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14350.7

文献号 : CN1067337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叶建学李志善徐群杰

申请人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包括支架、除油机构和涂油机构,除油机构包括上弧形壳体、下弧形壳体和小型热风机,上弧形壳体与下弧形壳体能够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中空圆管,下弧形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在上弧形壳体外侧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导风管,导风管通过一软管与小型热风机相连接,涂油机构包括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在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内均套置一推油活塞。本装置采用机械清除与加热清除两种处理方式对钢丝绳外侧油污进行处理,提高了钢丝绳表面油污的清洁效果,同时,本装置上设置的涂油机构能够在清除油污后的第一时间内对钢丝绳进行涂油工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除油机构和涂油机构,所述除油机构包括上弧形壳体、下弧形壳体和小型热风机,所述上弧形壳体与下弧形壳体能够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中空圆管,所述上弧形壳体的一侧与所述下弧形壳体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弧形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弧形壳体的另一侧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下弧形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所述下弧形壳体与所述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的顶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底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上弧形壳体外侧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通过一软管与所述小型热风机相连接;

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所述左涂油管的前端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左中空环形出油嘴,所述右涂油管的前端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右中空环形出油嘴,在所述左中空环形出油嘴和右中空环形出油嘴内侧上均设置有出油孔,在所述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内均套置一推油活塞,在每一个所述推油活塞杆的外端设置一L型连杆,在所述L型连杆的长杆上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L型连杆的长杆可通过一连接套管相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管两端各设置有一段旋向不同的内螺纹,在所述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外侧均设置一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分别通过一支腿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的一端均设置一刮油机构,所述刮油机构包括导向滑槽、L型限位板、弹簧和活动刮油板,所述活动刮油板的两侧套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之间,所述活动刮油板上侧设置的一导向杆套置在相应的所述L型限位板内,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活动刮油板与所述L型限位板之间,所述活动刮油板可沿着所述上弧形壳体或者下弧形壳体的径向方向上下移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和所述L型限位板均设置在相应的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刮油板为一环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内部均设置有若干相对的半锥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连接套管外侧壁上设置有三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拨杆。

说明书 :

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利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有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固定卷扬后拉式水闸启闭方式来实现水闸的控制。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水闸启闭机的工作环境,启闭机大部分都配有机房,在机房相应的位置预留有钢丝绳孔口,以便钢丝绳穿过孔口与水闸闸门相连接。为了保证闸门顺利开启关闭,水利工作人员需要对钢丝绳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由于钢丝绳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导致其表面会存积大量灰尘,灰尘与钢丝绳表面黄油混在一起形成黏稠的油污,油污过多会影响钢丝绳的使用,故需要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在清理钢丝绳油污时,工作人员一般采用抹布擦拭,然后涂抹新黄油,因油污较黏稠,抹布擦拭去油效果不明显,同时,也不利于新黄油的涂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本装置采用机械清除与加热清除两种处理方式对钢丝绳外侧油污进行处理,提高了钢丝绳表面油污的清洁效果,同时,本装置上设置的涂油机构能够在清除油污后的第一时间内对钢丝绳进行涂油工作。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除油机构和涂油机构,所述除油机构包括上弧形壳体、下弧形壳体和小型热风机,所述上弧形壳体与下弧形壳体能够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中空圆管,所述上弧形壳体的一侧与所述下弧形壳体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弧形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弧形壳体的另一侧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下弧形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所述下弧形壳体与所述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的顶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腿和第二伸缩支腿底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上弧形壳体外侧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通过一软管与所述小型热风机相连接;
[0005] 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所述左涂油管的前端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左中空环形出油嘴,所述右涂油管的前端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右中空环形出油嘴,在所述左中空环形出油嘴和右中空环形出油嘴内侧上均设置有出油孔,在所述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内均套置一推油活塞,在每一个所述推油活塞杆的外端设置一L型连杆,在所述L型连杆的长杆上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L型连杆的长杆可通过一连接套管相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管两端各设置有一段旋向不同的内螺纹,在所述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外侧均设置一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分别通过一支腿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0006] 优选的,在所述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的一端均设置一刮油机构,所述刮油机构包括导向滑槽、L型限位板、弹簧和活动刮油板,所述活动刮油板的两侧套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之间,所述活动刮油板上侧设置的一导向杆套置在相应的所述L型限位板内,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导向杆上且位于所述活动刮油板与所述L型限位板之间,所述活动刮油板可沿着所述上弧形壳体或者下弧形壳体的径向方向上下移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和所述L型限位板均设置在相应的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上。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刮油板为一环形板。
[0008] 优选的,在所述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内部均设置有若干相对的半锥形板。
[0009]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套管外侧壁上设置有三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拨杆。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扣合在钢丝绳上,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下端设置的活动刮油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与钢丝绳的外侧贴合,随着钢丝绳的不断前进,活动刮油板可对油污进行刮取处理,从而实现了油污初步清除,随着钢丝绳的继续运动,经过活动刮油板的钢丝绳在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组成的中空圆管内,被通过导气管进入的热气进行加热再处理,热气能够实现油污的融化使其脱离钢丝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油污的清洁效果,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内部设置的半锥形板,在上弧形壳体和下弧形壳体扣合之后,可形成一个上下都开口的圆锥形喇叭,钢丝绳从圆锥形喇叭内穿过,热气流在经过圆柱形喇叭时,因圆锥形喇叭的收缩作用,使得热气流在经过圆锥形喇叭小口时,气流速度增大,从而增大了热气流对钢丝绳的冲洗作用,提高了油污清除效果;通过不停旋转连接套管,可将左涂油管和右涂油管内的黄油不断的涂抹到钢丝绳上,左中空环形出油嘴和右中空环形出油嘴环抱在钢丝绳外侧,可实现对钢丝绳外侧均匀涂抹。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4] 图3除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上弧形壳体与下弧形壳体扣合后的剖视图;
[0016] 图5为左中空环形出油嘴的剖视图;
[0017] 图中:1 支架、11 第一长圆孔、12 第二长圆孔、21 上弧形壳体、211 导气管、212 半锥形板、22 下弧形壳体、221 半锥形板、23 第一伸缩支腿、24 第二伸缩支腿、241 定位螺栓、25 活动刮油板、251 导向杆、26 导向滑槽、27 弹簧、28 L型限位板、31 左涂油管、311 左支腿、3111 第三长圆孔、312 左调节板、32 右涂油管、321 右支腿、3211 第四长圆孔、322 支撑底板、3221 通孔、323 右调节板、33 活塞、34 L型连杆、35 连接套管、351 拨杆、36 左中空环形出油嘴、361 出油孔、37 右中空环形出油嘴、4 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式卷扬启闭机钢丝绳油污清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除油机构和涂油机构,所述除油机构包括上弧形壳体21、下弧形壳体22和小型热风机(为保持附图清晰,在附图中未将其画出),小型热风机为市场上成熟产品,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热风,所述上弧形壳体21与下弧形壳体22能够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中空圆管,所述上弧形壳体21的一侧与所述下弧形壳体22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上弧形壳体21的另一侧与所述下弧形壳体22的另一侧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上弧形壳体21和下弧形壳体22的上述连接方式,可顺利实现两者在钢丝绳4上的扣合与脱离,所述下弧形壳体22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支腿23和第二伸缩支腿24,所述下弧形壳体22与所述第一伸缩支腿23和第二伸缩支腿24的顶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腿23和第二伸缩支腿24底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在上弧形壳体21和下弧形壳体22安装时,其需要与钢丝绳4的倾斜角度相配合,为便于调整下弧形壳体22的倾斜角度,在此,在第二伸缩支撑腿24的底部设置一螺纹孔,在第二伸缩支撑腿24与支架1接触的部位设置一第一长圆孔11,一螺栓穿过第一长圆孔和第二伸缩支撑腿24底部设置的螺纹孔来实现第二伸缩支撑腿24的固定与调整,第一伸缩支撑腿23和第二伸缩支撑腿
24的伸缩固定原理为本领域内常用技术,故对其详细结构组成,不再做详细描述。通过第一伸缩支撑腿23的高度及第二伸缩支撑腿24的支撑高度及支撑位置,完全可实现下弧形壳体
24与钢丝绳4的倾斜配合,从而为除油污提供了保障。为实现钢丝绳4油污的初步清除,在此,在所述上弧形壳体21和下弧形壳体22的一端均设置一刮油机构,所述刮油机构包括导向滑槽26、L型限位板28、弹簧27和活动刮油板25,所述活动刮油板25的两侧套置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26之间,所述活动刮油板25上侧设置的一导向杆251套置在相应的所述L型限位板28内,所述弹簧27套置在所述导向杆251上且位于所述活动刮油板25与所述L型限位板28之间,所述活动刮油板25可沿着所述上弧形壳体21或者下弧形壳体22的径向方向上下移动,两个所述导向滑槽26和所述L型限位板28均设置在相对应的上弧形壳体21和下弧形壳体22上,在弹簧27的作用下,两个活动刮油板25能够与钢丝绳4紧密贴合,进一步的,将活动刮油板25设置为环形板,使的两个活动刮油板25能够与钢丝绳4的整个圆周相贴合,提高了除油效果。
[0020] 在上弧形壳体21外侧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导风管211,所述导风管211通过一软管(为保持附图清晰,在附图中未将软管画出)与所述小型热风机相连接,软管的作用是将小型热风机产生的热气传传递到上弧形壳体21内,为便于热气流加热清除钢丝绳4上的油污,在此,在上弧形壳体21和下弧形壳体22内部均设置有若干相对的半锥形板,上弧形壳体21上设置的半锥形板212和下弧形壳体22上设置的半锥形板221扣合在一起,可形成一个上下都开口的圆锥形喇叭,钢丝绳4从圆锥形喇叭内穿过,热气流在经过圆柱形喇叭时,因圆锥形喇叭的收缩作用,使得热气流在经过圆锥形喇叭小口时,气流速度增大,从而增大了热气流对钢丝绳4的冲洗作用,提高了油污清除效果,因两个活动刮油板25与钢丝绳4紧密贴合,故热气流大部分会从远离活动刮油板25的一端流出,从而延长了热气流的清除行程。
[0021] 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的结构相同,左涂油管31的前端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左中空环形出油嘴36,所述右涂油管32的前端设置一与其内部相贯通的右中空环形出油嘴37,在所述左中空环形出油嘴36内侧上设置有出油孔361,在右中空环形出油嘴37内同样设置有出油孔,在所述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内均套置一推油活塞33,在每一个所述推油活塞杆33的外端设置一L型连杆34,在所述L型连杆34的长杆上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L型连杆34的长杆可通过一连接套管35相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管35两端各设置有一段旋向不同的内螺纹,通过旋转连接套管35可实现两个推油活塞33的相对运动,推油活塞33能够将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内的黄油通过出油孔缓慢的推出,为便于旋转连接套管35,在连接套管3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三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拨杆351,在所述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外侧均设置一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分别通过一支腿与所述支架1相连接,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需要与钢丝绳4的倾斜角度相配合,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左涂油管31和右涂油管32在支架1上设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左涂油管31上设置一左调节板312,通过螺栓将左调节板312固定在左支腿311上端设置的第三长圆孔3111内,通过调节螺栓可实现左调节板312在左支腿311上的高度,左支腿311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在右涂油管32上设置一右调节板323,通过螺栓将右调节板323固定在右支腿321上端的第四长圆孔3211内,通过调节螺栓可实现右调节板323在右支腿321上的高度,在右支腿321的下方设置一带有两通孔3221的支撑底板322,通过螺栓穿过通孔3221及第二长圆孔12实现右支撑腿321在支架1上的固定,通过调节螺栓可实现右支撑腿
321在第二长圆孔12内的移动。
[0022]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0023]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