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147893.8

文献号 : CN1067440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属斌王伟军

申请人 : 浙江万事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包括机架和多个络筒机构,多个络筒机构依次横向设置在机架上,络筒机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盛纱横梁、退绕机构、超喂轮、上油机构、和卷绕机构,超喂轮与退绕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子张力仪,上油机构与超喂轮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张力仪,第一电子张力仪的预设张力大于第二电子张力仪的预设张力,本发明中,第一电子张力仪控制退绕机构的线速度和超喂轮的线速度,通过一个较大的张力设定,将粘连的线顺时针抽出,第二电子张力仪就控制卷绕装置和超喂轮装置的线速度,使得超喂轮喂入纱线平稳。

权利要求 :

1.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包括机架(1)和多个络筒机构,多个所述络筒机构依次横向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络筒机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盛纱横梁(2)、退绕机构(3)、超喂轮(5)、上油机构(4)、和卷绕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喂轮(5)与退绕机构(3)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子张力仪(6),所述上油机构(4)与超喂轮(5)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张力仪(7),所述第一电子张力仪(6)的预设张力大于第二电子张力仪(7)的预设张力,绕线时,纺织线从原纱筒伸出后,先经过退绕机构(3),再经过第一电子张力仪(6),然后经过超喂轮(5),再经过第二电子张力仪(7),然后经过上油机构(4),最后绕到卷绕机构(9)上的空纱筒上,所述卷绕机构(9)包括机箱(51),所述机箱(5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机箱(51)内设置有电机(52),所述电机(52)的转轴(53)从机箱(51)背向机架(1)的一侧伸出,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空纱筒的纱筒架(54),所述纱筒架(54)包括三个成圆周分布在转轴(53)上的分体(541),所述分体(541)可沿转轴(53)的半径方向运动,以固定或放开空纱筒,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体(541)沿转轴(53)的半径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手柄(81)、驱动管(82)、弹簧(83)、钢珠(84)、驱动块(85)和滑块(86),所述分体(541)靠近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从内向外逐渐扩大的开口,所述滑块(86)设置在转轴(53)上并可沿转轴(53)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滑块(86)上设置有与开口相适配的斜面,所述手柄(81)铰接在机架(1)上,其一端在手柄(81)转动时推动滑块(86)滑移,所述驱动管(82)固定在手柄(81)上,所述弹簧(83)设置在驱动管(82)内,所述驱动块(85)上设置有呈W形的驱动槽(87),所述钢珠(84)夹设在弹簧(83)与驱动槽(87)之间且部分嵌入驱动管(8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2)的转轴(53)的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滑轨(542),所述滑轨(542)背向转轴(5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543),所述分体(541)上设置有滑槽(544)和用于容纳限位块(543)的限位槽(545),所述限位块(54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滑槽(544)的截面积,所述分体(541)可沿滑轨(542)滑移,所述限位块(543)卡住限位槽(545)的槽壁,防止限位块(543)从滑槽(544)内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机构(4)包括壳体(41)、上油电机(42)、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所述壳体(41)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41)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上油电机(42)设置在壳体(41)内,所述主动齿轮(43)与上油电机(42)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从动齿轮(44)可旋转的设置在壳体(41)内并与主动齿轮(43)啮合,所述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41)紧密配合,所述壳体(41)的顶端设置有供纺织线通过的线槽(45),所述容纳空间设置在线槽(45)的一侧,所述线槽(45)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容纳空间与线槽(45)的出油口(46),所述壳体(41)背向出油口(46)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47),所述进油口(47)连通容纳空间与外部空间,所述进油口(47)和出油口(46)设置在主动齿轮(43)与从动齿轮(44)啮合处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的顶部设置有多块用于防止硅油飞溅的海绵块(10),多块所述海绵块(10)分别设置在线槽(45)上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张力仪(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纺织线引入第一电子张力仪(6)的引丝杆(88),所述引丝杆(88)背向机架(1)的一端弯折形成供纺织线通过的U形口,所述U形口的一边套设有档环(89),所述档环(89)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沿引丝杆(88)滑移,以开启或闭合U形口,当档环(89)闭合U形口时,档环(89)的外边缘与U形口的另一边相抵触。

说明书 :

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络筒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

背景技术

[0002] 低纤度就是较细的的纱线,通过绞染之后,纱线因为潮湿和染料的原因,会互相粘连,使得退绕的时候不顺畅,以前的设计都是一个电子张力仪,通过设定张力的大小,来决定卷绕装置卷绕线速度和下面主动退绕装置电机的线速度。但是在这种纱线下,主动退绕装置的线一旦粘连,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张力,给主动退绕电机一个错误的加速信号,使得绞纱快速转过头,立马将纱线扯断。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第一个电子张力仪控制主动退绕电机线速度和超喂轮的线速度,通过一个较大的张力设定,将粘连的顺时针抽出。第二个电子张力仪就控制卷绕装置和超喂轮装置的线速度,使得超喂轮喂入纱线平稳。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包括机架和多个络筒机构,多个络筒机构依次横向设置在机架上,络筒机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盛纱横梁、退绕机构、超喂轮、上油机构、和卷绕机构,超喂轮与退绕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子张力仪,上油机构与超喂轮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张力仪,第一电子张力仪的预设张力大于第二电子张力仪的预设张力,绕线时,纺织线从原纱筒伸出后,先经过退绕机构,再经过第一电子张力仪,然后经过超喂轮,再经过第二电子张力仪,然后经过上油机构,最后绕到卷绕机构上的空纱筒上。
[00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卷绕机构包括机箱,机箱设置在机架上,机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从机箱背向机架的一侧伸出,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空纱筒的纱筒架,纱筒架包括三个成圆周分布在转轴上的分体,分体可沿转轴的半径方向运动,以固定或放开空纱筒。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电机的转轴的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滑轨,滑轨背向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分体上设置有滑槽和用于容纳限位块的限位槽,限位块的截面积大于滑槽的截面积,分体可沿滑轨滑移,限位块卡住限位槽的槽壁,防止限位块从滑槽内滑出。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体沿转轴的半径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驱动管、弹簧、钢珠、驱动块和滑块,分体靠近机架的一端设置有从内向外逐渐扩大的开口,滑块设置在转轴上并可沿转轴的轴向方向滑动,滑块上设置有与开口相适配的斜面,手柄铰接在机架上,其一端在手柄转动时推动滑块滑移,驱动管固定在手柄上,弹簧设置在驱动管内,驱动块上设置有呈W形的驱动槽,钢珠夹设在弹簧与驱动槽之间且部分嵌入驱动管内。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油机构包括壳体、上油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壳体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壳体设置在机架上,上油电机设置在壳体内,主动齿轮与上油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从动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壳体内并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供纺织线通过的线槽,容纳空间设置在线槽的一侧,线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容纳空间与线槽的出油口,壳体背向出油口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连通容纳空间与外部空间,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处的相对两侧。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多块用于防止硅油飞溅的海绵块,多块海绵块分别设置在线槽上方的两侧。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张力仪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纺织线引入第一电子张力仪的引丝杆,引丝杆背向机架的一端弯折形成供纺织线通过的U形口,U形口的一边套设有档环,档环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沿引丝杆滑移,以开启或闭合U形口,当档环闭合U形口时,档环的外边缘与U形口的另一边相抵触。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置第一电子张力仪和第二电子张力仪,第一电子张力仪控制退绕机构的线速度和超喂轮的线速度,通过一个较大的张力设定,将粘连的线顺时针抽出,防止纺织线相互粘而引起的在退绕机构和第一电子张力仪间的张力瞬间增大,从而防止退绕机构因张力瞬间增大而产生错误的加速信号,防止退绕机构因错误的加速拉断纺织线。第二电子张力仪控制卷绕机构和超喂轮的线速度,使得超喂轮平稳的喂入纺织线。第二电子张力仪就控制卷绕装置和超喂轮装置的线速度,使得超喂轮喂入纱线平稳。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0013] 图2为卷绕机构的结构图;
[0014] 图3为卷绕机构的剖视图;
[0015] 图4为卷绕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5为纱筒架的剖视图;
[0017] 图6为上油机构的结构图;
[0018] 图7为上油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0019] 图8为引丝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0021]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双重张力检测结构的络筒机,包括机架1和多个络筒机构,多个络筒机构依次横向设置在机架1上,络筒机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盛纱横梁2、退绕机构3、超喂轮5、上油机构4、和卷绕机构9,超喂轮5与退绕机构3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子张力仪6,上油机构4与超喂轮5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张力仪7,第一电子张力仪6的预设张力大于第二电子张力仪7的预设张力,绕线时,纺织线从原纱筒伸出后,先经过退绕机构3,再经过第一电子张力仪6,然后经过超喂轮5,再经过第二电子张力仪7,然后经过上油机构4,最后绕到卷绕机构9上的空纱筒上。原纱筒放置在盛纱横梁2上,纺织线从原纱筒内伸出,绕到退绕机构3上,然后穿过第一电子张力仪6,穿过超喂轮5,然后经过第二电子张力7,然后经过上油机构4,然后通过卷绕机构9,将纺织线绕到空纱筒上。第一电子张力仪6控制退绕机构3的线速度和超喂轮5的线速度,通过一个较大的张力设定,将粘连的线顺时针抽出,防止纺织线相互粘而引起的在退绕机构3和第一电子张力仪6间的张力瞬间增大,从而防止退绕机构3因张力瞬间增大而产生错误的加速信号,防止退绕机构3因错误的加速拉断纺织线。第二电子张力仪7控制卷绕机构5和超喂轮5的线速度,使得超喂轮
5平稳的喂入纺织线。
[0022]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卷绕机构9包括机箱51,机箱51设置在机架1上,机箱51内设置有电机52、电机52的转轴53从机箱51背向机架1的一侧伸出,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空纱筒的纱筒架54,纱筒架54包括三个成圆周分布在转轴53上的分体541,分体541可沿转轴53的半径方向运动,以固定或放开空纱筒。需要固定纱筒时,分体541沿其径向向外运动,分体541的外表面抵住纱筒,将纱筒卡住,从而固定纱筒;当需要松开纱筒时,分体541沿其径向向内运动,松开纱筒。
[0023]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机52的转轴53的侧面向外延伸设置有滑轨542,滑轨542背向转轴5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543,分体541上设置有滑槽544和用于容纳限位块543的限位槽545,限位块543的截面积大于滑槽544的截面积,分体541可沿滑轨542滑移,限位块543卡住限位槽545的槽壁,防止限位块543从滑槽544内滑出。通过上述设置使分体541沿滑轨滑移,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0024]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分体541沿转轴53的半径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手柄81、驱动管82、弹簧83、钢珠84、驱动块85和滑块86,分体541靠近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从内向外逐渐扩大的开口,滑块86设置在转轴53上并可沿转轴53的轴向方向滑动,滑块86上设置有与开口相适配的斜面,手柄81铰接在机架1上,其一端在手柄81转动时推动滑块86滑移,驱动管82固定在手柄81上,弹簧83设置在驱动管82内,驱动块85上设置有呈W形的驱动槽87,钢珠84夹设在弹簧83与驱动槽87之间且部分嵌入驱动管82内。操作人员推动手柄81,使手柄81转动,手柄81推动滑块86滑动并带动驱动管82转动,滑块86滑动使斜面与斜面相抵触,推动分体541在滑轨542上沿分体541的径向移动;驱动管82推动钢珠84在驱动槽87内移动。驱动槽87呈W形,钢珠84在平时有弹簧83推动,处于其中一个低处。在钢珠84移动过程中,弹簧83被压缩蓄能,当钢珠84经过W形中间的最高处后,弹簧83推动钢珠84朝W形的另一个低处移动,并向钢珠84施加一个推力,防止钢珠
84往回滚动,从而将驱动管82固定。驱动管82固定的过程中,分体在手柄81的推动下沿径向移动,直至与纱筒相抵触,从而将纱筒固定。
[0025]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油机构4包括壳体41、上油电机42、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壳体41为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壳体41设置在机架1上,上油电机42设置在壳体41内,主动齿轮43与上油电机42的转轴同轴固定,从动齿轮44可旋转的设置在壳体41内并与主动齿轮43啮合,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41紧密配合,壳体41的顶端设置有供纺织线通过的线槽45,容纳空间设置在线槽45的一侧,线槽45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容纳空间与线槽45的出油口46,壳体41背向出油口46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47,进油口47连通容纳空间与外部空间,进油口47和出油口46设置在主动齿轮43与从动齿轮44啮合处的相对两侧。纺织线经过上油机构4,从线槽45内穿过,上油电机42转动带动主动齿轮43转动,容纳空间进油口47侧的硅油被吸入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中间的空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的旋转沿壳体41运动,最后在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啮合时排出,排出的硅油从出油口46排到线槽45内,沾到纺织线上,上油量可通过控制上油电机42的转速控制,以使硅油均匀的沾到纺织线上,提高上油质量。
[0026]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41的顶部设置有多块用于防止硅油飞溅的海绵块10,多块海绵块10分别设置在线槽45上方的两侧。纺织线的卷绕速度较快,容易使硅油溅出,污染环境,通过海绵块10吸收溅出的硅油,保持环境的整洁。
[0027]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张力仪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纺织线引入第一电子张力仪6的引丝杆88,引丝杆88背向机架1的一端弯折形成供纺织线通过的U形口,U形口的一边套设有档环89,档环89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可沿引丝杆88滑移,以开启或闭合U形口,当档环89闭合U形口时,档环89的外边缘与U形口的另一边相抵触。纺织线在退绕的过程中会旋转跳动,设置引丝杆88将纺织线导入第一张力仪6,可减少纺织线的跳动,使纺织线能准确的进入第一张力仪6。使用时,将纱线从U形口中穿过,档环89闭合U形口,防止纺织线从U形口中跳出;档环89开启U形口可方便纺织线进入U形口。
[0028]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