降噪件沿着导风圈设置在环形凹槽内,降噪件贴合于环形凹槽内,降噪件形成有迎风面,且该迎风面为吸音面,通过降噪件的吸音面吸收逃离导风圈的翻边的气流压力,降低气流速度,气流被弱化,有效地减少了导风圈处形成的回流和蜗流,大大地降低了空调器内腔的噪音,特别是四面八方各点的噪音值,达到了降低空调器噪音和改善空调器音质和听觉舒适性的目的。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形成有粘胶层,所述降噪件与所述环形凹槽通过所述粘胶层而粘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件包括多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各个所述本体分布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每一个所述本体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侧面,每一个所述本体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
[0009]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有空隙,该空隙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与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
[0010]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本体以所述出风口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180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及将各个所述本体的自由端部相连接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圆环而围于所述环形凹槽内的连接部,每一个所述本体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侧面,每一个所述本体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一个,所述连接部为一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本体的两个自由端部以形成一个完整圆环而围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为多个,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各个所述连接部连接于相邻所述本体之间并共同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时与所述出风口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范围为15度至180度。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与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共同形成所述本体的外围形状,所述第一侧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侧面为受所述前面板的侧部结构的约束而形成的表面。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围为由第一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所述本体的中部形成有空腔,所述本体的所述空腔中填设有由第二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件或填有比所述第一吸音材料硬的硬性件。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音材料比所述第一吸音材料的密度大。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硬性件为保温管、橡胶件、塑料件、泡沫件或钣金件。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设置于该本体的外围且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及包裹于所述吸音层内的内软层,所述内软层为实心层或空心层。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吸音层之间存在有间隙。
[002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机及换热器,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所述导风圈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风机带动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并由所述导风圈处排出。
[0022]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具有前面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机及换热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所述导风圈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风机带动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并由所述导风圈处排出。
[0023] 上述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室内机应用了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从用户所能感受到的总体噪音来看,风机的噪音值由48.5dB(A)下降到47.3dB(A),在空调器的风机噪音难以突破的今天,本发明的风机噪音值由48.5dB(A)下降到47.3dB(A)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提升了用户的听觉舒适性,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降噪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0025] 图2是图1的空调器降噪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26] 图3是图2的空调器降噪装置的降噪件的立体图。
[0027] 图4是图3的降噪件的正视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降噪装置的降噪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降噪装置的降噪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示出了不带有降噪件的空调器在风机的各个运转频率时的频谱图。
[0031] 图8示出了带有降噪件的空调器在风机的各个运转频率时的频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3]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包括前面板10、开设于所述前面板10上的出风口11及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1处的导风圈20,气流穿过所述导风圈20并由所述出风口11排出,所述导风圈20的迎风侧周缘向外形成有翻边21,所述导风圈20的翻边21与所述前面板10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22,所述环形凹槽22内沿着所述导风圈20设置有降噪件30,所述降噪件30的迎风面是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面31,所述降噪件30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22内的第一侧面32。
[0034] 当空调器工作时,通过换热器的气流大部分能通过导风圈20吹向空调器的外部空间,但由于导风圈20的翻边21影响,一部分气流偏出了导风圈20吹到了前面板10内壁面上形成了回流和蜗流,从而增大了空调器内腔的噪音和出风口11处的噪音值,特别是空调器左侧和后侧方的噪音值,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降噪件30,且降噪件30沿着导风圈20设置在环形凹槽22内,降噪件30贴合于环形凹槽22内,降噪件30形成有迎风面,且该迎风面为吸音面31,通过降噪件30的吸音面31吸收逃离导风圈20的翻边21的气流压力,降低气流速度,气流被弱化,有效地减少了导风圈20处形成的回流和蜗流,大大地降低了空调器内腔的噪音,特别是四面八方各点的噪音值,达到了降低空调器噪音和改善空调器音质和听觉舒适性的目的。
[0035] 吸音面31的吸音材料可为吸音棉、海棉、棉毛织物、玻璃纤维等吸音材料。
[0036] 所述降噪件30的第一侧面32与所述环形凹槽22的槽内贴合,这里所说的“贴合”意思是降噪件30的第一侧面32与环形凹槽22之间相贴,当然,降噪件30的第一侧面32与环形凹槽22之间可以粘结在一起,也可以不粘结在一起,以下涉及两者贴合均为此意,不再赘述。
[0037] 对于降噪件30的第一侧面32与环形凹槽22粘结在一起的技术方案,具体地,所述降噪件30的所述第一侧面32与所述环形凹槽22之间形成有粘胶层,所述降噪件30与所述环形凹槽22通过所述粘胶层而粘接,通过粘胶层的粘结作用,将降噪件30与环形凹槽22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对于两者贴合且粘结的技术方案可均为通过两者之间的粘胶层而粘结,以下不再赘述。
[0038] 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所述降噪件3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33及将各个所述本体33的自由端部相连接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圆环而围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的连接部34,每一个所述本体33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22内的所述第一侧面32,每一个所述本体33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31。所述本体33呈长条片状,并弯曲通过连接部34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所述第一侧面32是指本体33的内圈面。通过本体33的迎风面吸收导风圈20翻边21处的气流,将该气流的压力、速度降低,弱化,从而达到实质上的降噪。
[0039] 降噪件30的形成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本体33及连接部34的连接组成圆环,而具体实现圆环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体地,所述本体33为一个,所述连接部34为一个,所述连接部34连接所述本体33的两个自由端部以形成一个完整圆环而围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所述本体33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30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时与所述出风口11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通过一根长条片状的本体33弯曲,并通过连接部34连接本体33的两个自由端部,以使本体33与连接部34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同样地,实现圆环可以采用第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请同时参阅图6,具体地,所述本体33为多个,所述连接部34为多个,各个所述连接部34连接于相邻所述本体33之间并共同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所述本体33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30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时与所述出风口11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范围为15度至180度,各个本体33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各个本体33的圆弧中心角在15度至180度的范围选用哪一个角度,根据降噪件30在环形凹槽22内的设置,适合放较长一段本体33的位置,该本体33的圆弧中心角较大,适合放较短一段本体33的位置,该本体33的圆弧中心角较小,且本体3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
[0040] 对于具有连接部34的降噪件30来说,所述连接部34包括毛面体(图未示)及撕离或勾合于所述毛面体上的勾面体(图未示)。具体地,对于第一实施例来说,毛面体连接于本体33的两个自由端部中的一个,勾面体连接于本体33的两个自由端部中的另一个,通过毛面体与勾面体的勾合实现本体33的两个自由端部的连接,毛面体与勾面体之间互相撕离,实现本体33的两个自由端部的断开,在安装降噪件30时,将本体33由导风圈20的一侧套入环形凹槽22内,然后将连接部34的毛面体与勾面体勾合,使本体33紧紧贴合于环形凹槽22内;
对于第三实施例来说,连接部34的毛面体连接于其中一个本体33的自由端部,该连接部34的勾面体连接于相邻本体33的相对自由端部,以使相邻两个本体33的相对自由端部相连接,以此,各个连接部34将所有本体33串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
[0041] 对于具有连接部34的降噪件30来说,所述连接部34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30与所述前面板10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如果采用完整的一圏本体33(即该本体33呈封闭环)放置于环形凹槽22内,当该封闭本体33与前面板10的侧部结构有干涉时,该封闭本体33无法使用,在本发明中,将封闭本体33与前面板10的侧部结构相干涉的地方,以连接部34来替代,同样可以实现降噪的目的,而且不需要彻底更换新的降噪件30。
[0042] 对于具有连接部34的降噪件30来说,该连接部34可具体为魔术贴。
[0043] 降噪件30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具体请同时参阅图5,所述降噪件30包括多个具有两个自由端部的本体33,各个所述本体33分布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每一个所述本体33具有贴合所述环形凹槽22内的所述第一侧面32,每一个所述本体33的迎风面为所述吸音面31。通过各个独立的本体33分布于环形凹槽22内,通过各个本体33的迎风面的吸音作用来吸收逃离导风圈20的翻边21的气流压力,降低气流速度,气流被弱化,有效地减少了导风圈20处形成的回流和蜗流,大大地降低了空调器内腔的噪音,特别是四面八方各点的噪音值,达到了降低空调器噪音和改善空调器音质和听觉舒适性的目的。
[0044] 在这里,各个本体33与环形凹槽22之间的贴合可以通过二者之间的粘结层相粘结,可以理解地,也可以不通粘结层相粘结。
[0045] 对于第二实施例来说,相邻两个所述本体33之间形成有空隙,该空隙所对应的位置为所述降噪件30与所述前面板10的侧部结构的干涉处,避免了降噪件30与前面板10的侧部结构之间的干涉。
[0046] 对于第二实施例来说,各个所述本体33以所述出风口11的圆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本体33的相对两个自由端于所述降噪件30围设于所述环形凹槽22内时与所述出风口11的圆心形成的圆弧中心角α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180度。各个本体33形成的圆弧中心角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各个本体33的圆弧中心角在15度至180度的范围选用哪一个角度,根据降噪件30在环形凹槽22内的设置,适合放较长一段本体33的位置,该本体33的圆弧中心角较大,适合放较短一段本体33的位置,该本体33的圆弧中心角较小,且本体3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
[0047] 无论是第一、第二实施例,还是第三实施例,所述本体33还均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32相对的第二侧面35,该第二侧面35为外圈面,所述第一侧面32与所述第二侧面35共同形成所述本体33的外围形状。具体地,所述第一侧面32为圆弧状,所述第二侧面35为受所述前面板10的侧部结构的约束而形成的表面。
[0048] 无论是第一、第二实施例,还是第三实施例,对于所述本体33本身的结构来说,具体可以为:所述本体33的外围为由第一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图未示),所述本体33的中部形成有空腔(图未示),所述本体33的所述空腔中填设有由第二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件(图未示)或填有比所述第一吸音材料硬的硬性件(图未示)。当本体33的空腔中填设有吸音件,吸音件的第二吸音材料与吸音层的第一吸音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吸音材料可以比第一吸音材料密度大,由此,吸音件会比吸音层的强度大,吸音件可以作为吸音层的支撑,同样也起到了吸音的作用,优选地,吸音件与吸音层之间可以存在有间隙,此时,吸音层为一个横截面为闭合的环层;当本体33的空腔中填有硬性件,该硬性件起到支撑吸音层的作用,该硬性件可为保温管,也可以为其它橡胶件、塑料件、泡沫件或钣金件等。
[0049] 或者,无论是第一、第二实施例,还是第三实施例,对于所述本体33本身的结构来说,所述本体33包括设置于该本体33的外围且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图未示)及包裹于所述吸音层内的内软层(图未示),所述内软层为实心层或空心层。吸音层为一个横截面为闭合的环层,该环层内设置有内软层,方便本体33以随意形状的弯曲。优选地,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吸音层之间存在有间隙,使本体33更随意、更方便地弯曲。
[0050] 上述的空调器降噪装置完全可以应用于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室内机上,以达到对室外机及室内机的整体降噪。具体地,所述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具有所述前面板10的壳体(图未示),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图未示)与所述出风口11(图未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11之间形成有风道(图未示),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机(图未示)及换热器(图未示),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的导风圈20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0的内侧,所述风机带动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并由所述导风圈20处排出。
[0051] 具体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所述前面板10的壳体(图未示),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图未示)与所述出风口11(图未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11之间形成有风道(图未示),所述风道中设置有风机(图未示)及换热器(图未示),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的所述导风圈20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0的内侧,所述风机带动气流通过所述换热器并由所述导风圈20处排出。
[0052] 请同时参阅图7和图8,图7和图8的横轴为风机的各个频率值,纵轴为噪音值,图中的柱形图代表风机在各个频率下对应的噪音值,无论是空调器室内机,还是空调器室外机,应用了上述空调器降噪装置以后,从总体上来看,风机的各个频率下的噪音值均有所减小,从总体的噪音来看,即从用户所能感受到的总体噪音来看,风机的噪音值由48.5dB(A)下降到47.3dB(A),在空调器的风机噪音难以突破的今天,本发明的风机噪音值由48.5dB(A)下降到47.3dB(A)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提升了用户的听觉舒适性,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