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200862.4

文献号 : CN1067605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智忠刘宇刘生强王正先

申请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包括电机、连接管和震动棒头,震动棒头包括壳体、橡胶减震垫、轴承支座、空心转动轴和实心转动轴,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空心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块;实心转动轴与空心转动轴同轴且贯穿空心转动轴,实心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块,第一偏心块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的质量。本发明中震动棒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将传统壳体分为两个震动腔,第二偏心块位于上壳体中部,第一偏心块位于下壳体中部;能够实现震动棒头上下震动幅度不同,下壳体在施工中能伸至空心楼板轻质模具底部,解决了空心楼板底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较少了模具底部混凝土大面积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现象。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包括电机、连接管和震动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棒头包括壳体(1)、橡胶减震垫(4)、轴承支座(2)、空心转动轴(6)和实心转动轴(7),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上壳体(12)底部设有伸出段(121),所述伸出段(121)的外径小于上壳体(12)的外径,所述伸出段(121)与下壳体(1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1)顶部设有键槽通孔,所述伸出段(121)底部设有键槽,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设有键(8),所述键(8)配合于键槽通孔和键槽,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设有圆筒形橡胶减震垫(4),所述橡胶减震垫(4)内壁配合于伸出段(121)外壁;所述轴承支座(2)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轴承支座(2)在壳体(1)内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轴承支座(21)、第二轴承支座(22)、第三轴承支座(23)和第四轴承支座(24),所述第一轴承支座(21)位于下壳体(11)底部,所述第二轴承支座(22)位于下壳体(11)顶部,所述第四轴承支座(24)位于上壳体(12)中上部,所述第三轴承支座(23)位于上壳体(12)底部;所述空心转动轴(6)适配于第三轴承支座(23)和第四轴承支座(24),所述空心转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块(5),所述第二偏心块(5)位于上壳体(12)中部;所述实心转动轴(7)与空心转动轴(6)同轴且贯穿空心转动轴(6),所述实心转动轴(7)适配于第一轴承支座(21)和第二轴承支座(22),所述实心转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块(3),所述第一偏心块(3)位于下壳体(11)中部,所述第一偏心块(3)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5)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壳体(12)的轴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外径相同且均为25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材质为高锰钢。

说明书 :

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空心楼板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领域混凝土施工,要求混凝土表面不许存在露筋、蜂窝、麻面等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但是当前许多建筑在设计时会采用隔音效果好的空心楼板建筑,在楼板空心部位设置轻质模具,模具底部与模板距离过近,目前普通振捣棒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伸至模具底部,导致该部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从而导致模具底部混凝土大面积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建筑的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普通振捣棒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伸至空心楼板轻质模具底部,导致该部位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从而导致模具底部混凝土大面积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现象。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包括电机、连接管和震动棒头,所述震动棒头包括壳体、橡胶减震垫、轴承支座、空心转动轴和实心转动轴,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上壳体底部设有伸出段,所述伸出段的外径小于上壳体的外径,所述伸出段与下壳体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顶部设有键槽通孔,所述伸出段底部设有键槽,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设有键,所述键配合于键槽通孔和键槽,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设有圆筒形橡胶减震垫,所述橡胶减震垫内壁配合于伸出段外壁;所述轴承支座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轴承支座在壳体内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支座、第三轴承支座和第四轴承支座,所述第一轴承支座位于下壳体底部,所述第二轴承支座位于下壳体顶部,所述第四轴承支座位于上壳体中上部,所述第三轴承支座位于上壳体底部;所述空心转动轴适配于第三轴承支座和第四轴承支座,所述空心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块,所述第二偏心块位于上壳体中部;所述实心转动轴与空心转动轴同轴且贯穿空心转动轴,所述实心转动轴适配于第一轴承支座和第二轴承支座,所述实心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块,所述第一偏心块位于下壳体中部,所述第一偏心块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的质量。
[0005]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壳体的轴向长度。
[0006]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外径相同且均为25mm~50mm。
[0007]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材质为高锰钢。
[0008] 优选的,所述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壳体与伸出段之间。
[0009] 优选的,所述橡胶减震垫的高度为50mm~100mm。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1] 本发明中震动棒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将传统壳体分为两个震动腔,第二偏心块位于上壳体中部,第一偏心块位于下壳体中部,所述第一偏心块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的质量,所述伸出段与下壳体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键配合于键槽通孔和键槽;该方案能够实现震动棒头上下震动幅度不同,下壳体在施工中能伸至空心楼板轻质模具底部,解决了空心楼板底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较少了模具底部混凝土大面积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现象。
[0012]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壳体的轴向长度;该方案能够保障下壳体在施工中震动幅度与上壳体震动幅度相比处于优势,辅助橡胶减震垫的减震效果,使得减震效果更优,从而解决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问题。
[0013] 进一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外径相同且均为25mm~50mm;该方案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一个整体,在普通施工场合也可以通用,适应性更高。
[0014] 进一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材质为高锰钢;该方案的高锰钢耐磨性能高,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0015] 进一步的,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壳体与伸出段之间;两个键更加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位置,防止两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松脱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
[0016] 进一步的,橡胶减震垫的高度为50mm~100mm;该方案的橡胶减震垫的高度为优选范围,既能保障充分抵消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振幅不等而彼此干扰,又能充分利用震动棒头的有限长度。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是震动棒头正面剖视图。
[0019] 图2是震动棒头A-A截面示意图。
[0020] 图3是震动棒头B-B截面示意图。
[0021] 图4是震动棒头C-C截面示意图。
[0022] 其中:1.壳体,11.下壳体,12.上壳体,121.伸出段,2.轴承支座,21.第一轴承支座,22.第二轴承支座,23.第三轴承支座,24.第四轴承支座,3.第一偏心块,4.橡胶减震垫,5.第二偏心块,6.空心转动轴,7.实心转动轴,8.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25] 实施例一
[0026]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包括电机、连接管和震动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棒头包括壳体1、橡胶减震垫4、轴承支座2、空心转动轴6和实心转动轴7,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上壳体12底部设有伸出段121,所述伸出段121的外径小于上壳体12的外径,所述伸出段121与下壳体1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1顶部设有键槽通孔,所述伸出段121底部设有键槽,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设有键8,所述键8配合于键槽通孔和键槽,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设有圆筒形橡胶减震垫4,所述橡胶减震垫4内壁配合于伸出段121外壁;所述轴承支座2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轴承支座2在壳体1内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轴承支座
21、第二轴承支座22、第三轴承支座23和第四轴承支座24,所述第一轴承支座21位于下壳体
11底部,所述第二轴承支座22位于下壳体11顶部,所述第四轴承支座24位于上壳体12中上部,所述第三轴承支座23位于上壳体12底部;所述空心转动轴6适配于第三轴承支座23和第四轴承支座24,所述空心转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块5,所述第二偏心块5位于上壳体
12中部;所述实心转动轴7与空心转动轴6同轴且贯穿空心转动轴6,所述实心转动轴7适配于第一轴承支座21和第二轴承支座22,所述实心转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块3,所述第一偏心块3位于下壳体11中部,所述第一偏心块3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5的质量。
[0027] 其中:所述下壳体11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壳体12的轴向长度;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外径相同且均为25mm;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材质为高锰钢;所述键8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壳体11与伸出段121之间;所述橡胶减震垫4的高度为50mm。
[0028] 实施例二
[0029]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空心楼板砼专用振捣棒,包括电机、连接管和震动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棒头包括壳体1、橡胶减震垫4、轴承支座2、空心转动轴6和实心转动轴7,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均为空心圆柱状,所述上壳体12底部设有伸出段121,所述伸出段121的外径小于上壳体12的外径,所述伸出段121与下壳体11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壳体11顶部设有键槽通孔,所述伸出段121底部设有键槽,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设有键8,所述键8配合于键槽通孔和键槽,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设有圆筒形橡胶减震垫4,所述橡胶减震垫4内壁配合于伸出段121外壁;所述轴承支座2设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轴承支座2在壳体1内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轴承支座
21、第二轴承支座22、第三轴承支座23和第四轴承支座24,所述第一轴承支座21位于下壳体
11底部,所述第二轴承支座22位于下壳体11顶部,所述第三轴承支座23位于上壳体12中上部,所述第四轴承支座24位于上壳体12底部;所述空心转动轴6适配于第三轴承支座23和第四轴承支座24,所述空心转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偏心块5,所述第二偏心块5位于上壳体
12中部;所述实心转动轴7与空心转动轴6同轴且贯穿空心转动轴6,所述实心转动轴7适配于第一轴承支座21和第二轴承支座22,所述实心转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偏心块3,所述第一偏心块3位于下壳体11中部,所述第一偏心块3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5的质量。
[0030] 其中:所述下壳体11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壳体12的轴向长度;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外径相同且均为50mm;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材质为高锰钢;所述键8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壳体11与伸出段121之间;所述橡胶减震垫4的高度为100mm。
[0031]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外径相同且均为45mm、40mm或35mm;
[0032] 在有些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减震垫4的高度为80mm。
[0033] 本发明产品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是这样的:
[0034] 本发明中震动棒头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将传统壳体分为两个震动腔,第二偏心块位于上壳体中部,第一偏心块位于下壳体中部,所述第一偏心块的质量大于第二偏心块的质量,所述伸出段与下壳体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键配合于键槽通孔和键槽;该方案能够实现震动棒头上下震动幅度不同,下壳体在施工中能伸至空心楼板轻质模具底部,解决了空心楼板底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较少了模具底部混凝土大面积出现露筋、蜂窝、麻面现象。本发明的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特殊空心楼板混凝土的振捣,还适用在深度较大的混凝土振捣场合及普通混凝土振捣的场合;本发明的震动棒头可与常规震动棒头替换适用,从而使用者只需更换本发明中震动棒头即可实现振捣效果更好。
[0035]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轴向长度大于上壳体的轴向长度;该方案能够保障下壳体在施工中震动幅度与上壳体震动幅度相比处于优势,辅助橡胶减震垫的减震效果,使得减震效果更优,从而解决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问题。
[0036] 进一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外径相同且均为25mm~50mm;该方案使得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一个整体,在普通施工场合也可以通用,适应性更高。
[0037] 进一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材质为高锰钢;该方案的高锰钢耐磨性能高,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0038] 进一步的,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下壳体与伸出段之间;两个键更加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位置,防止两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松脱的可能,提高了安全性。
[0039] 进一步的,橡胶减震垫的高度为50mm~100mm;该方案的橡胶减震垫的高度为优选范围,既能保障充分抵消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振幅不等而彼此干扰,又能充分利用震动棒头的有限长度。